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黯然销魂掌”——四辩档

“黯然销魂掌”——四辩档

辩论赛之“黯然销魂掌”——四辩总结陈词的思路剖析——by 史广顺老师~~2011年03月20日 21:23:16
写到这里,终于开始说四辩了,在我屈指可数的几场辩论赛经历中,我一直是负责总结陈词的辩手,对四辩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正因为如此,才很难下笔,我也就带着四辩的心态来写这篇日志吧。

既然用武侠之说来解读辩论赛,那么就该坚持到底,之前每个辩论赛环节都找到了我觉得比较贴切的“武侠功法”,到了四辩这个环节,我可就犯难了,为何如此呢?是因为太多喜欢辩论的人对四辩的理解多种多样,选择哪一种思路最合适呢?

第一种看待四辩的思路是把四辩看成“绝顶高手”,甚至是拯救比赛的人,其实辩论赛的绝大部分内容已经在四辩陈词前结束了,指望靠四辩来拯救比赛,不取决于四辩的水平,而是取决于对手的比赛状态,如果对手比你强,那么在自由辩论结束时胜负已分,如果对手和你难分高下,那么四辩才变得重要。

第二种看待四辩的思路是把四辩看成“浪漫煽情者“,甚至是浪漫主义的诗人,用华丽优美的文字,声情并茂的演讲,冲抵辩论赛场的硝烟和戾气,用带有艺术性的美感来打动观众和评委。不过辩论赛毕竟不是朗诵会,空洞的煽情往往比空洞的逻辑推理还可怕,因为它会给你”毒药般“的错觉,以为华丽的谢幕会带来欢呼与胜利,试想在激烈的足球场上突然有人挑起了《天鹅湖》,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除了以上两种想法之外,其他看待四辩的观点也很多很多,总结起来,如果选一种武功来描述四辩,很多人心里面想的估计大多离不开”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一阳指“之类的绝顶神功,似乎这样才配得上”四辩“的光环....

反思良久,我终于相通了一点,四辩之难能可贵,就在于其“反武功之常理而行之”,拼的是“内功深厚”(也就是双方立论了然于胸),拼的是“意由心发”(也就是挥洒自如的雄辩),拼的是“无招胜有招”(也就是俯瞰辩论赛的气魄与风度),把这些要素全连起来,唯有一种武功能描述四辩,那就是独臂狂侠杨过所创的“黯然销魂掌”。

遥想杨过当年,出身不幸,生活坎坷,天性狂放而率真,淡漠世俗而不羁,十六年飘零江湖不改英雄本色,襄阳大会独领武林群伦如闲庭信步,唯心中情根深重,绝情谷纵身一跳成就侠侣佳话,千军万马中独取敌大汗性命,终成“西狂”正果而后绝迹江湖....杨过,自改之,这一改真真是改出个上天入地难觅第二人的武侠传奇,其巅峰之武功就是博彩众家之长的“黯然销魂掌”。

先来看看“黯然销魂掌”的介绍(选

自百度百科)

“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的形销骨 立,了无生趣。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其时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极大威力,轻轻一掌,将海滩上一块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

他生平受过不少武学名家的指点,自全真教学得玄门正宗内功的口诀,自小龙女学得《玉女心经》, 在古墓中见到《九阴真经》,欧阳锋授以蛤蟆功和逆转经脉,洪七公与黄蓉授以打狗棒法,黄药师授以弹指 神通和玉箫剑法,除一阳指之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学无所不窥,而古墓派的武学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创蹊径,此时融会贯通,已卓然成家。只因他单剩一臂,是以不于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他将这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欲了解“黯然销魂掌”,就要先看看江淹的《别赋》,俗话说“诗词歌赋”,这个“赋”其实就是最佳的“四辩题材”,江淹,就是那个”江郎才尽“的’江郎‘,试想一个人的才华要出众到何种程度,竟会在才思退化之后被众人感慨“才尽”呢?这首《别赋》,读起来意味深长,亦可为辩者参考,全文如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 离霜。巡层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 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乃有剑客慙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於一剑,非买价 于泉裏。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熅,攀桃李兮不忍 别,送爱子兮

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罇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慙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 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廻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蹔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 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 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在《别赋》的最后一段中,说的是“别愁离绪”之无法排解,其中的“辩有雕龙之声”说的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的驺奭(音为“邹士”)作文,善闳辩,故齐人称颂为“雕龙奭”。辩有雕龙之声,岂不是四辩的最佳境界?

