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陈静

大连水产学院 (116023)

摘要:由于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海珍品,因而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因此,海参的人工养殖也随之发展起来。本文即对现阶段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的研究的作一综述,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全球1200多种海参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潮间带至万米水深的海域,绝大多数营底栖生活,附着在礁石、泥沙及海藻丛生的地带[1]。海参在形体大小上有很大变化,体长在3cm---1.5m之间,多数种类在10----30cm之间,热带种类体型较大;体表颜色深暗,多呈黑色、褐色或灰色等,偶有淡绿色、桔色或紫色等[2]。

世界海参渔业迄今至少已有1000年历史。虽为资源量所限,属小宗渔业[3],但海参参体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脂类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具有滋补强身之功效,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海珍品,因而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导致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因此,海参的人工养殖随之兴起。目前,国内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即对现阶段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的研究的作一综述,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外海参人工育苗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靠自然采捕参苗养殖,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了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日本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进行海参的育苗技术研究,并于80年代与中国几乎同时建立了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4]。我国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1957年张风瀛等在我国首次培育出参苗,到70年代初,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全国已有6省26个单位进行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工作,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刺参,还有梅花参、绿刺参、糙海参[5]。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由黄海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于80年代初,联合科技攻关,在80年代中期获得重大突破,确立了人工育苗技术生产工艺。在此后的20余年,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诸多育苗生产单位,相继开展了刺参人工育苗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每年生产的刺参商品苗已突破亿枚,甚至高达数十亿枚,居世界首位[4]。现在,我国刺参人工育苗已进入工厂化或量产化阶段,育苗工艺日趋成熟。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国内刺参苗种生产工艺流程

刺参的育苗一般始于四五月份,8月底结束。四五月开始亲参的采捕,暂养密度控制在30头/m3以下,或经控温[6]或经阴干流水刺激催产,采用混合受精[7],水温20℃-25孵化,孵化密度控制在10个/ml以下,通常以3-5个/ml为宜[8,9]。孵化后约30-40h,小耳状幼体多集中在水表层,届时要及时进行选育、分池,幼体培育密度控制在0.3-1.0个/ml,投喂金藻、盐藻等适宜饵料,根据幼体胃内摄饵状况、饱食状况及“胃流”状态调整投喂数量及品种。当幼体部分变态为樽形幼体时及时投放附着器进行稚参的采集。及时补充底栖硅藻及海泥混合液是稚参培育阶段重要一环[10,11]。随着稚参个体的逐渐长大,应适时适量补充鼠尾藻或马尾藻磨碎液。由于稚参阶段的培育时间较长又正处于高水温季节,应加强培育管理,及时换水、倒池、控温、控盐等[12]。稚参长到2-3cm即达到商品规格。2.国内外海参增养殖技术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海参(热带种)为主要品种。除中国、日本、韩国主要养殖刺参外,其他国家均以糙海参为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海参的人工养殖在一些国家逐渐兴起。其中,中国和日本是主要的养殖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韩国、埃及等也有小规模的增养殖。此外,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制定了一个四年方案(1999-2003),以研究糙海参幼体及稚参养殖方法[13]。新咯里多尼亚、墨西哥等

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方案,以系统研究糙海参人工放流增殖条件及参虾混养条件等[4]。

2.1国外海参增养殖技术

国外成参养殖的资料很少,大多数还处于试验阶段。日本已具有成熟的刺参规模化育苗技术,每年可生产大量的刺参苗种,但主要用于海上放流增殖。他们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投石、改造海区、移植亲参等增殖方法,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海上半人工采苗、种苗放流的增殖研究,取得一定效果[6]。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90年代之前对糙海参进行过放流增殖试验,但目前仍未形成较大规模[4]。在越南,有人尝试利用土池、海底网笼、网袋和网箱等方式进行糙海参的单一养殖和虾参混养[13]。在韩国也有人进行了刺参与鲍混养的试验。在池底铺一层海沙,每55L水体养5头刺参,同时50头鲍鱼饲养于网袋悬挂于水体上部。鲍鱼投以新鲜饵料,而海参则食残饵及鲍粪便。试验表明,混养水体中,海参吞食残饵及鲍粪便等,有利于净化水质,不仅能提高鲍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而且能促进海参的生长[14]。

