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糖类的生物学意义:

1.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是生物体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3.充当结构性物质;

4.是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二、单糖(结构、性质、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 异构(同分异构):有相同的组成,相同的分子式。结构异构(结构式及构造不同)和立体异构(结构式相同,但原子的空间分布不同)。 构型:具有相同结构式的立体异构中取代基团在空间的相对取向。不同构型的互变需要共价键的破裂。(如D- L) 构象:具有相同结构式和相同构型的分子在空间里可能的多种形态。构象形态间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破裂。(如G 的船式 椅式)

旋光性:当平面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的溶液时,光的偏振面会向右(顺时针或正)或左(逆时针或负)旋转。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发生旋转的能力为旋光性、光学活性或旋光度。 不对称碳原子: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共价结合,也称手性碳原子或手性中心。 (四)、单糖的化学性质 (1). 形成糖酯:

(单糖能与磷酸生成各种磷酸酯,如葡萄糖-1-磷酸,果糖1,6-二磷酸等,是重要的代谢中间物)

(2). 形成糖苷:

– 环状单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另一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缩醛(或

缩酮),称为糖苷。

– 糖苷中提供半缩醛羟基的糖部分称为糖基,与之缩合的非糖部分称为糖苷配

基,这两部分之间的键称为糖苷键。

– 糖苷键可以通过氧、氮或硫原子起连接作用,也可以碳碳直接相连,分别称

为O-苷,N-苷,S-苷或C-苷。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O-苷,其次是N-苷(如核苷)。

(3). 氧化成糖酸

– 醛糖含游离醛基,具有很好的还原性。 – Fehling 试剂(酒石酸钾钠,NaOH 和硫酸铜)和Benedict 试剂(柠檬酸,Na2CO3

和硫酸铜)中的Cu2+ ,能使醛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产物称为醛糖酸。

糖的分类:

糖类化合物

单糖

寡糖 多糖

: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基的醛或酮的衍

:有2~10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

:由多分子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水解后产生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

–能使Fehling试剂还原的糖称为还原糖。

(五) 重要的单糖衍生物

1.糖醇

当单糖的羰基被还原为羟基时则成糖醇。

?山梨醇(sorbitol)也称D-葡萄醇,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糖醇。

?木糖醇(xylitol)可由木糖还原获得,产品用作增甜剂。

2. 糖酸

重要的糖酸包括醛糖酸与糖醛酸。

?醛糖酸:醛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C-1)

?糖醛酸:醛糖的伯醇基被氧化成羧基而醛基保留(C-6)

3. 氨基糖是分子中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的糖,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C2上的羟基被取代的2-脱氧氨基糖。

?胞壁酸(Muramic acid)和神经氨酸(neuraminic acid)是细胞膜多糖和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在C1或C3位置连接一个三碳酸的葡糖胺。

?神经氨酸的N-乙酰衍生物和N-羟乙酰衍生物合称为唾液酸(sialic acids),在动物和细菌中广泛分布。

三、寡糖

寡糖是少数单糖(2~10个)缩合的聚合物。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寡糖是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纤维二糖

1. 蔗糖:由α-D-葡萄糖和β-D-果糖各一分子按α、β(1→2)键型缩合、失水形成的。它是植物体内糖的运输形式。属于非还原糖:无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2. 乳糖半乳糖-β(1→4)葡萄糖

3. 麦芽糖

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缩合、失水形成的。其糖苷键型为α(1→4)。麦芽糖分子内有一个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具有还原性。

四、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

?多糖没有还原性和变旋现象,无甜味,大多不溶于水。

?多糖的结构包括单糖的组成、糖苷键的类型、单糖的排列顺序3个基本结构因素。

(一)、同多糖

1. 淀粉与糖原

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以α-(1,4)糖苷键连接)与支链淀粉(分支点为α-(1,6)糖苷键)组成。淀粉与碘的呈色反应与淀粉糖苷链的长度有关:

链长小于6个葡萄糖基,不能呈色。

链长为20个葡萄糖基,呈红色。

链长大于60个葡萄糖基,呈蓝色。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与支链淀粉相似,与碘反应呈红紫色。

2. 纤维素

纤维素(cellulose)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线性的由D-吡喃葡萄糖基借β-(1,4)糖苷键连接的没有分支的同多糖。微晶束相当牢固。

3. 壳多糖(几丁质, chitin)

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缩合成的同多糖。比较坚硬,为甲壳动物等的结构材料,是自然界中第二丰富的多糖

(二)、结构杂多糖

1.糖胺聚糖

也称为粘多糖,是一类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杂多糖,其通式为[己糖醛酸→己糖胺]n,n 随种类而异,一般在20到60之间。

可分为4个主要类别:①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②透明质酸;③硫酸角质素;④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皮肤素。

2.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基本结构单位是一个含有四肽侧链的二糖单位,称为胞壁肽。

?二糖单位由β-1,4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酸(NAM )组成。

?四肽侧链的N端通过酰胺键与NAM残基上的乳酸基相连。

肽聚糖分子中平行的多糖链通过四肽侧链交联成网格结构:

