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颈性血压异常

4.颈性血压异常

4.颈性血压异常
4.颈性血压异常

颈性血压异常

【定义】

由于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性变等诸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而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使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改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最后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

相关椎体中,C4、5是主要发病部位,因C4椎体所受正应力、扭转力及剪力最大,颈部前倾和后仰时,C4椎体前缘和C5钩椎关节压应变最大,加以C4、5解剖结构薄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位,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而颈椎的退变、增生、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可使颈部的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张、刺激或压迫。

此外,颈椎外伤、慢性劳损、受凉、长期的单一姿势或姿势不良都可以造成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痉挛、僵硬、炎症分泌,这些原因可单独作用,也可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作用,最终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血管,导致血压异常。

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的中枢在下丘

脑,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的边缘叶,即新皮质。

颈椎病损(尤其是上颈段)刺激颈交感神经(尤其是颈上神经节与颈下神经节),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下丘脑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机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另外,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支可参与形成心深丛及心浅丛,分布于窦房结及房室结,并随冠状动脉分布至心肌,故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而出现心跳加快及冠状动脉舒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反之,当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流障碍,使脑缺血,影响到下丘脑的前部舒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时,可导致血压下降。

脑内舒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口径比缩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大,并且后者的刺激反应比前者敏感,骨临床上高血压发生率更高。

如果颈椎病损发生在下段,可引起上肢交感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外周性血压异常,发生在一侧上肢,多为低血压。颈交感神经与躯体神经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当颈椎病理刺激颈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从此,再发出节前纤维到颈交感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官而引起各种复杂症状。

相关研究发现:来自颈交感干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横突段周围相吻合,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因此,颈椎椎曲紊乱,椎动脉受刺激,同样会刺激到交感神经,可以说颈型血压紊乱,既有椎动脉供血问题,也有交感神经紊乱的病变。

此外,高龄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而致血流受阻,高血压持续发展,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受损而致心脏肥大,心室肥厚,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也可导致肾血流量减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肾小动脉硬化、变窄,严重时出现肾硬化、肾衰竭。

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血痹’、‘脑痹’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因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搏结于颈项筋骨关节,加之气血不足,复感外邪而致颈项部筋络闭阻,气血瘀滞而为病。颈项为诸阳经通路,颈项部经络闭阻而致气血不能上荣清窍,经脉空虚,髓海不足,脑失濡养,故而眩晕发作。肝肾亏虚,痰瘀内阻,筋脉失养是本病的病机关键。

【诊断】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极少数为青年人或老年人。多有颈部外伤或劳损史,特别是颈部闪扭伤后或强迫于不良体位工作或睡枕过高或过低,或颈部过度受风寒之后,或重感冒之后颈部酸痛等,容易患病。

2、颈部症状 颈部疼痛或仅有轻微酸胀感,或冷热异常感。颈活动不便,活动时常有局部摩擦音。

3、伴随症状

1)、 视力障碍: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胀、眼疲劳,不能长时间看书报,眼干涩、视力减退,出现假性近视、复视,流泪、畏光等。

2)、 自觉发热,皮肤发红,排汗异常,面部交替性苍白或发赤,

有时出现长时期低热或肢体发凉、怕冷、麻木。

3)、 说话无力,声音低下或声音嘶哑,有时失语。咽部常有异物感。

4)、 心悸、心律紊乱、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胸闷,胸前压痛。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5)、 中后期多伴有眩晕、头痛、耳鸣,甚者出现顽固性失眠、多虑,记忆力减退,抑郁或焦虑,霍纳氏征阳性,严重者出现偏瘫等。

4、颈部检查可有颈部活动障碍,颈肌紧张、压痛或不痛,或皮肤温度降低,触棘突或横突有偏移等,颈部一些特殊试验阳性。

5、血压检查 早期血压多呈波动,发作期常与颈部劳累损伤等因素有关。血压波动一般经2~3周后缓解;中后期呈持续性高血压或低血压。高血压为舒张压>95mmHg或收缩压39岁以下>140mmHg,40~49岁>150mmHg,50~59岁>158mmHg,60岁以上>170mmHg;低血压为舒张压<60mmHg,收缩压<90mmHg。 血压异常表现在双侧上肢血压与卧位、坐位时血压差别较大,通常大于10mmHg以上。血压异常的早期,有时并无其它全身症状出现。中后期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时,由于交感神经的痉挛,可致血管收缩,使椎动脉供血受阻,引起脑与脊髓缺血,最终出现相应症状。

6、颈部X线片检查多有异常表现,如:颈部生理曲度变直、寰枢椎错位、钩椎左右不对称、项韧带钙化、椎体骨赘、椎间隙狭窄、双边征等。

7、其它检查:心电图、眼底、尿、血象等检查在中后期可有异常

改变。

●诊断依据

(1)多数中年以上,患者感颈部不适或有冷热感,或活动障碍或活动时有摩擦音,颈部检查有异常征象。

(2)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2~3周后缓解。两侧上肢血压在坐、卧位时差别大,一般大于3.3KPa以上。

(3)伴有视力障碍,心悸,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X线片检查:颈椎有退行性变。

(5)其它检查:晚期可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心肌损害,蛋白尿等发现。

(6)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辩证诊断

(1)瘀结型:多在早期,有颈部不适、血压波动、眼蒙、眼胀、胸闷等症,诸症上午重下午轻。多伴食欲不振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

(2)肝热型:颈部胀痛或困重,血压持续偏高,头痛,头晕,头胀,烦热,目赤,口苦干,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有力。