2.2国内海参增养殖技术

刺参是我国常见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名列海味八珍之首。为了满足人们对海参逐年增加的需求,研究者对海参的增养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多品种、多元化”养殖格局的逐步确立,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也多种多样,形成了以池塘养殖和潮间带垒石养殖为主,围堰养殖、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海上沉笼养殖、浅海网箱养殖及混养(参鲍混养、参虾混养、参贝混养等)、放流增殖为辅的养殖格局。这里简要介绍几种增养殖方法的研究状况。

2.2.1池塘养殖技术

目前,池塘养参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养殖技术有一定的提高。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便于管理,回捕率高,养殖成本低,每吨海参成本一般在1万元左右,在海参价格低时仍能保持很高的经济效益[15]。据不完全统计,利用改造的对虾养殖池和新建的潮间带池塘从事海参养殖的面积已达30万亩[16]。

池塘要求规格20-40亩,水深2-4米,进排水系统完善,水质清新无污染[16]。

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清除敌害,因地制宜投入附着基(空心砖、瓦片、石块、人工鱼礁,废旧轮胎等)。适当肥水,以利于底栖硅藻和其他饵料生物的繁殖,池塘水生保持在1.5-2.0m,日换水量为20%-30%(常忠岳,2003),入池的苗种最好在2-5cm,密度一般为5-10头/m2。

池塘养殖业也表露出一些问题[18,19],主要有:池水不活;投放栖息物数量少;放苗量、存养密度不适宜;投饵盲目;清理敌害缺乏力度;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对海参的生态习性了解不透,对海参的生长、活动、密度、摄食、病害防治等的技术管理基本忽略或不规范。因此,应适量加大日换水量,通过增加适用的设施,消除池内死角,保证水质清新;投放栖息物所占池塘的面积应达到50%左右,且均匀分布,投放体积应达到水体的10%以上;存养密度过小或过大,都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粗养到细养,密度掌握在4000-10000头/亩为宜;应适时及时投饵,避免饵料堆积、腐败,影响水质;应权衡利弊,采取春季肥水或避光的措施,抑制大中型藻类的繁生,保证流水畅通;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2.2.2海参混养技术

为了解决养殖品种单一、物资器材利用率低、有效水体大部分荒废等问题,进行的海参混养技术的研究,均取得明显的效果。

李胜宽等(2001)研究了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技术,通过两年的的试验,发现在同一网箱内养殖两个品种,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养殖器材,又能促进它们的互相生长,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简便、适宜推广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放苗密度不能过大,苗种不能太小,种类不要过多。鲍鱼苗一般每平方米放苗为100-150粒,不小于3cm左右为宜;海参苗每平方米放50-80头,体重不小于30-40g为宜[21]。

徐广远等(2002)进行的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混养总面积150亩,纯利润444226.5元,而单养对虾150亩却亏损15760元。吕鹏(1998)及曲晓等(2002)报道的对虾和海参混养技术研究也都表明,此法的可行性,而且比单一养殖效益更高,值得推广。

孙显武等(2001)于1999年利用贻贝套网兼养刺参,经两年的精心试养,

获得良好的效益,亩产值达4.79万元。具体做法是:以贻贝的养殖筏架为依托,套网直接套在附满贻贝的胶皮上,刺参按不同规格不同密度套网吊养在不同筏架上,适时投饵,监测水质,做好日常管理。

2.2.3海参增殖技术

我国刺参的增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投石、投树枝、移植亲参及幼参开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80年代起对人工种苗放流增殖技术转入系统研究[26,27]。通过放流增殖,海参资源量和生产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现已成为主要增殖手段。刘永宏(1988)等报道放流海区应选择流缓、通畅,乱石岩礁底质,有大量藻类或海带草丛生,水深2-4m的海区。由于环境条件完全符合海参要求的海区是有限的,选择放流增殖海区时,可通过投石造礁、海底爆破、抑制藻类等方法对海区进行改造,以满足海参的生长需要,达到增殖的目的。1986年刘永宏等对放流参苗的规格进行了研究,在一般在然海区放流体长25mm左右的人工参苗适宜,存活率可达30%[27]。现在,有些地区,在春季放流经人工越冬后体长在8-10cm的参苗,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大规模的参苗可直接投放,小规模的参苗可装入网箱,沉于海底,打开箱底,让参自由爬出[28]。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海水研究研究所在“八五”期间曾在蓬莱和长岛建立较大规模的增养殖示范区进行名贵品种的地播增殖,其中刺参的回捕率达37-40%,鲜品参亩产250公斤左右。到2000年,传统的地播增殖年放养量已在2000-3000万头[29]。

