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疾病治疗学

精神疾病治疗学

精神疾病治疗学
精神疾病治疗学

精神疾病治疗学

广州市脑科医院范长河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精神药物治疗

?特殊治疗:电痉挛治疗,胰岛素治疗(休克/昏迷治疗,低血糖治疗)

?内分泌(激素)治疗

?心理治疗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理社会康复训练

精神药物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又称亲精神药物或向精神药物

?包括拟精神药物(Psychotomimetic drug)和精神病治疗药物(Psychotherapeutic drug)

精神(治疗)药物分类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

?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抗强迫药(Anti-OCD drugs)

?抗焦虑药(Anxiolytics)、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

?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

?精神振奋药(Psychostimulants)

?脑代谢药(Cognitive Enhancers)

?其他:抗锥外反应药(5种)、抗癫痫药

精神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个体化原则

?合适的剂量

?充分的疗程

?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抗精神病药:分类

?按作用机制:典型/非典型(5-HT 2/D 2)

?按效价和使用剂量:低效价高剂量/高效价低剂量

?按化学结构:

1 吩噻嗪类:脂肪胺类/哌啶类/哌嗪类

2 硫杂蒽类:泰尔登

3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4 二苯丁哌啶类:五氟利多,哌迷清

5 二苯氧氮平类:氯氮平

6 苯甲酰胺类:舒必利

7 苯并异恶唑:利培酮(维思通)

8 噻吩苯二氮嗜:奥兰扎平(奥氮平)

9 其他:奎硫平(思瑞康、启维),齐哌西酮

抗精神病药:适应证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激越性抑郁

?器质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及各类精神病性障碍

?神经症

?其他:舒必利用于止呕,氟哌啶醇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舞蹈症,氯丙嗪戒酒戒药

抗精神病药:禁忌证

?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

?既往对该类药有过敏史的

?白细胞过低、造血功能不良

?血压偏低者慎用

?孕妇、儿童慎用

抗精神病药:药物的选择

?靶症状群: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紧张症状群;淡漠、退缩阴性症状群;(相对的选择)

?病人或家族成员过去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医生的经验

?对某种药副反应大的,可选用另一类

?病人的健康状况、年龄

?某些情况下应选用长效制剂:拒药者;口服多药无效者;缺乏家属照料者;慢性期及维持治疗病人服药欠方便者;

抗精神病药:用量与用法(1)

?治疗过程分不同阶段:急性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期

?剂量个体化:合适剂量-有效和副作用最小的最低有效量;治疗反应差者换药前应加至最大治疗剂量观察

?合作患者尽量口服,根据剂量大小一般每日1-3次;必要时肌肉或静脉注射,如兴奋躁动、拒药、违拗、木僵等,以及口服效果不佳者?小剂量开始,每2-3天增加一次剂量,直至合适治疗剂量。在从未用过药的病人及停药较长时间的病人尤应如此

抗精神病药:用量与用法(2)

?用药剂量应综合考虑过去用药量,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等情况

?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药物副作用的大小及耐受程度也影响药物剂量大小

?巩固治疗期剂量约为急性治疗量的1/2--2/3,维持治疗期约为1/4--1/2--2/3.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与处理

?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较突出

?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有关:Ach, á1, DA, H1, 5-HT2, 多种递质系统

?涉及到人体多个系统:精神方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脏;代谢与内分泌;造血系统;皮肤;抗胆碱能

抗精神病药:精神方面副作用

?过度镇静

?精神运动性兴奋

?意识障碍或中枢抗胆碱能综合征

?药源性抑郁

抗精神病药:神经系统副作用

?诱发癫痫:多见于氯氮平。主要与个体易感性及剂量较大或

加药过快有关。处理:减药、停药、加用抗癫痫药

?锥体外系反应(EPS ):机理

?急性肌张力障碍:个别肌群突发的持续痉挛。头颈部肌肉最

常受累。处理:Hyoscine 0.3mg iM, 或安坦2-4mg tid. 也可试用安定、非那根、苯海拉明。

抗精神病药:神经系统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EPS ):

2.静坐不能:处理:安坦、安定、心得安

3.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1)运动不能,2)肌肉强劲,3)震颤,4)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处理:安坦

4. 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为慢性治疗中出现的异常不自主运动。产生机制:DA 受

体超敏/D 2受体超敏/神经毒性/GABA 功能不足/遗传易感性。治疗: 小剂量DA 拮抗剂/抗组胺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药/GABA 能药/VitE/ECT/DA 耗竭剂

抗精神病药:神经系统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EPS ):

5. 恶性综合征(NMS ):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高热常见),常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20%-30%。治疗:停药,支持对症治疗(补液、降温、预防感染),DA 激动剂和肌肉松驰剂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体位性低血压:卧床,头低脚高位,选择性á受体激动剂。

休克时不用肾上腺素。

?心动过速:HR>120次/分,用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洛

克。

?心电图异常:T 波改变,ST 段下移,QT 间期延长,心律

失常,传导阻滞。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肝脏副作用:一过性转氨酶增高,黄疸。

?代谢内分泌副作用:血浆催乳素水平增高;女性闭经、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射

精困难;体重增加;血糖增高

?造血系统副作用: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皮肤:皮疹,剥脱性皮炎

?抗胆碱能副作用: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视物模糊、畏光、青光眼加剧/鼻

塞/口干、唾液减少/心动过速/便秘、肠麻痹/尿潴留、排尿困难/射精延迟/意识障碍(谵妄)、记忆困难/出汗减少、体温增高。

长效抗精神病药:

?唯一的口服长效制剂:五氟利多:20-80mg/周

?注射长效制剂:为酯化物油剂,注射后在体内缓慢释放。常用的有氟奋乃静癸酸酯,氟奋乃静庚酸酯,氟哌啶醇癸酸酯哌普嗪棕榈酸酯。作用时间一般持续2-4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主要指氯氮平和一些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特点:1)治疗剂量下少或无EPS ,2)TD 发生率低,3)对某些难治性的病例可能有效;4)抗精神病作用谱广,包括阳性、阴性、情感性症状和认知功能,5)不兴奋催乳素分泌

?发生EPS 和TD 的机率: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药理学特征:

?边缘脑区的选择性

?受体作用广谱,体外皮层5-HT 2受体亲和力>D2受体亲和力?体内5-HT 2 受体占据>80%,而D 2受体占据<80%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急性发病期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兴奋躁动状态:选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奥氮平,可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2)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可选用典型或非典型药物。合作患者予口服,不合作者可选用有针剂的药物进行注射,或鼻饲给药。长效制剂亦可考虑使用。

3)紧张症状群:一般予舒必利静滴。如果紧张症状群是由幻觉、妄想引起的,则使用氯丙嗪、氯氮平可获效果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4)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首选非典型药物(含氯氮平)及舒必利、三氟拉嗪、含氟长效制剂

