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国小学生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泰国小学生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泰国小学生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泰国小学生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是教师在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疑难情景或能反映国际汉语教学某一基本原理的典型事件。它可以帮助教师在专业学科领域快速的成长,也能从自身和别人的实践中进行反思促进实践的发展。汉语在泰国的传播历史久远,经历了由民间传播到官方推广的艰难历程,最终发展为专门的汉语教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汉语教学体系,在泰国的中小学得到推广和普及。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总结国内外有关案例分析、第二语言教学案例分析以及儿童二语习得等研究的现状发现,泰国小学汉语教学仍潜藏着诸多问题,如汉语教学进程慢、汉语教育连贯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资源短缺等等。

这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汉语的推广和普及,严重影响了汉语教育在泰国的发展。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在泰国的教学实践及教学交流,选取了教学组织、课堂管理、语言要素和技能以及课堂活动四大模块搜集了十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进行反思,希望这些反思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也能对新手教师起到借鉴作用。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国际教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泰国小学汉语教育的现状,从教材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利用、课程设计、汉语习得效果、儿童汉语思维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的教学实践有积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周随堂练习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班级:2011级对外汉语班 姓名:杨语佳 学号:20111032132 一、案例分析: 某位本土汉语教师在教案日志中记录了如下情况: “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 问题: 1.面对学生的质疑,你认为该本土汉语教师的处理 方式是否得当?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 2.从这份教案日志,不难看出该本土教师在汉语教 案课堂中,遇到了除“质疑”以外的“问题”, 由此,给予了你什么启示?

3.在汉语教案课堂中,教师常会面临学生的“质 疑”,请结合自己的教案经历,列举自己曾经遇 到过的“质疑” 答:1.如果是我会先上完准备的内容后再依靠词典等工具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的观点不一定全正确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2.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quanben)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1.目的 《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 《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 《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 3.1总目标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失败的课堂管理案例 一、背景介绍 此案例来自我个人的教学经历。2016年3月,某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培训中心的老师将一个校区的汉语课堂教学工作交付给我。当时我就读的是英语专业,由于我个人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学习发展计划偏向第二语言教学,所以平时在学校经常一对一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2015年11月我在学校汉语培训中心实习了一个月,实习内容为跟随老师听课、协助办公室面试前来应聘的汉语老师,实习结束时试讲了一节复习课,所以对汉语教学有了一点实践上的了解。我所负责的班有两个,一个为本科生班,一个为硕士博士混合的班,此案例来自硕博混合的这个课堂。该班有30人,5个学生是博士生,其他为硕士生。他们已经有了34个课时的学习,教材为《汉语会话361句》。学生有半数来自巴基斯坦,其他学生来自北非、东南亚和中东;学生年龄都偏大,有的甚至都有好几个孩子了。学生上课很守纪律,有个别会经常迟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眼里的“懂事”和“听话”的学生。课后师生交流也比较频繁。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本科还未毕业的小女孩,尤其是对于巴基斯坦的学生来说,学校让一个任何学位都没有拿到的小女孩来给他们上课,来自传统文化的他们心里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二、案例 一般上课我都会按照教案和PPT的顺序讲解语法点和操练,学生很配合,偶尔碰到有学生问题比较多的语法点我会停下来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学生都是理工科专业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一旦有一个地方不“通顺”,学生是会主动发问直到理解为止,但是他们理解得都很快。一次,上课上到一半时,我正在讲解一个语法点,班里最活跃的一个男生突然“钻牛角尖”般地追着这个语法点问问题,他的思维是发散的,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内容越来越偏离这节课的内容。我明白课堂内容已经偏离正轨了,所以我心里非常不情愿去接着回答问题,因为这样问下去我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不了的,但是当时为了答疑解惑,我还是耐着性子仔细地给他解释下去。但是真正的问题出来了,他问题问得越深,我越无法解释,毕竟超出了我的对外汉语知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程棠 汉语进修学院举办这个讲座,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邀请我参加,我很高兴。那我就先说,跟大家聊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谈点看法,不一定有什么系统性。 一、学科和专业的正名及定位问题 关于我们这个学科的名字,目前意见不一。为了说起来方便,我还是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字。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事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大事之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件事,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科建立之后,“增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就成了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科建设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不用我多说,在座的老师都能看得到。我也曾应邀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不过,今天咱们主要不谈成绩,而想说说还存在什么问题。年轻的老师对过去的事,没有我知道的多。我就讲讲老故事,可能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学科和专业的名称问题。给学科起个名字,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在我们这个学科里,却搞得非常复杂。这是开始没有意料的。 在1983 年以前,也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之前,没有“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一般是说“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或简单地说“汉语教学”。