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衍射-1

电子衍射-1

第七章电子衍射

n7.1 概述

n7.2 电子束的布拉格衍射

n7.3 g矢量(衍射晶面矢量)

n7.4 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和产生衍射的

条件

n7.5 零层倒易面

n7.6 标准电子衍射花样

第一节概述

透射电镜的最主要特点是它既可以进行形貌分析又可以作电子衍射分析。

从光路中可以看到,若减小中间镜的电流,在维持像距不变的条件下使焦距和物距变长,这样就可把中间镜的物平面移至物镜的背焦面上,此时,在荧光屏上即显示出一幅反映试样晶体结构的衍射花样。

电子衍射的原理和X射线衍射相似,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有不同之处:

1)波长不同,导致衍射角不同,电子衍射角θ很小,约为10-2rad。

2)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尺寸效应

3)电子束波长短,导致反射球半径很大

4)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

第二节电子束的布拉格衍射

一、电子衍射时布拉格方程的形式

把晶面间距d hkl 除以衍射级数n 是意味着任意

(hkl )晶面的n 级衍射,均可看成是与之平行但晶面间距小n 倍(nh hk hl )晶面的一级衍射。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毋需考虑(hkl )晶面的n 级衍射,而只要考虑它的一级衍射就可以了。

2sin hkl d n θλ=2(hkl d n

θλ

=

电子衍射的布拉格方程与X射线一致,但是:

1)电子衍射时衍射角极小(由于波长短);2)电子衍射操作过程中,常在稍微偏离布拉格条件下的情况下亦极易测得衍射束的强度(样品很薄)。

图7-1符合布拉格条件(a)和不符合布拉格条件时

衍射束的振幅(b)

二、电子衍射时布拉格方程的厄瓦尔德图解

电子衍射的分析中,通常是利用布拉格方程的几何形式,即厄瓦尔德图解。

知识点:

1)厄瓦尔德球(衍射球)的构造

2)厄瓦尔德图解(布拉格方程矢量式)与布拉格方程的一致性

'hkl g K K

=?图7-2厄瓦尔

德图解

厄瓦尔德球内的三个矢量K 、K ’、g hkl 清楚地描绘了入射束、衍射束和衍射晶面之间的相对关系。

布拉格方程矢量式:

矢量g

hkl 的方向和衍射晶面的法线方向一致,因为

已经设定g

hkl 具有代表正空间中(hkl)衍射晶面的特

性,所以它又可叫做衍射晶面矢量。

在作图过程中,规定厄瓦尔德球的半径为1/λ,同时令g

hkl=

1/d hkl。

在倒易空间中任一g

hkl 矢量就是正空间中(hkl)晶

面的代表。

如果我们能记录到各g

hkl 矢量的排布方式,就可以

通过坐标转换,推测出正空间中各衍射晶面间相对方位,这就是电子衍射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g矢量(衍射晶面矢量)

g hkl 矢量是和正空间中(hkl)晶面相互对应的一个

倒易矢量。

图7-3倒易矢和正空间基矢之间的关系

g

hkl

矢量可以完全确定一个晶面在空间所处的位置:1)面法线方向;2)面间距大小。

倒易空间内取任意方向的矢量g hkl ,则g hkl 必和正空间中(hkl )晶面相对应,即

g hkl = ha * + kb * + lc *

倒易矢量的终点为倒易点阵的阵点,各阵点都有相应的晶面指数。

图7-4 正点阵和倒易点阵的几何对应关系

如果把那些F hkl 等于零所对应的倒易阵点从倒易点阵中去掉,借助于倒易矢量的两个基本性质

(g hkl ∥N hkl ,N hkl 是(hkl )晶面的法线,g hkl =1/d hkl )不难画出:点阵常数为的简单立方正点阵的倒易点阵也

是简单立方,其点阵常数;点阵常数为的

体心立方正点阵的倒易点阵则是点阵常数为的面心立方点阵;而面心立方正点阵的倒易点阵则是体

心立方,其点阵常数也是。并且,立方正点

阵的三个轴向与立方倒易点阵是平行的。

a a /10=?a

a /20=?a a /20=?a a

体心立方正点阵的倒易点

(a) 正点阵(b) 倒易点阵

第四节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和产生衍射的充要条件

一、衍射的基本公式

电子衍射操作是把倒易点阵的图像通过空间转换并在正空间中记录下来。用底片录下的图像称为衍射花

样。

入射束(透射斑点

或中心斑点)

衍射束(衍射斑点)

g hkl 矢量端点G 在底

片上的投影

图7-5 衍射花样的形成及衍射基本公式图示

hkl

R Lg λ=

普通电子衍射装置示意

只要在底片上测得R的长度(衍射斑点到中心斑点的距离)和方位,即可推知倒空间中g

hkl

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照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样间接地反映了倒易空间的点阵的排列方式。

二、产生衍射的充要条件

22

211cos sin n n HKL j j j j j j F f f ??== =+ ∑∑2()

j j j j Hx Ky Lz ?π=++其中:X j 、Y j 、Z j 是j 原子的阵点坐标;

H 、K 、L 是发生衍射的晶面。

满足布拉格方程只是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衍射束的强度和结构振幅的平方成正比。要使衍射能够产生,还必须保证结构因数不等于零。

三种基本点阵的消光规律H 、K 、L 奇偶混杂

H 、K 、L 全为奇

数或全为偶数面心点阵H+K+L 为奇数H+K+L 为偶数体心点阵

无全部简单点阵

消失的反射出现的反射布拉菲点阵

密排六方晶系:

