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_以烟台市农业旅游博览园为例(2)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节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二、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物流中心作为商品周转、分拣、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其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价值,克服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非常重要。
基于物流中心位置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选址模型与算法。
这些模型及算法相当复杂。
其主要困难在于:(1) 即使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大量的约束条件和变量。
(2) 约束条件和变量多使问题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适合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建模方法。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通过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
1.模型⑴ 单级评判模型① 将因素集U 按属性的类型划分为k 个子集,或者说影响U 的k 个指标,记为12(,,,)k U U U U =且应满足:1, ki ij i U U U U φ===② 权重A 的确定方法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方法有:Delphi 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③ 通过专家打分或实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求得归一化指标关于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④单级综合评判B A R⑵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一般来说,在考虑的因素较多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权重分配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即使确定了权重分配,由于要满足归一性,每一因素分得的权重必然很小。
无论采用哪种算子,经过模糊运算后都会“淹没”许多信息,有时甚至得不出任何结果。
所以,需采用分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应用运用现代物流学原理,在物流规划过程中,物流中心选址要考虑许多因素。
根据因素特点划分层次模块,各因素又可由下一级因素构成,因素集分为三级,三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见表3-7.表3-7 物流中心选址的三级模型因素集U 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 {}12345,,,,U u u u u u =第二层为 {}{}{}111121314441424344551525354,,,;,,,;,,,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第三层为 {}{}5151151251352521522,,;,u u u u u u u ==假设某区域有8个候选地址,决断集{},,,,,,,V A B C D E F G H =代表8个不同的候选地址,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诸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如表3-8所示。
57区域治理DETECTION作者简介:王 耀,生于1993年,硕士,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材料学。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王耀摘要: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会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方便后期再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在不断进步的环保意识下,环境工作中产生了一块新的内容:环境评价,它可以有比较简单的评价体系,也可以有比较复杂的评价体系,而通过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人们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关键词:综合评价方法;环境评价;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8-0057-0001环境评价工作对于改善环境是极具参考意义的,在评价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改善,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而综合评价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多,方向更多元化,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给出合理的建议,本文将具体讨论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方式。
一、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一)模糊数学评价法其实在生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模糊数学法也不断地被应用着,不过就目前来说,这种方式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并未真正融入我们的环境评价体系。
我们平时口中的模糊法指的就是将人们周边环境跟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分析,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如何,环境情况是好是坏,又该如何进行改善等,会下意识地触发人们去保护环境的行为,慢慢地养成一种好的环保习惯。
这种方法其实在北京某公司检测重金属污染的时候已经用过,通过这种方法的基本演绎规则进行数学检验评价,对土壤重金属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最终得出的结论跟实际污染程度相匹配。
另外,在检测湖水质量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在固定一个元素的基础上,变换其他不同的影响因素,很好地得到了近些年水质变化的图表,同时又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哪些年份的水质是最差的,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年份水质差的原因,然后探讨出一些可执行的方案,去净化水质。
·74·研 究 探 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第2期
引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量、提升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储粮于地的先决条件[1]。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发展,截至2018年底共计完成建设面积约5.7亿亩。随着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逐渐增加,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统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评价中,通常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方法[3-5]。但由于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的因素很多且相互制约[6-9],使得该种方法在构造1-9标度判断矩阵时易陷入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采用(-1,0,1)三标度法对传统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1 高标准农田评价体系的建立如皋市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白蒲、下原、九华、江安、城北、东陈、磨头、搬经8个镇,23个行政村(社区),如图1所示。项目区总面积13.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约6.1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12万亩,其中建设高效节水灌区面积8 000亩;“占补平衡”任务612亩。本文结合如皋市高标准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将建设项目效益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系统层及指标层。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三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展开评价分析,评价体系如表
1所示,具体数据见表2。表1 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评价体系表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
高标准农田综合评价U
社会效益u1
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人)u11
人均新增机耕道路长度(m/人)u12
人均高标准农田面积(hm2/人)u13
经济效益u2
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总额(万元)u21
单位面积投资u22(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u23(年)
资源环境效益u3
人均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hm2/人)u31
灌溉水利用率增加值(%)u32
年节水量(万m3)u33
人均高效节水面积(hm2/人)u34
▲HUANJINGYUFAZHAN5郑一龙1,刘清林2(1.山东优纳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济南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监控中心(信息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摘要:在近几年,各个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逐渐加强了环保的治理意识,对环境开展科学评价也成了各界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环境属于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所以对环境进行准确的评价,存在很大的难度。
基于这一情况,就需要通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环境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为环境的治理提供更多的准确的参考依据,为我们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综合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保护;治理;应用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005-02DOI:10.16647/15-1369/X.2019.06.003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Zheng Yilong 1,Liu Qinglin 2(1.Shandong Una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2.Ji’nan Motor Vehicl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Information Center),Ji’nan Shandong 250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arious countri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Sinc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onstitute the environment and it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Based on thi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o a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reference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our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word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Environmental qualityassessment;Protection;Management;Application1 环境质量评价中综合评价方式的重要作用开展环境评价,就是通过不同的分析方式,合理分析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指标和相关信息,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
