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菌群与宿主新陈代谢联系

肠道菌群与宿主新陈代谢联系

肠道菌群与宿主新陈代谢联系
肠道菌群与宿主新陈代谢联系

肠道菌群与宿主新陈代谢联系

肠道菌群与人类肥胖、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日益清晰。但是,由于菌群的复杂性,它们之间的深层次的功能联系还没有研究得非常透彻。在小鼠和人身上所做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两者的功能联系。这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提高食物的能量产出、调节饮食或可改变宿主新陈代谢途径的宿主来源的化合物来影响新陈代谢活动。随着对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有望制定出针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高能量食物的摄取,无疑是世界范围内肥胖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肠道内菌群通过从食物中摄取能量对新陈代谢活动也会产生影响。而后者被认为是导致肥胖及肥胖并发症(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

微生物菌群研究分离培养方法的应用,增加了我们对于人类肠道菌的了解(注释方框1)。借助16S RNA检查和对基因信息直接测序方法来分析粪便微生物这种常见微生物群,发现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拥有100万亿古细菌和细菌细胞,散落分布于超过1000个种类中(注释方框2)。其中主要是细菌,细菌中有超过90%的物种属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虽然每个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和高度可变的微生物群,但是两者都有在肠道内定居的永久居民(核心肠道微生物群)和普遍存在的基因(核心微生物组基因),它们对于肠道的正确运作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无菌小鼠是一种从出生到长大没有接触任何活微生物的动物模型,对帮助我们理解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生理技能的影响十分有用。通过将选定的微生物种群或老鼠及人身上的全部微生物种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可以来检测生理遗传性,病理表型及在一个特定的表型中微生物菌群所起到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移植入这些无菌小鼠体内后,可以起到调节其骨质密度、促进脂肪的囤积、促进肠血管生成及促进免疫应答发育的作用。在这篇综述里,我们在宏基因组和无菌的基础上,讨论了肠道菌群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其与肥胖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一、肥胖病

肥胖病人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发生了改变,并且随着体重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编码餍足促进激素——瘦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遗传性肥胖的ob / ob小鼠出现贪食的现象。跟体重正常的野生小鼠相比,这种小鼠的盲肠菌群组成中厚壁菌门占多数,而拟杆菌门相对较少。即使给它们喂以低脂高糖的食物,菌群组成仍是如此。在人类肥胖病患者的粪便排泄物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通过限制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体量减少, 拟杆菌水平相应提高,表明拟杆菌可能对卡路里的摄入量很敏感。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胃旁路手术后体重降低的肥胖病人身上。这些病人体内拟杆菌和普氏菌的数量与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呈负相关。其他的研究没有发现厚壁菌与门拟杆菌组成比例的这种变化规律,可能是因为他们用不同的临床标准(如肥胖的程度、年龄、减肥的强度和热量限制持续的时间),地理位置、人

口规模和微生物分析方法。尽管肥胖和能量摄取可以影响微生物菌群的组成比例,但是否会影响人类肥胖病还不甚清楚。

对于肥胖病患者来说,胃旁路手术可以帮助维持体重的持续降低,降低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方法也可用来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和肥胖病之间的关系。胃旁路术后,病人体重尚未降低之前,糖尿病症状就得到了缓解,说明该术有直接抗糖尿病的作用。该手术起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是术后病人粪便微生物菌群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说明肠道菌群对于改善代谢表型有一定的作用。肥胖病人和糖尿病人体内有益菌普拉梭菌的量较少,但术后有益菌量增多。其含量与炎症标记物的含量成负相关,说明该细菌可能调节全身的炎症反应(糖尿病和肥胖病中炎症很常见),改善糖尿病的症状。另外,无菌小鼠未表现出食源性肥胖,而对肥胖小鼠给以抗生素可以降低肥胖和炎症反应,改善糖代谢,进一步支持了菌群组成改变是有益的这一观点。

二、能量获取

Figure 1.Effects of colonic fermentation of dietary fibres. Complex carbohydrates, such as dietary fibre, are metabolized by the colonic microbiota to oligosaccharides and monosaccharides and then fermented

to short-chain fatty acid end-products, mainly acetate,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re absorbed in the colon, where butyrate provides energy for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and acetate and propionate reach the liver and peripheral organs, where they are substrates for gluconeogenesis and lipogenesis. In addition to being energy sources, short-chain fatty acids control colonic gene expression by inhibiting the enzyme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by signalling through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 such as GPR41 or GPR43.

对人类和微生物细胞来说,碳水化合物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人体内的酶对大部分复杂的糖类和植物多糖都不能降解。这些不好消化的糖类,包括纤维素,木聚糖,抗性淀粉和菊粉,靠结肠内微生物发酵产生能量供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发酵终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图1),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它们和能量来源,炎症调制器,血管舒张药一样在肠道部分能动性和伤口愈合等肠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SCFAs可以作为结肠上皮(丁酸盐)和外围组织(丙酸盐和乙酸盐)的能量基质。肠道内糖类的发酵模式,及发酵后产生的SCFAs的类型和数量,取决于消耗的糖类的量及肠道内菌群的组成。例如,当无菌小鼠同时种植多形拟杆菌和史氏甲烷短杆菌,饮食中果聚糖的发酵会增加,产生更多的乙酸盐和甲酸盐,史氏甲烷短杆菌利用甲酸盐进行产甲烷作用。与只注射多形拟杆菌的无菌小鼠相比,这种小鼠的糖类发酵效率更高,从肠道内摄取的能量更多,从而导致更多的脂肪堆积。因此,肠道内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能量的摄取。

能直接证明微生物在能量收获和脂肪囤积中起作用的证据来源于无菌大鼠。

当喂以富含等量糖类的食物时,与普通大鼠相比,无菌大鼠肠道内SCFAs的水平较低,而尿液和粪便排泄物中的卡路里却是普通小鼠的两倍。为了补偿流失的能量,无菌鼠就会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与普通小鼠相比,无菌小鼠的脂肪量较低,脂肪量的校正是在其植入健康菌群14天后进行的。肥胖个体的能量收获实验曾在遗传性肥胖的ob / ob小鼠中进行。与同窝出生的其他体重正常的小鼠相比,这种小鼠盲肠中SCFAs的量较多,粪便中的能量较少。对ob / ob小鼠盲肠内的菌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发现ob / ob小鼠有更为丰富的与降解膳食多糖有关的基因功能。这项发现也适用于人类:肥胖病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有更强的能量摄取功能。在小鼠中,肥胖可以通过移植微生物实现,若微生物来源于肥胖个体,则移植后原无菌小鼠的脂肪增加量是微生物来源是体重正常个体的两倍。

