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几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几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几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2011-2012年度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实施方案

附件5:2011-2012年度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实施方案 为了加大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品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全国农技中心决定2011-2012年度继续组织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展示、示范品种 (一)展示品种 近三年国家或省级新审定的品种。品种展示在6个省(市)安排21个点,展示品种140个次(详见表Ⅳ),每个品种展示面积0.1亩左右,一次重复。 (二)示范品种 国家审定的品种,或者省级审定并参加国家生试或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品种示范在6个省安排9个点,示范品种8个,示范面积4.2万亩(详见表Ⅴ)。重点在河南、安徽、江苏和陕西4省示范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 二、展示、示范工作组织形式 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由承担展示、示范的省(区、市)农(林)业厅(局、委)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区、市)农(林)业厅(局、委)分管种子工作的领导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管主任担任,成员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处和省种子管理站分管小麦工作的人员组成。同时,成立展示、示范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成员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处、有关省(区、市)种子站分管小麦品种试验工作的人员以及展示、示范具体承担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展示、示范各项具体工作。 三、其他事宜 (一)展示、示范田应便于参观 展示、示范田要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或群众常去的科研单位试验田附近,或种子企业的品种引育中心或繁种基地。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展示、示范田树立醒目的标志牌。展示田标志牌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展示编号、主持单位、承担单位、技术负责人等(详见展示田标志牌样式)。示范田标志牌内容包- 50 -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0引言 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 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 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22日来源: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 “藁城8901 ”、 “豫麦34 ”、 “高优503 ”、 “济南17 ”、 “野猫 ”、 “格来尼

”和 “辽春10号 ”、 “小偃54 ”、 “烟农15 ”、 “烟农19 ”、“滋麦12 ”、 “皖麦33 ”、 “皖麦38 ”和 “中优9507 ”等。具体如下: (1) “藁城8901 ”: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8901

”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 “8901 ”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 “8901 ”品质低于 “豫麦34 ”。 (2) “豫麦34 ”: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 “高优503 ”: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 “郑州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 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 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 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 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

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 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 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 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 过磷酸钙、硝酸 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

肥效实验报告5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上的试验 报告 文章来源:时间:2014-08-07 16:56:12 作者: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上的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试验地点:中国农大烟台分校试验基地 试验时间:2013 年5 月-9 月 技术负责人:隋好林(中国农大) 参加人员:隋好林中国农大本科实习学生 报告完成日期:2013 年10 月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是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首创的A&T生物发酵工艺,利用天然谷物多道发酵并经过独有的U-NRO物理多级透析提纯技术获得的原生态生长液,含有丰富的有机活性物质、纳米小分子营养团,可显著改善作物循环吸收系统,具有提高肥效和调控作物生长的双重作用。本研究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以下简(“新壮态”)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完善的、合理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番茄,品种为金棚一号;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 1 1. .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清水),处理一:“新壮态”400倍稀释液、处理二:“新壮态“600倍稀释液处理,处理三:“新壮态”800倍稀释液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7.2m2 ,株行距50cm×60cm,从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开始进行叶面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喷4次。 2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壮态”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由表1可知,喷施不同浓度“新壮态”和喷施清水对番茄形状、颜色、硬度无明显影响,喷施“新壮态”600倍和800倍稀释液对番茄的口感明显变好。 表1 “新壮态”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龙麦30(龙97-7146)品种名称: 龙麦30(龙97-7146) 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 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9369洲元.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藁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偃54”、“烟农15”、“烟农19”、“滋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具体如下: (1)“藁城8901”: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8901”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8901”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8901”品质低于“豫麦34”。 (2)“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高优503”: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郑州9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济南1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是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深受广东一些面粉厂的欢迎。 (6)“小偃54”:属于硬质冬小麦,是前几年河南省的优质小麦中质量最好的。近年来,品种退化,品质有所降低,该品种亩产相对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几年急剧减少。