二、电抽搐治疗

1)紧张症状群,舒必利治疗无效时

2)严重兴奋躁动病人,使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仍不能控制

3)拒食、拒药或冲动、自杀倾向需尽快控制病情的病人

4)对多种药物治疗反应差或对药物过敏的病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恢复期的治疗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一般持续3-6个月

?药物维持治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长效制剂药物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剂量也应个体化,以能完全控制症状,副作用最小的最低有效剂量为原则;药量不大时,可夜间一次顿服

?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

?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

是让病人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认识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心理社会康复是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手段,使病人在学习、生活、工作、家庭和

社交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让病人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中完成工作任务。

抗抑郁药: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证:

?抑郁症及各种抑郁状态

?强迫症及恐怖症、惊恐障碍

?慢性疼痛

?遗尿症

?禁忌症(三环类):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青光眼

?老年及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抗抑郁药:分类

既往分类多按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目前更多按作用机制来划分,可分为8类:

?①单一作用于5-HT,例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及非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RI);

?②单一作用于NE,例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noradrene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elective NRI)及非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oradrene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NRI);

抗抑郁药:分类

?③双重作用于5-HT,例如5-HT受体拮抗剂/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antagonist/reuptake inhibitors, SARI);

?④双重作用于NE及DA,例如NE 及DA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ine and 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 NDRI);

?⑤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例如NE、5-HT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

抗抑郁药:分类

?⑥非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如TCAs,TCAs作为经典抗抑郁药,仍保留三环类这个名称

?⑦MAOIs;RIMAs

?⑧NE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 NaSSA)。

一、传统抗抑郁药

?(一) MAO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异丙肼、苯乙肼、苯环丙胺等药。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酵母、鸡肝、酒类等合用时可发生高血压危象,一般不应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近几年研制出新型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RIMA s),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缺点。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moclobemide)。

一、传统抗抑郁药

?(二)TCAs(三环、四环等杂环类抗抑郁药)

主要包括丙咪嗪(咪帕明)、氯丙咪嗪(氯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阿莫沙平等,脂溶性,口服后从胃肠道吸收好,存在首过效应,约有50~60%的药物进入体循环。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广泛,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

为羟化或脱甲基作用,一般通过肾脏排泄。

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SSRIs是近年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共有5种,氟西汀(flu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及氟伏沙明(fluvoxamine)。

三、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NRI)

?瑞波西汀(reboxetine)是第一种NRI,该药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E再摄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E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瑞波西汀对重性抑郁、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疗效较好,而且瑞波西汀可被作为5-HT能药物治疗困难病例时的辅助药物。四环类的马普替林。

四、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

?是一种中度NE和相对弱的DA再摄取抑制剂,不作用于5-HT。代表药物为盐酸安非他酮(bupropion,布普品、丁胺苯丙酮),为单环胺酮结构,化学结构与精神兴奋药苯丙胺类似。现有的临床研究显示,安非他酮的抗抑郁作用与TCAs及SSRIs相当,可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抑郁障碍,该药转躁风险小,同样适用于双相抑郁。

五、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

?SNRIs的作用机制为既抑制5-HT的再摄取又抑制NE的再摄取,具有双重作用。与TCAs的不同在于除了对5-HT及NE的再摄取的抑制作用外,对α1、胆碱能及组胺受体无亲和力。所以SNRIs具有选择性作用。

?SNRIs的代表药为文拉法辛(venlafaxine),为二环结构。由于文拉法辛兼有SSRIs及TCAs、MAOIs的优点,故该药具有一些优势:

五、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

?①剂量-效应曲线较陡,当剂量增加时,疗效可能会增加;

?②抗抑郁作用起效快;

?③具有抗焦虑作用;

?④治疗住院的严重抑郁症疗效好;

?⑤对CYP2D6酶的作用小;

?⑥可能获得更高的临床治愈率。需注意有报道文拉法辛有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的可能。

?文拉法辛的常释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常用剂量范围为75~225mg/d,最高不超过375mg/d,一般每

日2次或3次。缓释制剂的常用治疗剂量范围为75~150mg/d,最高不超过225mg/d,每日1次。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

量有关。SNRIs类新药还包括milnacipran 和duloxetine。

六、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

?NaSSA是近年开发的具有NE和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代表药物为米

氮平(mirtazapine),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拮抗突触前α2自身受体及突触前α2异受

体而增加NE、5-HT水平,加强NE能及5-HT能的神经功能,同时特异性阻滞5-HT2A、5-HT2C及5-HT3受体,对组胺受体H1也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这与其具有抗焦虑、镇静作用及避免焦虑、恶心、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有关。根据其药理作用机制,米氮平也具有双重作用的特点。米氮平对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α1受体有中等程度的拮抗作用,这与该药有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有关。

NaSSA可能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抗抑郁药,但需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

七、5-HT2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SARIs的代表药物为尼法唑酮(nefazodone)及曲唑酮(trazodone)。SARIs是一种5-HT增强剂,作用机制较独特,主要通过对5-HT2受体拮抗作用和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最终促进5-HT1A受体调控的神经递质传递。尼法唑酮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达峰时间约为1小时,首过效应明显,消除半衰期为2~4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为0.22~0.87L/kg。尼法唑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羟化尼法唑酮(hydronefazodone)呈非线性药动学。尼法唑酮广泛被代谢,不到1%的药物以原型药从肾脏排泄。

七、5-HT2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相比与其他抗抑郁药,其优势有:

①剂量-效应曲线较陡;

②不良反应少而轻;

③抗焦虑作用起效快;

④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⑤较少引起性功能障碍。

?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药需一天两次用药,对CYP3A3/4的抑制作用明显,引起药物相

互作用的可能性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便秘、嗜睡、头晕、口干、视力模

糊、体位性低血压等。起始剂量为200mg/d,治疗剂量为300~600mg/d,每日2

次。

八、其他抗抑郁药

?其他抗抑郁药包括噻奈普汀及草药等。

噻奈普汀(tianeptine),结构上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并不同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增加突触前5-HT的再摄取,增加囊泡中5-HT的贮存,且改变其活性,突触间隙5-HT浓度减少,而对5-HT的合成及突触前膜的释放无影响。噻奈普汀已应用于临床多年,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它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长期服用可减少抑郁的复发。对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抑郁症伴发的焦虑症状,其抗焦虑作用与咪帕明相当。

八、其他抗抑郁药

?不良反应明显比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轻,如镇静、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的不

良反应较少,较常见的有口干、便秘、失眠/多梦、头晕、恶心、激惹/紧张等。

推荐剂量为37.5mg/d,肾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建议服用

25mg/d。

?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提取物为一种天然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金丝桃素,

