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听高考理综讲座体会

(完整)听高考理综讲座体会

(完整)听高考理综讲座体会
(完整)听高考理综讲座体会

听高考理综讲座体会

高三化学王晓冬

经过学习教育局组织的讲座,我提高了对二轮复习教学的认识,明确下阶段教学的重点。对此,我略谈几点听讲座所得的体会:

一、用全国卷高考回顾。通过对往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研究分析,第一卷主要考查热点有化学与STSE的关系、有关NA、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电化学、反应速率、盖斯定律、有机必考等。第二卷主要考查的是常规元素推断题,要求1到18号元素,结合元素位置,元素性质进行推断,主要考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工工艺流程题,主要依据流程图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而设计的。

二、反思体会

1、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双基”知识的掌握,深挖其内涵和外延,注意知识的横归类和纵向对比,切忌机械分割。讲解中经常有意识地插入些带“陷阱”性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使其从“失败”中获得机智,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重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分析指导,选取经典考题让学生练习,然后帮助他们寻找解题技巧,从而教会他们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程序和思维模式的特点,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摆脱自身困难定势的束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3)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与本学科的联系与应用,以历年高考的试题为依据,加强实验操作、实验步骤设计的复习,提高学生解决综合实验问题的能力。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物质的量及其它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卤族元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金属;镁、铝、铁及其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烃及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合成材料; 涉及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有关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2、把握复习方向,廓清思路抓重点

高考复习备考应以课程标准依据,按照“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确定复习内容定位,以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及必、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清晰复习教学思路、步骤、节骤,拟定有效复习方案,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主线,明确重点知识、

主干知识和关键点、易错易混点。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同类归纳、异类比较、横纵联系、点面结合,在发散收敛的同时,认识、理解、全面整理知识,打通模块,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

3、加强实验题特别是探究式的实验的复习和演练

加强实验题特别是探究式的实验的复习和演练,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的提高。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数据)、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实验评价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课本中出现过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全面地复习,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拓宽思维。如掌握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以及一些仪器的灵活运用等。

培养实验能力,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化学用语的准确性,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实验现象描述的训练,准确用化学用语加以表述,加强对实验原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扎扎实实地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及第三轮综合冲刺复习。

第二轮的复习重点是进行专题复习,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反馈的学生普遍存在薄弱知识内容和题型、重热点知识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和训练,达到完善学生知识网络体系,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我们将必考的内容分成十个专题进行,着重进行学科内知识的适当综合,建构知识框架和认知序列系统,重点是着眼于主干知识、提升能力、辨析概念、梳理、串联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的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工夫,目标瞄准中挡题。复习过程中还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2020-2021)(十六)

(2020高考精品)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 (十六) 1.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生命科学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在分子水平上解开了生命体中蛋白质的降解和死亡的机理,蛋白质代谢再度成为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人体内可以合成所有的氨基酸. B.吸收来的氨基酸可以合成消化酶 C.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之一. D.当糖类、脂肪摄入量不足时,蛋白质的分解会增加 2. 用15N标记某种碱基,让其进入分裂旺盛的细胞中,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一般地说,被标记的碱基不可能是 A.腺嘌呤 B.鸟嘌呤 C. 尿嘧啶 D. 胸腺嘧啶 3. 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土豆片Y是煮过的,因为植物中含有酶,促使H2O2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效 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对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D.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4.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 -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CU 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GGA、GGG 缬氨酸 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一CO—NH一”的结构

