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日语100个文化常识

高考日语100个文化常识

高考日语100个文化常识
高考日语100个文化常识

1 日本的入学典礼和公司的入社典礼是在四月举行

2 日语的「屋台」是指小摊贩

3 天皇家族的家徽是菊花图案

4 歌舞伎的始祖是阿国

5 在日本的神社里,信徒会将香油钱投进钱箱以求与神有缘,通常会投五円(ご縁)

6 日式牌坊「鸟居」会在神社出现

7 日本国歌叫《君之代》;来自《古今和歌集》

8 日本人习惯在神社拜拜後抽签卜吉凶,如果抽中不祥的签时,会系在神社里的树上

9 日本的名片上有的带相片

10 日本的白色情人节(男士要送女士礼物)是三月十四日

11 日本的NHK台的红白歌唱对抗赛是十二月三十一日举行

12 相扑在比赛前会在场地上撒盐,目的是为了避邪

13 日本的黄金假期是在四月和五月

14 日本小说名作「伊豆の踊子」「雪国」的作家是川端康成

15 日本的端午节五月五日,为什么会在屋外悬挂鲤鱼旗? 鲤帜和登り同音,希望自家的男孩子也能登り

16 在日本的社会里,A血型的人最多

17 日本的第一苹果产地是青森县

18 相扑里的「土俵」是指比赛的场地

19 日本的第一高山是富士山

20 有名的金阁寺是在京都

21 北海道是以产牛奶出名

22 在日本满二十岁才有选举权

23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是川端康成

24 职业相扑手的体重要达到75公斤以上

25 日本的国技是相扑

26 日本的义务教育是九年

27 日本的三味线乐器是用猫皮做的

28 东京迪斯尼是位在千叶县

29 日本的人口约一亿两千万人

30 日本的公共电话是灰色

31 日本的新年是阳历一月一日

32 在采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之前,日本的文章是以汉字表现

33 一休和尚在六岁时进入京都的安国寺修行

34 日本历史里,所谓「红毛人」是指荷兰人

35 日本的一般平民到明治时代(1868-1912)才开始有名字

36 东京奥林匹克是在1964年举行,下一届即将在2020年举行

37 日本警察局的电话是110号

38 日语的「大丈夫」是没关系的意思

39 有日本流行乐教父之称的人是小室哲哉

40 日本最长的河川是信浓川

41 日本最大的岛是本州

42 日语的「勉强」是指学习

43 日本的汽车驾驶座在右边

44 日本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

45 日本人是生病的时候吃粥

46 Kitty猫的血型是A型

47 小叮当的耳朵是被老鼠吃掉的

48 东京和台北的时差是一个小时

49 东京的国际机场是成田机场

50 日本的全垒打王是王贞治

51 东京的电器街是在秋叶原

52 在日本的锁国时代,唯一对外开放的城市是长崎

53 日本学生的毕业旅行最常去的地方是奈良

54 日本有名的雪祭是在札幌举行

55 自古以来,日本人迷信狐狸会变身欺骗人

56 日本清酒一般15度左右

57 日本的职业棒球一共有两个联盟

58 日本最古老的宗教是神道教派

59 日本人在除夕夜必吃荞面

60 日本史上最大的地震「关东大地震」是7.9级

61 日本人觉得女人最美的地方是颈部

62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

63 日本人满二十岁才可以喝酒

64 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生饮

65 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短

66 日本的梅雨季节是在六月到七月之间

67 日本人必学的基础汉字约两千个字

68 为什么八月份会有比较多的祭典? 八月是农历的祭袓时期

69 日本在中秋时必吃的食物是丸子

70 日本的女儿节是三月三日

71 日本军队的名称是自卫队

72 女性不可以继承日本天皇职位

73 空手道是从中国经由冲绳传到日本的

74 世界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是源氏物语

75 日本每年出版的书量排世界第四名

76 东京的电视台(含卫星台)一共有十四台

77 日本「节分」这个节日是要从家里驱走鬼

78 「切腹」自杀是日本古代武士人的谢罪行为

79 日本人在六月一日换上夏装

80 艺人安室奈美惠是冲绳人

81 日本人认为夏天要吃鳗鱼补身

82 日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83 冲绳以生产凤梨出名

84 日语「天狗」是自夸的意思

85 连续剧「魔女的条件」的女主角是松岛菜菜子

86 日本国旗又称日章旗

87 绿茶被称为日本茶

88 十一月是观赏东京近郊枫叶的好时候

学生会办公室口号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生会办公室口号大全 篇一: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化工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1.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这里的经历很精彩。 2.Doyouwantachance?Doyouwannatry? 3.大学生活在这点亮,这里是你的舞台。 4.太阳赐给钻石光芒,历练带给人生光彩。 5.相聚会有时。 6.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与你成长,而我们期待与你同行,与你成长。 7.让我们一起工作一 起飞。 8.这一站不能没有你! 9.我们来一起为学生会出谋划策吧。 10.办公室大家庭因你而兴旺。 篇二: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化工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1.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这里的经历很精彩。 2.doyouwantachance?doyouwannatry? 3.大学生活在这点亮,这里是你的舞台。 4.太阳赐给钻石光芒,历练带给人生光彩。 5.相聚会有时。 6.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与你成长,而我们期待与你同行,与你成长。 