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心得

产业经济学心得

产业经济学心得
产业经济学心得

学习产业经济学心得

通过罗老师一学期的教学和指导下,让我对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此将我对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了解与心得总结于下: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逻辑起点,主要研究科技进步、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流动、空间发展与经济绩效的学科以及产业的动态变动规律,主要研究经济数据的工具有计量经济学工具,主要分析方法有博弈论分析方法、各种力量博弈、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思想来源是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辩证法思想,主要模型来源于自然科学模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根本联系上是相通的、一致的。构建由微观开始、从而中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知识体系和逻辑大厦。试图寻求产业的发展规律性,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实体经济的踏实的学问。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引擎,实体经济则是轮胎。产业发展必然由非均衡趋向均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东部、中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必然东部会有”灾难“,经济危机对东部冲击是最大的。产业经济学是预测性较好的学科。

回顾了这么多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接下来就通过案例来说一说我学习产业经济学的心得吧:以我国汽车产业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济为例,我认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发展或一次投入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经济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特定企业的适度规模。对特定企业来说,如果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能够跟得上,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投入(一次到位)的方式。如果市场狭窄、规模扩张的难度很大(这对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是一个现实),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跟不上,那么应该选择逐步投入、滚动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我通过学习产业经济学,用产业经济学的知识所得出来的结论。

再者,通过学习产业经济学,用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我也看到了当前国家和社会的一些问题:(1)整体技术处于较低水平。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薄弱,加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我国不仅缺乏高科技产业,同时,传统产业的高科技环节也很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由于前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受制于落后的技术水平,我国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三高一低”特征。(3)资源瓶颈较为严重。我国已经逐步进入重化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与环境容量,由于我国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缺陷必然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资源瓶颈特征。

因此我认为通过学习产业经济学不但丰富了我们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也能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社会的相关问题:那就是产业经济学的角

度。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汇编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材料1:美国烟草业的掠夺性定价行为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逼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公司卖给它。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支1.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收购了无法与其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特征及其后果。 材料2:加成定价法 美国许多行业中的巨人都采用加成定价法。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税后利润为预定目标的。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在20世纪60年代,其他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福特和克莱斯勒,每年为各种型号汽车制定价格时似乎也采取了相同的程序。这些价格一旦宣布,一般是整整一年内不发生变化。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成本加成定价的步骤及其优势。 材料3: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地位。这次的收购不仅涉及交易双方,而且涉及到美国政府以及欧盟各国政府,其中还引发了反垄断的争议。 问题:请解释横向兼并的含义,并对横向并购进行福利分析。 材料4:企业的差异化策略 1、宝洁公司的差异化策略。针对消费者对洗衣粉的不同偏好,宝洁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将洗衣粉划分为9个品牌,并赋予不同的品牌个性,成功占领了美国大半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笔记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读后感霍利斯·B.钱纳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1918年生于弗吉尼亚洲,195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荷兰经济学院荣誉博士。他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世界银行副行长等公职,1965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至今。他还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会员、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钱纳里长期从事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产业联系经济学》(合著,1959年)、《工业化进程》(1969年)、《发展计划研究》(1971年)、《发展型式,1950-1970》(合著,1975年)、《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年)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是作者80年代研究的新成果。198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通过多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贸易政策和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种各具优劣的发展工业化型式。 本书所提出的理论思想及其具有特色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于各国发展战略的制订、经济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所主张的将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计量模型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的方法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也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是第二、三、四章,这一部分作者主要是对结构转变及其同总量增长的关系做出总的概括。最终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不同所在,对发达国家而言,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劳动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出口和资源再分配这样的结构变量。 战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均收入增加,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来说,结构转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结构转变的第一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是初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指农业)。在这一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这一阶段资本积累低速至中速增长,劳动力增长加快,全要素增长率极为缓慢。结构转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产业经济学讲义1

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完成了产业组织理论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的介绍,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不同市场结构及其福利分析 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方法 4、OLS 回归分析方法及结果分析 基本概念: 1、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冲突 2、 单一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 (1) MCAC ?规模不经济 MC=AC ?不变规模报酬 构造判定系数FC (function coefficient )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判定系数被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FC=AC/MC 。 (2) 最小有效规模MES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 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Q 1点。 MC AC MC AC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Q 1(MES ) Q 2 AC/MC Q

