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毕业论文】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论鲁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汤存举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成:“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末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层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1)同样,鲁迅以他为数不多却惊世骇俗的短篇小说创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历史积淀的重压和外族侵扰下的民族灾难史以及她在历史转折前的思想变革史,表现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2)巴尔扎克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搀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3)。而鲁迅的作品,则是为旧社会特别是它的意识形态敲响的丧钟,他把所有的诅咒都给了那个行将崩溃的世界,而把深深的同情留给了“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小说以睿智的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为我国现代文学树起了第一面现实主义大旗。

一、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根植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倾向之上;同时,也是当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鲁迅的少年生活中,有三个因素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中国在帝国主义侵扰下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八国联军、庚子赔款,使鲁迅从小就与同代人目睹了统治者的腐败,感受了民族的不幸与危亡。其次是外祖母的纽带关系,使他与农村和农民产生了血肉联系,他因此能以朴素和真挚的心去感受和体味广大农民在精神奴役和经济压迫下所遭受的痛苦与磨难。他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述》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4)其三,是家境的破落。祖父因科场案下狱,鲁迅不得不避难于舅父家,寄人篱下而被称为“乞食者”;父亲英年染病而早逝,使其从十三岁至十七岁就经常出

入于当铺和药店,在被侮辱受歧视的环境中倍感社会的势利和冷酷,他由此看到了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之徒的虚伪和腐朽。这一点给鲁迅幼小心灵的创伤尤为沉痛,“有谁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目。”(5)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突变,使鲁迅能用新的眼光来观察、认识社会,认清封建旧社会的腐朽与罪恶。

最终促使鲁迅走上进步道路的当然还是社会潮流的驱使。步入青年以后,面对严竣的民族危机,和当时所有的进步青年一样,鲁迅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日本求学期间,经历了“学医(科学)救国”到“弃医从文”的重大转变。辛亥革命中,他首先感受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鼓舞,不久就承受了这一革命失败的刺激,“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6)这些生活的磨难和斗争的沉浮,培养了鲁迅冷静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能以哲人的敏锐与深刻去体味民族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

早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时(1902年—1904年)(7)鲁迅便与许寿裳等人讨论“国民性”问题。“改造国民性”是当时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启蒙主义思想,也是鲁迅个人阅历所应有的朴素思想的自然表现;“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经历,很容易使他把“国家民族”问题与“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和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联的深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把对社会的思考归结到“人”这一焦点。他深切地感受到“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8),但封建社会尤其是它的意识形态却以软刀子杀人、“吃人”,使国民精神萎缩,“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9)因此,要救国,必先“立人”,改变国民精神。这是鲁迅从事文艺运动而最终开始文学创作的最初动机。他在《呐喊·自述》里谈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时说: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意,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0)

由此看出,鲁迅从事文艺运动具有鲜明的自觉性;他的文艺活动和小说创作始终

贯着“为人生”的目的。

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然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的,而且要改良这人生。(11)

以文学警醒民族酣梦的思想在这里表述的十分清楚。要改良人生,必先找出病根,“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12)“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3)因此,鲁迅小说“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14)且总是客观冷静地描写,严格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态度,“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肉来”(15),用血和泪的现实生活揭示民族的历史悲剧。

鲁迅秉持公心而开创了我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新局面,是当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英、法等国日益暴露,社会矛盾的深刻化和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6),一些作家“置身于这个矛盾重重的社会,成为自己阶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言人,他们揭示资产者带来的新秩序或封建社会的旧生活,鞭笞黑暗丑恶的现象,探求摆脱社会现实的种种可能。”(17)这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有高度的严肃性、使命感,明确地意识到作家对人类社会应负的庄严使命。”(18)在这一文学思潮中,法国产生了巴尔扎克,英国产生了狄更斯,俄国产生了果戈里和稍后的托尔斯泰。这些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主观情感与鲁迅当然有着本质的差别,但在处理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和创作的原则与方法上则是一致的。中国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由于外国资本的侵入和本国固有矛盾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本世纪初《辛丑条约》后,各种矛盾、主要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就达到了白热化。鲁迅正是在这种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刺激下,“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国民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这些“关系”、“地位”的思想家,并把他观察、思考的结果用小说表现出来的巨人。

