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 小提琴+钢琴曲谱
- 格式:pdf
- 大小:999.08 KB
- 文档页数:7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1渔舟唱晚︳人音版(五线谱)《渔舟唱晚》学校:执教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用书:《朝夕》中的聆听内容之一教学内容:近代筝曲欣赏《渔舟唱晚》年级:五年级[设计思路]《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
筝美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1.以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了解乐曲的速度等,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拓展训练,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等。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1.出示古筝图片以及实物你知道这件乐器叫什么吗?2.认识古筝:听古筝演奏的乐曲。
3.出示课题《渔舟唱晚》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感受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筝曲,营造学习意境。
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聆听古筝弹奏《渔舟唱晚》师生共同欣赏。
2.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
3.出示课题,了解作品。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这首乐曲一共分了三部分,这三部分所描写的意境不同,我们来一起来分部聆听。
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这部分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渔⾈唱晚》赏析《渔⾈唱晚》赏析 《渔⾈唱晚》是⼀⾸古曲,在古筝曲⽬中占有⾮常重要的地位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之⼀。
这⾸乐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是⼀部五声⾳阶作品。
这⾸乐曲的⼴泛流传,对中国筝乐的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编收集整理了《渔⾈唱晚》赏析,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渔⾈唱晚》赏析篇1 《渔⾈唱晚》是⼀⾸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乐曲描绘了⼣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这⾸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影响最⼤的⼀⾸筝独奏曲。
⽐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成。
另⼀种说法是,⼭东古琴家⾦灼南根据流传于⼭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乐曲《三环套⽇》和《流⽔激⽯》改编⽽成,20世纪30年代,⾦灼南将此曲传给娄树华,娄树华在进⼀步改编时,在乐曲的后半部分充分运⽤了筝的“花指”技巧,使⾳乐意境更为鲜明、⽣动,从⽽使这⾸筝曲得以⼴泛流传。
⼀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成。
标题取⾃唐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渔⾈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近来⼜有研究表明,此曲⾮娄树华⾸创,⽽是⾦灼南根据流传于⼭东聊城地区临清⼀带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流⽔激⽯》改编⽽成。
本世纪三⼗年代⾦灼南将此曲传授给娄树华,娄树华⼜以⾦谱为蓝本,作了较⼤发展并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此版本于是迅速流传全国。
《渔⾈唱晚》赏析篇2 《渔⾈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的赞美和热爱。
乐曲的前半部分(第⼀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三段),则运⽤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度变化,表现了百⾈竞归的热烈情景。
钢琴小提琴合奏的中国曲目:
1.《梁祝》:这是一首经典的中国小提琴名曲,由何占豪和陈钢
创作。
歌曲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一首深情而悲壮的乐曲。
2.《二泉映月》:这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歌曲
以二胡独奏为主,小提琴和钢琴为辅,描绘了作者对二泉湖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3.《渔舟唱晚》:这是一首具有浓厚中国风格的歌曲,以古琴和
竹笛为主要乐器,小提琴和钢琴为其伴奏。
歌曲描绘了夕阳下渔舟晚唱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而优美的感觉。
4.《梅花三弄》:这是一首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古琴名曲,小提
琴和钢琴也可以很好地演绎。
歌曲以梅花的坚毅和美丽为主题,给人以深刻而动人的印象。
5.《茉莉花》:这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歌曲,小提琴和钢
琴的合奏非常和谐。
歌曲以茉莉花的芳香和美丽为主题,给人以清新而优美的感觉。
欣赏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九册第一课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九册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
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
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启发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对自然的生动描述。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乐曲中。
教学重难点:(1)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对古曲意境的细致理解和有序参与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古筝、课件、乐曲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①导入新课:介绍古筝,了解接触奏法。
师: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走进古韵浓厚的音乐世界。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件神奇的古代乐器,知道它是谁吗?生:古筝。
(简单评价学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师:说起古筝,老师就要多说两句了。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战国时期就流传于世,在秦朝时更是盛行全国,所以古筝又有一个名字叫“秦筝”。