密排六方晶体单胞,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单胞中有两个相同的原子,其坐标分别是(0 0 0)及(1/3,2/3,1/2),试推导其结构消光规律。

电子衍射试验

电子衍射实验讲义 毛杰健,杨建荣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电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2 了解电子衍射和电子衍射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3 了解电子衍射在研究晶体结构中的应用; 二 实验仪器 电子衍射,真空机组,复合真空计,数码相机,微机 三 实验原理 (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在经典物理学中称为波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表现出波的衍射性,光还表现出干涉和偏振现象,表明光有波动性;光电效应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其能量有一个不能连续分割的最小单元,即普朗克1900年首先作为一个基本假设提出来的普朗克关系 hv E = E 为光子的能量,v 为光的频率,h 为普朗克常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在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在另一些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否会表现出波动性?德布罗意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启发,在1923-1924年间提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k p E ==, ω E 为电子的能量,p 为电子的动量,v πω2=为平面波的圆频率,k 为平面波的波矢量,π 2/h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波矢量的大小与波长λ的关系为λπ/2=k ,k p =称为德布罗意关系。电子具有波 粒二象性的假设,拉开了量子力学革命的序幕。 电子具有波动性假设的实验验证是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电子被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动能等于电子的电荷乘加速电压,即 eV E k = 考虑到高速运动的相对论效应,电子的动量 )2(1 2mc E E c p k += λ 由德布罗意关系得 ) 2/1(22 2 mc E E mc hc k k += λ 真空中的光速s A c o /10 99793.218 ?=,电子的静止质量26/10511.0c eV m ?=,普朗克常数 eV A hc eVs h o 415 1023986.1,1013571.4?=?=-,当电子所受的加速电压为V 伏特,则电子的动能 VeV E k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o A V V )1089.41(1507 -?-≈λ, (1)

电子衍射实验报告

电子衍射实验 本实验采用与当年汤姆生的电子衍射实验相似的方法,用电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在荧光屏上观察电子衍射图样,并通过衍射图测量电子波的波长。 一、 实验目的: 测量运动电子的波长,验证德布罗意公式。理解真空中高速电子穿过晶体薄膜时的衍射现象,进一步理解电子的波动性。掌握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理论及对立方晶系的指标化方法;掌握测量立方晶系的晶格常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关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争论曾延续了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最终接受了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受此启发,在1924年,德布罗意(deBeroglie )提出了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大胆假设。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X 射线的晶体衍射知识,这为从实验上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提供了有利因素。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发表了他们用低速电子轰击镍单晶产生电子衍射的实验结果。两个月后(1928年),英国的汤姆逊和雷德发表了他们用高速电子穿透物质薄片直接获得的电子衍射花纹,他们从实验测得的电子波的波长,与按德布罗意公式计算出的波长相吻合,从而成为第一批证实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 薛定谔(Schrodinger )等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量子力学,德布罗意、戴维逊和革末也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尔物理学奖。现在,电子衍射技术已成为分析各种固体薄膜和表面层晶体结构的先进方法。 1924 年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他认为粒子的特征波长λ与动量 p 的关系与光子相同,即 h p λ'= 式中h 为普朗克常数,p 为动量。 设电子初速度为零,在电位差为V 的电场中作加速运动。在电位差不太大时,即非相对论情况下,电子速度 c ν=(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故2 002m=m 1m c ν-≈其中0m 为电子的静止质量。 它所达到的速度v 可 由电场力所作的功来决定:2 21p eV=m 22m ν=(2) 将式(2)代入(1)中,得:2em V λ'=(3) 式中 e 为电子的电荷, m 为电子质量。将34h 6.62610 JS -=?、310m 9.1110kg -=?、-19e=1.60210C ?,各值代入式(3),可得:A V λ'&(4) 其中加速电压V 的单位为伏特(V ),λ的单位为1010-米。由式(4)可计算与电子德布罗意平面单色波的波 长。而我们知道,当单色 X 射线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可根据晶格的结构参数和衍射环纹大小来计算 图 1的波长。所以,类比单色 X 射线,也可由电子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测出电子的波长λ 。如λ'与λ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则说明德布罗意假设成立。下面简述测量λ的原理。 根据晶体学知识,晶体中的粒子是呈规则排列的,具有点阵结构, 因此可以把晶体看作三维光栅。这种光栅的光栅常数要比普通人工刻 制的光栅小好几个量级。当高速电子束穿过晶体薄膜时所发生的衍射 现象与X 射线穿过多晶体进所发生的衍射现象相类似。它们衍射的方 向均满足布拉格公式。 1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有规则地排列而组成的,

