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悠然之境_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_高有

悠然之境_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_高有

悠然之境_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_高有
悠然之境_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_高有

收稿日期:2012-07-19

作者简介:高有(1956—),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高雅(1988—),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唐宋桃源文学与文人心理研究”(项目编号:NJ10220)。

悠然之境: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

高有

高雅

(1.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2.集宁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要:隐逸与栖居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似的生存状态,陶渊明与海德格尔虽相隔千

年,但他们寻求本真之境的人生追求却使二人有了某种契合:诗化人生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此在目标;本真的性情与道家文化的渗入,使他们的这种追求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础;诗思与劳绩是他们共同择取的栖居生发的方式。身世经历的差异,又使他们对神的态度有所不同:渊明漠视神,而海德格尔对神更多的是虔诚与信奉。对隐逸与栖居的比较研究,不仅为陶潜研究拓展了视野,而且对现代人生的追求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海德格尔;隐逸;诗意栖居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71(2012)03-0022-06

在战乱纷繁的东晋,陶渊明选择隐逸于田园之中,其笔下的隐逸天堂———桃花源更是羡煞旁人,从而使清风高洁、不落世俗的陶渊明深醉其中。当清末学者们称赞陶渊明时,远在欧洲出现了一位圣哲海德格尔,他笔下的存在方式———诗意的栖居同样完美地阐释了千年之前的桃花源,使得二者在悠然之境上出现了契合。与此同时,道家文化的渗入更加深了二者的相通之处,本文以多个视角比较他们的相似或不同。

一陶渊明超然的隐逸

纵观封建社会几千年,真正的隐者屈指可数,要么终身藏于山林与外界隔绝,后世自然也不闻其名;要么如诸葛﹑子牙之流于田园中静等伯乐,创盖世功业。然而像陶渊明这样的隐者与上述几位又不尽相同,渊明其家世代为官,后家道中落,二十九岁时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其间时隐时仕,义熙元年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天后辞官,从此再未涉足官

场。东晋世风奢靡重视门阀,诗为官家独有,尽显繁丽富艳。但反观渊明之诗,清新静远,纯真质朴,不合于世俗。他的诗是人生轨迹的映射,也是其隐逸的真实写照。那么陶渊明为何归隐?历来文人皆以出仕为目标,十年寒窗只为一朝得势辅佐君王。而渊明则反其道而行之,弃官归隐,若细究之也许应解释如下:

(一)天性真纯使其向往澄明之境

陶渊明乃一真人,从其诗文中便可见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①“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闲静少言,不慕容利。”(《五柳先生传》)“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感士不遇赋》),后人嘉之:“豪华落尽见真淳”(元遗山《论诗三十首》之四)由此可见,陶渊明心性自然,不含一丝虚诈。在昭明太子萧统为其所作之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率真如此。”也许在门阀观盛行的东晋,能做到贵贱平等视之的也只有渊明一人矣。正因有此纯真心性,才使得渊明向往澄明之境,从而形成了他独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第34卷第3期2012年9月

Vol.34No.3

Sep.2012

第3期

特的田园之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清琴横床,浊酒半壶。”(《时运》)这些悠然之境只可在深山﹑田园之中方可安享,朝中尔虞我诈之势与之相违甚远,怪不得渊明叹曰:“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陶渊明的心性是一种坚比玉石,清似晨露,静若山峦的悠然之状。因此,陶渊明选择了归隐来守护自己的存在,葆养自己的天性。②以至于千百年后,我们还能在纷乱艳丽的东晋诗文中寻出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如此的清新之作。

