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良资产处置新规两难

不良资产处置新规两难

不良资产处置新规两难
不良资产处置新规两难

不良资产处置新规两难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8年第24期出版日期2008年11月24日

《财经》记者张宇哲张曼

自2005年前后至今四年间,各级法院均停止审理涉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债权转让案件,而在整个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债权资产占半数以上;僵局至今未破

最高人民法院回避了如何对《关于解决债权转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意见》作出司法解释这一难题,改为以海口会议“会议纪要”的形式作

为各级法院审判的依据。

一项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转移的相关法规,由于争议不断,正在令立法者左右为难。

今年10月下旬,由最高人民法院(下称高法)组织的全国民事审判庭第二庭庭长会议在海口低调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针对国务院于去年年底批复的《关于解决债权转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制定相应司法解释。《意见》的目标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保证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由于对《意见》中提出的国有企业在不良资产债权处置中有优先购买权等规定,各方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在此次海口会议上,高法回避了如何作出司法解释这一难题,改为将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作为各级法院审判的依据。

11月14日,银监会会同高法召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针对这项法规的“会议纪要”征求意见。

自2005年前后至今四年间,各级法院由于对“国有资产流失”相关认识不统一,已陆续停止受理、审理、执行债权受让人向债务人主张受让债权的案件,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由此遭受严重打击。据悉,截至2007年5月,相关债权转让案件已达1200多起。

“中国法律允许债权流转,我们合法受让的债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一位国际投行人士对此质疑。

“由于涉及资产状况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也比较敏感,高法将根据讨论结果,在今年年底之前以公开文件的形式出台这一会议纪要。”高法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源起“一案暴富”

《意见》的出台,源自2004年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瑞川

的一份报告。

这份名为“关于在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的建议报告”称,近四年来,河北接受不良贷款债权二次转让的受让方,以原告身份向11个中级法院提起诉讼并被受理的案件有41起,涉及标的1.2981亿元。而河北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监管力度的贫乏,致使“一案暴富”的情况大量发生,资产管理公司在二次转让中,极有可能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并建议规范债权转让,谨防“一案暴富”。

这一情形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协调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刘瑞川的报告列举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河北双元投资公司案。

事情发端于1999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信达)成立时,从建设银行收购了一笔本金250万元、利息614万元的不良贷款。 该笔贷款的借贷方是辛集市王口镇烟花总厂,此前已因烟花爆炸事故,整个企业化为乌有,惟一的追索方是其担保方河北省机械设备成套局(下称河北成套局)。虽然河北成套局曾被指定为担保单位连带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但相关的合同并未约定保证期限。

2003年7月,信达将该笔债权以15万元的公开竞拍价格,卖给了河北双元投资公司(下称双元)。而双元随即于2004年4月以原告身份起诉河北成套局,追讨共计1268万元的连带担保责任。由于河北成套局对此不予异议,河北高院遂判决双元胜诉,成为“一案暴富”的典型。

无独有偶。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审计发现,在其处置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发公司一笔债权时,“由于内部操作涉嫌违规”导致数百万元国资流失,买方亦是这家自称“全省首家民营投资公司”的双元。

双元成立于2000年10月,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的成立时间十分接近,而其核心业务正是围绕不良资产的处置展开的。

在上述两案曝光后,双元神秘蒸发。后来人们发现,其原班人马已注册成立一家新的资产管理咨询公司,不再做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改做投行业务。不过,至今尚有一些没有结案的债权在手。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信达总部在获知双元成功追索到担保资金后,即与监管部门一起专门调查此案,并将结果上报给银监会等有关部门。“我们在处置这个项目前做了充分的法律论证,法律事实清楚,定价依据充分,处置程序规范。”信达石家庄办事处人士向记者回忆说。 调查结果认为,双元涉嫌伪造一份原债权人提供的主债务时效连续的担保证据。按照法律规定,无此证据,担保人免责,而信达此前从当地建行承接这笔债权时,按双方的债权文件资料交接清单记载,并无此证据。

此后,信达在调查中,要求双元出具该证据原件。双元当时以“放在汽车后备箱丢失”为由予以拒绝,并最终自行撤销对河北成套局的诉讼;河北成套局则出资15万元,解除了该案中的全部担保责任。由于信达是民事主体,不具有司法调查权,无法要求双元提供上述原件以供鉴定,此案不了了之。

上述围绕双元的两起案件始终未进入司法程序,内情仍是谜团,但其中暴露出来的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中的串谋作案现象却并非孤案。

立法争议不断

在此后于2005年1月上旬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通报了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结果。李金华在报告中表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存在三方面重大问题:一是不良资产收购把关不严,造成相当一部分金融债权难以落实。一些银行为甩掉包袱、逃避责任,借剥离贷款掩盖以前年度违规经营造成的损失。二是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低价处置债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是一些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松弛,虚报、挪用回收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采取虚报冒领、截留收入、虚列费用等手段,将资金用于发高额工资及奖金补贴等。

