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2012)

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2012)

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2012)
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2012)

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

(2012年修订版)

第一条为控制证券交易所质押式回购(以下简称“回购”)业务的交易结算风险,根据有关法律、部门规章、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相关业务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经本公司和相关证券交易所认可可用以进行回购交易的国债(包含地方政府债,下同)、公司债等其他债券(包括公司债、企业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的公司债,下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质押式回购”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实行标准券制度的回购交易。

本办法所称“标准券”是指允许进行质押式回购的债券申报为质押券后,按相应折算率折算形成的用以确定可通过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融资的额度。

本办法所称“标准券折算率”指一单位债券所能折成的标准券代表的金额与一单位债券的面值之比。

如未特别指明,本办法所称“证券交易所”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四条本公司在每个交易日(以下简称“T日”)收市后,分别计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可进行回购交易的债券在当日以后第二个交易日(T+2日)适用的标准券折算率。

第五条对于在相应证券交易所已经发生交易的债券,本公司按照“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一”(见附件一)计算其标准券折算率。

对于新上市债券,本公司最迟在债券上市前一日,按照“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二”(见附件二)计算该债券上市日及次一交易日适用的标准券折算率。对于上市以后在相应证券交易所从未发生交易的债券,本公司按照“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二”计算其标准券折算率。

第六条经商证券交易所后,本公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前款所称“市场情况”包括出现相关重大政策变化、单一证券账户或者某些关联证券账户过度集中持有某一债券品种等情形。

第七条标准券折算率由本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在计算当日日终分别通过各自通信系统、网站予以发布。

第八条本公司可以商证券交易所修改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调整公布时间,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九条本办法由本公司会同证券交易所进行修订。第十条本办法自2012年12月3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一:

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一

国债的标准券折算率=上期平均价×(1-波动率)×97%÷100。

公司债等其他债券的标准券折算率=上期平均价×(1-波动率)×[70%,95%]÷100。

可转债的标准券折算率=上期平均价×(1-波动率)×[48%,71%]÷100。

其中:

1、上期是指:

(1)对于当日(T日)之前(含当日)交易所交易超过5个交易日(含5个交易日)的债券品种,上期为该品种债券当日之前有发生交易所交易的最近5个交易日(含当日);

(2)对于当日之前(含当日)交易所交易不足5个交易日的债券品种,上期为当日之前有发生交易所交易的所有交易日(含当日)。

2、上期平均价是指:

(1)对于在T-4日(含该日)至适用日(T+2日,含该日)之间没有兑付利息的债券品种,上期平均价为该品种债券上期各交易日以交易所交易方式达成的交易的加权平均成交价(以成交量为权重,成交价以全价计算);

(2)对于在T-4日(含该日)至适用日(T+2日,含该日)之间有兑付利息的债券品种,上期平均价为该品种债券上期各交易日以交易所交易方式达成的交易的加权平均成交价扣除一单位该品种债券的兑付利息(以成交量为权重,成交价以全价计算)。

3、波动率=(上期最高收盘价-上期最低收盘价)÷[(上期最高收盘价+上期最低收盘价)÷2]。国债和公司债等其他债券的收盘价以净价计算,可转债的收盘价以全价计算。

4、上述公式中的[X%,Y%]指在X%和Y%之间取一个固定值,具体取值由本公司根据相关债券的评级及担保等具体情况确定后通告证券交易所,由本公司在该债券上市前向市场公布。

5、标准券折算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舍弃小数点后第三位起的数值)。

附件二:

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二

国债的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参考价×93%÷100。

公司债等其他债券的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参考价×[70%,91%] ÷100。

可转债的标准券折算率=计算参考价×[50%,70%]÷100。

其中:

1、计算参考价是指:

(1)国债和可转债的计算参考价为发行价格。

(2)“公司债等其他债券”中,公司债和企业债的计算参考价为发行价格,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后上市的公司债,其计算参考价根据票面利率及交易所市场上期限、信用评级和担保情况类似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确定。