肠道微生物在促进从饮食中摄取能量和脂肪囤积方面的作用已经在小鼠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但是在人类中的研究还是比较间接。例如,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病人的呼吸中有较高的乙醇含量,且粪便中SCFAs的量增多,表明发酵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间接说明了微生物能量摄取增加了。

三、饮食改变肠道菌群

已知饮食可以调节人类和小鼠肠道内菌群的组成。长期的饮食习惯对于人类肠道内菌群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与生活在意大利的孩子相比,生活在非洲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由于摄取的植物多糖量很高,他们粪便微生物种群中厚壁菌门量偏低而拟杆菌量偏高,主要是普氏

菌和木聚糖菌。而前者的肠杆菌很高,主要是志贺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普氏菌和木聚糖菌分别是已知的降解纤维素和木聚糖的菌群,并与粪便中SCFAs的增多有关,说明生活在非洲农村地区的孩子的肠道内菌群已经发生了改变,可以从富含纤维的饮食中最大限度地获取能量。人类肠道内菌群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但是这个分类概念近来也受到了争议,因为肠道型的每种分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有部分重叠。每一个分型都含有自己主要的独特的种属——拟杆菌,普氏菌或瘤胃球菌属——但并不受性别,年龄和国籍的影响。拟杆菌或普氏菌属与饮食中蛋白,动物脂肪,糖类的消耗有关。瘤胃球菌属的分类并不是很明确,部分也属于拟杆菌属。这种分类方法也承认了在非洲农村地区孩子体内发现的普氏菌属和高纤维饮食之间的联系。然而为其10天的饮食干预不足以改变个体的肠道型,说明要想引起肠道菌群组成的重大改变需要长期的干预。

短时间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变化可能会对结肠特定细菌群体产生影响。摄取益菌素可以增加人体内普拉梭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同理,与食用不含益生元的高脂食物的小鼠相比,含有益生的饮食可以促进食源性肥胖小鼠体内双歧杆菌含量的增加,这种增加与脂肪的降低,微生物来源的炎症分子的降低也相关,如脂多糖。人饮食中若含有抗性淀粉会导致粪便中瘤胃球菌属和真细菌的增加,这个过程与纤维发酵有关。假设抗性淀粉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抗性淀粉变化后,个体发生的不同的微生物反应说明饮食干预要想实现需要个性化订制。

肠道菌群对膳食脂肪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给以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拟杆菌数目变少,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数量变加。这种变化很快,发生在24小时内。与移植正常体重小鼠内的微生物相比,移植来自高脂饮食肥胖病小鼠盲肠内的微生物到无菌小鼠体内,可使被移植小鼠脂肪量显著增加。肥胖病小鼠体内改变的微生物菌群似乎在食源性肥胖病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机制仍不为人知。饮食调整会改变肠道内菌群,可能对宿主的代谢有作用。进一步的环境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聚焦到饮食调整引起的微生物功能改变上。

四、微生物对食物成分的处理

Figure 2

|Featur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that

promote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lterations to the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capacity of

gut microbiota in

obesity promote

adiposity and influence

metabolic processes

in peripheral organs,

such as the control of

satiety in the brain; the

release of hormones

from the gut (shown as

PYY and GLP-1); and

the synthesis, storage

or metabolism of lipids

in the adipose tissue,

liver and muscle.

Microbial molecules

also increase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leading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作为信号分子,影响宿主的新陈代谢活动。其对宿主肠道功能的影响是直接的,但是可能也影响肝脏,脑和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从而影响肥胖及肥胖病发病的程度(图2)。微生物酶活性可以直接影响多糖的发酵,胆汁酸代谢,可能同时对宿主胆

碱代谢也有影响(图3)。

Figure 3.Diet-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microbial effects on host metabolism. The gut microbiota produces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s, such as lipopolysaccharide and peptidoglycan, which may affect host metabolism through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ost to mediate the immune response. Choline, cholesterol and polysaccharides obtained from the diet are metaboliz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and either directly or through further host–microbial co-metabolization generate bioactive compounds. In the case of choline, this can lea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or cholesterol, activation of TGR5 can increase energy expenditure and GLP-1 secretion or protection against heart disease; and for polysaccharides, short-chain fatty acids can be used as an energy source or can bind to GPR41 or GPR43 to regulate hormones and modulate inflammation. FMO, 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TLR4, Toll-like receptor 4; TMA, trimethylamine; TMAO, trimethylamine-N-oxide.

五、多糖发酵

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是结肠内某些菌群重要的能量来源。某些菌群如多形拟杆菌和椭圆形拟杆菌拥有比人类基因组多两倍的糖苷酶和裂合酶基因,因而可以利用几乎所有的植物多糖和宿主多聚糖(如粘液相关糖蛋白)。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SCFAs中,丁酸盐因可以作为结肠上皮细胞代谢的能量质而显得尤为重要。无菌小鼠的结肠上皮细胞能量极度缺乏,因而感知细胞能量状态的蛋白激酶激活(AMPK)增加。无菌小鼠肝脏的情况也如此。其与植入微生物小鼠肝脏的代谢活动大不相同,可能是因为植入微生物后,SCFAs进入肝

脏的量有所增加(图1)。乙酸和丙酸被肝脏摄取,作为脂肪生成和糖异生的基质。植入微生物小鼠其肝脏内有较高含量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量也有所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将肝脏内的甘油三酯运输到其他组织。肝脏内甘油三酯的增多与小肠内禁食诱导脂肪因子,或者ANGPTL4的表达降低有关。ANGPTL4是脂蛋白脂肪酶的有效的抑制剂,脂蛋白脂肪酶介导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摄取。当给以高脂饮食,ANGPTL4缺陷的无菌小鼠和植入微生物的小鼠增加了相同的脂肪量和体重,这说明小鼠体内ANGPTL4直接介导微生物对脂肪的调节。

SCFAs也会影响哺乳动物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基因表达。这些作用要归功于丁酸盐,它作为强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剂,可调节哺乳动物2%的转录物组。此外,SCFAs可以与G白耦合受体(GPCRs)GPR41(也称为FFAR3)和GPR43(也称为FFAR2)结合来调节基因表达。根据细胞种类的不同,这些受体所介导的信号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例如,通过GPR43信号,SCFAs可抑制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中的炎症反应,通过远端小肠和结肠的肠内分泌L-细胞调节GLP-1的分泌,改善胰岛素分泌,起到抗糖尿病的作用,肠道菌群通过依赖于GRP41的机制诱导L细胞表达胃肠激肽。与普通的野生型小鼠相比,常见的Gpr41缺陷小鼠脂肪含量降低,而与普通的无菌小鼠相比,脂肪含量接近,说明微生物菌群对脂肪堆积量的调节依赖于SCFA受体。