其药理作用机制复杂,对中枢5-HT及NE均有作用。从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来看,圣约翰草提取物对轻、中度的抑郁症确有良好疗效,疗效与麦普替林、阿米替林相当,耐受性优于阿米替林,同时能改善失眠及焦虑。在欧洲及美国,该药作为非处方药,常用治疗剂量为900mg/d,每日三次。由于该药为天然药物,不良反应相当轻,有胃肠道反应、头晕、疲劳和镇静等。但在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光敏反应。

TCA s的副作用

?神经系统:镇静作用;抽搐发作;转躁作用

?抗胆碱能副作用:外周:口干,扩瞳,视物模糊,青光眼加剧,便秘,肠麻痹,尿潴留,排尿困难。中枢:意识障碍(谵妄),记忆困难。

?心血管副作用:低血压,心动过速,室内和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QT 间期延长,QRS 波增宽。

SSRI s的副作用

?胃肠道副作用:最常见,表现恶心,厌食,腹泻,稀便,便秘

?性功能障碍:阳痿,射精延迟,性感缺失。加重抑郁症状。

?中枢神经症状:头痛、头晕、焦虑、紧张、失眠,常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植物神经症状:口干,多汗,震颤,体重减轻或增加

?其他:转躁作用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

?是一种中毒性5-羟色胺能亢进状态,是5-羟色胺能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合用的典型结果。随着近几年SSRI的广泛应用,此综合征的发生有上升趋势。5-羟色胺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轻躁狂)、肌阵挛、反射亢进、出汗、寒战、腹泻和运动失调等。在精神科,SSRI与MAOI合用是产生5-羟色胺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在上述两药换用时应间隔2-5周的时间。

如服用氟西汀,拟换用MAOI,则须停服氟西汀5周时方可服用MAOI。如果怀疑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可能,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也译为情绪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antimanic drugs),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药物。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此外,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以及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虽不是心境稳定剂,但对躁狂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碳酸锂

?(一) 作用机制

?锂盐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主要集中在电解质、中枢神经递质、环磷酸腺苷几个方面。锂盐能置换细胞内钠离子,降低细胞的兴奋性。还能与钾、钙和镁离子相互作用,改变其细胞内外分布,取代这些离子的某些生理功能。锂盐能抑制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并增加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入。锂盐还能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锂盐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生成减少,降低靶细胞生理效应。碳酸锂

?(?t) 临床应用:1.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躁狂症的抑郁症的治疗和复发预防

?有兴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周期性精神病

?其他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碍者的情绪不稳定和冲动性行为

?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

?禁忌症:

?严重躯体疾病如肾病、心脏病、甲低

?急性感染、低盐饮食、脱水

?器质性脑病,包括癫痫

?老年人及孕妇慎用

碳酸锂

?2.用法和剂量常用碳酸锂每片250 mg,饭后口服给药,一般开始每次给250mg,

每日2~3次,逐渐增加剂量,有效剂量范围为750mg~1500mg/日,偶尔可达2000mg/日。

?锂盐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有必要监测血锂浓度,可以据此调整剂量、确

定有无中毒及中毒程度。在治疗急性病例时,血锂浓度宜为0.8~1.0 mmol/L,超过1.4mmol/L易产生中毒反应,尤其老年人和有器质性疾病患者易发生中毒。

锂盐治疗一般在7~10天起效。为尽快控制急性躁狂症状,可在治疗开始时与氯丙嗪或氟哌啶醇或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应用。待兴奋症状控制后,应逐渐将抗精神病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撤去,否则较长时间合用可以掩盖锂中毒的早期症状。

碳酸锂

?3.维持治疗锂盐的维持治疗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及躁狂症的反复发作者。锂

盐能减少复发次数和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维持治疗的时间为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持治疗量为治疗量的一半,即每日500mg~750mg,保持血锂浓度约为

0.4~0.8mmol/L。一般首次发病治愈后,可以不用维持治疗。

?4.副作用锂在肾脏与钠竞争重吸收,缺钠或肾脏疾病易导致体内锂的蓄积中

毒。副作用与血锂浓度相关。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2周,有的出现较晚。常饮淡盐水可以减少副作用。根据副作用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后期副作用以及中毒先兆。

碳酸锂

?⑴早期的副作用:无力、疲乏、思睡、手指震颤、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便、腹泻、多尿、口干等。

?⑵后期的副作用:由于锂盐的持续摄入,病人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粘液性水肿、手指细震颤。粗大震颤提示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水平。锂盐干扰甲状腺素的合成,女性病人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类似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亦可发生,但为可逆的,可能与锂盐取代心肌钾有关。

碳酸锂

?⑶锂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

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应即刻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1.4 mmol/L时应减量。

如临床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血锂浓度越高,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因而监测脑电图有一定价值。

?5.锂中毒及其处理引起锂中毒的原因很多,包括肾锂廓清率下降、肾脏疾病

的影响、钠摄入减少、患者自服过量、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的不当等。中毒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肢体运动协调障碍、肌肉抽动、言语不清和意识模糊,重者昏迷、死亡。一旦出现毒性反应需立即停用锂盐,大量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渗透性利尿剂及碱化尿液,或进行人工血液透析。一般无后遗症。

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物

?有数种抗癫痫药物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常用的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近年开发的一些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topiramate)、拉莫三嗪(lamotrigine)和加巴喷丁(gabapentin)等也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

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治疗急性躁狂和预防躁狂发作均有效,尤其

对锂盐治疗无效的、不能耐受锂盐副作用的以及快速循环发作的躁狂患者,效果较好。卡马西平与锂盐合并应用预防双相患者复发,其疗效较锂盐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要好。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糖尿病、酒依赖者慎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以及孕妇禁用。初始剂量400mg/日,分2次口服,每3~5日增加200mg,剂量范围400mg~1600mg/日,血浆水平应达4~12 mg/L。剂量增加太快,会导致眩晕或共济失调。卡马西平具有抗胆碱能作用,治疗期间可出现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肝损害。应监测血象的改变。

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物

?2.丙戊酸盐(valproate)常用的有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镁。丙戊酸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对混合型躁狂、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以及锂盐治疗无效者可能疗效更好。肝脏和胰腺疾病者慎用,孕妇禁用。初始剂量400~600mg/日,分2~3次服用,每隔2~3天增加200mg,剂量范围800~1800mg/日。治疗浓度应达50~100 mg/L。常见副作用为胃肠刺激症状以及镇静、共济失调、震颤等。转氨酶升高较多见,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少见,极少数病人出现罕见的中毒性肝炎和胰腺炎。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

一、单相抑郁治疗:药物的选择

应综合病人的临床特征、伴随症状、生理特点及躯体情况以及既往药物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药物选择