苹果大田肥效试验效果报告

陕西安德瑞普“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试验效果报告 1、试验目的 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示范试验,试验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使用效果。多年来微量元素补充已成为苹果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难以移动,极不易被树体吸收,如何找到一种可迅速补微量元素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微量元素试验表明:果树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提高果实品质,咸阳市土肥站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试验,研究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 2、试验材料 2.1试验品种:苹果品种:富士 2.2 试验地及农户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咸阳市马庄镇渔王村王峰宾家地, 2.3 试验时间:4月8日开花,4月29日进入幼果期。果树肥3月25日施基肥,6月27第二次施花芽分化肥,7月24日第三次施果实膨大肥。10月20日采收,10月23日采收统计完毕。

2.4供试产品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Fe+Zn+Mn+B≥10%. 2.5 产品来源:农业部肥料临时登记田间肥效试验肥 2.6 供试土壤为淤沙土,主要营养成份平均测试结果如 表1: 3、试验方法 3.1示范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2年3月咸阳市沣东办渔王村进行,咸阳市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层深厚,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我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已成为咸阳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是果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壤PH 较高,苹果对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十分困难,苹果补微量元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3.2:示范试验设计及施用方法 ①喷施珠海“铃盖顶”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800倍液 ②施“金农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800倍液。山西永 济市凯富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Cu+Fe+Zn+B≥100g/L) ③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 选取10棵长势试验小区基本一致为一试验小区,农户在冬季施肥为:牛粪2000kg/亩,二铵1公斤/株、尿素1公

小麦肥效实验

2011-2012年淳化县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 总 结 1 试验目的 为了研究我县不同区域小麦肥料利用率、验证小麦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冬小麦,品种晋麦47供试肥料:见表1表1 试验施肥统计表 处理养分种类每亩施养分量(kg )肥料名称 每亩施肥料量(kg )每小区施肥料 量(kg ) 氮(N )9.28渭河尿素(46%)200.6磷(P 2O 5)8.0云南铁龙华(16%)50 1.5 常规施肥 钾 (K 2O )0.7德国红牛(50%) 1.40.04 氮(N )20.1渭河尿素(46%)43 1.3磷 (P 2O 5)10.56云南铁龙花(16%)66 1.98 配方施肥 钾 (K 2O ) 6德国红牛(50%)30.36 2011年9月25日播前统一整地,分小区分别施肥,并采用宽幅条播机机械播种,播种量:10.0kg/亩。 2.2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10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常规不施肥区、配方不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配方施肥,无重复处理。常规施肥,调查试验所在村10户农民2010-2011年度冬小麦栽培与施肥量,经过统计计算,得到该村农户冬小麦平均氮磷钾用量,作为2011-2012年试验农户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常规施肥4个处理的氮磷钾用量;配方施肥于播前3周在试验地“S 字型”布点,分5点取20cm 土壤,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结合目标产量计算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无钾、配方施肥4个处理的肥料用量。 3 试验实施 该试验安排在淳化县十里塬乡沟圈村田英杰家责任田。该试验地土壤为黄墡土,地势平坦,无灌溉条件,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西农928,平均亩产400kg 。播前3周对试验地土样养分含量测定碱解氮46 mg/kg ,有效磷42 mg/kg ,速效钾110mg/kg ,有机质10.9g /㎏。2011年9月13日开始整地分区,共分1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6mх5.7m=20m 2。 4 结果分析 4.1产量结果影响 表2 产量结果分析表 、管路敷设技术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张继兵 摘要:通过开展12个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筛选适合金安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徽麦5号、镇麦15、皖西麦0638、扬麦13、苏麦188等5个品种适宜该区域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筛选;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15-0085-02 Abstract: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 12 new wheat varieties,high-yield, multi-resistance and high-quality new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Jin′"an District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were select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gional promotion of weak gluten wheat dominant varieti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ive varieties such as Hui Mai 5,Zhen Mai 15,west Anhui Mai 0638,Yang Mai 13 and Su Mai 188,were the suitable varieties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Wheat; New varieties; Screening test; High yield 六安市金安區系江淮弱筋小麦主产区之一,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1万hm2,年产量约10万t[1-2]。近年来,金安区及周边地区市场上小麦新品种较多,麦农选种难以把握。根据“性状优良、推广合法、市场准入、群众认可”的原则,20XX年金安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栽培展示试验,以期从中筛选高产、多抗、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为金安区乃至周边推广弱筋小麦主导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金安区稻麦良种场进行,前茬作物水稻,土壤为水稻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田块平整,灌排方便。 1.2 供试品种宁麦13、扬麦13、扬麦25、皖垦麦0622、镇麦15、徽麦5号、豪麦13、皖西麦0638、喜红3号、白湖麦6号、苏麦188、扬麦20(CK)共12个品种。

