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

?1、物流系统的定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料、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

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空间和时间效用

?3、生产系统要完成由原材料到产品的转变过程,其目标在于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的

程度,在转变过程中,原材料经过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形成产品,产品又经过储存、运输,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形成了生产过程的物流。

?4、对制造企业,可以说“工艺是龙头,物流是支柱”

?5、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合理地平面布置,优化物流路径及合

理配置装卸、运输机械,提高物流质量以及改善生产节奏,尽可能降低库存,加快物流速度来实现。

?6、通过全系统的物流强度计算和物流系统定量分析,优化企业总体布置,合理配置

各种生产设施、辅助设施,避免或减少物流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倒运,避免物流输送过程混乱、线路过长等,达到物流短捷、顺畅。

?7、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基础

?规划设计人员、小组或团队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要进行有效的物流分析,

必须了解企业分散在不同部门,如营销部门、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制造部门、

工艺部门等之中的各种产品、产量、工艺、路线等信息。

?比如说了解企业的生产纲领文件、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 BOM)、工

艺路线图(Route Chart)、装配程序图(Assembly Chart)和工艺过程图

(Operations Process Chart)、流程图(Precedence Diagrams)等。

?(1)生产类型

?按生产的成批性划分,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大量生产。

?(2) 成批生产。

?(3) 单件生产。

?(2)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过程详细说明了产品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包装等信息,产品设计

是工艺过程设计的前提,而工艺过程设计是“龙头”。

?(3)产品设计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

?爆炸装配图(Exploded Assembly Drawing)

?零件图(Component Part Drawing)

?零件明细表(Parts List)

?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BOM)等

?(4)工艺过程设计决定产品将怎样生产,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采用什么工艺和设

备,需要多长时间,是工厂物流系统设计和工厂布置的重要依据。

?8、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及物料分类

?一个玛格数的物料是:

?可以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

?相当密实;

?结构紧凑,具有可堆垛性;

?不易受损坏;

?相当清洁、坚固和稳定

?9、流程分析

?流程线路图主要用于物流“搬运”和“移动”路线的分析,研究从工作站或设备的布置上缩短搬运距离。因此,在图上可以不标记停滞,只标记操作、检验、

储存三项的位置,对于搬运则直接用箭头或箭线画在流程线路上。

第3章设施选址决策

?1、设施选址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和两方面的内容。

?两个层次是:

?一种是小型单一设施的选址,主要根据已有的产品、新产品和生产模型来确定,问题较简单。

?另一个层次是设施网络的选址,即要为一个企业所属的多个工厂、仓库、分销服务中心选择合适的地址,使这些设施数量、位置和规模达到优化,问题

很复杂。

?两个方面的问题是:

?1) 选位。

?2) 定址。

2、决策者在选址规划时通常会考虑以下三种选择方案:

?1) 扩张企业当前的设施。2) 保留当前设施,同时在其它地方增建新设施。3) 放弃

现有地点,将设施关闭并迁移至其它地方。

3、选址决策影响因素与评价

?企业内外两方面分类,

?内部因素指的是与企业本身密切相关的因素,

?而外部因素指的是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对企业选址所施加的影响因素。

4、选址方案论证和评价的原则

?经济性原则: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

?发展原则:发展的前景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兼容性原则:与原有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的兼容性。

?相关效果原则:考查相关的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效果。

5、定量分析方法

?成本-利润-产量定址分析

?重心法

6、定性分析法

?德尔非法

第4章设施布置设计

1、典型布置

?生产设施的三种基本的布置形式:

?固定式布置

?产品原则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

?混合布置:成组原则

?服务设施的三种基本的布置形式:

?零售店布置

?办公室布置

?仓库布置

2、5种基本的流动模式

?直线形、L形、U形、环形流动模式、S形

?3、进行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

?在制品运动路线最短;

?有利于流水线之间的自然衔接;

?有利于生产面积的充分利用。

?4、流水线生产平衡

在规定的装配线速度下,使总的空闲时间最少,或使做一额定工作量的操作人

数最少产以使平衡延迟最少

流水线生产平衡方法

1.确定工作周期时间C。

C=H/Q

式中:H—每天生产时间;

Q—每天在H时间内要求的产量;

C—周期时间。

2.确定最少工作站(工作地点)数目K,

K= t /C

式中:K—最少工作站数;

t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

工作站的作业分配问题要用到矩阵解法,将结合下面的例子来讲述这一过程。

5、物流分析

?两个最小原则:经过距离最小和物流成本最小。

?两个避免原则: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

6、针对不同的生产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物流分析方法:

