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酿酒酵母Y2发酵特性研究

酿酒酵母Y2发酵特性研究

酿酒酵母Y2发酵特性研究
酿酒酵母Y2发酵特性研究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材料器具甜酒酿汁液,新鲜酵母,豆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皮,玻璃棒,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漏斗架,玻璃斗,量杯,三角烧瓶,烧杯,天平,量筒,棉絮;蔗糖,乳酸,碘液。 步骤 1.观察酵母菌 (1)用滴管从甜酒酿的汁液中吸取一滴汁液,滴在载玻片上,用针摊开,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甜酒酿的汁液中悬浮着无数酵母菌。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一个酵母菌,可以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个细胞,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也有几个大的液泡(图示)。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的芽体。芽体成长脱落,就成为新的个体,有的芽体在从母体脱落前又长出突起。这种繁殖方法叫出芽繁殖。 (2)在盖玻片一边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把染液引入盖玻片下。不久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变成蓝紫色的淀粉粒。 2.培养酵母菌 (1)用蔗糖液培养在盛有100毫升的三角烧瓶里加5克蔗糖,煮沸。等到溶液稍稍冷却,加一小块鲜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用棉絮塞紧瓶口。然后把烧瓶放在25~30℃的温暖地方,数小时后就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二三天后吸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已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酒的酿造原理 酒的重要成分是醇,醇分乙醇和甲醇。甲醇有毒性。乙醇无毒性,但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血 液中乙醇含量超出一定比例时,也会引起中毒。 乙醇的重要物理特征是:在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沸点与汽化点是78.3 °c,冰点 为-114°c,溶于水。细菌在乙醇内不易繁殖。 乙醇在酒中的含量用酒精度数来表示。在国际酿酒业中,规定在温度为摄氏20°c 时,乙醇含量的百分 比为酒精度数,简称“酒度”。例如:某种酒在20°c 时含乙醇 26%,则酒精度数为 26 度。 酒的酿造过程分为发酵,蒸馏两大部分。发酵指的是发酵过程,发酵需要糖分和酶。糖分包括葡萄糖 和麦芽糖,果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发酵。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进行工艺处理可 以生成麦芽糖。 糖分与酶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称为酒精发酵。酒精 发酵不需氧气也可以进行,大约每 100 克的糖分可产生 51 克酒精。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特制 的容器中进行的,例如缸,坛,桶等。 蒸馏是酿酒的重要过程,发酵只能使酒精含量达到 15%左右,再提纯或提高酒度就需要用蒸馏了。在经过 发酵的酒液中,不但含有酒精,还有原材料物质和一部分香型物质,但人们只希望获得含水酒精。酒 精的汽化温度为78.3 °c,只要将发酵过的原料加热到这个温度,就能获得气体酒精,冷却后就是液体酒精。 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水分和其它杂质也会掺在酒精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会 变化,因而形成不同质量的酒精液体。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师通常根据不同的温度有选择地取酒。 白酒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 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 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 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 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 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 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 所以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BY4741酿酒酵母菌使用说明

BY4741酿酒酵母菌 BY4741Strain BY4741菌信息: 培养基:YPD 菌株类别:酵母菌 培养条件:28℃,有氧,YPD 质粒转化:电激 保存方式:30%甘油,-20℃ 基本应用:用于蛋白表达 BY4741菌使用说明: 四区划线培养,挑单菌落接种培养使用并保存甘油菌。 BY4741操作说明: 1,本品包含一份甘油菌,使用本甘油菌时可以不用完全融解,在甘油菌表面蘸取少量涂板或进行液体培养即可。也可以完全融解后使用,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细菌的活力会逐渐下降。 2,为保证菌种纯正,避免其它细菌污染,尽量先划平板,然后再挑单克隆菌落进行后续操作。 冷冻管开封: 用浸过75%酒精的脱脂棉严格消毒冷冻管盖。 BY4741菌株复溶: 无菌环境中旋开装有复溶液的滴瓶盖,吸取1ml左右复溶液,加入到冷冻管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株溶解呈悬浮状。 BY4741菌株复壮: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转移到复溶液滴瓶中。做好标识,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细菌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24-48h,真菌在23-28℃培养箱中培养24-72h(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BY4741菌株传代: 将得到的菌株的新鲜培养物转接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中(尽量增大接种量:如用无菌吸管吸取≥50μl新鲜培养物至固体培养基,边移动边缓慢释放),适宜温度下培养,用以菌株的保藏、传代及制备工作菌株。 注意事项: 1、菌种活化前,将冷冻管保存在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室温下放置会导致