(3)阴虚阳亢型:颈部疼痛或有灼热感,血压偏高,头晕眼花,头重脚轻,耳鸣,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4) 气阴两虚型:颈易累,血压偏低,少气懒言,心悸,口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少或无,脉细弱。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原因未明,常有遗传性,降压药物有一定效果,无颈部症状与体征或发作时与颈部症状无明显关系。

2、肾性高血压:青年多见,常有肾脏病史,尿检查异常,症状较少,肢体湿冷,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3、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因全身自主神经对血液循环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所致。具有大小便失禁、阳萎、无汗、起立性低血压四大主症;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增强,走路呈“慌张步态”。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治疗】

●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

目的是松解颈部肌筋、纠正颈椎关节移位,回复脊椎生理曲度,使骨正筋柔,血脉畅通。

●治疗方法

1、理筋

(1)膏摩、药熨法:对颈部肌肉、胸背肌进行膏摩或药熨,每次30分钟。

(2)点按法:常用穴位有:风池、风府、耳门、太阳、鱼腰、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

(3)梳理法:在颈、肩、上肢肌肉进行推拿、揉按、斜扳、分筋

理筋,反复操作3~5分钟。

(4)牵拉法:首先牵引双手指,向远端理拨,继而将左上肢逐一向上呈180°内外旋转牵拉2~3次。作颈肩部肌筋的推拿揉,并点按印堂、太阳、百会、凤池、风府、头维、公孙等穴。

2、整脊调曲

(1)坐位单人旋转复位法

适应证:①、颈椎轻度旋转移位者;②多用于颈上段

手法步骤:以C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左拇指置于棘突右侧,右手置于头顶部,使颈部前屈350,侧屈350,右旋转450,医者左手余四指置于右侧头颞部,右手换置于左侧面颊部,向右旋转时,稍加大用力,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咔”的一声,手法完毕,颈部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①颈部旋转幅度不超过450,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颈部过度扭转,使脑部缺血,出现头晕等症状。②手法后2~3天不宜做颈部过度转动,停止治疗3天后可做颈后伸拉左右旋转活动(犀牛望月),可以巩固疗效。

(2)坐位角度复位法

适应证:①用于颈部轻度侧方或旋转复位者;②多用于颈中段。手法步骤:以C4棘突偏后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左拇指置于棘突右侧,使头部前屈450

,左侧屈450,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颈部,并向右侧旋转450时,瞬间稍加大用力,左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

常听到“咯”的一声,手法完毕,复位完成。

注意事项:①如有颈曲反张,手法操作时,颈部屈曲角宜小,一般不超过300;②手法治疗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后伸活动,以免再移位。(3)坐位侧旋转提推法

适应证:①用于颈部轻度侧方移位者;②多用于下颈段尤其是椎间隙变窄或软组织粘连者。

手法步骤:以C6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左拇指置于偏移棘突右侧,左手掌托住下颌部颈部前屈0~150,医者背胸部稍屈曲,使患者后头部紧靠医者胸骨柄处,左侧旋转450,左手稍用力向上提,瞬间右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咯”的一声,手法完毕,头部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①手法关键是提力要适当,旋转提力与推力同时进行;

②手法复位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前屈活动,以免再移位。

(4)仰卧位单人旋转复位法

适应证:①用于颈椎轻度侧方或旋转移位者;②多用于颈上段

手法步骤:以C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俯卧位,头垫低枕或不垫枕,医者左手穿过颈后部,食指触到C2棘突右侧,右手把持患者左侧面颊部,使患者头部向右侧旋转450,保持右旋转稍用力向头部方向牵引,同事左手食指稍用力将C2棘突向左侧推常听到“咯”的一声,手法完毕,头部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①确认棘突偏移与否主要依靠触诊及感觉,治疗时推力与旋转力要协调适当;②如颈后肌痉挛明显,可使患者俯卧位用捏拿

点按手法使肌肉放松后再进行上治疗法。

(5)坐位双人旋转后推法

适应症:①用于颈椎轻度向前移位者②多用于寰椎轻度向前移位者

手法步骤:C

1

前移为例。患者端坐位,意者站与患者背后右侧,

双拇指触到C

1

横突前移,助手也站与患者背后右侧,用食指触寰椎前移的左侧横突前缘固顶之,医者左拇指置于寰椎前移右侧横突前缘,右手置于头顶部使头前屈300,侧屈300,右侧旋转300,左手余四指置于右侧头颞部,右手置于侧面颌部,向右旋转时,瞬间加大用力,拇指同时向后轻推,常听到“咔”的一声,手法完毕,再按此方法做另一侧。

注意事项:①操作时助手要协调配合②注意推力方向为由前向后。

(6)坐位头部微屈提推法

适应症:①用于颈椎轻度后方移位(颈曲反张)者②多用于

C

3、C

4

、C

5

轻度后移位。

手法步骤:以C

3

后移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拇指置于后移

的棘突上,左手托持下颌部,颈部前屈150,医者背胸部稍屈曲,使患者后头部紧靠医者胸骨柄处,右侧旋300,左手稍用力向上提的瞬间,右拇指同时同时用力向前轻推,常听到“咔”的一声,手法完毕,头部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①操作时向前推的力量不宜过大,以免纠正过度②

手法后不宜过度屈伸颈部,睡枕不宜过高。

(7)坐位头部后伸斜拉法

适应症:①用于颈椎钩椎关节轻度移位者②多用于中颈段钩突移位。

钩突右移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食指触诊,手法步骤:以C

4

钩突右侧,左手托持下颌部,颈部后伸150,左侧屈150,右置于C

4

旋转150,此时,左手稍用力向左上方牵拉的瞬间,右食指同时用力向左上方轻推,常听到“咔”的一声,手法完毕,头部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①手法操作时,颈部角度应适当,角度牵拉时产生的合力以到达钩突为宜②手法后不宜做颈部侧屈扭转活动,以免钩椎再移位。