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

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11月10日到蒙自州一中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魏昕博士新高考培训,以下是我通过学习新高考培训的体会: 一、新高考改革物理科目的主要变化 科目:由原来的“寄人篱下(理综)”到如今的“另立山头(物理单科)”,即原来3+x(理综),现在3+3(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山东等),或者3+1(物理)+2(江苏、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广东等)。 分值:由“实考计分”变成“等级赋分” 内容:部分章节学习顺序、考点和侧重点有变化 二、新教材编写原则 1.突出育人功能 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内容处理、活动安排、作业设计、呈现方式等方面对教科书全面修订,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时代要求 新教材加入了很多反映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特别是这些科技发展中能体现创新思维的内容,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3.确保科学适宜 新教材在体系结构上逻辑连贯,深度难度渐进,内容准确,表述规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内容选取和活动设计等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 4.优化装帧设计 新教材的版式和插图较之前生动、新颖、活泼、美观,可读性和审美性高,便于自主学习,提升阅读体验。 三、新教材特点 1.突出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新教材从物理观念的培养、科学思维的体现、科学探究的设计、态度责任的体现等方面突出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2.考虑学生认知特点,优化教科书结构

新教材从学生认知水平及物理学科特点两方面出发,在学生合理的认知水平发展下学习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物理观念,发展探究能力;在整体的结构安排上,遵从人们认识事物“先现象,后本质”的一般规律。 3.注重基础,兼顾差异 新教材以概念规律的学习为载体打好基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了一些弹性:设置“拓展学习”栏、章后设置A、B两组习题(A组习题对应《课程标准》中必修内容的要求,B组比《课程标准》中必修内容略有超出,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4.联系实际突出STSE的思想 新教材从问题引入、分析的实例、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练习和习题、多个方面来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相互联系的思想。教材除了在正文的安排中尽可能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还特意设置了STSE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5.重视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 (1)激发思维自主学习 新教材采用创设情景引发思考,设置问题串深化思考,设置“思考与讨论”,思、辩结合多种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编写方式多样,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教材在叙述时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安排探究实验,学生自主探究; 安排“做一做”“拓展学习栏目,让学生动手体验;“科学漫步”“STS”中,开放性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6.关注社会发展反映我国科技进步 内容的选择上,一是在学习经典内容时,新教材多用当代人生活的实例;二是尽可能反映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科书有时代气息。 7.基于提升核心素养,全面设计练习题 (1)发挥练习题在提升学生素养方面的功能 新教材练习题有理解,有辨析,有操作,有创造等多种练习,内容编排有序,让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全面提升素养。 (2)注重练习题合理的学业水平结构 为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把学生练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节后练习题,基本上是学业水平二;第二层次是章后题A组,大部分是水平二,少量是水平三的题;第三层次是章后题B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 (3)控制练习题的难度

数学高考评卷心得体会

发挥最大潜能,让考分达最大值 高考评卷心得 罗昭宇 1、立体几何第1小题一般较为简单,用一般知识即可解决,不必用坐标要求解,但第二题一般都要建坐标系用向量求解。近些年来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考试热点,求法向量成了解题关键:用常规方法繁琐易错,用高等代数向量叉积 简单易行,答卷上不必写求法向量过程,直接写出即可。 2、因每个大题答题框面积有限,故答题只能写必要关键步骤,有些课本上没有的常规结论直接使用,如圆222r y x =+上一点),(00y x p 的切线为200r yy xx =+,点),(00y x p 关于直线b x y +±=对称的点是)),((00'b x b y p +±- 等,如果将前面的过程写得过细,必然会导致后面拥挤,关键的内容没有写上。 3、注重关键词,无论题求证题还是解答题,关键的部分更展示出来,无关细节,计算过程可略去,书写冗繁是一大忌,评卷老师看见冗繁没有头绪的内容就会头痛,尤其是求出最后的结果,要写在最后显眼的位置,不要写在拥护的旮旯角落,避免老师错判、漏判、误判。 4、大家知道,大题不能留空白,“会而不对”的题将涉及的知识套上去,必要时用“瑕疵”法求解,如20XX 年理科21大题: 设函数[].,0,cos )(π∈+=x x ax x f .)()1(的单调性讨论x f ) ,,(221122112211222111 y x y x z x z x z y z y z y x z y x k j i b a n -==?=

