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数学学科一年级主备人:宦丽丽备课

组长:宦丽丽审查人: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儿童生活中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学生在第一册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丰富感性经验,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教学设计思路。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力提供了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教学关键: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

课时安排:

平面图形的认识1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图形的拼组的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拼组。教科书第2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1、2、3题。

教学背景:对于在幼儿时期已积累大量丰富感性经验的大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优越的家庭条件,完善的学校配套设施,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但学生对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

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通过观察、操作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这节课前老师来给大家表演“魔术”

(教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很奇怪。)

2、引入主题,提出问题: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

生: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

导学案设计:

(1)仔细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学具,你能在白纸上变出什么图形。

(2)观察学具和你变出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些不同的图形都记住的呢?

(3)小组内比一比、说一说,并作好向全班交流的准备。

2、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

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

A、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

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B、图形的分类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

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

4、知识建模,总结方法

教师小结:长方形有4 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展示反馈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先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说的好,教师再找小老师讲解)

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第5页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拼组。教科书3页例2,做一做,练习一4——5

教学背景:上一课学生学习的关于平面图形的知

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为这节课平面图形的拼组做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2、引入主题,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折一折,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能提什么问题?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

导学案设计:

(1)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折一折、比一比长方形的对边,再比一比正方形的四条边,你发现了什么?

(2)做一做风车,观察一下纸的每一步变化。(3)做完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做好向全班交流的准备。

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2、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

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

做小风车,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

4、重点讲解,难点辨析

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

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可以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

个什么图形。

5、知识建模,总结方法

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展示反馈

1、完成第3剪

吗?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圆和正方形可以转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各种办法,然后指名“小学生”讲解思维过程。

3、课堂作业,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一第4题,第5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平面图形的拼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综合训练(课本29页第3、4、5题30页6、7页)

教学背景:学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平面图形认识和拼组有了更一层的了解,这节课主要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复习的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正确的理解立体图形之间、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逛逛,好不好?看一看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准备了什么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

导学案设计:

(1) 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

(2)自己动手拼一拼,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3)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套七巧板,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拼的,都用了哪些图形。

2、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借助导学案动手操作,教师参与辅导。

3、重难点讲解

在图形拼组中要先看清要求,明确自己要拼什么,需要哪些材料,不断动脑,动手,合作拼组。

三、展示反馈

1、变式训练,展示讲解:

1、下面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对的在后面的()里画∨,错的画×。

(1)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2、动手做一做

(4)用两张正方形纸拼一个长方形。

(5)用两张三角形纸拼一个长方形。

(6)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

(7)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长方形。

(8)把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筒。

3、看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图中有( )个三角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圆。

(3)还有什么图形?

4、数一数

()个,()个,()个5、用七巧板或剪出学过的图形拼你喜欢的小动物或别的图案。

立体图形的拼组

1、数一数。

(1)有( )个小长方体。(2)有( )个小正方体。

(3)有( )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涂一涂

(1)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上面和()面同样大

左面和()面同样大

前面和()面同样大

给前面涂上红色,给右面涂上绿色,给上面涂上黄色。

(2)涂颜色。

3、用学过的图形画你喜欢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图

形有多少个?

4、4个小拼成一个图形,有几种拼法,拼拼看。

5、下图中最少再堆()块小方块,正好堆成一个大正方体。

6、给你十把椅子,摆在正方形办公室的四周,要求每边摆你能做到吗?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指名当“小老师”讲解思维过程。

板书设计:

复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