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一、1990—1997年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1992 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面对上面经济下滑危机,为了证明执政的合法性,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东风吹来满眼春鼓舞下,通货膨胀达到25%,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于是中央在1994 年提出了适度从紧的政策。

2、政策措施:1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软着陆”。“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形象比喻,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在经过了一段过度扩张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平稳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2.总量从紧、结构调整。财政政策坚持总量上的从紧,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绝对量的减少,而是相对压缩,即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减少。3.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4.从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强化中央在税收分配上的主动权,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流转税制度,扩大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营业税的税目也进行了调整,国有企业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取消了所得税前归还贷款,要上缴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在原来六项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五项。

3、效果分析:1995、1996 年我国经济“软着陆”时,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基本上处于改革以来的最低位,到1997 年物价已基本实现零增长,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

二、1998—2003年的财政政策:积极性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国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产能过剩、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结构问题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国内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失业严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政策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

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例如:1、增发1000 亿元长期国债,所筹资金用作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包括对大“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对江大河的治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2.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刺激消费需求。3.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升级换代。4. 促进地区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3、效果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GDP 增幅的贡献率,1998 年为1.5 个百分点,1999 年为2 个百分点,2000 年也在1.7个百分点左右。截止到2000 年,相比1996 年来说,基础设施支出增长131%,文科卫支出增长61% ,支农支出增长50%,社会保障增长731%。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4年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三、2004—2007年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自1998 年至2003 年,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解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用显著,功不可没。但扩张政策毕竟是一种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随着2003 年中国国民经济终于走过由相对低迷向稳定高涨的拐点,人们对于投资过旺、经济偏热的关注迅速上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便成为必然,财政政策的转型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于是,中央继续调整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

2、政策措施:主要措施有:国债投资规模调减、深化税制改革、进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进出口退税改革、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时间。“稳健”指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影响,可以被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总量和结构。从总量上看,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既不扩张,也不紧缩。从结构上看,财政上实行“有保有控”,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一方面促进“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控制那些偏热行业的发展,以减少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扭曲。这种转变将使财政政策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

3、政策效果: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经济建设呈现出“积极增长较快、经济收

益效果好、群众受惠较好的格局。”

四、2008—2012年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2008 年到现在国内外环境较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运行将高位趋稳,经济增长率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势头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略有降温,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外贸顺差增速有所回落。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近年来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我国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深化改革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2、政策措施:(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大力促进消费需求(2)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3)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政策效果:这些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投资范围更宽,力度更大,以解决收入不平衡的问题,更多地向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和农民工倾斜,促进了消费需求,拉动积极快速发展。控制物价稳定、推动产业结构、注重环境改善,真正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五、未来经济建设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财政政策经历了由紧缩到积极、由积极到稳健、再由稳健到积极这三个复杂的阶段,相比上个世纪的各项政策,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已逐渐走向了成熟,尽量避免“急刹车”和“忽冷忽热”的方式来解决经济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宏观调控的对象、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一些投机者,往往利用调控政策的不健全打“擦边球”,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此时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衰退的压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稳定物价总水平依然是摆在宏观调控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物价拐点已经显现,国内成本性通胀预期不断降低,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推高物价水平。(3)当然,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巩固和延续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重大。

