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典故大全集

中华典故大全集

中华典故大全集
中华典故大全集

中华典故大全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太太如此见爱,妾非木石,那有不感激的哩只是同太太并肩拍照,蒹葭倚玉树,恐折薄福。”亦作“蒹葭玉树”。清宋琬《同严武伯袁周植王尔调诸子夜集分韵》:“他日一枝须并隐,蒹葭玉树正相依。”

【蒲牢】传说海中有大鱼叫鲸,生活在海边的一种兽叫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蒲牢怕鲸,鲸鱼击蒲牢,蒲牢就吼叫,声音非常洪亮。所以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又刻鲸鱼形的杵以撞钟。见《文选·班固〈东都赋〉》薛综注。后以“蒲牢”为钟的别名。唐唐彦谦《游南明山》诗:“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

【蒲柳先秋】晋时人顾悦与简文帝同年,头发早白。简文帝问:“您头发怎么已白了我可满头黑发啊!”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以“蒲柳”喻衰弱的身体。金蔡松年《石州慢》词:“此身蒲柳先秋,往事梦魂无迹。”亦作“蒲柳先衰”、“蒲柳惊秋”、“蒲柳悲”。宋辛弃疾《西江月十七首》之一:“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清薛时雨《百子令·舟出吴门沈书森太守等宴集言别》词:“偏我落拓江湖,萧萧瑟瑟,蒲柳惊秋早。”蒲松龄《赠刘孔集》诗:“无复濠梁兴,空存蒲柳悲。”

【蒲葵扇】晋时谢安年轻时已是风流倜傥。有一次,谢安一个同乡丢了官,谢安问他是否有回乡的盘缠,那人说只有卖不出去的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于是要了一把,天天拿在手里。京城人纷纷仿效,争相购买,不多久扇子就卖完了。见《世说新语·轻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唐白居易《小池二

首》:“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亦作“蒲葵”。清丘逢甲《哀粤中之穷叠镇海楼送王豹君方伯之蜀韵》诗:“生有蒲葵归故令,互犹薏苡谤先侯。”

【蒲鞭示耻】东汉时人刘宽,字文饶,为南阳太守,平心举善,为政温仁宽厚,如果官吏百姓有了过失,只是用蒲条作鞭子责罚,使其知道耻辱就算了,不使皮肉受苦。见《后汉书·刘宽传》。后以“蒲鞭示耻”表示刑宽政仁。《大正藏经》:“蒲鞭示耻非吾苦之。今训诸学者。”亦作“蒲鞭”。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献曝】相传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春天下田间干活,背晒太阳感到温暖舒适,不知道天下还有大厦深屋,绵袍皮裘。他对妻子说:“晒太阳真的很舒服,将此事告知国君,必定会有重赏。”见《列子·杨朱》。后“献曝”用作谦称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清赵翼《真州萧娘制糕饼最有名》诗:“馈节聊同献曝情,兢邀椽笔赐褒荣。”

【椿寿】传说上古有棵寿命极长的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见《庄子·逍遥游》。后以“椿寿”比喻长寿、高龄。金元好问《蓦山溪》曲:“笙歌丛里,欢□度年华,看荣贵,有儿孙,永祝松椿寿。”亦作“椿年”、“椿岁”、“椿龄”。宋刘清之《鹧鸪天》词:“浮瑞霭,庆真仙。不须男女祝椿年。”唐孟郊《井上枸杞架》诗:“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宋哀长吉《西江月》词:“葱葱佳气霭庭萱。同把椿龄祝愿。”

【禁脔】脔,切成块的肉。司马睿(后为晋元帝)镇守建康时,物资不足,部下每得到一头猪,都要把头上最好的肉送给他,别人不敢食用,称为“禁脔”。见《晋书·谢混传》。后以“禁脔”比喻珍美的、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

分享、染指的东西。唐李商隐《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诗:“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楚人一炬】秦末,项羽率楚军入咸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后以“楚人一炬”用为典故,“楚炬”泛指火。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楚人咻】楚国有一位大夫,叫一位齐人来教他的儿子学齐语,但周围都是楚人的咻(喧哗)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这怎么能学得好呢见《孟子·滕文公下》。后以“楚人咻”比喻势单力弱,不能取得成效。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百工居肆欲其专也;楚人咻,喻其散也。”

【楚弓楚得】相传春秋时,楚恭王外出打猎,回来时不慎把弓丢掉了,侍从们请求去寻找,恭王说:“楚王丢了弓,楚人得到,又何必去寻呢”见《孔子家语·好生》、《吕氏春秋·贵公》。后以“楚弓楚得”比喻丢失的东西为自己人所得,利未外流。《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这个东西送上门来,楚弓楚得,岂有再容他已来复去的理”亦作“楚得楚弓”、“楚弓得丧”、“楚弓复得”。明苏复之《金印记·金钗典卖》:“喜楚得楚弓,免被旁人笑。”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辅车相依,况总是楚弓得丧。”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楚江萍】相传春秋时,楚昭王在一次过江时,发现江中有一物大如斗,昭王不知何物,便派使者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是萍实,剖开来可以吃,只有成霸业的君王才能得到它。见《孔子家语·致思》。又见汉刘向《说苑·辨物》。后以“楚江萍”指吉祥难得之物,也指味美的果实。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

官见赠》诗:“文王日俭德,俊乂始盈庭。荣华贵少壮,岂食楚江萍。”亦作“楚萍”、“楚江萍实”。唐杜甫《独坐二首》:“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清钱谦益《柳枝》诗之十:“楚江萍实大如斗,好是蟠桃结子时。”