海参养殖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巨大的利润使人们投资海参养殖的积极性高涨。近年来,山东、辽宁海参养殖规模迅猛扩展,千亩万亩连片的养殖区随处可见。2003年仅山东省养殖面积就达到1.5万hm2,年产量3万t[4];辽宁省以大连为例,2003年全市累计投入4.7亿元用于新建和改造海参人工养殖池。养殖面积已达到12万亩,共投入海参育苗室180个,预计年产量60000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30]。

3.3结语和展望

目前,世界海参养殖已具有一定规模。相信随着海参医疗药用和保健价值逐步的到全球化的认识和应用,海参养殖及开发应用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海参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我国渔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途径。现在,海参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然而,海参养殖还处于

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①养殖和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管理经验不足②海参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不均衡③种参的近亲繁育导致后代体质下降④海区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严重污染⑤病害问题日渐突出。以期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技术人员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使海参的养殖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资料

[1]廖玉麟.中国动物志棘皮动物门海参纲.1997,北京:科学出版社.

[2]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下册).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王秉和,李文波,李玉珍等.世界海参渔业.齐鲁渔业.1998,15(4):45-46.

[4] 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等.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海洋水产研究.2004,25(3):89-97

[5] 战文斌,俞开康.海参和海胆的疾病.海洋湖沼通报.1993,1:95-101

[6] 孙永杰、宋志乐、姜广亮等.刺参控温促熟及人工育苗试验.齐鲁渔业.1997,14(3):13-15

[7] 张群乐,刘永宏.海参海胆增养殖技术.1998,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8] 侯洪建、周维武、苏海岩.刺参养殖技术之二——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中国水产.2004,2:56—57

[9]侯洪建、黄道毅.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齐鲁渔业.2004,21(5):34-35

[10]隋锡林.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二).水产科学.2003,22(6):51-52

[11] 隋锡林.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三).水产科学.2004,23(2):45-46

[12]刘锡胤,张玉恒,顾本学等。刺参人工育苗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齐鲁渔业.2002(5)

[13] Pitt R.,Duy N.Q..2003. Sandfish breeding and rearing in Vietnam.Proceeding of Workshop on Advances in

Sea Cucumber Aquaculture and Management, FAO,October 14-18, 2003, Dalian,China.

[14]Kang K.H.,Kwon J.Y.,Kin Y.M..2003.A beneficial coculture:Charm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and sea cucumber Stichopus japonicus.Aquaculture,(216):87-110

[15]李胜宽,连岩,李冉群等.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齐鲁渔业.2001,18(3):20-21

[16]孙显武、赵永益、王洪瑞等.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齐鲁渔业.2003,20(5):13-14

[17] 常忠岳.海参的几种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齐鲁渔业.2003,20(1):23

[18] 于会霆、徐振行.池塘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齐鲁渔业.200,21(2):25

[19]刘锡胤、徐惠章、李悦春.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渔业现代化.2002,4:16-17

[20]李胜宽,王立超,高永刚等.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技术.水产养殖.2001,3:15-17

[21]常忠岳,胡志伟.潮间带养鲍池垒石养参技术.水产科学.2000,19(1)

[22] 徐广远,朱淑琴.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研究.中国水产.2002,6:54

[23]吕鹏.虾参混养技术简介.中国水产.1998,10

[24]曲晓、张芬.虾池混养刺参技术浅析.科学养鱼.2002,6:18

[25]孙显武、赵永益、吴明月.贻贝套网兼养刺参技术.科学养鱼.2001,7:28

[26] 刘永宏,李馥馨,宋本祥.刺参人工种苗放流增殖技术研究——Ⅰ.放流海区的选择.中国海洋药

物.1988,3:36-40

[27] 刘永宏,李馥馨,宋本祥.刺参人工种苗放流技术研究——Ⅱ放流人工种苗规格.中国海洋药物.1991,

1:38-42

[28]隋锡林.刺参的放流增殖.齐鲁渔业.2004,21(6):16-18

[29]廖玉麟.我国的海参.生物学通报.2001,35(9):1-4

Progress of studies on the culture techiniques of sea

cucumber worldwide

Chen Jing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116023)

Abstract

Sea cucumbers are looked upon sea titbit as they possess high nutritional and medical value.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consumption market led to over-ex-ploitation and reduction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ose commercial sea cucumber species worldwide. Thus, sea cucumber farm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studies on the culture techniques of sea cucumber worldwide.