上世纪50年代,有过“外国留学生语文专修班”;周祖谟先生写文章,用过“非汉族学生汉语教学”这个名称。80年代初,开始酝酿成立学会。1982年4月在北京召开学会筹备会;会上讨论起名问题。有人提议把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叫做“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一个解释性的陈述,虽然能表明我们这个学科的外语教学性质,但用来作为学科的名字,觉得不怎么妥当,说起来也有点儿拗口。最后,大家决定采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学会的名称也就这样定了。学会叫“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学科自然也就叫“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了。后来又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还有一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国家汉办”。于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就被普遍使用,并深入了人心。 但是,在这个术语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有人觉得不妥。一是这个名字学科性质不明确,因为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不见得都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二是在国外的汉语教学就不能叫“对外汉语教学”,只能说“汉语教学”,如后来成立的世界性的学会就叫“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曾有学者建议用“华语教学”代替“对外汉语教学”。可是,“华语教学”是指海外华人和华侨的汉语教学,用来代替“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妥。大家一时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名字,也就只好这么用着。反正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再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名字也不能随便改。 学科的名称,大家有不同看法,跟着专业的名称也很费思量。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正式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培养对外汉语教师。 本科专业的名称跟学科的名称一致,起初大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后来遇到学科定位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1.目的 《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 科学性原则 《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实用性原则 《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针对性原则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 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通用性原则 《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 总目标 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使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 上述四方面内容相互交叉渗透,环环相扣。 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目标结构关系图 (1)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大纲》从语音、字词、语法、功能、话题、语篇6个方面对语言知识进行了描述。 (2)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各等级所描述的语言技能包括对综合技能的运用,以及对听、说、读、写各单项技能的分级要求。 (3)策略 策略部分包括情感策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 《大纲》各等级列表中对学习者掌握策略的要求,仅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 (4)文化意识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充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 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 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 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 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 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 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 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 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 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 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 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 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 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 1950年7月,清华大学筹建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 1952年,朱德熙等人赴保加利亚、朝鲜教授现代汉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外派遣教师教授汉语的开始。截至2004年,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1314人次。 1958年,由北京大学编写的国内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俄语译释本)在时代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中国共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教辅1000余种。 1961年,从11所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部分外语专业选拔应届毕业生,作为出国汉语教学储备师资。此项工作延续了4年,共选拔培训了112名出国储备师资;此后,于1972年和改革开放后分别招收了多批出国储备师资。 1962年4月,北京电台(后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日语广播中开设“汉语讲座”。这是中国在对外广播中开设汉语教学节目的开始。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日以39种语言对外广播汉语教学节目。 1965年1月,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这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教外国人汉语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现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已达420所。 1978年暑期,北京语言学院接受法国28名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这是中国举办短期汉语教学的开始。现在,短期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式。 1980年5月,中国第一套短期汉语教材印行、使用。 1981年10月,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学电视录像片《中国话》摄制完成。 198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语言学院开发汉语水平考试(HSK),1990年该考试正式实施。