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闭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少儿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自闭症学生与家庭背景和父母教养的态度无关,亦不是因后天环境造成。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或发病年龄不典型,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可将这些患者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应当对这类患者继续观察随访,最终做出正确诊断。

一、自闭症的诊断检查

主要是做CT排除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部分患者中,影像学可见小脑体积变小。通过采集全面详细的生长发育史、病史和精神检查,若发现患者在3岁以前逐渐出现言语发育与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典型临床表现,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 Asperger 综合征、Heller 综合征和Rett 综合征等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可做出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二、自闭症的鉴别诊断

1.Rett综合征

仅见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24个月,起病前发育正常,起病后头颅发育减慢,已获得的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迅速丧失,智力严重缺陷,已获得的手的目的性运动技能也丧失,并出现手部的刻板动作(洗手样动作或手指的刻板性扭动)。并常伴过度呼吸、步态不稳、躯干运动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癫痫发作。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2.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

该障碍大多起病于2-3岁,起病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智力迅速倒退,其他各种已获得的能力(包括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也迅速衰退,甚至丧失。

3. Asperger综合征

又称儿童分裂样精神病,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4.表达性或感受性语言障碍

该类患儿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的损害,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智商≥70),非言语交流较好,无社会交往的质的缺陷和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5.儿童精神分裂症

该症主要起病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病前发育多正常,起病后逐渐出现幻觉、思维障碍、情感淡漠或不协调、意志活动缺乏、行为怪异等精神分裂症症状,从而有助于鉴别。

6.精神发育迟滞

该障碍患儿无社会交往的质的缺陷,言语水平虽不足但与其智力水平相一致,无明显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但是,如果患儿同时存在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和智力发育的迟缓,则两个诊断均需做出。

温馨提示:自闭症的并发症有其它的精神疾病有自闭症的部分特征,或者和典型自闭症略有不同之处,但都有广泛的人际互动和沟通障碍,这群疾病和自闭症都属于广泛发展障碍症。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18669586.html,/zbz/2014/0804/187341.html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2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四、不能与同龄人交往,难于介入同龄人,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对声音没有反应,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

八、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九、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言语完全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 十、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或刻板,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说话能力者,但却缺乏语言技巧。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 十二、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 友情提示 一、请排除舌系带是否过短,如是,请五官科行舌系带截断术。 二、排除听力不佳的问题,因为“十聋九哑”,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听力为好。 三、排除家庭中方言过多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该学谁的话会无所适从。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①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②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③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④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①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②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③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④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①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②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③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④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①社会性交往 ②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③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自闭症的认识及基础训练

自闭症的认识及基础训练 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 蔡诗慧(注册职业治疗师) 本课目的: 让大家认识自闭症儿童的三大问题 认识基本训练的方法 行为问题的处理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美国精神科学会,DSMIV 社交能力的发展障碍, 沟通能力的发展障碍 狭隘、重复性及定型的行为模式和兴趣附带问题有 1、缺乏与人交往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是: 目光接触 极度自我中心 合作性低 模仿力弱 少参加与人交往的游戏 2、未能掌握使用口语和非口语跟人沟通.例如是: 语言发展迟缓 理解力低 异常的言语模式 3、特殊的感知模式 某些感官刺激反应异常 用异常的方法去探索对象 不恰当的选择性专注 附带问题有 智能发展障碍 象征性运作 感知辨别操作 记忆 同时是弱智 特殊的行为问题 自我伤害 容易发脾气 过度活跃 异常的情绪表现 攻击性行为 不合常理的恐惧 进食 睡眠问题 学习的过程 (图)

学习动机 内源动机: 完成一件工作后所带来凡的满足、成功感和控制能 外源动机: 别人的认同和奖励 学习的过程 (图) 先决技能和知识 在学习新东西时,要具备各方面的基础能力 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困难的主因是 缺乏学习动机 先决技能不足 先决技能不足 在社交和沟通方面 缺乏 共同专注、模仿和轮流作转的能力 理解指令和要求的能力 认知方面 欠缺适当的选择性专注 学习时,不能集中有关事物最重要和有意义的部份。 在象征性理解及思为能力有障碍 符号(如文字) 较抽象的概念(如因果、次序、类别、对比、部份与整体的关系) 想象力及抽象思维(比喻、假设) 强项 感知辨别(抄写、颜色形状配对) 操作对象时的空间概念 难以应用技能 联系性思想弱,不能将学习的技能转移到相似的情况。 行为问题 自我中心、偏执倾向和沟通上困难,使孩子做出与环境要求不相配的行为。 对环境理解力差、不懂正确方法表达思想和情绪,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和激烈的发脾气方法来表达不安。 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目标 (图) 视觉策略 视觉策略是利用各种视觉讯息,如图像、文字、相片等来帮助沟通的教学法。 视觉用具 例如:时间表、程序图 (图) 日常生活的视觉讯息