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比较

采用波长小于或接近于其点阵常数的电子束照射晶体样品,由于入射电子与晶体内周期地规则排列的原子的交互作用,晶体将作为二维或三维光栅产生衍射效应,根据由此获得的衍射花样研究晶体结构的技术,称为电子衍射。 1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一样,也遵循布喇格公式2dsinθ=λ(见X射线衍射)。当入射电子束与晶面簇的夹角θ、晶面间距和电子束波长λ三者之间满足布喇格公式时,则沿此晶面簇对入射束的反射方向有衍射束产生。电子衍射虽 电子衍射 与X射线衍射有相同的几何原理。但它们的物理内容不同。在与晶体相互作用时,X射线受到晶体中电子云的散射,而电子受到原子核及其外层电子所形成势场的散射。除以上用布喇格公式或用倒易点阵和反射球来描述产生电子衍射的衍射几何原理外,严格的电子衍射理论从薛定谔方程Hψ=Eψ出发,式中ψ为电子波函数,E表示电子的总能量,H为哈密顿算子,它包括电子从外电场得到的动能和在晶体静电场中的势能。 2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一样,可以用来作物相鉴定、测定晶体取向和原子位置。由于电子衍射强度远强于X射线,电子又极易为物体所吸收,因而电子衍射适合于研究薄膜、大块物体的表面以及小颗粒的单晶。此外,在研究由原子序数相差悬殊的原子构成的晶体时,电子衍射较X射线衍射更优越些。会聚束电子衍射的特点是可以用来测定晶体的空间群(见晶体的对称性)。 物质结构的解析,准确说是晶体的结构解析,不可避免需要使用X射线衍射(XRD),中子衍射或电子衍射三种技术当中的一种。三者各有优缺点,面对具体问题,一般只有一种技术是最有说服力的最佳选择,但是具体什么样的问题使用哪一种技术最有说服力很多结构分析的朋友认识的不透彻,我经常看见有些人使用不是很有说服力的技术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而闹出笑话而自己不自知:比如声称使用XRD精确确定氧、炭或氢的原子位置;比如认为中子衍射得到的晶格常数最可信;又比如以为选区电子衍射(TEM-SAD)的标定能精确得到晶格常数信息,等等。所以这里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式的尝试探讨:哪一种衍射技术对于什么样的解结构问题最有说服力为什么在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之后,小结在最后将会被给出。希望大家在我的话题后面踊跃发表不同观点,如果我有什么疏漏、错误之处,还望不吝指教,笔者这里先多谢了! 首先来谈谈X-射线、中子、和电子衍射的源-- X-ray,中子和电子的同和异。最为突出的相同点,搞晶体结构分析的人都非常清楚,即他们都具有波动性,满足基本的波动规律--布拉格公式(Bragg Law): 2d*sinθ=nλ(n是自然数)。前面已经明确本文的动机,所以这里着重分析它们的差异。

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

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 发现的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波动力学已经由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和海森伯从不同途径创立的矩阵力学,共同形成微观体系的基本理论。这一巨大变革的实验基础自然成了人们关切的课题,这就激励了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证实粒子的波动性。 人物介绍 图10.1 戴维森 戴维森 Clinton Joseph Davisson G.P.汤姆生 Sir George Paget Thomson 1881-1958 1892-1975 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实验物理学家 英国阿伯登大学实验物理学家 电子衍射的发现者 电子衍射的发现者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出的实验发 -因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出的实验发现 戴维森 1881年10月22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布鲁明顿(Bloomington ),早年在布鲁明顿公立学校读书。 l902年中学毕业后,由于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而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于当年9月进入芝加哥大学,在那里受教于密立根,曾一度当过密立根的助手,后来戴维森到普林斯顿(Princeton )大学工作,从事电子物理学的研究实习。 1917年转入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后来叫贝尔电话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成绩卓著。 1921年,他和助手康斯曼(C.H.Kunsman )在用电子束轰击镍靶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镍靶上发射的“二次电子”竟有少数具有与轰击镍靶的一次电子相同的能量,显然是在金属反射时发生了弹性碰撞,他们特别注意到“二次电子”的角度分布有两个极大值,不是平滑的曲线。戴维森抓住这一现象,持续研究了五六年。 图10.2 G.P.汤姆生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完整版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进行选区衍射的正确方法; 2、学习如何对拍摄的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3、通过选区衍射操作,加深对电子衍射原理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复习电镜的操作程序、了解成像操作、衍射操作的区别与联系; 2、以复合材料(Al2O3+TiB2)/Al为观察对象,进行选区衍射操作,获得衍射花样; 3、对得到的单晶和多晶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JEM-2100F型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四、实验原理 选区电子衍射就是对样品中感兴趣的微区进行电子衍射,以获得该微区电子衍射图的方法。选区电子衍射又称微区衍射,它是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 图1即为选区电子衍射原理图。 平行入射电子束通过试样后,由于试 样薄,晶体内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 晶面组(hkl)将产生与入射方向成 2θ角的平行衍射束。由透镜的基本性 质可知,透射束和衍射束将在物镜的 后焦面上分别形成透射斑点和衍射斑 点,从而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形成试样 晶体的电子衍射谱,然后各斑点经干 涉后重新在物镜的像平面上成像。如 果调整中间镜的励磁电流,使中间镜 的物平面分别与物镜的后焦面和像平

面重合,则该区的电子衍射谱和像分别被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显示在荧光屏上。 显然,单晶体的电子衍射谱为对称于中心透射斑点的规则排列的斑点群。多晶体的电子衍射谱则为以透射斑点为中心的衍射环。非晶则为一个漫散的晕斑。 (a)单晶(b)多晶(c)非晶 图2电子衍射花样 五、实验步骤 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由成像操作使物镜精确聚焦,获得清晰形貌像。 (2)插入尺寸合适的选区光栏,套住被选视场,调整物镜电流,使光栏孔内的像清晰,保证了物镜的像平面与选区光栏面重合。 (3)调整中间镜的励磁电流,使光栏边缘像清晰,从而使中间镜的物平面与选区光栏的平面重合,这也使选区光栏面、物镜的像平面和中间镜的物平面三者重合,进一步保证了选区的精度。 (4)移去物镜光栏(否则会影响衍射斑点的形成和完整性),调整中间镜的励磁电流,使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的后焦面共面,由成像操作转变为衍射操作。电子束经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后,在荧光屏上将产生所选区域的电子衍射图谱,对于高档的现代电镜,也可操作“衍射”按钮自动完成。 (5)需要照相时,可适当减小第二聚光镜的励磁电流,减小入射电子束的孔径角,缩小束斑尺寸,提高斑点清晰度。微区的形貌和衍射花样可存同一张底片上。 六、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 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即衍射斑点指数化,并确定衍射花样所属的晶带轴指数