(8)俯卧悬位推按法

适应症:①用于下颈段或上胸段小关节轻度移位者②多用于颈胸椎小关节后错位或紊乱。

后移位为例。患者俯卧位,头部中立位,下颌手法步骤:以C

7

及上胸部置一薄软枕,头颈部与两上肢悬空,医者一手托持下颌部于

后移,掌根部大小鱼际之间置于棘突上,水平位,右拇指触诊,触及C

7

与床面450方向前下轻推2~3下,将头颈部恢复正常位。

注意事项:①手法操作时,向前下推的力量不宜过大②手法后不宜颈部前屈后伸活动,以免颈椎再度移位。

(9)颈椎牵引下四步整复位法

适应症:①用于颈椎间隙变窄或深部粘连,或颈肌痉挛明显者

②多用于中颈段椎间隙变窄者。

手法步骤:以中段颈椎变窄为例,按常规进行坐位,颈椎布带牵引,重量为5~10Kg,10分钟后再进行四步手法:①左右旋转②左右侧屈③前后屈伸④点推风池。每步做3~5遍,做完手法再牵引10分钟。

注意事项:①牵引重量以不超过10kg为宜,各方向手法定在颈椎生理活动范围之内,角度不宜过大;②颈曲呈角线或反张,手法避免过度旋转,并不宜做前屈手法。反之,如颈椎前滑脱不宜做后旋手法。(三)对症点按

1、头痛:1痛点点按:在头皮找到痛点2-3处,用拇指做局部点按,每穴1-2分钟。2穴位反射:于风池上1cm处,用拇指向头痛方向点按,使头部有“得气”为度。

2、头晕:1头额部轻摩法:于头额部用两手诸指做轻摩,反复操作1-2分钟。2耳部鸣天鼓:两手掌贴按双耳,各手指置于头颞部,中指紧贴头皮,食指弹中指5-7下,反复操作1-2分钟。

3、心惊心悸:1按摩星状神经节反应点:选该反应点(即胸锁乳突下1∕4前2cm处)使头部偏向同侧30度,用拇指腹向内按压1-2秒松开手,反复操作1-2分钟,以胸部感“得气”为度。2点按脊旁穴,于Т2-6棘突两旁2cm处,选择2-3个反应点,用拇指点按1-2秒松开手,反复操作1-2分钟,以胸前“得气”为度。

4、血压异常:1如高血压,在颈上段做点按疏理手法;如低血压,在颈下段做点按疏理手法。2在天鼎穴﹙相当于颈静脉窦﹚做揉按疏

理手法1-2分钟。

5、上肢麻木:1顺推法:沿上肢神经走向方向,从近端向远端方向进行推按,反复操作1-2分钟。2穴位按压:于缺盆穴、天宗穴点按,一般手部有麻感。

﹙四﹚功能锻炼手法后2-3天不宜做颈部过度转动,停止治疗3天后可做颈部伸位左右旋转活动﹙犀牛望月﹚,以巩固疗效。(五)中药辩证施治

(1)瘀结型:行气活血散结,用四逆散加郁金、七叶莲、丹参、赤芍等。

(2)肝热型:清热平肝,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阳亢型:滋阴潜阳,用安痛汤(白芍20~30g,七叶莲20~30g,龙骨20~30g,甘草15g)加七叶莲20g,牛膝15g,熟地12g,紫菀12g。

(4)气阴两亏型:益气养阴,用双黄麻汤(黄芪、黄精、升麻)加葛根、党参等。

(六)牵引疗法 用枕颌布托牵引,重量5~8kg,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到1个小时,1-2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定】

1.痊愈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头晕,头痛,颈部及颈枕部疼痛消失,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

2.显效治疗后,血压恢复至临界值,头晕,头痛等症状仅偶尔出现,颈部疼痛基本消失及活动度基本正常。

3.无效血压及症状无改善。

【治疗注意事项】

1.手法治疗优选指证①颈椎病伴有血压异常;2卧位与坐位,

两上肢的血压差>10mmHg者;3年龄在60岁以下,病情在5年以下;4血压波动较大的Ⅱ期高血压;5用降压药效果不明显;6无明显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2.手法禁忌症1严重心脏病慎用2Ⅲ期高血压,眼底Ⅲ级变化

慎用;3血压高于180/110mmHg慎用,可适当降压药2~3天待血压略降后再做手法为宜;4颈椎管结核、骨肿瘤者禁用;

5年老体弱骨质疏松者慎用。

3.非手术疗法疗效不明显,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

【护理与调摄】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颈部正常的生理位置。

2、长期低头工作的人,应在持续工作1-2小时左右伸展一下

颈部,以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结构的生理弹性。

3、根据辩证,经常进行中药调理。

4、自我保健按摩,如头面部弓桥、发际及上述穴位的揉、按、

抹等

5、由于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故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预防

本病证发生的关键

【预后】

1、由于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故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预防

颈性血压异常的关键。如果能有效的预防颈椎病,则本病的

预后较好。

2、如果高血压已持续2年以上,或已继发脑血管硬化,则单

纯治疗颈椎病也很难痊愈,需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韦贵康.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性血压异常37例初步观察[J].广西中医药,1978,(1):11.