田间试验报告

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 验证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 年12 月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 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 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现将试 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 2.2试验作物及品种:玉米品种先玉335。 2.3试验地基本情况 2.3.1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2?3?2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5g/kg,碱解氮 含量为126?47mg/kg,速效磷102?54mg/kg 速效钾107?29mg/kg, pH6.59。 2.3.2供试肥复合微生物肥料(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克、N+P2O5+K2O > 15% )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它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 ),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 ),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 2.4试验方法 2.4.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2.5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2: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复合微生物肥料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4:空白(不施用任何肥料)。

高强筋小麦济麦44繁种项目介绍

高强筋小麦济麦44繁种项目介绍 一、济麦44基本情况 济麦4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突破性强筋品种。该品种以自主创制的大穗大粒、强筋小麦济95407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8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18。 济麦44半冬性,越冬抗寒性好,株型紧凑,穗长方形,抗倒伏,熟相好。产量高,与济麦22相当,兼抗多种病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功能研究室2017-2018年度抗病性鉴定表明:成株期抗条锈病、高抗秆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抗土传小麦病毒病、低感麦蚜),综合农艺性状好。济麦44品质已达到了国际市场加麦1号和美麦DNS强筋商品小麦的水平。该品种在2017、2018连续两年的全国小麦质量报告中,均达到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标准的一等强筋小麦标准,面包品质优良,受到香港南顺集团公司、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和面粉企业的关注。而且济麦44适宜我省肥沃棕壤、褐土、沙姜黑土和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地块种植利用。由于济麦44品质突出,农艺性状优良,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目前在河北、河南、安徽、天津等省市的试验示范中也表现突出、稳定优异。 二、公司繁种基地情况 我公司目前在*****等地共流转土地***万余亩,土地托管***万余亩,流转土地主要用于小麦繁种工作和单一小麦的种植工作。我公司拥有自己

专业的农业种植和服务团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购置了***台左右农用机械设备,包括大型拖拉机**台、自走式施药机***台、飞防无人植保机**台、深耕整地联合做业机**台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管理实施“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模式,为小麦繁种与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济麦44繁种前景 1、我公司在****流转土地**余亩,通过繁种,可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迅速推广济麦44的种植,同时实现向****统一供种,实现繁、推、管一体化服务。。 2、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形成单一种植作物区,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向全国大型粮食和面粉生产企业的定点供应。 3、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小麦内在品质。通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管理模式,统一采购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施肥和统一病虫害防治,减少肥料和农药残留,确保济麦44的品质和产量。 4、提高粮食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集约化生产优势,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提高农民收益。 5、促进优粮工程,加速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种植。目前市场存在小麦品种多、品质不一和产量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济麦44繁种和推广,满足农业和粮食对优良品种的需求,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

(整理)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龙麦30(龙97-7146) 品种名称:龙麦30(龙97-7146) 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洲元936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各地多点的田间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确定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二、选点要求 每个项目县选择两处地点进行试验。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微量元素取土化验结果,分别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值和低值范围开展试验。 时间:2012年 三、试验处理 (一)供试肥料 供试的微量元素肥料需要保证质量,试验前分析化验相应的养分含量。 (二)试验处理 每处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亚铁2公斤/亩; 处理3: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锰1公斤/亩; 处理4: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铜0.5公斤/亩; 处理5: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锌1公斤/亩; 空白对照为不施用微量元素的当地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处理。以上处理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基肥使用。 (三)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