?革兰氏阴性菌中,四肽链借助侧链直接相连。

?革兰氏阳性菌中,四肽侧链之间通过1-5个氨基酸的的肽交联桥连接。

?青霉素杀伤细菌是通过干扰肽聚糖中多糖链之间的肽交联桥的形成。

(三)糖缀合物

1. 糖蛋白(glycoprotein):

?一个或多个寡糖以共价键形式与蛋白质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糖蛋白多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胞外基质和血液中,但也存在于一些特殊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寡糖链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寡糖链中单糖种类、连接位置、异头碳构型和糖环类型的排列组合是一个天文数字,例如4种不同的单糖可形成36864个四糖异构体。

寡糖链与多肽链(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以多种形式共价连接,构成糖蛋白的糖肽连接健,简称糖肽键,糖肽连接键的类型主要有:

以丝氨酸、苏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羟基为连接点,形成-0-糖苷键型;

以天冬酰胺的酰胺基、N-末端氨基酸的氨基以及赖氨酸或精氨酸的氨基为连接点,形成-N-糖苷键型;

寡糖链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分子识别与细胞识别;

–与糖蛋白的生物活性有关,寡糖连参与肽链的折叠与缔合;

–参与糖蛋白的转运和分泌。

2.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是一类特殊的糖蛋白,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连接而成。

?蛋白聚糖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中按重量计算,糖的比例高于蛋白质,糖含量可达95%或更高。

?糖部分主要是不分支的糖胺聚糖链,经常是蛋白聚糖生物活性的主要部分(指提供与其他蛋白进行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位点)

?蛋白聚糖是结缔组织如软骨的主要成分,在胞外基质与纤维状蛋白(如胶原蛋白)非共价结合形成交联网,为组织提供强度和弹性。

第二节糖酵解

?糖酵解途径亦称EMP途径,以纪念Embden,Mayerholf 和Parnas。

?糖酵解是发生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胞质溶胶中的一组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进行分解,形成2分子丙酮酸并提供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糖酵解作用。

二、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糖酵解的终产物为丙酮酸,一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 1.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G →F-1,6-2P )

(1) 葡萄糖磷酸化:

? 由己糖激酶(hexokinase)或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催化,为不可逆反应 ? 该反应赋予中性的葡萄糖以负电荷,从而避免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细胞

(2) 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成果糖-6-磷酸

– 由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hosphoglucose isomerase)催化

– 醛糖C1上的羰基不易磷酸化,由醛糖变为酮糖,酮糖C1上的羟基容易磷

酸化。

(3) 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

– 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phosphofructo kinase),该酶催化效率很低,是一个关

键的调节酶;

– 是糖酵解过程中利用第二个A TP 分子进行磷酸化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2.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

O

CH 2OH

HO

OH

OH + ATP

己糖激酶

+ ADP

G

G-6-P

Mg 2+

葡萄糖激酶 O

CH 2OH

OCH 2

OH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F-6-P ,

O

CH 2OCH 2

OH

O

CH 2OH

OCH 2

OH

+ ATP

磷酸果糖激酶

(PFK )

F-1,6-2P

Mg 2+

(4)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GAP)和二羟丙酮磷酸(DHAP):

– 由醛缩酶(aldolase)催化

– C1,C2,C3成为DHAP ,C4、C5、C6成为GAP

(5) 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

– 由丙糖磷酸异构酶(triose phophate isomerase)催化; – 只有GAP 能继续进入糖酵解途径,DHAP 必须转变为GAP 才能继续进行糖

酵解。

3.放能—丙酮酸的生成。

(6) 甘油醛-3-磷酸形成1,3-二磷酸甘油醛

– 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催化 – 产生第一个高能中间产物

CHO CHOH CH 2

O

O

CH 2O OCH 2

OH

OH

CH 2O C=O

CH 2OH +

醛缩酶

二羟丙酮磷酸

丙糖磷酸异构酶

3-磷酸甘油醛

+NAD H

+H +

C H O 2O +NAD

+

+ Pi

CO ~ 2O

O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CO ~ 2O O +ADP

COH

2O O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

Mg 2+

3-磷酸甘油酸 (3-PG)

1,3-二磷酸甘油酸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基团形成A TP

– 由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 PGK)催化,由其催化的逆反应而

得名;

– 是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个ATP ,属于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以区别于

与呼吸相联系的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 由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 mutase)催化; – 变位酶催化同一分子内功能基团例如磷酸基团的位移,这种位移基本没有能

量消耗。

(9)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由烯醇化酶(enolase)催化

– 糖酵解过程中形成的第二个高能中间产物

(1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 分子

– 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催化;

– 糖酵解的最后一步反应,是一个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

– 该酶催化的产物最初为烯醇式,在pH 7的条件下迅速自动互变异构化为酮

式。

2. 能量收获

糖酵解代谢途径可将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两分子NADH,净生成两分子ATP 。 四、糖酵解的调节

在酵解过程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即有三个调控步骤,分别被三个关键酶酶多点调节: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可以控制葡萄糖的进入,丙酮酸激酶调节酵解的出口。

糖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1. 磷酸果糖激酶(PFK ):

磷酸果糖激酶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的主要因素。 2.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 己糖激酶及葡萄糖激酶的变构剂 3. 丙酮酸激酶:

丙氨酸的浓度增加,意味着其前体丙酮酸的浓度过量。 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3-磷酸甘油酸

2- 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OOH H —C O —

2—OH

烯醇化酶

COOH

—O ~

2

+ H 2O

PEP

Mg 2+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进行,是葡萄糖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提供能量。

2. 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作为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

糖酵解有二重作用:降解产生ATP; 产生含碳的中间物为合成反应提供原料。

第三节柠檬酸循环

●作用:柠檬酸循环又称TCA(三羧酸)循环,将葡萄糖酵解形成的丙酮酸氧化为CO2

和H2O。这一循环是形成ATP的主要途径,也为许多生物合成途径生产前体。

●场所:真核生物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原核生物在胞质溶胶中进行。

一、丙酮酸进入TCA循环的准备——形成乙酰Co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

?反应大量放能,不可逆。

?是通过包括丙酮酸脱氢酶在内的一系列酶经几步反应催化完成的。

?这种酶复合物在线粒体膜上,原核细胞则在胞液中。

实际机制中包括三个酶即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和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酰胺,NAD+,FAD,HSCoA和Mg2+。它们有条不紊地组成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NADH,乙酰CoA,CO2是整个反应中的最终产物。

整个丙酮酸脱氢酶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丙酮酸氧化释放的自由能以高能量的乙酰CoA的硫酯键形式储存起来,这能量引发激活乙酸分子进入柠檬酸循环,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是有氧代谢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开端。

从葡萄糖到乙酰CoA的总反应:

G+4NAD++2ADP+2Pi+2CoA-SH

2乙酰CoA+2CO2+4NADH+4H++2ATP+2H2O

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系失活,丙酮酸脱氢酶去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系活化。

第五章 生物氧化(含答案)

第五章生物氧化 解释题 1 .呼吸链 2 .磷氧比值 3 .氧化磷酸化作用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填空题 1 .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 和_____ 。 2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_____ 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_____进行的。 3. 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 H20 是通过_____形成的。 4. 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 _____、 _____和_____ 三部分组成的。 5.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 和 _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 _____不同而区别的。 6. 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 → FAD → CoQ → Cytb → Cytc l → Cytc → Cytaa3 → O2 ()()() 7. 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 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_____于 1961 年首先提 出的。 8.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 作用,因而造成内膜 两侧的_____ 差,同时被膜上 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 ADP + Pi → ATP 。 9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 的偶联部位是 _____、_____ 和 _____。 10 .绿色植物生成 ATP 的三种方式是_____ 、 _____和_____ 。 11 .细胞色素 P 450 是由于它与结合后,在处出现_____ 峰而命名的,它存在于 _____中,通常 与 _____作用有关。 12 . NADH 通常转移_____ 和 _____给 O 2 ,并释放能量,生成_____ 。而 NADPH 通常转移_____ 和 _____给某些氧化态前体物质,参与代谢。 13. 每对电子从 FADH 2 , 转移到 _____必然释放出两个 H + 进人线粒体基质中。 14 .细胞色素 P 450 在催化各种有机物羟化时,也使_____ 脱氢。 15 .以亚铁原卟啉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有 _____、_____ 、_____ 。以血红素 A 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是 _____。 16. 惟有细胞色素_____ 和_____ 辅基中的铁原子有 _____个结合配位键,它还留_____ 个游离配位 键,所以能和 _____结合,还能和 _____、 _____结合而受到抑制。 17. NADH 或 NADPH 结构中含有 _____,所以在_____ nm 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其分子中也含有尼克酰胺的,故在 _____nm 波长处另有一个吸收峰。当其被氧化成 NAD + 或 NADP + 时,在 nm 波长处的吸收峰便消失。 18. CoQ 在波长_____ nm 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吸收峰。 19. 氧化型黄素酶在_____ 和_____ nm 波长处有两个吸收峰,当转变成还原型后在 nm 波长的吸收峰消失。 20. 过氧化氢酶催化_____ 与_____ 反应,生成和_____ 。