至此,规范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让、防止国资流失的问题,引起了高层前所未有的关注,有关不良资产处置的立法问题也提上日程。而此时资产管理公司已运行六年,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已达60%以上,不良资产商业化处置刚刚开始。

事实上,从资产管理公司诞生起,为其处置不良资产的制度安排严重不足和滞后,特别在司法安排、信息披露、评估定价、监督规则等关键环节。比如,直至2005年上半年,规范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中的资产评估相关制度才出台。制度真空难免使得不良资产处置随意性很大,滋生种种腐败。

2005年2月,应国务院规范债权交易的要求,高法与国资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五部门联合提出七项工作建议,要求制定相应司法解释。此前,有关资产管理公司债权交易和监管制度一直未完善,而这本应是不良资产处置中最需要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

然而,这项以“防止国资流失”为初衷的立法工作,一直因分歧不断难以成文。

2006年4月,高法形成了初步“征求意见稿”,先后多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各部委始终存在较大分歧。国资委持赞同意见,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法工委则多有不同看法。

其间由于分歧激烈,中央政法委介入协调,于2007年先后两次约

请上述各部门协商,最终于2007年10月形成《意见》,并报国务院批准。但分歧并未就此消失,因而在今年以来的司法解释问题上,各方迟迟难以给出定论。

据悉,《意见》的一项主要内容是赋予地方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AMC转让的国企债权享有优先购买权。

对此,支持者认为,地方政府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享有优先购买权,可以防止国资流失,对国企债务人较为公平。

国务院法制办、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则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优先购买权仅适于协议转让,如果在拍卖等公开竞标不良债权转让时也适用,必定破坏市场秩序,对其他竞买者不公平。

“资产管理公司债权项目多为资产包,其中债权项目包括国企、民企、外企,而且可能跨地区,如何逐级征求各地政府意见,存在操作难度。”银监会一位人士表示。

多位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则担心,“地方政府在以往操作中,原本就有压价的动力。这一规定必会增加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

“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金融机构资产就不是国有资产吗?”财政部一位相关人士反问。在他看来,国企优先购买权的硬性规定,有可能妨碍市场价格的形成,进而损害资产管理公司乃至商业银行的利益。“为了国企的局部利益,损害全体存款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谁更具有优先权,什么是国有资产流失,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意见》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赋予优先购买权人或国有企业债务人,以不良债权转让行为损害国有资产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转让合同无效抗辩的权利。

支持者称,不良债权转让与国企债务人利益相关,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中肯定债务人企业的提起合同无效的诉讼主体资格。

反对者则认为,如果债权转让价格过低,损害的是金融债权或国有资产,应由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国资管理者主张无效;而国企债务人与债权转让合同无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作为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极易导致债务企业滥用诉权,实践中可能对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影响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

针对这一争议,此次“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对防止滥用诉权,列出13项限制条款,比如,国企债务人提供担保及转让无效的具体理由,才可以主张转让合同无效等;但又同时留有模糊空间,规定“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也适用。”这被业内认为仍对“损害国资”界定不清,给地方

企业债务人留有很大操作弹性。

“不能否认,中国的法院地方化行为非常严峻,不能严格依法办案,地方企业债务人在疏通法院和地方政府关系上,比资产管理公司更有优势;如果地方政府向法院施加压力或要求法院去举证转让无效,同样可使得资产处置无法完成。”多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持相同的观点。 从近年来不良债权处理实务来看,较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在回收不良债权方面往往拥有更多资源。湖北银监局局长李怀珍就表示:“与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政府在处置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就可以调动一切积极性及资源包括司法资源,处置成本及效率都大大优于资产管理公司。”

在专家看来,这一争议恰恰凸显出不良债权处理市场上法制环境的不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效率和公正性都难以保证,引致各界的不满。但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来解决,而非赋予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的特殊权利来进行制衡。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按照《公司法》,只有股东具有优先购买权,国企债务人显然不符合这一条件;至于合同是否无效,则要有明显侵权行为证据方可,而不能简单地以“损害国资”为理由。“定义国资流失,应该是指国资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而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如果既没有法律依据,又难以操作,完全成为某种姿态的宣示,新问题会越滚越大。”

其实,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初衷就被赋予多重目标,包括国企脱困和帮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而如何协调多重目标之间的冲突,需要对市场常识有着充分的认知和尊重。

溯及既往杀伤力

《意见》中最具争议也被认为最有杀伤力的内容,是对上述优先购买权溯及力的适用范围。政策性剥离和商业化转让不良债权,都涉及国有企业债务人的利益,均可能因转让出现“国资流失”的行为引起诉讼,因此,《意见》要求,其适用范围包括商业化转让的不良债权,以及《意见》发布后尚在一审或二审阶段的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后者在业界反响强烈。