(完整word版)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99.00 (F84.0) 诊断标准 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D. 症状在社交、职业的或该功能起作用的其他重要领域中临床上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 E. 这些障碍无法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并发;若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并发症的诊断,其社会交往水平应低于预期的整体发育水平。 注释:过去由普遍接受的 DSM-IV 诊断为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阿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或未区别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应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但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标准的,应针对社会(实际)交往障碍(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进一步评估。 详细说明: 是否具有伴随的智力缺陷 是否具有伴随的语言缺陷 是否与已知的药物或基因状况或环境因素有关 (规范使用说明:使用附加规范确认相关的药物或基因状况。)

孤独症 -诊疗指南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 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

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

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a)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b)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c)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d)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a)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b)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c)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d)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a)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b)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c)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d)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1)社会性交往 (2)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3)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自闭症认识

自闭症的认识与辅导96.05.08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难以更改的固定玩法与行为等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自闭症的特征会随着年龄、智商及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约为每一万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5比1。 自闭症的特征: 一、人际关系的障碍 自闭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社交应对的能力,因此从幼儿时期起,便可能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缺少一般儿童的模仿学习、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方面的困难。 二、语言和沟通障碍 自闭症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语言、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度。大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式仿说、代名词反转、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等特征。 三、行为的同一性 自闭症儿童常有一些和一般儿童不同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如出门走一定路线,特殊固定的衣、食、住、行习惯,狭窄而特殊的兴趣,玩法单调反覆缺乏变化,环境布置固定等,如果稍有改变,就不能接受而抗拒、哭闹。 自闭症的病因: 自闭症不是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脑部不同地方的伤害。至于可能造成自闭症的因素,则有下列几项: 一、遗传的因素 20 % 的自闭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是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经标准化了的量表,是由E.Schopler (美国学者,中文译名:斯考普勒)、和于1980年所编制的,评分标准如下:总分低于30分:初步判断为无孤独症;30-60分: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到中度孤独症;37-60分,并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重度孤独症。(本量表总分为60分。) 注:可有1.5、2.5等分数。介于1和2之间的症状评为1.5分,依此类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制作出来使用后,又经专家学者们修订了两次。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孤独症(自闭症)测试评定量表之一,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信度、效度较好,其不仅能区分孤独症(自闭症)和弱智,而且还能判断孤独症的轻重程度,故有较大的实用性。在临床操作中,医师、心理师及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等应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分析已有病历纪录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再作出评定。 一. 人际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诉说的或观察到的一些轻微的害羞、烦躁、困扰,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程度并不严重。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有时过度依赖父母。

3分中度异常:有时儿童表现出孤独冷漠,引起儿童注意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极少主动接触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总是显得孤独冷漠,毫不理会成人所作所为,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 模仿(词和动作)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多数时间内能模仿简单的行为,偶尔在督促下或延迟一会能模仿 3分中度异常:部分时间能模仿,但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才模仿 4分严重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别人。 三. 情感反应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和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偶尔表现出某种不恰当的情绪类型和程度,有时反应与客观环境或事物毫无联系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分,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对环境极少有情绪反应,或反应极不恰当。 四. 躯体运用能力

特殊儿童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 浙江省嘉善县集爱母婴健康中心李健 一、概念与起源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有孤独症专门学会、办有专门杂志,并且从社会、心理、神经生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写了不少专著和文章。 二、诊断 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询问病史。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然后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也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问诊要点如下:(1)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的? (2)言语发育史:何时对叫他/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学语,如发单音“dada,mama”?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的倒退?有无语音语调上的异常? (3)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仿性言语?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 (4)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手势、姿势表达自己的需要?何时会用手指指物品、图片?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语交流的倾向?面部表情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 (5)社会交往能力: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产生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想象性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6)认知能力:有无认知能力的倒退?有无超常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 (7)兴趣行为:游戏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的特殊依恋? (8)运动能力: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性如何?有无运动技能的退化或共济