菌种衰退; 2、冷冻管开封、冻干粉复溶、菌株恢复培养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一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延迟期较长,部分需连续两次继代培养才能正常生长; 4、苛养菌的培养需采用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敬请正确选择,不清楚时来电询问; 5、某些厌氧菌的培养,自开封到接种完成,均需以无氧气体充填,以保持厌氧状态;培养过程中亦要保持厌氧状态; 6、某些菌种,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要5-10%CO2促进生长; 7、如发现冷冻管盖松动、复溶液浑浊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对应产品。 8、部分菌种有致病性、扩散性,请专业人员在专业环境下有保护性操作。 BY4741菌保藏条件: -20℃保存(复溶液于2-8℃保存) 保藏时间: 2-10年,应根据菌种状况及时转接

温度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温度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酿酒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很多,常见的有温度、pH、氧气、搅拌等环境因素。其中温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探讨温度对酵母酿酒产酒量的影响,检验不同温度下酿酒酵母的出酒率。结果表明:酵母菌在28℃出酒率最高。低温下发酵品质好。 酿酒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微生物摄取原料中的养分,通过体内的特定酶系,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把原料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工业上主要是由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再加入一定量的糖化剂,使溶解状态的淀粉,变为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糖化醪)。这一个由淀粉转变为糖的过程,称为糖化过程。糖化过程是由淀粉酶或酸水解的作用,使淀粉糖化转变为可发酵性糖。最后由酿酒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生产上常用的糖化剂有麦芽和酒曲两种。我国普遍使用酒曲作为糖化剂。酒精是由微生物通过糖酵解(EMP)途径将葡萄糖分解而产生,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比较大。在生产上最常遇到的是温度、水分、氧气、pH、某些重金属离子、乙醇及发酵副产物等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对发酵的影响很大。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酵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影响酶的活性。每种酶都有最适宜的酶促反应温度,温度的变化影响着酶促反应率,最终影响细胞物质合成。②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温度高细胞质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细胞质的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的运输。因此温度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和运输。③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微生物吸收或分泌,除了气体外,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溶解度增加,温度的降低,物质的溶解度也降低,最终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酿酒酵母是一种嗜温性微生物,它的最低温度是1—3℃,最高温度是54℃(几乎致死)。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温度对酵母酿酒产酒量的影响,检验不同温度下酿酒酵母的出酒率。 可以看出,温度不仅影响着酒的颜色,还影响着酵母菌的酶促反应,最终影响代谢产物的类型及产量。温度高,颜色深;温度低,颜色浅。温度过高或过低,糖发酵不完全,糖度高,酒精相对含量少;温度在26℃~30℃之间,特别是在28℃,糖度低,酒精相对含量高。原因是温度对酶的结构和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它关系到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因此,根据不同的需要及发酵微生物的不同,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得出所需要代谢产物或提高产量。 有研究表明低温发酵最好。因为发酵过程比较缓慢,代谢产物反应完全、彻底。营养成分也发酵完全、彻底,脂化时间充分,营养价值高,有利于口感和品质的改善。这与本实验结果相一致,低温酿出来的酒, 清澈透明,香味浓溢,口感好。若要求酒质和口感更佳,发酵时间要延长到20~30天,因此低温发酵周期长。工业上常要求在高温下发酵,在高温下发酵具有反应迅速、发酵快、经济利益高等优点。但也影响了酒的口感和品质。寻求发酵周期短、经济利益高且酒的口感和品质好的最适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麫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 形态及大小:是一种直径为5微米 所属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真菌界(Fungi) 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 纲: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目: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 科:酵母科(Saccharomycetaceae) 属:酵母属(Saccharomyces) 种:酿酒酵母(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介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麫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酿酒酵母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不仅因为传统上它用于制作面包和馒头等食品及酿酒,在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用作真核模式生物,其作用相当于原核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是发酵中最常用的生物种类。酿酒酵母的细胞为球形或者卵形,直径5–10 μm。其繁殖的方法为出芽生殖。 酵母生活史 酵母的细胞有两种生活形态,单倍体和二倍体。单倍体的生活史较简单,通过有丝分裂繁殖。在环境压力较大时通常则死亡。二倍体细胞(酵母的优势形态)也通过简单的有丝分裂繁殖,但在外界条件不佳时能够进入减数分裂,生成一系列单倍体的孢子。单倍体可以交配,重新形成二倍体。酵母有两种交配类型,称作a和α,是一种原始的性别分化,因此很有研究价值。 酿酒酵母基因组 酿酒酵母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测序工作于1996年完成。 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包含大约1200万碱基对,分成16组染色体,共有6275个基因,其中可能约有5800个真正具有功能。据估计其基因约有23%与人类同源。酵母基因组数据库包含有酵母基因组的详细注释(annotation),是研究真核细胞遗传学和生理学的重要工具。另一个重要的酿酒酵母数据库[1]由慕尼黑蛋白质序列信息中心维护。 在科学中的作用 因为酿酒酵母与同为真核生物的动物和植物细胞具有很多相同的结构,又容易培养,酵母被用作研究真核生物的模式生物,也是目前被人们了解最多的生物之一。在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很多都是在酵母中先被发现其同源物的,其中包括有关细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 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三、说明: 1.样品的处理。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液体或半固体样品可用迅速颠倒容器25次来混匀。 2.样品的稀释:为了减少榈稀释倍数的误差,在连续递增稀释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吸管。在稀释过程中,为了使霉菌的孢子充分散开,需用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 3.培养基的选择:在霉菌和酵母计数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选择性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霉菌和酵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用PDA作平板计数时,必项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细菌。 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孟加拉红还可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红产生的红色有助于霉菌和酵母菌落的计数。 高盐察氏培养基:粮食和食品中常见的曲霉和青霉在该培养基上分离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 4.倾注培养。每个样品应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立即倾注并旋转混匀,先向一个方向旋转,再转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把平皿翻过来放温箱培养。大多数霉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因此培养温度25~28℃。培养3d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共培养5d观察记录结果。 5.菌落计数及报告:选取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