微生物多糖发酵可能还通过一些补充机制来调节宿主的肥胖病,所以调节微生物及其发酵能力可能为治疗肥胖病提供新的方法。

六、微生物调节胆汁酸代谢

初级胆汁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主要在人类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为确保小肠内胆固醇,膳食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可溶性和吸收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初级胆汁酸可与小鼠的牛磺酸结合,与人类的甘氨酸结合,在回肠末端被吸收然后运送到肝脏。但是位于盲肠这一部分的细菌不结合这些胆汁酸,因此这些胆汁酸就不被肠道吸收,可以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进一步代谢生成次级胆汁酸。因为肠道微生物可以转运胆汁酸,所以与普通鼠相比,无菌鼠有较多的胆汁酸和较少的不同的表现。

胆汁酸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与一些细胞受体结合,如FXR和GPCR TGR5受体。已证明这两种受体在小鼠糖代谢的调节中有作用,只是前者起抑制作用后者起促进作用。FXR由初级胆汁酸激活,TGR5则与次级胆汁酸结合,如牛磺胆酸钠(由胆汁酸合成)和石胆酸(由鹅去氧胆酸合成)。肠内分泌L细胞中的TGR5信号通路会诱导GLP-1的分泌,因此可以提高小鼠肝脏和胰腺的功能,增强葡萄糖的耐受性。胆汁酸在肠道被吸收后分布到全身,因此激活外围器官的TGR5和FXR有助于宿主的新陈代谢。激活褐色脂肪组织和肌肉中的TGR5会增加能量消耗,对抗食源性肥胖。因此,肠道菌群通过控制胆汁酸库的组成和对FXR,TGR5信号通路的调节以达到控制脂质和糖代谢的目的,从而有助于调控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程度。

七、微生物调节胆碱代谢

胆碱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膳食红肉和鸡蛋中含量较多,也可以由宿主自身合成。胆碱也在脂质代谢和合成低密度脂蛋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若饮食中获取的胆碱量不足会引发小鼠和人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改变以及脂肪肝的形成。特别是,人粪便微生物中低数量的γ变形菌门和高水平的产芽胞菌与肝脂肪变性有关。胆碱转化为有毒甲胺依赖于微生物和宿主酶的相互作用,因此由小肠微生物产生的三甲胺可以进一步在肝脏形成二水氧化三甲胺。这些转化作用降低了可利用胆碱的量,可能会触发小鼠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功能会对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维持葡糖糖稳态有重大影响。

另外,血浆内的二水氧化三甲胺及其代谢物与心血管疾病也有的关系(图3)。给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Apoe?/?小鼠施以广谱抗菌素,结果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说明微生物胆碱代谢对心血管疾病有作用。因此,在胆固醇和胆碱代谢中有不同作用的肠道菌可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一些作用。

八、对渗透性和炎症的调节

肥胖、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的发展与全身和脂肪组织的炎症有关。而肠道微生物区是引起人体外围组织炎症的脂多糖和肽聚糖分子的丰富来源。给无菌小鼠植入大肠杆菌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对脂肪组织的浸润,提高巨噬细胞极化表达促炎因子。Ⅱ型糖尿病病人血浆中的脂多糖增多,给小鼠喂食脂多糖4周会加重脂肪组织的炎症,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些发现说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组织的炎

症来影响宿主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可能会引起T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上升,调控T细胞数量降低,但肠道菌群是否影响如何影响这些细胞以及是否造成代谢异常还不甚清楚。

若小鼠和人摄取脂肪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血浆中脂多糖的水平上升。目前有两种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脂多糖和膳食脂肪组成乳糜颗粒与后者一起被摄入,或者由于肥胖病小鼠的肠道渗透性增强,脂多糖进入了循环。新陈代谢作用和维持肠上皮屏障功能之间是存在联系的。针对性删除小鼠肠上皮Fas基因编码的的脂肪酸合成酶后,发现上皮脂肪的从头合成对于维持上皮屏障是必须的。Fas基因缺陷的上皮细胞渗透性增强,造成结肠内促炎因子和血清脂多糖升高。当给以抗菌素治疗,这些现象就消失了,说明微生物,上皮细胞渗透性改变和宿主的新陈代谢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人类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肠道菌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渗透性增强会引起内脏脂肪过多和肝脂肪变性,而内脏脂肪过多的患者和Ⅱ型糖尿病病人血液中细菌DNA的量较高。虽然炎症可能会引起肠道渗透性增强,但渗透性增强是否会引起脂肪炎症或者炎症加重后是否会引起渗透性增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么说,肠道菌群调节渗透性可能会造成脂肪炎症,引起胰岛素抵抗。

脂多糖分子与膜受体(TLR4)结合,肽聚糖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受体结合(NOD),分别刺激相关的促炎级联反应。利用骨髓嵌合体方法删除造血细胞内的TLR4后,发现对高脂饮食的小鼠来说巨噬细胞内TLR4的激活是禁食高胰岛素血症和肝脏,脂肪组织

中胰岛素抗性所必须的,但对肥胖病的发展来说却不是必须的。先天免疫系统也能调节微生物组成,这可能会对自主影响宿主的新陈代谢。TLR5缺陷的小鼠其微生物菌群发生了改变,逐步表现出代谢综合征迹象,如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这些迹象的出现部分是因为食物消耗的增加。把TLR5缺陷的野生小鼠体内的肠道菌一直到无菌小鼠身上,发现这种病理状态是可以传递的,说明紧靠肠道菌群就可以调解疾病。

Figure 4. Different microbial innate immune mechanisms affect host metabolism in the gut and liver. Plasma lipopolysaccharide seems to rise with higher fat intake, and those with high visceral adiposity have higher levels of microbial DNA in their blood. Both lipopolysaccharide and microbial DNA seem to be connected with gut permeability. NLRP3 and

6 are both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microbial ecology through the effector protein interleukin-18 (IL-18). The altered gut microbiota can stimulate CCL5 secretion, which can result in increased permeability and influx of microbial components. In the liver, lipopolysaccharide and bacterial DNA activate the receptors, TLR4 and 9, leading to increased tumour-necrosis-factor-α (TNFα) secre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包括脂多糖和肽聚糖,可以被核苷酸结合域和亮氨酸重复含丰富蛋白质(NLRPs)识别,与凋亡相关蛋白斑点样蛋白(ASC)一块儿形成炎症复合物,后者含有半胱天冬酶的激活和招