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衍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观察电子衍射现象,加深对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认识;掌握电子衍射的基本理论,验证德布罗意假设。本文尝试在实际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结果和相关物理参数的处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虚拟电子衍射实验现象,并利用于实际教学。 1.电子衍射实验 1)德布罗意假设及电子波长公式及电子波长公式: 德布罗意认为,对于一个质量为m 的,运动速度为v 的实物粒子,从粒子性方面来看,它具有能量E 和动量P ,而从波动性方面来看,它又具有波长λ和频率h ,这些量之间应满足下列关系: 2/E mc hv P mv h λ ==== 式中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真空中的光速,λ为德布罗意波长,自上式可以得到: h h P mv λ== 这就是德布罗意公式。 根据狭义相对论理论,电子的质量为:h m mv = = o m 为电子的静止质量,则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可表示为: h m mv = = 若电子在加速电压为V 的电场作用下由阴极向阳极运动,则电子的动能增加 等于电场对电子所做的功 21)k o E m c eV == 由式(5-2-6)可得: V =将式(5-2-7)代入式(5-2-5) 得到: λ= 当加速电压V 很小,即 2 01e m c 时,可得经典近似公式:

v h λ?'=?? '=??将346.62610h -=??焦秒,319.11010m -=?千克,191.60210e -=?库仑, 82.99810/c =?米秒,代入(5-2-8), (5-2-9),得到 80.48910)V λ-= =-? (5-2-10) λ'= 加速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电子波长λ的单位为0 A ,即0.1um 。根据式(5-2-10可算出不同加速电压下电子波长的值。 2)布拉格方程(定律) 根据晶体学知识,晶体中的粒子是呈规则排列的,具有点阵结构,可以把晶体看作三维衍射光栅,这种光栅的光栅常数要比普通人工刻制的光栅小好几个数量级(810cm -有序结构)。当高速电子穿过晶体薄膜时所发生的衍射现象,与X 射线穿过多晶体所发生的衍射现象相类似。它们衍射线的方向,以单晶体为例: 当反射线满足2sin d n θλ= (Bragg 公式) n = 0,1,2,... 则加强,其它方向抵消。方程中的几何因子可用仪器的尺寸确定, 方程变为 λ= 222()m h k l =++, 其中 h 、k 、l 为晶面指数,晶格常数 0 4.0786A a = 3)多晶衍射花样

实验三 电子衍射实验

实验三 电子衍射实验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了一切微观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1927年戴维逊与革末用镍晶体反射电子,成功地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并测得了电子的波长。两个月后,英国的汤姆逊和雷德用高速电子穿透金属薄膜的办法直接获得了电子衍射花纹,进一步证明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1928年以后的实验还证实,不仅电子具有波动性,一切实物粒子,如质子、中子、α粒子、原子、分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拍摄电子穿透晶体薄膜时的衍射图象,验证德布罗意公式,加深对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 2、了解电子衍射仪的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WDY-V 型电子衍射仪。 三、实验原理 1、 德布罗意假设和电子波的波长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或称德布罗意波的假说,即一切微观粒子,也象光子一样, 具有波粒二象性,并把微观实物粒子的动量P 与物质波波长λ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mv h P h = = λ (1) 式中h 为普朗克常数,m 、v 分别为粒子的质量和速度,这就是德布罗意公式。 对于一个静止质量为m 0的电子,当加速电压在30kV 时,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已接近光速。由于电子速度的加大而引起的电子质量的变化就不可忽略。根据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电子的质量为: c v m m 2 2 10 -= (2) 式中c 是真空中的光速,将(2)式代入(1)式,即可得到电子波的波长: 22 01c v v m h mv h -==λ (3) 在实验中,只要电子的能量由加速电压所决定,则电子能量的增加就等于电场对电子 所作的功,并利用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 )111( 222 02 02 --=-=c v c m c m mc eU (4) 从(4)式得到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进行选区衍射的正确方法; 2、学习如何对拍摄的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3、通过选区衍射操作,加深对电子衍射原理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复习电镜的操作程序、了解成像操作、衍射操作的区别与联系; 2、以复合材料(Al2O3+TiB2)/Al为观察对象,进行选区衍射操作,获得衍射花样; 3、对得到的单晶和多晶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JEM-2100F型TEM透射电子 显微镜 四、实验原理 选区电子衍射就是对样品中感兴趣的微区进行电子衍射,以获得该微区电子衍射图的方法。选区电子衍射又称微区衍射,它是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

图1即为选区电子衍射原理图。平 行入射电子束通过试样后,由于试样 薄,晶体内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晶面 组(hkl)将产生与入射方向成2θ角的 平行衍射束。由透镜的基本性质可知, 透射束和衍射束将在物镜的后焦面上 分别形成透射斑点和衍射斑点,从而在 物镜的后焦面上形成试样晶体的电子 衍射谱,然后各斑点经干涉后重新在物 镜的像平面上成像。如果调整中间镜的 励磁电流,使中间镜的物平面分别与物 镜的后焦面和像平面重合,则该区的电 子衍射谱和像分别被中间镜和投影镜 放大,显示在荧光屏上。 显然,单晶体的电子衍射谱为对称于中心透射斑点的规则排列的斑点群。多晶体的电子衍射谱则为以透射斑点为中心的衍射环。非晶则为一个漫散的晕斑。 (a)单晶(b)多晶(c)非晶 图2电子衍射花样 五、实验步骤 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由成像操作使物镜精确聚焦,获得清晰形貌像。