酿酒酵母的应用概况

酿酒酵母的应用概况 酿酒酵母虽然形态简单但其代谢产物多、生理结构复杂且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营养成 分,在酿造、医药保健、饲料、能源化工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1、酿酒酵母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酿酒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酿酒酵母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酿酒酵母所酿酒的种类繁多,如白酒、啤酒、黄酒和果酒等,并且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名酒,如贵州茅台酒、绍兴黄酒、青岛啤酒和张裕解百纳等.一般 来说,酒的品种不同,所用的酿酒酵母以及酿造的工艺也不同.但就算是同一类型的酒,不同的地区 也有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不同的风味。 2、酿酒酵母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就有用酿酒酵母来治疗疾病的记载,中医将其称为“神曲”.现代医药上将酿酒酵母制成酵母片,即市售的食母生片,可用于提高新陈代谢机能,治疗消化不良症、肝脏疾病和药物中毒以及白血球减少症和肝炎等疾病.另外,酿酒酵母还可作为一些微量元素的载体,如在酵母培养过程中,添加硒可用于治疗克山病、大骨节病和防止细胞衰老,添加铬的酿酒酵母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等.在医药生产中,可从酿酒酵母细胞中提取凝血脂、麦甾醇(纤维素的前体)、卵磷脂、核酸、核苷酸、多糖、氨基酸、谷胱甘肽和核苷类药物等多种生化药物_53J.此外,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制备相应的基因重组酵母育苗,为攻克及预防相关疾病提供试验支撑. 3、酿酒酵母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酿酒酵母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在畜牧业中~直作为单细胞蛋白的主要来源而被广泛使用.单细胞蛋白是从含蛋白的微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具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缩短饲养期、增加肉量和蛋量、改善肉质和提高瘦肉率、改善皮毛的光泽度和增强幼禽的抗病能力的作用.此外,酿酒酵母还存在于动物肠道中,不仅可以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干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等有机物和磷酸的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提高饲料中矿物质利用率,有助于动物充分利用饲料中的养分.随着家畜摄入酿酒酵母量的增加,酿酒酵母会在家畜的肠胃道上大量繁殖,可有效改善家畜肠胃的菌群结构,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4、酿酒酵母在能源化工中的应用 酿酒酵母在能源化工中主要用于生产酒精,酒精除了可作为“绿色”燃料外还是许多化工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和溶剂,如合成橡胶、聚丙乙烯、乙二醇、冰醋酸、苯胺、聚氯乙烯、乙醚、脂类、环氧乙烷和乙基苯等化工产品.另外,酒精还是香料、染料、油漆、树脂等工业生产部门必不可少的有机溶剂,还可作为珠宝、钟表等的洗涤剂.酒精也是生产和加工油漆和化妆产品中不可缺少的溶剂.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把农副产品用于工业酒精生产也是农产品深加工和保护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5、酿酒酵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酿酒酵母与动、植物同为真核生物,且全基因组比较小、遗传背景相对清楚,因此被广泛作为真核模式生物.通过对酿酒酵母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定位克隆和测序验证等一系列检测后就可获得与人类某些疾病相关的基因序列,使构建精细的遗传图谱成为可能,可大大提高人类基因遗传性疾病(如糖尿病、小肠癌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酿酒酵母作为真核生物的模式菌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后会使人类对真核生物的功能基因组信息、生物信息学、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涉及到人类食品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其中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功能,这使得酵母菌在食品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一定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酵母菌应用前景 酵母菌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依照荷兰科学家Loddoy在1970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将有无形成有性孢子作为分类的起点,属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种的规划主要依据生理的特性,将酵母菌分为三个亚门:1.能形成子囊孢子的酵母属子囊亚门,共4个科22个属139种酵母。2.能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子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共9个科。3.能产生掷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东孢子纲、掷包酵母科、科内有三属。4.不能产生有性孢子,尚未发现有性过程的酵母属于半知菌亚门,共12个属170个种。但就我国目前所常用的分类是将酵母菌分为: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酵母。酵母菌在生物界中的种类繁多,其在人类生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科学家推测,早在史前三千多年,人类就已经懂得酵母的发酵技术,虽不知原理,但却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史前2500年的埃及Theban法王填墓内找到经发酵的面包实体和证明酒和啤酒酿造的壁画和宝物,以及在公元前2698年中国史记记载了自黄帝开始已有教民烹煮面食的记载,都证明人类在这之前就已懂得种植稻米、小麦以及储存、磨粉和利用酵