Keywords:sea cucumber culture technique

2017年海参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海参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1海参养殖基本情况 (5) 1.1、海参及其种类:“海八珍”之首,刺参营养价值高 (5) 1.2、海参养殖方式:北围堰,南网箱 (6) 1.3、区域竞争格局:山东、辽宁、福建三足鼎立 (6) 2历史发展阶段与供需分析 (9) 2.1、高速增长期 (10) 2.1.1、供给侧:产能约束下的低产量供给 (11) 2.1.2、需求侧:可支配收入上升导致持续高消费需求 (11) 2.2、结构调整期 (12) 2.2.1、供给侧:多因素刺激下的产能扩张 (12) 2.2.2、需求侧:经济低迷与政策外生冲击叠加导致需求萎缩 (16) 32016下半年海参价格大幅上涨之谜 (19) 3.1、供给侧影响因素 (19) 3.1.1、短期:夏季高温降雨天气导致产量骤减 (19) 3.1.2、长期:产能持续去化,养殖成本高企倒逼散户退出 (22) 3.2、需求侧影响因素 (22) 3.2.1、短期:第四季度迎来海参消费旺季 (22) 3.2.2、长期:消费升级背景下产品定位转变 (23) 4价格向好叠加产业转型升级,海参行业迎来第二春 (25) 4.1、对2017-2018年海参价格变动趋势的预测 (25) 4.2、海参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26) 4.2.1、标准化:干海参国家标准发布,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26) 4.2.2、规模化:行业集中度处于提升期,利好相关上市公司 (26) 5相关企业简介 (29) 5.1、好当家 (29) 5.2、獐子岛 (29)

图表目录 图表1:南方梅花参 (6) 图表2:2005-2015年我国海参主要产区产量占比变化(%) (7) 图表3:福建海参养殖模式 (8) 图表4:全国海参产量与同比增速 (9) 图表5:全国海参养殖面积与同比增速 (9) 图表6:国内海参大宗价变动情况(2004.11-2017.6)(元/公斤) (10) 图表7:2000-2016年GDP与同比增速 (11) 图表8:2000-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同比增速 (11) 图表9:海参幼苗 (12) 图表10:海参网箱生态育苗 (13) 图表11:2006-2015年福建海参养殖面积与增速 (13) 图表12:2006-2015年福建海参产量与增速 (14) 图表13:2006-2012年海参进口量与占总供应量比重 (15) 图表14:2000-2015年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 (16) 图表15:2000-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同比增速 (16) 图表16:2011-2016年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变动情况 (17) 图表17:2016年以来海参价格变动情况(元/公斤) (19) 图表18:2011-2016年大连8月平均气温(℃) (21) 图表19:2011-2016年青岛8月平均气温(℃) (21) 图表20:2008-2015年全国和山东、辽宁两省海参苗种数量(亿头) (22) 图表21:2002-2016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 (23) 图表22:海参和高档白酒价格变动情况(2014.1-2017.4) (23) 图表23:2009-2016年贵州茅台酒类销售量与同比增速 (24) 图表24:2013-2016年霞浦海参投苗量和产量(万吨) (25) 表格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海参》技术要求 (26)

海参产品购销合同(示范合同)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海参产品购销合同(示范合同) The contract concluded after the parties reached a consensus through equal consultations stipulates the mutual obligations and the rights they should enjoy.

