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

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

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
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

光辉历程伟大成就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那一九二一年上海的一条里弄里,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先进分子的代表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犹如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90年的风雨同舟,90年的艰苦奋斗,90年的奋发图强,中国共产党拿起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力武器,带领中国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到新民主主义,走到社会主义。90年来,我们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是的,党九十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九十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党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一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 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

南昌起义是党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些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 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革命年代,国内

有反动派、国外有帝国主义,这些强大的势力无不致力于将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一切都让我们党的革命历程走得无比艰辛。

此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步时期,由于我们的年轻,由于那个年代的特殊,党始终在左倾与右倾之中徘徊,在正确与错误之中摸索……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决择…… 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遵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真正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字眼,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记录着我们的不易与成长。还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那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回了九十年来风雨飘摇的岁月。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血雨腥风之中倒下了无数的真正英雄,击碎了许多无价的生命辉煌,他们以五千年长夜中亘古未有的荣光使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多少革命先烈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我们这些享受着幸福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代代人的付出,永远也不会大意,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的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连在一起,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成了为人民服务最闪光的符号。他圆圆的笑脸同五星红旗下的晴朗连在一起,他二十二岁的年龄同中国共产党永恒的青春连在一起。还有那困难面前绝不低头铁人王进喜,投身治理沙患事业的谷文昌,抗洪勇士李向群;献身边疆的“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还有那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这些华夏优秀的儿女们聚集在

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

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

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

,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缕缕春风吹开了改革

开放的朵朵春蕾,殷殷热土涌起滚滚浪潮;“一国两制”的宏大胸怀,将失

散在外的游子拥入祖国怀抱,绚丽的紫荆花和醉人的金莲绽露出久违的笑脸

。申奥、申博成功、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党的誓言汇集了一

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东方地平线上一轮不落的红日。

众多默默无闻的党员同志,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热爱本职工作,将“入党誓言”转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

言。他们时刻牢记入党誓言,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作为衡

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平凡的岗位履行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九十年光辉的历程。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是中华民族获得了

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特别是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国

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帮助了人们走上安稳、富裕的生活。这就充分

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

任何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中国幅员辽

阔、人口众多。历史和中国的国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许多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使党群关系得到加强。特别是在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百姓制定方针政策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雪灾、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救援工作中的表现,都在人

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共产党在这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中所取得的伟大的成就,是我们每位中华

儿女有目共睹的。

是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母亲,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取得了国家的独立,人们的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母亲,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母亲,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

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是党在过去的九十年的最好写照;同时,共

产党及共产党人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而且很艰巨,甚至有发生一些曲折的可能,但是,共产党前进的步伐坚定不移,不可阻挡。

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母亲,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设计出更加宏伟的蓝图,从而引领中国迈向新的时代,新的辉煌。

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及其对中国当代发展的必要 姓名:邓力匀学号:201113006683 年级专业:2011级金融学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具体分析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是非常不容易的。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智慧结晶,璀璨的中华文明亦是枝繁叶茂,因此我打算先从中国文明的不同时期去分析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 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 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的发达。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

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史学巨著《史记》、汉赋和乐府等,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3.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发展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圆周率、《齐民要术》等。在思想领域,东晋葛洪改造道教,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由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和宗教的麻痹作用,佛教十分盛行。佛教兴盛的同时,又出现了反佛的思想,例如范缜的《神灭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成就同样令后人叹为观止。 4. 繁荣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方面,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等成就,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前列。唐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中国的古典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雕塑、绘画、书法和音乐等光耀千古。唐朝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先进性等特征。 5.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重心南移完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印刷