母调制不同的食物。由此看来,酵母菌的利用已深入人类的发展史。 1.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在酿造、奶制品、焙烤食品等有着飞速的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贺银风教授探究了国内外传统的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了酵母菌在发酵品中的与乳酸菌有着同样的作用,菌种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控制产品的风味特点、营养特征、医疗和保健作用。这为研究酵母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不同的乳制品中的酵母菌存在着多样性,往往是多种酵母菌的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风味,不同的品质,而不同地区也有着自己特有的酵母菌,这是由于酵母菌的多样性所决定的。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存在着许多的优点,主要是对于干酪的成熟有着诸多作用,例如:“(1)酵母菌能利用凝乳中由于乳酸菌的乳糖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使凝乳的pH值有所提高,由起初的5到6左右。酸度的降低,刺激了对干酪成熟也有促进作用的细菌的生长繁殖;(2)某些酵母菌能产生胞外蛋白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分解干酪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速干酪的成熟,使干酪中可溶性含蛋物和辛酸、癸酸等其他高级脂肪酸增加L3J,对干酪的风味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干酪内部的某些酵母菌能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产生少量的CO,影响干酪的组织结构;(4)某些酵母菌能影响干酪某些风味物质如甲基酮的形成[IJ];(5)酵母菌能产生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增加干酪的营养价值;(6)酵母菌在干酪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作用,还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LIJ5。酵母菌在乳制食品中的主要

酵母菌简介

酵母 英语名称:yeast 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芽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酵母菌主要的生长环境是潮湿或液态环境,有些酵母菌也会生存在生物体内。 【生理】 和乙醇来获取能量。 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好氧生活,目前未知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 C6H12O6 (葡萄糖)→2C2H5OH + 2CO2 在酿酒过程中,乙醇被保留下来;在烤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 【特征】 多数酵母可以分离于富含糖类的环境中,比如一些水果(葡萄、苹果、桃等)或者植物分泌物(如仙人掌的汁)。一些酵母在昆虫体内生活。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酵母菌的细胞形态酵母菌的细胞形态酵母菌细胞结构的显微照片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啤酒酵母的菌落红酵母的菌落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生殖】 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一些酵母,如假丝酵母(或称念珠菌,Candida)不能进行无性繁殖。 【酵母菌的生长条件】