海参产品购销合同(示范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 签定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签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协商一致的原则,就海参苗种的销售和海参成品的回购事项达成一致的意见,签定如下合同。 一、甲方供给乙方海参大小为_______规格的苗种______头,每头的单价为___元/头,合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元。 乙方先行支付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余款甲方在乙方海参回购时应付的货款中予以扣除。 二、甲、乙双方约定,海参成品在______两以上的,甲方必须以______元/斤向乙方收购。乙方在将赊欠甲方的海参苗种款全部

结清,并在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在______元/斤以上的价格销售给其他客户。 三、甲方同时承诺,为帮助乙方度过台风季节和贝类繁殖高峰期的危险,______两以下的海参半成品甲方也予以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双方协商。同时,乙方在将赊欠甲方的海参苗种款全部结清,并在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允许销售给其他客户。 四、苗种、成品的规格 苗种的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成品的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苗种交付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目前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参种质资源退化,优良种参和参苗缺乏 由于缺乏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种参保护措施,自然海区的海参采捕缺乏监管,通过近十多年的肆意滥捕,造成当前海参自然资源匮乏,种参质量难以保障,养殖所用亲参大多是从养殖池塘中采捕的,种质退化现象日趋严重,造成苗种的生长速度减慢,抗病能力降低,为海参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 2.由于海参营养生理学和饲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饲料的加工工艺也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对海参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研究缺乏系统研究或处于空白阶段,海参高密度池塘养殖中应用的人工饲料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是饲料原料的选择。目前海参人工饲料一般选用鱼粉、海虹肉、扇贝边、豆粕等高脂、高蛋白或高纤维的原料。未脱胶的海带粉、褐藻胶粘性较高,也不利于海参摄食和消化,长期使用这类饲料,会使海参体质下降,容易患病。另外饲料黏合剂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或者不加以考虑,严重影响饲料品质。其次是饲料配方。目前海参营养学处于初级阶段,养殖用饲料的配制缺乏营养标准,这样配制的饲料不能满足海参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需要,消化率低,增重效果差,特别是当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时,海参摄食量降低,有厌食倾向,造成部分饲料大量溶失,同时又污染了水质,容易引发海参病害。第三是饲料的加工工艺。海参饲料的加工工艺非常重要,研制优质环保的海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加工工艺已成为关键技术之一。而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池塘养殖阶段所用的饲料几乎都是简单的混合饲料。饵料原料粒径过大,没有应用合适饲料加工工艺和黏合剂,饲料原料在水中随意分散或溶失,再因海参自身索饵活动能力较弱,只能摄食自身周围小范围的饲料,造成海参所摄入营养不均衡和部分海参摄食量不足,这可能是海参体重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对海参养殖池水质造成污染,影响了海参的健康和摄食能力,提高了引发病害的几率。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克服或降低简单海参混合饲料的不足,开发各养殖阶段优质的环保型海参人工配合饲料成为当务之急。 3.海参病害严重,缺乏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成为海参池塘养殖的又一个制约因素 2002年,山东就出现育苗期的海参烂胃、化板症以及保苗和养成阶段出现以摇头、肿嘴、排脏、烂皮、形体萎缩、解体死亡为主要特征的腐皮综合症,其传染性强、发病快、流行性广,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后来扩散到全国海参养殖区。2004年春天开始养殖的海参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这种死亡现象在室内越冬的幼参和池塘养殖的成参都有出现,2005年春天海参“腐皮病”最为严重,在一些地区的生产单位造成恐慌,认为海参养 殖产业也步了中国对虾产业的后尘,将一蹶不振。有些生产单位甚至不敢买苗组织生产,严重制约了海参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给产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海参“腐皮病”虽然有所缓解,但在个别地区仍然严重威胁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海参“腐皮病”主要以原发性细菌感染为主,真菌以及寄生虫性疾病多为继发性感染。目前海参疾病防控方面没有效果明显的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大多数抗生素疗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海参养殖交流模板

毕业实习报告 海参的人工培育 一、实习目的: 大学生实习是为了在毕业进入社会前,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并且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过渡。我认为大学生的实习是迈向成熟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学生正视社会和正视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很多时候通过实践,尤其在不同的职业中的实践才会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行业,也是完成从空想到现实转变的第一步。 我的目标为以下三点 1.获得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2.学会将理论运用在生产实践,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调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恪敬职守,用于创新。 二、实习时间: 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 三、实习地点: 大连红龙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 厂址:大连市旅顺口区