在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看来,一方面,国资流失的标准,要区分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即市场价值;另一方面,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损失由国家承担,国家必要时可通过司法解释对此做出特殊政策安排。但自从2004年、2005年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商业化收购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即按照市场价收购,其盈亏应由资产管理公司自己承担,对此不宜作出特殊规定。

“从这个角度看,商业化处置不良资产已经不存在国资流失的概念了。”一种观点认为。

而对于尚在审理阶段的案件的追溯适用,意味着这将使已经完成的交易重新处于不确定状态;而转让合同一旦被认定无效,将导致连锁反应:买受人将退还转让标的,资产管理公司将退还价款,进而财政部及央行再贷款将退回资产管理公司回收的资金。

“会议纪要”的征求意见稿中则对此作出如下调整:如果单户债权转让被认定无效,则受买人必须向资产管理公司退还整个资产包才可获得所支付的原价款,已经多次转手的资产包逐级退还资产管理公司;受买人也可选择退回部分资产包,这种情况资产管理公司将不向其退还任何费用。“理论上如此一来,资产管理公司可避免承担‘国资流失’嫌疑,但最大的担心是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人士反问。 高法人士亦对《财经》记者坦承,涉及各级法院对“会议纪要”的理解及具体执行“很复杂”。

多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此举直接伤害的是买受人利益及市场信用,“尤其是外资参与者,因为其当时是用商业价格买的不良资产包,也没有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而且买受人没有了盈利预期,就不会有人参与,市场最终会萎缩,根本上伤害的是银行不良资产的最终埋单人,即中央财政。”

一位司法界人士直陈: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与高法2001年发布的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司法解释12条”背道而驰,更与《民法通则》《担保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产生冲突。

实际上,债权资产是随市场动态而变化的,买受人将一些已受让标的重新回转并恢复原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因执行此项政策造成的债权贬值引发的国资流失又如何评判。

李曙光认为,刚通过的《企业国资法》将于明年5月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了处置国有资产的基本法律依据,只要遵循所有程序,就不存在损害国资的理由,显然《意见》和《国资法》在法律关系上有明显冲突。“这凸显了中国立法和司法缺乏互动的脱节现象,使得司法解释成为高难度行为。”

“巨大的麻烦在于,一旦溯及既往,将尚在一审或二审阶段的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适用于《意见》的规定,等于把以前不良资产债权交易翻盘,会引起法律制度和市场秩序的混乱,不良资产市场很可能因此受到严重伤害。”银监会有关人士表示。

这亦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利用资产管理公司解决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在法律安排上形成鲜明对比。在国际惯例中,除了先立法,许多国家还赋予资产管理公司特殊的法律地位和准司法权,诸如不经债务

人同意或不通知债务人而改变债权债务关系,并组建专门法庭以维护金融债权。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政策性处置基本结束,商业化处置也已完成大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累计处置债权资产超过1万亿元,回收超过3000亿元的资产,完成的债权交易至少占全部业务的40%以上,其中约30%已转让不良债权的买受人为境外投资者,包括国际投行和基金。截至2007年5月,尚未审结的相关债权转让案件已达1200多起。一旦重新判定,其中多少案件可能被认定无效或者被撤销,涉及资产规模有多大,目前尚难以判断。■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汇编-截至2018年1月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汇编 二零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规制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4) 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的通知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 3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 (33) 中国银监会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3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37)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38) 第二部分不良债权转让及处置 (52) 财政部、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通知 (52)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借款合同项下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批复 (5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 (58)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 (58)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 (5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对外转让债权外债管理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6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 (62) 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第53号 (69)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处置不良资产审批管理的通知 (75) 财政部、银监会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公告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76) 财政部、银监会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和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8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的通知 (81) 第三部分涉及不良资产处置司法解释 (92)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9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之答复 (99) 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 (1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断确定的金融不良债权多次转让人民法院能否裁定变更执行主体请示的答复 (1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10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就政策性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 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专门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1999年,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应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华融、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每个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亿元人民币,每个资产管理公司下设若干办事处。自成立以来至2004年12月31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收购政策性不良贷款1.4万亿元,累计处置6570.60亿元,阶段性处置进度为53.96%,终极处置进度为51.17%,累计回收现金1370亿元,现金回收率为20.29%。笔者现就不良资产处置的有关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不良资产的定义 从我国立法实践看,对何谓“良性”资产、何谓“不良”资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从总体上看,主要采用以风险、营利能力和变现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类。对于权属明确、权利未受严重限制和侵害、具有营利能力和较强变现能力的资产作为优质资产,反之则为“不良资产”。我们曾经把不良资产比喻成冰棍,意思是说不良资产要尽早出手,否则拿在手里的时间越长就会像冰棍一样化得越多,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当然,不良资产的处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资产本身的处置层面,笔者认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绝不仅仅是如何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最终消除不良资产的风险,必须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风险。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案例 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 案例:某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某有限公司(简称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隶属于某国有授权经营单位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工业设备。该企业作为债务人对债权人拖欠金额为500万元。债权人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查封了该公司厂房及办公楼,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该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无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迟迟无法处理。 该企业已停产多年,厂房处于闲置状态,房产未办两证和欠缴土地使用费一百余万元。债权人一致拟通过公开拍卖或寻找买主转让来处置其资产,有意购买者了解债务人的欠费问题和补办两证手续的复杂程度及难度,都放弃了购买意向。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办人员把目光聚焦到有经济实力和有办事能力的大户上。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办人员获悉,某民营企业欲在债务人所在地投资建厂,需较大的