(二)儒道思想使其隐于田园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促使行为的生成。因此陶渊明的隐逸很大一部分源于儒道思想的影响。陶渊明生于东晋没落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皇朝的开国元勋。从小受儒家文化教养,“家族按《诗》《书》等六经来教养陶渊明。陶渊明每每在诗文中提到他的好读书,并用《诗》《书》等六经来规范生活。”③如:“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师圣人之遗书”(《感士不遇赋》)等。且当时江州地区盛行经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促使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渗入。儒家思想忠君、爱国,故渊明初时立志报国,但东晋一再动乱、篡位,使得渊明后耻事二姓,儒家思想渐渐削弱。正值此时,道家思想逐渐在渊明的诗中初露端倪,陶诗用老庄典故甚多,如:“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连雨独饮》)。其中“忘天”出自《庄子》“天地”篇:“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④诗人于微醉之中忘乎天地己,实乃老庄思想之折射,该诗下句:“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取于《庄子》:“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⑤天地之间,只有心神宁静,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之态。由此断之,老庄思想在渊明内心实已与身心融为一物。正是有此和谐之心的促使,渊明才向往田园生活,与世无争,心境澄明。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初编》中写道:“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淡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改创之新自然说。……故渊明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此外,学界另有一解:“陶渊明是先儒后道,由儒入道,前期受儒家影响多,后期道家多。”⑥基于以上两种推论,渊明是在儒道共融的环境下实现其归隐之志的,也许某种程度上道的影响更多一些。

(三)纷乱尘网使其返归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后期到宋初(365—427),其生活与这个时代的政治有密切关系。东晋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乱,当权的门阀世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收揽奴婢。社会上繁重的税赋导致社会地位卑微的家庭备受压迫。由此激生出许多农民暴动,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各大军阀势力纷纷抢夺残杀,致使当时的人民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逯钦立指出:“江州一带长时期的动乱局势,即使当地士大夫阶层感到生命威胁,丧失从政信心,而扬州一带爆发的农民运动消减了大量官僚和贵族,尤其使他们闻风丧胆,把当官视为畏途,因而逃世归隐成为一时风气。”⑦可见,渊明隐居和当时的动乱时局有很大关系。此外,为官者必虚交于他人,争名夺利,为世俗所染。但陶渊明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故弃官而归隐。梁启超先生说:“当时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是陶渊明最痛心的事。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人格丧掉,这是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文中到处都看得出来。若说所争在什么姓司马的姓刘的,未免把它看小了。”(梁启超《陶渊明》)渊明能绝于尘网,远离世俗,来守护他心中的淳真,这点很值得我们崇敬。渊明毕生追求的是心与性的和谐统一,隐逸便是最好的方式,把他从纷乱的尘网与羁绊的束缚中拉回到属于他自己的悠然之境。李泽厚又指出:“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縕袄之为耻。’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累己的生活,这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

高有:悠然之境: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

都在对自然和对农民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安息。”⑧隐逸之于渊明,如栖居之于海德格尔,他们都以最为宁静的存在方式守护心中的静土。

二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一位重要德国哲学家,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在梅斯基希小镇任天主教教堂司事。海德格尔早期关注神学,后转入存在主义哲学,其诗意的栖居理论是在对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的栖居》进行深入诠释后升华出的哲学理论。全诗如下:“如果生活纯属劳累,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良善,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吗?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度。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要说,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人是神性的形象。大地上可有尺度?绝无。”海德格尔对这首诗所做的阐述揭示了关涉人的存在命题——