中国近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低碳、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着;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泱泱大国,浩浩五千。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漫长而迅速,随着历史的沿袭,一点一滴不断壮大。小小方寸内,那金光闪闪的一字一句,折射出了历史洪流里那文学成就的耀眼光芒。 驰骋方寸——诗歌 从伊始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后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后来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再后来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小方寸内,无数诗人在这里驰骋,留下了令历史都动容的深深浅浅的足迹。 《诗经》的成就不用过多赘述,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的古人思想用“风”“雅”“颂”诠释得恰到好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首一首低吟着,不浮夸,不造作,诠释着属于哪个年代的优雅。 乐府看双壁,田园读渊明。秦汉的乐府诗里,双壁之称可谓实至名归。《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用各自的语言叙述了两个不同领域却同样感人的故事,让后世一代一代地膜拜着。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的坚毅与勇敢让我们敬佩。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坚贞爱情让后世动容。 双壁的成就让后来之人仰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敢评论,怕评论不周。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 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20世纪重要科学成就

20世纪重要科学成就 原子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发现,原子在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这种能量称为“夸特”,这一发现被誉为世纪性发现。不锈钢1903年前,钢不仅易锈,而且易被腐蚀。1903年到1912年间,不锈钢一出现便成了杰出的工业金属。而今,不锈钢已不仅仅用于工业,还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与人体。空调以前,中国皇帝夏日纳凉要取高山之冰,1911年,美国人W·卡里尔发明了空调,人开始胜天。阿司匹林1897年,德国人费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乙酰水杨酸,两年后登记的商品名为阿司匹林,一个世纪后成为最大众化的药品。汽车1913年,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正式启用他的汽车组装流水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这个世纪拥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件大事。飞机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动力飞机开始飞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条正规航线开通,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电灯1913年.钨丝取得专利后,电灯开始大放光明。传真1902年,传真第一次传送,传真用于商业始于1926年。电影电影成为一种娱乐始于1895年12月28日,最早流行的有声电影《爵士歌唱家》l927年10月在纽约上映,第一部彩色电影《虚荣城市》1935年在英美同时上映,第一部宽银幕电影1953年问世。复印机1907年,世界上最早的照相复印机在美国纽约出现,1959年,施乐914型静电复印机面市后复印机开始被广为应用。彩色相片上个世纪就有了彩色照相的原理,但直到本世纪40年代才有了第一批彩色胶卷,彩色相片走过了漫长的跨世纪之路。电视当今世界上人均拥有量极高的电视(平均每10人拥有一部) 始于1927年,始于美国人之手。因特网本世纪发明的全球最大的由众多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与电视机一起,让每天发生的世界性新闻及时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拉开了信息时代的大幕。激光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生。隐形眼镜发明于中世纪的眼镜,直到1945年隐形眼镜的出现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964年,软质隐形眼镜发明。心动记录器1958年,瑞典人奥克·森宁发明了心动记录器,6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被它挽救的生命不计其数。电子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研制,1943年制造出第一台类似于现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机。盘尼西林1929年,英国的弗莱明首次研制,1941年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士兵,被誉为仅次于原子弹的发明。避孕药1959年避孕药被研制出,人类开始控制自身的出生率。塑料在本世纪前不存在的塑料已成了我们这个世纪不可少的东西,它始于1909年美国人L·贝克兰发明的酚醛塑料的制作方法。雷达从1935年起,人们开始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测定远距离的或看不见的目标。无线电1901年意大利人马克尼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通讯,1948年半导体收音机被发明。X光从1895年就存在的X射线到本世纪的头10年才应用于医疗,才发挥出了它巨大的能量。核能1939年实现,1956年始用于发电。手表人类历史上改变次数较多的发明之一,能戴起来的较舒适的手表出现于1904年。人工肾维伦·科夫1945年设计了第一个人工肾,这种血液透析装置延长了无数肾功能衰竭者的生命。机器人1983年,联邦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制造生产了第一个机器人。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的航天时代。信用卡金钱史上,信用卡的出现是自货币出现后的最大革命。首张信用卡是20年代印发的,普遍使用的信用卡是1950年印发的。输血1900年卡尔·兰德发现人的血型后使输血成了可能。克隆技术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在此之前,人类充满想象力的所有创造中,唯一的缺憾是“人不能造人”,所以人类长期以来把这项最神奇的制造归功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克隆技术的诞生,使20世纪的最后神话开始走向破灭。除了上述的一些重要发明外,本世纪人类的另外两个巨大成就也将名垂史册: 联合国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人类找到了通向和平的道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血的教训,联合国应运而生。我们已在波黑战争、柬埔寨内战、中东和谈中看到了这一作用。世界贸易过去的许多国际争端大都是为了争夺资源,战争的代价常常昂贵到得不偿失。国际贸易使全球资