募结构域。肥胖病与小鼠脂肪组织NLRP3的表达增加有关,也与NLRP3删除后胰岛素信号增强有关。然而炎症可能与肠道菌群和宿主的新陈代谢有关(图4)。NLRP3,NLRP6和ASC是小鼠微生物菌群的重要调节者,删除这些基因会使拟杆菌(普雷沃氏菌科)和TM7的数量增加。特别情况下, Nlrp6不足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生态改变,易造成小鼠结肠炎。不含NLRP3或NLRP6的炎症复合物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有关,易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重点是与易得病的Asc?/?小鼠安置在一起的野生小鼠也会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这直接证明了改变肠道菌群可以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改变肠道菌群可能与TLR4和TLR9配体分别经门静脉流入肝脏的量增加有关,这些配体可能是脂多糖和细菌DNA. 肝脏TLR信号缺陷的小鼠可以免受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发育条件的影响,如肥胖病,NAFLD和NASH(图4)。饮食,宿主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调节肠道的渗透性,导致外围组织促炎分子的流入及后续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会引起肥胖,脂肪变性和胰岛素抵抗。

展望

肠道菌群逐渐被认为是影响宿主新陈代谢的环境因子,并与相关的病理状态有关,如肥胖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但是,其在这些疾病当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可能是因为肥胖和后糖尿病病因的多元化;研究动力不足,研究对象种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个体肠道菌群的组成不同及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微生物时具体的偏差等。若肠道菌

群测序的费用有所降低,生物信息学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可以用宏基因组测序,以避免用16S rRNA 基因调查方法所带来的引物和聚合酶连锁反应的偏差。尽管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很有用,但还是要配合环境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来鉴定在特定病理状态下哪一种微生物基因和蛋白进行了表达。难点在于如何在肠道菌群的基础上,获取预测的肥胖病和糖尿病的生物标记,这需要优化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许多研究把重点放在粪便微生物上,但其实很多代谢功能也发生在小肠。对小肠微生物标本进行抽样有助于确定健康和疾病的菌群生物标记,虽然比较困难,但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微生物菌群及其对宿主新陈代谢的影响上。

在人类身上所做的研究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虽然肥胖病及其并发症中存在的微生物群在人类中的作用还有待考证,但是我们可以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给无菌小鼠植入人小肠内的微生物菌群后,就可以检测特定微生物群的功能及其与膳食的作用方式。一般来说,植入人源微生物后的无菌小鼠可以用来确定菌群影响宿主新陈代谢作用的分子机制。猪与人类有相似的消化系统和膳食种类,所以可以成为很好的动物模型,用以测试膳食干预并通过控制肠道菌来改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代谢类疾病的关键。通过在饮食中加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原料或者益生菌,可以刺激特定微生物的增加,从而改善代谢情况,这种方法可能成为治疗代谢疾病的良方。益生菌可能是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为了鉴定这些治

疗方法的效果,需要设置双盲实验和安慰剂对照试验。自1958年起,人们就开始移植健康的微生物菌群来替换有害的微生物菌群,用以治疗抗生素相关的腹泻结肠炎。近来的实验发现,移植健康的微生物菌群可以改善代谢疾病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尽管这项技术很有应用前景,但还是有风险的,因为若肠道菌未分馏,则可能含有未知潜在的致病细菌和病毒。因此应用微生物移植方法来治疗肥胖病时,需要选择那些临床上已经证明过的可以用于代谢综合症的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调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

炎和哮喘。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常形成。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维持和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肠道的共生菌通过占位性保护效应、营养代产生有机酸和拮抗作用发挥生物屏障功能。 2、促进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的发育成熟: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不断刺激局部或着全身免疫应答来促进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的发育,可激发Th1免疫应答,平衡Th1/ Th2,共生菌DHN特定的CpG基序能刺激Th1细胞分化。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30005) 通信作者:赵立平 Correspondingauthor.ZHAOLi‐Ping,E‐mail:lpzhao@sjtu.edu.cn?特约专稿?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赵立平,费娜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具体分子机制也正被逐步揭示出来。肠道菌群不仅可调节能量代谢,促进脂肪过度积累,还是宿主全身性低度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的诱发因素之一。肠道菌群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新靶点。 关键词:肠道菌群;肥胖;代谢性疾病;慢性炎症;内毒素产生菌 Researchadvancei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utmicrobiotaandobesity ZHAOLi‐Ping,FEINa SchoolofLifeScienceandBiotechnolog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Abstract:Accumulatingevidenceindicatesthatthegutmicrobiotaiscloselylinkedwiththedevelopmentofobesity,insulinresistanceandothermetabolicdiseases,withthedetailedmolecularmechanismbeingeluci‐dated.Thegutmicrobiotacannotonlyregulateenergymetabolismandpromoteexcessivefataccumulation,butalsoactasoneofthepredisposingfactorsfordrivingthehostsystemic,low‐gradechronicinflammationandsubsequentinsulinresistanceandothermetabolicdisorders.Thegutmicrobiotamaybecomeanewtar‐get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besity. Keywords:Gutmicrobiota;Obesity;Metabolicdisease;Chronicinflammation;Endotoxin‐producingbacte‐rium 1876年前后,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提出了特定的细菌会引起特定的疾病的观点,制定了研究确认传染病致病因素的科赫法则,在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建立了联系[1]。而大量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共生微生物可能在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1 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 肠道菌群结构非常复杂,功能也十分多样化。随着近年来各种分子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人和动物肠道中定植的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正逐步得到揭示。人肠道内定植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超过1000种细菌,其总重量大约1.5kg,细胞总数达1013~1014,细胞总量几乎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编码的基因数量至少是人体自身基因的100倍[3,4]。 肠道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80%~90%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如梭菌属(Clostrid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如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氏菌属(Prevotella)〕两个门组成,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 ? 76 ? 微生物与感染 JournalofMicrobesandInfections,June25,2013,8(2):67‐71 http:∥jmi.fudan.edu.cn万方数据

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健康研讨: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典型代表新选择 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法正常形成。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维持和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内的共生菌通过占位性保护效应、营养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拮抗作用发挥生物屏障功能。 2、促进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的发育成熟: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不断刺激局部或着全身免疫应答来促进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的发育,可激发Th1免疫应答,平衡Th1/ Th2,共生菌DHN特定的CpG基序能刺激Th1细胞分化。 3、刺激肠道分泌sIgA: sIgA黏附于肠道黏液层,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促使其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 4、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肠道共生菌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普氏粪杆菌),或通过抑制NFKB的抑制剂IKB的磷酸化、泛素化、降解,或通过促进NFKB的亚基ReIA出核,减弱其转录因子功能(多形拟杆菌),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这显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遗传因素来解释。Strachan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因缺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进而增加了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细菌和病毒感染引发的自然免疫可以诱导Th1细胞因子的释放,胎儿及初生时免疫反应以为主,随着出生后环境中抗原的刺激,免疫反应逐渐向Th1转化,达到“Th1/Th2平衡”。如今随着家庭大小、生长环境、个人卫生、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过度卫生”的环境使得婴幼儿受环境中抗原刺激的机会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反应向Th2偏移,分泌的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增多,刺激B细胞产生