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

专题研修班学习笔记 2014年11月21日至2014年11月23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由北京百课萃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经济下行期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紫金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尧都农商行、营口银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等多家银行的领导及风险管理、法律合规、计划财务部门的人员参加了培训。 两天半的学习,时间紧凑,学员认真,氛围极好。通过系统地学习,对于贷后管理的方法、要点及相关的法律实务有所领悟,受益匪浅,感悟也颇多,感觉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为了日后能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特整理了学习笔记。 一、经济下行期贷后管理。(吴老师) 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新挑战,至少有六大方面:1.经济全球化;2.宏观调控; 3.买方市场; 4.诈骗手段; 5.同业竞争; 6.展业任务。 经济下行,GDP与贷款不良率呈现密切负相关性,而且,不良贷款的发生呈现相对的滞后性,上一轮以出口导向型为代表的行业出现了风险,新一轮高污染、高能耗、过剩行业信贷风险正在骤增。 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贷前调查失察导致了所放贷款质量低下。一是贷款用途和原因审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被挪作他用;二是错估预计还款能力,特别是企业在多家银行贷款时产生过度授信;三是受托

支付流于形式,合同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使用失控;四是授信尽职调查、审查不到位,致骗贷频发。 贷后失控会导致问题贷款清理回天乏术。一是认识不足,盲目乐观,放松贷后跟踪;二是履职不足,贷款检查不及时,企业异动不能及时发现;三是预警不足,不敏感,管理和分析能力差,不善于发现企业异常信号;四是能力不足,客户经理的培养断层,培养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理论上需要五年,培养一个合格的审查人员需要八年。 经济下行期,信贷风险客户具备的新特点。 内外市场呈多种变化,企业信用性风险积聚。商业银行应着力关注企业股权变化、客户集中度变化、存货结构变化、实物量变化;警惕财务报表作弊现象,认真分析非财务因素;重新进行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分析。 民间借贷剧增。涉及民间借款企业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民间借贷的高成本决定企业对于银行贷款没有了还款意愿;二是财务成本骤增,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经营压力加大;三是跑路企业主不断增多,企业信誉性风险频发;四是重展业轻控险,操作风险丛生,钢贸等行业性风险爆发,担保链问题日益突出。 要善于识别企业有无民间高利贷。民间高利贷因信息不对称具有隐蔽性,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仍然有迹可循。 一是看账目,“五对比”。对比负债与资产规模、应收账款与生产状况是否符合实际、资本公积与历年财富积累、财务费用与融资总额、管理销售费用与经营实绩在同行业的水平。 二是看往来,“五关注”。关注关联企业老板与实际掌控人、交易对手是否存在融资公司、规律性资金往来、异常交易行为、诉讼与抵押信息。 三是看老板,“五了解”。看企业主的投资理念是否有投机倾向、业主从业经历中是否涉

(完整word版)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服务方案书

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 法 律 服 务 方 案 书 一、ⅩⅩⅩⅩ(ⅩⅩ)律师事务所简介 ⅩⅩⅩⅩ律师事务所系国内最早从事金融及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在银行、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融资、证券、银行、保险、

信托和基金等金融证券法律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多年来参与了化工、煤矿、石油、保险、银行等重要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融资、证券、保险等项目。迄今,已为中国300余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境内外首次发行A股、法人股、B股、H股以及上市公司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并购与资产重组等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ⅩⅩⅩⅩ(ⅩⅩ)律师事务所经福建省司法厅批准于2012年成立。ⅩⅩⅩⅩ(ⅩⅩ)律师事务所秉承ⅩⅩ总所“客户至上、团结全作、勤勉尽责、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银行、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金融证券、知识产权、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房地产为主要发展方向,走品牌化、专业化、团队化、规模化及国际化发展之路。律所聚集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执业经验丰富、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执业律师,执业律师21人,现执行合伙人为蔡宏谋律师。蔡宏谋律师从事律师执业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律师。 ⅩⅩⅩⅩ(ⅩⅩ)律师事务所 本所法律服务制度 在长期的法律服务中,本所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法律服务制度: 1、优先服务制度:顾问单位作为本所固定的基本客户,