为啥用《别赋》和“黯然销魂掌”这般凄凉甚至凄惨的情境来描述四辩呢?四辩不是辩论赛场上最意气风发的辩手吗?不是最风光无限的辩手吗?多少辩手望着四辩虽心向往之却不能如愿,难道真正的四辩竟是“黯然销魂”的人吗?



四辩之“黯然销魂”,首先在于“伤别离”,试想从开始准备一道辩题直至辩论赛结束,有多少甘苦不为人知,有多少思维的颠覆和逻辑的冲撞令人心生激荡,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训练故事,又有多少难言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将随着四辩陈词而化为过眼烟云,胜利者又将开始新的轮回,失败者也许自此告别辩论赛场,只带走一份抹不去的青春记忆。于“四辩”而言,别离的不是紧张激烈的比赛,而是冲进一道辩题的思维空间,而后又必须挣脱的涅槃之旅,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要怎样的洒脱,又要怎样的豪迈?

四辩之”黯然销魂“,其次在于”求不得“,辩手与常人相比,必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快捷的反应,凌厉的口齿,儒雅的风范,集如此之多的优秀素质于一身,却不得不限于辩题的一方之局限,寻找”真理“之存在,还要与同样优秀的对手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决战,从

拿到辩题那一刻的迷惘彷徨,到准备立论阶段的反复雕琢,到内部训练阶段的衡量取舍,直至赛场上的立破攻守,有多少事例还没说完,有多少逻辑还没说清,有多少理念还没抒发,长时间的准备,只为那几分钟的绽放,面对眩目的灯光和喧嚣的掌声与喝彩,辩手的心中,是否有一丝寂寥的愁苦,又有一份‘求不得”的无奈?

四辩之“黯然销魂”,第三在于“思考的痛苦”,万千辩题,本无对错,因由比赛,终有胜负。如果皓首穷经的学习和绞尽脑汁的思考只是为了比赛的胜利,那为何还要苦苦追寻辩论的“真谛”?如果学富五车的渊博和才高八斗的精彩只是为了终将被人遗忘的比赛,那为何离开辩论的赛场之后,心中却留下那么多的痕迹?泰戈尔说过,“人是生而孤独的”,而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思考”是让自己更加孤独的修炼,对辩手们来说,“孤独的思考”是一种乐此不疲的痛苦,它让你偶尔黯然神伤,偶尔快乐销魂,当四辩的陈词完毕,留在心中回味的可否有那一丝丝痛苦的痕迹?



说了这么多,一直就没有说四辩的思路该是什么,其实四辩根本就不可能有固定的套路,唯有把握整个辩题的思维过程的人才能胜任四辩,而每一个四辩都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品”,他/她要总结的并不是比赛,而是整个辩题带给我们的思考;他/她要超越的并不是胜败,而是辩题的局限之外更为广袤的智慧空间;如凤凰涅槃的浴火重生,如鲲鹏展翅的鹰翔九天,如恢弘交响结尾处的震撼咏叹,如狂风暴雨后迎接阳光的那一声惊雷。四辩的陈词会告诉观众,看似简单的辩题背后有多少知识和智慧,看似复杂的逻辑背后有多少荡气回肠的信念之光,看似尖锐对立的正反双方其实都为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追求更高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



四辩之陈词,应让观众超越比赛,忘记胜负,以心中之意带领观众入智慧之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追人类知识之往昔,望无穷未来之明朝,词有尽而意无穷,曲已终却情难消,正所谓“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还是贴一份非常经典的四辩陈词吧,1993年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之总决赛,反方四辩蒋昌建的总结陈词,辩题是“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我想请问对方,人性是什么和人性本是什么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吗?你们如果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根本建立基础的话,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我们多次问对方的善花里面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

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的话,为何有那么多罪行横遍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要跟恶的人作一个潇洒的“吻别”呢?(笑声、掌声)

今天我们本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千年探讨不完的话题。无论是从性善论的孟子也好还是性恶论的荀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呢?抑恶扬善是我方今天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真可谓是“色情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第二,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 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第三,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 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 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谢谢各位!



这篇陈词的结尾正是我要送给所有四辩的箴言,让寻找光明的心灵引领“黯然销魂”的情境吧,至善辩者——无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