海参的培育 实习公司简介: 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占地56亩,注册资金1500万,分四个车间,一车间是贝类养殖池,二、三、四车间为海参育苗池,主要从事于海参育苗工作。现有固定员工有46人。 养殖单位的主要设施 主要包括抽水站,育苗车间,养成池,亲鱼池,工作室,实验室,办公区,养殖区等。孵化池,增氧机,发电机,进排水设施都要有 实习物种与项目 海参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名贵的水产珍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达到每公斤160元,我国沿海海参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造成参苗供应紧张,参苗生产成为制约养参业发展的瓶颈。由沧州市南大港海运冷冻加工有限公司承担的海参工厂化育苗新技术项目通过孵化室科学选址,科学建设,配套设施科学安装,亲参的安全采集与蓄养,产卵、孵化及幼体培育技术,中间暂养及活饵培育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培育出足量健康、健壮、优质各种规格参种,满足养殖户生产需要。为河北省养参业提供优质参种,为河北省养参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找到一条致富路。 海参为棘皮动物们海参楯首目动物。全世界共有1100种,在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有增养意义的得有20余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最为珍贵,其经济效益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属温带种,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周围海域。刺参体长一般20—30cm,宽3-6cm,体成筒状,形似黄瓜,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深20-30cm的浅海海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靠自然采捕参苗养殖,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了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我国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1957年张风瀛等在我国首次培育出参苗,到70年代初,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

海水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发展报告

海水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 刘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1 发展历程 1.1 国内的海水循环水技术发展历程、研究与应用现状 我国的海水循环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信息开始传入国内,北京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跟踪研究,但国内并没有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的生产应用;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当时浙江、辽宁等地花巨资引进了西德和丹麦约30余套循环水养鳗设施,但由于高昂的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生产难以为继,上述成套设备很快就被束之高阁。198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国内第一个生产性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养殖业和物流的迅速发展,北方冬季的吃鱼问题得到很大改善,鱼价在北方大幅下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经济性受到质疑,加上技术上的不成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入了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环境意识的增强,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引起重视,在国家各级项目、课题的支持下,循环水养殖相关技术和成套设备的研发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国家“863计划”分别在“九五”海洋生物技术(819)主题、“十五”海水设施养殖与工程化技术专题安排了3个课题。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 “九五”项目:工厂化养殖海水净化和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1)高效过滤技术研究;(2)高效氮源净化技术;(3)水质指标自动监测与控制技术;(4)养殖技术研究。 “十五”项目1: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快速过滤器、高效氮源生物净化设施和新型水处理配套设备,研究集约化养殖排污水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优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工厂化养鱼车间的排放水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单位水体的产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养殖模式的先进生产水平,提供设计规范,系统建设造价比国际同类养殖系统降低50%。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

《CCTV7农业种植正版光盘——刺参的人工养殖》(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辽阔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刺参就是其中之一。本片就向您介绍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刺参苗种的繁殖和选育、产品参的养殖。 《CCTV7水产养殖正版光盘——刺参养殖》(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1.虾池养殖刺参 2.刺参的繁殖与养殖(上) 3.刺参的繁殖与养殖(下) 4.海中丑八怪。 《正版图书——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图书 目录 一、概述 (一)我国主要的海参品种 (二)海参的价值 (三)山东省刺参增殖、养殖的发展沿革 (四)海参养殖的现状 (五)海参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刺参的生物学 (一)刺参的外部形态 (二)刺参的内部构造 (三)刺参的生态习性 (四)刺参异常的生理活动 (五)刺参的摄食和生长 三、刺参的繁殖

(一)繁殖能力 (二)生殖腺的发育与分期(三)刺参的生殖习性 (四)刺参的个体发育 (五)刺参的敌害 四、刺参的人工苗种繁育 (一)刺参人工育苗的设施与要求(二)亲参的采捕与促熟 (三)刺参幼体饵料的培养(四)采卵与孵化 (五)幼体选优 (六)浮游幼体的培育 (七)稚参培育 五、刺参的中间育成 (一)刺参室内中间育成 (二)虾池及高潮区水池中间育成(三)低潮区水下中间育成(四)内湾笼式中间育成 (五)海上筏式中间育成 (六)塑料大棚中间育成 六、刺参的池塘养成 (一)养殖场的选择与建造