ICD-10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ICD10 F84 弥漫性发育障碍总论 本组障碍的特点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性质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个体在各种场合的各种功能活动都具有这种弥漫性质异常的特征,但它们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多数病例的发育异常始于婴幼儿期,除少数例外,均在五岁以内就已明显。常见(但并不总有)某种程度的一般认知损害,但本障碍只以行为相对于智龄(无论有无发育迟滞)的偏离来定义。对本组弥漫性发育障碍的再分类存在某些意见分歧。 本障碍的有些病例可伴有、也许可归因于某些内科情况,其中以婴儿痉挛、先天性风疹、结节性硬化、脑内脂肪沉积病和脆性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但本障碍的诊断应以行为特征为依据,不管是否伴发内科情况;不过,任何伴发情况都必须单独编码。如存在精神发育迟滞,亦应在F70-F79单独编码。这很重要,因为并非所有的弥漫性发育障碍都表现出精神发育迟滞。 F84.0 童年孤独症 一种弥漫性发育障碍,在3岁以前出现发育异常和/或受损。特异性的功能失常可见于所有以下三方面:社会交往、沟通和局限的重复行为。男孩发病比女孩高3-4倍。 诊断要点 病前常没有毫无疑问的正常发育期,即使有,3岁以前也已出现明显异常相互讲社交总是有性质损害。其表现方式为对社交情绪线索估价不当,对他人的情绪也就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的行为;不能利用社交信号,对社会、情绪和交流行为的整合能力弱;尤其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性应答。交流的性质损害同样普遍存在。表现为不能应用任何已掌握的语言技能;不能在扮演和模仿游戏中正确地充当角色;在交谈中跟不上趟,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思维相对缺乏创造性和幻想性;对他人的语言或非语言性启示缺乏情绪反应;不能运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在口语交谈中同样缺乏手势以强化或加重语气。 本状况还以行为、兴趣和活动的局限、重复与刻板为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五花八门的日常活动;在新添活动、旧有习惯和游戏中都是如此。可依恋某种少见的,通常是不柔软的物体,在童年早期尤其如是。患儿可能坚持履行无意义的特殊常规作为仪式;可能会刻板地专注于日期、路径或时间表;常有刻板动作;常对物品

提高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方法

提高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方法 人的认知发展绝不是孤立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因此,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与之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相应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1、注意形象直观教学 在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低龄儿童的教育总是从形象直观教学入手的,这是由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由远及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所决定的。 由于自闭症儿童是“长不大的婴儿”所以更具有低龄儿童认知的一般特性。根据自闭症儿童一般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性占优势的特点,在他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尽可能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趣味性。 譬如我们教自闭症儿童认识卡车。通常情况下,教师就是通过卡片或者影响资料片来让他们认识卡车。其实,这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起不到认识实际生活中卡车与其他机动车辆的区别的。这是因为,首先,卡车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其次,外形不同,色彩也很丰富;第三,一般来说,卡车的驾驶室是与装载区分离的。而这些在教学中由教师或他们看是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或家长带孩子在实物前进行讲解,并要求他们通过实物观察,进行与小汽车、公交车、特种车辆、商务车、旅行车的辨别。 2、注意引导性发展 引导性发展就是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对他们迁移功能的开发与发展。在引导性发展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必须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心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导语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一最新版本的DSM-5。新版本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其诊断标准较DSM 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 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自闭症教案

自闭症康复训练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自闭症康复训练综合课,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①社会行为的训练;②数理概念——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③语言沟通——了解特征四季、填词、说句;④逻辑训练——事物关系与空间方位;⑤精细动作——小肌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就是针对自闭症学生个体特征的一对一训练课,受训者是本校六年级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学生,该生通过在校两年的康复训练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听从老师的指令,学习时有参与互动的能力。通过训练自主性、主动性语言明显增多,但在社会交往中不能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与他人沟通时语言表达不流畅,词汇量贫乏,用词不恰当。在一对一的训练中能接受普通小学的一年级的教学内容。 三、训练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对新知识的分解细化,逐步让学生掌握;应用结构化训练中的视觉安排、程序时间表,使学生通过清晰的视觉组织,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现在要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使自闭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 四、训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社会行为——使自闭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身边的人; (2)语言沟通——通过情景训练使自闭症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