相对于其他新的非固定客户而言,在处理法律事务方面,会 得到本所的最优先、最便利服务。 2、重点服务制度:顾问单位是本所业务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所将之所需的法律服务会结合其业务特点及时地确定 服务重点,突出重点服务。 3、及时服务制度:通过本所与顾问单位签订的《法律顾 问聘用合同》或《专项法律服务合同》,约定一般事项和重 大事项的服务时限,保证及时完成顾问单位委托的工作。 4、团体服务制度:顾问单位的法律服务工作,原则上由 本所指派的顾问律师或顾问律师团负责。遇顾问单位涉及重大、复杂的法律问题时,本所会及时汇集专业律师,组成“专 门律师服务工作团”为顾问单位提供特别的法律服务。 5、专业服务制度:根据顾问单位所涉的法律事务特点, 除组成“专门律师顾问工作团”服务外,顾问律师还会按法律 服务内容的不同性质,选择事务所内部专业律师协同办理, 保证法律服务的优质、高效、专业。 6、定期拜访制度:顾问律师进行定期拜访,变“被动服务 为主动服务”,全面了解顾问单位的业务特点,熟悉顾问单位 的经营运作模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更有效的为顾问单位避免和防范经营中的风险. 如本所受聘贵司担任法律顾问,本所将按以上法律服务 制度,为贵司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三、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 由对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有相当研究的蔡宏谋、丁小明、上官宝山、卢晶、杜振祥、黄晓琪(必要时增加律师)组成律师团(各律师简历附后),为贵单位提供规模服务。其中,蔡宏谋律师任贵行首席法律顾问,代表我所与贵单位协商法律服务的具体事项,接受贵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91191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9119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kf@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R_QiTaHangYe/91/BuLiangZiChanChuZhiChanYeXianZhu 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下行和去产能双重挑战下,未来债务风险暴露有望加快显现,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处置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将会是防风险任务的关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关注。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是对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 016年版)如实地反映了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揭示了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一章国际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经验 1.1 国际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现状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汇编(更新至2020年4月,全190页,14万字)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汇编二〇二〇年四月

目录 第一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规制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 (7)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 (38) 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 (54) 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 (55) 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57)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5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60) 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77) 第二部分不良债权转让及处置 (93)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93) 关于商业银行借款合同项下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批复 (9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 (99) 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 (100)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 (10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对外转让债权外债管理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10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 (104) 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113) 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处置不良资产审批管理的通知 (120)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公告管理办法(修订) (121) 财政部、银监会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和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26) 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 (127) 第三部分涉及不良资产处置司法解释 (140)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19号《会议纪要》若干问题的请示之答复 (148) 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 (1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断确定的金融不良债权多次转让人民法院能否裁定变更执行主体请示的答复 (1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1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1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就政策性金融资产转让协议发生的纠纷问题的答复 (15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介绍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介绍 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俗称呆坏账。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1998年以后,我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分类”。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一、我国清理不良贷款的措施 1、推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 1998年4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宣布,将在全国开展金融资产清理,并在此基础上按国际通行办法对信贷资产逐渐推行五级分类和考核办法。很久以来,我国银行的贷款质量笼统地划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这种划分,不能及进、准确反映

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对贷款风险的影响,新推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办法,按实际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除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真实资产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商业银行可主动防范贷款风险。 2、财政适量注入资金 1998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财政部决定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所筹集的资本金补拨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可以说,这次发行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补拨商业银行资本金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达到《商业银行法》和“巴塞尔协议”规定8%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争取到了改革机制、完善管理的时间。 3、建立呆账准备与核销制度 从今年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而根据银行资产的等级分类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正常资产0.5%,关注资产5%,次级资产20%,可疑资产50%,损失资产100%。1993年我国《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实行以来,呆帐准备核销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核销呆帐的要求,所以放宽核销条件,给予银行呆帐核销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事实呆帐认定责任后及时进行核销。