—人的诗意的栖居。对于这一命题,海德格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一)诗意的语言

语言是海德格尔后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而非理性的工具。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命名和召唤,因此语言应是诗意的。人们存活于诗意的语言之中,心灵变得明静,因而世界便走向澄明之境。语言作为大道无声的言说,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温暖,并以其独有的方式传递着来自神圣者的暗示。语言一旦与神圣者沟通,大地之子便可聆听那最富有诗意的语言,人与神间的阻隔便被打开。当人与神心灵相对时,神的光芒便祛除了存在与此在的一切忧愁,使生活在大地之上的人们得以向无限自由的可能性超越。而当语言以某种随意的方式以艺术的神思聚集时便形成了诗。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唯语言才提供出一种置身于存在者之敞开状态中间的可能性。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在一种更原始的意义上,语言是一种财富。”⑨这里所说的世界与财富即语言被赋予华丽外衣之后的诗意的语言,它是诗意栖居的外在反映,海德格尔为了表达其诗意栖居的思想,首先在语言观上颠覆了传统的说法。“从存在论上讲,并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由于我们能听到空廓宏大的大道在言说,或处在语言的言构开启境域中,我们才能开口讲话和思想。‘语言比我们更有力,也因此更有分量。’”⑩语言作为一种对话的工具,往往也作为道在诗意语言中走向语言。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艺术,它把人的思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美化,所以语言和诗具有内在联系。可以这么说,诗是语言人为润色后的艺术。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的本质是诗”輥輯訛那么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呢?海德格尔的学生梅比尔在《海德格尔》一书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语言:“语言通过对已然存在的事物命名而使事情显现和持存,也就是说在词语的光照中,语言的澄明中万物得以显现,其持存性也得以显现。”輥輰訛(二)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认为:“作诗才首先让栖居成为栖居。作诗是本真的让栖居。”輥輱訛栖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真正的栖居应是被诗意围绕着的筑居,因而诗意的栖居是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完满世界。诗为诗意的显现确立了可能,它自然就成了“栖居”以至“诗意的栖居”的构成方式。诗意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栖居之境,在此方面是栖居的物质存在,给诗人以宁静,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现实相隔的“圣境”,只有在此悠然之境中,诗人才得以守护心灵,守护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另一方面即诗人诗意的心性,它由存在而催生,与诗人的澄明之心结合而构成一种无以言状之虚无。就海德格尔而言,他可以感悟神性,得以聆听“大道”之道说,进入天、地、人、神四元的和合。这是一种共融之境,此时诗人忘却万物,于遮蔽中寻求真理。“于真理之思中作诗,诗是诗意之思存在的真理,思不是概念的、抽象的、超时空的,而是时间性的、历史的,表现为‘存在的追想’,是存在的显现,思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穿透力直接体察到存在的真义。”輥輲訛故此种以诗表现的思之情怀最能表达作家诗意的栖居。诗意使美好的悠然之境在绚烂的文字修饰下成为栖居,诗意才是栖居真正之意义所在,是古往今来众多隐者的一种存在方式。诗人们生活于诗意之中,超脱了世俗之羁绊,于澄明之境中与神相映,以安享之姿达于心灵的无限自由。但这种与神的相通是建立在大地之上的,是现实之中的,亦为虚妄之构想。

第3期

在构想中人们可以把现实的种种不悦抛之脑后,全心体会悠然之境的圣洁。“诗之道就是对现实闭上双眼。诗人不行动,而是做梦。诗人所制想象而已。”輥輳訛从此处可得知海德格尔的栖居是现实之中的栖居,而不是人心灵之栖居。尽管栖居与神性想通,但仍是大地之存在方式,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是存在意义的一种升华。它去掉世俗之污秽,浑然天成,是一种极致之美,一种世界之颠的生命状态。诗意的栖居使人返回生命本真之乡,悠然自得,此境界亦是陶渊明一生追求的诗化人生。

三隐逸与栖居

隐逸与栖居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似的生存状态,陶渊明与海德格尔虽相隔千年,但他们寻求本真之境的人生追求却使二人有了某种契合,那么二人究竟有什么可比之处呢?

(一)诗化人生

陶渊明的一生可谓充满诗情画意,他把诗与栖居完美地结合,使二者相互汲取从而造就了“南岳之幽居者”。陶渊明所居之处皆是悠然之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闲情赋》)此情此景与诗意栖居相差无几,海德格尔也在黑森林托特崰山中独居,他们二人以相同的方式享受着自然带给人的美好与宁静。“从海德格尔本人在乡间逗留的生活经历所留下的诗意的栖居的体验出发,似乎比他的形而上哲思更能与陶渊明的田园式诗意栖居相互映发”。輥輴訛远离杂尘,在心的旅途中肆意驰骋,跟随人性最本真的圣洁于悠然之境中聆听自然的召唤。陶渊明以诗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海德格尔以哲学语言来阐述一己之思,他们二人均以语言作为倾诉的对象,在文字的海洋里寻找失落千年的艺术之乡。田园之于陶渊明是诗意生活的存在方式,存在于语言中润化为诗意,诗意是渊明归隐的外在显现。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存在无时不在语言中开启。因而他们二人的诗化人生以语言为外衣,于繁华中见出真淳。诗化人生是陶、海二人共同追求的此在之终极目标。