首次治疗宜根据临床特点选药。如失眠及焦虑症状突出者,宜选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及新型药物曲唑酮、米氮平、米安舍林,也可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而精神运动性迟滞明显者,则以丙咪嗪、吗氯贝胺和SSRIs为佳(图1)。

精神病性症状突出或妄想性抑郁者,往往需要在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合用舒必利、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或者联合电休克治疗(ECT)。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抗抑郁作用引起注意(如维思通、奥氮平),据报道可作为抗抑郁剂的辅助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和精神病性抑郁(图2)。

抑郁症的治疗

?过去治疗的经验对复发患者的选药尤其重要。过去曾经有效、后因减药或停药而

导致病情复发者,重新选择过去曾使用的药物大多仍会奏效;而对于过去曾足量足疗程使用仍无效果、或者充分的维持治疗仍不能阻止病情复发者,应果断更换药物。

此外,老年患者及伴躯体合并症者可选用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较好的SSRIs、吗氯贝胺及非典型抗抑郁剂如三唑酮、安非他酮等。对于难治性病例,联用碳酸锂、甲状腺制剂等可能奏效。但迄今为止,心境稳定剂(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对单相抑郁性障碍的疗效增强作用尚未被证实。

抑郁症的治疗

?(二)剂量与疗程

抗抑郁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缓解症状,而且还要防止复发。为此,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急性治疗期以解除抑郁症状为主要目标,一般需6-8周足量抗抑郁剂治疗,紧接的继续治疗期旨在巩固疗效,一般需要继续使用足量抗抑郁剂4-5个月;随后的维持治疗期则是以预防复发为目的,抗抑郁剂剂量可适当减低,维持治疗时间长短则可因人而异,短者半年左右,病情多次复发者甚至需要终生治疗。

由于抗抑郁剂用药时间较长,且奏效较慢,不少病例可能需要连续用药两周以后才逐渐见效,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病人和家属都需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抑郁症的治疗

?(三)无效药物的确认与更换

导致某种抗抑郁剂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是剂量不足,疗程过短。因而,除外严重不良反应,某一抗抑郁剂的剂量应逐渐增加至推荐剂量的最高值,并维持在此剂量水平至少四周,若仍无效果,方可考虑更换。某种药物在使用较低剂量治疗过程中,若临床症状不断改善,则剂量不必增加。使用通常有效治疗剂量2-3周仍无任何效果,应查找原因,注意患者是否遵从医嘱服药。

?抗抑郁疗效的出现顺序: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接着是精神运动功能的改善,

如言语、动作增多,活动增多,最后是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的改善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策略

?确定是否真正难治,特别注意有无遵嘱服药

?增加剂量,或静脉用药

?换药:换用未用过的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

?联合用药:1.两种抗抑郁药联用,一般TCA +SSRI 或TCA +其它新型药;禁用SSRI +经典MAOI ,慎用TCA +经典MAOI 。2.抗抑郁药+锂盐3.抗抑郁药+甲状腺素4.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如甲硫哒嗪,泰尔登,舒必利,奋乃静,非典型药)5.

抗抑郁药+利他林

?ECT 治疗

?睡眠剥夺

双相障碍的治疗

?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

?特别注意不能加速循环:转躁,转抑

?躁狂发作:单用心境稳定剂或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药;抗精神

病药急性期后渐停用;ECT

?抑郁发作:抗抑郁药(TCA 少用)+心境稳定剂;ECT

?混合型发作或快速循环型:心境稳定剂为主,ECT (ECT 时不用锂盐,因加强

肌松剂的去极化作用,延缓呼吸恢复,且可能出现神经毒性)

?维持治疗:心境稳定剂,特别是锂盐

抗焦虑药物

?抗焦虑药物(anxiolytics)的应用范围广泛,种类较多,具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都曾列入此类,并用于临床。目前,应用最广的为苯二氮卓类,其他还有丁螺环酮、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以及部分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苯二氮卓类除了抗焦虑作用外,常作为镇静催眠药物使用,因此被滥用现象较严重,如何合理应用还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抗焦虑药物:适应证

?神经症及其他精神、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

?酒瘾戒断症状

?癫痫

?肌肉紧张

?麻醉前用药

抗焦虑药物

?一、苯二氮类卓类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目前有2000多种衍生物,国内常用的只有十余

种,见上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于 -氨基丁酸(GABA)受体、苯二氮卓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的复合物。通过增强GABA的活性,进一步开放氯离子通道,氯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神经细胞超极化,从而起到中枢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4类药理作用:①抗焦虑作用,可以减轻或消除神经症病人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情绪等;②镇静催眠作用,对睡眠的各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③抗惊厥作用,可以抑制脑部不同部位的癫痫病灶的放电不向外围扩散;④骨骼肌松弛作用:系抑制脊髓和脊髓上的运动反射所致。

抗焦虑药物

?1.适应证和禁忌证苯二氮卓类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

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精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物依赖、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

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禁用。老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抗焦虑药物

?2.药物的选择一般临床医生对神经症患者均千篇一律地给予地西泮,或者两

种甚至三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选择药物时,既要熟悉不同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如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则以长半衰期的药物为宜,如地西泮、氯氮卓(利眠宁)。如患者焦虑呈波动形式,应选择短半衰期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对睡眠障碍常用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咪达唑仑等。氯硝西泮对癫痫有较好的效果。戒酒时,地西泮替代最好。缓解肌肉紧张可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

抗焦虑药物

?3.用法和剂量多数苯二氮卓类的半衰期较长,所以无须每日3次给药,每日1

次即可。或因病情需要,开始可以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次。

苯二氮卓类治疗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量。急性期病人开始时剂量可稍大些,或静脉给药,以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神经症患者,病情常因心理社会因素而波动,症状时重时轻。因

此,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后,无须长期应用,长期应用也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且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性。撤药宜逐渐缓慢进行,缓慢减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

抗焦虑药物

?5.副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少,一般能很好地耐受,偶有严重并发

症。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上述副作用常见于老年或有肝脏疾病者。血液、肝和肾方面的副作用较少见。偶见兴奋、梦魇、谵妄、意识模糊、抑郁、攻击、敌视行为等。妊娠头3个月服用时,有引起新生儿唇裂、腭裂的报道。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很小。作为自杀目的服入过量药物者,如果同时服用

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酒精易导致死亡。单独服药过量者常进入睡眠,可被唤醒,血压略下降,在24~48小时后醒转。处理主要是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血液透析往往无效。

抗焦虑药物

?6.耐受与依赖苯二氮卓类可产生耐受性,应用数周后需调整剂量才能取得更好疗效;长期应用后可产生依赖性,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与酒精和巴比妥可发生交叉依赖。躯体依赖症状多发生在持续3个月以上者。突然中断药物,将引起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多为焦虑、激动、易激惹、失眠、震颤、头痛、眩晕、多汗、烦躁不安、耳鸣、人格解体及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此现象罕见但可导致死亡。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要避免长期应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