模糊综合评价法案例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用传统的确定性数学方法来描述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模糊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应用。
假设某公司需要对几位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而且评价指标涉及到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
由于这些指标往往难以用确定性数值来描述,因此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隶属函数描述了每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模糊集合,它可以用来量化每个指标的表现程度。
比如,对于工作态度这一指标,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等模糊集合,然后确定每个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其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在确定权重时,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确保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员工的绩效表现转化为模糊数,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模糊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最后,我们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绩效表现,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用确定性数学方法来描述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帮助其做出更好的决策。
总之,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相信随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它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种复杂问题的评价和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模糊综合评判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于孝洋1李晓奇21 东北大学 理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3级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1100042 东北大学 秦皇岛分校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北京市近十年的空气质量指标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作出综合评判。
为处理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全面反映环境质量价值提供了参考方法。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空气质量评价 隶属函数 1.引言模糊数学的兴起为确定和不确定、精确与模糊的沟通建立了一套数学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最显著特点是: 一、相互比较。
以最优的评价因素值为基准,其评价值为1;其余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相应的评价值。
二、可以依据各类评价因素的特征,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即:隶属度函数)。
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难找出一个分明的界限,从而作为评价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也应是模糊的。
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评判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综合评判模型2.1一级综合评判模型()n b b b B R A ,,, 21==其中()n a a a A ,,, 21=, 011≥=∑=i ni i a a ,()mn ijr R ⨯=,[]10,∈ij r∑==ni iji j ra b 1,m j ,, 1=这里j b 是nj j j r r r ,,, 21的函数,也就是评判函数。
综合评判有三要素:(1) 因素集{}n u u u U ,,, 21=,被评判对象各因素组成的集合;(2) 判断集{}m v v v V ,,, 21=,评语组成的集合;(3) 单因素判断,即对单个因素()n i u i ,, 1=的评判,得到V 上的模糊集)(21im i i r r r ,,, ,所以它是从U 到V 的一个模糊映射()V U f ϑ→:()im i i i r r r u ,,, 21→模糊映射f 可以确定一个模糊关系m n R ⨯∈μ,称为评判矩阵。
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和应用实例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定量分析的过程,是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包括指标体系构建、权重分配和评价方法选择等过程。
1.1 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是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应包括与农村环境质量相关的生态、经济、社会和健康等方面指标。
构建指标体系需要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并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
1.2 权重分配权重分配是指对不同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评估,以体现各指标对总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等。
通过权重分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指标在评价中的影响程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3 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是指根据农村环境质量的特点和目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方法和模型预测等。
评价方法应能够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的综合状况,同时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2. 应用实例下面以某农村地区农村环境质量评价为例,介绍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实例。
该农村地区的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水质、大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三个方面的评价。
首先,构建以水质、大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和研究确定各指标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指标得分,并基于得分进行农村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农村地区的水质、大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数据,计算得出各指标的得分,并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和地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农村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问题,为农村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引言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土壤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二、土壤采样与分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第一步是进行土壤采样与分析。
采样时应根据具体评价目的和研究区域的特点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
常用的土壤采样方法有固定面积采样法、网格采样法和随机采样法等。
采样后,需进行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等多个指标的分析,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三、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的确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既能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又能揭示出具体污染源的影响。
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等。
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指标进行评价。
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是根据某一指标的标准,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常用的单因子评价法有质量评价法、污染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等。
质量评价法是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和劣五个等级,根据指标的测定值判断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
污染指数法是通过计算不同指标的污染指数,综合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富集系数法是通过比较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含量与天然背景值的比值,判断土壤环境质量的优劣。
2.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将多个指标综合考虑,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处理,提取主成分来代表原始指标,从而实现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将各指标的数据序列进行关联分析,计算出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从而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s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Eco-Agriculture Tourism ---Take Yantai Agriculture Tourism Garden as Example
Yunxia Shi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P.R.China, 264005 E-mail:katiecloud@163.com
Abstract: Tourism environment is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an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n this paper,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s used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eco-agriculture tourism by taking Yantai Agriculture Tourism Garden as Example. The fuzzy linear distribution was chosen as membership function,and the standard weight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ctor 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measured concentration.Two kinds of operators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for the assessment,and the synthetic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agriculture tourism is set up in the paper.