2012级财务管理(2)班

曹清莲 241291602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pdf

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相反,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年度投资规模是可以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得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的性质,这与被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纯消耗的“实”国债,是有着根本差异的。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伴之以财政管理上的严格“增收节支”。我国目前国债的发行收入有相当份额是用于填补经常性支出亏空的,其弊端人所共知,也一直在努力纠正,因而是有着很大的不得已性的。这就需要严格财政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力求以税收等经常性收入去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此外,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各级财政是其主要的财力来源之一,但这是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因而是不能以国债和各级地方财政的准公债收入为来源的。但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又需要庞大的财力投入,这也需要严格加强财政管理,才能解决所需财力。 第三,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其中又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运作,主要是通过增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企业和个人需求以产生政策效应,如果企业和个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相应回应,就不能出现预期的需求扩张。财政的公共投资政策运作则不同,它直接形成着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可以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目前我国已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但市场远未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为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应当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到财政政策为主,而其中又要以财政投资政策为主上来。这就是应主要依靠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否则目前的连续降低利率和扩大贷款规模,已产生了巨大规模的货币存量,一旦我国的市场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则可能立即转入急剧的通货膨胀之中,“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其结果将是宏观经济的过分波动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摇摆。如果联系到对我国金融状况有着巨大压力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时难以结束,我国更应未雨绸缪,尽可能消弭通货膨胀危险于未然。因此,不仅从加大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着眼,都必须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转到大规模增大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来。 论文在线·张馨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整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配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 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政策工具不同。 ②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作用过程不同。 ④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什么是财政政策 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2.财政政策的内容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3.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争论很多,争议很大,主要有“同一说”、“趋同说”之分。前者认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后者认为两者都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在刺激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层面上是一致的,但认为作为观点提出的是“扩张”而不是“积极”。事实上,通观西方经济、财政思想,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指鼓励、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却是政府主动、积极参与经济调控的思想,落实到政策层面上即包括刺激发展的政策,也包括制约发展的,政策,或者在同一时期将两者一并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各种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政策趋向。所谓的“积极的”,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经济萎缩时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一点是必须首先加以说明的。 严格地说,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渊源来看,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现代财税经济理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型财政政策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参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正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极力主张,才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财政理论宝库的宝物的。后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对凯恩斯的理论有所发展,但其宗旨大致仍然不能摆脱凯恩斯理论的窠臼。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财政政策通过调节总需求,发挥其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财政学说为基础,按照既定的财政目标——赤字或盈余,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财政范畴和财政活动方面的相关手段表现出来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世纪常见的中性财政政策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随着国家干预主义占据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政府刺激和抑制经济发展常用的财政经济手段。 从特征和产生的前提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产生,是因为国家采用干预主义政策,积极的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取代市场竞争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所以,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和个人收入水平,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又是区别于“夜警”国家或政府的主要特征。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利用来看,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现代西方国家产生并被广泛利用,但由其特征和产生前提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利用要早得多,也普遍的多。我国建国后,就一直运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即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行调控,且在各个经济时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保证了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完成。但是,由于我们坚持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思想,喊出的财政思想口号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好象没有采用过积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

1.试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进一步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者协调的主要模式有哪 些?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 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 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几年的时间,对抑制通货滞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迫在眉睫。 [关键字]: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上的增债,扩支来拉动需求,弥补需求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利的,但其消极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二.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尽快淡出的观点 即逐年增大的财政风险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令人担忧,积极财政政策应尽快淡出。 (二)步步淡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要求控制债务规模、压缩赤字的宗旨不能放弃。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淡出是必然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型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和重点,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 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 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 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 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 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 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 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 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 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 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 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 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 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 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 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 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 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政策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就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与其她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她有关部门,她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与开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则就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就是: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就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就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与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就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瞧,境外资金流入与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就是银行贷款,这也就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就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就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就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 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 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 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 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在这两 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 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这些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 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两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如同当年抑制总需求扩张、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登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包括经济体制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性矛盾制约日益凸显出来。如果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弹性的价格、利率与货币工资的作用下,经济能够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灵敏的市场机制会有效地运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确实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永远是有效的与和谐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 (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A、萨伊定律的内容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 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

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3)萨伊定律被1929——1933的大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推翻。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946。通论,1936) (1)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一、消费不足(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投资不足(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 (3)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毕业论文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公共管理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下数据来自中央银行的统计或估算和财政 部); 在 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宏观调控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都是通 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健康的发 展或缓解经济发展的极端现象和失调现象。 要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经济带来影响,首先要了解其 定义和内涵,以及这两种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的变动是指改变税率和利率的结构,在 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促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刺激需求 增加,让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使经济步入正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社会中,投资与利率是成反 比的,即利率越小投资量越大,人们认为此时投资有利可图,所以都愿 意投资。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这时大部 分人只愿将钱用来投资而不愿用来储蓄,所以货币的供给量也就相应的 增加,从而带动社会需求,使经济恢复正常。如果经济社会发生通货膨