[2]韦贵康,曾祥发.颈椎旋转复位法对血压影响的对照观察.新医药杂志.1979,(6):25

[3]陈忠和,韦贵康,贺俊民.114例高血压与颈椎病关系调查.广西中医药.1982,(2):17

[4]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颈椎性血压异常123例临床表现及手法治疗观察.科研资料(河南).1983,(4):28

[5]韦贵康.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中医骨伤科杂志.1986,(12):30

[6]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性高血压104例远期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8,29(12):53

[7]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手法治疗颈性血压异常的研究.中医正骨.1991,3(3):1

颈性血压异常

【定义】

由于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性变等诸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而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使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改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最后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

相关椎体中,C4、5是主要发病部位,因C4椎体所受正应力、扭转力及剪力最大,颈部前倾和后仰时,C4椎体前缘和C5钩椎关节压应变最大,加以C4、5解剖结构薄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位,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而颈椎的退变、增生、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可使颈部的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张、刺激或压迫。

此外,颈椎外伤、慢性劳损、受凉、长期的单一姿势或姿势不良都可以造成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痉挛、僵硬、炎症分泌,这些原因可单独作用,也可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作用,最终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血管,导致血压异常。

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的中枢在下丘

脑,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的边缘叶,即新皮质。

颈椎病损(尤其是上颈段)刺激颈交感神经(尤其是颈上神经节与颈下神经节),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下丘脑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机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另外,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支可参与形成心深丛及心浅丛,分布于窦房结及房室结,并随冠状动脉分布至心肌,故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而出现心跳加快及冠状动脉舒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反之,当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流障碍,使脑缺血,影响到下丘脑的前部舒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时,可导致血压下降。

脑内舒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口径比缩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大,并且后者的刺激反应比前者敏感,骨临床上高血压发生率更高。

如果颈椎病损发生在下段,可引起上肢交感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外周性血压异常,发生在一侧上肢,多为低血压。颈交感神经与躯体神经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当颈椎病理刺激颈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从此,再发出节前纤维到颈交感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官而引起各种复杂症状。

相关研究发现:来自颈交感干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横突段周围相吻合,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因此,颈椎椎曲紊乱,椎动脉受刺激,同样会刺激到交感神经,可以说颈型血压紊乱,既有椎动脉供血问题,也有交感神经紊乱的病变。

此外,高龄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而致血流受阻,高血压持续发展,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受损而致心脏肥大,心室肥厚,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也可导致肾血流量减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肾小动脉硬化、变窄,严重时出现肾硬化、肾衰竭。

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血痹’、‘脑痹’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因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搏结于颈项筋骨关节,加之气血不足,复感外邪而致颈项部筋络闭阻,气血瘀滞而为病。颈项为诸阳经通路,颈项部经络闭阻而致气血不能上荣清窍,经脉空虚,髓海不足,脑失濡养,故而眩晕发作。肝肾亏虚,痰瘀内阻,筋脉失养是本病的病机关键。

【诊断】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极少数为青年人或老年人。多有颈部外伤或劳损史,特别是颈部闪扭伤后或强迫于不良体位工作或睡枕过高或过低,或颈部过度受风寒之后,或重感冒之后颈部酸痛等,容易患病。

2、颈部症状 颈部疼痛或仅有轻微酸胀感,或冷热异常感。颈活动不便,活动时常有局部摩擦音。

3、伴随症状

1)、 视力障碍: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胀、眼疲劳,不能长时间看书报,眼干涩、视力减退,出现假性近视、复视,流泪、畏光等。

2)、 自觉发热,皮肤发红,排汗异常,面部交替性苍白或发赤,

有时出现长时期低热或肢体发凉、怕冷、麻木。

3)、 说话无力,声音低下或声音嘶哑,有时失语。咽部常有异物感。

4)、 心悸、心律紊乱、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胸闷,胸前压痛。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5)、 中后期多伴有眩晕、头痛、耳鸣,甚者出现顽固性失眠、多虑,记忆力减退,抑郁或焦虑,霍纳氏征阳性,严重者出现偏瘫等。

4、颈部检查可有颈部活动障碍,颈肌紧张、压痛或不痛,或皮肤温度降低,触棘突或横突有偏移等,颈部一些特殊试验阳性。

5、血压检查 早期血压多呈波动,发作期常与颈部劳累损伤等因素有关。血压波动一般经2~3周后缓解;中后期呈持续性高血压或低血压。高血压为舒张压>95mmHg或收缩压39岁以下>140mmHg,40~49岁>150mmHg,50~59岁>158mmHg,60岁以上>170mmHg;低血压为舒张压<60mmHg,收缩压<90mmHg。 血压异常表现在双侧上肢血压与卧位、坐位时血压差别较大,通常大于10mmHg以上。血压异常的早期,有时并无其它全身症状出现。中后期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时,由于交感神经的痉挛,可致血管收缩,使椎动脉供血受阻,引起脑与脊髓缺血,最终出现相应症状。

6、颈部X线片检查多有异常表现,如:颈部生理曲度变直、寰枢椎错位、钩椎左右不对称、项韧带钙化、椎体骨赘、椎间隙狭窄、双边征等。

7、其它检查:心电图、眼底、尿、血象等检查在中后期可有异常

改变。

●诊断依据

(1)多数中年以上,患者感颈部不适或有冷热感,或活动障碍或活动时有摩擦音,颈部检查有异常征象。

(2)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2~3周后缓解。两侧上肢血压在坐、卧位时差别大,一般大于3.3KPa以上。

(3)伴有视力障碍,心悸,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X线片检查:颈椎有退行性变。

(5)其它检查:晚期可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心肌损害,蛋白尿等发现。

(6)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辩证诊断

(1)瘀结型:多在早期,有颈部不适、血压波动、眼蒙、眼胀、胸闷等症,诸症上午重下午轻。多伴食欲不振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

(2)肝热型:颈部胀痛或困重,血压持续偏高,头痛,头晕,头胀,烦热,目赤,口苦干,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有力。