(二)涵养本真的性情

陶渊明与海德格尔在诗文中所体现出的淳真从某种角度上显示了其人性的本真之态。在前面我们已经对陶渊明本性真淳做过阐述,那么海德格尔呢?在《人,诗意的栖居》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海德格尔认为:“作诗或是本真的或是非本真的,……本真的作诗何时存在?能存在多久呢?……只要这种善良之到达持续着,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輥輵訛可见,海德格尔对于本真之态是向往并推崇的,并且影响作诗,他的这种观点在陶渊明这里得到了鲜明的验证。陶渊明以真示人,以真作为诗歌灵魂的存在,因而在田园中诗意地栖居。渊明与海德格尔都以一颗纯洁的心看待万物,甘于洁净地生存,把心之向往赠予自然,在澄明之境下诗意地栖居。在他们眼里栖居中的劳作亦优于尔虞我诈,从而甘于顺从心的归属寻一片幽静,以栖居来还原本真的自我。本真的性情成为陶、海二人追求诗意人生共有的心理基础。

(三)道家文化的渗入

道家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开启了“天地人道”共在的自然境界,追求人的逍遥与自由。同时以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为宗,深深影响了中外文人,其中就包括陶渊明与海德格尔。陶渊明后期思想深受道家影响,李泽厚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是儒道互补的,但道的成分更多更明显一些。具体例证上文已做过阐述。与陶潜一样,海德格尔亦深受道家影响。1922年海德格尔独居于黑森林托特崰山的小屋时,曾与萧师毅共同翻译过《道德经》,此后道家思想便深深植入海德格尔的哲思之中。“他的文本中证明了他引用了道家思想,特别是在探讨‘诗人的独特性’时援引了老子《道德经》第11章的全文”輥輶訛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中的自由澄明之境与道家道法自然之逍遥观不谋而合,“因而海德格尔的存在学说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观之间的最大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深知,凭借任何被现在化了的观念绝不足以达到思想与人生的至极。”輥輷訛这二种思想都以最为至极的方式思考

高有:悠然之境: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

人类生存的方式,同时以道和天来作为理论支撑思人之根本。中国哲学的天道观只有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终极境域相互释解才能有所共融,由此可见,海德格尔在提出自己的哲思时或多或少地接受了道家文化的渗入,使得他笔下诗意的栖居与渊明隐逸有了共同基石。

(四)劳绩之栖居

陶渊明超尘脱俗,志趣高远,而又不废人事,不离人情,这是他受老庄影响而又高于老庄的地方。他归耕后,不仅躬耕自资,而且还认识到劳动对人生的重大意义,把劳动看成是有道之事,而“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并从中“讨出一段快乐”,实为“高人性情,细民职业”。(明代钟惺《古诗归》)在他的诗中有很多关于躬耕劳动的描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种稻对于渊明来说,一方面是饱衣食,另一方面则饱饮酒,因酒由稻酿。陶渊明正是在这种幽静的田园之中享受劳绩的栖居,享受早稻带给他的愉悦。我们再来看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给出了如下分析:“人不仅培养自发地展开和生长的事物,而且也在建造意义上经行筑造。……把丰富的劳绩带入栖居之中。”于栖居中通过劳绩筑造栖居,这是海德格尔与陶渊明共同之处,他们都力求通过劳动来改变生活,来增添此在之乐趣。在这里,劳绩成为陶、海二人共同采择的诗意栖居之生发的方式。