1)工艺流程图(Process Chart)。用标准符号绘制的工艺过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情况。

2)多产品工艺过程表

3)成组方法

4)从至表

5)物流相关图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采用著名的A、E、I、O、U等级,AEIO比例如下图,U级比例

只给无物流的作业单位对,有物流的作业单位对一般不考虑。

6)Tompkins关系表技术

步骤为:

●先将相关图转化为关系工作表(Relationship worksheet)

●将每个作业单位制作出一个相同面积的拼块,得到拼块图(Dimensionless block

diagram)

●在拼块图上作流程分析(Flow Analysis)。

●将拼块图转化为面积图

摆放时,先找出关系最重要的,即A最多的,若A级数量相同,再比较E的。将此块先放于中央位置,本例为1。再看1块的A角(左上)和E角(右上)。

摆放规则是:A级关系要边靠边放,E级关系至少角靠角,X级关系不能靠边也不能靠角。

对画出来的方案,我们可以作一个好坏评级。方法是:

●如果A级的没有靠近,则罚2分;X级的边靠边也罚2分;A级的只角靠角,为1

分;X级角靠角,E级没有角靠角也罚1分。

7)面积图

面积图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将前面分析各作业单位面积需求汇总,根据场地的要求,确定建筑的基本形状;

●二是在此形状上按各作业单位的面积需求进行分配,结合上面布置图,作出有面积

的块状布置图(Block Layout)。

7、非物流分析

?在纯服务性设施中,例如办公室、维修间内,常常没有真正的固定的物流,常用信

息流或人流当作“物流”

8、改善工作地布置的方法

?1) 避免物料的外包装进人工作地

2) 设计并选用合适的盒、架、棚等储运物品,保证空间的充分利用。

?盒、架、棚等储运物品应根据使用状况设计大小和款式,尽量做到刚刚合适;

?从人体工学(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设置扇形的作业范围,并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类似物料、不良品隔离摆放,防止错用;

?做好标识及防护措施,便于正确放置和查找。

9、服务系统主要涉及的是人员、信息和商品的流动,服务设施的布置主要有三种,即

办公室布置、零售店布置和仓库布置。

10、零售店主要有三种布置形式,即:

?网格式(Grid layout)

?自由式(Freestyle layout)

?精品店式(Boutique layout)。

?11、楼层区位价值、通道区位价值、空间价值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工序之

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有三项:即物料,移动和方法。这三项内容是进行任何搬运分

析的基础。

物料搬运的原则

?(1) 规划原则。全面考虑需求、作业目标和功能要求来规划所有的物料搬运和物料

存储工作。

?(2) 标准化原则。物料搬运方法、设备、器具、控制和软件应标准化,以达到系统

总体作业目标,且不牺牲灵活性、模块化和吞吐量的要求。

?(3) 工作原则。物料搬运工作应当尽可能最少,且达到作业所需的生产率和服务水

平。工作的衡量可以用运量乘以运距来衡量,即W=F*D。

?(4) 人机工效原则。在设计物料搬运作业和选择设备时,要考虑人的作业能力和局

限性,以保证安全和有效的作业。

?(5) 集装单元化原则。尽可能采用标准容器与装载工具集装物料,以利搬运过程的

标准化、集装化。

?(6) 充分利用空间原则。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整个空间,包括高度方向。

不要忘了往上看。

?(7) 系统化原则。尽可能广泛地把各种搬运活动当作一个整体,使之组成相互协调

的搬运系统。其范围包括收货、检验、储存、生产、检验、包装、成品储存、发货、运输和反向物流等。

?(8) 自动化原则。应当采用合理的作业机械化和/或自动化,以提高作业效率、反应

速度和一致性,降低成本并消除重复性和有潜在不安全性的人工作业。

?(9) 环境原则。在设计物料搬运系统和选择设备时,应当将对环境的影响和能量消

耗作为一个重要依据。

?(10) 全生命周期成本原则。对所有的物料搬运设备和最终的物料搬运系统,应当作

出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面深入的经济分析。

1、物料搬运活性分析

?用物料活性系数来衡量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这也是物流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称为活性。

?我们用活性系数来衡量,所费的人工越多,活性就越低。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

活性越高,但相应的投资费用也越高。在进行搬运系统设计时,不应机械地认为活性系数越高越好,而应综合考虑

移动

?这样,由平均活性系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改进方法:

●低于0.5:有效利用集装器具、手推车。

●0.5 ~ 1.3:有效利用动力搬运车、叉车、卡车。

● 1.3 ~ 2.3:有效利用传送带、自动导引车。

● 2.3以上:从设备、方法方面进一步减少搬运工序数。

?总之,活性系数越高,所需人工越少,但设备投入越多。在进行搬运系统设计时,

不应机械地认为活性系数越高越好,而应综合考虑。

2、单元化是将不同状态和大小的物品,集装成一个搬运单元,便于搬运作业。也叫做集装单元化或单元载荷(Unit Load),它是物料搬运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集装单元可以是托盘、箱、袋、筒和集装箱等,其中以托盘和集装箱应用最为广泛。

3、标准化是指物品包装与集装单元的尺寸(如托盘的尺寸,包箱的尺寸等)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模数,仓库货架、运输车辆、搬运机械也要根据标准模数决定其主要性能参数。

4、设备、容器和路线结构共同组成物料搬运系统

5、没有必要的搬运和长距离的搬运是浪费。

?搬运的浪费往往因为工厂布局、流水线制造、工程设定等考虑不周而造成。

6、SHA

?物料的主要特征

?(l)物理特征(2)其它特征

?①数量较常用的数量或产量(总产量或批量);

?②时间性经常性、紧迫性、季节性;

?③特殊控制

?但在实际分类时,往往起作用的是装有物品的容器

7、物料搬运路线分为直达型D、渠道型K和中心型C

8、

第6章仓库与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仓库从“静态”储藏 “动态”流通枢纽的质的飞跃。观念和功能的改变,引起了仓库形

态和内容的显著变化。

?从仓库发展到了物流配送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仓库都要成为物流中心、配送

中心的,它们还是有分工的。

?SKU仓库存储单元,以SKU为单位的库存量就是库容量

?生产领域的仓库:分为储存(Storage)和仓储(Warehousing)两类

?1、仓储系统的组成:存储空间、货物、仓储设施设备、人员、作业及管理系统等要

素。

?2、仓库的三类最基本的功能,即:

?移动(Movement)、

?储存(Storage)

?信息交换(Information transfer

?3、订单拣货有4种策略,即:

?摘果式(Discreet picking)。一次将一个订单的所有货物从头到尾拣取。

?播种式(Batch picking)。先将所有订单所要的同一种货物拣出,在暂存区再

按各用户的需求二次分配。

?分区式(Zone picking)。每个拣货员负责一片存储区内货物的拣货,在一个拣

货通道内,先将订单上所要货物中该通道内有的全部拣出,汇集一起后再分

配。这是一种分区播种式,但要多个拣货员才能完成拣货任务。

?波浪式(Wave picking)。按照某种特征将要发货的订单分组,如同一承运商的

所有订单为一组,一次完成这一组订单,下一波再拣选另一组的。例如UPS

自动仓库分拣系统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4、直接转运,也称越库,它无需存储,直接将刚收到的货物经适当的分类整理转运

到发货站台,如图所示。

?纯粹的直接转运消除了入库、储存和拣选作业,但必须有信息系统的支撑。

?5、存储的形式与存储货物的尺寸、数量,以及产品搬运特性或容器有关。

?6、仓库布置由如下因素决定:

?存储物品类型、

?可用空间、

?高度、

?库存周转周期、

?存取量、

?仓库周围交通布置等。

?7、货物在仓库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散放、堆码、货架储存。

?8、空间利用:1.蜂窝损失;1.通道损失

?9、

?10、库房面积包括有效面积和辅助面积

?11、有效面积指货架、料垛实际占用面积;

?辅助面积指收发、分拣作业场地、通道、办公室和卫生间等需要的面积。?12、面积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计算法和荷重计算法

?13、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由高层货架、物料搬运设备、控制和管理设备及土建公用

设施等部分组成

?14、立体仓库的出现使“静态仓库”变成了“动态仓库”。

?15、自动化仓库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按建筑形式分类:整体式和分离式。

?按货物存取形式分类:单元货架式、拣选货架式。

?按货架的形式分类:单元货格式货架仓库、贯通式货架仓库、旋转式货架仓库和移

动式货架仓库。

?按单元大小分:托盘式立体仓库(Pallet-load AS/RS)和小件立体仓库(Mini-load

AS/RS)。

例7-4 某仓库拟存储A、B两类货物,包装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00×280×180mm 和400×300×205mm,采用在1200×1000×150mm的标准托盘上堆垛,高度不超过900mm两类货物最高库存量分别是19200和7500件,采用选取式重型货架堆垛,货架每一货格存放两个托盘货物。作业叉车为电动堆垛叉车,提升高度为3524mm,直角堆垛最小通道宽度为2235mm。试确定货架长宽高、层数和排数(叉车、货架详细参数见第5章),并计算货架区面积。