【楚材晋用】春秋时,声子出使晋国。回到楚国后,向楚国令尹屈建作了报告。声子将两国的人才做了比较后说:“楚国虽然有人才,却为晋国所使用。”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以“楚材晋用”表示引用别国人才或人才外流。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中国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楚材晋用,雇募洋师。”

【楚奏】春秋时,楚国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叫他奏琴,钟仪所奏之曲都是楚国之音。晋大臣范文子说,钟仪是“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七年》。后以“楚奏”指楚地音乐,含有思乡之意。唐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明高启《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楚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亦作“楚音”。宋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参见“南冠”。

【楚筵辞醴】西汉楚王刘戊的祖父楚元王刘交,对经学家穆生很尊敬。穆生不喝酒,每有宴席,都要为他备甜酒(叫“设醴”)。刘戊即位后,也照常这样。但有一次偶然忘了,穆生说:“甜酒不备,是王不再尊重我们,如不离去,将会遭祸。”于是托病而去。见《汉书·楚元王传》。后以“楚筵辞醴”表示待客简慢或遭主人冷待。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楚腰】相传春秋时,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国中的女子都把腰束得细细的,不敢多吃饭。见《韩非子·二柄》。后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纤细腰身,也借指细腰美女。唐杨炎《赠元载歌妓》诗:“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亦作“楚宫腰”、“楚国细腰”。唐李商隐《碧瓦》诗:“无双汉殿鬓,老一楚宫腰。”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楚国细腰无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

【楚囊之情】春秋时,楚国令尹子囊率军讨伐吴国,大败而归,临死时对继任的令尹子庚说:“无论如何要在郢地筑城。”当时的人都称赞子囊的忠心,将死不忘卫社稷。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后以“楚囊之情”指爱国之心。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临危审正,载惟话言,楚囊之情,惟几而弥固。”

【想当然耳】东汉末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十八岁的曹丕见二十三岁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时,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问出于何经典,孔融说:“从今天的事情来看,想当然耳。”意即据推想应当是如此。见《后汉书·孔融传》。后以“想当然耳”指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钱钟书《围城》第七章:“汪先生也摸着胡子,反复援引苏东坡的名言道:‘想当然耳’,‘想当然耳’哦!”

【槐花黄】唐代在长安的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回家,多借京中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习业作文,直到七月献上新作的文章。时逢槐花正黄。见唐李淖《秦中岁时记》。后以“槐花黄”指举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时节。清黄

遵宪《寄四弟》诗:“今年槐花黄,挂帆来广州。”亦作“槐黄”。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明年槐黄举子忙,呦呦鹿鸣谐笙簧。”

【雷化龙梭】传说东晋时人陶侃年轻时在雷泽打鱼,网得一枚织布的梭子,于是拿回家挂在了墙壁上。顷刻间雷雨大作,梭子化为一龙腾空而去。见《晋书·陶侃传》。后以“雷化龙梭”为典故。宋李流谦《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词:“少年浑忘意,斗冲剑气,雷化龙梭。到如今,翻羡白鸟沧波。”

【雷陈】东汉时,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为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于是,乡里人编了谣语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见《后汉书·陈重传》。后以“雷陈”为交情深厚的典故。唐武少仪《和权载之离合诗》:“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

【雷轰荐福碑】传说,宋代时范仲淹在饶州任太守时,有一自称是“世上最贫寒”的书生来拜访。当时欧阳询的荐福碑很值钱,范仲淹想给这个书生拓一千本,让其拿去糊口。纸墨笔都已备好,不料前一天夜里一阵雷雨过后,碑被雷击碎了。后以“雷轰荐福碑”比喻穷困而时运不好。《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亦作“雷轰碑字残”。明周履清《锦笺记·昼锦》:“本待个风便归程趱,到讨得个雷轰碑字残。”

【虞延克期】东汉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在任细阳县令时,对囚犯注重感化,每逢岁时伏腊,放他们回家团聚。囚犯们感其恩德,都能按时回狱,连回家后病重的也不例外。后以“虞延克期”用为典故。见《后汉书·虞延传》。五代李瀚《蒙求》:“虞延克期,盛吉垂泣。豫让吞炭,触槐。”

【虞卿双璧】战国时,游说之士虞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见《史记·虞卿列传》。后以“虞卿双璧”用为贤才受到赏识的典故。唐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诗:“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亦作“虞卿白璧”。唐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虞翻榻】三国时吴国的经学家虞翻,少好学,曾在吴主孙策处为小吏。虽然官不大,但很得孙策的赏识和器重。孙策还特地为他准备一张坐榻,供其讲学时用。见《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引《越州会稽志》。后以“虞翻榻”用为尊贤重学的典故。清李邺嗣《会稽怀古》诗之六:“怀人欲设虞翻榻,絮酒先投梅福祠。”亦作“虞生榻”。清李邺嗣《赠公狄先生》诗之三:“客借虞生榻,人投皋伯家。”

【睡仙】传说唐宣宗大中末年,夏侯隐漫游在茅山和天台山之间,只携带着布囊竹杖。他登山渡水时,能在行进中闭目睡觉,和他同行的人可以听到他打鼾的声音。然而他行进的步伐却无差错,脚也不会被绊,一到达目的地立即就醒,时人称他为“睡仙”。见《类说》卷三引南唐沈汾《续仙传》。后以“睡仙”称闲散而常高卧的人。宋陆游《醉眠曲》:“金丹九转顾未暇,且向人间称睡仙。”