生物化学习题(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习题(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bioogical oxidation)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磷氧比(P/O)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能荷(rnergy charge) 化学渗透理论(chemiosmotic theory) 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 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 电子呼吸传递链(re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二、填空题: 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和。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和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 4、ΔG0‘为负值是反应,可以进行。 ‘值小,供出电子的倾向。 5、生物分子的E 6、生物体高能化合物有、、、、、等类。 7、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与蛋白质以键结合。 8、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状态。 9、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10、举出3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和。 11、举出2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 12、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同时产生的过程。 13、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称为能量代谢的。 1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 15、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参与作用,即参与从到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的转移到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 16、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氧化还原电势的载体依次向氧化还原电势的载体传递。 -、CO抑制作用分别是、和。17、鱼藤酮、抗霉素A、CN-、N 3 18、典型呼吸链包括和两种,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不同而区别的。 19、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公认学说,是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首先提出。 20、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Pi→ATP。 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21、体内CO 2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 一、填空 1. 组氨酸的pK1(α-COOH)是1.82,pK2 (咪唑基)是6.00,pK3(α-NH3+)是9.17,其pI是(1)。 2. 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增强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2),而高浓度的中性盐则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这种现象称(3)。 3.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 为__(4)__。 4.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为(5),缺乏维生素(6)易患夜盲症。 5. 在pH >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6. 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2)上放出的(3)。 7.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 为__(4)_。 8. FAD含有维生素(5),NDA+含有维生素(6)。 9. 在pH<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10. 在α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2)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3)个氨基酸残基。 11. 假定某酶的v-[S]曲线服从米-门氏方程,当[S]等于0.5 K m时,v是V max的(4)。 12. 氨基移换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5),缺乏维生素(6)_易患恶性贫血。 13.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净(1)电荷。 14. 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2)手螺旋,每圈螺旋含(3)个氨基酸残基。 15. 缺乏维生素(5)易患佝偻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6)是天然抗氧化剂。 填空 1.(1)7.59 2. (2)盐溶(3)盐析 3. (4)1/Km 4. (5)TPP (6)A 5.(1)负 6.(2)氨基(3)H+ 7.(4)1/V 8.(5)B2 (6)PP 9.(1)正10.(2)螺旋轴(3)3.6 11.(4)1/3 12.(5)B6(6)B12 13.(1)正14.(2)右(3)3.6 15. (5)D (6)E (二)判断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7. 对 8. 对 9. 对10. 错11. 错12. 对13. 错14. 错15. 错16. 错17. 对18. 对19. 对20. 错21. 错22. 对23. 错24. 错 二、判断 1. 糖蛋白的O-糖肽键是指氨基酸残基的羧基O原子与寡糖链形成的糖苷键。 2.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折叠形成疏水核心,会使水的熵增加。 3. 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4.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5. H+顺浓度差由线粒体内膜内侧经ATP酶流到外侧,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

生物化学(6.3)--作业生物氧化(附答案)

第六章 生物氧化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 解偶联剂: 呼吸链: 细胞色素氧化酶: NADH氧化呼吸链: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P/O比值: 解偶联作用: 高能磷酸化合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化学渗透假说: α-磷酸甘油穿梭(a-glycerophosphateshuttl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malate-asparateshuttle) 加单氧酶: 问答题 1. 简述体内能量以及水生成的方式。 2. 以感冒或患某些传染性疾病时体温升高说明解偶联剂对呼吸链作用的影响。 3. 何谓呼吸链,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4. 试述线粒体体外的的物质脱氢是否可以产生能量?如可以,是通过何种机制? 5. 给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制何在? 6. 当底物充足时(如乳酸等),在呼吸链反应系统中加入抗霉素A,组分NADH和Cytaa3的氧化还原状态是怎样的? 7. 何谓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简述其存在部位、组成、催化的反应及其特点。 8.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生成的NADPH,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如何进一步氧化? 9. 生物氧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说明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异同点? 10. 人体生成A TP的方式有哪几种?请详述具体生成过程。 11. 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有何区别? 12. 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 [答案]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过程。

关于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它们是NADH 呼吸链和 FADH 呼吸链。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2 载体不同而区别的。 2、在呼吸链中,惟一的非蛋白组分是辅酶Q ,惟一不与线粒体膜紧密结合的蛋白质是细胞色素C 。 3、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辅基的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是一类含有非卟啉铁和对酸不稳定的硫的电子传递体。 4、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5、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氧的过程中,还原力逐渐降低,氧化力逐渐增强。 6、合成1分子ATP需 3 个质子通过ATP合酶,每个ATP 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消耗 1 个质子,这样每产生1分子ATP,共需消耗 4 个质子。 7、生物氧化中NADH呼吸链的P/O比值是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 呼吸链的P/O比值 1.5 。生成的ATP摩尔数,FADH 2 8、用特殊的电子传递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①鱼藤酮、安密妥等抑制电子由NADH 向CoQ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b 向c 的传 1

③氰化物、CO等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a+a 3 ) 向分子氧的传递。 9、穿梭作用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两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值分别是 1.5 和 2.5 。 10、ATP 是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脂肪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哪一叙述不是生物氧化的特点?:(D ) A、逐步氧化 B、必需有水参加 C、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反应 D、能量同时释放 2、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 D ) A、Cyt aa 3B、Cyt b C、Cyt c 1 D、Cyt c 3、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定位于:( C ) A、胞液 B、质膜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 4、下列关于NAD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可在胞液中生成 B、可在线粒体中生成 C、可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TP D、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并产生ATP 5、在生物氧化中FMN和FAD的作用是( D ) A、转氨 B、加氧 C、脱羧 D、递氢 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A ) A、葡萄糖-6-磷酸 B、肌酸磷酸 C、GTP D、1,3-二磷酸甘油酸 7、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 ) A、电子传递停止,ATP合成停止 B、电子传递停止,ATP 正常合成 C、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D、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8、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B )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