(五)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神是中西方文化中共同的虚幻性存在者,尽管由于文化差异神显现出的外在性特征有所不同,但它仍是信奉者的精神盛宴。对于神这一观点,陶渊明与海德格尔二人的倾向各有不同。陶渊明思想中虽有道家与玄学影响,但是他对于神是持漠观态度的,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中可以得到印证:“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连夜独雨》)陶渊明对于神灵似乎多了份冷静与客观,这与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异,不仅如此,他亦以超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死,他认为人的存在本是上天赐予,那么死亡也是一种归属,这种观点也是生死观的一种超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陶渊明之思想出于道家却又高于道家,他以一种客观自然地眼光来对待万物种种。相比之下,海德格尔对于神的态度要虔诚的多,先从荷尔德林的诗句看:“以神性来度量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吗?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度。”海德格尔做以下分析:“不可知的神作为不可知的东西通过天空之显明而显现出来,这种显明乃是人借以度量自身的尺度。”海德格尔对于神灵极其信奉,在它的视野中包含天、地、人、神四元,可见神已与天地相匹,成为终极存在之中的重要一元。也许这样的思想观与海德格尔的经历有莫大关系,他生于教会家庭,后专攻神学。神在昭示着海德格尔通向光明之途,其光辉挥洒于大地之上,令大地骄子欣然前往。如果将陶、海二人对待神灵的不同态度放在现代文化视野中去审视,陶渊明的观念明显地比海氏的神学观更接近科学、文明与进步,也更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四结语

陶渊明与海德格尔虽相隔千年,但他们的思想却在历史的某一时空相汇,二人都崇尚的诗意栖居更是为这种相汇增添了无尽的绝美乐章:他们都把诗化人生作为追求的此在目标;本真的性情与道家文化的渗入,使他们的这种追求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础;诗思与劳绩成为他们共同择取的栖居生发的方式。身世经历的差异,又使他们对神的态度有所不同:渊明漠视神,而海德格尔对神更多的是虔诚与信奉。

向往、追求美好、怡乐、幸福、自由生活,是人类共有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不受时空、民族和文化背景限制的。在这一动态的追求过程中,东、西方文化思想、此在方式的不断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向和终极指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隐逸与栖居的比较研究,不仅为陶渊明研究阔大了视野,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的无限拓宽和生存境界的超越提升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高有:悠然之境:陶渊明隐逸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比较

第3期

注释:

①文中所引陶渊明诗文,均出自《陶渊明集》,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②刘银昌《退避——

—谈陶渊明的归隐与人生领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作为对存在的守护——

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6页。

③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4页。

④⑤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分别引自第428页,第765页。

⑥高建新《陶渊明隐居及其思想再评价》,《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5期,第63页。

⑦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2页。

⑧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⑨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41页(本文所引荷尔德林的诗及海德格尔的阐释均出自此书,后不标注)。

⑩輥輶訛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分别引自第280页,第113页。

輥輯訛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輥輰訛张国杰《通向诗意栖居之途——

—海德格尔诗意之思的阐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5页。

輥輱訛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65页。

輥輲訛原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论的解析》,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輥輳訛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917页。

輥輴訛李潇云《死亡与栖居——

—海德格尔与陶渊明比较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16页。

輥輵訛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輥輷訛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47页。

On the Conditions of Carefree Leisu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O Yuan-ming’s

Seclusion and Heiddegger’s Poetic Dwelling

GAO You GAO Ya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Wulanchabu012000)

Abstract:Living as a hermit and poetic existence are two kinds of similar surviving conditions a-gainst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A thousand years apart in time though TAO Yuan-ming and Martin Heidegger lived,yet in terms of seeking for the truth of poetic dwelling they corresponded to each other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ir common pursuit of existence to live a poetic life,the infiltration of Taoism into their separate natural dispositions as their similar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ir common pursuit,their similar choices of poetic meditations and at last great achievements through hard work as their developing modes of existence.The discrepancies of their life experience shaped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gods—TAO Yuan-ming’s ignorance of gods and Heidegger’s religious piety and belief.Hence it is thought in this paper tha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AO Yuan-ming’s life as a hermit and Heidegger’s poetic dwelling expands the view of relative research and also provides some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life.