(3)阴虚阳亢型:颈部疼痛或有灼热感,血压偏高,头晕眼花,头重脚轻,耳鸣,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4) 气阴两虚型:颈易累,血压偏低,少气懒言,心悸,口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少或无,脉细弱。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原因未明,常有遗传性,降压药物有一定效果,无颈部症状与体征或发作时与颈部症状无明显关系。

2、肾性高血压:青年多见,常有肾脏病史,尿检查异常,症状较少,肢体湿冷,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3、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因全身自主神经对血液循环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所致。具有大小便失禁、阳萎、无汗、起立性低血压四大主症;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增强,走路呈“慌张步态”。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治疗】

●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

目的是松解颈部肌筋、纠正颈椎关节移位,回复脊椎生理曲度,使骨正筋柔,血脉畅通。

●治疗方法

1、理筋

(1)膏摩、药熨法:对颈部肌肉、胸背肌进行膏摩或药熨,每次30分钟。

(2)点按法:常用穴位有:风池、风府、耳门、太阳、鱼腰、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

(3)梳理法:在颈、肩、上肢肌肉进行推拿、揉按、斜扳、分筋

高血压鉴别诊断

当病人的体温升高时,我们常常选择坚持不懈地查明病因,但当病人血压升高时,我们却常常草率作出诊断(即原发性高血压),惯性思维导致许多继发性高血压误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可查到病因的高血压,是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可治愈。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18.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且不说部分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无任何特征性、全国不同区域医疗技术水平的差别,就这么庞大的人群来说,对每位高血压患者进行详尽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几乎不可能,故继发性高血压在整个高血压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无法准确统计。有特征性的继发性高血压较易识别,不易漏诊,不典型继发性高血压常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范围 按其发生的系统不同分类见表1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较,对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的报道较少,这是因为要想从为数众多的高血压人群中将继发性高血压准确、完全地筛选出来是困难的。但是,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会随之提高。2002年-2006年我院高血压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2337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26%,混合性高血压(既有原发又

有继发)占13%。我们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较既往资料报道的(4.6%---10.9%)高,主要由高血压专科病房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占多数,我们几乎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 (一)肾上腺疾患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典型病例血压顽固性升高,低血钾、夜尿增多等,呈两高两低(高血压、高醛固酮、低血钾、低肾素)表现。糖皮质激素可依赖性原醛患者,身材矮小,发育并不正常。原醛早期患者或不典型病例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特征性。 应做以下检查确定诊断: (1)基础及激发状态下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ARR(血浆醛固酮浓度ng/dl/肾素活性ng/ml/h)比值:激发试验后ARR比值大于50为筛查原醛的依据,若ARR比值大于400可基本确诊。 (2)原醛的定位检查:CT及MRI显像检查,适用于腺瘤直径大于1cm者,薄层CT (1.2-2.5mm层厚有助于小腺瘤的检出)。腹部超声对体积大的腺瘤有一定意义。 (3)鉴别腺瘤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特殊检查方法: 1)131I-6β甲基胆固醇核素显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立位及AngII试验; 3)其他如静点盐水试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查醛固酮等检查方法诊断价值很高,但由于操作难度较大,难以推广。 2、嗜铬细胞瘤(PHEO) 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突发性,这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如我科收治的嗜铬细胞瘤,有一例膀胱嗜铬细胞瘤以排尿后出汗、心悸为主诉而就诊,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以腹痛为主诉而就诊。因嗜铬细胞瘤约90%为良性肿瘤,确诊后可被治愈,所以临床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否则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嗜铬细胞瘤危象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有的患者会以血压升高为主诉就诊,血压可持续性升高,也可持续性升高阵发性进一步升高,或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不发作时血压正常。典型的患者于血压升高的同时可伴有心悸、出汗、头晕、头痛等。有嗜铬细胞瘤特征时应做以下定性和定位检查。Lie等对Mayo临床中的尸检材料进行了总结,共发现54例嗜铬细胞瘤,其中只有13例生前确立诊断,其余41例生前并未诊断出来。 (1)血浆儿茶酚胺测定(CA测定)。 (2)尿香草酸苦杏仁酸(VMA)测定。 (3)酚妥拉明试验以及可乐定试验等。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电子教案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

(应以当年度为完整一张,不能夸年度)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综合评估后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体重和心率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摄盐情况:斜线前填写目前摄盐量,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计算出每天的摄盐量“×克/天”,斜线后填写患者下次随访目标摄盐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责任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压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压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确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8.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降压药物名称,写明用法。 9.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0.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颈椎病和高血压

颈椎病和高血压 颈椎病,特别青睐低头工作的人,项韧带持续牵拉状态下,导致僵硬,颈椎曲度消失,转头发出卡拉声,引发头痛,烦躁,胳膊串麻等症状。 多数司机有颈椎病,这和抬起胳膊控制方向盘有关系,因为这个动作一样能让项韧带长期紧张。 颈椎病的另一个危害是引发血压升高,本人认为,这个机制大约是,项韧带僵硬钙化,导致颈椎自然曲度消失,颈动脉受到压迫所致,因为颈动脉受到压迫之后,引起大脑缺血,于是需氧量很大的大脑向心脏和血管发出指令,升高血压来保持大脑的血液供应。 在临床病例中,颈椎病往往和高血压结伴出现,多数在35岁之后,这种奇妙的现象,本人可以通过中医来解释: 一:35岁,接近中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也就是说,35岁为至刚至阳的年龄阶段,过了35岁,阳气逐渐衰微,而人的颈椎项韧带,处在督脉的阳中之阳位置,容易在中年这个年龄发病。 二:在传统康复颈椎病和高血压的方子里,都是补肾补阳为主,例如独活寄生汤里面有当归,桂枝,杜仲,牛膝,党参,在天麻钩藤饮里面有寄生,杜仲,党参,牛膝,枸杞。两个方子不一样,但是治疗原则都是补阳健肾,来达到康复颈椎,熄风降压的目的。 三:本人在用自制药酒康复无数颈椎病的同时,一样的捎带着,康复了患者的高血压,理论和实践结合,反复证明着一个事实,本品可以有效康复颈椎病,以及消除高血压。 颈椎病和高血压的危害,发展结果,大家都能看到,我不多说了,如锁链加身,寸步难移,生活不能自理。 抚养孩子,孝敬老人,此时的你,责任重大,更需要自己关心自己。 那些选择本品的人,都是聪明的人,因为本品,能让你的人生之旅,避过险滩恶浪,享受事业成功,家人康健,夫妻和美之安乐。