肠道菌群引起肥胖的科学证据

肠道菌群引起肥胖的科学证据 来源: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的科学网博客 博主(赵立平教授)按:2004年以来,随着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发表,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逐步浮出水面,日渐清晰。现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以控制动物的脂肪代谢、引发全身性的低度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肥胖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且这种致病作用远远大于动物自身基因缺陷对发病的贡献。另外,最新研究表明,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可以让引起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的菌群结构恢复正常,从而为预防、缓解甚至逆转这些疾病带来新的希望。本人试图对最重要的几篇论文进行解读,以帮助大家了解这些最新进展,为调理自己的身体,改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指导。其实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用数据表明:动物不需要基因缺陷就可以罹患非常严重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其严重程度可超过某些有先天代谢性缺陷的动物。 一、肠道菌群是如何调节脂肪存储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杰夫戈登教授领导的实验室是研究肠道菌群诱发肥胖的领先实验室之一。他们一系列的工作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种“内化了的环境因子”,可以直接调控动物的脂肪合成与存储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扭曲动物的能量代谢,使其向过度合成和存储脂肪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肥胖的形成。 2004年,该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PNAS,101:15718)指出肠道菌群可以直接调控动物的脂肪代谢基因的活动。 他们主要是用无菌小鼠与普通有菌的小鼠做对比,来研究这个问题的。通过无菌接生、无菌环境饲养、并给予添加了维生素K(需要肠道菌群合成的维生素)等特殊养分的无菌饲料,就可以培育出无菌的动物品系。用这样的动物可以比较方便地研究菌群与宿主的互作关系,例如,可以比较无菌动物与有菌动物的差别,也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细菌甚至各种复杂的菌群回接到无菌动物中,观察回接前后动物生理、代谢的变化等等,这样的研究对于搞清楚肠道菌群到底如何影响动物的健康很有帮助。戈登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实验室在用无菌动物研究菌群的作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他们发现,有菌动物与同龄、同性别的无菌动物对照相比,体内总脂肪含量高出42%,但是,有菌动物的饲料消耗量其实比无菌动物要少29%。也就是说,同样的动物,体内有菌的话,比没有菌的会吃得少,但体内脂肪积累的多。 无菌动物养到成年后,如果重新给肠道里接入正常动物的菌群,其体内总脂肪含量会比无菌时增加57%,但饲料用量反而减少27%。这个结果是用B6自交系做的。当用NMRI自交系做同样试验时,结果更加惊人:“有菌化”以后的小鼠比无菌时的体内总脂肪量增加90%,进食量减少31%。这些结果提示我们,肠道菌群有促进动物增加体内脂肪总量的作用,而且是在减少热量摄入的条件下做到这一点的。换言之,肠道菌群可以帮助动物更加高效的利用饲料来合成、储存更多的脂肪。 由于这种由肠道菌群促进的体脂肪增加不是因为热量摄入增加造成的,他们接下来就测定了动物的代谢活动情况,看这种体脂肪增加是不是因为动物的能量消耗减少引起的。结果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无菌动物的代谢率比同样的有菌动物要低27%。也就是说,有菌动物比无菌动物代谢消耗大、吃得少,但是体内脂肪存储的反而多很多。这显然不符合“多吃,少运动,多余的热量变成脂肪存起来”的规律。另外,随着体脂肪含量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也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猜测肠道菌群可能会直接干扰动物脂肪合成、存储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活性,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了肝脏和肠道内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肠道菌群进驻无菌鼠的肠道后,

关于过敏的十大真相

关于过敏的十大真相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30%左右,但人们对此类疾病的了解仍很少。对此,美国《女性挚友》杂志最新撰文介绍了经过科学证实的有关过敏的十个真相。 1.家中排行老大的儿童更易患过敏性疾病 英国的研究人员在测试了1200多名儿童发生过敏的情况后发现,与其他儿童相比,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明显较高。 2.多数家庭的宠物过敏原是从外面带回来的 常见的宠物过敏原是猫毛和狗毛。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机构的学者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有99%的美国家庭中存在宠物过敏原,而在这些家庭中,养猫或狗的家庭只有不到一半。大部分家庭中的宠物过敏原都是其家庭成员从学校、医院、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携带回来的。此外,纽约过敏与鼻窦炎研究中心的尼加博士还指出,自小就养宠物而没有发生宠物过敏的人,在长大后仍可能对宠物(其实是新养的

宠物)发生过敏。随着环境的改变(如搬家等),人对宠物 携带过敏原的免疫能力会突然丧失。 3.发生过敏与人体内生物钟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的马丁博士指出,人体具有“生物钟”和“昼夜节律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可发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过敏的发生与人体内生物钟的改变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例如,过敏性疾病患者若在晚上服用抗过敏药物,可在第二天早晨取得最佳的药效(很多过敏反应都是在早晨发生的)。 4.肥胖者发生过敏的几率更高 美国《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4000多例2~19岁的参试者中,体型肥胖者发生过敏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26%,其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59%。 5.快餐食物是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 过敏并非一种新病,但导致过敏的过敏原却在“日新月

1 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

1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及精神性疾病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453000 姜秀菊王利江 Abstract:The human gut harbours a vast number of bacteria—the microbiota.The gut microbiota can modulate host physiology,metabolism and immune system through gut—host interations.Rencent studies show that gut microbiota can affect obesity ,diabetes and other metabolic diseases;it also makes contribution to mental diseases like anxiety and depression.and could thus considered to new approach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ose diseases.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rencent studies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ut microbiota,neoplasm,metabolic and mental diseases. Key word:microbiota,metabolism,diabetes,anxiety,depression. 人类肠道聚集着大量细菌,即肠道菌群。肠道菌群通过菌群-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生理、代谢和免疫系统。最近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肥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菌群的变化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系统作用于大脑,引起精神性疾病如焦虑和抑郁。同时肠道菌群也可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最近关于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菌群,代谢,糖尿病,焦虑,抑郁。 前言 人类肠道于胎儿时期是无菌的,在出生后经过菌群的建立与演替,到2-3岁时逐渐形成了以厌氧菌占绝对优势,需氧菌占劣势的生态格局,对于一个健康人体来说将终身不变。至此人类肠道聚集着近1015个细菌,它们可以影响人的生理、代谢、营养及免疫功能[1-3],最近的新技术进展如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方法使人们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菌群的门类中,厚壁菌和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70%-75%,而变形菌,放线菌,梭菌及疣微菌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菌群是一个动态体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基因、饮食、代谢、年龄、分布、抗生素的使用和应激等。这些主要菌群的动态变化和多样性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如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如炎性肠病。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作用于大脑,再通过神经和内分泌轴的作用引起相应的疾病。 1 肠道菌群和肿瘤 过去几十年内肥胖在全球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它是一些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有些报道认为一些因素参与了肥胖相关性癌的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饮食所致的肥胖和遗传性肥胖可以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损伤DNA的肠道细菌代谢产物--致癌去氧胆酸水平升高,致癌去氧胆酸的肝肠循环刺激了肝脏星状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过敏体质专用抗过敏益生菌的菌株分析