素的影响,田间试验设3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 小区面积:一般为30-50平方米。 每个试验小区间隔开30-40cm。微量元素肥料田间试验中各处理的氮、磷、钾化肥用量采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和施肥方式。注意在进行微量元素肥料试验时,所用大量元素肥料中不能包含供试的微量元素。 (四)样品采集 1.土壤样品:每个试验播种(或种植)前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0-20cm混合土样,同时填写采样标签,取样和制样过程中注意防止微量元素养分污染。 2.植株样品:收获前请参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样品采集和处理。 (五)观测记载 试验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时,填写田间管理登记表。 (六)考种和测产 请按照“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考种和测产。 (七)分析测试 播前土壤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试验所涉及的相应微量有效养分。植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测试方法按照“技术规范”要求。 四、中微量元素使用建议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提出各种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

优质强筋小麦

论文关键词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安阳 论文摘要从培肥地力、一播全苗、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河南省优质强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麦农提供技术参考。 优质强筋小麦栽培的主攻目标是保持和提高所用品种的品质遗传特性,不能因栽培措施不当而降低该品种的烘烤品质指标。搞好优质强筋小麦栽培必须把优质放在首位,以品质为核心,通过合理栽培,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优质强筋小麦适宜区以河南省以北中部冬麦区为主,大致在北纬38°~40°。该地区常年降水500~600mm,其中小麦生育期间降水150~200mm,抽穗至成熟期降水50mm左右,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干旱少雨,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和强筋力面筋的形成。 3.1冬前管理 3.1.1保证全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这是确保全苗的第1个环节。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以破除板结,达到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 3.1.2浇冬水。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对地力高、底肥足、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适期内晚浇,可不施冬肥;对底肥不足或中低产田,冬前群体小、长势弱或因旺长而脱肥的地块,应在适期内早浇,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20~150kg/hm2。 3.1.3推广化学除草。在11月下旬要注意搞好化学除草。但使用化学除草剂一定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不能漏喷、重喷,同时要选择无风晴天喷雾。对喷过除草剂的器械,必须做好清洗等善后处理。 3.2春季(返青期至挑旗期)管理 3.2.1拔节期追肥浇水。该时期追肥浇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控制旗叶和倒2叶过长,建立高产小麦紧凑型植株;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能够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的植株生长,促进单株个体健壮,利于小穗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3.2.2浇挑旗水或开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2.3推广化控、化除新技术。对于一些植株偏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如果群体偏大,一定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返青期群体超过1 500万穗/hm2的麦田,河南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麦苗返青开始生长时,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用壮丰安450~600mg/hm2或多效唑粉剂600g/hm2对水750kg/hm2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倒伏。喷洒时要注意选择无风的晴天,日平均气温10℃有利于麦苗吸收,并注意不重喷,不漏喷,以达到理想效果。 3.2.4防治小麦纹枯病。返青期至起身期是防治纹枯病发生的最好时机。防治用药,根据几年来的试验,以粉锈宁为首选药物,用药按有效成分225g/hm2以上防治。喷洒方法主要是喷药时加水量一定要达到600kg/hm2以上,严格操作方法,方能达到防治目的。 3.3后期(挑旗期至成熟期)管理 3.3.1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因此,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当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不浇灌浆水,尤其要避免浇麦黄水。 3.3.2防病虫。小麦病虫草害均会造成小麦粒秕,严重影响品质,白粉病、锈病等是小