2、上述公式中的[X%,Y%]指在X%和Y%之间取一个固定值,具体取值由本公司根据相关债券的信用评级及担保等具体情况确定后通告证券交易所,由本公司在该债券上市前向市场公布。

3、标准券折算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舍弃小数点后第三位起的数值)。

医学统计挑选题

第一章绪论 1.医学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用样本推论整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是指()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的任意个体 C. 挑选总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 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 收缩压测量值 B. 脉搏数 C. 住院天数 D. 病情程度 E. 四种血型 4.随机测量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系统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抽样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收集数据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 仪器故障误差 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 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 样本量不够

员工各项出差管理制度

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1.0目的:为完善公司管理,规范员工外出公务期间的考勤及所发生差旅费用的 管理,特制定此规定。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0定义解释 3.1公司员工外出公务可分为外勤和出差两种类型。 3.1.1因公外出,在工作所在地市区范围内办事当日可往返者, 即为外勤。 3.1.2因公外出,超出工作所在地市区范围之外办事,即为出差。根据出差 旅程远近,出差又可分为“短程出差”和“长程出差”。 3.1.3.1短程出差:因公外出,超出工作所在地市区范围但距离在200KM 之内办事,当日可往返,而无需在外住宿者,即为“短程出差”。 3.1.3.2长程出差:因公外出,超出工作所在地市区范围之外办事,当日 不能返回,而需在外住宿者,即为“长程出差”。 3.1.3.3公司驻外办事处人员以驻地为工作所在地;内部人员从此规定。 4.0内容: 4.1员工外勤时,外出人员需在公司前台《外出人员登记表》上登记,交部门 主管签名确认后,方可外出。如当时部门主管不在由其代理人或主管返回 后补签。未经登记擅自外出者,视为脱岗,按《考勤管理制度》的有关规 定处理。 4.2员工出差,需详细填写《出差申请单》。按以下程序进行核准后,交人力 资源行政部存档备案,方可外出。申请流程为: →→→ 4.3出差旅费分为交通费(含市内交通)、住宿费、补助(餐费、通讯费等) 及特别费(因公需要的招待费、邮费、运杂费等),其给付标准如下: 4.3.1交通费需以车票认定;无法取得凭证和使用公司交通工具者不报交通 费。 4.3.2住宿费以发票认定;公司在出差目的地备有住宿场所的一律不报销住 宿费。

4.3.3出差补助依据职务等级标准报销。 4.3.4特别费需事先申报,凭票据核报。 4.4.短程出差及上班时间计算标准: 4.4.1短程出差地区内,因公司要求或业务需要,需住宿时,请示有关主管 后,按长程出差标准支付补助和住宿费。 4.4.2出差归来:出差者从出差地归来当日,如是在午前回到工作地,应工 作到公司下班时间。 4.5出差费报销 4.5.1交通工具费包括以下内容: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票费。依种类和 相应职位等级实报实销(见7.2.1.) 4.5.2出差补贴:用于出差人的饮食、通讯等支出,按实际出差日(主管以 上级别的凭餐费发票或收据按限额实报实销,员工级别的按照定额计 算)支付。上午出差按全额支付。下午出差半额支付,22:00时以 后出差不支付。以交通工具的票根为准,(享受出差补助时,则不享 受公司午餐补助)。 4.5.3住宿费:按实际住宿天数在定额标准内依发票实报实销。在交通工具 上过夜的,不支付住宿费。 4.6出差过程中,因生病、交通中断或其他意外情况超过预定期限停留时,在 查清事实基础上,可按长期滞留费标准,支付费用。对长期滞留出差的处理是:在同一地区连续滞留5日以上时,对超过日数,支付40%的出差补贴或包干费用。 4.7出差者不能依所填写《出差申请单》回公司时,需通过电话向部门主管负 责人申请,由其代办相关手续。 4.8长期出差者必须每周自出差地向主管领导报告工作情况,但出差时间不足 一周的,可回公司后报告。对不按规定提交者,停发相应的出差补贴,但经主管领导认为不得已情况除外。 4.9二人(含)以上或出差者身兼两个以上职务时,差旅费按最高职级标准给 付。 5.0其它 5.1差旅费借支规定