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

?丁螺环酮(buspirone)是非苯二氮卓类新型抗焦虑药物,化学结构属于阿扎哌

隆类(azapirones),系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通常剂量下没有明显的镇静、催眠、肌肉松弛作用,也无依赖性报道。主要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还可用于伴有焦虑症状的强迫症、酒精依赖、冲动攻击行为以及抑郁症。对惊恐发作疗效不如三环抗抑郁药。与其他镇静药物、酒精没有相互作用。不会影响患者的机械操作和车辆驾驶。孕妇、儿童和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抗焦虑治疗的剂量范围15~45 mg/日,分3次口服。起效比苯二氮卓类慢。用于抑郁症时剂量应大些,剂量范围60~90mg/日。不良反应较少,如口干、头晕、头痛、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

ECT治疗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摘要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感异常”是一种( ) A.内脏性幻觉 B.错觉 C.感觉障碍 D.非幻觉性知觉障碍 2.蜡样屈曲可见于(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AD D.癔症 3.Ganser综合征是一种( ) A.部分性痴呆 B.全面性痴呆 C.心因性假性痴呆 D.童样痴呆 4.不属于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是( ) A.狂犬病所致精神障碍 B.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精神障碍 C.AIDS所致精神障碍 D.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5.具有广谱特点的抗精神病药物是( ) A.氯丙嗪 B.氟哌啶醇 C.维思通 D.舒必利 6.病人面带微笑地对医生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住院了。这一症状最可能是( ) A.青春性兴奋 B.作态 C.情感暴发 D.情感倒错

7.原发性妄想见于( ) A.精神分裂症 B.急性心因性反应 C.癔症性精神病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8.AD临床将其分为4型,老年前期型是指( ) A.55岁以前发病 B.60岁以前发病 C.65岁以前发病 D.70岁以前发病 9.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精神障碍是( ) A.神经性厌食 B.精神分裂症 C.心因性精神障碍 D.神经症 10.对恐怖症的心理治疗一般可选用( ) A.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疗法 C.阳性强化疗法 D.生物反馈疗法 11.超价观念最常见于( ) A.强迫症 B.人格障碍 C.老年期精神障碍 D.精神分裂症 12.酒精中毒性幻觉症中的幻觉最常见( ) A.味幻觉 B.恐怖性幻视 C.触幻听 D.第三人称的幻听 13.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下降,与其标准体重相比应减少( ) A.15%或以上 B.17.5%或以上 C.15%或更低 D.17.5%或更低

最新精神疾病护理学

精神疾病护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D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2.听幻觉最常见于C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3.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B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C继发性妄想 D.思维散漫 4.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D A.情感障碍 B.思维障碍 C.行为障碍 D.意识障碍 5.痴呆综合征又称为C A.急性脑病综合征 B.谵妄综合征 C.慢性脑病综合征 D.遗忘综合 6.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紧闭,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B A.缄默症 B.主动违拗 C.被动违拗 D.木僵 7.随境转移主要见于D A.精神分裂症B.神经衰弱C.疑病症 D.躁狂症 8.下列哪种说法错误D A.谵妄病人可发生冲动行为 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恐怖性的 C.谵妄病人常有定向障碍 D.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好转 9.男,55岁,有长期饮酒史,近期出现情绪低沉,想死,由家属送来急诊,当时呼吸有明显酒味。对这样有自杀意图的酒依赖者,最合适的处理是B A.耐心说服,劝其不要自杀 B.立即住院治疗 C.每日一次心理治疗 D.每日一次群体心理治疗 10.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D )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支学科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11.感知的定义为( B )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 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 1、维生素B 6 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 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 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 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 1 分析:维生素k 1 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 1 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孩儿们,都该回来了吧,都该收心了吧。再次提醒大家,初期答辩还有10-15天。需要内容: 1、封面 2、目录 3、选题背景(为什么选这个题) 4、课题简介(所做课题是什么解释清楚) 5、基地分析 6、设计理念(设计分析,怎样做这个设计,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成为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本文先从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新闻入手,通过分析案例,得出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的事实,随后引出精神病患者康复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并从精神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家属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社区康复实际工作中的注意点三方面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康复社区康复服务 一、案例及其分析 4月21日凌晨时分,4名中学生翻墙外出玩耍,在曲靖市陆良县街头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后,竟以“打着玩”为由,用竹棍、石块等对其进行近两个小时的殴打,最终导致20岁的女孩钱金芬创伤性休克死亡。记者昨日从陆良县公安局获悉,因涉嫌故意伤害罪,4名中学生已被刑事拘留。(《春城晚报》4月26日) 除了谴责4名肇事青少年的暴行,反思未成年人心智教育的得失,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精神病患者这样“行走于社会边缘的人”,我们如何给予他们应得的权利?残暴悖逆的背后,凸显的是道德的沦丧与教育的失范,而在其背后,掩饰不住的却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社会困境。精神病患者屡屡伤人以及被伤害的现象,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决不等同于忙不迭地将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精神病患者本身有病症的轻重之分,但其无意识下的行为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也是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 对于精神病患者,社会虽然并没有彻底取消他们的容留空间,却往往在歧视与漠视中表露出人类根深蒂固的集体潜意识——把精神病患者当做生活不能自理乃至有害的群体,这种偏见很容易造成对其应享权利的抹杀。就社会学而言,个人化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一部分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制度设计失当的结果。如果我们始终把精神病患者当成异类,那么无形中就扩散成一种社会性病理,受害者将是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换个角度来说,当精神病患者脱离了整个社会制度设计的框架,被视为对社会“零贡献”的群体,很容易引发社会“占有与剥夺他人资源”的排斥感,由此而导致的“精神病患者属社会废物”的极端心理将有可能埋下危险的种子。以殴打精神病患者取乐的少年,是否也是缘于我们的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保障的漠视,间接纵容了少年们的歧视心态与暴行而终酿惨祸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浅识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浅识 桂术甘汤,出《金匮要略》方。组成: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 方剂名称:苓桂术甘汤 □ 药物组成:茯苓四两(12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白术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 □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病症分析: 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方解:点此观看方解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3. 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4. 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 用药禁忌:本方药性偏温,对中医辨证属阴虚,津液不足者,用之宜慎。 □ 临床应用 1.冠心病:用本方加味:茯苓30g,桂枝10g,白术25g,甘草5g,丹参25g,半夏15g,鸡血藤25g,黄芪2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例。本组患者病程均在2年以上,其中2-4年13例,5-7年3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8-50岁6例,51-55岁8例,55岁以上2例。结果:显效(服药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10例;有效(服药25剂,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善,室早减少)5例;无效(服药35剂,症状,心电图无变化)1例。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本方加味:茯苓20g,桂枝、葶苈子、车前草各15g,槟榔12g,白术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1疗程。兼气滞胸闷加枳实、厚朴各10g;低热盗汗加鳖甲、桑叶各10g;大便干燥加当归、郁李仁各10g。另配用抗痨西药异烟肼0.1g,每日3次,共服1年。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1-50岁;X线摄片合并肺结核者8例,无原发病灶者41例;小量积液15例,中等量积液28例,中等量以