融资租赁视角下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律实务

融资租赁视角下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律实务 一、前言 从我国立法实践看,对于资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目前对于“不良资产”的规性文件集中在国有资产、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领域,如《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清理指导意见》、《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等。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监管侧重于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及清产核资,金融监管侧重于防控风险、营利能力和变现能力。本文选择以融资租赁公司为视角作为切入点,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进行法律实务专题研究论证,因而对上述规性文件中不良资产定义及分类的理论研究不在本文探讨围之。管理和处置均属不良资产的不同阶段,本文更侧重于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研究论证。管理方面,仅对不良资产的特殊性进行介绍建议,对于租后检查管理等日常行为不赘述。 本文所称“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含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等)长时间无法收回的、清收难度较大的资产净损失以及各类有问题资产的预计损失等,包括逾期应收账款或呆(坏)账、有问题的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担保损失等其他损失;本文所称“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是指融资租赁公司综合运用法律允许围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自身不良资产或参与其他企业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并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 二、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容 金融实务界曾将不良资产比喻为“冰棍资产”,即不良资产如不尽早处置,则滞后时间越长就会像冰棍一样成倍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涉及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涉及以下两方面容:第一,融资租赁公司自身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租赁物只是一种融资担保措施,并非交易目的,但融资租赁行业目前缺乏完善资金退出和物权退出机制,融资租赁公司因经营不善可能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结构造成风险。2014年4月、5月,商务部针对融资租赁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上升的问题,下发关于开展融资租赁行业风险排查的通知,对各地区外商融资租赁、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集中风险排查。各地监管部门亦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金融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租赁资产托管、风险控制、残值处理和价值维护等专业管理服务,参与处置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因此,为有效防经营风险,对自身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处置是融资租赁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第二,融资租赁公司可参与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融资租赁(主要是售后回租)的融资融物以及优化资产结构的功能,也可作为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有效形式。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仍以现金回收为主,但从国际资产处置行业,通过融资租赁、租赁等手段进行不良资产的有效资源分配,提升不良资产价值达到更大效益是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已有资产管理公司与融资租赁合作进行不良资产多元处置,如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收购重组新疆金融租赁助力不良资产。从长远来看,融资租赁公司参与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新兴市场空间很大。 三、不良资产管理基本容 在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率不断上升(根据有关报告,以金融租赁公司为例,2013年其不良资产率为0.49%,2014年已达到0.71%),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并已开展一系列风险排查举措的背景下,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资产、租赁债权等不良资产的管理有了更高需求,融资租赁行业已有人提出由专业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概念,但现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及资产管理公司往往具备完善及程序化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融资租赁公司亦可参考适用。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管理的基本容如下: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

金斧子财富: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 什么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 金斧子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做不良资产处置;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去做不良资产处置。”用此来形容不良资产处置,并不为过。那么,有的用户肯定会有个问题就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预测?下面,金斧子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包括银行、政府、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企业和银行等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本文主要介绍银行的不良资产。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

金斧子财富:https://www.doczj.com/doc/f115965500.html, 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我国目前银行贷款实行“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的后三类。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 1、不良资产体量不断增大,参与主体越来越多。 超万亿级的不良资产饕殄盛宴已经开席,各路资金闻风而动争相分享蛋糕。原来监管严格、门槛较高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迎来了黄金爆发期。原本以银行、四大AMC 为主力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截止目前,全国陆续设立44家地方AMC,“每省设立一家地方AMC”的政策已放宽至“允许确有意愿的省级政府增设一家地方AMC”,甚至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四省已增至三家,民营企业亦可参股地方AMC。各类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甚至自然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增多,宏观政策越来越活。 不良资产传统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银行债务催收和司法清收,为配合国企改制和实现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成立相应的四大AMC,剥离不良资产。四大AMC承接了大量的不良政策性贷款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的不良债权,采取债转股、债务重组和司法清收等方式处置。如今,不良资产处置已完全走商业化道路,充分推动资金和资产的对接,不断创新处置模式。传统的债转股模式和规模发生了很多变化,ABS则引进了更多元的资金,债权转让采取买断式、反委托、代持、分成制等多样化的交易模式,灵活运用收益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模式,最大化地均衡各方利益诉求。 3、不良资产标的质地良好,预期市场流动性强。

不良资产转让若干法律特殊规定分析

不良资产转让若干法律特殊规定分析 一、有关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条件的特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称“《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通知义务。”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第一条之规定,能够适用上述规定的金融不良债权的转让,不仅包括国有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债权,还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不良债权转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而向其他受让人转让不良债权。 根据上述规定,国有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其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其他受让人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由国有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后即对债务人生效,并不需要像其他债权转让那样得依《合同法》第八条之规定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这亦是金融不良贷款债权转让与其他普通债

权转让在程序上的重大差别。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往往以打包的方式受让和转让不良贷款债权,不但债权标的额巨大,而且借款人数众多,少则几户,多则上百户,如必须以通知方式告之债务人债权转让事实,势必增加原债权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费用,减缓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因此,此规定减轻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受让和转让金融不良贷款债权时的义务,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快速处置不良资产。 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与担保权利转让有关的特殊规定 (一)对担保权利转让有效性的特殊规定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三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后,即取得原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各项权利。原借款合同的债务人、担保人及有关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虽然该条例没有对担保权利转让对担保人生效的形式要件作出规定,但根据该条例的上位法《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债权人仍应当通知担保人或针对担保人发布债权让与公告。 因此,在担保权利转让对担保人生效的条件上,金融不良贷款债权转让导致的担保权利转让与其他普通债权转让导致的担保权利转让并无二致。 2、《补充通知》第二条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国有控股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或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不良贷款的,担保债权同时转让,无须征得担保人