迄今,该考试已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共有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 1985年,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4所大学开设了第一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目前中国有62所高等院校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近4000人。 1985年8月,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预计将有来自30个国家500多名代表参加。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务院11个部门的领导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中国教育部内。 1987年9月,对外汉语教学专门的学术刊物《世界汉语教学》公开发行。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征稿启事及投稿须知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元化的蓬勃发展态势,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及其成果的转化却明显滞后,为进一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创办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为季刊,刊号为CN10-1203/H。第一期刊物将于2014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术刊物,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为宗旨。它以汉语教学研究为核心,依托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的学识与实践,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构筑学科人才与优秀教师的发展园地。 本刊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所有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人士赐稿,并对各位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忱和崇高的敬意!有关征稿范围及文章规范详见附件。 本刊联系方式如下: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402 邮政编码:100083 收件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收 电子邮箱:gjhyjxyj@https://www.doczj.com/doc/f117802196.html, 电话:(8610)82300207 传真:(8610)82303963 附件:1.《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投稿须知 2.《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文章规范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

附件1: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投稿须知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诚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一、稿件范围 本刊欢迎以下各类来稿: 1. 教学研究: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以汉语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为主,包括大中小学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海内外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 2. 教材研究:研究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与方法及汉语教材评价,评论海内外汉语教材。 3. 汉语研究: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重点研究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排序、解释,及教学难点、重点的分析等问题。 4. 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探讨汉语学习规律,提倡和推进相关研究成果向汉语教学实践转化的研究。 5.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研究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教育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特色等相关问题。 6. 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研究多媒体、互联网及移动媒体等技术手段在汉语教学和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7. 教师发展研究:研究汉语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及汉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问题。 8. 教学成果交流: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行动等问题,带有理论分析地梳理教学经验。 9. 汉语测试研究:研究汉语成绩测试、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 10.教学史研究:研究汉语教学的历史源流与演变,探讨汉语教学的历史贡献及对当今汉语教学的意义等问题。 11.学位论文精华:研究汉语教学的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精华部分,包括高水平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和有重大创见或发现的研究成果。 二、稿件要求 1. 字数:8000字以内。 2. 以电子文件形式投稿。 3. 文件类型:WORD(DOC)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请勿压缩。 4. 文件名格式:―姓名-文章名-单位名称-日期‖,例如:―李刚-浅谈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方法-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2013-10-09投稿‖。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一、教学对象: 汉语具有中级水平的留学生班级,约30人。 二、教学内容: 词汇课:天气、冷、热、风、雨、下(雨)、雪、刮、季节、春天、夏天、秋天、暖和、最、游泳、凉快、郊游、滑冰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以上关于天气的词语,厘清部分词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对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生词词义,并用“天气”、“季节”、“最”、“去(做什么)”等词造句。 难点: (一)将生词按类别划分,建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图,形成整体认知思维。 (二)用“5W法”营造话题,串联以上生词组成句子,模拟情境进行对话训练。 五、教材: 《快乐汉语》 六、教具: 卡片若干 七、课时: 一个课时(45分钟)

八、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5min) (二)学习新课(30min) 1、英语国家(略) (1)语法——翻译法:将生词、句子一一对应翻译。 (2)功能法:教师提供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性的交际练习。 2、非英语国家 (1)功能法: ①展示春、夏、秋、冬等具有强烈色彩对比差异的图片。形成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郊游、游泳、滑冰”两组词的直观视觉印象。 ②展示下雨、下雪、刮风等天气现象视、音频,简单模拟“刮风、下雨”的情境,调动学生感官体验。 ③展示乒乓球、棒球、篮球三张图片,通过比较三种球的大小进行“最”和“很”程度副词的教学。 (2)认知法:老师引导学生将生词进行分类,画出本课生词思维结构图。启发学生发现生词的搭配规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功能法:从思维结构图中归纳以下重要句型,提供交际情境,扮演角色练习对话。A:北京现在是什么季节? B:春天最暖和了;夏天最热了;秋天最凉快了;冬天最冷了。 C:今天刮风了;今天下雨了;今天下雪了。 D:很暖和;很凉快;很冷。 E:我们去郊游吧;我们去游泳吧;我们去滑冰吧。 (4)任务式教学法:设定具体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词语和句式,并结合“5W”法写一篇短文。 