胀时,中央银行又可以提高利息率,让人们把钱储存到银行,从而减少流通的货币量,进而减小需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政策 那么2005-2009年间我国实现过那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呢 以下是来自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数据;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下调到%,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不。同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pdf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答: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 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 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力量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 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 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所能达到的。 2.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 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 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你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 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 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 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 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 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互相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 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 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 关系的调节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财政乘数一般包括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 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坝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 增加额S,称为派生存款,用D表示。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存款乘数计 算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是有区别的。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 币的倍数。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该指出,无论是银行向企业、个人放款。环视银行向企业、个人买进证券。所形成的存款之创造的功能,绝不是 单个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整个银行体系作用的结果。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关键词:财政赤字;宏观调控;积极财政政策对于财政赤字的是非利弊,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新中国建国后,奉行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从1951~1978年的28年间,仅有10个年份出现财政赤字,赤字数额比较小,一般在2亿~20亿元之间,只有大跃进和三年灾害期间赤字数额较大,1960年赤字最大,是81 8亿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除了1985年外,年年有财政赤字。改革开放之前发生财政赤字,主要是中央政府追求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安排的建设规模过于庞大,财政支出脱离实际以至形成赤字。改革开放之后发生财政赤字,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向单位和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中国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也持续下降;然而在财权分散时事权并未同步下放和减少,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以及财政收支结构未能适应经济形势转变而同步转变,财政支出有增无减,其结果是财政捉襟见肘,虽然一直强调财政收支安排适度从紧却难以之间现收支平衡。不过,那时候是有财政赤字而在数量上无论是绝对量还是来字占财政收和的比重,以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相比都是比较小的。这也就是说对赤字是控制得比较紧的。虽然年年有赤字,但并非主动实行赤字财政政策,而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收入分配改变快与政府职能转变慢,彼此不够协调而形成的被动无奈的结果。1998年以后发生重大转折,正是从被动无奈的有财政赤字,转变为主动利用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在1982年,为17 65亿元,虽有赤字,为数不大。到1997年时财政赤字为582亿元,而到2002时财政赤字达到了098亿元,如此大幅度地增强财政赤字力度,其目的是应对紧缩压力,弥补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缺口,在有可能出现经济下滑威胁时刺激经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应该不应该以财政赤字来满足其支出的需要?一般认为,国家在面临战争等非常情况的时候,国家应该运用赤字手段,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存在“是”和“非”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和非的问题,实质上是好不好的问题。“好”还是“不好”,这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由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财政赤字,或者同一社会制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财政赤字,都会形成不同的判断。其中,最主要的判断的评价尺度是财政赤字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财政赤字究竟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阻碍经济发展,国内理论界对此大致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赤字有害论,认为财政赤字必然损害经济发展;二是赤字无害论,认为财政赤字只会促进经济发展,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经济增长;三是适度财政赤字论,认为财政赤字是否影响经济发展,关键要看财政赤字的规模,不能绝对地说赤字有害或赤字无害。在1998年之前,理论主流是赤字有害论。探究它的原因,又和财政赤字会不会造成国民收入超分配相联系。财政赤字会造成国民收的超分配,是指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权力和职工工资高低都由国家直接控制,财政收支的绝对界限接近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那时候财政不能打赤字预算,一旦财政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便意味着原来安排的国民收入在政府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已经作出平衡的分配后政府部门又另外增加一块支出;然而当时城乡居民的收水平很低,并无余钱可供储蓄。政府增加的这一块支出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这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过了头,出现了超分配,造成了不平衡。这会给当时的短缺经济增添很多麻烦,在价格不能变动情况下会加剧短缺,给经济运行造成紊乱,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市场经济的过渡,可是在普遍的投资饥渴下,社会总需求过旺,在已经安排的国民收分配计划之外再扩大财政赤字,便会加剧求大于供的矛盾,在价格已经放开的情况下便于会刺激物价上升,形成通货膨胀。那时候得出财政赤字有害的价值判断,是实践的总结。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部门倾斜,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提高,余钱日多,储蓄存款日长夜大,政府的财政赤字不一定会引起国民收入的超分配,财政赤字也并非必定有害了。[!--empirenews.page--]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一般有三种: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借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向银行透支。而财政向银行透支的弥补又有三种方式:压缩一般性贷款、增

财政政策与最新货币政策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旨要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对策论的角度探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

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 2.6%、- 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 3.9%、4 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 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 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