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操作规范

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一)名称:计量标准器具核准。 (二)性质:行政许可。 二、设定依据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 (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权限: 、各地级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的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考核;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的次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六条,内容同上)、自治区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七条,内容同上)

、自治区直属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八条,内容同上) (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权限: 、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的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考核;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的次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六条,内容同上)、市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七条,内容同上) 、市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八条,内容同上) (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权限: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的次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六条,内容同上) 、县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七条,内容同上) 、县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考核。(依据《计量法》第八条,内容同上) 四、行政审批条件 (一)选用的计量标准技术指标满足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有效检定证书;(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经计量检定合格;、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员工考核激励管理办法

员工考核激励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发现优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全体员工均需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 第四条公平、公正。 第五条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形式相匹配。 第六条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七条各类考核目的: 1、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表现考核。 2、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成绩(绩效)考核。

3、获得潜能开发和培训教育的依据,重点在工作和能力适应性考核。 第八条公司定期考核,可分为月度、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以考勤为主,年度考核以《员工考核表》为主。 第十条公司考核员工的内容见《员工考核表》,共有4大类16个指标组成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员工考核表给出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体系。该权重为参考性的,对不同考核对象、目标应有调整。 第十二条各类考核形式有: 1、上级评议。 2、同级同事评议。 3、。 4、下级评议。

5、外部客户评议。 各种考核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考核中宜分别选择或综合运用。 第十三条考核形式简化为三类:即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的评议。 第十四条各类考核办法有: 1、查询记录法:对员工工作记录、文件、出勤情况进行统计。 2、书面报告法:部门、员工提供总结报告。 3、重大事件法。 4、日事清电商erp是员工管理工具,过看板将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至每位团队成员的个人日程,并且每天自动生成工作日志进行汇总,并能有效对员工进行管理和考核。所有考核办法最终以分值的形式反映在考核表上。 第十五条员工年度考核的具体评分标准按以下标准进行:

员工出差及考勤管理制度

员工出差及考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出差管理流程、加强出差预算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参照本公司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规定制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条 员工出差依下列程序办理。出差前应填写出差申请表。出差期限由派遣负责人视情况需要, 事前予以核定,并依照程序核实。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第四条出差的审核决定权限如下: 1、当日出差 出差当日可能往返,一般由部门经理核准。 2、远途出差 由部门经理核准,报主管副总审批,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一律由总经理核准。 第五条交通工具的选择标准 (1)短途出差可酌情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2)远途出差一般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特殊情况下采用汽车出行,一般火车超过六个小时可以选择卧铺出行,特殊情况,可向总经理申请选择乘坐飞机。 第三章出差借款与报销 第六条费用预算 坚持“先预算后开支”的费用控制制度。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费用进行预算,做出出差计划报主管副总,总经理审批,并严格按计划执行,不得超支,原则上不支出计划费用。 第七条借款 (1)借款的首要原则是“前账不清,后账不借” (2)出差或其他用途需借大笔现金时,应提前向财务预约,并有总经理审批; (3)借款要及时清还,公务结束后3日内到财务部结算还款。无正当理由过期不结算者,扣发借款人工资,直至扣清为止。 (4)借款额度与借款人工资挂钩,原则上不得超过借款人的月工资收入。 第八条报销 严格按审批程序办理。按财务规范粘贴“报销单”→部门主管或经理审核签字→财务部核实→总经理审批→财务领款报销。 第四章差旅管理 第九条出差申请与报告 (1)出差之前必须提交出差申请表,注明出差时间、地点和事由,据此安排差旅、住宿等事宜(见出差申请表)。 (2)将出差申请表送人力资源部留存、记录考勤。 (3)出差途中生病、遇意外或因工作实际,需要延长差旅时间的,应打电话向公司请示;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其差旅费不予报销。 (4)员工出差完毕后应立即返回公司,并于3日内(含出差回来当天)凭有效日期证明(如汽车票、火车票等)到财务部办理费用报销、差旅补贴等手续。 (5)员工出差后,必须每日下午22点前向主管汇报工作,并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报总经理审阅。 (6)出差结束后,应于3日之内提交出差报告,并到财务部费用报销。 (7)未按以上手续办理出差手续或未经审批所发生的费用,公司将不予报销,并按旷工处理。第十条费用标准及审批权限,如下表所示。 差旅费用标准及审批表