【暗度陈仓】陈仓,古县名,为关陇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并称王。见《史

记·高祖本纪》。后以“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暗中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的策略,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暗箭伤人】春秋时,郑庄公派兵车去讨伐许国,老将军颍考叔与青年将领公孙子都为争夺兵车而吵了起来。后兵车被老将军颍考叔拉去,公孙子都怀恨在心。在攻城之时,颍考叔奋勇当先,公孙子都既恨又妒忌,便偷偷地拔箭向他射去,颍考叔被射中栽倒。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继续指挥战斗,终于把城攻破。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后以“暗箭伤人”比喻暗中用阴险手段伤害别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亦作“暗箭中人”。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中人。”

【嵩岳三呼】西汉元封元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巡游嵩山时置崇高县。当他登上嵩山之巅时,吏卒们听到了三次大呼“万岁”的声音,相传为山神所呼。见《汉书·武帝纪》。后以“嵩岳三呼”为向皇帝的祝倾之辞。元赵孟俯《万年欢》:“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亦作“嵩山万岁声”、“嵩呼”、“嵩祝”。唐李咸用《煌煌京洛行》:“但听嵩山万岁声,将军旗鼓何时偃”元贯云石《新水令·皇都元日》曲:“拜舞嵩呼,万万岁当今圣明主。”宋黄人杰《渔家傲》词:“□堂宴罢嵩呼后,压帽宫花红欲溜。”

【愚公谷】相传春秋时齐桓公外出打猎,走到一陌生的山谷之中,遇一老翁,便问:“这是什么山谷”老翁回答说:“是愚公谷。”桓公又问:“何故用此名”老翁说:“是因为我的缘故。”桓公不解。老翁平静地解释说:“我

曾养过一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长大后卖掉,买了一匹小马。有个少年对我说:‘牛不能生马。’就硬把马牵走了。邻居知道后都笑我愚蠢,就把这里叫做愚公谷。”其实,这老人是一位隐士。见汉刘向《说苑·政理》。后以“愚公谷”指隐居或与人无争的地方。唐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诗:“闻道高阳会,愚公谷正愚。”亦作“愚谷”。唐温庭筠《送洛南李主簿》诗:“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愚公移山】传说古时有个北山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山不会长高,只要我的子子孙孙一直挖下去,一定可以把山挖平。”见《列子·汤问》。后以“愚公移山”比喻知难而进,有志竟成。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圣贤指为血路也。”亦作“愚公移”。清吴伟业《廿五日游石公山盘龙石梁诸胜》诗:“疑岂愚公移,愁为巨灵拔。”

【照乘珠】战国时魏惠王(即梁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平陆,夸耀魏国藏有宝珠,夜晚能照亮前后十二乘车。齐威王听后不动声色地说:“我的宝与你不同,齐国有贤臣,安邦治国,能光照千里,何止十二乘呢”惠王听后非常惭愧。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乘,一车四马。后以“照乘珠”指宝珠,亦喻贵人、杰出人才。唐钱众仲《玉壶冰》诗:“色莹连城璧,形分照乘珠。”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诗:“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亦作“照乘宝”、“照乘”。唐权德舆《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诗:“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金。”宋周邦彦《黄鹂绕碧树》词:“纵

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明史·程绍传》:“齐宣王不宝照乘,前史美之。”

【蜀犬吠日】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因此蜀中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见唐韩愈《与韦中立率师道书》。后以“蜀犬吠日”用为少见多怪的典故。《幼学琼林》卷一:“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李人《天魔舞》第二十四章:“古人说蜀犬吠日。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

【锦瑟年华】唐代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后以“锦瑟年华”指青春时代。宋张炎《台城路·齐天乐十四首》词:“锦瑟年华,梦中犹记艳游处。”宋驾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亦作“锦瑟华年”。宋仲并《浪淘沙》词:“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

【辞甲第】西汉时大将军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善骑射。因其屡建奇功,汉武帝要为他修建一所府第,他辞谢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后以“辞甲第”用为公而忘私的典故。唐王维《燕支行》:“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亦作“辞第”。唐李峤《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诗:“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辞州选一钱】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山阴县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为他送行,刘宠难拂众意,只受每人一钱。出了地界后,把钱投入江中。老百姓美其名曰:“一钱太守”。见《后汉书·刘宠传》。后以

“辞州选一钱”用为官吏廉洁的典故。唐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诗:“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酒杯同寄世,客棹任销年。”

【鼠璞】相传战国时,郑国人称未洗出的玉为璞,周地人却称老鼠为璞。有一次,周地人问郑国人要不要买璞,回答说要买,结果拿出来的是老鼠,郑国人笑着谢绝了。见《尹文子·大道下》。后以“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宋张孝祥《次江州王知府皮坚韵》诗之五:“连城鼠璞不足唾,千金敝帚谁能酬”亦作“鼠朴”。朴,同“璞”。宋陆游《述怀》诗:“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清乾隆《题汉玉璜》御制诗:“千年出鼠朴,丙夜射虹光。”

