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

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答案】B

【解析】

A、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

B、溶于配制好后需要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

C、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错误;

D、定量称量固体质量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了,应该减少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错误。故选B。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

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

(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故选C。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答案】C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

C、由于不知道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

错误;

D、由t2℃降温到t1℃,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和B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由图可知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因此B>C>A,正确。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5.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304050

KCl34.037.040.042.6

溶解度/g

KNO331.645.863.985.5

A.35℃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B.40℃时, 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D.50℃时,185.5g 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53.9gKNO3 晶体

【答案】B

【解析】

A、根据30℃时,KCl溶解度是37.0g,KNO3的溶解度是45.8g,40℃时,KCl溶解度是

40.0g,KNO3的溶解度是63.9g进行分析;

B、根据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图表中数据考虑进行分析;

D、根据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A、30℃时,KCl溶解度是37.0g,KNO3的溶解度是45.8g,40℃时,KCl溶解度是40.0g,KNO3的溶解度是63.9g可知,35℃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故A正确;

B、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B错误;

C、在20~30℃之间,氯化钾从34g增加到37g,硝酸钾从31.6g增加到45.8g,所以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故C正确;

D、50℃时, KNO3的溶解度是85.5g,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故50℃时,185.5g 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53.9gKNO3 晶体。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及对影响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答案】A

【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150g水

B.t1℃时,将25g丙溶解到50g水中能得到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答案】C

【解析】A.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水的质量为:10010%

4%

g

-100g=150g,

故A正确;B.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故B正确;C.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错误;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C。

8.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 错误;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9.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B正确;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要变加热边搅拌,故D不正确。故选D。

10.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90 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92.7 g。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下列的

A.0.1 g B.0.2 g C.2.7 g D.2.0 g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92.7g-90g=2.7g,

Fe+H2SO4=FeSO4+H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

56 2 56-2

x 2.7g

2

562

-

=

2.7g

x

,解之得:x=

2.72

562

g?

-

=0.1g,故选A。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g 丙溶解于 50g 水中能形成 70g 溶液

C.分别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t3℃时,有甲物质的两种溶液 M、N,恒温蒸发溶剂可将 N 点的溶液转变为 M 点的溶液【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选项中未指明两种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则t2℃时,5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丙形成65g 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中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物质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降温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M点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N点为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可将 N 点的溶液转变为 M 点的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

12.下列物质分别与100g 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Mg B.MgO C.Mg(OH)2D.MgC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Mg+2HCl=MgCl+H

22

2473

MgO+2HCl=MgCl+H O

22

4073

Mg(OH)+2HCl=MgCl+2H O

222

6873

MgCO+2HCl=MgCl+H O CO

3222

847344

可得出相同质量的盐酸与这四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同。

由盐酸和四种物质反应的关系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盐酸消耗的碳酸镁质量最大,但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所以相同质量的盐酸与四种物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氧化镁。

故选C。

13.如图所示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N的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选项正确;

B、在t1℃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选项正确;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选项错误;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M物质的溶解度减小,N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N的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4.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向下移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时,M代表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得更不饱和,但升温后两溶液中的各个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B、由于加水稀释并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因此两点应是向下移动了,选项正确;

C、降温时,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M点会沿曲线向左下移;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则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因此N点先是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线向左下移,选项正确;

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因此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M点不动;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至溶液达到饱和不再发生变化,因此N点是先向上位移达到曲线后不再发生变化,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答案】C

【解析】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 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部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

晶水),正确;C. 将t 2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时,c 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6.7%,b 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于a 的溶质质量分数,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错误;D. t 1℃时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6.7%,正确。故选C 。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6.10%的KNO 3不饱和溶液100 g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 A .再加入12.5 g KNO 3溶解完 B .再加入10 g KNO 3溶解完 C .再加入100 g 10%的KNO 3溶液 D .恒温蒸发掉45 g 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如果采取加溶质的方法来实现,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则

100g 10%+x

100g+x

? ×100%=20%,x =12.5 g

加入12.5g 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可行; B 、加入10 g 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故不可行; C 、加入10%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故不可行; D 、如果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实现,设需蒸发掉水的质量为y ,则

100g 10%

100g-y

?×100%=20%,y =50 g 。蒸发掉45 g 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

故不可行。 故选A 。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的甲、乙质量相同

C.30℃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80g甲饱和溶液

D.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故A正确;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含有的甲、乙质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80g甲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B。

18.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1℃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故C正确;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所以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法。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20℃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

B. 50℃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

分数为:

50g

50g100g

×100%≠ 50%,此选项错误;

C.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2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所以将5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5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时,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所以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此选项错误;

D.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20.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 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

C.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D.40℃时,若将50 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 g酒精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正确;B、 2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109 g和17.3 g,所以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不溶,所以Na2CO3 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正确;C、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为不溶,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正确;D、4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129g和40g。40℃时,若将50 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 g酒精中,NaOH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在酒精中能

形成饱和溶液,错误。故选D。

点睛: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1.无2.无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