何为计量及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的基础知识 器具的分类 一、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量块、砝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 (2)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心脑电图仪等; (3)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 二、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是计量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是测量的物质基础。在国际上,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是同义术语,它被定义为“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在我国计量器具是计量仪器,也称主动式;计量器具和量具也称被动式。 计量器具以及计量装置的总称,按技术性能及用途计量器具可分为基准、标准和普通计量器具。 (1)基准计量器具 计量基准就是在特定领域内,具有当代最高计量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而被指定的或普通承认的测量标准。经国际协议公认,在国际上作为给定量的其它所有标准定值依据的标准称为国际基准,经国家正式确认,在国内作为给定量的其它所有标准定值依据的标准称为国家基准,基准计量器具通常有主基准作证基准副基准参考基准和工作基准之分。 基准计量器具的主要特征: 1 符合或接近计量单位定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2 具有良好的复现性并且所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的计量单位或其倍数或分数具有当代或本国的最高精度。 3 性能稳定计量特性长期不变。 4 能将所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的计量单位或其倍数或分数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传递下去。 (2)计量标准器具 计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 物量具。测量仪器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 我国习惯性为基准高于标准,这是从计量特性来考虑的各级计量标准器具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国家基准的量值传递而不能自行定度。 (3)普通计量器具 普通计量器具是指一般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它可获得某给定量的计量结果。 三、按等级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具;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1]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3.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4.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5.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84号 2012-05-10 15:52:02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大、中、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新员工管理规定

新员工管理规定 为规范公司新员工入职及公司内岗位调整员工试用管理,使新员工及岗位调整员工尽快熟悉并胜任工作岗位,特制定本办法。一、劳动合同和试用期期限规定 劳动合同签订类型: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全日制用工首签三年,再签五年,后续根据法律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非全日制用工每两年签订一次。劳务派遣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期限同公司正式员工。 试用期的时间:1至3个月。非全日制用工无试用期。 二、入职手续管理 适用范围:新入职员工 (一)入职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被公司确定录用的新员工须在正式上班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于入职之日(或之前)交行政人事部。包括: 1.身份证及学历证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 2.证书的真实性证明(学信网注册,大专以上学历); 3.免冠彩色近照1寸2张; 4.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文件; 5.个人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6.体检报告,确保应聘人员没有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不能正常工作的疾病。 (二)劳动关系建立

新入职员工应确保在入职前终止与前公司的劳动关系,并出示《离职证明》。如因与前公司的合约尚未结束而导致的任何纠纷或赔偿一律由员工自行负责。公司可因此解除与员工的合约而无需支付任何补偿费用; 新员工入职报到后一个月内,公司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含试用期)。《劳动合同》以遵守国家劳动法为前提,并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承诺,是对劳动关系的保障。 所有拟录用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前需与公司签订《入职承诺书》,《入职承诺书》中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确认: 1.是否知悉其将从事工作的相关情况; 2.是否保证所提供入职材料、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 3.是否收悉劳动合同文本及其附件(包括《员工手册》等),对 相关制度的内容已作了解,并愿意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4.其他需要承诺的事项。 (三)入职手续办理 1.通知报到之日至行政人事部报到,并提交个人证明材料; 2.领取办公用品:每人配备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套工作服、工作牌,并办理考勤登记手续; 3.公司级入职培训; 4.用人部门指引介绍公司同事、办公环境; 5.部门级入职培训; 6.用人部门负责指定“入职引导人”,填写《新员工入职引导书》,