高血压患者随访

高血压患者随访

高血压患者随访——医师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其中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不容小觑。 对于所有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分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随着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减、靶器官损害的改善和加重、并发疾病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治疗管理方案。落实一年四次随访,并做好个人信息随访纪录。要求病人做好每年体检一次。 一、高血压患者随访内容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部胀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立即就诊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就诊期间的症状。 2.测量身高、体重、心率、脉搏、腰围并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等。 3.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有无加重以及血压控制满意程度,如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两周后随访;对连续2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患者转诊设有高血压

专科病房的医院就诊,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下一次随访管理。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5.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6.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大便潜血、B超、K(钾)、Na(钠)检查、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二、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及随访 1.一级管理 (1)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参见章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2)管理要求: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情况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 2.二级管理 (1)管理对象: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 (2)管理要求:至少2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

(应以当年度为完整一张,不能夸年度)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张三编号□□-□□□□□ 随访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 症状1无症状 2头痛头晕 3恶心呕吐 4眼花耳鸣 5呼吸困难 6心悸胸闷 7鼻衄出血不止 8四肢发麻 9下肢水肿 □/□/□/□/□/□/□/□□/□/□/□/□/□/□/□□/□/□/□/□/□/□/□□/□/□/□/□/□/□/□ 其他: 与2009年规范 相比, 对空腹血糖的 检测为最硬性 要求 其他:其他:其他: 体征血压(mmHg)170/100150/90130/80血压值尾数应为偶数体重(kg) 70/65 69/65 68/65/ 体质指数25.124.724.4 心率 85/80 78/75 75/75/ 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支) 20 /0 15/0 12/010/0 日饮酒量(两) 3/0 0/0 0 /0/运动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摄盐情况 (克/天) 10/6 食盐的摄入量由定量转 8/6 /心理调整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遵医行为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辅助检查* 建议增加眼底检查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缬纱坦片缬纱坦片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采取小剂量、 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的原则,合理用药用法每日2次每次80 mg 每日2 次每次80 mg 每日2次每80 mg 每日2 次每次80 mg 药物名称2 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用法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药物名称3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用法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其他药物 用法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转诊 原因 机构及科别 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最新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全套)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 如有以下六项指标中的任一项高危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 超重:28 kg/m2>BMI ≥ 24 kg/m2;肥胖:BMI ≥ 28 kg/m2 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6尺)为腹型肥胖(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膳食高盐;

(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 (6)年龄≥55岁。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 ≥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 以下;≥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在140/90 mmHg基础上再适当降低)、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进行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标签: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星状神经节阻滞;临床疗效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大约将近40%的高血压患者和颈椎疾病关系非常密切,对此类患者临床采取降压药物开展治疗,临床疗效不是很好[1]。我院近来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在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对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为(45.56±3.85)岁;病程0.5~3年,平均(1.7±0.35)a。B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为(46.45± 2.78)岁;病程0.7~3年,平均(1.8±0.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A组开展中频电疗以及按摩治疗,其中科学将中频治疗仪频率设置为3000~4000 Hz,取患者可接受强度,治疗1次/d,治疗20 min/次,治疗5次/w。同时选择舒筋法配合点穴拔筋法对患者颈部进行按摩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具体为:取剂量为500 μg的维生素B12以及剂量为100 mg的利多卡因,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配合成为注射液。取仰卧体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在气管旁设置入路,把大约8 mL的阻滞药物,保持缓慢的速度对患者进行注射。15 min后如果患者产生Homer综合征,说明神经阻滞成功,治疗2次/w。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判标准临床控制: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显效:颈椎病症状明显好转,舒张压下降下降在10 mmHg或者20 mmHg以上;有效:颈椎病症状好转,舒张压下降在10 mmHg以下;无效:颈椎病症状没有发生改变,血压下降不显著。 1.4统计学原理分析全部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進行检验,组间差别运用t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病、颈椎病实习