这样一件神奇的古代乐器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它到底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与它零距离接触,想想办法来唤醒这位古代使者吧!生:学生探索音响,尝试不同的弹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完整欣赏:划分结构。
师:刚才同学们探索出了自然的音响碎片,现在老师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完整的演奏一首古曲《渔舟唱晚》。
大家带着问题仔细聆听。
(出示课件:乐曲描述了怎样的、变化着的景象?)听后,生答:捕鱼——收获——归家教师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体会。
渔舟唱晚教材分析:这是近代古筝艺术家娄树华先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改编的传统筝曲。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标题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乐曲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悠扬的旋律,抒发了对湖滨晚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活泼流畅,通过复式的旋律手法使得旋律线跌宕起伏。
描绘了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演奏时右手的刮奏像是浪花的飞溅声。
以浓郁的中国风民族乐器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渔舟唱晚》,了解民族乐器古筝。
通过演奏,聆听和对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器乐辅助法,对比聆听法,律动参与法等教学方法,熟悉主旋律,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体会作品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3.知识与技能:体验五声音阶的音乐色彩,理解旋律线。
教学重点:聆听古筝独奏《渔舟唱晚》,哼唱音乐主题。
理解旋律走向并且学习五声音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音乐想象,体验乐曲中夕阳映照湖面的美景,渔民满载而归喜悦心情。
教学准备古筝,课件,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音乐导入1.师生问好音乐导入,播放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问: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这段音乐是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曲调改编的电子合成音乐。
有谁了解古筝这项乐器?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教师总结(课件)二)初步聆听,整体感知。
过渡语:现在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感受华夏2500年古筝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舟唱晚》的试听盛宴,请大家带上问题完整的聆听。
1.(课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聆听联想)2.介绍《渔舟唱晚》作者及创作背景。
(课件展示)三)分段聆听,分析作品。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作品中如诗如画般的美景!我们把作品分为2个部分。
首先来欣赏第一部分——夕阳西下。
比较有名的小提琴曲子有:
1.《梁祝》: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曲之一,由陈钢和何占豪创
作。
该曲以中国传统戏曲《梁祝》为素材,描述了梁山伯与祝
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
2.《渔舟唱晚》:这是中国古曲之一,描述了一幅夕阳西下,渔舟
晚唱的美景,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
3.《新疆之春》:该曲表现了新疆春天时节的美丽和欢快,充满了
民族风情和活力。
4.《海滨音诗》:该曲以小提琴和钢琴的组合表现海边美景和浪漫
情感。
5.《流浪者之歌》:这是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流浪
者的艰辛生活和内心世界。
6.《卡门幻想曲》:该曲以歌剧《卡门》为素材,表现了卡门的爱
情故事和悲剧命运。
7.《四季》: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之一,
以春夏秋冬为主题,描绘了四季不同的景象和情感。
8.《巴赫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
曲之一,充满了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涵。
9.《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该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10.《引子与回旋》: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
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技巧。
渔舟唱晚古筝曲考级曲基本信息- 创作背景:1925年,魏子猷由北京辞官回到家乡河南遂平县,被家乡的自然美景所感染,激发了创作灵感,完成了《渔舟唱晚》的初稿,后经娄树华加工润色,于1938-1939年间创作完成。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筝家金灼南将家乡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相关乐曲进行编曲,后传授给娄树华,经娄树华加工而成.- 曲名来源: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音乐结构- 第一段:慢板:乐曲的前39个小节都是慢板,起承转合结构完整,描述了小船在水中飘动的情景。
承部段落采用线条凹凸的分旋法,节奏规律变化多端,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展示出优美的湖光山色,抒发作者对景色的赞赏之情.- 第二段:中板:属于“转”段,音乐速度加快,“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出现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
情绪由景色的优美和渔民的自在转向欢快,运用富有韵味的旋律和排比手法,使乐曲起伏跌宕,旋律轻快,让听众感受到渔民内心的喜悦.- 第三段:快板: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然后递降,演奏速度逐渐加快。
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随着音乐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弹奏技巧- 颤音:是该乐曲的特色之一,力度要渐渐放轻,弹到重音时身体前倾,轻音时将腰重新伸直.- 八度抓:运用八度抓的揉弦时,要准确控制弹奏力度,保证音量和音色的良好衔接。