临床输液常见配伍禁忌

近年来,由于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药物配伍也日趋复杂,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因静脉注射药物选择溶解溶媒不当、溶解方法不妥、选择液体不当以及同瓶输液中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加入量过大、中西药随意混合、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输液变混、变色、出现结晶等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输液配伍中的安全用药应引起重视。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临床用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 个别医生处方中开%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2]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 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 临床配伍表中所列仅是注射液两两配伍情况,有些新药不可能列入。“混滴”是3 种以上注射剂配伍,因此容易出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发表时间:2012-08-08T09:43:20.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娟 [导读]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王娟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121100) 【摘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关键词】精神疾病分类精神治疗 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活动、行为失常。 精神病分类: 精神分裂症——其表现为思想紊乱、认知紊乱、情感紊乱、行为紊乱。 强迫心理症——患者脑中不断重复一些思想或意念,驱使患者不断重复和无法停止某些行为。 焦虑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精神及躯体的焦虑反应,但却往往无特别可理解的原因。它分为急性焦虑症患者和慢性焦虑症患者。 抑郁躁狂症——大约1%的人口可能患上此病症,其中有些患者会极端忧郁,另一些则极端兴奋。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 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精神治疗: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增强其自信。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乐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 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精神治疗-技巧: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精神病作为一种精神心理上的疾病,治疗的要点自然更要从心理治疗着手。关于精神病相关问题,精神病治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安抚,身边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冷漠甚至歧视都会让精神病患者雪上加霜。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我们需要也应该去主动关怀那些精神病患者,用我们的温暖给他们送去康复的福音!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智商与正常人差别不大,有的还很高。只是发病的急性期受幻听、幻视、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痴呆、不注重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状况,也有的是在治疗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为规范我院药品临床使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安全、保障医患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药管理规定。 2.临床用药是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临床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用药。 3.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加强协作,知识互补、共同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负责。 4.医师应按疾病诊疗规程、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为患者开具处方或医嘱,杜绝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医护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品诊疗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按规定仔细核对处方、医嘱、药品与患者身份,并按正确的方法调配和给药。 5.医院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医院“处方集”和“医院药品供应目录”。药剂科在“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内组织有效地供应。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不得从事药品采购、调剂工作,原则上不得在临床使用非我院药剂科采购供应的药品,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必需按医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6.医院制定有相关的处方权限制的规定 ①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②麻醉药品处方权限 7.使用自费药品或乙类药品,以及扩展用药须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在临床诊疗中,医生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熟悉药品的说明书内容,医师、护士按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品。超出说明书使用药品的医师必须在病历中做出分析记录。 8.医院制定有处方权确认的程序与规定。医院医务科、各药房设有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患有心理疾病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所以,不管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来说还是对于患有其他心理疾病的人来说,治疗和防范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跟随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的王颖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要有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轻松,不要让精神分裂症病人感觉紧张与焦虑,另外在小事上不要与病人发生争执,尽量多陪伴他们,与其交谈,尊重并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鼓励他们自己处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树立康复信心。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都思想不能集中,也不会记得按时服药。家属们要督促患者及时定量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日常治疗,如发现病情严重迹象,要送医诊治。对于神分裂症患者们的护理自然离不开精心的生活照顾,主要是饮食与起居方面,清洁卫生,帮他们准备每日食物,并督促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运动,多安排一些社交活动,利于康复。 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安心住院逃离医院行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交班。平时要加强巡视,病人活动范围要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同时要经常与精神分裂症病人沟通,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反应及逃离医院的想法,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人正确对待住院的现实和认识治疗的意义。 有自杀危险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禁止住单人房间。安置于重病室,有专人巡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心理的沟通。了解其病态的内心体验,掌握病情动态变化,同时要了解病人出现自杀行为的规律。

一般在凌晨、清晨、午睡或工作忙乱时及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情绪突然好转时容易发生意外。这些时间护士要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杜绝意外事件发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检查精神分裂症病人携带的物品,防止病人留存各种锐器、长绳类物品,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患者来说,精神分裂症在摧残着患者的意志和身体,其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好护理措施,尽量减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影响。