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斗争沉浮,使他具备了冷静观察、深刻分析、客观描写的现实

主义创作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他把目光深深地沉入现实生活的底层,在冷静地观察中洞悉生活的本质;他的小说在纵横交错的历史画面和平凡、普通的人生中,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揭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社会矛盾,并对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最辉煌的一页——辛亥革命作了艺术而中肯的批判,充分展示了他的小说的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

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镜子

——鲁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

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提供了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同样,鲁迅的小说则是“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20)

那么,这面镜子所照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这一辉煌成果很快就落入封建买办军阀手中,中国政治新旗旧坛,年年扮演的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鸾凤配,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所有的基本矛盾和革命任务并没有改变。但是,在社会的下层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经济因素和社会阶级成份进一步成长和发展,旧的封建经济进一步崩溃。这种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向前推移与军阀买办政府统治的向下挤压产生了强烈的磨擦,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在这种激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但在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新丧不久,新的领导阶级尚未成熟,这种不断觉醒的民主意识便在失望与迷茫中痛苦地挣扎。这是一个处于变革前夜的暂时停滞不前的时代。这些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一、政治风云的变幻;二、农村经济的破产;三、思想文化的纷繁与彷徨。鲁迅小说准确地反映出了这些深广的“历史内容”,他写出了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下的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激烈的社会矛盾中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勾勒了我们民族在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史和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意识史。

一、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和他们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理应首先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在这面镜子中,鲁迅首先集中描写了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农民的悲惨命运;而以农民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矛盾之一。

《风波》是鲁迅第一篇写农民的杰作。小说以1917年张勋扶植清废帝溥仪复辟为

背景,描绘了这起短命的政治丑剧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带戏剧性的风波,成功地把农民问题与中国近代的政治、革命史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带社会整体性的艺术真实。农民船工七斤在辛亥革命时被强行剪去辫子,皇帝坐龙庭的消息传来,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茂源酒店主人赵七爷借机报复,以“失辫理当杀头”为借口大发淫威,吓得七斤一家“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辫子是清王朝奴役中国人民的标志。当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后,辫子依然可能比人的脑子值钱,赵七爷依然横行乡里,而只要辫子不至于危及性命,打破一个碗之于七斤依然比皇帝坐龙庭更为重要。这就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实际生活地位和社会政治结构与社会心理状态。《故乡》则集中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小说首先从整体上展现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的萧条景象,然后以倒叙的手法在对比中展示了农民闰土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变成了精神麻木的“木偶人”,从而写出了中国农村在封建主义、军阀官僚和帝国主义的压榨下的深重灾难。尤为可悲的是闰土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这位童年的伙伴如今用恭敬的态度叫“我”老爷,显示了他已经向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制度低下了头;他向准备搬家进京的“我”所要的杂物——长桌、椅子、抬秤、草灰、香炉和烛台,具有象征意义地暗示了当时中国农民的人生信仰:他们正默默地承受着愈益沉重的经济负担,把行将榨干的血继续榨到土地上去,在血汗入土的同时祈求灵魂升天,在来世的希望中寻找灵魂的安慰。这就不仅写出了农民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的痛苦,还写出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思想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他笔下的祥林嫂、闰土、华老栓、单四嫂子都是这种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封建统治下安分守已,循规蹈距,仅想做一个低眉顺眼的“良民”。但天灾人祸不断袭来,统治者的软刀子钢刀子交替使用,使他们“想做奴隶而不得”。这实在是历史的大悲剧。

当鲁迅抑制悲愤描写农民苦难生活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触及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展示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复杂的阶级关系。广大的农民生活在最底层;阿Q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亦无固定职业,靠帮佣打短工生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受到了最为惨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丧失独立生活的依凭以至失掉了自己的姓。而生活在阶级对立的另一端的是赵太爷、鲁四老爷、七大人、赵七爷之流。赵太爷不仅从经济上剥削阿Q,而且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利;鲁四老爷之于祥林嫂,本来是“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四婶看她“很象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

顾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当祥林嫂变得毫无使用价值而“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的时候,“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便不能收容她了。赵太爷从政治上压迫阿Q,鲁四老爷则从精神上奴役祥林嫂。在这种阶级对立中,阿Q和爱姑是稍有觉醒并进行过抗争的代表,但由于他们小生产者认识上的局限和封建势力的强大,这种抗争很快就被扑灭;而更多的是逆来顺受的“奴隶”。在《风波》、《长明灯》、《离婚》中,这种严峻的阶级对立都从不同的侧面得到反映。