抓弦之后运用抹弦时,要注意对假甲触弦角度的控制,使音色达到统一.- 抹托技巧:采取提弹法,保证弹奏动作优美自然,充分利用拇指和食指的主要弹奏作用,突显旋律的跳跃.- 连托技巧:不要用力压弦,避免音律失去动感.- 下滑弦:尽量做到一次到位,保证滑弦的准确,注重上滑音、起音、止音和过渡音的统一、和谐.作品赏析- 独特主题: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夕阳西下时,渔舟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描绘了夕阳西下,碧波万顷,渔人欢愉歌唱,满载丰收,欸乃归舟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艺术手法:慢板部分以宏观视角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随后回归微观,描绘水塘的宁静、渔夫的劳作,再到快板部分展现渔夫收网的过程及丰收后的喜悦,最后尾声又回归宏观,呈现出唐朝盛世的河山静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考级要求- 四级曲目:作为古筝四级考级曲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要弹好并表现出乐曲的意境,需刻苦练习。
中国小提琴名曲100首1.《其实你不懂我的心》2.《风含情水含笑》3.《下雨的时候》4.《明月千里寄相思》5.《绿岛小夜曲》6.《中国十八把小提琴》7.《往日的恋情》8.《何日君再来》9.《情人的眼泪》10.《你的眼神》11.《满江红》12.《晚风》13.《欣赏我爱你中国》14.《独奏万泉河水》15.《我爱你中国》16.《我和我的祖国》17.《我爱你塞北的雪》18.《你的眼神》19.《情人的眼泪》20.《满江红》21.《今宵多珍重》22.《晚风》23.《中国浪漫小提琴一》24.《浪漫小提琴二》25.《浪漫小提琴三》26.《中国浪漫小提琴四》27.《中国浪漫小提琴五》28.《中国浪漫小提琴六》29.《中国浪漫小提琴七》30.《中国浪漫小提琴八》31.《我爱你塞北的雪》32.《明月千里寄相思》3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34.《风含情水含笑》35.《爱在深秋》36.《往日的恋情》37.《红麦子》38.《山歌》39.《山丹丹花开红艳艳》40.《渔舟唱晚》41.《在西北草原上》42.《草原之夜》43.《瑞丽江边》44.《红军哥哥回来了》45.《喜见光明》46.《山丹丹花开红艳艳》47.《沂蒙山之歌》48.《伟大的北京》49.《阿美组曲》50.《金色的炉台》51.《牧歌》52.《抒情曲》53.《夏夜》54.《短歌》55.《乐曲两首》56.《二泉映月》57.《送行》58.《四季调》59.《红麦子》60.《红梅赞》61.《夜光下的凤尾竹》62.《喜相逢》63.《渔舟唱晚》64.《春节序曲》65.《春之歌》67.《光明行》68.《洪湖水浪打浪》69.《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70.《茉莉花》71.《歌唱祖国》7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73.《渔舟唱晚》74.《梁祝小提琴协奏曲》75.《爱在深秋》76.《春江花月夜》77.以下是继续提供的一些中国小提琴名曲:78.《新疆之春》79.《新春乐》80.《海滨音诗》81.《阳光照耀塔什干》82.《沉思》83.《爱的礼赞》84.《新疆舞曲》8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86.《G弦上的咏叹调》87.《流浪者之歌》89.《送别》90.《小提琴协奏曲梁祝》91.《梁祝小提琴协奏曲》92.《爱在深秋》93.《红莓花儿开》94.《洪湖水浪打浪》95.《草原之夜》96.《渔舟唱晚》97.《二泉映月》98.《良宵》99.《春节序曲》100.《四季调》101.《喜相逢》10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103.《山歌》104.《阿美组曲》105.《金色的炉台》106.《瑞丽江边》107.《沂蒙山之歌》108.《伟大的北京》109.《在西北草原上》111.《夏夜》112.《短歌》113.《乐曲两首》114.《红麦子》115.《红梅赞》116.《夜光下的凤尾竹》117.《渔舟唱晚》118.《四季调》119.《喜相逢》120.《茉莉花》121.《歌唱祖国》12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123.《渔舟唱晚》124.《梁祝小提琴协奏曲》125.《爱在深秋》126.《春江花月夜》。
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欣赏摘要:一、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的概述二、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的详细介绍1.梁祝2.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3.苗岭的早晨4.思乡曲5.金色的炉台6.新疆之春7.四季调8.渔舟唱晚9.牧歌10.海滨音诗三、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的欣赏价值正文: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欣赏中国小提琴十大名曲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些作品不仅代表着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
十大名曲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融合了西方音乐技法的精髓,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骄傲。
1.梁祝梁祝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经典之作,由何占豪、陈焕庭作曲。
该曲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作品采用交响诗的形式,以小提琴与钢琴协奏,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内涵。
2.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是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的代表作,由陈哲作曲。
该曲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为背景,展现了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丽画卷。
作品运用新疆民间音乐元素,以小提琴与钢琴协奏,呈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3.苗岭的早晨苗岭的早晨由谭盾作曲,以苗族民间音乐为素材,描绘了苗岭地区早晨的美丽景色。
作品采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以丰富的音色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美好生活。
4.思乡曲思乡曲是陈耀星的代表作,以广东音乐为素材,表现了海外华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品采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以优美的旋律传达了浓厚的乡愁。
5.金色的炉台金色的炉台由陈焕庭作曲,以东北民间音乐为素材,描述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豪情壮志。
作品采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以激越的节奏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坚定信念。
6.新疆之春新疆之春由李焕之作曲,以新疆民间音乐为素材,表现了新疆人民在春天里欢庆丰收的喜悦。
作品采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以欢快的旋律传递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7.四季调四季调由鲍元恺作曲,以中国民间音乐为素材,描绘了四季更替的美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