电子衍射实验讲义

电子衍射实验讲义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电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2 了解电子衍射和电子衍射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3 了解电子衍射在研究晶体结构中的应用; 二 实验仪器 电子衍射,真空机组,复合真空计,数码相机,微机 三 实验原理 (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在经典物理学中称为波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表现出波的衍射性,光还表现出干涉和偏振现象,表明光有波动性;光电效应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其能量有一个不能连续分割的最小单元,即普朗克1900年首先作为一个基本假设提出来的普朗克关系 hv E = E 为光子的能量,v 为光的频率,h 为普朗克常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在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在另一些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否会表现出波动性?德布罗意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启发,在1923-1924年间提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k p E r h r h ==, ω E 为电子的能量,p r 为电子的动量,v πω2=为平面波的圆频率,k r 为平面波的波矢量,π 2/h =h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波矢量的大小与波长λ的关系为λπ/2=k ,k p r h r =称为德布罗意关系。电子具有波 粒二象性的假设,拉开了量子力学革命的序幕。 电子具有波动性假设的实验验证是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电子被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动能等于电子的电荷乘加速电压,即 eV E k = 考虑到高速运动的相对论效应,电子的动量 )2(1 2mc E E c p k += λ 由德布罗意关系得 ) 2/1(22 2 mc E E mc hc k k += λ 真空中的光速,电子的静止质量,普朗克常数 ,当电子所受的加速电压为V 伏特,则电子的动能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s A c o /10 99793.218 ×=26/10511.0c eV m ×=eV A hc eVs h o 4 15 1023986.1,10 13571.4×=×=?VeV E k =o A V V )1089.41(1507 ?×?≈λ, (1)

电子衍射

第17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透射电子衍射原理 教学重点: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教学难点: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作业: 1.电子衍射花样种类有哪些? 2.晶体结构已知的单晶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有哪些? 3.尝试-校核法的标定步骤是什么? 第五节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5.2 电子衍射 5.2.1 电子衍射与X 射线衍射比较 5.2.2 电子衍射原理 5.2.2.1 布拉格公式 两个平行波(它们的波长为λ)以θ入射角照射到晶面间距为dhkl 的衍射晶体上,分别被上平面散射和下平面散射后产生光程差,两波的光程差为2 dhkl sin θ当光程差等于n λ时,波的相长干涉将会发生,即: λθn d hkl =sin 2

式中,θ是入射角或衍射角,它被定义为入射波与(hkl)晶面之间的夹角;n=0,±1,±2,±3…是衍射级数。如果n=0,对应的衍射称为零级衍射,表明入射波不会被(hkl)晶面反射,保持原入射方向,而形成透射波。 5.2.2.2 爱瓦尔德球构图是布拉格方程的图解,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只需从倒易阵点(图3.3中的G)是否落在爱瓦尔德球面上就能判断是否能产生衍射,并能直接显示出衍射的方向。因此,在电子衍射分析中,通常是运用爱瓦尔德球构图,而不是布拉格方程。 5.2.2.3 结构因子 产生布拉格衍射的充要条件:满足布拉格定律(必要条件,决定衍射点的位置),结构因子F hkl≠0(充分条件,决定衍射点的强度)。 5.2.2.4 干涉函数 与晶体的尺寸以及衍射方向相对于布拉格偏离量大小有关。 真实晶体的大小是有限的,且晶体内部还含有各式各样的晶体缺陷,因此衍射束的强度分布有一定的角范围,相应的倒易阵点也是有一定的大小和几何形状的。这意味着在尺寸很小的晶体中,倒易阵点要扩展,扩展量与晶体的厚度(考虑一维的情况)成反比,当厚度为t,扩展量等于2/t,倒易阵点扩展为倒易杆。考虑三维空间的情况,不同形状的实际晶体扩展后的倒易阵点也就有不同的形状。对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经常遇到的试样,薄片晶体的倒易阵点拉长为倒易“杆”,棒状晶体为倒易“盘”,细小颗粒晶体则为倒易“球”。

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比较讲解学习

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 射比较

采用波长小于或接近于其点阵常数的电子束照射晶体样品,由于入射电子与晶体内周期地规则排列的原子的交互作用,晶体将作为二维或三维光栅产生衍射效应,根据由此获得的衍射花样研究晶体结构的技术,称为电子衍射。 1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一样,也遵循布喇格公式2dsinθ=λ(见X射线衍射)。当入射电子束与晶面簇的夹角θ、晶面间距和电子束波长λ三者之间满足布喇格公式时,则沿此晶面簇对入射束的反射方向有衍射束产生。电子衍射虽 电子衍射 与X射线衍射有相同的几何原理。但它们的物理内容不同。在与晶体相互作用时,X射线受到晶体中电子云的散射,而电子受到原子核及其外层电子所形成势场的散射。除以上用布喇格公式或用倒易点阵和反射球来描述产生电子衍射的衍射几何原理外,严格的电子衍射理论从薛定谔方程Hψ=Eψ出发,式中ψ为电子波函数,E表示电子的总能量,H为哈密顿算子,它包括电子从外电场得到的动能和在晶体静电场中的势能。 2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一样,可以用来作物相鉴定、测定晶体取向和原子位置。由于电子衍射强度远强于X射线,电子又极易为物体所吸收,因而电子衍射适合于研究薄膜、大块物体的表面以及小颗粒的单晶。此外,在研究由原子序数相差悬殊的原子构成的晶体时,电子衍射较X射线衍射更优越些。会聚束电子衍射的特点是可以用来测定晶体的空间群(见晶体的对称性)。