浅识《伤寒论》蓄血三方证条文

浅识《伤寒论》蓄血三方证条文 发表时间:2013-03-01T14:03:06.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文永贵 [导读] 阳明蓄血证因立法处方与太阳蓄血之重证雷同,故本文着重讨论太阳蓄血证的证治。 文永贵(四川省阆中市保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37400) 蓄血证包括太阳蓄血和阳明蓄血两经证候。而阳明蓄血证因立法处方与太阳蓄血之重证雷同,故本文着重讨论太阳蓄血证的证治。 仲景根据热与瘀的轻重不同,将太阳蓄血证分为轻、重、缓三方面进行辨治。 1.蓄血轻证证治 原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本证为太阳病不解,在表之热邪随经入里与血相结,从而形成太阳蓄血初结,热盛而瘀轻的证候。临床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为主证特点。其少腹急结仅属自觉症状,其人烦躁欲狂但未致发狂,且初结之血,尚未凝固,还有“血自下,下者愈”的可愈性机转;若有表证,还要先解表,后攻里。说明蓄血并不急重,攻逐之法还可缓行一步。治以桃核承气汤。本方以调胃承气汤泄热为主,加桃仁、桂枝活血行瘀为辅,用药仅属草木之类。 2.蓄血重证证治 原文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本证属瘀热并重之蓄血重证,以其人发狂,少腹硬满为主证特点。热势鸱张而其人发狂,少腹硬满是自觉兼他觉症状。蓄血既重且急,所蓄之血已成死血,失去生发活动之气,此时单纯用草木类药物已不起作用,必须配伍嗜血善飞潜之虫类药物直入脉络,以血肉有情之品,破无情血结。故用抵当汤泻热破结。方中用嗜血善飞之虻虫,善在水中浮潜之水蛭,飞者走阳络,潜者走阴络,以协助大黄、桃仁共奏泻热破结之功。 本证虽“表证仍在”,仍用抵挡汤攻里而不“先解其外”,是因为本证发狂,病情已急不可待,里证急者,先治其里,此其一;脉微而沉,病势已无向外之机,故表药不能救急,此其二;攻其血分,只用通瘀药,无枳、朴等破气药,与表证影响不大,此其三也。 3.蓄血缓证证治 原文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现将本证分三方面讨论。 (1)对“不可余药”一词的理解: “不可余药”,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解释为“不可用其他的药”或“不可剩余药渣,即连药渣一并服下”(光明函大教材《伤寒论讲解》,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前种解释是说“不可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之类”(引自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后种解释是把“余”字当“剩余”解释。 考蓄血三方之前二方证条文均未见“不可余药”的告诫,若按教材的前种解释,既本条文同是蓄血证,同用“抵当”药,又谈什么“不可用抵当汤之类”,出尔反尔,似不是仲景本意。再考前二方的煎服法均有“去渣”,唯本条煎法用水一升,煎取七合,并未注明“去渣”,是连渣而服可知。 故个人赞同后种解释。并认为其旨意有二:其一,丸剂的服法本来就是将药丸吞下或嚼服,仲景欲使充分发挥药效又以水煮丸,但恐护理人员或病员本人当成一般汤剂而常规去渣,故下了“不可余药”的医嘱。其二,考仲景方书其它攻法中有“中病即止”、“止后服”等说,然本方改汤为丸,峻药缓攻,当药中病候,症情缓解时,务必尽剂,以图根治。正如李克绍所说,瘀血不攻不能自下,既攻必须彻底。因此服药必须尽剂,不可少服而使药有剩余。 (2)本证为蓄血缓证,其理安在? 蓄血缓证仍属抵当汤类证,其少腹满、小便自利,病不在气分,是蓄血已成。但本证与蓄血轻证相比,因所蓄之血属有形实邪,其少腹急结与胀满相比,自觉症状与自觉兼他觉症状相此,其蓄血量已由少变多,较蓄血轻证为重。若与蓄血重证相比,本证少腹虽胀满但不硬,且里热不甚,未扰乱神明,故虽是蓄血证却不发狂,因此病情又不及抵当汤证的少腹硬满发狂之急重。所以说本证(比桃核承气汤证血结为深而较抵当汤证病势为缓)为蓄血缓证。在用药上也因之而由汤改丸,峻药缓攻。 (3)蓄血既成,总属重证,欲缓不缓,丸不离汤。 抵当丸之缓,在于改汤为丸,并将水蛭、虻虫由汤中的30个减至20个。但蓄血既成,总属重证,缓攻是方法,攻瘀是目的,不可因病情稍缓而大意,故加重桃仁由汤中的20个加至25个;虽减虫类峻猛之品,意在防峻药伤正而欲速不达,乃以退为进也;犹恐药力不足,难收攻瘀之效,故又增草木缓攻药之用量。一减一增,恰到妙处。且仲景先告诫“不可余药”,后又述“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可见,改汤为丸而不离汤,并且连药渣服下,四丸分次尽服,使药力逗留血所,是缓而不缓也。正如方有执所说:“变汤为丸,名虽丸也,而犹煮汤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变汤为丸而不离乎汤,盖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导读:药物配伍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变色、沉淀、结晶、疗效降低、生命体征改变等,现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分析其原理。 1、处方:生理盐水100ml + 奥美拉唑40mg + 维生素B6 0.3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B6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两者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2、处方:25%葡萄糖40ml +10%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5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药物说明书),危及生命。所以两者应分开静脉注射。 3、处方: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因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故两者应分别使用,而不应加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4、处方:25%葡萄糖40ml+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25%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呋塞米说明书中写到:呋塞米用生理盐水稀释,而不用葡萄糖稀释。对磺胺药过敏禁用。 5、处方:葡萄糖25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3.0g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 K1被完全破坏。 6、处方:西米替丁针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西米替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另外,这类药与麻醉剂合用,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临床应用也应注意。关于西米替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关配伍禁忌,详阅药物说明书。 7、处方: 3:2:1注射液50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并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与防止血液渗透作用。3:2:1溶液里含碳酸氢钠34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PH为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 三磷酸腺苷20mg + 辅酶A注射液100U+ 维生素B6100mg

精神障碍护理学(A卷)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50分) 1.下列那种情况不适用特殊心理治疗() A.精神分列症幻觉妄想状态 B.恶劣心境 C.儿童和青少年行为问题 D.强迫症 E.恐怖症 2.心理治疗疗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治疗方法的选择 B.疗程的长短 C.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 D.良好的医患关系 E.心理障碍的种类 3.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任务() A.澄清事实 B.解决问题 C.支持,鼓励,安慰,引导,教育病人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D.康复治疗 E.行为治疗 4.集体心理治疗的人数() A.5—10人 B.3—5人 C.5—8人 D.15—18人 E.12—20人 5.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 A.病毒感染 B.活动过度,劳累 C.偏食 D.生物学因素 E.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学因素综合作用 6.嗜睡症的病因多数为() A.原发病 B.醒睡生活节律被扰乱 C.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药物依赖或器质性原因所致 D.夜间睡眠时间不足 E.早醒 7.神经性厌食病人进食少的原因() A.没有食欲 B.有意限制进食 C.消化系统疾病 D.照顾别人和担心没有足够的食物 E.偏食 8.慢性失眠症的治疗原则() A.单一心理治疗 B.绝对卧床休息,不做剧烈运动 C.合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规律生活的综合治疗 D.单一中医治疗 E.单一药物治疗 9.目前心因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依据() A.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或临床表现和病程的长短 B.精神刺激的强烈程度 C.发病经过是否可以全部回忆 D.需要药物治疗 E.精神障碍易复发 10.急性心因性反应临床表现不包括() A.精神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 B.病程持续数小时至一周 C.病程至少3个月 D.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E.发作后可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 11.下述哪种情况不能诊断精神创伤后应激 反应() A.强烈的,灾难性的精神刺激下发病 B.事件发生数周内发病 C.病程2个月 D.事件发生后6个月发病 E.病程3个月 12.一级预防是指那些人群() A.精神疾病发展早期 B.精神疾病临床期 C.有心理问题者 D.精神健康者 E.精神疾病康复期 13.社区精神障碍护理特点() A.主要治疗急性期的病人 B.帮助精神健康的人保持健康 C.帮助慢性精神病人建立自护能力,减少精神衰退。