由此看出,鲁迅小说从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反映了广大农民所遭受的压迫,从而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最基本矛盾的严重性、紧迫性和不可避免。

二、在社会意识沉沦中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出路和方向。

社会意识的变革与发展,是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鲁迅小说在反映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思想变革史。鲁迅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对各类知识分子作过深刻的观察,因此能在有限的篇什里几乎囊括了“五四”前后知识阶层新新旧旧的全部,真可谓一部新的历史时期的儒林外史。

鲁迅集中描写了“三代五个类型的知识分子”,代表了这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不同的意识形态。

《孔乙已》中的丁举人,《祝福》里的鲁四老爷和《离婚》中的七大人,这是千年封建古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意识的代表。与他们同属一代而不同类型的是孔乙已和陈士诚(《白光》),通过描写封建科举制度对他们的毒害与摧残,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宣告了封建社会意识的穷途未路。然而,丁举人鲁四老爷之流,宛若一股阴云依然死死地笼罩着当时宗法制城乡社会。

第二代知识分子也有两个类型。其一是力挽颓风、昌明国粹的四铭(《肥皂》)和高尔础(《高老夫子》)之流,这些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荒淫无耻的伪道学,是新思潮冲击下的封建怪胎;他们道德上既不能表里如一,气度上也不能平和从容,在他们虚伪、卑劣、浮澡中,隐隐传出封建社会意识的崩裂声。鲁迅着墨更多的是另一类知识分子形象,这就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他们曾被辛亥革命推上社会意识的浪头,又被辛亥革命的失败淹没在社会意识的水底;这类形象集中体现了鲁迅对资产阶级及思想意识的理性思考。这类知识分子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既斗不过封建意识,又面临着信仰危机,以至孤独潦倒,骂世嘲俗,狷介乖张,终至疲惫颓唐,甚而违志逆行了。在这里,鲁迅

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难以改造中国的历史必然。

第三代知识分子形象是涓生和子君(《伤逝》),他们是“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是更富于朝气和开拓精神的新的一代;他们凭借“五四”时期颇为盛行的个性解放思潮,勇敢地冲出家庭樊篱追求人生幸福;但他们还十分幼稚,尚不能把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联系起来,缺乏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先进的思想,只在家庭里寻找慰藉,不能进一步开拓新的生活和人生道路,终于使他们已争得的点滴幸福如沙砾上的楼阁稍遇风雨便坍塌了。鲁迅热情地赞扬了新一代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批判了他们思想上的局限与不足,反映了鲁迅对中国社会解放、民主道路的探索、思考及思想的发展变化。

鲁迅小说里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充分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在一个变革时期所呈现的新、老交替并存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它们同农民题材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鲁迅小说现实主义创作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恢宏气概。

三、衡量社会生活的天平

——鲁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

“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22)鲁迅小说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集中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剖析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揭露了中国社会与革命的“某些本质”。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家族制度和礼教对人们的压迫和束缚特别厉害,它的罪恶是从精神上给人们造成的戕害,鲁迅用“吃人”概括了它的罪恶本质。在《狂人日记》里鲁迅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钭钭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真是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真正艺术家的勇气”。(23)它无情地撕下了封建社会“仁义道德”的假面具,一针见血地戳破了它伪善的面纱,振聋发聩,惊醒了国人。“其后…吃人的礼教?一名词,遂常见于报纸上面”。(24)

《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一开始就抓住了本质,击中了要害。《狂人日记》从历史的纵剖面入手道破了旧中国是一个“四千年时时吃人的地方”,其吃人的悲剧笼罩社会,从赵贵翁到大哥,从医生到路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都用着疑心极重的眼光,面面相觑”;其吃人场面凶残暴戾,“易子而食”,长幼在劫,“食肉寝皮”,无所不施。小说以象征主义的手法,笔笔触动读者思考时代、社会和人生的心弦。