员工出差管理办法

员工出差(境内)管理办法 目的 为规范员工因公出差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差旅费报销标准,本着节约、高效,保障员工出差期间的生活及交通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庆阳东方丽晶商贸公司员工。 、职责 费用报销审批应严格按照文件执行,各部门负责人有责任掌握、控制本部门员工的费用开支和报销,财务部对费用的管理负有控制和监督的责任。 、 出差审批 员工因公出差,应事先填写《出差申请报告》(见附件),注明出差时间、地点、任务、乘坐的交通工具、出差期间代职人等。 经理级(含)以下人员出差由直属上级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总监级 含 以上人员出差由总经理审核、董事批准。 如为部门多人在同一时间出差至同一城市 项目的,由职级最高的人员汇总填写一份《出差申请报告》。 预支差旅费借款 往返交通费 出差天数发生费用(住宿费 伙食补助费 市内交通费) 《出差申请报告》原件作为办理出差借款和报销差旅费依据,在报销差旅费时随同《差旅费报销单》等报销凭证由财务部门留存。 出差市调人员回来后按照要求撰写《出差市调报告》。 、出差期间交通、住宿、用餐及通讯要求 交通要求 总监级以下员工出差时,原则上选择大巴、高铁、火车软座、火车硬卧、轮船三等舱为交通工具;总监及以上人员出差,可以乘坐火车软卧或飞机。飞机以经济舱为主。 如遇出差任务紧急等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书面批准,总监级以下员工可乘坐飞机。 出差时可进行提前计划的前提下 若飞机票价不高于高铁价的 可乘坐飞机 提高效率。 乘坐火车从晚上 : 至次日 : 之间在车上过夜 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 小时以上的可购卧铺车票。 员工应有计划、合理安排出差任务,规划最优出差路线。原则上由行政部统一订往

计量器具分类

计量器具分类 一、按其重要性分: (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具; 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3.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4.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5.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 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但未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2.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3.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4.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5.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公司生活区内部能源分配用计量器具,辅助生产用计量器具; 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 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计量管理的要求:建立测量设备进厂验收、发放周期检定,可以缩短,不能延长维护使用保养以及报废制度,严禁超量超负荷使用出现事故和故障,必须立即报告,不准私自处理根据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国家对该种设备的管理要求,可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

测量设备都要有台账,AB要有设备清单,要进行质量控制 A类测量设备实施强制检定管理包括本单位最高测量标准和工作测量标准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中队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的、测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测量设备,尤其是用于产品出厂检验的设备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 B类测量设备(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有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设备固定安装在生产加工活实验设备上,对计量准确度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卸、实际检定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测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有一定要求,但测量设备本身寿命长、性能稳定且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限定使用范围的测量设备 C类测量设备一般C类测量设备作功能性检查,可为准用包括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无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只需要功能正常的指示性仪表对计量数据准确性要求不高,无测量不确定度要求,性能不易变化的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 二、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量块、砝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2)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心脑电图仪等;(3)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三、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

2012处方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

2012处方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 2012年《处方管理办法》试题 单位: 姓名: 科室: 成绩: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11-14为多选, 每空3分) 1、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种药品。 A、3 B、 4 C、 5 D、 6 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天。 A 、2 B、 3 C、 4 D、 5 3、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 )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年。 A、1 B、 2 C、 3 D、4 4、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专册保存期限为( )年。 A 、1 B、2 C、3 D、 4 5、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 ),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 ),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 );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 )。 A、白色 B、淡黄色 C、淡绿色 D、淡红色 6、用药人设置仓库储存药品的,应当对仓库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区为( ),待验药品区、退回药品区为( ),不合格药品区为( )。 黄色 B、绿色 C、白色 D、红色 E、蓝色 7、用药人调配药品,应当在分装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上注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和注意事项,作出详细记录并至少保存( )年。

A、1 B、2 C、3 D、4 8、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日常用量。 A、1 B、7 C、3 D、15 9、新处方管理办法自( )开始起施行。 A、2007年5月1日 B、2007年2月1日 C、2007年1月1日 D、2007年3月1日 10、购进验收记录的保存期为药品有效期届满后( )年。 A、2 B、3 C、1 D、5 11、处方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依据为:( ) A、《执业医师法》 B、《药品管理法》 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1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原则为:( )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方便 13、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以下药品处方:( )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医疗用毒性药品 D、放射性药品 14、用药人调配药品,不得有下列行为:( ) A、违反药物禁忌或者配伍禁忌调配药品; B、违反国家规定超剂量调配药品; C、裸手直接接触片剂、胶囊和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等无包装药品; D、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四、简答题:(25分) 药师调剂处方时“四查十对”的内容是什么,