【鼠壤蔬】传说古时有个名叫士成绮的人,常常听到有人称赞老子,觉得很好奇,于是远道去拜访老子,他说:“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没有应声。足见聚敛很多,贮藏很富。见《庄子·天道》。后以“鼠壤蔬”讽刺徒有清廉之名的权贵。清蒋士铨《述怀》诗:“三年穷到无锥立,惭愧先生鼠壤蔬。”马一浮《虏据杭州时,多毁人居宅,以为棺椁炊薪;今还乡者苦无屋,而第宅之仅存者又为军人所占。乡人书来言之如此,有感而作三首》之三:“上德犹余鼠壤蔬,深山黄独少人锄。”亦作“鼠壤”。黄人《祝心渊望岳图》诗:“纷纷鼠壤饰高名,恨不风吹作平地。”

【衙官屈宋】唐时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他曾自夸说:“我的文章应得屈原、宋玉来做属下;我的书法,连王羲之也得北面事我。”见《新唐书·杜审言传》。后以“衙官屈宋”用为称

赞别人的文采。《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微管之叹】春秋时,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一匡天下。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见《论语·宪问》。后以“微管之叹”用为颂扬功勋卓着的大臣的典故。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微管之叹,抚事弥深。”亦作“微管”。南朝沈约《二十四史·宋书·本纪第三·武帝下》:“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翦,虽在异代,义无泯绝。”

【猿鹤虫沙】相传周穆王领兵南征,全军将士都变化为异物,君子化为猿、化为鹤,小人化为虫、化为沙。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后以“猿鹤虫沙”指死于战乱的人。刘复《癸丑初闻南北战争感赋》:“莫嫌歌哭太无端,猿鹤虫沙幻百般。”茅盾《桂枝香·刺霸》词:“万事人间竞冲激,问猿鹤虫沙,何喜何戚。”亦作“猿鹤沙虫”。清杨观潮《吟风阁杂剧·下江南曹彬誓众》:“忍下得咸阳一炬里变焦丘,猿鹤沙虫满地愁。”

【置水之清】古时有个叫赵琰的人,字叔起,官至青州刺史。他在公堂前放着一个大水缸,里面装满水。凡是有写来拜托他通融的书信,他一概都丢进水里,不予理睬。又晋代人孔翊,洁身守礼,官洛阳令,也在公堂前放一口水缸,收到那些请托的信,看也不看,就投进水里。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引《华阳国志》与卷五十八引《鲁国先贤传》。后以“置水之清”用为清正之官不徇私情的典故,亦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必敬。”亦作“置水”、“置水之情”。北周庾

信《丘乃敦崇传》:“清不置水,明非举烛。”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汲待期之信。”

【置铅击筑】荆轲刺秦王未成而死,其友高渐离以善击筑(乐器)着名,秦王弄瞎了他的眼睛,从此放心让他击筑。高渐离在筑的中空灌铅,在秦王听击筑着迷不留意时,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秦王,不中被杀。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置铅击筑”指报仇行刺。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分明是置铅击筑,鱼腹藏刀,狙击沙中巧。”亦作“置铅”。唐李白《结袜子》诗:“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毁家纾难】春秋时楚国令尹子文,在国家危难时,捐出家产,以缓解国难。见《左传·庄公三十年》。后以“毁家纾难”谓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亦作“毁家纾国”。清钱谦益《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汪镳授儒林郎制》:“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催租断句】宋时人谢无逸向友人潘大临函求最新诗作,潘复信说,秋天的景物,处处都是佳句,可惜被俗气所遮。昨天听窗外风雨声,题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正要往下写时,被突然而至的催租吏打断了兴致,再也找不到感觉续上了,只有这一句寄上。见宋惠洪《冷斋诗话》卷四。后以“催租断句”指为俗事败了诗兴。宋刘辰翁《金缕曲·九日即事》词:“未怪是,催租断句,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

【腹背毛】春秋时的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有一次在船上慨叹得不到贤士。撑船的古乘对他说:“珠玉无足,能够不远千里而来,是由于人们爱好它。贤士有足而不来,是因为你不好士的缘故。”赵简子说:“我有

门客千人,待他们很好,怎能说我不好士呢”古乘说:“鸿鹄高飞,靠的是翅膀,至于腹背上的毛,多一点少一点,同飞的高低没有关系。不知你的门客千人是翅膀呢,还是腹背上的毛。”见汉刘向《说苑·尊贤》。后以“腹背毛”喻指不堪大用的凡才。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平公》诗:“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腹笥】东汉时人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有几百学生。一日,他白昼假寐,弟子调笑他道:“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立即睁开眼睛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边韶自称他的大腹是盛五经的书箱。见《后汉书·边韶传》。后因称腹中才学为“腹笥”。也用此典故戏谑腹大或昼寝。宋无名氏《剔银灯》词:“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后。”亦作“腹笥便便”。明王思任《〈啜墨阁近稿〉序》:“无论其腹笥便便,千古自贮,即其豁鼻卷须,戟如猬插,亦时时有老骥伏枥之意。”

【腹稿】初唐诗人王勃写作时,往往不起草稿,也不穷思苦想,而是先磨好墨,备好纸笔,有时还喝一点酒,然后蒙头大睡。等到一醒来,拿起笔,一气呵成,可以不用改动一字。时人称之谓“腹稿”。见《新唐书·王勃传》。后以“腹稿”称下笔前的构思。《宋史·徐积传》:“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清赵翼《不寐》诗:“老来无寐夜景清,聊营腹稿待天明。”

【鲇鱼上竹竿】宋代诗人梅尧臣,字俞圣,仕途不得意,晚年参加编写《新唐书》。他对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妻子刁氏安慰他说:“君子仕宦,可谓鲇鱼上竹竿耶”见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鲇鱼黏滑