过敏体质专用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的菌株分析 益生菌是能够对宿主(机体)健康起积极作用的活微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学认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益生菌能改变终末器官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和治疗过敏以及反复发作。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明,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去调节菌群微生态免疫平衡,从而可以调节过敏体质,缓解过敏,降低过敏的发病率,具有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能。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益生菌都具有抗过敏的功效,益生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肠道、生殖器官,皮肤表面等各个角落,不同菌种和亚型的益生菌产生的功效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0-12岁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妈妈人群的使用,选择益生菌时尤其要谨慎。市面上益生菌产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而敏亦康益生菌是其中抗过敏的理想选择。所有菌种均符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可适用于婴幼儿童食用,其菌株成分如下:。 一、罗伊氏乳杆菌(专利抗过敏菌株):Lactobacillus reuteri GL-104 1 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过敏体质 罗伊氏乳杆菌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达到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 2 小儿便秘

罗伊氏乳杆菌对缓解由于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小儿便秘具有很好的效果,多项研究表明,乳酸杆菌的共生会加速宿主肠道微生物群恢复其原有的良好状态,从而调节便秘宝宝肠道内的菌群稳态。 3 婴儿返流 返流是指,胃内容物回流至咽喉或口腔的过程,有时胃内容物喷口而出。此外,健康婴儿简单返流很普遍,简单返流通常被认为是长虹脏问题,而不是疾病。返流频率随年龄变化,年龄不超过1个月的婴儿最容易受返流影响。研究表明,饮食会影响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的数量,此外,补充益生菌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敏亦康益生菌里所含有的罗伊氏乳杆菌已被证明可以显著提高足月婴儿及早产儿胃排空,从而减少返流。 二.副干酪乳杆菌(专利抗过敏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MP-137 缓解过敏症状,调节过敏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GL-206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 嗜酸乳杆菌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 嗜酸乳杆菌能分泌抗生物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acidolin)、嗜酸杆菌素(acidophilin)、乳酸菌素(1aetocidon)), 对肠道致病菌产生的拮抗作用。 嗜酸乳杆菌提升机体保护力 四.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高纯度的鼠李糖乳杆菌对于过敏体质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

益生元与肠道菌群区别

益生元与肠道菌群 摘要: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菌,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益生元是有益细菌的食物,可以促进一些有益菌的生长与活性,从而改善人体肠道健康。是肠道有益菌的能量来源,肠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的肠道内存在着严重的菌群失调,通过给予益生菌对局部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可缓解病情。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该文就有关益生菌与肠道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肠道菌群是构筑肠道粘膜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肠道功能及机体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胃肠功能的紊乱,包括菌群失调、便秘、及胃粘膜的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药物并发症,也是现代生活模式下发病率高、患病人群范围较广的一类疾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是肠道有益菌的主体,是肠道生物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胃肠道的免疫、营养及正常功能的维持紧密相关。微生态学运用“以菌治菌”的理论,通过生物拮抗纠正微生态失衡,是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补充,是一种全新的治疗观念,不仅可以避免上述抗生素应用的副作用,而且在临床实践上的初步研究中已收到了十分肯定的疗效,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成为防治肠源性感染的新措施。而目前国内已有的微生态制剂多存在配方单一及功效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发展。因此,本研究拟筛选一株性能良好的乳酸杆菌,与益生元合理配伍,组成合生元配方,通过动物试验验证其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包括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润肠通便作用及对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并采用先进的冷冻干燥工艺将其制成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微生态制剂,使其充分发挥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饮食结构的变化,肠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他们由酵母菌和细菌,特别是乳酸菌组成,其在肠道的命运及作用因菌株而异。益生菌的作用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调节内源性菌群或免疫系统来实现。虽然益生菌的使用对其他疾病也有减轻作用,但通常被用来治疗与胃肠相关的疾病。尽管如此,只有少数益生菌菌株在随机抽样、安慰剂做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被认为是有益生作用的。 益生菌治疗人类肠胃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乳糖不耐症、炎症性肠疾、抗生素性腹泻、便秘、旅行者腹泻、结肠直肠癌等。本文就目前益生菌在治疗人类胃肠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以几个病例的实践应用效果综述如下。 急性胃肠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在工业国家,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之一,轮状病毒侵入小肠上皮柱状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使微绒毛损失,绒毛/滤泡比例下降,肠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肠黏膜损伤。用一定的益生菌治疗时,会使轮状病毒特异性IgA产生量增加,肠粘膜渗透减少,肠道菌群的组成恢复正常。益生菌在人类细菌性腹泻中的保护作用如何,资料还不充足,自相矛盾的结论在动物身上时有报道。在家兔模型中,用E.coli肠毒素诱导腹泻,之后在感染的回肠绊处接种含乳酸杆菌的制品,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抗毒素应答。手术后患急性腹痛的马给予益生菌以预防沙门菌的扩散及腹泻,但未成功。总之,虽然细菌疗法的效果在不同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中有所报道,但人类细菌性腹泻的细菌疗法效果如何,还是值得