医院 住院病案 内1 科:床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病案号: 年龄:68岁婚况:已婚 职业:退休工人出生地:江津 民族:汉国籍:中国 家庭住址或单位:江津邮编:402260 入院时间:/5/18 0Am 病史采集时间:/5/18 0Am 病史陈述者:患者可靠程度:可靠发病季节:问诊: 主诉:反复发现血压高10+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旋转2+小时。 现病史:10+年前患者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昏,当时到我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3级”,经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消失后出院,出院后口服“罗布麻2片Tid”偶有监测血压,血压有时正常,有时偏高。近1+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早20mg,晚10mg”,未监测血压,偶有头昏未做治疗。于入院前2+小时出现头昏、头部搏动性疼痛、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不能站立,疼痛能够忍受,自服“藿香正气液10ml”无好转,并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全身乏力,患者为得到诊治,故急来我院。急诊科以“高血压病、偏瘫”收入我科。此次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未进食,非喷射状呕吐非咖啡色样胃内容物2次,量约20—60g/次,无口干苦、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吐词欠清无加重,右侧肢体偏瘫无加重,无心悸、心累、畏寒发热、胸闷、气促、胸痛。 既往史:无外伤、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职业病史,无中毒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7+年前因“脑出血”在重庆大坪医院行“脑出血手术”,术后右侧肢体偏瘫;2年前在我市人民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格列吡嗪10mg Bid,二甲双胍缓释片1片Qd”治疗,偶有监测血糖正常;活动后心累、乏力,休息后明显缓解1+年。余各系统回顾无重要发现。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综合评估后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体重和心率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摄盐情况:斜线前填写目前摄盐量,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计算出每天的摄盐量“×克/天”,斜线后填写患者下次随访目标摄盐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责任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压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压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确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8.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降压药物名称,写明用法。 9.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0.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高血压病(眩晕)

入院记录 姓名:朱雪华性别:女 年龄:37岁民族:汉族 婚姻状况:未婚出生地:广东省陆河县 职业:在职干部入院日期:2013-2-21 11:00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记录日期:2013-2-21 21:20 发病节气:雨水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 现病史:缘患者数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无肢体偏瘫,在家私人诊所处理有好转,症状反复,今日伴胸闷,无胸痛,无耳鸣,无肢体偏瘫,无咳嗽,无二便失禁等,于今日来我院门诊诊治。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拟“颈椎病”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精神稍差,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无恶心欲呕,无咳嗽,无抽搐,无肢体乏力,无发热恶寒,无汗出,无腹胀腹痛,无肢体麻木震颤,无耳鸣耳聋,无口干口苦,双下肢无浮肿,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无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生活环境可,无到过疫区停留。否认有工业粉尘,放射物接触史,无冶游史。吸烟日约1包,无饮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家人体健。 月经史:16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望、闻、切诊 神识清,精神一般,面色如常,双目有神,口唇指甲无紫绀,形体适中,自主体位。语声清亮,气息均匀,无异常异味闻及。毛发浓密,尚有光泽,皮肤欠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白睛不黄,鼻翼无扇动,耳轮红润不枯。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项部对称,无瘿瘤瘰疬。胸部扁平,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癓瘕痞块,无青筋暴露。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爪甲润泽。二阴未查。二便调。舌胖,苔腻,脉滑。 体格检查 T. 36.7℃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能写字交流,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震颤(-),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

高血压家庭急救方法

高血压家庭急救方法 高血压家庭急救方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对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有研究显示半数以上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并控制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及准则

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及准则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 1 高血压患者的筛查途径:对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 2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3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开展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高血压筛查流程: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测量血压(1.若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3天后复查,若血压还高于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有必要时药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若确诊为高血压,纳入高血压患者管理。2.若正常告诉居民要保证没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高危人群,{比如说家人有高血压疾病的或心脑血管疾病和摄盐量大的居民}建议其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义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 辖区内35岁以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测量血压2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心前区疼痛、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上述情况之一的紧急处理后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①评估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症状②评估并存的临床症状③ 评估并记录最近一次各项辅助检查结果④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⑤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运动、摄盐等情况。⑥评估患者服药情况。 根据上所写的评估进行分类干预:1 、血压控制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按时随访。2 、初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有新并发症或有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整药物,2周时随访,告诉所有接受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异常症状的应立即就诊,并进行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3 、连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连续2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的或有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转诊,并于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五种方式辨别颈椎式高血压

10/28/2011 五种方式辨别颈椎式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临床中发现,约有30%的高血压患者与颈椎病有关。高血压和颈椎病有什么关系?如何辨别颈椎病性(颈源性)高血压?颈椎病性高血压该如何治疗?为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振兴国医馆的几位医生。 颈椎病和高血压 韩晓宗医师指出,一般认为高血压可以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硬化。随着病程发展,椎动脉痉挛硬化的病理改变会影响到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当劳损等因素引起颈椎结构应力改变时,会加剧颈椎间盘、韧带、关节等的退行性变化,这些退变又可以压迫和刺激颈部椎动脉及交感神经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进一步引起血压异常。所以高血压可以加重和提早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又可以影响高血压的治疗。 如何辨别颈椎病性高血压 对于长期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家庭中又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的患者,不妨先拍摄颈椎X光片或颈椎CT片,排除颈椎病性高血压。单兆云、郑旭昭医生介绍说,读者也可以用下面五招辨别颈椎病性高血压。 一、血压升高和降低与颈椎疾病发作症状同步。当病人出现颈后部疼痛、头痛或头晕等颈椎病症状时,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这一特点在发病早期尤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此现象逐步减低。 二、在高血压发生之前,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的情况。病人表现出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三、自身高血压对于降压药多不敏感,而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基本趋于稳定。 四、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 五、高血压与椎体不稳或脱位程度有关,即椎体脱位越大,高血压越严重,但与骨质增生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骨质增生或前纵韧带骨化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了机体异常增生物对于局部神经血管的影响。 治颈椎降血压别走弯路 颈椎病性高血压受到颈椎病患的影响,降压药疗效又相对较差,为此振兴国医馆单正斌医师提倡针刀医学和中医中药综合治疗。首先要坚持颈椎病防治,如注意头颈部姿势、低枕睡眠、注意休息制动等,以防颈椎组织劳损;还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及颌枕袋牵引治疗等以减轻颈部神经脊髓、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的压迫与刺激。另外,要在不放弃血压监测的同时采取非药物治疗,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颈部过度活动,可以使椎间盘负重增加,如民间流行的“米字操”、“凤尾操”等,由于做这些动作时用力摇动头部,极易造成椎动脉缺血改变以及周围组织的细微创伤与劳损。