解:1)计算A、B两类货物所需的托盘存储单元数SKU。

对A类货物,1200×1000托盘每层可放8件(不超出托盘尺寸),可堆层数为(900-150)/180=4.17,取整即4层,故一托盘(SKU)可堆垛32件。库存量折合SKU为19200/32=600SKU。

同理对B类货物,每SKU可堆垛30件,共需250SKU。A、B共需850SKU。

2)确定货格尺寸

因每货格放2托盘,按前所示的托盘货架尺寸要求,确定货格尺寸为2700mm长,1000mm 深,1100mm高(含横梁高度)。

3)确定货架层数

由叉车的提升高度3524mm确定货架层数为4层,含地上层。

4)确定叉车货架作业单元

由于叉车两面作业,故可以确定叉车货架作业单元,见图7-6。该单元共有16个SKU,

长度为2.7m ,深度为两排货架深度+背靠背间隙100mm+叉车直角堆垛最小通道宽度 即D =2×1m+0.1m+2.235m=4.335m 取4.4m

面积S 0=2.7×4.4=11.88m2,取整为12m2。

5)确定面积

由总SKU 数除以叉车货架作业单元得所需单元数,再乘单元面积即可得货架区面积(包括作业通道面积),即

单元数=850/16=53.125取不小于的整数得54个

故面积S=54×S0=54×12=648 m2

6)确定货架排数

货架总长和排数与具体的面积形状有关。对新建仓库则可以此作为确定仓库大体形状的基础。本例54个单元,按6×9得货架长9个单元,即长9×2.7=24.3m ,共6个巷道,12排货架,深6×4.4=26.4m 。深度比长度大,不符合货架沿长方面布置的原则。可考虑用4巷道,取4×14=56,此时长度为37.8m ,深度为17.6m ,如图7-7所示。设计时还要进一步放为整数,如39m ×18m 。

图7-6 叉车货架作业单元

叉车货架

作业单元深度4335

长度2700

图7-7 8排14列4层货架布置,共896SKU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情景五物流系统设计情境5:流程诊断与优化

本单元包含教材中的所学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已掌握内容能进行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设计、功能模块的选择、物流设备设施的选择及人员配备、主要单证的填写及处理、信息系统的选型等。 学生学习本节的知识目标有: 1.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对物流流程的分析能力; 3.不同物流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4.不同岗位人员的各自职能; 5.对流程图基本符号的使用及主要单据的使用; 6.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7.设备设施选择的原则。 教学方式 1、项目驱动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4、校外参观 5、多媒体影视资料演示 教学资源推荐 本单元的教学资源有:

(1)孙秋菊等编《物流管理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秋平等编《物流管理基础》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网页: (4)山东英才学院物流管理实训中心 (5)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目标 1、能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各过程的流程进行简单设计; 2、能够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架构; 3、能够根据流程的设计,选择出合理的功能模块; 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选择相应的物流设备设施并能够进行人员的合理配备, 并进行一定的单证填写及处理; 5、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 6、能够对所设计的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 第二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原则要求 1、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要求; 3、各功能模块在组织流程中的作用; 4、物流设备设施选择及人员配备的原则; 5、物流流程中所用到的主要单据; 6、信息系统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7、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对物流系统设计的作用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第三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内容 物流各功能模块: 一仓储 (一).储存的意义和功能 库在物流体系中是唯一的静态环节,也有人称之为“时速为零的运输”,储存相当于物流体系的一个节点。在这里,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的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上的效益(如时令上的差值等)。储存功能相对于物流体系来说,既有缓冲调节的作用,也有增值与增效的功能。

自考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70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域物流载体是区域物流的组成要素之一,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区域物流载体建设的是( A ) A.物流企业信息系统 B.基础设施 C.物流活动设施设备 D.物流标准 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五个步骤,下列五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C ) ①系统分析阶段②系统设计阶段③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④系统规划阶段⑤系统实施阶段 A.①④②③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②③⑤ 3.__________集图形处理技术、程序生产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各类开发工具于一身,有效缓和了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C ) A.面向对象法 B.生命周期法 C.CASE方法 D.面向结构法 4.任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下面各选项中__________不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部分。(D ) A.处理交易 B.管理控制 C.决策分析 D.数据存储媒体 5.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每一成分给以详细的定义。( B ) A.判定表 B.数据流图 C.U/C矩阵 D.组织结构图 6.模块结构设计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模型中__________阶段之后的任务。( D ) A.接口设计 B.数据设计 C.过程设计 D.平台设计 1 / 7