句表达; (3)数理概念——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培养自闭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社会行为——通过情景训练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上课的老师; (2)语言沟通——通过训练能和老师做一问一答的对话; (3)数理概念——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使自闭症学生掌握数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行为——使学生能和老师有目光接触和交流的意识; (2)语言沟通——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语言能力; (3)数理概念——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4、补偿缺陷与能力开发: (1)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2)语言沟通——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数理概念——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从指令完成训练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情景对话、语言沟通。

孤独症诊断标准

孤独症诊断标准 1.在以下(1)、(2)、(3)三个项目中符合6条,其中在(1)项符合至少2条,在(2)和(3)项中至少符合1条。 (1)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损,表现为下列中的至少两条:1)在诸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社交姿势等多种非语言交流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缺损。 2)不能建立适合其年龄水平的的伙伴关系。 3)缺乏自发性地寻求与他人共享快乐、兴趣和成就的表现,例如不会向他人显示、携带或指向感兴趣的物品。 4)与人的社会或感情交往缺乏,例如不会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喜欢独自嬉玩。 (2)在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 1)口头语言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且并没有用其他交流形式例如身体姿势和哑语来代替的企图。 2)在拥有充分语言能力的患者表现为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对话的能力。 3)语言刻板和重复或古怪语言。 4)缺乏适合其年龄水平的装扮性游戏或模仿性游戏。 (3)行为方式、兴趣和活动内容狭隘、重复和刻板,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 1)沉湎于一种或多种狭隘和刻板的兴趣中,在兴趣的强度或注

意集中程度上是异常的。 2)固执地执行某些特别的无意义的常规行为或仪式行为。 3)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例如手的挥动、手指扑动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4)持久地沉湎于物体的部件。 2.在以下三个方面至少有一方面的功能发育迟滞或异常,而且起病在三岁以前。 (1)社会交往 (2)社交语言的运用 (3)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3.无法用Rett障碍或儿童瓦解性精神病解释。 孤独症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在两岁以前,其原因包括:患儿的表现在两岁以前可能尚不明显;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行为异常和语言落后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好转;非儿童精神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因此对于婴幼儿行为异常和语言落后者,家长和儿童保健人员可以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 (Checklistfor Autism inToddlers,CHAT)进行筛查,对可疑患儿应该转介到有关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调查自闭症儿童的个训诊断报告

调查自闭症儿童的个训诊断报告 篇一: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调查报告 前言: 参与者:10电子班全体 主题:自闭症儿童 时间: 地点: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闭症的认识 临床上首次描述自闭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

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对于自闭症的病因学,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自闭症的发生。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 20世纪60~70年代,Rutter的研究指出,自闭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由此,逐渐把自闭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在此时期,Lotter 发表了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并舍弃了Kanner 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自闭症发病率4~5/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人们开始抛弃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从生物学领域探索自闭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 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Kolvin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同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

特殊教育:正确认识自闭症宝宝

特殊教育:正确认识自闭症宝宝 自闭症儿童并非天才,自闭症也不但仅是心理疾病,基本上,自闭症 的症状在宝宝3岁以前就会完全表现出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是 对自闭症最有效的治疗。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因为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 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水平、沟通水平、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 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当前,还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保证自闭症预后良好。 对自闭症的误解: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 障碍,自闭症是身心发育不健全的表现。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 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自闭症是弱智: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理解不足,导致很 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表现是不能 实行人际交往。 自闭症儿童是天才: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水平方面有超常表现,但这个比例只有20%。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智商是低于平均标准的。 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 三方面: 社交发展: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有;与人缺 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 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 玩具实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沟通: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水准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水平。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 和常规,并且持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 我们曾在自闭症诊断治疗成功实例一文中提到过,如果家长等怀疑小孩是否得了自闭症,可自己先用国际上常用的 ABC量表,以较为简单地自我检查患儿,以便尽量早期发现,尽早治疗。 今特介绍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简称ABC量表如下: 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是一具有诊断价值的量表,由学者Krug于1978年所编制。ABC量表共有57个项目,包括了感觉、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归纳为感觉(S)、交往(R)、躯体运动(B)、语言(L)及生活自理(S) 5个因子。ABC量表简便易行、稳定良好。 (回答为是或不是2种。是得题后分数,不是得0分,例如第一题如答是得4分,如答不是得0分,余类推。把所有分加起来得总分。总分57分为筛查分、67分为诊断分。)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2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2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2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3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3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3 11 说话不吅音调、无节奏4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2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3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2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3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2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吅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1

卫生部办公厅《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使儿童孤独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我部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