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人类在史前时期就使用火,中国北京周口店和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50万年和180万年以前的用火遗迹;公元前7000~前6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陶窖及手制、模制的陶器;上古时期的各种铜器、铁器都显示了古代人类不仅利用火取暖、加热食物,还能用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史前时期直到18世纪初,虽然人们对热现象的本质进行过许多探索,虽然掌握的知识不够丰富,方法不够科学,但对热的本质认识却也产生了一些设想,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颂的宝贵财富。 一、对热的本质的探讨 热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直到19世纪上半叶还有许多人相信热是一种物质。在中国古代,阴阳观、五行元素观以及运动观都有人持之。周末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已归纳出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理论。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以土与金术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说法。因此,火是组成自然万物的元素之一。这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早就产生热是运动的思想,《庄子·外物篇》说:“木与木相摩则燃”。《淮南子·原道训》说;“两木相摩而燃”。这些说法的立足点在于“摩擦”运动本身,在他们看来,发热燃烧是由于摩擦运动的结果。古代科学家谭峭抓住了发热燃烧的实质,在《化书》中述及一系列自然现象。他说:“动静相摩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蜺也。”在这里,“燥湿相蒸”是指蒸发遇冷,“水火相勃”是指蒸发,“汤盎投井”即盛夏造冰的过程,“饮水雨日”即在光学中述及的人造虹实验。谭峭以自然过程中矛盾本身说明自然现象,从而正确地解释了钻木取火、摩擦生火的实质,它是由于“动静”相摩即运动的结果。热是运动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清代,郑光祖(1776~约1848)在《一斑录》中说:“火因动而生,得木而燃”。从钻木取火中得到的这些经验结论是科学的,它和伦福德伯爵从钻炮孔中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而这种观念在中国却萌芽于战国时期。 在有关热的理论中,还有些极有趣的哲学猜测。方以智写道:“火,内阴而外阳主动者也。……天恒动,人生亦恒动,皆火之为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这是万物统一于火,由火而生万物包括人在内的见解。方以智的老师王宣在其著《物理所》中又阐述了天地演化与热的关系的论题。王宣说:“太虚之凝为地,地之散为太虚,莫非因热而散,因冷而凝之理。”这种天地演化观显然基于热力学中蒸发与冷凝的一些生活实例,然而将这实例推广到猜想宇宙天地的形成与毁灭亦是由于冷热之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科学思辩。 二、热胀冷缩与物态变化 热胀冷缩原理最早被应用开凿河道、粉碎巨石。据载,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文王之间(前277~前250),蜀守李冰主持开凿都江堰工程。两岸悬崖,巨石坚硬,石斧“不可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据载,古代名门权贵身佩“辅转剑”。所谓“辅转”是由两块球形玉相套合而成,外形似“吕”字,“形口中间,似艘护旋转,无分毫隙缝”。那么,如何将一个球形玉的轴塞进另一个的孔洞之中,元初陶宗仪(?~约1397)对此作过历史性考察,并在实验之中发现了其中的热学原理就是关于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陶宗仪明确记述道:辗转“当间煮之胖胀”;“胖胀”即今膨胀。将带孔窍的玉球蒸煮加热,然后将另一球的轴塞入其孔窍之中,从而就有“入窍关注”、“宛转无碍”的效果。其中加入牛筋,其作用类似今日橡皮垫圈。由此可见古代人已充分掌握了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