.,sin 1)()2(的取值范围求设a x x f +≤ 此题(Ⅱ)小题是高难度题,用下列方法可力争得分: [].,0,sin 1cos π∈+≤+x x x ax 解: ,分别得、、令ππ2 0=x 0 110+≤+?a ,1102+≤+?πa 11≤-πa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中a )3)(2)(1(??? ??∞??? ??∞∞+∞ππ2-4--,,,),,( 这三个范围中取最小范围,即a 的范围是:?? ? ??∞π2-, 这种方法是不严谨的,我们用这这种“瑕疵”法得到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评卷老师也会酌情给分,这与留上空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5、大胆使用归纳、类比,赋值法,如20XX 年高考第6题不等式04 12>--x x 的解是:( ) A (-2,1) B (2,+∞) C (-2,1)∪(2,+∞) D (-∞,-2)∪(1,+∞) 只零用0和3个值检查,即可得到C 答案。 不少题用类比,归纳法,可获得奇特效果,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20XX 年高考数学评卷心得体会 金沙一中数学组 何满贵 20XX 年年6月9—18号,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之下,很荣幸到贵师大母校参加20XX 年贵州省高考评卷工作,现把去年在评卷前、评卷中、评卷后的一些工作以及之后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与老师们一起分享,不对的地方望老师们批评指证,希望对老师们有一些帮助。 我还清楚记得,评卷前数学科评卷组长这样说:“高考,关系着

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今年参加高考试卷批改,很不幸地被分到了现代文阅读一组,之所以言之不幸,是此组的批阅是所有小组中耗时最长、任务最为繁重而艰巨的。 xxxx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李丽娟的《我们与父亲》,命题者拟名为《静流》是名副其实的当代散文,告别了连续几年选用的外国小说文本,这篇选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借此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独到理解,内容和主题跟学生的生活几乎“零距离”,没有时空和文化阻隔,极易引起共鸣。 在九天的奋战中感受到考生的答题情况暴露出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 其一,在考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及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上欠缺,13题品味动词的作用,“挺直”一词表达父亲的心理,绝大多数考生都只停留在

对父亲在生活的打击下要帮助弟弟的坚强决心的分析上,而忽略了特定的语境“父亲接受了现实”“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喝令他收下”这一连贯的人物表现背后所折射出的父亲丰富的心理内涵:为能帮助儿子而长舒一口气,内心的满足、欣慰之情。 其二,对文学作品中文体知识的辨析能力薄弱。15题“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的共同点”则侧重考察考生鉴赏语句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意在要求考生能进入整体语境,通过对四个句子的辨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按解题的思维定势来看,绝大多数考生将“写法”单一的理解为表现手法,于是乎“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渲染气氛”接踵而至。殊不知写法的概念是极其广泛的,它指向全文的写作方法,不仅包含表现手法,还包含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叙述角度、结构形式。因此考生能答出“过渡”的约占88%,能答出“过渡和比喻”的,约占50%,而能在前两点基础上答出“从第三者角度,

高考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材料

高考考前心理辅导 主讲人:梁建文 高三各位同学: 下午好!很高兴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能给大家做高考前的心理辅导。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曾对300多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多年的研究表明,高考获得成功,第一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这是硬件。高考前、高考中同学们的心理,是成功的软件。知识的掌握相信大多数同学已经胸有成竹,而且每个同学的实力已经基本定型。所以,高考前的心理,调节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如果能把心态调整好,相信就会在高考中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临近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都会或多或少感到一些焦虑与压力,特别是几次考试之后有些同学的成绩不够理想,甚至怀疑自己的实力,有挫折感。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有压力和挫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 一.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 面对压力与挫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有一篇名为《招聘》的微型小说,我好几次把它作为人生深刻的哲理小品来阅读,我想借这个机会,把它送给大家。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里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水原没有死成。正当水原悲痛欲绝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正当水原一家人大喜过望之时,从公司却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里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美国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汤姆的青年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里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汤姆没有死成。正当汤姆悲痛欲绝之时,从公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2020年整理)高考改革学习心得体会.doc