Key words:TAO Yuan-ming;Heidegger;life like a hermit;poetic dwelling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东晋至南朝结束应当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非陶渊明莫属。他生活在一个“乱”与“篡”的时代,抱负和理想尽皆付诸东流。陶渊明不断出仕,即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耜。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高蹈。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这位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大诗人本人就是一大隐士,对于隐逸,他有着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一)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 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怒,而是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独立和自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陶渊明的这种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由两汉经西晋终于在陶渊明这里找到了较为确切的定位:怀道而隐,以隐彰道。 魏晋名士和隐士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肯定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然而,鲁迅先生也说:“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至于他们(孔融、嵇康等)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过执得多了。”言外之意是批评孔融、嵇康坚持礼教,而实际上,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具有永恒合理性的文化理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否定了,那我们就更失去了维系精神的力量,鲁迅所说的魏晋时期的“乱”与“篡”必将愈演愈烈,整个民族也许会就此毁灭。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与“使气”便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激。应当说,林泉之隐大都是些胸怀大志甚至是“志深轩冕”的人。他们生逢无道之世,文化的发展把他们推向了怀疑君主专制、实现文化理想的阶段,所以他们处于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尴尬境地,他们的心灵忍受着撕裂磨啮的巨大痛苦,即使平和如陶渊明,也还是写出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足见其人格的分裂。所以说,魏晋士人欲做直臣而不得,欲做隐士而不能,他们在这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中,如病蚌生珠一样,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能量。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终极本体。只有存在本身才使那种摆脱了任何限制的自由成为现实,而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只是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都是受限制的、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的存在,无法实现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解决自由的问题。任何存在者都只是一种受限制的存在,只有“存在”本身才是没有限制的真正本体意义上(也就是他所谓的存在意义)的自由存在。他于是从“存在”的无限性推出了“自由”的绝对性。 但是,“存在”这一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本体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错误。也就是说,那种没有任何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实体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没有任何外在限制的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属性,也就是本质的外在表现。那么,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限制,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而没有本质及属性就是不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时空总是关系的时空,任何的存在总是一定关系中的时空存在,关系既时空,关系外的存在也必然是时空外的存在,而时空之外的存在也就是不存在。没有联系就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物的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物的自由了。这显然是一种存在和自由的悖论。 何况,关系既差异,差异也就是关系。那种自我同一的绝对本体,因为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它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差异,那么,内在的本体就是外在的现象,没有任何差异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片树叶。一方面,绝无限制的存在就是世界本身,另一方面,存在和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差异。这就是绝对本体的悖论。这或许是绝对本体论者所不愿看见的,然而,这却是一个逻辑事实。本体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于是就变得毫无意义。 海德格尔否定了在他之前几千年哲学的本体(存在),但他忽略了这一点,既当他把在他之前的存在(本体)存在者化的时候,也就是把存在者存在(本体)化。从这个作为自己逻辑前提的悖论出发,海德格而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所苦苦追寻的“存在”究竟在那儿,他最后只能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只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探索存在的路”。 因此,绝对自由赖以为基础的绝对本体“存在”,只是一个逻辑的虚构,以此虚无本体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诡辩——自由就是虚无,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无。绝对的自由的大厦因此也就轰然倒塌。 而且,作为最抽象的思辨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这一个迂回曲折的关于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思想,也似乎没有超过最感性的经验哲学家休谟多少。早在《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187年以前的1740年,休谟就在自己的《人性论》中认为,任何的存在者,无论如何自由自在地发展,无论如何自己决定自己,但由于受制于自己的存在(内在必然的本质),因而这种自由发展本质上都是不自由的。他说:“每一个物体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一种绝对的必然性,而事物不仅无法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天使、灵魂或者是任何的超自然的存在,甚至不能丝毫偏离他自己正在运行于其中的、被精确设计的路线。”[①]他认为这种受制于必然性的物体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限制”,根本无自由可言,那么,他所谓

200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诗意地栖居-作文

200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诗意地栖居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 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 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世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 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一切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活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 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 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 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 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

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 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 可他想参加哈佛校长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哈佛校长选择了精神上的高贵,这也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上的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 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因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