无鳞,很难缘竿而上。后以“鲇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清尤侗《哭亡妇曹孺人诗》之二九:“鹿门偕隐劝休官,岂笑鲇鱼上竹竿。”亦作“鲇鱼上竹”。宋张《水龙吟》词:“许多时打哄,鲇鱼上竹,被人弄,知多少。”《修神传》:“郑志明瞧见这种鲇鱼上竹,痛之甚深的结果,顿时气急败坏。”

【触鹿】晋代人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父母双亡,建父母之墓于东山,自己负土成坟,经常宿于墓所,所植的松柏绵亘至五六里。有一天,一只鹿撞倒他新栽的松树,他悲叹说:“鹿,独不念我乎!”第二天,见鹿为猛兽所杀,就死在触松之处。许孜怅惋不已,将鹿妥善埋葬。不久,杀鹿的猛兽即在许孜面前自扑而死。许孜更为叹息,又将猛兽埋好。从那以后,树木滋茂,没有禽兽侵犯。见《晋书·许孜传》。后以“触鹿”用为孝感的典故。宋苏轼《同年程德林求先坟二诗·思成堂》:“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解衣推食】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汉高祖刘邦器重韩信,授予他上将军印,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将好菜好饭让给他吃。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以“解衣推食”形容对人深切关怀。明凌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亦作“解衣”。唐李端《题故将军庄》:“唯有老身如

中国古代的40个典故

中国古代的40个典故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役此伏彼起,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形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兵营中的运筹帷幄,交际场合的战略比武,给咱们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前史典故。 1烽烟戏诸侯(图三) 在西周末年,糊涂的周幽王为赢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吝在城中扮演以烽烟向诸侯请教的闹剧。效果,少数民族犬戎攻击西周,复兴烽烟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完毕。从此周皇帝的威望一泻千里,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形势。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效果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随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抢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垂青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施行革新,总算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皇帝的方位一泻千里,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壮的诸侯趁机发起吞并战役,强逼别的各国供认其霸主方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帜,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全国”,变成春秋时期榜首个霸主。3闻名华夏传闻楚庄王在推广霸业的进程,曾率军在周王室地址的洛邑城外张牙舞爪,并遣使问九鼎的巨细轻重。鼎标志王权,庄王闻名,标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争,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招待他,他承诺如晋楚发作战役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忙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撑宋国与楚国发刁难立,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化而大胜。5一举成名(图四)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整天作乐,不睬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风闻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样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然后整理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构成大治形势。6谙熟门路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恳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略;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恳求救兵,管仲跟从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导游引着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领路而化险为夷。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屡次建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以为自个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屡次躲避,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羞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洽,变成同生共死的友谊。8坐而论道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法,能善谈用兵之道,连爸爸也难不倒他,自以为是全国无敌。赵奢以为他是坐而论道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代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竭力对立,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9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 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 派人把这小吏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声 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 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 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张乖崖就是依据这一条杀了小吏,这自然是 滥用刑法。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办事只要有恒心、 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 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 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 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 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 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 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导读: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20则 1 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 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 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

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 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 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样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

成语作文合集10篇

成语作文合集10篇 成语作文合集1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语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成语作文篇1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成语会怎么样?初遇这一问题,肯定会有一群学生欢呼:“终于不用学成语啦!”对于大人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古人来说,那影响就更微乎其微了:哼,不就是几个成语嘛,不要紧不要紧! 没了成语,考试就不会再有“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这类的题了,也不会有厚厚的《成语词典》。语文书上不会再出现成语的影子,教辅材料上也少了大篇大篇的成语解析和各种关于成语的典故。 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件喜事,少了那么多的作业,脑容量也顿时多出了许多空隙。 可这真的是一件喜事吗? 没了成语,表达会遇到各种难题。 想要表达极度寒冷,就无法用“滴水成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来形容。想要描述一个家庭非常和谐,就无法用“幸福美满”、“阖家欢乐”、“其乐融融”来阐述。 岂止是这些,还有很多可以用成语表达的事,没了成语就会变得异常麻烦,取四个字而代之的是大段的文字。 成语不仅是四个字,它代表的是中华的文化底蕴,也是上下五千年浓缩而成的精华,哪怕去让一个没上过学的中国人说成语,他也能说出几个常见的。 所以说,成语的文化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是不可磨灭的。 成语作文篇2 “这次的节目我们请到了三位嘉宾,比如仅凭骨头就可以行天下的狗;传说中曾今戴着皇冠治理天下的鸡先生等。它们的后辈还有一定的数量得以幸存,所以,我们借此机会采访一下在座的各位,对于人类发明的成语有何看法。”主持

精品解析: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初中毕业生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诅.咒(zǔ)腻.味(nì)蔫.巴(niān)溢.于言表(yì) B. 摩挲.(sūo)殷.红(yīn)蹊.跷(qī)万事俱.备(jǜ) C. 剔.透(tì)撺掇.(duo)宁.可(nìn)明眸.善睐(mó) D. 遴.选(líng)卷帙.(zhì)摒.弃(bìng)果实累.累(lěi) 【答案】A 【解析】 【详解】B.摩挲(suō),殷红(yān),万事俱备(jù)。 C.剔透(tī),宁可(nìng),明眸善睐(móu)。 D.遴选(lín),果实累累(léi)。 2.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奇崛玛瑙中流坻柱冲耳不闻 B. 谎花旁骛借花献佛如数奉还 C. 秀颀暂新言简意赅以身徇职 D. 倾刻恣睢强聒不舍璧垒森严 【答案】B 【解析】【详解】A.中流砥柱,充耳不闻。 C.崭新,以身殉职。 D.顷刻,壁垒森严。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孔子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 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他的思 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 A. 开始承担要是由于 B. 开发承载而是由于 C. 开创承载而是由于 D. 开拓承载却是因此