《祝福》则从历史的横断面入手,在更为广泛、更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展示了封建社会如何“吃人”的具体过程。祥林嫂是中国广大农村最为普通最为善良的劳动妇女,干起活来“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劳动却不能为她挣来起码的生活权力,“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两次出嫁,都是在父权、夫权的强制下以人生买卖的方式被当着东西卖掉的。她两次出嫁又两次丧夫,最后又在族权的强制下被赶出家门。礼教要求妇女守节本是一件极残酷的事,而家族的权威又使她欲守而不能;她被迫改嫁却被社会视作“伤风败俗”,受尽凌辱。她本来还能承受经济剥削想做稳奴隶,但终于不能承受从各方袭来的精神压力,在包括与她同在一个生活地位上的柳妈及鲁镇的男女们的嘲笑和歧视下,负着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和对地狱的恐惧,在人们祝福的鞭炮声中,凄惨地倒在风雪交加的街头。祥林嫂没有被沉重的经济负重压倒,最终却倒毙在礼教的压迫下,可谓“礼教”猛于虎。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26)鲁迅小说正是从这些方面对封建社会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根本的否定。

“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2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28)鲁迅在从根本上揭露和否定封建制度的同时,从历史与现实的渊源中,看到了封建思想给农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敏锐地观察到辛亥革命与农民革命的矛盾,深刻地提出了这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鲁迅小说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批判和对农民解放的探索,是一个问题有机组成的两个部分;这是他对当时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的理性思考,“反映在他小说里的问题”,“是和历史进程的现实相吻合的。”(29)这是鲁迅小说揭示和反映社会生活和“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的又一辉煌篇章。

《药》、《风波》、《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是鲁迅为辛亥革命所写

的形象的历史。从最直观的感受讲,我们从这一“历史”中所感受到的,一是广大农民的巨大的革命热情和他们愚味、落后之间的矛盾,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客观上需要民众的参与和资产阶级严重脱离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最为深刻的阶级根源,在《阿Q正传》中得到了最为形象、最为深刻的反映。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广大贫苦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群众在辛亥革命中是重要的角色。……如果不存在这种力量,各省的“光复”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

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散布的革命思想,他们所发动的革命斗争,不能不在社会最基层的被压迫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革命动乱的时间越是延长,在广大群众中郁积着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积极性就会愈加迸发出来,以至完全搞乱现存的社会秩序,这是各地方的地主绅商所最害怕的。许多地方的起义的枪声一响,甚至起义的枪声还没有打响,原来的君主立宪派绅士们就表示赞成革命,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物和清朝的军政官员也摇身一变主张民主共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为了制止下层群众的真刀真枪的革命,不这样做是不行的。……

为了发动革命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需要从下层群众中找力量,但是在他们感到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就不再理会这种力量,甚至也加入了不准下层群众革命的行列。(30)

这种“历史进程的现实”和《阿Q正传》所反映的,岂不是毫厘不差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阿Q其内部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冲动,然而赵秀才和假洋鬼子非但不去启发、诱导他的革命觉悟,而且根本就不让他革命。而由赵秀才和假洋鬼子在未庄“进行的革命”做了些什么呢?这就是砸碎了静修庵里的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隋手抄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鲁迅以辛辣的讽刺点出了这场革命的眼睛:这里没有发生真正的社会阶级变动,只是换了一块招牌,饱了几个私囊,“革命党虽然进了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出于阶级复仇的原始冲动,第一个在未庄喊出“造反”呼声的阿Q却被拒斥在革命门外,又被“咸与维新”的新政权冤杀在法场上。赵秀才、假洋鬼子、赵太爷、举人老爷和县官大老爷,正是害怕“下

层群众的真刀真枪的革命”而“摇身一变主张民主共和”的“原来的君主立宪派绅士”和“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物和清朝的军政官员。”

“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31)鲁迅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社会现实,并从社会关系的根源指出了这一现实的根本原因,“在历史的理性天平上准确无误地衡量出辛亥革命这场资产阶级最值得夸耀的政治革命的铢量。”(32)这些,和他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表现了鲁迅小说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敏锐与理智。

四、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鲁迅小说反映了如此深广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真正艺术家的勇气”,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33)

我们知道,鲁迅小说最初的创作动机是想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他小说的核心是揭露国民性的弱点,攻打国民性的劣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然而它们的实际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鲁迅从当时所秉承的进化论出发,旨在表现“新”与“旧”的冲突,“希望”与“绝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却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复杂的社会矛盾,切实地感受到了这其中最本质的阶级的矛盾与冲突。他科学地披露了时代的转机,旧的行将崩溃,新的已经萌生,取得了与历史进程的高度一致。他深刻地剖析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科学地总结了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正因如此,毛泽东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说:“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深。”“他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34)