请举例说明我国近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请举例说明我国近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就此谈谈科学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之前,每家每户吃饭只能满足全家的温饱;但是现在,人们的餐桌丰富了起来。改革之前,我们的通讯方式仅仅限于写信或拍电报,十分麻烦,但现在,我们可以用QQ,MSN,手机短信,可视电话等许多科技产品来和远方亲人交谈。 民族凝聚力:增强了,通过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我们。 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物质生活匮乏,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在,我们实现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赶上、超过了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国家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经济方面:我们国家的GDP总量很大,但是人均GDP的排名却不是很理想,我们还要克服很多困难,清醒地面对现在的成就,很多的地方还很贫困,我们还应该在很多地方加强建设,让我们国家更加美好和强大。 科技方面: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多进行科技研发,让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上多几个中国人的名字!我认为,我们国家要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应该做到: 1.构建高速交通网络,“想致富,先修路”。 2.加强各方面的福利建设,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 3.继续支持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牢记教育兴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加强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技术,让综合国力继续增强。 第一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思想冰封的解冻改革开放的酝酿改革元年的标志。 第二石破天惊农村改革之船艰难起航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农民的伟大创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三国门渐开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蛇口,对外开放从这里启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实验场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第四格局初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向城市进军浓墨重彩的一笔万紫千红才是春。 第五东方风来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思想的交锋在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第六硕果累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化为一篇精彩的大文章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第七世纪号角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新世纪奠基辉煌新篇章中国战略发展。 第八征帆启航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科学发展谱新篇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伟大的旗帜附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的30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深化对于实践的认识,不断改革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从而持续推动改革和发展。 每一次的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都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所发生的,并且所解决的都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转折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解决了拨乱反正问题,并最终选择了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发展进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发展的内涵,如何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如何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的理论创新,明确指出了要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如何进一步发展,并确立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观点。 30年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就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大思想和方法。正是在这些重大思想方法的引导下,逐步产生和形成了建设和发

伟大科学家的生平成就

伟大科学家的生平成就 1.人物生平: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科研成就:力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①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通常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③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 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在1665~1666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679年,R·胡克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引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高处抛体的轨道为椭圆,假设地球有缝,抛体将回到原处,而不是像牛顿所设想的轨道是趋向地心的螺旋线。牛顿没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见解。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 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他说:流体部分之间由于缺乏润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与流体部分之间分离速度成比例。现在把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水和空气,不符合这一规律的称为非牛顿流体。 在给出平板在气流中所受阻力时,牛顿对气体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与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地说并不正确,但由于牛顿的权威地位,后人曾长期奉为信条。20世纪,T·卡门在总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时曾风趣地说,牛顿使飞机晚一个世纪上天。 关于声的速度,牛顿正确地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力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于他把声传播当作等温过程,结果与实际不符,后来P.-S.拉普拉斯从绝热过程考虑,修正了牛顿的声速公式。 数学方面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与科技成就,直至今日,每一个中国人依然为之自豪与骄傲。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古代世界独领风骚,发出了夺目的光芒,现代西方科技的发达,使中国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今天的我们更有必要去学习研究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寻找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从中可以更好去发展现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等方面。在天文学方面。《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东汉末年,第一台浑象仪由张衡制成,张衡同时还提出了浑天说的观点。汉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确切年代的成文历法——《太初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我们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是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在数学方面,《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后来传到日本、朝鲜。在医药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第一次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类总结。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

著有《千金方》,总结了历代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农学方面。农具制造在战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竖炉冶炼法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部综合性的农业著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值得历史学者们去探讨与研究。第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具有实用理性。如中国传统数学则主要是以计算见长,并通过直接的途径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明显的实用性思想体现了与西方数学迥然不同的风格,并足以和古希腊数学相媲美。围绕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实用观念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的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明显特征。又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所以高度发达,首先是由于帝王们认为天象直接联系着皇家的命运。其次,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财赋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也是出于对全国农业生产实施宏观控制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再次,中国古历法的需要和改革不仅促进了天文学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数学伴随天文学而发达起来。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许多方法都是在解决天文历法计算问题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后,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同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儒家思想,以及与之互相渗透的佛教、道教思想也有密切关系。第二。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且有工匠传统的文化特质。在古代科学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偏重理论思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上完成了“一化三改”,为我国长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础,可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错误的经济方针使中国陷入了困境,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党和国家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当时可谓是内忧外患,内部自然灾害,经济衰退,外部苏联绝交,欧美继续封锁中国,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又一次尴尬的站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上,然而,就像历史给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共产党一样,历史又一次眷顾困窘不堪的中国,给中国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新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