【解析】 【详解】一空,开创:指创立,开拓创建。开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开发: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开拓: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泛指扩大,扩充;以及采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语境指孔子创建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所以自然选“开创”。二空,承载:指承受装载;担当或蒙受。承担:负担或担当。语境所支配的是“厚重责任、端庄思维”,所以选“承载”。三空,根据上文“并不”一词,应选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而是”。四空,“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是原因,“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是结果,所以选“由于”。因此选C。 4.下面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河口、石花街和草店的大道上,不远千里来朝拜金顶的善男信女 ....们仍然络绎不绝。 B. 知道何时产生问题并尽快采取行动补救,是避免更大危机的不二法门 ....。 C. 因遭到美国农村地区一些运营商的反对,特朗普总统签署的“禁止中国电信设备进入美国网络”的行政 命令在这些地区成了一纸空文 ....。 D. 在始作俑者 ....张文强同学的带动和影响下,我们班兴起了一股写作和投稿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D.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始作俑者: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使用语境明显错误。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各级医院先后采取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 D. 十堰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是以汽车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答案】D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著名的有什么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著名的有什么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面由给大家介绍常见中国文学典故吧,仅供大家参考。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wěn)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的兵卒逃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jiǒng)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一败涂地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

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人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fán)哙(kuài)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他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会‘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选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 “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项庄舞剑项羽的大军进驻鸿(hóng)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后,有人暗中向项羽报告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刘邦为消除误会,在谋士张良的陪同下,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项羽听他说得真诚坦率,表示不再怀疑,并设宴款待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项伯等也一起参加。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D. 《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并没有表达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 《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五行概念。 C. 《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D. 《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答案】 C 【解析】【分析】C.“耳顺”之年指六十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3.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垂髫”指小孩,“古稀”指八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B.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 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D. 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起源 中华民族在神农时代以前的政治形态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领袖是「巫」。这种说法与传统的认知差异很大,在历史上人们的认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装神弄鬼没有知识的。实际上在先民的原始时代「巫」是科学家,「巫」代表知识的权威。 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对于这种现

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 另外,人类有两件事情无法自己处理,必须要求助于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没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须要请医生诊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总是患得患失,东想西想,犹豫不决,这时必须要请教他人提供意见作参考。现在的人当然知道,生了病要去医院诊疗。心中有犹豫不决的事,要请教至亲好友,或者向专家咨询。在原始时代,这两件事发生了,求助于同一人,就是「巫」。由古「医」字写作「医」,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证明。 (一)先谈一谈巫的治病,原始时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简单的。多数是饮食不适合,所引发的肠胃病「腹泻」之类,和气候不适应所引起的「感冒发烧」等。当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时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祷的方式求助于神。但是病是现实的,正在腹泻的病人靠祈祷是止不住的。聪明的巫便改换用食疗的方法,顺手采一些植物给病人吃。当然没有经过白老鼠、兔子、猴子做试验,直接做临床,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病人吃的结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没有影响,有的更严重了。巫又把它记录下来,什样的草治什么病,把植物的形状绘出来。到神农时候又把它整理归类汇编成「神农本草经」,所以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就是指此事,绝对不会是用自己做试验。 (二)再关于问事:先民所问的事,以气象为主。主要是为了打猎。让我们回想一下,气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学仪器,尚且无法预

最新灯谜竞猜附答案整理合集

灯谜竞猜 “昔我往矣,今我来思”(四字时政热词)谜底:不忘初心手算(二字数学名词)谜底:指数 询(外国名著)谜底:十日谈 可怜花落去(《红楼梦》人物)惜春 洛阳牡丹桂林山(《水浒传》人名二)花荣、石秀 闭门复习(三国人物名)关羽 放眼世界(我国现代名人)张大千 吴郊古庙(七言唐诗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潜移默化(五言唐诗一句)润物细无声 昌黎尺牍(我国古代人名)韩信 何去何从(我国现代名人)胡适 问于孔子(河南地名)商丘 ITALY(三字美术名词)大写意 鲁迅先生风范长存(四字新词语)立德树人 首站绍兴,即日走起(毛泽东词一句)而今迈步从头越老虎苍蝇无处逃(二字摄影名词)抓拍 多次占用仓储(三字科技名词)数据库 将言辞说上(打一字)让 变动之后再组合(打一字)劝 观棋不语真君子(四字敬词)在下告辞 雪山化出画中影(打一字)雷

“检点行囊一担轻”(中药名二)薄荷、当归 二三人一个组合(打一字)俸 文中结构有点变化(打一字)蚁 悟空走在最前面(三字新词语)先行者 有吃有花美美哒(英文单词,6字母) beauty 勇立潮头拼尽力(打一字)涌 听似我们,却是她们(英文单词,五字母) woman 心上悲苦自古有(打一字)菲 掸(成语)弹指之间 清洗面孔(二字科技名词)刷脸 “四更天欲曙”(打一字)者 “柿红栗紫橘弄黄”(五言唐诗一句)树树皆秋色 造就了华夏一统(《中庸》句)致中和 单手掀开表心声(打一字)欣 有个三长两短(打一字)奉 “太阳出来喜洋洋”(我国地名二)日照、乐至 家在西湖水满门(打一字)沪 浪叠朝霞碎锦翻(成语)流光溢彩 日月石上生(打一字)胆 一再撑持靠自己(成语)支支吾吾 汕头市多了点变化(打一字)沛 连日冒尖,翻身夺冠,撸起衣袖,出汗亦要加油干(打一字)由