(3)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规模经济表现为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学习曲线表现为在产量不变的情形下,成本曲线向下平移。 3、 多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 总成本:C(q 1,q 2)——厂商生产q 1单位的产品1和q 2单位的产品2时的成本,由 于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C(q 1,q 2)不一定等于Cq 1+ Cq 2 (2) 边际成本:1 211) ,(q q q C MC ??= ,2 212) ,(q q q C MC ??= (3) 平均成本——基于定义多产品厂商总成本的同样原因,引入射线平均成本概念 (RAC )表示多产品厂商的平均成本 用λ1和λ2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生产比例,q 表示总产出,则q 1=λ1q ,q 2=λ2q , 有:q q q C RAC q ),(21λλ= (4) 规模经济:用s 表示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不同版本教材分子分母可能会颠倒,但 不影响分析) )(2 211q C q q C q Cq s ??+??= 有: s>1,RAC 随着q 的增加而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依次类推出规模不经济和规模报酬不变 (5) 特定产品规模经济 产品1产量不变,产品2从0增加到q 2所增加的成本记为IC 2,则:IC 2=C(q 1,q 2)- C(q 1,0);所增加的平均成本记为AIC 2,则:AIC 2=[C(q 1,q 2)- C(q 1,0)]/ q 2 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当其他产出不变时,特定产品i 的规模经济衡量指标记为PS i ,则PS i =AIC i /MC i (6) 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 例分析题库及参考答案 规模经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陷阱”? 1.试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谈谈企业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一次到位),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发展或一次投入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特定企业的适度规模。对特定企业来说,如果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能够跟得上,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投入(一次到位)的方式。如果市场狭窄、规模扩张的难度很大(这对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是一个现实),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跟不上,那么应该选择逐步投入、滚动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2.企业进行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那些约束条件? 答: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的约束条件有两方面:(1)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在某一产业中,在一给定时间的某一点,能以

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产业产品的规模限制)、资源条件(如零部件配套供应情况,熟练劳动力供应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等。(2)企业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总体上说,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影响着特定企业的规模经济决策。即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型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宜于小型化。 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 1. 导致中国钢铁业低集中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与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比较、与我国历史比较,都会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业集中度偏低。原有钢铁企业间的重组困难、中小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增长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的直接原因。钢铁业需求规模快速膨胀、改革开放是集中度下降的外部原因。 2.中国钢铁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如何? 答:如案例资料所述,2000年—2005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明显,直到2007年十厂商产量集中度方才有所回升,距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 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产业。(P31)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 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P68) 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 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 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 a ij=X ij/X j (i,j=1,2,…,n) 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P97) 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 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PPT) 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产 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P149) 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 决策行为。(PPT) 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PPT) 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PPT) 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 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该产业m家前n位企业的集中度CR n的计算公式是:CR n=/(P178)

产业经济学-产业竞争力

Industrial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
第9章 产业竞争力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目录
?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
? ? ?
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 四种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国内对竞争力的研究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产业竞争力分析体系的缺陷
1
?
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 ? ?
2010-5-26

1、竞争力的概念(三个层次)
?
宏观层次
?
?
?
美国《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国际竞 争力是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 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在提高国民的实际 收入。 OECD《科技、技术与竞争能力》报告:国家经济的国 际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企业的竞争能力之上 的,但是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 结果。 瑞士洛桑学院:是指一国创造增加值,从而积累国民财 富的能力,并且通过协调如下四对关系而实现其国际竞 争力。即资产与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 全球经济活动与国内家园式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 发展。
2
2010-5-26

1、竞争力的概念(三个层次)
?
微观层次——企业国际竞争力
?
?
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 在国内和国外的竞争都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 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 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即如何 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 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3
2010-5-26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

董明珠VS雷军:10亿元商业对赌的深度解析 材料一: 2013年对于这两位企业家来讲,都是“春风得意扩张疾”的一年,都是把钱赚疯了的一年。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年度总收入有望突破1200亿大关,营业利润也可能达到12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按其2013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推算)。而作为中国IT领域典型的婴儿巨人(Baby Giant) 小米公司,在雷军的领导下,更是“见风就长”,全年销售手机可能达到1800万台,年度总收入或有300亿元。再说一组有意思的对比小数据。格力电器仅2013前三季度的利息收入就有近10亿元,而小米公司2013年仅配件收入也可能超过10亿元。所以,在同样一个舞台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这两位光灿灿的“土豪”才敢“豪气压群雄”,并有着足够的实力和自信,“使马云拍马,健林捧场”,悍然抛出10亿元的商业对赌。 这场钛金版的商业对赌,不但使去年马云和王健林的1亿元对赌黯然失色,同时也激起更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舆论风暴。就“商业观察”层面而言,太过武断地批判,或过于乐观地力挺,无论对哪一方都有失公允,当然也毫无意义。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以商业逻辑和行业规律为依据,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地探究这场赌局背后的真正意蕴,以及预判、推演未来的N种可能。 材料二: 先说格力。自2012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之后,新升为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董明珠便提出了未来五年内,“以每年增长200亿元的速度,再造一个格力,实现营收突破2000亿元”的新目标。再说小米。据雷军在今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透露的信息,2014年营收预计500—600亿元,2015-2016年营收目标超过1000亿元。