例如: 1)What——做什么事?(游泳) 5)Who——谁去做这件事?(我) 2)Why——为什么做这件事?(因为天气热) 3)Where——在什么地方做这件事?(游泳馆) 4)When——什么时间去做这件事?(夏天) 今天下雨了,天气很凉快。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因为夏天最热了,我可以去游泳馆游泳。我的哥哥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因为冬天最冷了,他可以去河里滑冰。 (三)课堂作业(10min) 自主完成书上习题,老师点评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浅谈 凤凰传奇的一首《最炫名族风》不仅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也“炫”到了欧美听众的耳。在中国你可以说这首歌的流行归结于它的亲和的旋律、曲风、曲词和演唱者,但对于外国听众,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中国文化已备受外国瞩目。音乐无国界,而语言是无界“桥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世纪的摸索和探求,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不同时期出现了许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思想,但时代的发展是不停息的,与此同时对外汉语言学习者与日俱增的学习要求亟需更完善的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接下来先简要阐述近半世纪对外汉语言教学发展历程,包括从上世纪50初年代至70年代末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创阶段和从1978年到至今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然后介绍当下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浅谈。 一、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期,在这20年的起步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新事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曲折发展,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验,基本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大方向,加上政府的支持,逐渐让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走上了正规的教学道路。初级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巩固时期和恢复时期。 初创时期对外教学事业的重要开端是1950年,应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要求,我国分别与这两个国家互换了5名留学生,同时又主动和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进行学生交换总共接收了33名留学生。自此开始了对外留学生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以后专业的学习克服语言障碍而掌握基本语言规范和技能的汉语预备教育。虽然开创阶段的教学规模和师生数量都比较小,而且教学类型比较单一。 经初创时期的艰苦摸索和经验总结后,到1962年至1965年的巩固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呈现了良好发展趋势,从教育规模上就可以看出,在这四年间我我国所收外国留学生3944名,比前11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1965年的在校留学生数是1961年的7倍多。同时国务院在1962年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对外汉语教学为主任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语言学院前身)。这些都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不仅停止了接受外国留学生,还令国内外国留学生陆续回国。所以在1966到1972年,对外汉语教学处于中断阶段。 随着70年代初的国内形势转变,对外汉语教学出现了转机,然后就到了1972年至1977年的恢复时期,对外汉语教学重整旗鼓,留学生招生工作在国内各大高校陆续恢复。1973年12月28日,2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工作语言之一,将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推进了一大步,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助力器。从1973年到1977年,全国共接受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8名留学生,分布在9个省市的28所高校。这一时期尽管招生和教学工作经过艰辛努力逐渐恢复,但由于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各个高校接收学生的能力极其有限,教学规模也远未达到“文革”前的水平。 初创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强调语言技能培养,文化尚未纳入教学目的。主要强调汉语的应用功能,突出汉语的工具作用,文化是语言相伴而生的产物,由于人们当时的认知局限,文化未被重视。当时对应的教学内容也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文化内容是自发进入教材,交际文化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1958年由邓懿等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国内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这部教材几种体现的是当时语言理论教学成果。全书包括绪论、语音、语法三部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只是逐渐由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向在语言理论指导下培养语言技能的方向转变。然而,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固有联系,有关文化的内容还是不自觉地进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这些文化的内容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纳入到教学实践,但是在教材中文化与语言自然融合,这是不争的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培训一大批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依据。 《标准》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1)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两个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汉语及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描述。(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要求教师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成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课程、大纲、教材与教辅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四个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5)综合素质。主要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描述。《标准》借鉴了TESOL等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和教师研究新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师实践经验,反映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特点。