中华典故大全集_80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太太如此见爱,妾非木石,那有不感激的哩?只是同太太并肩拍照,蒹葭倚玉树,恐折薄福。?亦作?蒹葭玉树?。清宋琬《同严武伯袁周植王尔调诸子夜集分韵》:?他日一枝须并隐,蒹葭玉树正相依。? 【蒲牢】传说海中有大鱼叫鲸,生活在海边的一种兽叫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蒲牢怕鲸,鲸鱼击蒲牢,蒲牢就吼叫,声音非常洪亮。所以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又刻鲸鱼形的杵以撞钟。见《文选〃班固〈东都赋〉》薛综注。后以?蒲牢?为钟的别名。唐唐彦谦《游南明山》诗:?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 【蒲柳先秋】晋时人顾悦与简文帝同年,头发早白。简文帝问:?您头发怎么已白了?我可满头黑发啊!?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以?蒲柳?喻衰弱的身体。金蔡松年《石州慢》词:?此身蒲柳先秋,往事梦魂无迹。?亦作?蒲柳先衰?、?蒲柳惊秋?、?蒲柳悲?。宋辛弃疾《西江月十七首》之一:?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清薛时雨《百子令〃舟出吴门沈书森太守等宴集言别》词:?偏我落拓江湖,萧萧瑟瑟,蒲柳惊秋早。?蒲松龄《赠刘孔集》诗:?无复濠梁兴,空存蒲柳悲。? 【蒲葵扇】晋时谢安年轻时已是风流倜傥。有一次,谢安一个同乡丢了官,谢安问他是否有回乡的盘缠,那人说只有卖不出去的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于是要了一把,天天拿在手里。京城人纷纷仿效,争相购买,不多久扇子就卖完了。见《世说新语〃轻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唐白居易《小池二首》:?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亦作?蒲葵?。清丘逢甲《哀粤

中之穷叠镇海楼送王豹君方伯之蜀韵》诗:?生有蒲葵归故令,互犹薏苡谤先侯。? 【蒲鞭示耻】东汉时人刘宽,字文饶,为南阳太守,平心举善,为政温仁宽厚,如果官吏百姓有了过失,只是用蒲条作鞭子责罚,使其知道耻辱就算了,不使皮肉受苦。见《后汉书〃刘宽传》。后以?蒲鞭示耻?表示刑宽政仁。《大正藏经》:?蒲鞭示耻非吾苦之。今训诸学者。?亦作?蒲鞭?。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献曝】相传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春天下田间干活,背晒太阳感到温暖舒适,不知道天下还有大厦深屋,绵袍皮裘。他对妻子说:?晒太阳真的很舒服,将此事告知国君,必定会有重赏。?见《列子〃杨朱》。后?献曝?用作谦称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清赵翼《真州萧娘制糕饼最有名》诗:?馈节聊同献曝情,兢邀椽笔赐褒荣。?【椿寿】传说上古有棵寿命极长的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见《庄子〃逍遥游》。后以?椿寿?比喻长寿、高龄。金元好问《蓦山溪》曲:?笙歌丛里,欢□度年华,看荣贵,有儿孙,永祝松椿寿。?亦作?椿年?、?椿岁?、?椿龄?。宋刘清之《鹧鸪天》词:?浮瑞霭,庆真仙。不须男女祝椿年。?唐孟郊《井上枸杞架》诗:?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宋哀长吉《西江月》词:?葱葱佳气霭庭萱。同把椿龄祝愿。?【禁脔】脔,切成块的肉。司马睿(后为晋元帝)镇守建康时,物资不足,部下每得到一头猪,都要把头上最好的肉送给他,别人不敢食用,称为?禁脔?。见《晋书〃谢混传》。后以?禁脔?比喻珍美的、独自占有而不

人文历史类常识习题(六~十合集)

人文历史类常识习题(六~十合集) 1、董必武同志的诗句“烟雨迷蒙访旧踪”访的是浙江嘉兴南湖。 2、“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 3、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除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赵孟頫。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咏赞项羽的名句。 5、《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风格的动画片。 6、林徽因,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神话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她的文学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广为传诵。 7、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早晴”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耕图。 8、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苦。 9、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其修建年代是战国时期。 10、想一睹“东方金字塔”的风采,就应该买一张去宁夏银川的车票。 11、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离子运动的方向是锂离子从正极运动到负极。 12、秦始皇兵马俑常被称作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本来的颜色是彩色。 13、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 14、毛泽东的词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观沧海》。 15、疟疾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16、“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唐代张九龄的诗作,这首诗的题材是送别诗。 1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大运河。 18、《雨打芭蕉》是我国广东的音乐代表。 19、人类最早认识自然规律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20、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郑和航海图》。 22、雷锋同志的故乡是湖南省长沙市。 23、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民办博物馆是建川博物馆。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本文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与大家分享。 1、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5、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6、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7、破天荒 唐代荆州文风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应考,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后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登第,打破了该州多年无人中举的局面,时人称为“破天荒”。荆州刺史崔铉特奖励刘蜕七十万贯破天荒钱。刘蜕答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又自宋朝以来,江西地方无人以状元及第,后有何昌以对策居第一,有人以诗寄何昌言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后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现。 8、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9、心腹之患:

中国100个常见典故

中国100个常见典故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 01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02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03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语文教学:中国常用典故集录大全

语文教学:中国常用典故集录大全 中国常用典故集录大全 1.【钱可通神】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 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弃席】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要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收回成命,表示永不拋弃故旧。(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弃席比喻对下属故旧弃置不用。 7.【黔娄被】春秋时,齐国贤者黔娄善于韬略,能退敌兵,国人对他很敬重。鲁恭公请他为相,齐威王聘他为卿士,他都不去。他非常穷困,死后因被子太小,连遗体都盖不住,孔子的学生曾子,建议他的妻子把被子斜过来盖,他妻子说:宁可正而不足,也不能斜而有余。(见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晋皇甫谧《高士传黔娄》)后以黔娄被为清贫的典故。 8.【墙东窥宋】战国时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道: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否认了,并且说:天下的美色,没有能比得上我家东邻的女子,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傅粉则太白,涂朱则太红。但她登墙偷看我三年,我至今都没有动心。后以墙东窥宋为美女多情的典故。 9.【乔迁】《诗经小雅》里有一首《伐木》诗,开头四句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砍伐树木,丁丁丁;鸟儿鸣叫,嘤嘤嘤。它们飞出深谷,迁上高高的树林。按:唐代以后,都把诗中的鸟认作黄莺,后以乔迁、莺迁为迁居或升官的贺词。 10.【青白眼】晋代的阮籍能为青白眼,凡遇到他喜欢或尊敬的人就用青眼,即眼睛正

中国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典故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3.桀骜不驯: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4.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6.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7.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í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问鼎中原: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9.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0.商鞅变法:商鞅(yā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

中华成语典故大全

中华成语典故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华成语典故大全。成语典故大全《中华成语典故大全》精心选取了近300个人们常用。 常见的成语或典故。设置了“释义”。“注释”。“溯源”。“用典”等栏目。 ISBN,9787546306414, 7546306418。页数, 287页。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6年8月1日。装帧,平装。开本,16。 基本信息。第1版丛书名: 国学书院系列。 图说天下正文语种: 汉语条形码: 9787546306414产品尺寸及重量: x 17 x 2 cm ; 454 g品牌: 日知图书ASIN: B002LHXSY0。 内容简介。“释义”不仅对成语或典故进行解释。 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注释”对成语

或典故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溯源”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或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用典”即此成语或典故在古今文章中的运用。方便读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此外。《中华成语典故大全》中亦酌情收录了一小部分不常用的成语或典故。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保存和记载着无数的成语和典故。这些成语和典故成为了汉语言文学领域最为灿烂的结晶。 如果说汉语是浩瀚的大海。成语和典故就像大海中美丽的贝壳。每一个成语和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就像贝壳中珍贵的珍珠。经过岁月的打磨。熠熠生辉。时至今日。大量的成语和典故还在现代人的行文中被广泛使用。散发着永恒的韵味。成语典故大全艺术价值恒久不衰。 带着最初情感的成语。还是在流传之中。承载了文化思想的典故。每一个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它们是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5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5个典故:这辈子必须要读一次,受益终身!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祸福归于一念间 人生在世,总是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原则,或是真诚,或是正直,或是独立……无论是哪一种原则,都有一个统一的前提,那就是你必须保全你的性命。没有人赞同苟延残喘、苟且偷生,但人们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所谓:有人就有一切。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在人的努力之下,逐渐地创造或恢复,但人的生命失去了,便不会再有第二次。以一种明智但不猥琐的方式,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义务。所以,请务必珍爱生命!

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当你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时,对他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一种看来似不君子的做法,解决面前的难题。这也是君子的一种治人之道。来俊臣知道以一种对付普通人的方法,是无法让周兴认罪的,所以,他用周兴自己的办法,来使之俯首认罪。来俊臣虽然算不上一个君子,但他的这一招“请君入瓮”却是绝妙之极。“请君入瓮”,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讲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些与我们讲究宽宏大量的理念并不相符,但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我们有些时候也需要做一个“恶的善良人”。

高山流水:琴音好弹,知音难觅 琴音好弹,知音难觅,这就是在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不弹的原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行为在社会上是需要回应的。一个人弹琴弹得好,还得有人能够欣赏,如果没有人能够欣赏,则无异于对牛弹琴。人有时候确实是为别人而活着的,为知己而活。知己,能彼此读懂对方的每一个眼神,能明白对方每句话的含义;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他们无须花言巧语,也无须朝夕相处;他们不在乎对方的相貌,也不在乎对方的贫陋;他们从来都不刻意隐瞒自己,因为在知己面前自己无所遁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狡兔三窟:做事要留有余地 破釜沉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当自己被逼无奈的时候,起码还可以有一个藏身之所,这便是“狡兔三窟”的智慧。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凡事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回旋的空间;

中国历史典故_1

中国历史典故 导读: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 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如《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做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未及笄,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此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朝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明朝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闲云孤鹤 五代时诗僧贯休,七岁出家,苦节峻行,颇负诗名。吴越钱缪称王后,贯休以诗投偈。诗云:“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寒霜十四州。莱子衣裳功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年万户侯!”额联尤为佳绝。但钱缪见后,令其改“十四州”为“四十州”。乃可相见。贯休不从,道:“州亦难改,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后以“闲云孤鹤”喻来去自由,不受羁绊。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遥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