7.目前模块的连接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D ) A.内容连接 B.公共连接 C.控制连接 D.模块连接 8.网络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B ) A.选择网络结构 B.确定与外部联系 C.选择和配置网络设备 D.线路布局 9.面向对象的设计包括__________和应用设计两个部分,两者均被融入至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中。( A ) A.类设计 B.模块设计 C.属性设计 D.对象设计 10.__________的目的是使系统能够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也是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 C ) A.输入设计 B.对话设计 C.输出设计 D.用户界面设计 11.下列四个选项中,__________不是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而提供的速写方式。( A ) A.复制 B.只读 C.只写 D.修改 12.在可供计算机选择的各种网络操作系统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是( D ) A.UNIX https://www.doczj.com/doc/f115407402.html,ware C.Vista D.Windows 13.下列选项中,__________不是采购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D ) A.供应商评估管理 B.采购计划管理 C.采购订单管理 D.财务管理 14.广义上的DRP(分销资源计划)系统的管理对象除了订单、库存、财务、物流等方面还包括(B ) A.采购管理 B.客户关系管理 C.供应链管理 D.生产计划管理 15.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集中制数据存储管理模式中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__________正在成为新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范式。( C ) 2 / 7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重点

系统一般具有4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目的性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复杂、动态性系统 3)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现象 4)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 5)物流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要素 物流要素是指人、财、物、设备、任务和信息这6个内部要素以及制度、法律、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等外部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包括了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两大部分。 (1)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 (2)信息子系统: 2)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以物流系统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物流系统划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是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训物质的调运系统等。 (2)企业物流系统:包括3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 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组成。 ②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简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③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流,它具有流的5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组织功能、延伸功能3方面内容。 1)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满足物的位移及其服务的需要,是物流系统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2)物流系统的组织功能 是一般物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也是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和组织管理环节。 3)物流系统的延伸功能 就是系统的增值服务部分。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拓展空间的服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重点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空间价值)、储存(时间价值)、包装(加工附加价值)、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及网络等。(5)物流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是方式、节点和连线。 物流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31页) 物流战略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创新性、风险性等特点。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订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②内容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长期的总体谋划,即长远规划。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其具体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营运进行规划与设计,即物流运作方案策划,物流营运系统设计,是企业物流战略实施与落实。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是每个小时或者每天都要频繁进行的物流作业及其管理。其任务在于如何利用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所确定的物流渠道快速、有效地运送产品。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四个阶段 (1)建立目标和约束条件 在整个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确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2)数据收集和方案拟定 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中,要进行大量的相关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手机工作,作为系统设计的参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参考模板

第一次 一、单选题 1.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依据,其中( B )直接决定物流系统的物流网络配置以及运输方案设计。 A.较短的交货期 B.服务地点和服务时间 C.产品特征 D.服务水平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中处于主要地位功能要素为(B ) A.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 B.运输及储存保管 C.包装及配送 D.物流信息 3.以下哪项不是物流网络设计的主要规划项目( D )。 A.顾客服务水平 B.选址决策 C.库存规划 D.组织模式 4.物流信息系统成为物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沟通的关键,在物流活动中起着( A )的作用。 A.中枢神经 B.资源整合

C.优化服务 D.绩效评估与控制 二、多选题 1.对于企业物流系统分析设计来说,比较常用的目标有()。 A.总资金成本最小 B.运行成本最小 C.竞争优势最大 D.顾客服务水平最高 第二次 一、单选题 1.物流组织的演进中,物流功能整合初始化阶段在( B )。 A.20世纪5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物流组织从功能整合向过程重构转移演变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是将其运作能力用来支持(B )的管理。 A.以目的为导向 B.以提高生产率为导向 C.以过程为导向 D.以利益为导向

3.基于过程策略的物流运用型组织为了迎合客户对速度的反应和要求,权力会(A ),但战略导向出于总部。 A.下放到下层组织中去 B.提升到决策层 C.分散于各级组织 D.集中于总部 4.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 D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5..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关键型业务应采取(B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6.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非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A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 4.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设计要求: 1.熟悉、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2.根据个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分组完成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3.考核方式以百分制计,平时成绩30%,设计报告占70%。 三、设计内容: 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交叉中值法或其它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2.总体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

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基于成本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四、设计资料: (一)客户资料: 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表1 客户的位置坐标