酒类发酵机理

3.1酵母生长周期 3.2酒精发酵(AF) C6H12O6 → 2 CH3CH2OH + 2CO2 + Q 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 除乙醇外, 在酒精发酵也会产生,其他几个化合物如高级醇、酯、甘油、丁二酸、双乙酰、乙偶姻、2,3-丁二醇。 3.3甘油丙酮酸发酵 甘油是干葡萄酒的第三个主要成分(次于水和乙醇)。它的浓度通常是6-10g/L,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因为它带来甜蜜和口感的感觉。 甘油主要产生在酒精发酵的第一步,当酵母的增长,他们需要大量的丙酮酸增加生物量。 每次使用丙酮酸分子anabolically,NAD +赤字产生,必须通过甘油丙酮酸途径恢复。 此外,酵母生产甘油作为对高渗透压力的保护者。 甘油生产可能是由两个主要机制: (1)最初的乙醇脱氢酶缺乏,导致减少的不平衡的等价物(2) 必须的初始糖含量高(20%),导致渗透压力和甘油生产的反应。 甘油含量的增加经常需要,但酒菌株构建通常为此也生成醋酸,使其浓度增加。 3.4氮代谢 酿酒酵母只能使用氨和AA。脯氨酸可以吸收酿酒酵母只有在有氧条件下。 可同化氮(EAN):所有的氨和氨基酸、脯氨酸除外。这种EAN可以简单地利用甲醛指数决定的。 EAN < 130 mg / l严重影响酒精发酵的正确发展,过量的氮会导致不可吸收残留氮的存在(微生物不稳定、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 迄今为止, 酿酒酵母中的15运输AA系统已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确定,耦合的进入一个质子。这种质子必须送到细胞外部以维持细胞自动调节。 铵和氨基酸的吸收:主动转运,因为它通过H + -ATP酶消耗ATP。 缺乏足够的EAN可以使酵母使用硫原子吸收光谱法(半胱氨酸和蛋氨酸),释放出氢亚硫酸盐和硫醇。 建议补充盐铵不仅避免发酵停滞和缓慢发酵,也减少异味。 AA组成之间的关系描述了葡萄和葡萄酒的最终的芳香成分 3.5氧气和脂类的生物合成 然而,有一些重要的生物合成途径,使用氧气作为基质,例如植物固醇和不饱和脂

酿酒酵母研究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一直作为面包和馒头以及酿造葡萄酒和啤酒等产品的发酵株.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各国一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新型能源.由于生物能源具有绿色性和可再生性,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研究发现?,通过酿酒酵母发酵代谢生产乙醇,然后将乙醇进一步脱水后再加上适量的变性剂就可获得变性燃料乙醇.因此,利用酿酒酵母发酵技术将甘蔗、玉米、木薯和纤维类废弃物等转化为燃料乙醇,已成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和开发生物能源的重要手段.燃料乙醇俗称酒精,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工业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如在食品行业用于配制各类白酒、果酒、药酒等[1];在化工行业用于合成化工产品(橡胶、苯胺、乙二醇等);在燃料方面用于替代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市场前景广阔;在医药工业用于提取医药制剂和作为消毒剂;染料生产、国防工业等也需要大量酒精;同时酿酒酵母中还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可用于食品和动物饲料的添加剂,不仅能提高其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治疗机体因消化不良或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此外,酿酒酵母与动、植物同为真核生物,具有很多相同的细胞结构,并且具有生长繁殖快、代谢周期短、易于分离和培养等特点[2],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用作真核生物研究的模式生物.选育出优良的酿酒酵母菌种不仅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还能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对酿酒酵母进行研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人们急切盼望获得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的酿酒酵母菌株,尤其是转化乙醇能力强的酿酒酵母,其研究意义十分深远. 不仅如此酿酒酵母还存在高效合成萜类的甲羟戊酸途径,可有效吸附废水中的Mn,具有表达人血清白蛋白(HSA)系统等,可以利用酿酒酵母的这些功能,将其应用于处理传统方法不能处理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或用于避免人血生产HSA时造成的肝炎和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染以及将酿酒酵母改造为生产青蒿酸、丹参酮和人参皂苷等多种药用萜类化合物的工程菌[3].此外,利用酿酒酵母作为底盘菌构建生产番茄红素细胞工厂也具有很大潜力[4]。 [1]汤晓宏,胡文效,魏彦锋,等.葡萄酒野生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生物特性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49(3):12~17. [2]张强,郭元,韩德明,等.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的研究进展[J]_化工进展,2014,33(1):187—191. [3] de LianosFrutos R,Fernandez—Espinar M T,Querol A.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of the genuscandida by analysis of the 5.8S rRNA gene andthe two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 d spacers[J].Antonie Van Leeuwenhoke,2004,85(3):175-185. I20 J Coulon J,Husnik J I,Inglis D L,et a1.Metabolic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ominimize the produc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wine [J].Am J Enol Vitic,2006,57(2):113—124. [4] J Fell J W,Bockhout T,Fonseca A.et a1.Biodi—versity and systematics of basidiomycetous yeasts as determined by large—subunit rDNA D 1/D2domain sequence analysis[J].Int J SystEvolMicrobiol,2010,50(3):1351—1371.