物质结构的解析,准确说是晶体的结构解析,不可避免需要使用X射线衍射(XRD),中子衍射或电子衍射三种技术当中的一种。三者各有优缺点,面对具体问题,一般只有一种技术是最有说服力的最佳选择,但是具体什么样的问题使用哪一种技术最有说服力?很多结构分析的朋友认识的不透彻,我经常看见有些人使用不是很有说服力的技术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而闹出笑话而自己不自知:比如声称使用XRD精确确定氧、炭或氢的原子位置;比如认为中子衍射得到的晶格常数最可信;又比如以为选区电子衍射(TEM-SAD)的标定能精确得到晶格常数信息,等等。所以这里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式的尝试探讨:哪一种衍射技术对于什么样的解结构问题最有说服力?为什么?在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之后,小结在最后将会被给出。希望大家在我的话题后面踊跃发表不同观点,如果我有什么疏漏、错误之处,还望不吝指教,笔者这里先多谢了! 首先来谈谈X-射线、中子、和电子衍射的源-- X-ray,中子和电子的同和异。最为突出的相同点,搞晶体结构分析的人都非常清楚,即他们都具有波动性,满足基本的波动规律--布拉格公式(Bragg Law):2d*sinθ=nλ(n是自然数)。前面已经明确本文的动机,所以这里着重分析它们的差异。 i)表观上的差异,X-ray是光子(电磁波)、不带电没有磁性,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量较大而且具有磁性,这些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不多说。 ii)本质上的差异,参考图1所示:X射线是电磁波,没有静止质量,均匀介质中速度不变,波动行为在时空上的dispersion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电子、中子是物质波,具有质量,均匀介质中运动速度可以变化,时空上的dispersion呈现平方项。正是这样的本质差别导致波长(动量)与频率(能量)之间的关系在电磁波(这里是X-ray)和物质波(这里是电子、中子)之间的截然不同。当然,物质波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其dispersion 会发生本质的转变,转变点如图1所示,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的结构分析中碰不到,所以不用担心电子/中子在和光子的dispersion完全一致时的异常,反正迄今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实验。

电子衍射

第十二章电子衍射 第一节电子衍射的原理 1.1 电子衍射谱的种类 在透射电镜的衍射花样中,对于不同的试样,采用不同的衍射方式时,可以观察到多种形式的衍射结果。如单晶电子衍射花样,多晶电子衍射花样,非晶电子衍射花样,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菊池花样等。而且由于晶体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会在电子衍射花样中体现出来,如有序相的电子衍射花样会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二次衍射等会使电子衍射花样变得更加复杂。 上图中,图a和d是简单的单晶电子衍射花样,图b是一种沿[111]p方向出现了六倍周期的有序钙钛矿的单晶电子衍射花样(有序相的电子衍射花样);图c是非晶的电子衍射结果,图e和g是多晶电子的衍射花样;图f是二次衍射花样,由于二次衍射的存在,使得每个斑点周围都出现了大量的卫星斑;图i和j是典型的菊池花样;图h和k是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 在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些不同的衍射结果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电子衍射的产生原理。电子衍射花样产生的原理与X 射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电子的波长非常短,使得电子衍射有其自身的特点。

1.2 电子衍射谱的成像原理 在用厄瓦尔德球讨论X射线或者电子衍射的成像几何原理时,我们其实是把样品当成了一个几何点,但实际的样品总是有大小的,因此从样品中出来的光线严格地讲不能当成是一支光线。之所以我们能够用厄瓦尔德来讨论问题,完全是由于反射球足够大,存在一种近似关系。如果要严格地理解电子衍射的形成原理,就有必要搞清楚两个概念:Fresnel(菲涅尔)衍射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所谓Fresnel(菲涅尔)衍射又称为近场衍射,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又称为远场衍射.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中,即有Fresnel(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同时也有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Fresnel(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主要在图像模式下出现,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远场衍射)主要是在衍射情况下出现。 小孔的直接衍射成像(不加透镜)就是一个典型的Fresnel(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在电镜的图像模式下,经常可以观察到圆孔的菲涅尔环。 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是远场衍射,它是平面波在与障碍物相互作用后发生的衍射。严格地讲,光束之间要发生衍射,必须有互相叠加,平行光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叠加的,所以在没有透镜的前提下,夫朗和费衍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将衍射当成夫朗和费衍射来处理,X射线衍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虽然X射线是照射在晶体中的不同晶面上,但是由于晶面间距的值远远小于厄瓦尔德球(X射线波长的倒数),即使测试时衍射仪的半径跟晶面间距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值,所以X射线衍射可以当成夫朗和费衍射处理,因为此时不同晶面上的X射线叠加在一点上时,它们的衍射角仍然会非常接近布拉格角。 论:X射线并非严格的夫朗和费衍射,但可以将其当成夫朗和费衍射处理。 电子衍射是有透镜参与的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所以与X射线衍射的相比,它