高考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本周听了徐主任的专题讲座,收获颇丰。 过去的高考制度改革戴博士指出了三个遗憾之处:1、人才选拔大多是站在失败的立场。每年高考有太多的人落榜;2、只有一把尺子衡量人,尤其是高考原始分数的累加,显得不科学,各科分数的含金量是不相同的;3、大部分的学生数据浪费,对学生的真实评价有误。介于这三种遗憾之处,所以高考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改变过去的选人模式、用人模式、评价模式。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全国卷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全国卷) 1、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XXXX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在XXXX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XXXX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XXXX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3、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4、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5、XXXX年英语分降,语文分增,XXXX年,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均为750分。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英语满分100分。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

高考物理辅导 阅卷老师的建议及分析 高考阅卷感受

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山东省高考物理阅卷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高考阅卷的情况。 今年的理科综合科目阅卷点设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阅卷人员有从山大、山师等高校专门抽调的相应专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再加上全省抽调过来的一线老师。今年一线教师所占比例比较高,占阅卷人员的一半左右。 6月13日上午阅卷人员报到后,集中进行了阅卷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讲解评分细则,下午开始试评并进一步讨论完善评分细则。正式评阅从14日开始。今年的阅卷时间比往年后推了2天,这样做的目的是:阅卷组组长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可以参考更多地市的试卷,从而使评分细则更标准,更规范,当然也更公平。 阅卷现场全封闭管理。阅卷机房门口配备了储物柜,评卷老师们的手提包、背包、水杯、通讯工具等一律不得带入场。评卷教师和工作人员出入评卷场所一律要佩戴工作证,无评卷工作证或照片与本人不符者不准进入。 每一个阅卷机房都受到监控室的监控,通过监控视频,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评卷现场的情况。我们这个题组有三位教师负责。其中两位负责监督阅卷质量,还有一位负责监督阅卷进度。如果在阅卷中出现失误较多或者出现硬伤,阅卷老师会先被警告;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就可能被直接辞退。如果阅卷速度太慢,阅卷教师会被负责人提醒。 阅卷流程:每份试卷都有两位阅卷教师打分,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各自给的分数。总分一样还不行,每一个得分点所评分值都要相同。比如23题分三问,每一问评卷教师都会给出一个分值,只有两个老师的三个分值完全一样这份试卷才能通过。如此“双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零误差。如果两个教师的得分不一致,则要第三个阅卷者进行“三评”。如果三个教师的得分还不一致,则要交给仲裁。 通过本次阅第23题发现学生答卷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考生的卷面特别乱,字迹潦草,得分点不容易找。这部分学生是要吃亏的,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第一问中,有些同学写出的式子为:2012qU mv -=。计算的结果也带有负号。基本公式记不清楚,0=qU a md 这个式子很多同学写成d qu a =。 3、答题不规范。例如第23题中求极板间的距离d ,正确的写法是20122T d a ??= ??? 。有的同学写出的公式为20122T y a ??= ??? ,这是不合适的,因为题目中要求的量是d ,而不是y 。很多学生写212d at =,只写这个式子是不得分的,除非再加上另外一个式子,指出02 T t =。或者写出22011222T qu d at md ??== ??? 。有的考生在最后结果中含有未知量。例如第二问中,学生最后结果为4mv B ql <,其中v 为未知量,如果没有将v 用其它已知量表示出来,结果分1分就没有了。不会写步骤而丢分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在第三问中比较突出,因步骤写的不好而丢掉2-3分的学生很多。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同学们,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复习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怕自己考不好、后悔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等等,这就属于考试焦虑。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们的讲座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小学生准备考试的方法: 一、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对自己要有信心。 二、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隔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再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大家每天合理安排课程,在这段高效时间里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三、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 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不挑食。考前忌暴饮暴食。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是得不偿失的。 四、考试前,及时调节一下情绪。 如果有些紧张,也可做深呼吸,或默念,想一想最令人愉快的事,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考前注意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方面:考试前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举例: 1.考前看不进书怎么办?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考前紧张、焦虑,考试时碰到难题“卡壳”,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场上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等等,这些情况在所难免。