(二)清池除害与池塘处理 (三)隐蔽物的制作与投放 (四)进水及饵料生物的培养 (五)参苗的出池与运输 (六)参苗放养 (七)水质调控 (八)饵料与投饵 (九)日常观测与管理 七、其他养殖方式 (一)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二)海上筏式养殖 (三)海底沉笼养殖 (四)陆上水泥池养殖 (五)潮间带围堰养殖技术 八、刺参增殖技术 (一)增殖场的环境及选择要点(二)放流增殖途径与方法 九、刺参的采捕 (一)采捕期 (二)采捕方法 十、刺参的加工 (一)刺参鲜品的加工

海参养殖技术修订稿

海参养殖技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 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

刺参人工养殖技术(修改版)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 海参适宜生活在水质澄清,潮流通畅,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其经济价值高,被称为海产八珍之一,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养殖品种。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对大脑细胞,特别是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有着极重要的作用;酸性粘多糖和海参皂甙具有激活B胰岛细胞活性,平抑高浓度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膳食疗法的理想营养食品;丰富的功能肽、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低分子肽是比氨基酸更易被人体吸收的分子;酸性粘多糖成分,具有抗肿瘤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刺参中所含的硒,能抑制癌细胞及血管的生长,有抗癌作用;刺参中的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凝、能降低血脂和降低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不含胆固醇,所含大量的低分子肽在人体肠道内保留刺刺参中的多种营养成份,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压、补血等作用。刺参含有的谷胱肽是长寿因子、抗老因子;硫酸软骨素又能延缓、细胞的衰老,这一切都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防止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海参的养殖方法有岩礁池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池塘养殖、海底沉箱(笼)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参鲍工厂化养殖、参与对虾、贝类混养、参与鱼混养等,池塘养殖一般是

利用水源、水质、底质条件较好的虾池,对其改造后进行养殖海参的一种方式。因其发展空间大,具有建池投资省、管理方便、养殖成活率和回捕率高,养殖周期短、收益大、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现已成为北方沿海地区海参养殖的主要方式,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成为了沿海群众致富的新途径。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的选择及改造 (一)池塘的选择 利用虾池养殖海参应选择以自然纳水、水流畅通、大小潮汛进水方便、池底底质比较硬的沙泥质,泥沙质或沙质的虾池为宜。水源要求无淡水注入,周边无工业污染,特别注意周围不得有油污污染。水质要求盐度常年稳定,盐度范围28-33‰,PH值7.8-8.7,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mg/l,氨态氮0.1mg/l以下。 (二)池塘的改造 池塘的改造包括堤坝的加固和人工礁的建造两方面。 1、堤坝加固 池塘养殖海参要求平均水深在1.5-2米以上,因此要对虾池内坝坡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常年因池水冲荡和下雨冲刷对坝坡的破坏而造成对池底的淤积。处理方法有石块砌浆、水泥板、混凝土护坡等,但造价较高,也可采用压铺碎石和塑料编织袋等办法护坡。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附件1: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 m至1000 m,坡度≤25°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或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至6.0。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选择: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 2. 建园: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坡度≥15°的应建立梯级茶园,茶园开垦深度50厘米以上。 3. 茶树种植: (1)种植时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2)种植密度≤9万株/ha。 4. 茶园耕锄: 秋季深耕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采摘结束后进行,深度25cm至30cm左右。 5. 茶园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每公顷饼肥施用量3吨以上或者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追肥在茶叶开采前20天至30天开沟施入。

6. 茶树修剪:幼龄茶园进行3次定型修剪;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一般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视树势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 7.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 采摘的时间:白毫银针的原料在每年清明前进行,高级白牡丹原料每年谷雨前进行,其他产品的原料在茶季生产季节均可进行。 2. 采摘原则:白毫银针坚持“十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霜冻伤芽不采。白牡丹坚持“三不采”:一是季节未到不采摘;二是雨天不采摘;三是露水未干不采摘。 3. 采摘标准:白毫银针原料为只采1个单芽,白牡丹的原料为采1芽1叶或1芽2叶,新工艺白茶采1芽1至3叶。 (五)加工工艺。 1.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工艺流程:鲜叶→萎凋→烘焙→毛茶→拣剔→复焙→成品茶。 加工工艺: (1)萎凋: ①室内温、湿度:采用自然萎凋工艺的春茶,萎凋温度15℃至25℃,夏秋茶温度25℃至35℃。加温萎凋室内温度25至35℃。