生物化学B作业1-5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B》第1-5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作业1答案 A型题: 1.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是[C ] C.肝素 2. 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A ] A.亚麻酸 3. 含有α-1,4-糖苷键的是[ A] A.麦芽糖 4. 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的是[D ] D.纤维素 5. 用班氏试剂检验尿糖是利用葡萄糖的哪种性质[B ] B.还原性 6. 属于戊糖的是[A ] A.2-脱氧核糖 7. 下列说法符合脂肪概念的是[E ] E.脂肪是三脂酰甘油 8. 主要的食用糖是[C ] C.蔗糖 9. 胆固醇不能转化成[B ] B.乙醇胺 10. 脂肪的碘值愈高表示[B ] B.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 11. 可发生碘化反应的是[B ] B.三油酰甘油 12. 不属于卵磷脂组成成分的是[B ] B.乙醇胺 B型题: A.果糖 B.乳糖 C.葡萄糖 D.透明质酸 E.糖原 13.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C] 14. 被称为动物淀粉的是[ E] A.胆固醇酯 B.磷脂酰胆碱 C.胆汁酸盐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单酰甘油 15. 血浆运输不饱和脂肪酸的方式之一是[A ] 16. 对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的是[ C] 17. 对脂肪的运输有协助作用的是[B ]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成酯反应 D.成苷反应 E.半缩醛反应 18. 葡萄糖生成山梨醇是[B ] 19. 果糖与磷酸生成6-磷酸果糖是[C ] 20. 葡萄糖生成甲基葡萄糖苷是[D ]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作业2答案 A型题: 1. 标准氨基酸的分子中没有 D.醛基 2. 下列氨基酸除哪个以外属于同一类氨基酸 B.牛磺酸 3. 两种蛋白质A和B,现经分析确知A的等电点比B高,所以下面一种氨基酸在A的含量可能比B多,它是 B.赖氨酸 4. 选出非编码氨基酸 B.胱氨酸 5. 单纯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元素是 E.s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蛋白质溶液的酸碱度越偏离其等电点越容易沉淀 7. 第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 C.激素 8. 根据元素组成的区别,从下列氨基酸中排除一种氨基酸 C.胱氨酸 9.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中和蛋白质所带电荷,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 10. 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二硫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 C.半胱氨酸 11. 泛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维生素,但它本身没有生物活性,而是在人体内与ATP及一种氨基酸合成为辅酶A后才在代谢中发挥作用。这种氨基酸是 D.半胱氨酸 12. 维系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是 D.氢键 13. 从组织提取液中沉淀蛋白质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A.硫酸铵 14. 选出不含硫的氨基酸 D.组氨酸 15. 改变氢键不会改变蛋白质的 A.一级结构 16. 根据基团结构,从下列氨基酸中排除一种氨基酸C.脯氨酸 17. 哪种成分在人体内含量最稳定 D .DNA 18. 请选出分子量较大的氨基酸 C.色氨酸 19. 一条蛋白质多肽链由1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它的分子量的可能范围是 C.10 000~12 000 20.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一、选择题 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 A、无机离子 B、蛋白质 C、核酸 D、小分子有机物 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酸肌酸 C、ADP D、G-6-P E、1,3-二磷酸甘油酸 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 A、延胡羧酸→丙酮酸 B、CoQ(氧化型) →CoQ(还原型) C、Cyta Fe2+→C yta Fe3+ 、Cytb Fe3+→Cytb Fe2+、NAD+→NADH E D 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 A、NAD+ B、FMN C、FE、S D、CoQ E、Cyt 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 A、在部位1进行 B、在部位2 进行 C、部位1、2仍可进行 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 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 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苍术苷 10.下列各种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 A、内膜外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B、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脱氢酶 C、抗氰的末端氧化酶 D、a-磷酸甘油脱氢酶 11.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 A、NADH脱氢酶 B、辅酶Q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 a3 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 A、抗霉素A B、鱼藤酮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 A、FMN→CoQ B、NADH→FMA C、b→c D、a1a3→O2 14.ATP的合成部位是: A、OSCP B、F1因子 C、F0因子 D、任意部位 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中间产物学说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