鲁迅从事小说创作大致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这里仅指集中的白话小说创作)。这时,他的思想基础主要的还是进化论和个性解放思想,他的小说创作的主观思想与此是一致的。“五卅”前后,他才“注意到…用马克思于文艺的研究?这一现象”(35),至一九二七年才“彻底地抛弃了进化论,实现了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并把这个叫做…事实的教训?。”(36)那么,为什么在此以前的小说里,能够如此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取得与历史进程的现实相吻合的成就呢?这正是因为,鲁迅严格地按照现实主义的方法,从生活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认识真理、发现真理的必然结果。他按照现实主义典型化的原则,敏锐地把握了重大的

“历史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准确地把一个“人血馒头”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联系起来,让一条“辫子”因张勋复辟而掀起轩然大波,等等,从这些“意识到的历史内容”(37)中,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提供了丰富的“十分重要的积极背景”(38),当他把这些“积极背景”中的人物、事件真实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现实主义”就超越了“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了。这些生活内涵本身所蕴含的不是作者强加进去硬塞给读者的,而是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从而达到了恩格斯所说的“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的幻想,动摇资产阶级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实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39)的目的。这正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至《祝福》至《伤逝》等一系列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为引导我国现代小说真实地反映生活,大胆地看取人生树立了典范,为我国现代文学确立了一个带有革命气息的现实主义主潮,对我国本世纪初小说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命运,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九九七年三月

【引证注释】

(1)、(3)、(23)、(33)、(40):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9月版,纪怀民、陆贵山等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268—270页。

(2)、(4):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七集第389页。

(5)、(10):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集第415、417页。

(6)、(12):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7):《鲁迅著译年表》。《鲁迅全集》第十六集第5、6页。

(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集第57页。

(9):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同上第68页。

(11)、(13)、(14):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集第511、512页。

(15):《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4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摘引自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216页。

(17):扬周翰、吴达元、赵萝蕤《欧州文学史》下卷第132页。

(18):杨静远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前言》第17页。

(19)、(22):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353页。

(20)、(29)、(35)、(3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第89、90、91、103页。

(21)、(3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第167、177页。

(24):吴虞《礼教与吃人》。摘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第161页。

(25):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9页。

(26)、(28):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1、16页。

(27):王元璋《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第2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0):胡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编本)》,第607页,红旗出版社1982年版。

(31):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65页。

(34):毛泽东《论鲁迅——在“陕公”纪念大会上演辞》,《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第31页。

(37)、(38)、(39):马克思、恩格斯《至裴迪南〃拉萨尔》,《马克思文艺论著选讲》第199——217页。

(41):恩格斯《至敏〃考茨基》,《马克思文艺论著选讲》第250页。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资料.doc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 第一讲鲁迅研究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 位;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三、鲁迅的国 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 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呐喊》《彷徨》的简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收 11 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 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 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 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其所收的 14 篇作品的篇目是: 《狂人日记》 (1918 年 4 月) 《孔乙已》 (1919 年 3 月) 《药》 (1919 年 4 月) (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1.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3分)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3分)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3分)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分)(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3分) 2.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3分)(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分) (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3分) (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3分)(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3分) 1. 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答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3分) 2. 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答案:(1)社会批判层面。(2分)(2)文化批判层面。(2分)(3)形而上层面。(2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3. 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案:(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5~6分。 1. 分析艾青诗歌“忧郁”形成的原因。答案:(1)客观现实。(4分)(2)主观心情。(4分)(3)象征手法和气氛。(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2. 分析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案:(1)通过心理展现动荡的社会历史活动。(4分)(2)浓重理性色彩的心理分析。(4分)(3)运用意象、象征、意识流、梦幻等揭示人物隐意识、潜意识、病态心理。(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1. 百花文学答案:出现于1956到1957年;(1分)代表作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等;(1分)批判现实,直面人生,题材上突破了不准写人性、爱情、官僚腐败等禁区。 2. 活动变人形答案:王蒙的长篇小说;(1分)主人公倪吾诚,是一个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畸形儿;(2分)无论思想、人物,还是语言、结构,都在王蒙小说创作中占重要地位。(1 1. 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答案:(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2分)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2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2分)2. 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2(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2分)(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2分) 3.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案:(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以上两点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分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4分) (2)现代短篇小说艺术体式的建立;(4分)(3)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体的大胆尝试。(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分) 2. 试析京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浓厚的传奇色彩;(4分)(2)忧郁哀婉的抒情风格;(4分)(3)微笑的悲剧与人性的历史性的悲剧。(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 1. 疯女人形象答案:(1)张爱玲笔下出现的孤独、疯狂状态的女性;(2分)(2)代表人物有白流苏、曹七巧等。(2分) 2. 京派答案:(1)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于京津地区的文人团体;(1分)(2)强调文艺的独立性与审美性,试验文体的完美程度;(2分)(3)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1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鲁迅小说专题研究 第八章 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洵的《红花》