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表现; 2. 了解电子衍射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3. 初步掌握电子衍射在表面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德布罗意假设和波粒二象性 1924年德布罗意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启发,提出了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光在传播过程表现出波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表明光有波动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已经观察、学习过,而爱因斯坦利用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充分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鉴于此,德布罗意大胆假设微观粒子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即对于能量为E ω=(v πω2=为平面波的圆频率)的微观粒子,其动量 k p = (5-1) k 为平面波的波矢量,π2/h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波矢量的大小与波长λ的关系为 λπ/2=k ,则动量与波长的关系为 p h = λ (5-2) 式(5-1)就称为德布罗意关系。这一假设对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量子力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一假设在没有被证实之前式(5-2)是没有指导意义的。要证实它,在理论上并不困难。如果电子也具有波动性,那么它的波长是可由使(5-2)给出的,考虑到电子是微观粒子,其相对论效应较明显,它的动量p 应由下式计算 c c m E E p k k ) 2(20+= (5-3) 式中E k =eV ,e 为电子所带电量,V 为加速电压,c=2.99792×108m·s -1为真空中的光速,m 0=0.511eV /c 2是电子的静质量。假设一个电子被110V 的电压加速(典型的低能电子束其加速电压定义为20V~200V),其波长利用(5-2)、(5-3)式,即可算出,约为11.15nm 。对于这么小的波长要让它产生明显的衍射,那么衍射用的光栅的光栅常数也必须与这一波长接近。但普通的投射及反射式光栅要做到这么小的光栅常数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知道,物质晶体具有周期性的晶格结构,它们的间距也在10nm 量级,那么可不可以用晶体晶格作为衍射光栅呢?1927年戴维森和其助手革末用单晶体做实验,汤姆孙用多晶体做实验,均发现了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戴维森和GP·汤姆孙由于对电子衍射的实验研究,因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2.晶格电子衍射原理 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原理遵从劳厄方程,即衍射波相干条件为出射波矢1k 与入射波矢量0k 之差等于晶体倒易矢量hkl K 的整数倍:10hkl k k nK -=。设倒易空间的 基矢为a b c 、、 ,则倒易矢量为:hkl K ha kb lc =++。 晶格倒易矢量的方向为晶面的法线方向,大小为晶面间距hkl d 的倒数的π2倍hkl hkl d K π 2= 。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进行选区衍射的正确方法; 2、学习如何对拍摄的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3、通过选区衍射操作,加深对电子衍射原理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复习电镜的操作程序、了解成像操作、衍射操作的区别与联系; 2、以复合材料(Al2O3+TiB2)/Al为观察对象,进行选区衍射操作,获得衍射花样; 3、对得到的单晶和多晶电子衍射花样进行标定。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JEM-2100F型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四、实验原理 选区电子衍射就是对样品中感兴趣的微区进行电子衍射,以获得该微区电子衍射图的方法。选区电子衍射又称微区衍射,它是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

图1即为选区电子衍射原理图。 平行入射电子束通过试样后,由于试 样薄,晶体内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 晶面组(hkl)将产生与入射方向成2θ 角的平行衍射束。由透镜的基本性质 可知,透射束和衍射束将在物镜的后 焦面上分别形成透射斑点和衍射斑 点,从而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形成试样 晶体的电子衍射谱,然后各斑点经干 涉后重新在物镜的像平面上成像。如 果调整中间镜的励磁电流,使中间镜 的物平面分别与物镜的后焦面和像平 面重合,则该区的电子衍射谱和像分 别被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显示在荧 光屏上。 显然,单晶体的电子衍射谱为对称于中心透射斑点的规则排列的斑点群。多晶体的电子衍射谱则为以透射斑点为中心的衍射环。非晶则为一个漫散的晕斑。 (a)单晶(b)多晶(c)非晶 图2电子衍射花样 五、实验步骤 通过移动安置在中间镜上的选区光栏(又称中间镜光栏),使之套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分别进行成像操作或衍射操作,实现所选区域的形貌分析和结构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由成像操作使物镜精确聚焦,获得清晰形貌像。

第一节 电子衍射的原理

第一节电子衍射的原理 1.1 电子衍射谱的种类 在透射电镜的衍射花样中,对于不同的试样,采用不同的衍射方式时,可以观察到多种形式的衍射结果。如单晶电子衍射花样,多晶电子衍射花样,非晶电子衍射花样,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菊池花样等。而且由于晶体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会在电子衍射花样中体现出来,如有序相的电子衍射花样会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二次衍射等会使电子衍射花样变得更加复杂。 上图中,图a和d是简单的单晶电子衍射花样,图b是一种沿[111]p方向出现了六倍周期的有序钙钛矿的单晶电子衍射花样(有序相的电子衍射花样);图c 是非晶的电子衍射结果,图e和g是多晶电子的衍射花样;图f是二次衍射花样,由于二次衍射的存在,使得每个斑点周围都出现了大量的卫星斑;图i和j是典型的菊池花样;图h和k是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 在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些不同的衍射结果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电子衍射的产生原理。电子衍射花样产生的原理与X 射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电子的波长非常短,使得电子衍射有其自身的特点。