新进员工管理制度模板

生产、工程新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一、目的: ?对新招聘的员工规范化管理, 以便较快适应工作 ?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部门、工作岗位信息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她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她的期望?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 综合保障中心) ?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 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要求: 培训要求 ?新员工上岗后及时进行培训、配备生产资料 ?培训要按计划进行, 按不同的工种和岗位需要从生产、工程实际工作出发, 注重实用性, 做什么培训什么, 其它技能在胜任本职工作后 再进行 新员工试用期要求 ?相关管理制度 ?系统组成及名称 ?系统检测功能及各功能的定义 ?系统的检测原理 ?系统的现场布局 ?电气控制原理 ?尺寸标定( 含软件标定) ?系统的操作

?熟悉生产部生产流程( 工程类不做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装置器部件生产( 工程类不做要求) 三、办法 1、到职前 ?让领导、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 ?准备好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准备好系统说明书等, 培训资料 ?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为指导老师 ?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2、部门岗位培训( 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后第一天: ?到公司报到, 进行新员工须知的相关知识学习( 综合保障中心负责) ?到部门报到, 经理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其到来 ?指定办公场所, 发放办公用品 ?发放系统说明书、培训资料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领导、员工, 指定帮带师傅 ?工作描述、职责要求 ?安排一位老员工指导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到职后第一周: ?一周内,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 重申工作职责, 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 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 ?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员工出差管理办法(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员工出差管理办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员工出差管理办法(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公司员工出差流程、出差审批及差旅费报销,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区域公司和子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出差审批程序和权限 第3条因公出差应填写《因公出差审批表》(附件1),并按权限审批。因会议、学习、培训出差的须附相关会议、学习、培训通知。 第4条集团总部人员出差的审批权限及流程: 1.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出差:董事会、监事会发起人→董事长审批→行政管理中心传阅→人力资源中心归档。 2.集团高层领导出差:高层发起人→总裁审批→董事长审批→行政管理中心传阅→人力资源中心归档。 3.中层及员工出差:集团部门发起人→集团部门负责人审批(出

差时间超过2天:→集团业务分管领导审批→总裁审批)→行政管理中心传阅→人力资源中心归档 4.员工因公出差国外或港澳台地区:集团部门发起人→集团部门负责人审批→集团业务分管领导审批→总裁审批→董事长审批→行政管理中心传阅→人力资源中心归档。 区域公司、子公司出差审批流程参照集团总部出差流程自行制定。因公出国或出境由集团领导审批。 第5条出差人员凭《因公出差审批表》办理差旅费预借审批、机票定购手续;除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外,出差人员须到人力资源中心办理备案手续,回来及时报到。 第6条出差中途改变路线和延长时间的,需报分管领导同意,报销审批时另附说明。 第7条几人协同出差的,由主办业务部门或人员填写。因公务紧急,未能履行出差审批手续的,出差前可以电话请示,出差后补办手续。 第三章差旅费构成、报销标准

医生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2012.8.22 基本要求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 按药品通用名处方正确书写处方严格审核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 3号《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处方的内容(1)前记:包括本院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年龄、门诊或住院号、科别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处方的内容(2)正文:以Rp(拉丁文R 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处方的内容(3)后记:医师签名,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人员签名。处方书写规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处方应以蓝色或黑色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处方书写规则(2)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