17世纪的科学成就

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一、两个重要历史概念 1、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本质,从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2、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天文学革命——近代科技革命的开端 1、天文学革命的背景 ①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前面3课我们学习了三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大家想一想是其中的哪一场运动给天文学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③主观原因:一批科学家的刻苦钻研。 2、代表人物 (1)哥白尼 ①思想产生的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占据统治地位。 ②代表作:《天体运行论》 ③主张:太阳中心说 ④意义 积极: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重大意义,所以人们才将日心说的提出称为“天文学革命”,“革命”指的是改变了认识呢?还是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呢?)

局限性:宇宙是无限的。 ⑤地位: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2、伽利略 (1)代表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2)成就 ①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简要提及:比萨斜塔的双球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3)评价与地位: ①被誉为“天上的哥伦布” ②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③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三、物理学革命——牛顿的经典力学 1、成就 ①物理学: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②数学上:创立了微积分(牛顿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 ③天文学:后人用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了海王星 2、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3、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化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希拉里·克林顿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银行)、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崛起百年后第一次丢掉此冠桂)、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人类历史上只有英国和美国曾有此荣耀)、钢产量超过世界的50%(近8亿吨,超过其他十大产钢国的总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尚未自由兑换的中国人民币流通量超过欧元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五百强86家企业入围居世界第二、世界十大银行中国占有四家并居第一名,与金融大国美国分庭抗礼、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据8席;载人、登月第三大航空大国、拥有核武器、航母的军事大国、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高铁第一大国(通车里程占全球50%以上)、更是信息时代网民全球第一(美国人口的两倍)、移动电话持有量全球第一(超过11亿用户)、世界数一数二的体育大国。 一、新中国成立实现伟大转变 转变一: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很长一个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只讲阶级,不准讲“人”。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以人为本”。从否定人性、人道、人权,见“人”就批,到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表明,在“人”的问题上中国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已经实现了根本的转变。 转变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东亚病夫到实力强国。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转变三: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大转变。可喜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 1.民主政治实现历史性跨越,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确立和实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在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健全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持续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三则最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女娲、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则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1、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2、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中国古代的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着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1、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字功用观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要“文以载道”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2、“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面的深刻影响。 首先,这种思想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其次,“文以载道”的思想也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作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1、中国文学整体上有着抒情性质,这种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2、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文学产生了以下的文化特征: ①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 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3、由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 三。 在世界文学史中,中国的古代诗歌中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其辉煌成就独领风骚,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则是唐诗。盛唐时期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其时诗人辈出,诗作之繁盛,可谓异彩纷呈,达

新中国成立 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展示古代科技文化风采长扬中国历史悠久文明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 华佗: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使人体各部位都得到适当的活动,称为“五禽戏”。 张衡:张衡是东汉时的伟大科学家。他发明了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并成功地测定出发生在陇西的一次地震。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书数学著作,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数、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一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基础。 《神灭论》:范缜所著,他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秦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像秦兵马俑,反映出我国古代公匠的高超技艺,形象地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在莫高窟里,古代劳动人民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造了无数形象生动的塑像,其壁画和塑像艺术的辉煌丰富了世界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我国古代伟大四大发明: 指南针: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传到欧洲以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引起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后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印刷术:印刷术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印刷术能反复使用,不会浪费。印刷术的传播,使得书籍大量印刷,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 黑火药:黑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的使用,是军事工业的革命。它的传播,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就是依靠火药武器打败封建主的。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们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且巨大的作用。 ? 中国古代伟大科技文明?

中国成立9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前提,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在全国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大大向前推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全方位的,其中具有决定性、根本性意义的,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4个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生命力。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不断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加强经济建设,使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民族复兴必然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展现了走向复兴的东方大国的崭新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