Keywords:Fuzzy magmatic;environmental qual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Yantai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以烟台市农业旅游博览园为例 石云霞 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烟台,中国,264005
E-mail:katiecloud@163.com
[摘要] 旅游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以维持和提高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烟台市农业旅游博览园为例,选择线性模糊分布确定隶属函数,并采用标准加权法计算权重因子,以 消除评价因子实测浓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两类算子模型进行评价,构建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 模糊数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烟台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游客不仅注重景观的观赏价值, 而且越来越重视外围的环境质量。旅游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到整体景观质量, 而且直接关系到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游客的旅游质量和对旅游地的总体评价。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从19 世纪40 年代开始出现, 国外的研究也快一百年了, 经历了早期认知阶段、中期过渡阶段和近期发展阶段,但真正得到发展是近30 多年的事情。同其他产业相比, 旅游业环境破坏程度相对较轻, 因而有“无烟工业”之誉。正是由于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成功, 一定程
度上掩盖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因此学术界对旅游环境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其他分支学科。可以说从近代旅游业 诞生的1841 年开始至上世纪60 年代, 旅游环境研究几乎为零, 这与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和旅游其他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20 世纪40年代起, 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 工业发达国家中不断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 环境评价应运而生。60 年代以后, 旅游地理学家和环境学家开始注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渐渐从揭露事实转变为旅游负面影响所付出代价的评价上来。我国的研究工作则相对较晚。 生态农业旅游属于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一种类型,生态农业旅游与一般生态旅游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活动背景主要是乡村生态环境,活动内容一般是围绕生态本课题属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资助项目,课题编号:J09WJ15, 课题负责人:石云霞
336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EBM 2010) 978-1-935068-05-1 © 2010 SciRes. 农业生产各环节和乡村文化开展一系列具有良性生态环境和特别氛围的观光、游览、科技示范、农业体验、休闲度假、娱乐、健身、购物、教育等活动。生态农业旅游区大多依托于当地村、镇,为发展经济往往以最大限度获得利润为重,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原本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游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失去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旅游生态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旅游地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衡量中国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地的可持续性,使其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和农业功能协调一致,为进一步规划与开发服务,乃是当前中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专门的评价较少,现有的多数只是单因子的、定性的简单描述,很少对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拟建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以期能更客观的描述现实世界的模糊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提供更多的信息。
2.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1 模糊数学评价法 模糊数学自美国计算机与控制论专家扎德(LA 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以来,已经发展成 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学分支,在各个领域上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延,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也有诸多的应用实例。模糊数学把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精确现象扩展到模糊现象。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2.2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有关术语定义如下:
评价因素(F):系指对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环境评议的具体内容。例如,旅游地资源环境,旅游地社会服务环境,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和旅游地信息环境等等。同时,为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每个总指标下面又包含若干分指标。即可以按评价因素的属性将评价因素分成若干类,把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因素,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因素(F1)。第一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
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例如,第一级评价因素“旅游地资源环境”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景点特色,旅游资源多样程度,景点布局的合理程度等)。第二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F3)。依此类推。 评价因素值(Fv):系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 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评价因素最优的评价值为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其评价值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或等于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即0≤E≤1(采用百分制时0≤E≤100)。 平均评价值(Ep):系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平均评价值(Ep)=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 权重(W):系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第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每一个评价因素的下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 。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系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权重(W)。 综合评价值(Ez):系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平均评价值(Epw)之和。综合评价值也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因素的值。
2.3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分为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2种. 2.3.1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评价要素集合 F={ F1,F2 ,⋯ ,Fm },评语等级集合V={ V1,V2 ,⋯ ,VN }.表示F中有m个评价要素,V 中有n个评语等级. 对于第 i个评价要素Fi,其单因素评价结果为Ri= , ri1, ri2 ⋯ ,rij ,…, rin },则m个评价要素的评价决策矩阵为R=( rij) m.n,式中rij 表示 Fi隶属于Vj的程度.R就是F 到V上的模糊关系矩阵. 如果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是A=la 1,a2,⋯,am l,它是评价要素集合F上的一个模糊子集. 那么通过模糊变换,就得到论域 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即评价结果B=A×R. 2.3.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在实际研究中,常常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建立在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
336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EBM 2010)978-1-935068-05-1 © 2010 Sc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