2017延边大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分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分工持续深化的前提下,原产业开始裂变,形成更为专门化的子产业的过程。 2.市场集中度:是用于刻画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市场集中度直接影响着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程度。通常所说的集中度,主要是指卖方市场的集中度。 3.限制性定价:指一个在位厂商制定一个价格和产量使得进入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盈利,从而使得进入者不能进入该市场。 4.双重加成定价:在存在零售商的情况下,对于零售商来说,生产商的批发价格是它的成本,它会在生产商制定的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加成。它的定价依据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或市场的推动下,一些原本由不同产业分别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被统一到专门的企业中进行,以适应技术或市场的需求。 6.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形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其实质是指消费者认为产品之间的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7.纵向约束:是指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产品销售方面达成的约束性协议,包括生产商对零售商的约束和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约束,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商与零售商的纵向关系中阻碍双方利益增进的因素。 8.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企业就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买者或是依据买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数量,制定不同的单价。相对于统一的线性定价而言,价格歧视的定价体系更为复杂,采用价格歧视会比单一的统一定价获得更多的利润。 9.产业关联: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关联,其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10.市场结构:是指规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二.简述 1.生产结构的分类有哪几种?每一种分类又具体如何分类? 答:(1)两大部类分类法,即可在实物形态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部门。 (3)霍夫曼分类法,将工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2.产业关联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简单解释每一种关联方式的含义。 答:(1)前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2)后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3)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依据前、后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此产业链通过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往往会形成一个“环”,对于这种环状的产业关联,称为环向关联关系。

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分数线笔记

该文档包括专业2014-2015年招生人数、录取分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内容以及考研模拟测试题。--育明教育姜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金融学硕 光华管理学院 专业2014招 生人数 考试科目2015年招生人数 产业经济学1政治英语一数学三 896经济学 复试2-2 2013年分数线:5590380 2014年分数线:5590370 2015年分数线:5590370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朱善利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经济中心考研指定参考书)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黎诣远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与政策》张一驰中国经济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级水平:(鉴于目前出题情况,难度有增大趋势,推荐研究生一年级教材)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经济中心考研指定参考书)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范里安(或瓦里安)经济科学出版社《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商务印书馆 复试内容 一、北京大学2014年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专业)基础分数线为370分,{2013:380}英语、政治不低于55分,数学、专业课不低于90分。参加复试的同学一般应达到北京大学2014年经济学门类基础分数线。 复试仍将采取差额复试方式。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文件规定,我院各专业参加复试的人数一般不超过200%,进入复试范围的最低总分分数并列的考生,可一同进入复试。复试名单原则上按照上线考生总分由高到低的原则进行确定。 二、复试内容: 1、英语听力: 按照教育部要求,2014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在复试阶段进行外语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 听力考试由研招办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3月16日下午2:00—2:30,考场分别设在二教和三教,考生于1:45入场,1:55停止入场,具体安排考前见研究生院网页通知。听力考试成绩满分为30分,按1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中。 2、专业(方向)面试:

产业经济学简答

1、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基本观点 可竞争市场是指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对现有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约束的那些市场。 可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1)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业)是完全自由的.相对于现有企业.潜在的进入者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不存在劣势;(2)潜在进入者能够采取“打了就跑”(Hit and Run)的策略,甚至有一个短暂的盈利机会都会吸引潜在的进入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2、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产业关联基准 (二)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四)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 (五)其他基准:比较优势基准、边际储蓄基准和国情基准 3、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以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为研究对象。这里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是指按照投入产出的技术矩阵关系划分的联系方式。 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由产业结构形成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理论、产业结构效应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产业结构政策理论、产业结构研究方法论以及产业关联理论等几部分组成。 4、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广告与产品差异。企业通过广告中的有效诉求,可以让消费者深刻认知其产品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别开来。同时,我们也看到,广告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产品差异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企业提供的产品与竞争者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不同之处,它也可以通过做一个创意独到的广告而在众多产品广告中脱颖而出,为消费者所认知。 2.广告与进入壁垒。广告会增强进入壁垒。产业内原有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建立本企业及其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投入的广告费用已经变成了无形资产,潜在的进入者必须广泛地做广告,以克服原有企业所建立的商誉,并且它的投入将更大,这无疑使新进入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成本劣势,所以说市场中原有企业所做的广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当然,这种进入壁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广告效果持续的时间。 5、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价格弹性,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变化。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①企业规模在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②市场容量,市场容量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因为它研究的既不 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7)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P20)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马歇尔冲突(P33) 完全可竞争市场(P40) 二、思考题 5.简述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P35) 6.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P37-39)8.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42)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范围经济(P77) 二、思考题 3.按照科斯的观点,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P78-79) 4.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P81) 5.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P83)

6.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点?(P86-87)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掠夺性定价(P111) 限制性定价(P111) 卡特尔(P117) 规模经济(P123) 二、思考题 3.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103-104) 4.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P107-109) 6.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3) 7.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5-116)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静态竞争(P134) 先动优势或先发制人(P142) 战略联盟(P151) 思考题: 2.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35-141)

3.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42-146)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P164) 二、思考题 3.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P162-164) 4.简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P165-166)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关联的含义(P172) 二、思考题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P174)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优化(P205) 产业结构高度化(P209) 产业结构合理化(P214) 地区产业结构(P219)

产业经济学复习整理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经济学: 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等问题的经济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 2.产业组织(industry organization):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3.范围经济:单一经营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钱德勒); 单个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比多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更有效率。即范围经济。 4.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形成契约)的成本。 5.有效竞争: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概念: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 用的竞争格局。 6.市场集中度:用于表示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 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 7.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一定市场结构中,有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 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8.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 二、填空题 1)企业并购类型: 横向(水平)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2)一个经济组织必须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 3)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和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 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 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 多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 4)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 5)产品差别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 [2]形成差别化壁垒 6)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过头垄断市场的定价行为,其中寡头企业行为包括 7)产业管制按照规制的手段划分:可以分为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 8)现代企业理论的三大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产业经济学》选择题库完整

产业经济学》题库 二、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 B ) A 、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 、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A )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B .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 .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 .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 、费歇尔 B 、瓦尔拉斯 C 、马歇尔 D 、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 、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 、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A) A 、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 、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 、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 、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 、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 、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 、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 、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 、SCP理论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 12 、HHI 指数的优势在于(C) A 、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产业经济学案例

产业经济学案例(部分) 案例1 案例名称:公用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中国铁路运输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案例适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案例来源:根据以下文章改编而成 1. 史际春: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与“反垄断法”,《法学家》2002(6)。 2. 刘志军: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16684079.html,/jtnews/shownews.asp?newsid=27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挥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 http://www.chinaˉhttps://www.doczj.com/doc/f116684079.html,/rdzt/xxfb_fhtlys.html 4. 刘世锦:中国铁路改革与重组模式:第三种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3)。 5. 王俊豪: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经济研究》,1998(8)。 6. 杨蕙馨等:西方国家对垄断性企业管理的比较,《工会论坛》,1999(3)。 7. 门建辉:自然垄断行业放松管制:经验与借鉴,《中国经济问题》,1999(2)。 8. 李雪松、刘玉琴、张昕竹:中国铁路的管制与竞争 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6684079.html,/Chinese/s05_sjj/rcrc/rcwp23.html. 9. 徐基镇:中国铁路改革的现状分析 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6684079.html,/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3&ID=3 11. 案例内容: 公用事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化的产物,在现阶段是指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为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则将公用企业定义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事业或行业的经营者。公用事业的基本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利益性。公用事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为公众日常所需,没有足够的替代选择,需求弹性很小。如火车虽有相应的替代品,可由长途汽车、航空、水运等所替代,但替代品在品质、价格等方面差别较大,实际上可替代性仍较小,这从每年春运时提高火车票价并不能真正减少火车乘客的数量中可以看出。因此,公用事业如发生短缺、质次价高等情形,就会引起社会恐慌、民怨、民愤,影响“安定团结”。 第二,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产品、服务往往要通过线路、管道、公路、铁道等网络来提供,网络建设耗资费时,同样的网络难以重复建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②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产业的含义: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产业经济学课后复习资料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 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 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 其外延不断扩展。(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 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 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 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 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 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