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2011-03-09 16:26:55) 一、法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二、规章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银办发[2000]170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行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为支持和督促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收息,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现制定并印发《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各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工作,积极组织力量,确保这一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各金融机构应当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内部信贷管理制度,实行收贷收息责任制,减少新生逾期贷款和不良资产。 附件:《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近年来,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贷款到期不还或采取各种方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等违反市场规律、破坏社会信用的情况,直接导致了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为整饬社会信用,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证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现就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工作提出以下法律指导意见: 一、采取适当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有效催收。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 (一)有约定的,直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的存款账户上扣收款项; (二)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直接要求债务人、保证人履行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0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主张权利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一种方式。从中断时起,诉讼期间重新计算。催款通知书是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凭证,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为防止逾期贷款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导致丧失法律保护,金融机构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及时发出催款通知书,催款通知书应当由债务人签字盖章,签署回执;对于保证贷款,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向保证人发出催款通知书,由保证人签字盖章。 当借款人、保证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财务部门负责人等有关人员拒绝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盖章时,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起诉借款人和(或)保证人,也可以根据《公证条例》的规定,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金融机构可采取措施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向债务人发出催款通知书,由债务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盖章。 (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四)行使代位权。当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债务人享有别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金融机构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十一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五)行使撤销权。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金融机构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金融机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

不良资产产业链及其基金详 解

不良资产产业链及其基金详解 一、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 (一)不良资产规模 受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过供给侧改革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去产能、去杠杆目标;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产能过剩产业的不良资产将加速暴露,银行不良资产加速浮现,不良资产供给提高。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4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75%的高位。 图:我国商业银行历史不良资产余额及不良率变动(2003-2015)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海通证券研究所 (二)本轮不良资产处置体现市场化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受到《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限制,受让的主体只能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大量民营机构只得与持有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绕道投资不良资产。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陆续启动,不良资产处置迈进全面商业化时期;2014年首批地方性AMC出现。不良资产定价转为以竞标等商业化方式开展业务,不良资产进行自负盈亏的处置,包括债务重组、证券化、债转股等多种方式。2016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启动。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正在从过去的政策性主导转向市场化为主导。 二、 不良资产产业链 (一)不良资产处置产业链

一级市场为不良资产收购市场,四大AMC和地方各省市AMC才可以做一级市场业务,即从各家银行直接购买不良资产包,然后再转手卖给进行正常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二级市场为处置市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通过设立资产管理业务部或成立资产管理附属公司,参与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业务。金融圈的干货文章、模块知识、实务课程助您成为金融界的实力派!欢迎关注金融干货! (二)不良资产基金市场机会 传统的不良资产投资主要来自于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四大AMC和地方AMC为主要参与方。以四大AMC为例,其2015年收购不良资产账面本金达4000亿元,已经完结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维持在16%以上,收益尤为可观。 基于对不良资产投资行业的看好,民营机构也积极参与这轮不良资产处置盛宴。通过发行不良资产基金,对接银行、信托、资管计划、财富管理机构等资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理论上,民间系AMC获取不良资产的方式只有两种,10户以下的可以直接从银行购买,而10户以上只能从四大通过拍卖承接。不过,实际操作中民间资本介入不良资产领域的方式其实非常多样化,例如可以从四大手中进行买断债权、和四大合作处置债权、参与地方AMC公司股权等。 三、 不良资产基金发展情况 (一)国外不良资产基金发展情况 美国作为不良资产市场化管理的典范,其发展路径和特征具有借鉴价值。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1)高度证券化:不良资产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每年发行量在700亿美元以上,不良资产投资公司大多通过投资证券化产品参与不良资产市场;2)形成消费金融细分市场:发达的消费金融市场孕育出不少聚焦不良消费贷款的专业机构,如PRA集团和安可资本两家上市公司;3)存在大量专业投资机构:美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管理和投资公司。此外,美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 办法

不良资产处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本公司业务管理水平,规范不良资产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资产处理效率,确保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不良资产,是指我公司按照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标准划分的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资产(包括小贷业务、担保业务、投资业务及其它信贷业务)。 第三条不良资产管理是根据不良资产的内在特性,经过科学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资产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理。 第四条不良资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不良资产分类、认定、调查、估值、减值准备计提与使用、处理清收、损失问责应实事求是,准确反映。 (二)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理全过程,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规定执行,规范操作。 (三)处理减损原则。不良资产形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资产价值贬损,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理,实现不良资产回收最大化。 (四)损失补偿原则。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资产提取风险拨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理损失。 (五)责任追究原则。对发生的不良资产,应进行责任认定

和追究。 第二章不良资产认定 第五条不良资产认定按照公司《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小贷业务或担保业务虽未到期、或虽然到期但仍处于“关注”形态,业务部门、风控部门及公司总经理认为存在很大风险的,均可提前发起不良资产认定程序。 第六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风控部必须提交风控会议审议审批:不良资产欲认定为正常类、关注类的;风控部门与业务部门对分类结果有异议的;有权审批人(总经理)认为有必要调整形态而提交集体审议的。 第三章不良资产估值与预案处理 第七条不良资产经公司风审讨论会认定,并由总经理签批后,由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牵头,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良资产估值工作。不良资产估值实行回避制度,原业务调查人员不得参与不良资产估值。参加不良资产估值的人员由总经理指定,且不少于两人。不良资产估值也可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 第八条不良资产估值前业务部应完成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应对不良资产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我公司贷款情况及担保人情况、或担保业务标的情况及反担保措施情况、影响受偿的其它因素和不良资产处理可能出现的结果等进行