这类学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2020-2021高考精品) 有答案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2020-2021高考精品) (二十五) 1.用单细胞小球藻实验表明,当将臭氧导入藻类培养液后,钾离子立即外流,将臭氧从溶液中除去,则臭氧引起的钾离子外渗可立即逆转,并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水平。以上结果不能证明() A.臭氧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臭氧对膜的作用是有选择性的C.臭氧对膜的影响是可逆的 D.臭氧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 2.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离与温度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量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甲表示阴生植物,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右移B.在光强相同时,t2℃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无色透明的塑料大棚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①DNA复制②形成赤道板③纺锤体出现④联会⑤着丝点分裂⑥其因重组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⑤ 实际情况的是:() 4.下列神经调节中,不符合 ... A.大脑皮层H区受损后,产生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将失去听觉 B.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C.下丘脑具有调节体温和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D.同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是双向的,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的抗体 B.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C .有人常患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机体不能产生抗体 D .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6.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成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成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有相似化学性质( ) A .品红溶液 B .石蕊溶液 C .氯水 D .KI ——淀粉溶液 7.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mol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 B .在标准状况下,22.4LSO 3所含分子数为N A C .23gNa 在空气中加热条件下,O 2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 D .lmolC 12H26分子中,共键总数为37N A 8.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 。如果先向该醋酸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然后再氢氧化钠中和此醋酸溶液,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 。则m 和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 n B .m < n C .m = n D .无法确定 9.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 2和lmol O 2,发生下列反应: )(2)()(2322g SO g O g SO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 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lmolSO 3(g )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lmolSO 3(g )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lmolO 2(g )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lmolAr (g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pH=2和Ph=1的HNO 3中C (H +)之比为1:10 ②0.2mol·L -1与0.1mol·L -1醋酸中,C (H )之比大于2:1 ③Na 2CO 3溶液中C (Na +)与C (CO 32-)之比为2:1 ④纯水在100℃和20℃时,pH 值前者大 ⑤同温时,pH=10的KOH 溶液和p H = 10的KCN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离子浓度后者大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9月19号,我们徽县三中高三9科教师到兰州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20号一天在兰州理工大学听取两位老师介绍高考备考经验,对2014-2015学年度高三物理复习意见并提了一些建议。 上午听了来自宁夏蔺立昌老师对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现代高考给教学的启示、高考复习中存在的困惑及误区、科学规划,高效备考复习、网上阅卷应对措施的讲解。建议最重要的还就是注重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题与应试能力,以扎实的基础,平与的心态面对高考。 20号下午银川一中的寇义儒老师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考前物理复习方法及提分策略,首先介绍了三轮复习的注重点。接着总结近8年高考物理试题特点(1、由于受题量的限制,重点考察的都就是物理主干知识;2、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特别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考察;3、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与考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内综合;4、关注考察实验探究与实验设计能力;5、关注“过程与方法”,考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6、关注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命题),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分析与预测,重要知识点:力学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V-t图像;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功能关系;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还介绍了力学复习策略与方法,介绍了知识点比例,第一次考察物理学史,创新性探