生物化学5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代谢总论 营养物质进入体内,转变为生物体内自身的分子以及生命活动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等等。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新陈代谢 新城代谢靠酶催化,都有其特殊的调节机制。 ATP的合成反应在线粒体上进行的,而ATP的供能反应大多是在细胞溶胶内进行的。物质分解代谢产生ATP的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营养物的大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第二个阶段是由各种小分子进一步转化成少数几种共同物质,第三个阶段由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个共同代谢途径组成,这个阶段是形成ATP的主要阶段ATP在提供能量时,在ATP远端的那个磷酸基团水解成无极磷酸分子,ATP分子失掉一个磷酰基而变成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二磷酸又可以在捕获能量的前提下,再与无极磷酸结合形成ATP。 ATP分子一旦形成就马上被利用掉,所以严格的说ATP并不是能量的储存形式,而是一 种传递能量的分子。 递能作用 由营养物质分解大写释放出的化学能,除了通过合成APP的途径捕获外,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就是以氢原子和电子的形式将自由能转移给生物合成的需能反应。这种具有高能的氢原子是由脱氢反应形成的。脱氢酶催化物质的脱氢反应,将脱下的氢原子和电子传递给一类特殊能接受这种氢原子和电子的辅酶,叫做辅酶一或辅酶二 FMN,译名为黄素腺嘌呤单核甘酸,FAD 译名黄素嘌呤二核苷酸,它们是另一类在传递电子和氢原子中起作用的载体。FMN和FAD都能接受两个电子和两个氢原子,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当中,特别是在氧化呼吸链中起着传递电子和氢原子的作用 辅酶 A 简写为Co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D-核糖、磷酸、焦磷酸、泛酸和巯基乙胺。巯基是CoA的活泼基团,它在酶促转乙酰基的反应中个,起着接受或提供乙酰基的作用。乙酰基和辅酶 A 是通过一个硫脂键结合的。这个硫脂键与ATP的高能磷酸键类似,在水解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因此乙酰辅酶A具有高的乙酰基转移势能。乙酰辅酶A 携带的乙酰基不是一般的乙酰基,而是活泼的乙酰基团。许多物质代谢都会形成乙酰辅酶 乙酰辅酶 A 是能源物质代谢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能源物质代谢中是一个枢纽性的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乙酰辅酶 A 汇聚成一条共同的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经过这条通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用以ATP的合成。乙酰辅酶 A 是合成脂肪酸、酮体等能源物质的前体物质,也是合成胆固醇及其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 代谢作用的特点 1. 代谢过程所包含的化学反应通常不是一部完成,由一系列的中间代谢过程所组成,反应数目虽多,但有极强的顺序性2. 代谢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绝大多数反应都由酶所催化3.代谢作用具有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4.整体水平上,主要靠激素或激素伴同神经系统进行的综合调节。细胞水平上,主要通过胞内酶布局的区域化而实现。分子水平上,主要通过酶的反馈抑制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实现5. 代谢遵循基本的物理学uefa 、化学规律6. 热力学上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通过与功能反应相偶联得以进行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 酶的抑制剂:可使途径受到阻断,结果某一种代谢中间产物的,从而为测定中间产物提供可能2. 利用遗传缺陷症代谢途径:患有遗传缺陷的病人,由于先天性基因的突变,在体内往往表现为缺乏某一种酶,为该酶作用的前体不能进一步参加代谢过程,从而造成这种前体物的积累。这种代谢中间产物因不能进一步利用而出现在血液或随尿排出体外。例如先天缺乏尿黑酸氧化酶的病人,

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生物氧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它们是 NADH 呼吸链和 呼吸链。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载体 FADH 2 不同而区别的。 2、在呼吸链中,惟一的非蛋白组分是辅酶Q ,惟一不与线粒体膜紧密结合的蛋白质是细胞色素C 。 3、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辅基的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是一类含有非卟啉铁和对酸不稳定的硫的电子传递体。 4、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Peter Mitchell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5、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氧的过程中,还原力逐渐降低,氧化力逐渐增强。 6、合成1分子ATP需 3 个质子通过ATP合酶,每个ATP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消耗 1 个质子,这样每产生1分子ATP,共需消耗 4 个质子。 7、生物氧化中NADH呼吸链的P/O比值是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生成的ATP摩 呼吸链的P/O比值。 尔数,FADH 2 8、用特殊的电子传递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 ①鱼藤酮、安密妥等抑制电子由 NADH 向 CoQ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b 向 c 的传递。 1 ) 向分子氧 ③氰化物、CO等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a+a 3 的传递。 9、穿梭作用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两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值分别是 和。 10、 ATP 是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脂肪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哪一叙述不是生物氧化的特点:( D ) A、逐步氧化 B、必需有水参加 C、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反应 D、能量同时释放

(0221)《生物化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21]《生物化学》 1 [判断题] 10.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单位是操纵子。()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9. 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肽链N 端第一个氨基酸残基为Met。()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8. 合成RNA时,DNA两条链同时都具有转录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7. 如果动物长期饥饿,就要动用体内的脂肪,这时分解酮体的速度大于生成酮体的速度。()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6.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5. ATP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起着共同的中间体的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4. L-抗坏血酸有活性,D-抗坏血酸没有活性。()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3. 酶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2. 如果来自物种A的DNA,其Tm值比物种B的DNA的低,则物种A所含A-T碱基对的比例比物种B的高。()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1.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的pI为中性,因为-COOH和-NH+3的解离度相等()。 参考答案:错误 [多选题] 5.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前体包括( ) A:羊毛固醇 B:甲羟戊酸 C:鲨烯 D:孕酮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 4.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 ) A:糖酵解; B:糖异生; C:磷酸戊糖途径; D:三羧酸循环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 3. 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 A:ATP; B:GTP; C:UTP; D:CTP

生物氧化

出处:晋水学院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生物氧化考研习题集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 代谢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在脱氢酶作用下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传递,最终将电子交给被氧化酶激活的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2.氧化磷酸化作用 伴随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发生的ATP的合成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并合成ATP的主要方式。 3.磷氧比值(P/O) 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与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摩尔数称磷氧比值(P/O)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5. 解偶联剂 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偶联过程脱离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解偶联剂。 二、填空 1.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