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

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关于技术的诸多议论远离技术的本质,对技术的本质视而不见。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就在于使技术这种“现象”澄明起来。技术作为“现象”的深藏不露,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近代,这个通过科技的繁荣而使形而上学极度发达的时代,技术正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 “技术这个名称本质上应被理解成‘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正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个维度规定了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走向。 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 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超越存在者的层面,直追存在本身。如果他真的把运思的焦点对准了“技术”,那么,技术就不是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技术就一定承担着让存在者的存在得以开显的决定性角色,也就是说,技术必定要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开显。 通常人们都说,技术是今天最显著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这儿那儿到处都碰到技术的东西,技术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空间。然而,这里说的“现象”绝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在这个技术支配一切的时代,技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现象”反而可能是最不显著的。在时下关于技术的众多谈论甚至争论中,人们关于技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海德格尔称为流俗的技术概念:它把技术看成是工具,看成是人的行为。由于共同的禀承这种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观,海德格尔称那些表面上对立的双方——盲目的推动技术者和无助的反抗技术者——始终是一回事。说他们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也不只是说他们有着某种共同“语言”,而是说,他们对于他们共同持有的技术观完全缺乏反思,特别是,在他们双方或多或少持有的技术中立的看法中,这种反思被完全消解和完全放弃了。 人们为何会持有技术中立观,以及为何会放弃对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观的反思呢?因为它们是正确的。在我们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的东西中,哪一样都是人们为着某种用途和目的而制造的工具,无论这些工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东西又往往与真理相混同。然而,正确的东西并不等于真理。正确的东西总是活跃在某种开显之中,它是同处一个平面上的存在者之间的某种对位和错位,为着成为正确的东西恰恰并不需要使这种无蔽向我们显现出来。因此,在正确的东西那里,事情的本质尚未揭示出来,毋宁说,在正确的东西那里,真理恰恰被遮蔽起来。 因为工具论的技术观是正确的,人们就因此不再追问“工具”和“手段”是怎么一回事,把它们看成自明的东西,这就错失了“真理”──那使得正确性得以成为正确性的东西。因此,为了由正确性深入到真理,我们就得进一步追问“工具”和“手段”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从工具论(instrumental)的技术概念入手。通常的工具论总是带有“工具”与“目的”相分离的性质,以致人们常常把工具论也就看成是工具中立论。工具与目的相分离之后,工具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且不受制于目的,相反,它仿佛自己可以选择和决定目的,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消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冗杂则缭乱,过于俭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实验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繁忙,然而孔子其实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繁忙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即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实验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的标牌,上书“渐渐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好!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庄严,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悟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灿烂而又美妙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海德格尔-名言

海德格尔-名言 1、人居住于语言的寓所中 2、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海德格尔 3、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4、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 5、有是存在的守护者 6、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潜质存在者感知认识决定利用的本源 7、语言是存在的家 8、人是存在的澄明 9、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10、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正因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正因思属于在,听从在。 11、人,诗意的安栖。 12、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13、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1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愉悦,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正因,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的隐逸

陶渊明的隐逸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一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 据陶渊明在《命子》诗中自述:先祖源于上古的陶唐,累世名德,功臣迭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戎马倥偬而官至八州都督(不知相当于今天来说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封长沙郡公。可到了他父亲一辈,家境急剧败落。到陶渊明这一代,已经是很贫寒了。 在“回崖叠嶂凌苍苍”的庐山脚下的小村庄,是陶渊明

的摇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聪慧,塑造着他的风骨。依高山流泉,他从小就苦读诗书。 陶渊明原本是想做官的,少时就有济世之大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他也曾做过几次官。29岁开始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还经常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得他对仕途前程有些灰心丧气。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几次的仕而归、归而仕。 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陶渊明被封为彭泽县令,因受不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奴颜卑膝,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陶渊明就愤而辞官归隐。他对自己曾经的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官场的腐败与骄奢淫逸,令陶渊明深恶痛绝,又不愿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他只好选择逃避,选择从此隐居不仕。 他的脊椎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在彭泽县衙,