7.让我们一起工作一起飞。 8.这一站不能没有你! 9.我们来一起为学生会出谋划策吧。 10.办公室大家庭因你而兴旺。篇二: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 1、学生会来汇学生,学生来会会升学。 2、有你,他的生活会更好。 3、用有限的力量,放出无限的光芒。 4、给自己一个机会,创造自己的精彩。 5、事无巨细,人各迥异,我们等的就是你! 6、想做执牛耳的人吗?加入我们吧! 7、学生会是你展翅翱翔的天空,说在学生会里面让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8、拼,让你的细胞爆发激情;搏,让你的热情点燃希望;奔!向梦想启航。 9、艺术生好活,设计始无忧。 10、这里是青春的舞台,闪耀着团结和智慧的光芒,我们期待你在这里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为邵武一中学生会再创辉煌。 11、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才难展?那就来体育部吧!在这里,你能拥有非一般的感觉;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12、多彩的生活需要文学;意气风发时你需要文学;悲观低落时你也需要文学;孤寂无助时你更需要文学。 13、二十一世纪啥最贵?人才! 14、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插上文学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挥洒青春的热情,让青春激越的我们一起翱游于文学的海洋吧! 15、勤奋刻苦铺路,艺术设计圆梦。 16、踏着金秋九月的的微风,嗅着金秋九月的果香,一群怀揣对未来生活向往的有志青年走入了xxx的大门,继续对知识领域更高层次的探究,继续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大步前进,此时此刻,我们坚信,这群有志青年定会在工师的校园中,一展拳脚,有所作为。 17、这里是一个综合型,交流型人才的加工厂。外联部里口才和智慧的碰撞,能力与激情的交流,会让你在社会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A 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参考答案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参考 1.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A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C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9.A “左迁”必是降职。 10.D 皇帝的庙号。 11.B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2.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1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14. 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 15. B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16. 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 时正至上午9 时正。十二时辰制 子时( 23时至01时) 丑时( 01时至03时) 寅时( 03时至05时) 卯时( 05时至07时) 辰时( 07时至09时) 巳时( 09 时至11时) 午时( 11时至13时) 未时( 13时至15时) 申时( 15时至17时) 酉时( 17时至19时) 戌时( 19时至21时) 亥时( 21时至23时) 17.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18.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19.A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20.D “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21. C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22.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3.C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24.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25. C“致仕”指辞官或退休。 26.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口号标语之学生会办公室部口号

口号标语之学生会办公室部口号

学生会办公室部口号 【篇一: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化工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1. 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这里的经历很精彩。 2. do you want a chance? do you wanna try? 3. 大学生活在这点亮,这里是你的舞台。 4. 太阳赐给钻石光芒,历练带给人生光彩。 5. 相聚会有时。 6. 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与你成长,而我们期待与你同行,与你成长。 7. 让我们一起工作一起飞。 8. 这一站不能没有你! 9. 我们来一起为学生会出谋划策吧。 10. 办公室大家庭因你而兴旺。篇二: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 1、学生会来汇学生,学生来会会升学。 2、有你,他的生活会更好。 3、用有限的力量,放出无限的光芒。 4、给自己一个机会,创造自己的精彩。