型、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 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处方书写规则(3)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处方书写规则(4)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处方书写规则(5)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 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药品剂量书写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第一条考核目的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对公司及个人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进和调控,发现优秀人才,加强沟通与激励,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经营战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考核范围本公司所有员工均需考核,并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考核原则 1、以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为主导; 2、以岗位职责任务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3、考评工作中,坚持对事不对人,重视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第四条考核时间 1、公司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并分为月度、年度考核,月度考核在每月末至下月初进行,年度考核在次年初进行。 2、公司因重大工作项目或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第五条考核形式各类考核形式有: 上级评议、同级同事评议、自我鉴定、下级评议、外联客户评议等。因各次考核目的、时段及各种考核形式本身特点的不同,各考核形式在考核过程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第六条考核办法考核采取等级评估、目标考核、相对比较、重要事件或综合等办法,具体根据日常工作记录、档案、考勤情况、部门和员工书面报告、重大特别事件等进行。第七条考核内容

1、主任级以上员工考核,包括所辖部门总体绩效情况和个人绩效表现两部分,其中,所辖部门总体绩效考核结果所占个人考核权重为60%,主要依据所管辖部门整体工作的考评结果综合评定;个人绩效表现权重为40%,主要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ⅰ。 2、公司基层员工考核,依据个人实际工作表现,内容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ⅱ。 3、业务人员根据个人任务总额确定每月销售最低限额和目标销售额,作为当月绩效考核量化依据。若当月无销售任务,对应无绩效工资。 4、考核设立加分项和扣分项,分别对应公司奖励与惩罚条例、考勤制度等相关内容其中,各项目部业务人员每超额完成目标销售额1万元加1分,每低于最低销售额1万元扣1分。其他部门员工有突出贡献,每次加1分,工作有明显重大失误,每次扣1分。第八条专项考核 1、试用期考核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对试用期表现优秀或较差者,可建议提前转正或适当延长试用期; 2、后进员工考核对公司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3、个案考核对员工工作涉及的重大工作项目可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并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处罚。

员工出差管理制度71100

福建圣莉雅环保壁纸有限公司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1.目的 (1)以开源节流思想为指导,控制出差成本,提高出差工作效率。 (2)使每一个出差人员树立自我约束思想,对出差的每一天工作做到日清日结。 (3)使部门领导对下属出差在外工作得到控制,并给予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4)有利于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综合考核。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职员国内外出差的管理。 3.员工因公出差管理 3.1 出差申请及审批 (1)员工因公出差超过一天以上(需要在外住宿)应在出差前填写《出差申请表》,经批准后,将《出差申请表》第一联交公司人力行政部备案,履行出差;分公司员工需将《出差申请表》传真至公司人力行政部备案,原件第一联交给分公司内务主管存档。 (2)副总经理出差,报总经理批准。 (3)除分公司以外的部门经理出差,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超过五天以上需报总经理批准。 (4)部门主管及以下的职员出差,经部门经理审批。除分公司以外的超过五天以上需分管副总批准。 (5)出差一天以内的除营销人员、采购部门、出纳人员、司机以外的也需在出差前填写《出差申请表》。 3.2 出差请款 (1)必须在出差申请批准后,方可办理借款手续。 (2)出差借款应按财务规定办理,填写《借款单》,按财务规定的批准手续审批后,方可到财务领款。已申请备用金的员工,不能再申请出差借款。 3.3 出差实施规定 (1)凡到客户、供应商等处出差(含一天)洽谈业务的人员(当日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办事人员除外),出差前应将出差工作计划预先填写在《出差计划日志表》中,在出差过程中按《出差计划日志表》中的时间、计划内容实施日清日结,将每天出差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分析情况填写在《出差计划日志表》相应的栏目中。 (2)员工出差返回后,按《出差计划日志表》中情况对出差过程进行小结,填