实验总结的几种高效酿酒酵母转化方法

电转法 设计方案一: 感受态制备: 1.挑一环酵母菌接种于5mL YEPD培养基中,30℃、250-300rpm培养过夜; 2.取1mL一级种子分别接种于两瓶50mL YEPD培养基中,30℃、250-300rpm 培养约16-18h(OD:1.3-1.5); 3.于4℃离心收集菌体,用25mL冰无菌水洗涤一次后,细胞用10ml冰无菌水 重悬,可换成较小的离心管; 4.加入1ml,pH7.5,10×TE缓冲液,摇晃均匀,再加入1ml 10×LiAc,旋转摇 匀,于30度轻轻摇动45min; 5.再加入0.4ml 1 mol/L DTT,并同时旋转摇动,于30度轻轻摇动15min; 6.于4℃离心,弃上清(用枪吸),再用25mL冰无菌水洗涤; 7. 2.5ml冰冷的1mol/L山梨醇洗涤,离心收集菌体,弃上清(用枪吸); 8.每管用100ul山梨醇溶解,分装于EP管中(80ul/管),于-70℃冰箱保存。 电转化: 1.向感受态细胞中加入约5~10ug(体积小于10 ul)的DNA,用枪吹吸均匀,转移至预冷的电转杯中,静置5min; 2.擦干电转杯,电击,电击参数:1.5KV,25uF,200欧姆; 3.立即加入1ml 预冷的山梨醇,转移至EP管中,于30℃静置1h; 4.离心,弃上清,加入1mL YEPD后,于30℃、200rpm培养2h; 5.离心得菌体后,吸除550 ul上清液,然后按150 ul/板进行涂板。 说明:该方法可直接采用50或100mL体系的一步法,即直接挑单菌落于YEPD中培养至预定菌浓,也可采用试管摇菌收集菌体制备感受态。 设计方案二: 感受态制备: 1.挑一环酵母菌接种于5mL YEPD培养基中,30℃、250-300rpm培养过夜; 2.取1mL一级种子分别接种于两瓶50mL YEPD培养基中,30℃、250-300rpm 培养约16-18h(OD:1.3-1.5); 3.于4℃,5000rpm,5min离心收集菌体,用25mL冰无菌水洗涤后,细胞重悬 于8ml处理液中(处理液配方:100 mM LiAc,10 mM DTT,0.6 M山梨醇, 10 mM Tris-HCl,pH 7.5),室温静置30min; 4.4℃,5000rpm,5min离心收集菌体,用1.5mL 1mol/L预冷的山梨醇洗涤三 次,离心条件一样; 5.每管用100ul山梨醇溶解(以黄枪头能吸取为宜,菌浓低时可适量少加入山 梨醇),最后以80 ul的终体积转移至EP管中(菌体太多可适当放弃部分),置于-70℃冰箱保存。 电转化: 1.向感受态细胞中加入约3ug(体积小于10ul)的DNA,用枪吹吸均匀,转移 至预冷的电转杯中,静置5min; 2.擦干电转杯,电击,电击参数:2.0KV,25uF,200欧姆; 3.立即加入1ml 预冷的山梨醇,转移至EP管中,于30℃静置1h;

酿酒酵母的发酵过程优化

酿酒酵母的发酵过程优化 戴璐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常熟215500) 摘要:该文以酿酒酵母为的生产菌,通过发酵过程的优化,重点考察了pH、溶解氧,测定残糖量和生物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对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影响。发现补料分批培养比分批培养有利于酿酒酵母的生长与繁殖,有较多的细胞生物量的积累。 关键词:酿酒酵母;发酵过程

Wine yeast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Dailu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angshu 215500) Abstract: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 optimized. The effect of some ferment conditions,including pH, fermentation of oxygen,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sugar and biomass are researched.And this experiment is the partial training, filling materials for partial training s.cerevisiae growth metabolic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al training for material of s.cerevisiae training to of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more cells biomass accumulation. Key word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erment Process