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

养生养心方法(高血压、颈椎病、春季养生和养肝——糊涂医、老头等)

一、胡涂医博客 1.春季养生,以使志生 既然前面写了夏、秋、冬三季如何养生,干脆把春季养生也写写吧。关于春季如何养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里有这么一段话: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段话看似简单,但并不好懂。我同样来个胡涂医版的翻译,希望能帮助大家弄懂春季如何养生。 春季三个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二月和三月,从立春开始,到立夏结束。拿今年(2011 年)来说,就是从阳历的 2 月 4 日午时(具体时间是中午 12 点 33 分)开始,到 5 月 6 日寅时(具体时间是早上 4 点 23 分)结束。这三个月,可以说是“发陈”——陈旧的发散了,变成新鲜的、有生机的,所以这三个月,天地的生机、生气都一起逐渐生发起来了。这个“陈旧的”的“陈”,就是胡涂医在前面文章《冬季养生,无扰乎阳》里说的,“冬天没有养藏好,春天生发之气就无法彻底”的那个东西,一个人如果冬天没有养藏、积累、储蓄好精气神,春天的生发就乏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体,与天地的气机是相匹配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谛。我们中华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生命观!我们的老祖宗在参天究地、返观内视的生命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是个小天地,它与

整个宇宙的大天地息息相关,所以古圣先贤才敢提出来,我们人类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这是西方文明所不敢吹、不懂吹的牛皮:)——当然,这里的“陈”,也包括陈旧的“老病根”,所谓“百草回芽,百病发作”,说的就是春季容易旧病复发,尤其是偏头疼、哮喘、咽炎、高血压等病,若冬天没有养藏好,春天也不注意的话,就特别容易“发陈”——旧病复发。春季的特点,是天地的“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天地之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天地,向上、向外“发芽”舒展。因此春季养生的要点是让春之气机向上、向外舒张,不断充实、壮大人体的阳气,尽量避免耗伤、阻碍阳气的生发。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要做到“夜卧早起”。有些养生名人把“夜卧”理解为“晚睡、少睡”,认为春天应该睡少点,晚上晚睡,早上早起,这是没有完全理解圣人本意!早上早起是对的,因为早晨草木释放的是氧气,早上起来进行有氧运动,“广步于庭”,在载有草木的庭院里或林子里大踏步行走,轻松洒脱地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而“夜卧”呢,则是指到了晚上,花草树木释放二氧化碳了,要尽量在屋里静养,别去外面运动、耗阳了。晚上别一上床就睡去,要先练练卧功——养肝护胆的睡功(请参阅胡涂医前面的文章《医家秘传——保护肝胆的妙法》),而不是说让你晚睡、熬夜或少睡。早起之后呢,则要“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是啥意思呢? “被发”,就是把头发散开。古人的头发一般都是绑束起来的,春天到了,则好把头发散开,让它去自然生长。在春天里,还要多多梳头,没有谭木匠的,可以做做“梳头功”,即用自己十指尖,从额头往后脑勺“梳头”。这有宣发意志,舒畅气血,使阳气舒展条达的

高血压患者随访

高血压患者随访——医师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其中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不容小觑。 对于所有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分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随着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减、靶器官损害的改善和加重、并发疾病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治疗管理方案。落实一年四次随访,并做好个人信息随访纪录。要求病人做好每年体检一次。 一、高血压患者随访内容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部胀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立即就诊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就诊期间的症状。 2.测量身高、体重、心率、脉搏、腰围并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等。 3.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有无加重以及血压控制满意程度,如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两周后随访;

对连续2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患者转诊设有高血压专科病房的医院就诊,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下一次随访管理。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5.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6.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大便潜血、B超、K(钾)、Na(钠)检查、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二、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及随访 1.一级管理 (1)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参见章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2)管理要求: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情况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

现代人的颈椎病

现代人的颈椎病 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更让人担心的是,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近年来在中国就有5000万至1.5亿的人患上颈椎病,所以,颈椎病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本期“健康讲坛”,我们邀请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宋洁富为大家解读—— 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就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还会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这些都是颈椎病的范畴。 颈椎病低龄化八种因素引起 颈椎病过去被称为老人病,如今却已经在年轻人中渐渐“流行”起来。大多发病的年龄在30岁至50岁左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这类病的人群渐渐往30岁以下的人群转变。从门诊量来看,现在年轻的颈椎病患者并不比老年人少,甚至有不少十多岁的中学生已患有颈椎增生症。 大量临床治疗实例表明,青少年颈椎病发病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紧张,长期伏案读书、写字,导致颈肩肌疲劳。另外,伏案时姿势欠妥及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会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严重的也可造成颈椎间盘膨出。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20~25岁即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到55 岁左右为高峰。根据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日益提前,并呈现增多的趋势,近年来的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表明,引发颈椎病的病因有很多,已明确的由八种因素引起。 1.年龄因素以40~60岁人群更多见,但是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颈椎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病的基本因素。 2.慢性劳损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如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不良的睡眠姿势也会导致慢性劳损,如:习惯于高枕睡眠的人。很少有人留意到睡觉时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实际上,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也就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枕头“亲密接触”,如果我们在睡觉时使用过高的枕头,相当于整个睡眠时间中都被迫处于低头、头向左侧或者头向右侧的状态,这就等于在白天工作之外又给脖子增添了一重负担。 同样,过低的枕头甚至不用枕头,会使人在睡眠时长时间保持抬头、头向左侧或者头向右侧的状态,对于习惯低头工作的人来说,仰着头睡觉可能让人一时间感觉挺舒服的。然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