临床用药监控体系

临床用药监控制度 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 1.卫生院药事管理小组负责临床用药的监测、评价及监管,具体由门诊部组织实施,由药房监管。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确定临床专业的药品比例,每月统计相关数据,对用药比例超标的,按规定扣罚科室相应奖金。 3.充分发挥卫生院合理用药监测体系的作用,认真、及时、准确收集数据,重视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药品的监测和分析,特别对异常增量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做积极的干顶,并跟踪整改。 4.定期对抗菌药物专项评价,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5.实施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当月使用量前三位、连续两个月用量前三位或连续三个月用量前十位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对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或其它可疑药品,上报药事管理小组,药事管理小组结合疾病流行状态、科室用量走势、按病种用量走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使用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停用。 6.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干预。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血液制品、静脉用输液、中药注射剂、胃肠外营养、抗菌药物、激素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专项点评,制定改进措施。 7.实施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确定和报告用药错误的登记、报告、分析和处理的程序,通过了解院内外发生的用药错误类型来预防用药错误,避免用药错误的再次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8.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建立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药学部每季度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因果分析,以降低病人用药风险。 9.制定病区(诊疗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确定各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的

胸痹辨证分型及临床用药浅识

胸痹辨证分型及临床用药浅识 李京玉 ( 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延边133000) 关键词:胸痹;辫证分型;用药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13(2007)04—040—01 胸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在《灵枢?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胸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预后不良,《金匮要略》又有进一步论述,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方剂。 1、辨证论治 阴虚阳亢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治宜滋养心肾,平肝潜阳。方用一贯煎、天麻钩藤饮化裁:何首乌、生地、夏枯草、菊花、玄参、桑寄生、牛膝、丹参、钩藤、珍珠母等。 气阴两虚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 脉弦细或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通脉宣痹。药用:生脉散加味:党参、

麦冬、五味子、黄精、枸杞子、川芎、丹参、当归、赤芍、木香、三七粉等。 气滞血瘀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因情志异常而诱发。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治宜行气活血,通脉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川芎、降香、瓜蒌、元胡、三七等。 胸阳不振,痰湿内阻主证:胸脱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治宜通阳宣痹,豁痰宽胸。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瓜蒌、薤白、半夏、桂枝、郁金、丹参、赤芍、川芎、降香、石菖蒲、三七等。 阴竭阳脱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唇燥,舌质红绛少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治宜回阳固脱,兼敛真阴。方用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附子、干姜、人参、五味子、炙甘草、丹参、黄精等。 2、体会 本病病机是心的阴阳平衡失调为本;气滞血痰为标,而心的阴阳平衡则有肾的元阴、元阳调节,故临床多数伴有心、肝、脾、肾的虚损,且每型

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常见配伍禁忌(仅列举临床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配伍) 1.米力农注射液/普南力康与速尿,布美他尼混和产生沉淀 2.盐酸尼卡地平与速尿配伍禁忌 3.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不能与碱性液体混和,因其酸性物质可能引起溶液浑浊或絮状物形成 4.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不宜配伍 5.胰岛素:注射用阿糖胞苷,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多巴胺,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注射液,氨茶碱,奥曲肽注射液,速尿 6.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配伍,与维生素K1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映,使两者疗效减弱或消失 7.丹参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禁忌 8.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盐酸多巴酚丁胺,氨茶碱,维生素K 9.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得与维生素K1混合使用 10.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b内酰胺类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和,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 11.注射用亚叶酸钙不能与5-氟尿嘧啶混和,因可能产生沉淀 12.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 13.注射用骨肽:不可与氨基酸类药物,碱性药物同时使用 14.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可与其它任何注射液混和注射 15.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不应与维生素C,维生素K

16.酚璜乙胺注射液: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和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和 17.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能与PH大于6.3的其它溶液混和,因为PH的增加会产生氨溴索游离碱沉淀 18.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与其它药剂混和时,若PH超过8,本药可能析出 19.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本品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故不宜与硫喷妥钠混合注射20.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硫酸镁,葡萄糖酸钙 21.丹参川穹嗪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注射液一起配伍 22.安可欣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 23.苯巴比妥钠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 24.依达拉奉与氯化钾注射液 25.肾上腺素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与胰岛素配伍时效降低 26.甲氧氯普胺与速尿,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氟尿嘧啶,顺铂配伍禁忌 27.氨茶碱与胰岛素,维生素C,辅酶A,硫酸镁配伍禁忌 28.维生素K与盐酸多巴胺,雷尼替丁,维生素C,硫酸镁,艾诺吉配伍禁忌 29.速尿与二甲弗林,尼卡地平,法莫替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米力农配伍禁忌 30.前列地尔注射液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 31.氢化可地松:与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碳酸氢钠,氨茶碱,硫酸镁,胰岛素配伍禁忌 32.地塞米松:硫酸镁,胰岛素,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维生素B6,昂丹司琼,

精神病学考试复习题解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支学科 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3.精神障碍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情绪改变 B.认知改变 C.行为改变 D.伴有痛苦体验 E.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 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 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 5.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 C.5-HT系统功能亢进 D.5-HT系统功能低下 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不足 6.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哪项不正确: A.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 B.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 C.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D.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 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 7.有关心身疾病的描述,哪项不对: 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 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 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8.以下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的是: A.酒依赖 B.双相情感障碍 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E.单相抑郁 9.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 A.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 作者:薛爱珍, 任昱, XUE Ai-zhen, REN Yu 作者单位:薛爱珍,XUE Ai-zhen(浙江大学校医院,浙江杭州,310027), 任昱,REN Yu(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06) 刊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年,卷(期):2009,23(11) 参考文献(6条) 1.虞荣喜血液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2007 2.唐凤强;孟红;朴英姬血小板增多症转化红白血病1例研究 2008(22) 3.王兆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子机理与临床研究的进展[期刊论文]-血栓与止血学 2007(05) 4.侯丕华;梁贻俊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 1999(03) 5.米丰年;李丽;张晓敏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期刊论文]-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06) 6.苏凤哲从郁论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魏文俊.许建明.汤海涛.李诚.何伟.WEI Wen-jun.XU Jian-ming.TANG Hai-tao.LI Chen.HE Wei12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医药2007,11(12) 2.齐玲芝.孙玉红.杨文颖丹参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7,27(4) 3.刘春霞羟基脲联合丹参冻干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6) 4.曹灵勇.温成平.谢志军.李海昌.范永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时中医治疗策略[期刊论文]-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7) 5.焦栓林.申德林.王全楚.欧阳洪.杜世奇.张玉华.秦建增.宋晓英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2007,24(7) 6.杨莉丽.杜意平.邹兵.王俊萍.何敏.王园园丹参注射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意义[期刊论文]-罕少疾病杂志2009,16(6) 7.姚岭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探讨[期刊论文]-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 8.段赟.李雪松.夏小军从中医学"血浊"理论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期刊论文]-中医研究2011,24(4) 9.刘建生.田怡.张晓红.袁耀宗溃疡性结肠炎与血小板激活的关系及丹参治疗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22) 10.张金卓.张彦.郝英霞.齐红兵.Zhang Jinzhuo.Zhang Yan.Hao Yingxia.Qi Hongbing丹参注射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 引用本文格式:薛爱珍.任昱.XUE Ai-zhen.REN Yu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