城市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 3 6 9 12 15 18 图1 道路交通图 (二)配送中心资料: 1.公司业务: 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 2.配送中心外围规划: 配送中心库区总体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200米,宽72米。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建筑物,为充分利用理货区上方的空间,配送中心局部为2层建筑物。站台高出道路1米,宽5米,长100米,可同时停靠20辆货车,上方装有悬挑的钢结构雨阳蓬。3.配送中心内部布局: 配送中心作业分区:

物流系统规划复习题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系统规划复习题 09级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物流系统分析特点的是( C )。 A.以整体为目标 B.运用定量方法 C.以子系统最优为目标 D.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2.用( B )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A 发展 B 系统 C 动态 D 历史 3.( C ) 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A、物流技术 B、物流设施 C、物流系统 D、物流活动 4.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也称为( B )。 A、一律背反原理 B、二律背反原理 C、三律背反原理 D、四律背反原理 5.在物流系统中,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活动是(B )。 A.装卸搬运 B.信息处理 C.流通加工 D.包装设计 6.供应链是一个( A ),它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 A、动态系统 B、固定系统 C、独立系统 D、灵活系统 7.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系统各环节衔接的( B ),加快物流速度的需要。 A、灵活性 B、协调性 C、连结性 D、一致性 8.预测对象变化律不能表示成一个明确的数学表达式,而是一个不可知的“黑箱”,这种预测法称为(A )。 A、模糊预测法 B、黑色预测法 C、灰色预测法 D、综合预测法 9.进行物流调研资料综合分析的时间序列分析最常见的内容是(B ),并能反映发展变化趋势。 A、概率分析 B、增长率分析 C、风险分析 D、占有率分析 10. 物流系统的输出是( D )。 A.物流情报 B.流通加工 C.产品配送 D.物流服务 11.区域物流系统设计的任务,简而言之,就是要( A )。 A.建立合理的区域物流运作体系。 B.搞好区域内物流要素的合理布局。 C.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深化区域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物流制度建设。 12.区域物流系统设计遵从一定的( A )原理。 A.经济学 B.管理学 C.金融学 D.系统科学 13.( A )既是现代物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组织管理节点,相对于集中建设与发展 的物流功能集结区,又是城市化发展中交通运输组织、信息组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调整、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配送的经济功能协调区,它具有产业发展性质。 A.物流园区 B.配送中心 C.港口 D.物流节点 14.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物流组织逐级升级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 B )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一次 一、单选题 1、物流服务需求就是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依据,其中( B )直接决定物流系统的物流网络配置以及运输方案设计。 A、较短的交货期 B、服务地点与服务时间 C、产品特征 D、服务水平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中处于主要地位功能要素为(B ) A、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 B、运输及储存保管 C、包装及配送 D、物流信息 3、以下哪项不就是物流网络设计的主要规划项目( D )。 A、顾客服务水平 B、选址决策 C、库存规划 D、组织模式 4、物流信息系统成为物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沟通的关键,在物流活动中起着( A )的作用。 A、中枢神经 B、资源整合

C、优化服务 D、绩效评估与控制 二、多选题 1、对于企业物流系统分析设计来说,比较常用的目标有( )。 A、总资金成本最小 B、运行成本最小 C、竞争优势最大 D、顾客服务水平最高 第二次 一、单选题 1、物流组织的演进中,物流功能整合初始化阶段在( B )。 A、20世纪5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物流组织从功能整合向过程重构转移演变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将其运作能力用来支持( B )的管理。 A、以目的为导向 B、以提高生产率为导向 C、以过程为导向 D、以利益为导向

3、基于过程策略的物流运用型组织为了迎合客户对速度的反应与要求,权力会(A ),但战略导向出于总部。 A、下放到下层组织中去 B、提升到决策层 C、分散于各级组织 D、集中于总部 4、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 D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与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5、、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关键型业务应采取( B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与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6、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非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 A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与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 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 C、外包,如业务外购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1章物流系统 1.简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通过这个全过程使这些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和存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运输设施设备、装卸搬运机 械、包装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系统等。 3.简述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7个流动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4.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运输——通过载体发挥作用,实现流体的空间位移并在满足服务目标的情况下降低运输费用。 储存——起缓冲、调节、平衡供需矛盾的作用,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品产生时间上的效益。 包装——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便于销售和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衔接运输和储存环节 流通加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 物流信息处理—— 5.物流系统有哪些类型?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系统:全社会的物流整体,伴随商业活动发生,与物流过程 和所有权的更迭相关 行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商业企业物流系统 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生产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系统 生产物流系统 销售物流系统(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顾客服务) 回收物流系统 废弃物流系统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系统 国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与计划