大;强 2.P/O值是指_____,NADH的P/O值是____,还原性维生素C的P/O 值是____,在DNP存在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琥珀酸的P/O值是____。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与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摩尔数之比;2.5;1;0 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氧还电势的载体依次向____氧还电 势的载体传递。低;高 4.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 ____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差,同时被膜上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线粒体,质子,质子浓度,ATP 5.在呼吸链中单纯催化电子转移的成分是____和____。Cyt;铁硫蛋白 6.伴随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而发生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叫____ 磷酸化。氧化 7.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____和____。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8.一分子3-磷酸甘油醛经过代谢完全氧化,可产生分子ATP。20 9.生物氧化提供的能量,一部分用于____,一部分用于____。 生命活动;维持体温 10.一分子乳酸和丙酮酸经生物氧化,哪个产生的ATP多?乳酸 三、选择 1.生物氧化的反应类型不包括下列哪种反应? A.脱氢反应 B.失电子反应 C.羟化反应 D.脱羧反应

第六章生物氧化答案

第六章生物氧化答案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链:传递氢(或电子)的酶或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递氢或递电子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该体系进行的一系列传递过程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相关,又称为呼吸链。 解偶联剂:能破坏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能引起解偶联作用的物质称为解偶联剂。 填空题 1、糖、脂肪、蛋白质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量 2、NADH呼吸链和FAD呼吸链辅酶(辅基) 3、CoQ 4、有机酸脱羧 5、底物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6、NADH 3 7、2 3 简答题 1. 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沿呼吸链传递的过程中,逐步释放的能量可以使ADP 磷酸化生成ATP,这种氧化释放能量和ADP磷酸化截获能量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NADH呼吸链中有3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①NADH和CoQ之间;②细胞色素b和c之间;③细胞色素aa3和O2之间。 2.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1)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是在酶的催化下,在体温、近中性pH及有水的环境中逐步进行的。 (2)生物氧化中能量是逐步释放的,这样不会因能量的骤然释放而损害机体,同时使释放的能量得到有效的利用。生物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先贮存在一些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后通过这些物质的转移作用,满足肌体生命活动需要。 (3)CO2的生成是有机物氧化的中间产物有机酸经脱羧反应而生成的;水则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将有机物脱下的氢经过一连串的递氢或递电子反应,最终与氧化合的产

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作业题萧蓓蕾(0)

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2. 底物水平磷酸化 3.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4.磷氧比(P/O) 5.解偶联作用 二、填空题 1.按H的最初受体不同可将呼吸链分为和两种呼吸链。 2.苹果酸经穿梭系统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比为。 3.鱼藤酮、抗霉素A和CN-、N3-、CO的抑制部位分别是、和。 4.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和。 5.胞浆中的NADH通过、穿梭机制进入线立体。 三、选择题 1.下列代谢物经相应特异脱氢酶催化脱下的2H,不能进入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 ) A.柠檬酸 B.苹果酸 C.α-酮戊二酸 D.琥珀酸 2.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的组分为( )。 A.NAD+ B.FMN C.CoQ D.Fe-S 3.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是( )。 A.c-c1-b-aa3 B.c1-c-b-aa3 C.b-c1-c-aa3 D.b-c-c1-aa3 4.氢原子经NAD呼吸链传递氧化成水时,磷氧比是:() A.3 B.2 C.1 D.1/2 5.P/O比值是指:() A.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 B.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C.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D.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分子数 E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6.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7.氰化物中毒是由于它抑制了电子传递链上的()。 A.Cyta B. Cytb C. Cytc D. Cytaa3 8.呼吸链磷酸化是在什么部位()。 A.线粒体内膜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基质 D.细胞质 9.氧化磷酸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过程释放的自由能转移并生成()。 A.NADPH B.NADH C.ATP D.FADH2 10.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线粒体内膜对H+离子没有通透性 B.线粒体内膜能由内向外通透H+离子 C. 线粒体内膜由外向内通透H+离子 D. 线粒体内膜能自由通透H+离子 11.辅酶Q是线粒体外膜()。 A.NADH脱氢酶的辅酶 B.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C.二羧酸载体 D. 呼吸链的氢载体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呼吸链?简述NADH和琥珀酸(FADH2)呼吸链各组成成分是如何排列的。 2. 举例说明真核细胞中的NADH是如何进入线粒体中被再氧化的。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代谢物脱氢产生的NADH或FADH2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自由能用于ADP磷酸化形成A TP,这样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2. 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利用代谢中间产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产生ATP的磷酸化类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微生物作业2答案