究性实验,考查的角度及呈现方式新、巧、活。并提了一轮复习的建议,1、加强物理学史教学。2、实验教学中重视发展型试验、探究性试验、创新型实验。3、做好习题的推陈出新,结合好经典与创新。接着对其她省市试题也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从高考题可以瞧到在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强化综合。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有机结合。练习题目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检测题目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蓝田县洩湖中学陈治国 2015年9月28日,我在西安市26中参加了2016年高考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由湖北教科所的许晓林老师从高考试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巧告诉我们其形成过程,又从七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结合自己以及自己熟悉的人的高考阅卷经历和2015年高考物理评分细则给我们的备考复习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许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给我们的高考复习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下午是由铁一中的陈涛老师从2015年高考试题分析入手,通过与往年考题的对比,提出2016年高考的复习方法以及近几年高考的变化趋势。 研讨会我也参加过多次,每次研讨会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唯有这次研讨会收获颇丰,通过两位老师的详细讲解,是我对高考三轮次的复习有了更科学认识,使我进一步清楚了每一轮次的教学要求和需要达到的目的: 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综合。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有机结合。练习题目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检测题目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结合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在以后的高考复习教学中,只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决战高考: 一、周密计划,备战高考,回来后,结合研讨会的内容,经过同

高考前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高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邵慧玲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能给各位同学做考前心理辅导。距离高考还有三天的时间,此时此刻我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波动:可能有的同学越想多学就越学不进去;平时一学就会,可一考就懵;一到考试就感到心慌气短、呼吸急促、老想上厕所;或者每天为失眠、食欲不振而烦恼;或者 怕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怕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怕自己的功夫没用到;总之心情越来越烦躁、成绩无缘无故下降和人际关系紧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这些都是考前焦虑的表现。考试焦虑对成绩的影响,呈一个倒U型的曲线。如果一点都不焦虑,那么考试成绩和复习效果都很低。如果焦虑水平太高,那么工作效率、复习效果也很低。只有当焦虑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考试成绩才会最好,工作效率才会最高。 考前焦虑还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表明你对应考的高度重视,因为不被重视的事情不会引起过高焦虑;二是表明你面对焦虑缺少对策,因为有把握应对的事情也不会引起过高焦虑。高考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引起重视甚至引起焦虑原本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高考看得过高,引起的焦虑超过一定限度的话,则会 对考前复习和考试发挥产生不利影响。不信大家来看一段视频: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射击选手马修-埃蒙斯在领先 3.3环的情况下,最后一击打出了 4.4环的糟糕一枪,从而将冠军拱手让给了中国选手邱健,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他将子弹射到别人靶上成全了贾占波。为什么他会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连续两次将冠军拱手送人? 大家说的非常好,心态决定一切!要想高考获得成功,首先是你们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这是“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其次是你们的心理状况,这是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它可以使你发挥失常,也可能使你超常发挥。“硬件”和“软件”同等重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对全国200名高考状元进行四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依次为:考试中间的心态、考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所以说,考生的心理状态调整与高考成绩好坏之间有着重要关系。那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附答案(2020-2021高考精品) (1)

(2020高考精品)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九) 1.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有基质和基粒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2.若下图I中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II(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C.甲与乙两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乙管小球藻叶绿素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D.由图II可知,光照强度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①水俣病②镰刀形贫血症③糖尿病④呆小症⑤夜盲症 ⑤巨人症 A ①②⑤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4.据06年2月份统计,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累计案例已经达到170例,其中92例死亡。在疫情最严重的越南,已有93人受到感染,42人死亡。在鸟类中发现禽流感病毒的国家快速增多,扩大了人类暴露或感染病毒的几率,已引起全球公共卫生机构的普遍关注。 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学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B.体液免疫对禽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细胞免疫对消灭禽流感病毒有一定作用

D.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中的溶菌体酶和释放淋巴因子 5.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6.下列有关短周期元素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1个或2个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B. 16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四倍 C. 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 7.2020年1月,我国研制出能在超低温状态下工作的镍氢电池。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2NiO(OH) 放电 充电 2Ni (OH)2,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充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正极8.下列各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可加热)就可以区别的是() A.Na2S、Na2SO3、AgNO3、NaCl、NaOH B.HCHO、CuSO4、NaOH、FeCl2、FeSO4 C.Br2、CH3CHO、CH3COOH、Ag(NH3)2Cl、NaHCO3 D.KAl(SO4)2、NaHSO4、Al2(SO4)3、KCl、MgCl2 9.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重金属 2 Cu离子,这对农作物和人畜均有害.欲采用化学药剂法除掉有害成分,应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A.食盐和硫酸B.铁粉和生石灰C.胆矾和石灰水 D.苏打和硫酸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0的溶液中Na+、K+、MnO4-、Cl- B.在c(H+)<c(OH-)的溶液中Na+、K+、S2-、SO32-