陶渊明最后一次冷眼打量着公堂,把大印放在了彭泽县衙的堂桌上,发出了几声讥笑。然后有点悲壮地大步走了出来,走到阳光和清风中,走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土地上,他要回归山野的怀抱。看着迎风摇曳的凄凄芳草,看着林中的数株寒梅,他的心襟慢慢旷达了,这时候,一篇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辞赋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陶渊明 , 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 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 托便是他的隐逸。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 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 孔圣人谓“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 ( 《论语·述而》 )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 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庄子·逍遥游》)一直到汉代商周 四皓,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隐逸高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承 接前人达到空前的高峰。 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 钟 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确实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 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在草木虫鱼之间寻找到自己心灵中的“桃花 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处 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弥衡和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文 人们纷纷远离政治的漩涡、急流勇退回归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在他四十一岁 那年彻底的与仕途断绝。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低下他那颗高贵的头颅, 挂印飘然而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 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 桀骜不驯的陶公 自此之后心志于田园,未曾出仕,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后人在其死后 赞他为“靖节先生”,的确陶公当之无愧。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像王子猷式的“以手版拄颊”对远山行注目礼。 这是一种 精神的形而上者, 王子猷访友可以在月夜带着仆人乘舟顺流直下百里, 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因为他是贵族有物质的支撑可以潇洒自然不食人间烟火, 飘飘似神仙。 陶渊明则不行,他的财产也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算不上殷实人 家, 也需要操劳生机,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这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也不像谢安式的回到庄园别墅。 対谢安来讲他是朝廷的权贵, 只因为是一时的 不得意而暂时回归。 他并没有放弃仕途经济只不过是暂避风浪蓄势待发。 他隐逸 的心不诚, 因此他的隐是半隐带有附庸的意味。 而陶渊明则真真正正的把自己的 心和灵魂交给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充分表 现了他回归田园的急切心情。因此他是真隐、是大隐士。陶公更不像那种高僧式 的进入高山幽谷,不见天日与世隔绝。他活跃于乡间邻里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农。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多么和谐的邻里情。还有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 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
1/6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摘要:作为一位活在20世纪的现代人,海德格尔与现代技术世界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他不断的对技术进行追问,并认为造成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并不是现代技术手段本身的优劣,而是由现代技术的本质一一座架这种解蔽方式所决定的,他对技术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上的,本文主要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下来把握其技术批判理论,同时又反过来从技术批判理论着眼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关键字:海德格尔;座架;现代技术;存在论 Heidegg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on the base of Ontology Abstract:As a modern people who are live in the 20th century, Heidegger and moder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seem to have a natural diaphragm, he will continue to ask, and the causing of the human's existence predicament of root is not modern technology’s pros and cons, but the essence of modern technology is determined by the enframing ,this disclosing of the decision, his criticism of technology is established on his thinking of ontolog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Heidegger's ontology theory to grasp the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and in turn from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theory with an eye to understand Heidegger's ontological thought. Key words:Heidegger;Enframing;Modern technology ;Ontology 引言 在这个世界图象的时代中,人类的生活被日益强大的现代技术所支配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样态愈来愈丰富,活动的空间愈来愈广阔。现代人沉醉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物质利益中,为技术的每一个成就而欢心鼓舞。殊不知,我们已成为技术的傀儡。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集中体现在他对近现代技术的批判上,他认为现代技术统治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已成了现代人面临的最高危险,他洞察到:现代性的根源恰恰存在于近现代世界里最为普遍而根本的技术现象里,他对技术的批判并不是对技术先现象的一种批判,而是针对技术的“本质”进行批判,在对传统的技术观进行追问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发现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深深地遮蔽着,这种遮蔽源于人类对“存在”的遗忘。终生沉浸于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中的的海德格尔,在一种对时代早己遗忘的东西的眷恋之情的激荡下开始了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赵佳燕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的本质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海德格尔生活的时期,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使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欲望极度膨胀,在自然面前万分傲慢,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其结果终于导致了环境危机,危及到了人自身生存的安全。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模式,认为人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的存在者都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一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 时代背景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尽管后来,他因为纳粹无端残杀犹太人而与纳粹决裂,但终究留下了不好的名誉痕迹。所以,真正的学者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活动,因为在政治圈中很容易被污染,海德格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然而,生命上的这一个阴影,并不影响他思想上的深度。在那个年代,他期盼通过教育来改善世界。后来发现:在思考"存在"时,面对变化的世界,自己究竟能掌握多少?即使让自己得君行道,又能拯救苍生到什么程度呢?这是很大的问题。海德格尔怎么会去思考这些问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九南)人。私谥靖节。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渊明。 一、渊明的诗歌 1、思想容: 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