5、事无巨细,人各迥异,我们等的就是你! 6、想做执牛耳的人吗?加入我们吧! 7、学生会是你展翅翱翔的天空,说在学生会里面让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8、拼,让你的细胞爆发激情;搏,让你的热情点燃希望;奔!向梦想启航。 9、艺术生好活,设计始无忧。 10、这里是青春的舞台,闪耀着团结和智慧的光芒,我们期待你在这里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为邵武一中学生会再创辉煌。 11、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才难展?那就来体育部吧!在这里,你能拥有非一般的感觉;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12、多彩的生活需要文学;意气风发时你需要文学;悲观低落时你也需要文学;孤寂无助时你更需要文学。 13、二十一世纪啥最贵?人才! 14、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插上文学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挥洒青春的热情,让青春激越的我们一起翱游于文学的海洋吧! 15、勤奋刻苦铺路,艺术设计圆梦。 16、踏着金秋九月的的微风,嗅着金秋九月的果香,一群怀揣对未来生活向往的有志青年走入了xxx的大门,继续对知识领域更高层次的探究,继续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大步前进,此时此刻,我们坚信,这群有志青年定会在工师的校园中,一展拳脚,有所作为。 17、这里是一个综合型,交流型人才的加工厂。外联部里口才和智慧的碰撞,能力与激情的交流,会让你在社会的大潮中屹立于时代的浪尖! 18、未来的传媒精英在这里产生!

(完整版)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文学常识贵在积累,必须持之以恒。文学经典能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质,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节省的大家的时间,现整理了常考的100道文学常识题,快来一起做一做吧!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模考真题7

2018届语文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选编(七)初稿 编制:李珍和审核:高二语文组①包科领导: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2.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A.“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移”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调”“徙”“出”“行”“判”“权”等。 C.“敷文阁”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铭”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语文试题]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语文试题 第1页(共54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54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 ) A .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 .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 .晦朔,月亮的盈缺。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 .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 .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 .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 寅日)都要相适合。 C .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 .青衿是周代读书 人的服装。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 .《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C .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不同。丧服分五等,叫做五服。五服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D .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当然,古代官员的考核使用不一定都需要经过这种形式。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B .陶渊明,东晋诗人,是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归园田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登高》《望岳》《泊秦淮》都是他的作品。 D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汉代文人五言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尊者为尊居上位,卑者为卑处下位。具体在宴会上,“东向坐”是最尊贵的位置。 C .祖道是为古代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D .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敬称。陛,是宫殿,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转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六军,是古代天子所统领的军队的统称,在唐代指禁军,是皇帝的侍卫军队,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六军不发无奈何”的“六军”都是指皇帝的禁军。 B .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 .伯仲,本义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后以“伯仲”形容人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D .骚体,也称楚辞体,因战国时代楚国屈原的作品《楚辞》而得名,是指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体裁。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入。乘,四匹马拉的车。 B .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 C .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 D .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师长教诲。 9.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 .“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 .“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道A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道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 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 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 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口号标语之部门招新标语

部门招新标语 【篇一:协会招新宣传标语】 协会招新宣传标语 又是一年月圆时,也许在大学的这将近一个月,是你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也许这个特殊的节日,是你第一次在学校和朋友老师度过;也许,你会有小小的失落??在这思念浓浓的日子里,我们绿色倾心协会特举办“废品换月饼”活动,你平时留心积累起来的饮料瓶、易拉罐、废旧书本等,就可以换取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美味月饼,体会不是家胜似家的温暖?? ah大学绿色倾心协会(简称“绿协”),成立于xx年10月,经过几届同学的团结努力,悉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外界媒体的一致好评。 定期的校园绿色回收、4月22“世界地球日”活动、“废品换鲜花”、节电倡议等是我们的招牌活动,辩论赛、博学知识竞赛、公务员专题讲座、支教等更丰富了为我们协会的宗旨,多元化的活动让我们的协会生机勃勃,这是一个开放广阔的舞台,我们期待的你的意气风发!!!绿化美丽校园,倾听你的热情。期待你的加入。。。 【篇二: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化工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招新宣传语 1. 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这里的经历很精彩。 2. do you want a chance? do you wanna try? 3. 大学生活在这点亮,这里是你的舞台。 4. 太阳赐给钻石光芒,历练带给人生光彩。 5. 相聚会有时。