《标准》已于2007年11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适应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师的迫切需求,在中国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实施办法》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是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以下简称“海外志愿者计划”)的实施。第三条国家汉办委托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负责驻在国“海外志愿者计划”实施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第四条凡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公民、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等均可申请成为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以下简称“海外志愿者”)。申请条件 第五条海外申请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所在国合法的居留身份; (二)自愿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有奉献、合作精神; (三)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汉语普通话标准; (四)年龄限于22到60岁,身心健康,品德端正,无参与邪教等非

第六章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第六章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精讲多练”是我们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但“精讲多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讲多少算“精讲”,练多少算“多练”呢?一般我们说老师讲的部分不超过30%,而练的部分不少于70%,就可以说是做到了“精讲多练”。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就要注意“怎么讲”和“怎样练”的问题。讲,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讲,抓关键要领的讲,要讲那些对学生最实惠、最有用的东西,同时又是富有启发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讲。“讲”,要迅速地,印象极为深刻地解决“懂”的问题;只要能理解,越少越好,要一语中的,但要做到精讲而不缺。老师把意义解释得再清楚,使用的限制条件讲得再好,学生也未必能马上会用。为此就需要我们设计大量的、实用性的练习来让学生事件所学的东西。对操练感到棘手的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练不会,一练就烦”。毫无目的机械性的操练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我们提倡有质量的交际性的操练,即利用各种手段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某种交际的需求,并使之在模拟交际中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交际性的目的。“练”不要要学生盲目地想句子,老师最好给他一个语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老师及时结合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偏误作出分析,这样,通过反复、整合、重新编码等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并真正学会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所依据的教学法理论、教材的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水平等,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间有限,而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古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我们这里说的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二是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在此我们不加细分统称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前面我们说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表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课堂案例分析5 参照视频内容,经小组讨论,就该课堂的教学背景方面从视频中的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由于对本视频的教学目的及背景不是太确定,如此一来很难很好地界定教师教学目的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小组针对本课的学生及教师背景及教学目的进行了多方大胆的猜测,并分别依照达到各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总体流程概述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贴上一幅图画,图画的最上边分别画着草莓、香蕉、苹果三种水果。在三个水果的下边是者三种水果打乱顺序随机的图案。教师先分别按顺序指向这三种水果,并演示三种水果的读音,然后开始游戏环节: 游戏一:教师先指着草莓,然后示意学生:“我说草莓,你们(指着学生拍了一下手)”,之后再次用手比划出“一”来帮助学生理解。虽然学生没有任何汉语知识,但是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较好的思考联系能力,借助教师手势的帮助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以上这一点从接下来教师指着香蕉说,“我说香蕉,你们~”教师还未示意,就已经有学生做出拍两下手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依照这草莓、香蕉、苹果的顺序各拍一、二、三次掌的规则开始游戏,教师采用的方法是慢慢加快指物频率,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二:在游戏一完成之后,教师变换游戏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草莓:拍一下手;香蕉:跺一下脚;苹果:转一圈的规则来重复游戏一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全都站起来完成游戏,更大程度上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采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如“换”即左右手重复交叉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游戏方式之后,数了苹果的总数是十一个,用手势示意学生要转很多圈,然后用汉语问学生“你们可以转吗?”但是学生对汉语一无所知,对于教师的提问不能做出任何反应,使课堂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之后的“准备好了吗?”的提问等也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其次,由于学生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游戏过分重复且简单幼稚,因此在此轮游戏中,当教师刚开始指向苹果的时候学生还有几个愿意转圈的,但是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学生在转圈了。 游戏三: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变换游戏方式,再次用“换”的手势让学生自己思考还能用怎样的肢体动作来表示三种水果,同时让学生上台来带动台下的同学做动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讲台指水果并示范动作的学生已经可以用生硬的带泰国口音的汉语分别叫出草莓、香蕉和苹果的名称了,说明之前两轮的游戏效果已经初步达成,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三种水果图案和读音相对应的能力。 在做完游戏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换”,先是将这三个水果换成其他的水果,先是西瓜再是换成草莓,由教师的板书手势大概可以看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西瓜和榴莲的示意图,但是西瓜还写出了汉字,这个应该是不必要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小组先是判断教师的意图应该是再拓展别的水果的语音表达和对照能力,那教学目的就很明显了,但是接下来,教师立刻又让学生用鸟、猫、狗等动物来替换,这样教学目的就又模糊了。