果酒酵母发酵及菌种保藏

果酒酵母发酵及菌种保藏 选取1-2 种酿酒酵母进行小型酿酒实验,在品尝合格并符合规定的感官及理化指标后,选用常用菌种保藏方法对有价值的菌种进行保藏。 1.实验目的和内容 1)掌握果酒酿造的原理并对筛选果酒酵母菌种进行发酵性能测定(起酵时间、产酒精度、耐受性能)。 2)用选育果酒酵母进行小型酿酒实验,掌握果酒酿造一般工艺流程。 3)了解并掌握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4)学习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 斜面传代保藏方法、液体石蜡保藏方法、沙土管保藏方法、冷冻干燥保藏方法。 2.实验原理 果酒发酵: 果浆或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最后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可用以下反应式来说明: 果酒发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现象。在每一步反应过程中都有酶的参与,除了最后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甘油、高级醇类、醛类物质之外,还会生成二磷酸己糖、磷酸甘油醛、丙酮酸、乙醛等许多中间产物。 果酒的发酵分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主发酵是将发酵液的糖分变成酒精,后发酵是继续分解残糖为酒精,加速酒的转化,使酒更加稳定。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的称为人工发酵,利用天然酵母发酵的称为自然发酵。按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渣汁混合发酵和渣汁分离发酵两种形式。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经过分离纯化选育的酿酒酵母要经历长期的保存必须要用实验方法对其保藏,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

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称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C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至-30C , -50至-80C)、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 70C )和液氮(-196C )等保藏法。 6)x x 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 C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

酵母菌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酒类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酒文化文明古国,酿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应用酵母菌酿酒的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独特的酿酒工艺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深受世界各国赞誉,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酵母菌的性质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有机物占细胞干重的90%~9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5%~6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角固醇、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酵母由于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被开发为营养食品,还可进一步制成多种营养活性物质,作为营养食品的载体,进一步深加工则成为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品。 一白酒酿造 酒曲的主要种类 (1)大曲: 大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大曲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曲料,经过粉碎、加水拌料、踩曲制坯、堆积培养,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酿酒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制成成曲,再经贮存后制成陈曲。大曲有高温曲(制曲温度60℃以上)和中温曲(制曲温度不超过50℃)两种类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著名的大曲白酒均采用高温曲生产,如茅台、泸州、西风、五粮液等。 (2)麸曲: 麸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麸曲白酒的糖化剂。它以麸皮为主要曲料,以新鲜酒糟为配料,经过润水、蒸煮、冷却后,接种黑曲霉和黄曲霉混和(混和比例为7:3),再经通风培养制成成曲。 (3)小曲(米曲): 小曲(米曲)是半固态发酵法酿造小曲白酒(米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经过浸泡、粉碎,接入纯种根霉和酵母菌或二者混和种曲,再经制坯、入室培养、干燥等工艺制成小曲。 (4)液体曲。液体曲可作为液态发酵法酿酒制醋的糖化剂。它是将曲霉菌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发酵罐中进行深层液体通气培养,得到含有丰富酶系的培养液称为液体曲。 二啤酒酿造 啤酒酿造是以大麦、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未发芽的谷物、酒花为辅助原料;大麦经过发芽产生多种水解酶类制成麦芽;借助麦芽本身多种水解酶类将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糖类、糊精以及氨基酸、肽、胨等低分子物质制成麦芽汁;麦芽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成酒精和CO2以及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最后经过过滤、包装、杀菌等工艺制成CO2含量丰富、酒精含量仅3%~4%、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酒花芳香、苦味爽口的饮料酒即成品啤酒。 啤酒发酵优良酵母的评估及选育 (1)啤酒酵母优良性状的评估。啤酒酵母应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①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 ②代谢产物能够赋予啤酒良好的风味; ③聚凝性强,沉降速度快,发酵结束易与发酵液分离,便于菌体回收。 优良菌种的选育。 ①菌种筛选。②诱变育种。③杂交育种。④细胞融合育种。。 啤酒酿造工艺(1)工艺流程。原料大麦→清选→分级→浸渍→发芽→干燥→麦芽及