第1章 物流系统 1.简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通过这个全过程使这些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和存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运输设施设备、装卸搬运 机械、包装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系统等。 3.简述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7个流动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4.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运输——通过载体发挥作用,实现流体的空间位移并在满足服务目标的情况下降低运输费用。 储存——起缓冲、调节、平衡供需矛盾的作用,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品产生时间上的效益。 包装——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便于销售和物流作业。装卸搬运——衔接运输和储存环节 流通加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物流信息处理—— 5.物流系统有哪些类型?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系统:全社会的物流整体,伴随商业活动发生,与物流过 程和所有权的更迭相关 行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生产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系统 生产物流系统 销售物流系统(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顾客服 务) 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系统 国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 电气系范与规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好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物的移动和储存的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城市各类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的统称。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的具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覆盖范围而形成的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工程、措施、解决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的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线路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 (1)宏观:A.空间效益 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创造的收益2.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 C.规模效益 (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 物流供给: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运输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配送的速度等。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物流需求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一些特征。 答:(1)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上的差异。(2):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和人消费观的变化,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2.简述物流节点的分类: 答:(1)按性质与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按衔接的运输方式分类:铁路、航空、港口、集装箱、邮政物流节点; (3)按地域活动范围分类: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点及城市型物流节点; (4)按物流功能特征分类: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综合型节点; (5)按温度层次分类:常温物流节点、低温物流节点。] 更多精品文档.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附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以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 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BCE A、整体性 B、智能性 C、可分性 D、目的性 E、多目标性 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个阶段。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 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3、随着ABCD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 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A、MRP B、DRP C、看板制 D、JIT E、GIS 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 几大领域。 A、采购 B、生产 C、流通 D、消费 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一、填空题 1、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2、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4、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5、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 A、运输、 B、存储、 C、装卸、 D、包装、E流通加工 2、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AB A、点 B、线 C、面 3、 A 是指物流系统所需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 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制定的。 A、多边治理 B、三边治理 C、双边治理 D、单边治理 E、四边治理 4、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节点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 以下几类。ABC A、单一功能点 B、复合功能点 C、枢纽点 D、交叉点 E、双向点 5、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 A、要素一体化 B、建立战略联盟 C、资源共享 D、市场化 E、分散组 合

物流系统设计

情景五物流系统设计

本单元包含教材中的所学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已掌握内容能进行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设计、功能模块的选择、物流设备设施的选择及人员配备、主要单证的填写及处理、信息系统的选型等。 学生学习本节的知识目标有: 1.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对物流流程的分析能力; 3.不同物流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4.不同岗位人员的各自职能; 5.对流程图基本符号的使用及主要单据的使用; 6.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7.设备设施选择的原则。 教学方式 1、项目驱动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4、校外参观 5、多媒体影视资料演示 教学资源推荐 本单元的教学资源有: (1)孙秋菊等编《物流管理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秋平等编《物流管理基础》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网页: (4)山东英才学院物流管理实训中心 (5)物流公司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f115407402.html,/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目标 1、能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各过程的流程进行简单设计; 2、能够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架构; 3、能够根据流程的设计,选择出合理的功能模块; 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选择相应的物流设备设施并能够进行人员的合理 配备,并进行一定的单证填写及处理; 5、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 6、能够对所设计的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 第二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原则要求 1、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要求; 3、各功能模块在组织流程中的作用; 4、物流设备设施选择及人员配备的原则; 5、物流流程中所用到的主要单据; 6、信息系统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7、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对物流系统设计的作用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第三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内容 物流各功能模块: 一仓储 (一).储存的意义和功能 库在物流体系中是唯一的静态环节,也有人称之为“时速为零的运输”,储存相当于物流体系的一个节点。在这里,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的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上的效益(如时令上的差值等)。储存功能相对于物流体系来说,既有缓冲调节的作用,也有增值与增效的功能。 (二)作用 储存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仓储能保证货物进入下一环节前的质量 2.储存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储存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4.仓储为货物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三)库存商品的质量管理 1.货物的入库 入库环节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验收、入库交接及货物交接在库内的堆码工作。 2.货物的在库管理 对库存商品的养护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保管保养的核心。 3.货物的出库