人体肠道菌群好坏直接决定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人体肠道菌群好坏直接决定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台敏乐】 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过敏常常一早就打喷嚏、流鼻水、揉眼睛、搓鼻子,有时候异味性皮炎也来凑凑,尤其是在早晚温差大或梅雨季节最严重。过敏也因为三天两头感冒,夜晚咳嗽,鼻窦炎、荨麻疹、湿疹反复发生等等,不论睡眠、食欲、情绪、专心度和生长发育都受到影响。 过敏的症状与部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大致会遵循着1异位性皮炎(湿疹)、2过敏性鼻炎、3哮喘、4过敏性结膜炎、5慢性病,这样的时间顺序出现,就像进行曲一般,这就是所谓的(过敏五部曲)。异位性皮炎是过敏性疾病最先出现的,主要来自食入性过敏原,常在出生后1-6个月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主要来自吸入性过敏原,症状约在3-6岁开始发现。 在过敏的治疗上,除避免接触过敏原、接受药物治疗外,有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证据提示,益生菌在过敏疾病的治疗上,有不错的效果,可以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能够将TH2免疫反应调节趋向TH1免疫反应,大量产生抗发炎细胞激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以缓解过敏的发炎反应。 一种新型乳酸菌probiotic(中文名:台敏乐益生菌),在、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中国获得抗过敏专利认证。(中国专利号:罗伊是乳杆菌ZL 201010226737.7;副干酪乳杆菌ZL 2011 10404611.9抗过敏益生菌,是一种功能性的乳酸菌菌株。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是复合型抗过敏的乳酸菌组合物,用于治疗过敏之乳酸菌菌株之食品组合物以及医药组合物。),其作用表现在:调整过敏体质,调节免疫平衡,缓解过敏症状。(来源:发明专利中专利内容摘要) 有研究表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减少密切相关。 从胎儿的出生方式就有可能决定过敏性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是人菌共生的超级微生物,“人体菌群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肠道菌群1000余种,总数超过100万亿。这些有益菌与有害菌刺激肠粘膜和免疫器官发育、成熟,激活免疫系统,这些人体微生物菌群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维持肠道粘膜的完整性起到粘膜免疫屏障的作用。 为什么孩子过敏跟肠道的菌群有关呢? 先来想想,其实过敏主要是从食物过敏开始的,食物过敏是食物吃到肚子里,胃肠道没有很好地消化就吸收了,造成了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对人体的刺激。那么为什么同样的食物,别的小孩吃了就没有问题呢。其实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就吸收,原因就是因为肠道菌群不太健康所致。 所谓抗过敏益生菌就是可以和人体共生且对人体有正面效益的微生物,其中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抗过敏益生菌制剂台敏乐是最具代表性的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益生菌长期以来一直用来照顾人类的健康,除了可改善肠道的生态,产生抗菌物质,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乳糖不耐受综合症,还可降低TH2细胞所造成的过敏免疫发炎反应。 由于益生菌本身在肠道内就象过客一样,无法长期在肠道繁殖生长期,若要在肠道内生长及发挥有效功能,就得提供它足够生长的必要营养素,抗过敏益生菌之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岐乳杆菌的特性是肠吸附能力佳,具有耐酸性,菌体通常呈细长杆状,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不会产生内孢子,于好氧及厌氧环境下会生长。含有丰富副干酪乳杆菌的台敏乐益生菌对免疫调控能力是可以有效地降低IgE,以及增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_黄晓飞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晓飞1△(综述),陆颖理2※(审校)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11)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4)01-0082-03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4.01.029 摘要:肥胖现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生、发展是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人体肠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肠道菌群改变能量摄取、引发慢性系统炎症、影响肠道激素分泌、激活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等作用的发现,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肠道菌群;肥胖;能量平衡;慢性系统炎症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Obesity HUANG Xiao-fei1,LU Ying-li2.(1.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025,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011,China) Abstract:Obesity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Its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a combined effect of genetic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Recently,more and more evidence shows tha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intestinal ecological system,the gut microbiot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besity.Proposed mechanisms for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clude the increase of energy harvest from the diet,causing chronic system inflammation,effects on gut-hormone production,and activation of the endocannabinoid system.These discoveries can pro-vide new cl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Key words:Gut microbiota;Obesity;Energy homeostasis;Chronic systemic inflammat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日益 增加,现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肥胖对健康有多种负面影响,肥胖与2型糖尿病、心 血管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严 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肥胖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 确,一般认为肥胖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两方面 共同介导下产生。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 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人体肠道菌群概述 正常人体的胃肠道内寄居着数量繁多的微生 物,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据估计,人 体肠道中约含有1013 1014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所 编码的基因总数约是人体基因总数的100倍[1]。由 于培养条件的限制,使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技术只能 分离得到大约30%的肠道微生物,这也限制了研究 者对肠道菌群的深入了解。近年来,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种类超过1000 种,绝大部分为厌氧菌[2]。现已鉴定出肠道菌群主 要分布在以下9个门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 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蓝藻菌门、螺 旋体门以及黏胶球形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 门占绝对优势[3]。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中的分布并不 均衡,从胃内的集落形成单位<103mL到结肠的1012mL逐渐增多[4]。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互利共生关系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营养、免疫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具有多种代谢酶类,可以将不易消化的大型多糖、未消化的寡聚糖、未吸收的糖和酒精、蛋白质等酵解成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能量以及肠道菌群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5]。除此之外,肠 道菌群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尤是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并参与钙、镁、铁等矿物质的吸收[6]。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刺激其分化、增殖[7]。与此同时,肠道菌群与小肠潘氏细胞以及肠黏膜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对于肠道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建立与发育有着重要作用[8]。屏障保护作用是肠道菌群的另一大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养的竞争以及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正常菌群的定植可以有效阻止病原菌的定植。 2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的机制 2.1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平衡肠道菌群可以从能量进出两方面影响机体能量平衡,一方面影响机体从食物中的能量摄取,另一方面影响调控能量贮存的基因的表达。Backhed等[9]的研究发现,与普通小鼠相比,无菌小鼠尽管摄入食物较多,却含有更少的体内脂肪;再将普通小鼠的肠道菌群接种到无菌小鼠中,在摄食未增加的情况下,导致了无菌小鼠体内脂肪含量迅速增长。研究者认为,产生这一结果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肠道细菌将食物中不易消化的糖酵解成单糖及短链脂肪酸,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肠道菌群能抑制肠道表达禁食诱导因子,而禁食诱导因子可以抑制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因此禁食诱导因子的减少使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增加,促使三酰甘油在脂肪组织中的积聚。