1.2 电子衍射谱的成像原理 在用厄瓦尔德球讨论X射线或者电子衍射的成像几何原理时,我们其实是把样品当成了一个几何点,但实际的样品总是有大小的,因此从样品中出来的光线严格地讲不能当成是一支光线。之所以我们能够用厄瓦尔德来讨论问题,完全是由于反射球足够大,存在一种近似关系。如果要严格地理解电子衍射的形成原理,就有必要搞清楚两个概念:Fresnel(菲涅尔)衍射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所谓Fresnel(菲涅尔)衍射又称为近场衍射,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又称为远场衍射.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中,即有Fresnel(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同时也有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Fresnel (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主要在图像模式下出现,而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远场衍射)主要是在衍射情况下出现。 小孔的直接衍射成像(不加透镜)就是一个典型的Fresnel(菲涅尔)衍射(近场衍射)现象。在电镜的图像模式下,经常可以观察到圆孔的菲涅尔环。 Fraunhofer(夫朗和费)衍射是远场衍射,它是平面波在与障碍物相互作用后发生的衍射。严格地讲,光束之间要发生衍射,必须有互相叠加,平行光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叠加的,所以在没有透镜的前提下,夫朗和费衍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将衍射当成夫朗和费衍射来处理,X射线衍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虽然X射线是照射在晶体中的不同晶面上,但是由于晶面间距的值远远小于厄瓦尔德球(X射线波长的倒数),即使测试时衍射仪的半径跟晶面间距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值,所以X射线衍射可以当成夫朗和费衍射处理,因为此时不同晶面上的X射线叠加在一点上时,它们的衍射角仍然会非常接近布拉格角。

电子衍射

电子衍射 电子衍射实验对确立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建立量子力学起过重要作用。历史上在认识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之前,已经确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在光的波粒二象性和一些实验现象的启示下,于1924年提出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也具有波性的假设。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X射线的晶体衍射知识,这为从实验上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提供了有利因素.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发表他们用低速电子轰击镍单晶产生电子衍射的实验结果。两个月后,英国的汤姆逊和雷德发表了用高速电子穿透物质薄片的办法直接获得电子花纹的结果。他们从实验测得电子波的波长与德布罗意波公式计算出的波长相吻合,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验证了德布罗意假设,成为第一批证实德布罗意假说的实验,所以这是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实验。 利用电子衍射可以研究测定各种物质的结构类型及基本参数.本实验用电子束照射金属银的薄膜,观察研究发生的电子衍射现象。 一 实验目的 1 拍摄电子衍射图样,计算电子波波长。 2 验证德布罗意公式。 二 实验原理 电子衍射是以电子束直接打在晶体上面而形成的。在本仪器中我们在示波器的电子枪和荧光屏之间固定一块直径约为2.5cm 的圆形金属膜靶,电子束聚焦在靶面上,并成为定向电子束流。电子束由13KV 以下的电压加速,通过偏转板时,被引向靶面上任意部位。玻壳上有足够大的透明部分,可以观察内部结构,电子束采用静电聚焦及偏转。 若一电子束以速度ν通过极薄的晶体膜,这些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 p h = 'λ (1) 式中普朗克常数,p 为动量。设电子初速度为零,在电位差为U 的电场中作加速运动。在电位差不太大时,即非相对论情况下,电子速度c <<ν(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故02201/m c m m ≈-=ν,其中0m 为电子的静止质量。它所达到的速度ν可由电场力所作 的功来决定: m p m eU 22122==ν (2) 将式(2)代入(1)中,得: U em h 1 2= 'λ (3) 式中e 为电子的电荷,m 为电子质量,h 为普朗克常量,然后将0m 、h 、e 代入(3)得 U 225 .1= 'λ (4) 其中加速电压U 的单位为V ,λ的单位为1010-米。由式(4)可计算与电子德布罗意平面单色波的波长。而我们知道,当单色X 射线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可根据晶格的结构参数和衍射环纹大小来计算X 射线的波长。所以,类比单色X 射线,也可由电子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测出电子的波长λ。如 λ'与λ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则说明德布罗 意假设成立。下面简述测量λ的原理。 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有规则地排 列而组成的,如图1所示,晶体中有许多晶

第九章 电子衍射

第九章电子衍射 1、分析电子衍射与 X 射线衍射有何异同(**) 电子衍射原理与X射线相似 相同之处:都是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是大致相似的。 不同之处: 1)电子波的波长比X射线短得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θ很小,约为10e-2rad。而X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π/2。(这是电子衍射花样特征不同与x射线衍射的主要原因) 2)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薄样品的倒易阵点会沿着厚度方向延伸成杆状,因此,增加了倒易点阵与爱瓦德球相交截的机点,结果使略微偏离布拉格条件的电子束可能发生衍射。 3)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德球图解式,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的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这个结果使晶体产生的衍射花样能比较直接地反映晶体内各晶面的位向,给分析带来不少方便。 4)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约高四个数量级),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倒易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就是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中某一倒易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 1)倒易矢量ghkl 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 )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hkl 2)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 3)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正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hkl=1/dhkl 。 4)对正交点阵有a*θL R tan2?=θ θθsin 22sin 2tan ≈≈d 1有能产生衍射的斑点都扩展为一个圆环,故为一系列同心圆环。 3)非晶态物质的电子衍射花样只有一个漫散的中心斑点。 形成机理:非晶没有整齐的晶格结构。 8、 单晶与多晶衍射花样分别如何进行标定(*****)。 详情请看电子衍射3-11-14ppt (1)晶体结构已知单晶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①标准花样对照法:只适用于简单立方、fcc 、bcc 和hcp 的低指数晶带轴。因为这些晶系的低指数晶带的标准花样可以在有的书上查到,如果得到的衍射花样跟标准花样完全一致,则基本上可以确定该花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标定完了以后,一定要验算它的相机常数,因为标准花样给出的只是花样的比例关系,而对于有的物相,某些较高指数花样在形状上与某些低指数花样十分相似,但是由两者算出来的相机常数会相差很远。 ②已知相机常数和样品的晶体结构 ·测量R 1、R 2、R 3、R 4 ·根据Rd=L λ求出d 1、d 2、d 3、d 4。查附表可以确定{H1K1L1}、{H2K2L2}、 … ()()0r r ha kb lc ua vb w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