海参养殖技术 (2)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 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建造养参池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世纪的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诞生。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资源,逐渐改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教学面貌发生的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2.选题意义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70%以上,而且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教育,都要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里。华东师大校长叶澜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课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丰富的生命与生命的多方面接触和碰撞,围绕着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协调的。 将网络化信息化功能引进课堂,创设温馨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引导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群体活动中,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在素质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网络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温馨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创建“温馨课堂”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实践“温馨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研究内容 (1)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创建“温馨课堂”。 (2)信息化环境中,“温馨课堂”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 3.主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背景,以多媒体手段为媒介,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温馨课堂为切入点,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温馨课堂的要素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验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使命就是要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上。教师教学的一切形式就是要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形成铺桥架梁。既关注学生的学,也关注教师的教,使教与学和谐统一,是温馨课堂教学方式想要实现的效果。 4.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创设温馨课堂环境的作用,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作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切入点,研究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如何来调控课堂氛围,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如何辅助、推动教学,形成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1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2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一般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3

大连海参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大连海参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发布时间:2006-10-26 9:05:00 中国轻工业信息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便兴起了海参养殖热。面对发展迅猛的海参产业,有关人士提出应加强对海参种苗的保护和管理,以避免重蹈港养虾大面积死亡灾难的覆辙。作为我国的水产大市大连,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大连市从海参的育苗到海参的养殖,再到最终海参产品的精深加工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投资“热浪”。海参产业在全市已经形成。分析这个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全国的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去年4月,山东半岛沿海部分养殖户的港养海参发生了大面积病害,损失惨重。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赴山东考察的有关人士称,专家认定这次海参病害问题与海参苗种有很大关系。这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转向了海参的“生命线”: 种苗。 据统计,目前大连市共投入海参育苗室180个,育苗总水体达到41万多平方米,出苗21亿头。这些苗种构成大连市海参产业的"生命线",其好坏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大连海洋与渔业局养殖处有关人士说,现在在大连,人们已经根本吃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连对虾了,其原因就是前些年对虾养殖热,人们不注重保护原种对虾苗,导致其在繁殖杂交中灭绝。因此,在这场海参养殖热中,对大连原种海参刺参的野生种苗的保护刻不容缓。 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海域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刺参的栖息场所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过度捕捞,导致刺参自然群体数量逐年减少,自然亲本数量的减少直接造成海参的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下降。 同时,在盲目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思想指导下,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被忽略,低成本的海参苗种、单位水体的出成率以及眼前利益成为一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追求的目标。据了解,目前,大连市的海参种苗虽然从数量上看不少,但由于育苗技术不稳定、工艺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原因,致使健康优质的苗种仍不能满足养殖需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知识分享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 状述评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 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标准,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一枝独秀。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奋力前进,勇往直前。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主要途径,对学生的身心修养、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 2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读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在当前这种紧迫形势下,我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传统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共同的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目标,理清不同学段既相区别又相衔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讨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为主渠道,议活动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引导师生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海参养殖现状问题研究

摘要 由于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海参品,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海参热销全国各地,市场对海参需求正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海参养殖面积连年翻番,尤其是非海参原产地海参养殖面积的增加,使得全国海参产量在近几年也翻了几番,对于海参养殖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烟台市个体海参养殖模式情况调查,并介绍了现在正在推广的健康养殖模式。 关键词:烟台;海参;养殖模式;调查

Abstract Because sea cucumber ha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it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sea cucumber product, which has a high econo mic value. In recent years, sea cucumber sales across the coun try, the dema nd for sea cucumbers are on the rise; on the other hand, sea cucumber farming area of the country doubled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increasing the non-cucumber sea cucumber farming area of origin, so that the national sea cucumber product ion in recent years has tur ned of itself, the requireme nts for sea cucumber farming tech no logy is also ris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Yan tai sea cucumber breed ing patter ns of in dividual surveys, and is now being in troduced to promote healthy culture model. Key words: Yan tai; sea cucumber; breedi ng mode;surve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