酿酒酵母培养基配方

种子培养基(g/L ) : 无氨基酵母氮源(YNB, Difco) 15, 尿嘧啶0. 04, 腺嘌岭0. 04, 色氨酸0. 02,组氨酸0.02, 精氨酸0.02, 蛋氨酸0.02, 苏氨酸0.03。 常规发酵培养基(g/L ) : 大豆蛋白胨(Difco )40, 酵母粉(Difco) 40, 葡萄糖20。 合成培养基由葡萄糖(60 g/L )、氨基酸、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构成。氨基酸成分与种子培养基相同。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构成如下: 微量矿物质(g/L ) : (NH4)2SO4 20, KH2PO4 0.3, M gSO4·7H2O 0.5, EDTA 1.5, ZnSO4·7H2O0.0045, CoCl2 · 6H2O 0.003, M nCl2 · 4H2O 0.001, CuSO4 ·5H2O 0.003, CaCl2 ·2H2O 0.0045, FeSO4·7H2O 0.003, H3BO3 0.001, KI 0.001(121 °C灭菌30 m in)。维生素(mg/L ) : 生物素0.5, 泛酸0.1, 尼克酸1.0, 肌醇25.0, 硫胺素1.0, 吡哆酸1.0, 对氨基苯甲酸20, 叶酸1, 胆碱15, 核黄素4 (过滤灭菌)。 合成培养基(g/L ): 1,(NH4)2SO4 25,KH2PO4 25,MgSO47.3,CaSO4.2H2O 1 2,YNB 13.4,His 1,Leu 2,Trp 2 3,PTM1 4ml 4,甘油30 50%甘油补料(g/L ): 1,甘油500 2,12ml PTM1 3,His 1,Leu 2,Trp 2 20%半乳糖诱导(g/L ): 1,半乳糖200 2,6ml PTM1 3,His 1,Leu 2,Trp 2

_酿酒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也证实,在饲料中添加0.05%~0.1%酵母核酸,就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在本次试验中,酵母核酸的添加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这和潘树德等(2008)的结果一致。由于酵母所含有的不是单一的核酸,化学成分复杂,因此表现出众多的功能,尤其是诱食方面的功能,因此,试验猪只表现出明显的采食量的增加。而对于腹泻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酵母核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肠道正常菌群数量、肠绒毛数量及高度。 4结论 在试验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猪只的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0.5%添加剂量组添加效果优于0.3%添加剂量组。 参考文献 [1]J.D Carve,W.A.Walker.The role of nucleotides in human nutri- tion[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1995,6(2):58-72.[2]Hartma P A,Hays V W,Baker R O,et al.Digestive enzyme devel- opment in the young pig[J].J.Anim.Sci.,1961,20:114-123. [3]Lindemann M D,Cornellus S G,El Kandelgy S M,et al.Effect of age,Weaning and diet on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in the piglet[J]. J.Anim.Sci.,1986,62:1298-1307. [4]Owsley W F,Orr D E,Tribble L R.Effect of age and die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ncreas and the sythesis and secre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ncreatic enzymes in the young pig[J].J.Anim. Sci.,1986,63:497-504. [5]Jensen M S,Jesen S K,Jakobsen K.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en- zymes in pigs with emphasis on lipolytic activity in the stomach and pancreas[J].J.Anim.Sci.,1997,75:437-445. [6]鲁小翠,齐德生,张妮娅,等.酵母核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 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4):85-90. [7]施用晖,乐国伟,刘建文,等.外源核苷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2000(19):598-599. [8]潘树德,李学俭,边连全.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 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5):37-40. (编辑:高雁,snowyan78@https://www.doczj.com/doc/f12805134.html,)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菌类,耐酸性强,是兼性厌氧菌。活性干酵母、酵母培养物、酵母提取物、酵母细胞壁等都是我国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所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酵母类产品能有效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等多重作用,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中对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及应用效果做了简述。 1酵母源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1保持动物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动物胃肠道内寄生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营养底物下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代谢,这将有利于维护各菌系之间的代谢平衡并为动物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使得日粮中的各种养分在胃肠道内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活性干酵母、破壁酵母粉和酵母培养物都能作为微生态制剂,改善动物胃肠道生态环境。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并代谢产生乳酸等有机酸,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可改善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王学东等(2006)在猪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的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活性干酵母组胃内厌氧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上升。破壁酵母粉中含有的甘露聚糖(MOS)能够无选择地吸附结合多种霉菌毒素和阻止病原菌定居增殖,改善动物消化道的菌群结构,也能起到维护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许多病源菌利用含有D-甘露糖受体的Ⅰ型纤毛附着于肠道表面,而MOS可为细菌提供甘露 酿酒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鹏银王海燕段文娟卢晓菲崔胜男 王鹏银,北京挑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81,北京市海 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六层。 王海燕、段文娟、卢晓菲、崔胜男,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 作者。 收稿日期:2010-10-2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