作业2 一、名词解释(选作10题,2*10=20分) 1. 抗生素 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2. 抗代谢物 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3. 灭菌 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将物体的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及其各种芽孢、孢子全部杀死。一类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彻底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4. 消毒 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5. 恒浊器 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 6. 恒化器 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7. 兼性厌氧菌 是一类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特点是在有氧下借呼吸产能,而在无氧条件下可借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8. 耐氧菌 即耐氧性厌氧菌的简称。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氧,而仅借发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微生物。 9. 微好氧菌 是一类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103~3*103 Pa)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10. 化学治疗 指利用具有高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害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或杀死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借以达到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11. 次级代谢 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过程。 12. 同型乳酸发酵 指一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后仅产生两分子乳酸的发酵。 13. 呼吸作用 葡萄糖在好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中通过氧化作用放出电子,该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给外源电子受体分子氧或其它氧化型化合物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伴随有能量放出的生物学过程称为呼吸作用14. 硝酸盐呼吸 又称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15. 细菌酒精发酵 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NADH2还原为乙醇的过程 16. 发酵 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产能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广义的发酵也指任何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厌氧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17. 变异 是生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其特点是在群体中以较低的概率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18. 感受态 在转化发生前,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19. 基本培养基 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20. 补充培养基 是只能满足某微生物相应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所需要的组合培养基或半组合培养基。 21. 完全培养基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质,酵母膏),以满足该菌株各种营养缺陷型都能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 22. 营养缺陷型 某一野生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 23. 准性生殖 一类存在于真菌中的原始两性生殖方式,指在同一菌种但不同菌株间发生的体细胞融合,不经过减速分裂而实现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杂种后代 24. Hfr菌株 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的细菌细胞。它与F-菌株接合后的重组频率比F+与F-接合后的重组频率要高几百倍以上。 25. 原生质体融合 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形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6. 反硝化作用 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生物还原硝酸为亚硝酸、氨和氮气的过程为反硝化作用。 27. 抗原 能刺激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一、选择题 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 A、无机离子 B、蛋白质 C、核酸 D、小分子有机物 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酸肌酸 C、ADP D、G-6-P E、1,3-二磷酸甘油酸 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 A、延胡羧酸→丙酮酸 B、CoQ(氧化型) →CoQ(还原型) C、Cyta Fe2+→Cyta Fe3+ D、Cytb Fe3+→Cytb Fe2+ E、NAD+→NADH 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 A、NAD+ B、FMN C、FE、S D、CoQ E、Cyt 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 A、在部位1进行 B、在部位2 进行 C、部位1、2仍可进行 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 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 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苍术苷 10.下列各种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 A、内膜外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B、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脱氢酶 C、抗氰的末端氧化酶 D、a-磷酸甘油脱氢酶 11.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 A、NADH脱氢酶 B、辅酶Q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 a3 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 A、抗霉素A B、鱼藤酮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 A、FMN→CoQ B、NADH→FMA C、b→c D、a1a3→O2 14.A TP的合成部位是: A、OSCP B、F1因子 C、F0因子 D、任意部位 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中间产物学说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 A、丙酮酸 B、苹果酸 C、异柠檬酸 D、磷酸甘油 17.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FMN B、Cytb C、Cytc D、Cytc1 18.A TP含有几个高能键:

细胞生物学作业(答案)

08生教1班细胞生物学课外作业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析:细胞生物学、细胞学说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3个层次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细胞学说: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聚合物。两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 **2. 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以及当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而产生。 当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物理化学相关仪器、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密不可分,因此与最先进、最前沿的仪器和技术相结合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是其发展的一个趋势; (2)无论是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还是对细胞重大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都需要用分子生物学的新概念与新方法,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因此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与总的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之一。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1.名词解析: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荚膜、病毒 **原核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由膜围成的细胞核,含有核糖体并有由质膜包裹的许多细胞器。 荚膜:为细菌的特殊结构之一,是包绕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透明胶状黏液层,与细菌的致病性和细菌的鉴别有关。 病毒:是指能在活细胞中繁殖的、非细胞的、具有传染性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2.为什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在结构体系上又有哪些共性?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①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增殖、分化与凋 亡来实现的。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构成各种生物有机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具有一些基本共性:

生物氧化客观题带答案

生物氧化(客观题带答案)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的代谢反应。 2.合成代谢反应(anabolic reaction):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要的分子的代谢反应。 3.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催化一个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酶受到同一途径的终产物抑制的现象。 4.呼吸链(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的酶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的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O2)。 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伴随着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 6.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紧密偶联关系解除的化合物。 7.P/O比(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时形成的ATP的摩尔数。电子从NADH传递给O2时,P/O 比为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比为2。 8.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的化合物。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 9.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即生物体由外界吸入氧,氧化体内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故生物氧化又称呼吸作用。 10.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选择题 ( 4 )1.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①线粒体内有NADH+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②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 ③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④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 3 )2.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①CoQ;②Cytb;③CoA;④NAD+ ( 4 )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①Cytc; ②Cytb; ③Cytc; ④Cyt aa3 ( 4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①C→b1→C1→aa3→O2; ②C→C1→b→aa3→O2; ③C1→C→b→aa3→O2; ④b→C1→C→aa3→O2 ( 2 )5.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①3②2③1.5④2.5 ( 4 )6.下列化合物哪个不是电子传递链中的成员: ①辅酶Q;②细胞色素c;③细胞色素b; ④细胞色素P450 ( 2 )7.下列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哪项正确? ①电子传递过程依赖于氧化磷酸化; ②电子从NADH转移给氧的过程,形成3分子ATP; ③电子从NADH转移给氧的过程,自由能变化为正值; ④电子可从CoQ直接转移到分子氧。 ( 2 )8.下列物质中哪种是常见的解偶联剂? ①2,4二硝基苯酚;②氰化物;③寡霉素;④安密妥。 ( 4 )9.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反应的DG0’等于: ①+7.3kJ/mol; ②+30.5kJ/mol; ③-7.3kJ/mol; ④-30.5kJ/m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