而且教师的画画技巧不是太过关,如菠萝就一直画不清楚,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之后示意同学上来帮忙画画学生也没理解,在这一点上陷入了交流的断层,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程整体评价 教师教态良好,针对汉语完全零基础的学生采用游戏教学法,再辅助于较多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的自信心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汉语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拼音,几乎没涉及汉字的书写,主要是集中在口语的表达及听力的刺激训练上,而且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输入而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反应及各类游戏,而学生几乎没有输出部分,即学生几乎没有自己开口说汉语,如果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每种水果对应的名称,那么教师的教学目的则是成功地达到了,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程度还有待商榷。 教师的教学语言完全采用汉语,而没有借助任何的中介语,无论是泰语还是英语,第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 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 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 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 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 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 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 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 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 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 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 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 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 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 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 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 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 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 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14级汉语国际教育潘琛 F21414030 注:本案例来自于实训课堂学生试讲案例,授课人为其他学生,教学过程由本人听课记录下来。 案例正文 标题:在活动中学汉语 关键字: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文化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背景 教学类型:对外汉语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九课《一封信》 教学对象: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的听说读写和运用 2、掌握表示原因和假设的句式用法 3、掌握简单记叙文的和书信的书写格式 4、掌握简单的量词搭配 教学时间:全课有一个课时,共90分钟。 教学环境:中国教师在中国教汉语的语境,在中国学习,具备目的语环境,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特点: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布比较广,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过程描述 环节一:组织教学 1、问好 教师语言:同学们下午好! 学生语言:老师好! 2、导入 教师语言:写信是中国人传统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是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的? 学生行为:学生们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打电话/发短信/E-mail/视频…… 教师语言:小天以前也是用那些方式联系好朋友的,不过今天他给好朋友东东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吧。 教师行为:教师打开PPt,展示今天的课题——一封信。同时黑板上进行板书。 环节二:学习新课 1、生词讲练

生词一:香港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上海/北京/不知道…… 教师行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香港,引出生词香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行为:学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汉字的。 教师行为:教师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 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二:冬天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语言:图片中的人穿得衣服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教师语言:他们穿这么多衣服,说明很冷对不对? 学生回答:对。 教师语言: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很冷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春天/秋天/冬天…… 教师语言:对,我听到有人说了冬天。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教师行为:教师进行板书,同时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三:手套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个人笔记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第一章教学环节 第一节有备无患(教案) 提前主动熟悉环境,如不能,第一节课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备课包括研究教材与教学内容、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方法等。研究教材与教学内容:《全》全面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个教学点,避免因知识空白而答疑失败。《准》会抓重点,牢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设计。 备课过程:全面把握–分清主次–理论到实用性可操作性 确定教学目标 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模块化处理 找到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 课后及时总结改进 教案包括:课文题目、教学对象、教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课时与时间安排、教具准备、教学

环节(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和教学后记 详细的教案要列出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具体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参与的顺序、活动的具体规则等 第二节第一节课 班级学生情况:汉语水平是否平均、整体气氛活跃或安 静、有没有比较特殊的学生。 母语教师优点:更加了解学生的反应,更加清楚学生对 那些语言点会更自然地理解,哪些语言点需要教师详细 解释 记住学生名字自我介绍:名字,年龄,爱好

小学兴趣 班?: 中文名字尽量用常用字,利用这一机会多学习,增强成就 感 成人班: 四节课完成教材中一课的内容。由易到难,前后铺垫。 成人零起点班?: 可懂输入语言规范,清楚,语速适中 Teachertalk Thegame你是谁他是谁

成人初级业余班 头脑风暴?:黑板上写出量词,学生说出可搭配的名词 随机抽出名词卡片,学生说出数量词+名词组合。第一遍读出来,第二遍学生看读 成人高级班不同水平的学生 课堂活动应注意活动本身新颖有趣,活动目标切实可行,活动形式简单易懂,活动材料难易适度,活动时间充分 第二章教学与管理 第一节教师语言 初级班教学计划?:第一节课,规定指令固定课堂指令和反 馈用语 头两周练习语音 第二节课堂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