第八章鲁迅的《长明灯》与伽尔洵的《红花》 伽尔洵(1855-1888)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鲁迅先生早年所推崇的俄国作家之一。 一九0九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即收有鲁迅先生所翻译的伽尔洵的《四日》一篇,并对作者作了简要的介绍,指出:“氏悲世至深;遂狂易,久之始愈,有《绛华》一篇,即自记其状。晚岁为文,尤哀而伤。今译其一,文情皆异,迥殊凡作也。”这里所提到的《绛华》即是伽尔洵的代表作《红花》。一九二一年,鲁迅先生在《(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及《(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二》中,又两次提到《红花》,并作了简要的评价:“他的杰作《红花》,叙一半狂人物,以红花为世界上一切恶的象征,在医院中拼命撷取而死。论者或以为便在描写陷于发狂状态中的他自己。” 我们知道,鲁迅早期所介绍的俄国作家作品为数并不多,但却再三地提到伽尔洵的《红花》,足见鲁迅对《红花》的重视。 《红花》写于一八八三年,反映的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之前俄国人民解放运动时期的历史面貌。当时,在俄国文艺界,用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反映觉强了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为被压迫群众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作品为数极少,而《红花》是较早的、也是相当成功的一篇。一九一0年,俄国著名作家柯罗连科曾把《红花》称为俄国文坛的一颗“珍珠”,指出:“它以非常凝炼的形式展开了一整都自我牺牲和英雄事业的精神悲剧,这悲剧十分鲜明地表现着人类精神的

高度的桨。′’ 在《红花》创作四十二午后,一九二五年鲁迅先生创作了《长明灯》。从早期鲁迅先生对《红花》的推崇和赞赏来看,创作《长明灯》时,在某些方面受到《红花》的启示是毫不奇怪的。我们说《长明灯》对《红花》有所借鉴,这并不会贬低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曾经明确指出:“一切事物,虽说以独创为贵,但中国既然是在世界上的一国,则受点别国的影响,即自然难免,似乎倒也无须如此娇嫩,因而脸红。单就文艺而言,我们实在还知道的太少,吸收得太少。”另一方面,我们说《长明灯》在整体上超过了《红花》,也不会降低《红花》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后来居上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谈一谈对这两篇作品的看法。 这两篇作品在艺术构思和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两位作者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历史使命,尤其是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因此,它们的成就是不完全相同的,比较来说《长明灯》在思想内容的深度、概括现实生活的广度,以及象征比喻的精确、贴切等方面,更胜一筹。 其一,两篇作品都以一个具体事物象征反动势力。《红花》是以红花作为世上一切邪恶的化身,而《长明灯》则以长明灯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势力的象征,并都以象征反动势力的具体事物作为篇名。然而,鲁迅先生选择长明灯作为反动势力的象征更为贴切,含意更为丰富、深刻,而且富有中国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17年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 成绩: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1.0分)1.0 分A、 《故乡》 B、 《阿Q正传》 C、 《祝福》 D、 《药》 我的答案:B 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3解放区小说的题材不包括()。(1.0分)1.0 分 A、 土地革命 B、 发展生产 C、 武装斗争 D、 文化革命 我的答案:D 4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的特点是()。(1.0分)1.0 分A、 热情奔放 B、 恬淡自守 C、 孤高自傲 D、 愚昧无知 我的答案:B