肠道菌群与疾病

转自《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9卷第3期,26页。 肠道菌群与疾病 尹军霞 (绍兴文理学院生物学系浙江绍兴312000) 林德荣 (绍兴第二医院肿瘤科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一般情况下,肠道茵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茵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和疾病的关系以及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 1 肠道菌群一般介绍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在子宫内是处于无菌的环境.所以肠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细菌迅速从口及肛门侵人,2 h左右,其肠道内很快有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植入,以后随着饮食,肠道就有了更多的不同菌群进驻,3 d后细菌数量接近高峰…。而一个健康成人胃肠道细菌大约有1014个,由30属、500种组成,包括需氧、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从来源上看,有常住菌和过路菌两种,前者是并非由口摄入,在肠道内保持稳定的群体;而后者则由口摄入并经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 人体胃肠道各部位定植的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胃内酸度高,含大量消化酶,不适合细菌成长,所以胃内菌数量很少,总菌数0~103个,主要是一些需氧抗酸性细菌,如链球菌、乳杆菌等。而小肠是个过渡区,虽然pH值稍偏碱,但含有消化酶,蠕动强烈,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所以,小肠菌量在胃和结肠之间逐渐增多;空肠菌数105个,仍以需氧菌为主;回肠菌较多,总菌数103-107个,以厌氧菌为主,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结肠内菌量最多达1011-1012个,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占98%以上,菌种也达300多种,干大便的重量近1/3是由细菌组成。 同一肠道,不同类菌的空间分布也不相同。总的来说,人体肠道菌群在肠腔内形成3个生物层:深层的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菌群称为膜菌群,主要由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组成,这两类菌是肠共生菌,是肠道菌中最具生理意义的两种细菌,对机体有益无害;中层为粪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的细菌可游动称为腔菌群,主要是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好氧和兼性好氧菌…。 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只是相对稳定的,它们受饮食、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年龄及卫生条件的影响而变动。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宿主和外部环境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1 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1)直接作用

肠道菌群与免疫

肠道菌群与免疫 丁文京,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 哺乳动物胃肠道有大量和多样化的共生细菌。近些年来的研究逐渐证明我们的健康高度依赖于肠道共生菌对免疫的贡献。宿主和肠道共生菌的和谐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对免疫的作用是数百万年的共同进化的结果。胃肠道是一个由一个有组织的由宿主真核细胞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一个全功能的免疫系统和无数的栖息在胃肠道,主要是肠道,特别是大肠,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使用分子学方法对胃肠道菌群的分析表明细菌种群之间有很大差异性,而在菌群个体则表现为出现的相对稳定性。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二者之间需要保持稳定的共生和互惠关系。了解适应性免疫和定植在肠道大量各种菌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原始的先天免疫和肠道菌群的整合对胃肠免疫稳态,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肠道的免疫细胞可能需要微生物来源对其分化。我们已经知道肠道内免疫细胞对某些特殊的菌群存在选择性反应,肠道内哪些细菌参与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这些细菌的免疫特点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焦点。随着研究的广泛开展和逐渐深入,这一神秘面纱正在逐渐被披露出来。 2010年8月发表在《科学(Science)》一篇报道指出正常情况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在防止T细胞对肠粘膜不起反应,因此在保持肠道的免疫耐受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树突状细胞可以激活T细胞,其细胞上的β-链蛋白对树突状细胞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从小鼠的肠道清除β-链蛋白后,调节T细胞的活性和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明显降低,而亲炎症的辅助T细胞1和17以及其细胞因子上升。树状细胞缺少β-链蛋白的小鼠表现出对肠炎的敏感性增加。 Daehee Han等人2013年在《免疫(Immunity)》发表文章“树突状细胞信号分子TRAF6的表达是肠道菌群相关的免疫耐受的关键”报道了题目的研究成果。题目指出细胞内信号分子TRAF6是Toll样受体(TLR)在激活树突状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当特异性去除树突状细胞信号分子TRAF6后导致丧失粘膜免疫耐受。与此同时,小肠粘膜固有层的T辅助细胞2(Th2细胞)发育和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和小肠细胞纤维化。免疫耐受消失需要肠道共生菌存在,但是依赖树状细胞表达MyD88。TRAF6小鼠显示小肠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和诱导iTreg细胞对新型抗原的反应消失。这些结果显示免疫缺陷和树状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减少有关。他们还发现在traf6ddc 小鼠Th2细胞相关的反应表现异常。这种免疫缺陷可以通过调节性T细胞活性的恢复。由此他们认为TRAF6在指导树状细胞通过Treg 和Th2细胞免疫保持肠道免疫耐受中起作用。 S Mashoof等人研究切除了胸腺和没有切除胸腺的幼体非洲爪蟾肠道菌群与T淋巴细胞的影响。他们用焦磷酸测序的16S核糖体RNA基因评估胃,小肠和大肠细菌群体中的相对丰度。他们发现整个胃肠道里梭菌科和黄杆菌是所有菌群中含量最丰富的细菌。切除了胸腺和没有切除胸腺的幼体非洲爪蟾,通过UniFrac分析显示两种胃肠道菌群分布无显着差异。他们的研究结果与以前切除胸腺后对肠粘膜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显著改变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个发表的《自然》的研究结果揭示胸腺对胃肠免疫没有影响。 虽然科学研究证明微生物诱导的细胞因子反应参与肠道内环境稳定,但在稳定状态下的细胞因子平衡和单个细菌物种在建立这种稳态平衡中所起的作用仍然不清楚。Routhiau等人2009年在《免疫(Immunity)》发表了题目为“分段丝状菌在肠道内的辅助性T细胞的反应协调成熟的关键作用”的文章。他们在无菌小鼠做的研究系统性分析表明,无论是菌群还是单个菌种的促炎反应T辅助细胞1(Th1细胞),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反应,都不能有效地刺激肠道T 细胞的反应。他们发现分段丝状菌,一种非培养的梭状芽胞杆菌相关的物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肠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探讨_邓淑芳

文献研究与述评 肠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 的研究探讨 邓淑芳 于正 赖祯宏 吴巧凤 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摘 要: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遏制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成 为现在亟需解决的难题。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肝肠循环直接参与人体的生 理代谢过程,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造成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防治代谢性疾病重要性的凸显,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对医疗卫生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索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以期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肥胖;肠道菌群;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89;R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14)04-0102-05DOI 编码:10.13593/https://www.doczj.com/doc/f22324358.html,ki.51-1501/r.2014.04.1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2CB518501) 作者简介:邓淑芳,女,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经穴效应特异性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 :405144142@https://www.doczj.com/doc/f22324358.html, 。 通讯作者:梁繁荣,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穴效应特异性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 :acuresearch @https://www.doczj.com/doc/f22324358.html, 。 Research of Gut Gicrobiota in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DENG Shu-fang ,YU Zheng ,LAI Zhen-hong ,et 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0075,China ) [Abstract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have become public health problems which threaten the whole world ,so how to prevent and cure metabolic diseases has become a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system ,gut microbiota directly participates in the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process in the human body through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homeostasis of any organism.Plenty of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the gut microbiot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genic process of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Imbalance of gut microbiota ,may cause obe-sity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metabolic disorders.With the promin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bolic diseases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c dise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health.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obesity together with its 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and their pathogenesi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related diseas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