物流系统分析设计报告

面向对象UML设计 ----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目录1................................................................................................................................... 系统需求2 1.1需求说明 (2) 1.2名词定义 (2) 2................................................................................................................................... 需求分析2 3................................................................................................................................... 总体设计4 3.1模块概述 (4) 3.1.1................................................................................................................................. 功能描述 4 3.2系统用例图: (5) 4........................................................................................................................... 系统功能设计6 4.1用户管理功能 (7) 4.1.1......................................................................................................................... 用户管理功能 7 4.2配送点功能管理 (9) 4.2.1配送点功能管理 (10) 4.3配送点价格管理功能 (11) 4.3.1配送点价格管理功能 (12) 4.4运力管理功能 (14) 4.4.1运力管理功能 (14) 4.5线路管理功能 (16) 4.5.1线路管理功能 (16) 4.6登录验证功能 (18) 4.6.1登录验证子功能 (18) 4.7订单管理 (19) 4.7.1订单录入子功能 (19) 4.7.2订单查询子功能 (20) 4.8交接单管理 (21) 4.8.1交接单生成子功能 (21)

物流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

物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要: 本系统设计尝试用VS2008在网络上架构一个物流网络平台的设计,用来让每一位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新闻信息和对应的车源货源信息。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对一个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有关概念与技术,也介绍了在本系统中运用到的知识,如: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流程;系统之中所用到的VS2008开发技术的特点、结构的框架以及使用方法。然后对整个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规划。在最后,对系统的页面、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和数据库也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讲解。 根据系统所需的功能,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做为后台的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选择功能比较强大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工具,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开发原则,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经过详细的设计和分析,完成该系统。 关键词:物流,https://www.doczj.com/doc/f115407402.html,,SQL Server数据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based on B/S model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website far can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B/S model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website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ile achieve greater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provides the object information in time, payment for goods is dealt with, and so on and so forth.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USES the https://www.doczj.com/doc/f115407402.html, technology to SQL Server as a backend database, realize the main registered user login, express query, news and information, corporate information, joining information, user guide,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design attempts to use VS2008 architecture on the Internet a express website design, in order to make every customer need not go out to see the latest news and in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ons availab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wo angl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 data mining function express website design to analyz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aper first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concept and technology of special deep in this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application to knowledge, such as: 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used in VS2008, structure and using method. Then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ervation system, then the system design idea, design goal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ning. Finally, the system's main page, databas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pplication ma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needed by the system, using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do background database, choose the powerful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as development tool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using object-oriented method, after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analysis, complete the system. Key words: logistics, https://www.doczj.com/doc/f115407402.html,, SQL Server database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__文本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工能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物流园区规划、配送中心规划、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的规划、物流战略的规划、一体化供应链设计、物流运营系统规划。 案例一 上海通用的供应链整合 一、基本知识 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目的而与物流作业系统同步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从广义上讲,是包含物流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从狭义上讲,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某一物流企业的应用。 二、背景介绍 汽车行业信息化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是复杂。汽车是个大件,其构造复杂,零件通常有几万个,不同车型安全不一样,相同车型又有很多个性化要求,因此,从订单审核到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再到销售,这个流程相当复杂。 二是回报率高,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如果信息化体系运作顺畅,对业务的提升帮助特别大,投入产出比较高。无论是就降低库存而言,还是提高资金周转率,都成创造非常巨大的利润。 三、问题提出

在上海通用建立之初,其IT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是沿用通用全球核心公共系统标准,虽然覆盖从接订单到交货到用户的整个流程,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通用核心,公共系统是十多年前开发的,开启语音陈旧、系统庞大,比起目前新兴的技术系统:运维护成本极高。再加上这套系统是从美国远程支持到上海,由于时间差等问题,上海通用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得到解决。 四、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1年11月6日,上海通用开始进行“用更加经济的新IT系统替代旧核心公共系统”的可行研究。经过6个多月的测试之后最终决定,实施SAP的IS-AUTO系统,并选择惠普为IS-AUTO系统提供咨询与实施服务。“在惠普的帮助下,历时两年多的SAPIS-AUTO(汽车行业SAP解决方案)加上APO(高级计划优化器)项目成功在上海金桥南厂上线,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对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整合。” IS-AUTO系统运行以后,销售订单从经销商那里传送到上海通用之后,就会汇总到生产订单系统,然后通过生产系统制定物料需求计划,上线生产。这个过程完全是按需制定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到自己定的车的生产进度,并可以根据生产进度更改已有定制;而上海通用,则可以还在生产线上是就知道它是卖给谁的,运输计划可以同时跟进,车一下线就可以马上运出。“保守些计算,上了IS-AUTO系统后,我们的库存平均比以前减少了1-2天,财务运作效率至少提钱了2-3天,经销商至少可以节约两天的财务成本,因为通过这个系统,经销商可以比以前提前两天获知汽车下线信息,对他们来说大大的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 事实上,SAP IS-AUTO系统已经成为上海通用汽车IT系统的神经中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