5《围城》的意义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是()。(1.0分)1.0 分A、 反思 B、 批判 C、 寻梦 D、 逃离 我的答案:C 6老舍市民文学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对封建旧制度的反叛 B、 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 C、 对阶级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呈现 D、 对城市与人的关系的探讨 我的答案:D 7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1.0分)1.0 分 A、 《小二黑结婚》 B、 《山乡巨变》 C、 《李有才板话》 D、 《李家庄的变迁》 我的答案:B 8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命命鸟》 B、 《辍网劳蛛》 C、 《商人妇》 D、 《酒后》 我的答案:D 9鲁迅小说的风格是()。(1.0分)1.0 分 A、 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

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 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 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10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A、 莎菲追求真正的爱情,不屑以世俗的过日子为目标的婚姻观 B、 南洋留学归来的凌吉士是莎菲心向往之的理想人物 C、 莎菲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爱 D、 莎菲认为家人对她的是盲目的 我的答案:B 11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不包括()。(1.0分)1.0 分 A、 《春蚕》 B、 《九十九度中》 C、 《秋收》 D、 《残冬》 我的答案:B 1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1.0分)1.0 分 A、 《药》 B、 《在酒楼上》 C、 《伤逝》 D、 《祝福》 我的答案:C 13关于巴金前期的创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取材于青年生活,主角以知识分子为多。 B、 歌颂青春的美丽和成长,诅咒封建黑暗势力对青春的毁灭 C、 批判无政府主义倾向,对民主与自由持保守态度。 D、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第三讲-鲁迅文学作品研究专业题材

第三讲:鲁迅小说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思想与其创作的关系。 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4、阅读理解《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反思“国民 性批判”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意义。 5、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与启蒙 主题的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引言: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他以自己的笔触直接深入国人的灵魂,努力发掘其中病痼,希图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化寻找病因加以疗治。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尤其需要珍惜现代文化留给我们的鲁迅这份精神遗产。 鲁迅的清醒、鲁迅的严峻、鲁迅的深刻对于讲究中庸、平和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显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喜欢”。有

人说他“尖刻”,也有人说他“阴暗”,也有人说他“偏激”,也有人说他“艰涩”,这些词汇从一个方面透露出鲁迅文学的巨大震撼力——它直刺你的肌肤,让人难以躲避。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迫使你面对现实,无法逃遁。当然,这就让人感觉到痛苦。向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失的就是这种直面的勇气,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撼众人之愚,鲁迅的一生为我们型塑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清醒的理知和冷静的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至今仍是无人可追。 有人评论鲁迅思想是“深刻的复杂”。的确,要对鲁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一学期的课都讲不完。本专题就鲁迅的小说用两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些鲁迅文学创作以及研究中敞现的问题,从而对我们的现实存在作一些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 一、简介 1881年出生成长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98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后改入路矿学堂,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文,试图以文艺唤醒愚昧国民,改造民族灵魂。深受尼采个人主义思想影响。1909年回国,先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始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1918-1926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小说阅读:鲁迅对比艺术

杨二嫂

了”的悲凉世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窒息,令人忧愤,不能不留给人深沉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如此震撼人心,而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二味书屋》同样通过作者对“百草园”生动细致的描绘,一切都那么新奇,确实是儿童的乐园。这正合“三味书屋”呆板而枯燥的生活形成对比。在“百草园”中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那“鸣蝉在树叶中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些都不必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喷雾,何等惬意;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起人们无限遐想。至于冬天,仍然可以和小伙伴闰土雪地捕鸟等等,真可谓“乐园”。然而“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出于求知和好奇,提问有关“怪哉”一事,去卩得到先生的怒色“不知道!”只得单调枯燥地背书,这同快乐自由的百草园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三味书屋后面的一个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却玩的有滋有味,这更从正面衬托了儿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圭寸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 总之,鲁迅作为现代为学的伟大旗手,他通过文学手段,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它作品熠熠生辉,可以说,鲁迅,在文学的创作技巧的娴熟、技巧运用的多样,是他成为文学巨匠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社会的黑暗,冋情民众的疾苦,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德,并且急切呐喊,呼唤民众革命意识的觉醒,以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在斗争的最前列,一直向前,向前! 四、阅读训练题(17分) 逍遥游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正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 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 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 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 《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 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 (二)章节内容 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 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识记] 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