最新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新高考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高考改革心得感悟: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学生选择决定教师岗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即“6选3”。 此外,中学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 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这被他们称为“选科、选师和选课”。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 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高考新政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 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只有学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可能真正促进 学生的个性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个教研组的工作态度与教育业绩,会汇聚成这个教研组的学术声誉,而教研组的学术声誉会成为学生是否选择这个学科作

为高考学科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整个教研组有多少个教学岗位。由于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所以在同一个教研组内究竟特定老师能否上岗,上岗后可以教高考学科班还是学考学科班,每个班会有多少学生,都是由学生的选择决定的。学校制定规则,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是绑定的,在经历二选一之后,学生被分到某个行政班,从此只有班级排名的变化,偶尔有一些活动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走动。所以说,不是高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把学生固化下来了,在不能“行动”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心动”,这多少还是违背了“心动不如行动”的规律。于是,如果学生学不好,往往会抱怨学校不好,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而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借着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在选择的前提下,有了挑选学校教育资源、组合自己擅长科目的机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选择,谁就得负责!如果选择后,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应该首先想办法来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因于老师教学水平太差。尽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当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既定的,我们也要认可这个事实,更要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让他们知道哪些方面要借助于老师,哪些方面要依靠自己。

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生物)

高考生物阅卷心得 黄陂六中袁艳丽 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评分细则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万人关注的高考考试结束后,我受学校的委派,有幸参加了我省2015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今年的阅卷地点仍然是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月10日,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阅卷地点。此次,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这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紧张有序的八天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次我参加的是物理压轴题25题的批阅。下面谈谈阅卷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阅卷流程 1、阅卷培训:首先是整个理综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要求。然后是分组培训,每一个学科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培训。小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先是试评。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是可以得分,哪些表述是不能得分的。这样答案标准会更加统一。试评完了以后才转入正评。 2、评价尺度。网上阅卷明显比纸上阅卷更公正、公平、高效。因为所有试卷都是双评,双评要求0误差,即两名阅卷员在每个得分点给的分值相同,差距不在预知范围内的(每小题不超过1分)便实行三评,如果三评还不能达到0误差,就得仲裁评阅。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因阅卷老师的失误而使考生失分。另外小组长和领导小组的检查员随机抽查阅卷情况,并及时反馈意见。所以整体来说,评卷误差很小,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3、阅卷给分原则 评分的给分原则是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并非只是高考参考答案,还有补充说明。这些评分补充说明是在培训和试评时,根据题长和本组评卷教师试评的千余份学生的答题情况,经过了充分讨论而进行的扩充。应该说覆盖面比较广,基本可以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 二、阅卷体会 详细说一下25题,本题是物理的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今年的压轴题一反往年的常态,今年是力学综合。题目貌似熟悉,容易着手,但是,本题过程多,对象多,解决本题需要有清晰地思路,扎实的功底,得分也却是不一。 阅卷中学生答题失分的情况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思维混乱,审题不清。答题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就匆忙作答,丢三落四,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对,划去再写,卷面乱七八糟。致使阅卷老师评分时找不全得分点出现评分遗漏,一些考生将一些不相关的,甚至是错误的公式胡乱堆积上去,虽然写满试卷,但是得分甚少。 二是书写不规范。主要是物理量的符号没有按题目要求书写,有的是只有公式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只有文字没有公式。 三是数学计算能力太差,差得让人无语。粗心大意,低级错误频出。 最后针对这些情况对同学们有以下建议,希望对以后参加高考的同学起到作用。 一、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要适中。字体太小,太细,太粗,放大都很难辨认,不会给分。 二、解题要规范。步骤一定分步写,先写“原始方程”“基本方程”。高考网上阅卷我们的评分宗旨:先看结果,结果对了给满分;结果不对,看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