不良资产处置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得资产得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得规定 (不良十二条) 法释(2001)12号 (2001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7次会议通过法释〔2001〕12号2001年4月11日公布自2001年4月23日起施行) 为深化金融改革,规范金融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现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得资产得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领取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得《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得,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第二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人民法院对于债权转让前原债权银行已经提起诉讼尚未审结得案件,可以根据原债权银行或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得申请将诉讼主体变更为受让债权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债务人提起诉讼得,应当由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原债权银行与债务人有协议管辖约定得,如不违反法律规定,该约定继续有效。 第四条人民法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支付令得,应当依法受理。债务人提出异议得,依照《中华人民共与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得规定处理。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财产保全得,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得规定,可以不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担保。 第六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得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得,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得通知义务。 在案件审理中,债务人以原债权银行转让债权未履行通知义务为由进行抗辩得,人民法院可以将原债权银行传唤到庭调查债权转让事实,并责令原债权银行告知债务人债权转让得事实。 第七条债务人逾期归还贷款,原借款合同约定得利息计算方法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得,该约定有效。没有约定或者不明得,依照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计算利息与复息。 第八条人民法院对最高额抵押所担保得不特定债权特定后,原债权银行转让主债权得,可以认定转让债权得行为有效。 第九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有抵押担保得债权后,可以依法取得对债权得抵押权,原抵押权登记继续有效。 第十条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通知上签章或者签收债务催收通知得,诉讼时效中断。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得报纸上发布得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中,有催收债务内容得,该公告或通知可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证据。 第十一条本规定所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包括其依法设立在各地得办事处。第十二条本规定仅适用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得资产得有关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

催收行业前景的市场分析

催收行业前景的市场分析 (1)市场规模:不良资产万亿市场,你还在犹豫什么? 深圳债总管催收机构提醒,在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实体经济表现不佳的背景下,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企业的现金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就是银行不良贷款与企业逾期账款的快速增长。据保守测算,2015年底中国的不良资产总规模已达到5万亿,2020年中国的不良资产总规模将超过10万亿。 在银行不良贷款领域,中国2015年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万亿,在经济环境表现不佳的大环境下,预计5年后中国的不良贷款余额将超过6万亿; 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领域,目前影子银行规模已超过40万亿,如果不良率达到5%,则影子银行坏账则已经超过2万亿; 在企业应收账款领域,截止2015年8月底,由国家统计局披露的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逾期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超过2万亿,随着应收账款和不良率的上升,未来5年将达到超过4万亿。 综上所述,即使不考虑其他类型的不良资产,中国未来5年的不良资产总规模将超过10万亿。 (2)行业现状:鱼龙混杂、效率低下,正是用互联网颠覆的时候! 不良资产催收行业作为金融产业链的末端,其参与方分为正规军和民间机构两部分。 正规军的发展,起源于1999年的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活动,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消化国有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随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私营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也逐渐加入到不良资产处置行列中。但中国不良市场规模较大,行业周期长,传统的资产管理平台彼此独立操作,资产处置与资产清收较分散,催收速度较慢,辐射范围小,导致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和处置效率都较低。 民间催收机构由于鱼龙混杂,一直不被政府认可,也时常发生一些非法催收事件,给债权人与债务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非法的催收机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人员组成复杂化 他们大多无正当职业,有的系社会闲杂人员,有的系“两劳”释放人员。他们成立所谓的调查公司,依靠人多势众,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讨要债务,以收取高额报酬。 2、催收手段非法化 他们与债权人签订委托协议后,采用长期盯梢跟踪、扣押贵重物品、电话恐吓家人、泼油漆等手段,有的还采用暴力手段或者非法拘禁,逼迫当事人偿还债务。总之,为了达到目

不良资产转让若干法律特殊规定分析

不良资产转让若干法律特殊规定分析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债权形成的不良资产过程中涉及的债权转让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涉及的债权信托,有着有别于普通债权转让的特殊规定。笔者拟在本文中对有关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的条件、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导致担保债权转让的特殊规定以及为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进行的信贷资产信托的有关特殊规定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在今后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服务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更为透彻。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已于今年十月一日起实施,本文亦将考察《物权法》的实施会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担保物权的转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有关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条件的特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称“《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通知义务。”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第一条之规定,能够适用上述规定的金融不良债权的转让,不仅包括国有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债权,还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不良债权转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而向其他受让人转让不良债权。 根据上述规定,国有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其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其他受让人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由国有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