计量标准器具,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降级和报废制度

计量标准器具,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降级和报废制度 (1)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由专人统一管理,并建立设备台帐。 (2)新购进的国产进口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统一由专人组织验收检定会同使用部门及有关人员共同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并做好验收记录。 (3)订制或自制专用仪器设备应有技术检定报告和校验方法,方可投入使用。(4)进口仪器设备、器具的验收,必须具有使用方法和校验部分的中文译本再组织验收。 (5)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标志管理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退货。 (6)仪器设备,计量鉴定装置的使用人员,必须经培训后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上岗证,方可允许上岗操作,并保证做到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7)仪器设备和计量检定装置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新用仪器设备是否正常。使用时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负责人,并在仪器设备位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协同仪器设备负责人进行检修。 (8)除化验室新用滴定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需进行使用前一次性鉴定外,其余玻璃量器只需经外观检查正常后,就可直接投入使用。 (9)玻璃温度计,只进行使用前一次性检定,使用过程中,发现面壁断柱现象,停止使用,并报技术负责人更新并检定。 (10)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超过鉴定周期时,检测人员应拒绝使用。 (11)各组新配备的仪器设备,计量检鉴装置需确定仪器设备负责人。 (l2)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应熟悉其负责的仪器设备、检定装置的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和一般的维护保养知识,定期检查其性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13)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须保管好零配件,实行定置管理。 (14)仪器设备、检定装置,不经质量负责人同意,一律不得外借或相互调配。(15)标准计量器具的降级报废以计量部门的鉴定证书为准,任何人无权自行决定。 (16)仪器设备的报废降级,首先应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告,经质量负责人审核,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指标的验证后再予以决定,如需报废降级,经室主任审批后,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再办理报废降级手续,并做好归档工作。(17)所用仪器设备执行周期检定制度,必须根据其鉴定(校验)结果,依据国家技监局标志使用规定分别贴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停用证(红色)。 (l8)对玻璃量器的计量进行记录。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计算

出生率 (发稿时间:2006-5-24 阅读次数:209)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它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出生人数是指活产,即离开母体时有生命现象的活婴儿总和。年平均人口数是年内各时点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就是年内全体人口所活人年数。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用期中人口数代替。 出生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若出生人数的计算期不足一年或大于一年,需折算为年出生人数,例如,将半年的出生人数乘以2,五年的出生人数除以5,等等。 出生率是就全体人口计算的,故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就人口中某一类别来计算的出生率,称特殊出生率。如各年龄的出生率,城乡人口出生率,各民族人口出生率和不同行业、职业的出生率等等。 出生率水平取决于各年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各年龄妇女生育率越高,出生率便越高。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重越高,出生率也会越高。妇女生育率高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所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有很大差别。 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出生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时,要考虑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 出生率高低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大因素之一。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质上就是控制人口出生率的水平。 出生率是研究和分析人口再生产趋势,制定文化教育、妇幼保健、社会福利等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

死亡率的计算: D(t)/0.5[N(t)+N(t+1)] D(t):一年内死亡人口数 N(t):年初总人口 N(t+1):年末/第二年初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 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计算公式是:死亡率= 式中D 为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P为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计算死 亡率时,分子和分母的统计范围要一致。根据统计分析目的,可以选用不同的分子与分母计算总死亡率和各种特 殊死亡率。如无特殊说明,死亡率通常是指总死亡率。死亡率一般按年计算,即某年内死亡人数与同年平均人口 数之比。如果统计期不满一年或超过一年,均应折算成一年计算,以便进行比较。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发展水平。因此,比较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可以反映社会 经济和社会卫生状况的发展水平。一个封闭人口的变动 趋势主要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水平。男性和女性不 同年龄组的死亡率差别很大,婴幼儿及老年人死亡率远 远高于青少年。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地区的死亡率水平受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在比较不同地区或某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时,要考虑到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变动。死亡率还可按性别、年龄、死亡原因分别计算,称为特别死亡率。 婴 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第一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亦 即未满周岁前死亡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一般以 年度为计算单位,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D0为本年内不满周岁死亡人数,B 为同年活产婴儿数(即同年出生人数)。该公式表示每1000个出生人口中不满周岁死亡人数的比率。本年内登 记统计的不满周岁死亡人数中,有一部分是上一个年份 出生的,同本年出生人数口径不一致,致使计算结果不够精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方法是调整分母的出生人数。根据经验,在本年死亡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中2/3是本 年出生的,1/3是上一年出生的。因此,对分母的出生人数也按此比例进行加权调整,调整后的计算公式如下: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Bt,Bt-1分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