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 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领会] 鲁迅的文艺观。 –1– 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 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 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 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二)章节内容 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 一次深刻的革命。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点 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标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

鲁迅专题研究

鲁迅专题研究——浅析《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大约是最不像鲁迅的鲁迅作品。连鲁迅自己也在序言中称“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我们今天来谈一谈罢。 原作共八篇,我且挑四篇讲一讲。 《补天》(原名《不周山》),是带着一种华丽的色彩开头的。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目夹]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 这“伊”所指的,便是天地初开始时的巨大裸神——女娲。而这神明却不像从前所见的那些,过着“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舒坦日子,她只是个行走在天地间,孤独、无聊的“人”罢了。她的造人,最初大约是一种消遣——她孜然一身过于寂寞,信手就从泥里捏出了模样,然而最终又变成一种负担——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她作为创造者的喜悦并不长久。只一觉的功夫,天地就大变模样。“天柱折,地维绝”,共工同颛顼的战争搅了她的好梦。他最初造的那些小人全已变了摸样。满口胡言,满脑礼制。然而女娲最终累死了。美丽壮阔的景色也随之烟消云散。尽管她不理会,日与月总是一个上去一个下来的。即使伊死了,也会有人假借伊的名号,做什么“女娲氏之肠”。 《奔月》是个有趣的故事。他描写的不是后羿射日的英姿。反而是风光过后,身为英雄的他逐渐被淡忘的一种悲哀。去年就四十五的他,总还念念不忘旧时的风光,也不忍心让美丽的太太成天吃乌鸦炸酱面。(注意,他用的是太太)。偏偏后来他的弟子逢蒙还要插一腿,将羿的功绩吹嘘成自己的,妄图杀死老师。有资料显示,这逢蒙其实是在影射高长虹。我们也可一换句话说,羿就是鲁迅。他曾经作为一个先行者掀起了一场革命,可是,在革命之后呢?有多少人还记得他?这是一个英雄故事的后续——他最终涅没于日复一日、平凡琐屑的日常之中。 《理水》的行文似乎与标题也不大相符。禹爷其人,“真人不露相”,直到第三章才正式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他的手下们是: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哦,好一群黑色的人!像是《过客》中的过客,像是《铸剑》中的宴之敖者。他们都是先生的化身。人民是愚者,但比学者和官员聪明。还知道为来年留下一道树皮。官员们可是贪极,学者们可是迂腐极了。有对话为证:“人有叫作大大猴子的吗?……”学者跳起来了,连忙咽下没有嚼烂的一口面,鼻子红到发紫,吆喝道。 “有的呀,连叫阿狗阿猫的也有。” “鸟头先生,您不要和他去辩论了,”拿拄杖的学者放下面包,拦在中间,说。“乡下人都是愚人。拿你的家谱来,”他又转向乡下人,大声道,“我一定会发见你的上代都是愚人……” “我就从来没有过家谱……” “呸,使我的研究不能精密,就是你们这些东西可恶!” “不过这这也用不着家谱,我的学说是不会错的。”鸟头先生更加愤愤的说。“先前,许多学者都写信来赞成我的学说,那些信我都带在这里……” “不不,那可应该查家谱……” “但是我竟没有家谱,”那“愚人”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要等

鲁迅小说研究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f15659564.html, 第一讲鲁迅研究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三、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呐喊》《彷徨》的简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其所收的14篇作品的篇目是: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孔乙已》(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明天》(1920年) 《一件小事》(1920年) 《风波》(1920年) 《故乡》(1921年) 《阿Q正传》(1921年) 《端午节》(1922年) 《白光》(1922年) 《兔和猫》(1922年) 《鸭的喜剧》(1922年) 《社戏》(1922年) 《彷徨》写于“五四”退潮期,鲁迅经历了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分化过程,他在《题(彷徨)》诗中写出了当时苦闷心情:“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于是他反忧愤深广的呐喊,转变为对改造社会的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在艺术上,“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这本小说集闪烁着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的光彩。《彷徨》所收的11篇作品的篇目为: 《祝福》(1924年) 《在酒楼上》(1924) 2、两部小说集的基本内容(主题):体现“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 “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的伦理思想,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击退辛亥革命后愈加嚣张的尊孔复古逆流,唤醒民众,解放国民精神,推动社会的革新进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