肥效实验报告3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芹菜上的施用田间 试验报告 文章来源:时间:2014-08-07 17:10:21 作者: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芹菜上的施用田间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 试验地点:山东民和生物科技农场基地 试验时间:2011 年12 月-2012 年2 月 技术负责人:付传翠 参加人员:付传翠农场员工 报告完成日期:2012 年2 月 摘要: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促进液看对芹菜生产的影响,促进液稀释倍数:20 倍、100 倍、300 倍、500倍、800 倍、等量清水、不喷施任何叶面肥与清水;定植缓苗后每隔7-10 天叶面喷施一次,共喷施3 次;试验结果表明1、前期叶面喷施300 倍,后期叶面喷施500-800 倍液增产效果更佳;2、叶面喷施500 倍液产量最高,其次是喷施800倍液,增产率分别为:12.13%、4.76%;3、芹菜的最佳收获时期:芹菜生长量达到峰值后1-3 天或芹菜最外层叶柄与地面呈60°角时;4、喷施促进液可增加芹菜叶片亮度,提高芹菜商品性;5、叶面喷施促进液可使芹菜长势旺,同一时期芹菜高度高10cm 左右。6、喷施促进液每茬芹菜可提前 7-10 天收货,即增加年栽培茬口:原来栽植3 茬的时间,现在可栽植4 茬芹菜,但从茬口上看,提高了33.33%,综合每茬提高产量,全年产量至少提高50%。 1.试验目的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芹菜上应用对芹菜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芹菜上应用的最佳喷施浓度。 2.试验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1 年12 月-2012 年2 月 地点: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光温室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土壤 3.2 供试肥料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 3.3 供试作物 “鲁昌牌”大叶空心黄芹为供试作物,平畦种植。 4.试验方案 试验共设6 个处理,每畦为一个处理(10 ㎡)每畦栽培5 行,中间3 行统计数据,两边各一行作为隔离行,即实际小区面积为6 ㎡。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分别稀释20 倍、100 倍、300 倍、500 倍、800倍,分别标记为处理1 到处理5,叶面喷施等量清水,记为CK。芹菜定植缓苗后开始第一次喷施,之后结合生产每隔7-10 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 次。

完整版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 验证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年12月 1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 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2.2 试验作物及品种:玉米品种先玉335。 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2.3.1 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2.3.2 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5g/kg,碱解氮含量为126.47mg/kg,速效磷102.54mg/kg、速效钾107.29mg/kg,pH6.59。 2.3.2供试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克、N+PO+KO≥15%)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提供;其225它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2.4试验方法 2.4.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2.5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复合微生物肥 料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2 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复合微生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处理2: 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物肥料常规施肥。处理3:。4:空白(不施用任何肥料)处理施肥方法2.4.2 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14-18-15)35常规施肥:亩施掺混肥(试验结果3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3.1根系玉米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试验结果表明,发达,

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书

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报告书 试验人: 职务: 联系电话: 摘要:关于新型配方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肥料2011年12月1日在西红柿(金石王一号)田间A、B标地肥效试验记录,作为水溶性肥料对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效果对比。 关键词: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新配方水溶性对作物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提高果品质量。 报告时间:2012年8月8日 第一章、水溶性肥料试验方案 一、供试验肥料名称:新型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肥 二、供试验肥料标准:NY1428-2010 NY1107-2010 三、供试验地点:县乡(镇)村组农户。 四、供试验作物品种名称:蔬菜(西红柿)金石王一号。 五、供试验标地数据:

海拔:212米; 土壤性质:沙质地 七、试验起于2011年 12月 01日至 2012年04月30日止。 八、试验方法及计划:(含试验处理、试验起止时间、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防治病虫害、灌溉、中耕等) 1、供试验的肥料设定: A 、水溶性肥料: B 、硫酸钾型复合肥: 2、试验处理:正交分解法。 3、土壤条件:采用同等条件的两个A 、B 地块;选用同样作物品种,

同时种植,同时管理。 4、移植方法及密度: 5、种植环境:大棚。 6、施肥方法:a、撒施b、喷施c、滴灌。 7、施肥方式:a、底肥b、追肥c、叶面肥。 8、施肥次数:4次。 9、主要病虫害:白粉虱、根结线虫、棉铃虫、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10、病虫害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物理防治。 11、肥、药害的处理办法。 12、采收方法:根据成熟状况。 13、统计:a、坐果率b、单果重量;b、裂果率c、成品率d、亩产量。 e、货架期。 第二章、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记录 九、试验时间记录表 (一)西红柿45天育苗期管理记录 1、种苗营养杯土配方 2、种苗培育方法及密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