6. 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和你成长,而我们期待和你同行,和你成长。 7. 让我们一起工作一起飞。 8. 这一站不能没有你! 9. 我们来一起为学生会出谋划策吧。 10. 办公室大家庭因你而兴旺。篇二: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集锦 学生会招新宣传语 1、学生会来汇学生,学生来会会升学。 2、有你,他的生活会更好。 3、用有限的力量,放出无限的光芒。 4、给自己一个机会,创造自己的精彩。 5、事无巨细,人各迥异,我们等的就是你! 6、想做执牛耳的人吗?加入我们吧! 7、学生会是你展翅翱翔的天空,说在学生会里面让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8、拼,让你的细胞爆发激情;搏,让你的热情点燃希望;奔!向梦想启航。 9、艺术生好活,设计始无忧。 10、这里是青春的舞台,闪耀着团结和智慧的光芒,我们期待你在这里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为邵武一中学生会再创辉煌。 11、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才难展?那就来体育部吧!在这里,你能拥有非一般的感觉;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2017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学生会纳新横幅标语

[标签:标题] 篇一:学生会纳新标语 学生会纳新标语 一、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份分团委、学生会简介: 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是学院党支部领导下的全院学生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是学生学习民主管理、锻炼自己成长的熔炉,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有利助手。 川音国际演艺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的全体成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热情服务、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在工作中全体成员均坚持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的作风,认真积极的完成各项工作。川音国际演艺学院分团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实践拓展部。下辖:编导系团总支,播音系团总支,表演系团总支,美术系团总支,影视制作系团总支。学生会下设:办公室、纪检部、宿管部、文艺部、体育部、外联部、社团部、学习部、宣传部。下辖:编导系学生会,播音系学生会,表演系学生会,美术系学生会,影视制作系学生会。 各部门简介 分团委 团委办公室 分管负责处理和统筹学院分团委各部门的日常事务的办事机构,监督和协调分团委各部门组织工作关系;同学生会工作保持密切传达沟通;负责起草、印发 各项文件,保管团委人事档案和团费等工作;分配、监督、验收上级委派的任务;负责团委的接待、会务以及信访等工作;制订并完善分团委工作细则和其他相关制度;负责各部门的干部招聘、选拔,发放聘书、工作证、收缴相应费用,整理分团委成员档案的工作;监督各部门运作和团章规定的相关事务。(纳新人数:4-6人) 团委组织部 分管负责统筹全院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学院团员的团组织关系的接收和院分团委的人事管理工作;考核内部成员;审批、督促、检查各基层团组织开展团日活动;负责对全体团干的考核、奖励、处分,登记归档等工作;负责对全院团员进行奖励和处分的评定并登记归档负责分团委的干部、干事培训工;。负责审批院各级团组织“示范群体”,推荐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到院分团委并给予表彰。(纳新人数:6-10人) 团委宣传部 分管负责统筹全院团组织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教育广大青年团员爱国、爱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做好分团委的其他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刊物、海报、横幅、标语等宣传方式,及时、广泛地宣传我院分团委和团总支,团支部的最新动态;为团的工作和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负责宣传板,通过宣传板定期宣传学院在科研、教学、教育、管理方面的 篇二:学生会纳新宣传语 we want you! 学生阶段,一个陌生而丰富的知识殿堂,人生重要一步,学习的自主性增强,生活的节奏变快。我们应如何去规划,而不至碌碌无为?怎样理解我们的专业,更积极地准备我们的学业?怎样更好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将要面对的工作,我们有怎样的前景?处于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如果你在学习和生活上,你是否存在着疑惑和问题,甚至有些黯然!或许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了解的平台,使我们懂得更多,积极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