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建立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针对连翘的特征描述,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

清热口服液是我们医院内部制剂,收录在《黑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1]里,本品性状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味苦。方中由柴胡、黄芩、大黄、钩藤、桑叶、僵蚕等9味药物组成,工艺为方中九味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3倍量水,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5℃)的清膏,加入苯甲酸钠3g,蔗糖200g,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封,即得。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惊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肺炎、惊风等症。因原制剂质量标准比较简单,不能很好控制制剂药品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连翘进行定性鉴别。以提高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以便更好的控制制剂的质量。

1仪器与试药

r200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mp2000电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765紫外/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厂)。

本项研究所用的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均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硅胶g薄层板,试剂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2]

2.1大黄的tlc鉴别取本品30ml,加盐酸1ml,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6: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汽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见图1、图2。

2.2连翘的tlc鉴别取本品30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3。

2.3质量标准的其他项【检查】依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ij 的有关各项规定,对本品三批样品装量和澄清度进行了检查,结果三批样品(121101、121102、121103)均符合要求。

3讨论

3.1是针对大黄的tlc鉴别。大黄具有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成分,大黄素是其代表性成分,故本项鉴别增加了大黄素对照品的薄层鉴别。经三批样品和阴性对照,本法可行,专属性强。

3.2是针对连翘的tlc鉴别。其指标性成分为连翘苷,本鉴别试验是以连翘苷对照品作对照,来鉴别清热口服液的连翘的存在。经三批样品和阴性对照,本法可行,专属性强。另外,关于柴胡和黄芩的鉴别我们参考了药典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的实验,但是干扰较大,重现性差。柴胡和黄芩分别含有柴胡皂苷和黄芩苷等成份,可能是制备工艺中水煎煮法提取和醇沉的过程使药中的代表性成分均有所损失或结构有所变化;另外,处方中药味较多,用量相对较少,重现性不好,所以没有建立tlc鉴别,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本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主要成份的含量测定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综上,所建标准可用于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s].1990:14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验证 项目名称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验证项目编号-SC-GY-YZ-003/01 验证项目类别□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1概述 产品的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要有合理的工艺处方, 严格的质量标准及准确的化验方法外,工艺过程的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生产过程的工艺验证是保持工艺的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产品工艺验证是在工艺设备验证、生产厂房验证、模拟生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殊监控条件下的试生产,其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通过试生产的形式,证实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确实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口服液。 2验证范围: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的验证 验证方案制定依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验证目的:为确认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找出各种不同情况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所需的最佳工艺。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4职责: 4.1 质量部 4.1.1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 4.1.2负责制订中间产品及成品质量标准。 4.1.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方案,报验证小组。 4.1.4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4.2 生产部 4.2.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及验证方案的实施。 4.2.2负责设备的操作。 4.2.3负责合理安排生产的批量以及生产人员的组织。 4.2.4负责参加验证人员的相关知识及洁净作业的培训 5.验证内容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验收标准 第一部分评定原则和方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 (条款号前加“*”);重点每款l7(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l0分;一般条款71条,每务满分为5分。 3、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规定如下: ①达到要求的系数为l; ②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 ⑧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 4、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 第二部分检查评定项目 一、人员与机构; l、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 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 **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负责。 *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 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 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 二、厂房与设施: 10、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得有公厕、锅炉房、大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 1l、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受清洗和消毒。 12、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 13、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与提高-广东药品检验所

附件5 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 起草说明的撰写要求(试行)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是说明标准起草过程中,制订各个项目的理由及规定各项指标的依据。起草说明的文字规范及计量单位等统一按《中国药典》的要求撰写,首先应列出本制剂的全部原料(药材)质量标准情况,然后按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贮藏等顺序逐项编写。 1. 药品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1.1.说明处方中的药材、提取物、有效部位、原料(化学药)的质量标准出处,当不是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时,需详细说明标准的出处,如为地方标准需附复印件;中药制剂处方的的品种如没有国家或地方标准,应按中药材申报要求,注明其科、属、种,拉丁学名及药用部位,写法同药典正文来源,附上相关资料。辅料应符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 1.2.对涉及《中国药典》中收载的要求分列、来源细化的中药材品种,需对此申报固定的品种作出说明。 1.3.处方中的药味如有《中国药典》未收载的炮制品,应详细说明炮制方法和质量要求。 2.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的起草说明 2.1.概述 不列标题,写明品种出处、原质量标准出处(如有),必要时写明检验项目及增修订项目等情况。 2.2.名称 说明命名方式。当品种名称有变更时应予以说明。 2.3.处方

必要时对处方中各主成分(药味)排列次序予以说明。如系保密品种,其处方也应完整地列在起草说明中。 2.4.制法 必要时说明关键工艺中各项技术指标及要求的控制目的。说明辅料品名、用量及执行标准。应写明制法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2.5.性状 说明正文中所描述性状的理由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6.鉴别 按质量标准正文内容的项目顺序逐一说明。必要时介绍建立或修订此鉴别的理由,介绍操作中应注意事项,特殊试液应注明配制的方法及依据;中药制剂应提供阴性对照实验结果,说明其专属性与可行性。图谱均应附在相应的项目下,并逐一标记与说明。所有附图要求清晰真实。 2.6.1. 显微鉴别:按标准描述顺序写明标准中所鉴别的药味归属,注明增修订情况,并附显微图。 2.6.2. 理化鉴别:说明反应的原理及各反应针对的成分。中药制剂需提供阴性对照实验结果。 2.6. 3. 色谱鉴别:应说明建立或修订项目情况,注明色谱鉴别的归属、前处理条件选择及色谱条件选择等理由。并附色谱图。薄层色谱(包括阴性对照试验)图谱应附彩色照片。 如中药制剂鉴别的药味为多品种来源,确定鉴别方法时必须把多品种来源药材的供试品通过实验比较作出选择,并说明其可行性。 2.7.检查 2.7.1.说明拟定制剂标准中所列检查项目制订的方法选择依据。 2.7.2.如标准中取消了该制剂在《中国药典》“制剂通则”中规定的检查项目,应说明理由。 2.7. 3.对根据制剂的特性及工艺而增加的《中国药典》“制剂通则”以外的项目,应具体说明制定理由。 2.7.4.应说明限量检查的依据,并提供方法学验证考察的情况。

生脉饮生产工艺规程

生脉饮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生脉饮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2. 围 适用于生脉饮的生产。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车间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容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3) 2.产品概述 (3) 3.处方和依据 (3)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3) 5.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1)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1)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1)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及质量标准 (11)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2) 11.工艺卫生要求 (12) 12.设备一览表 (13)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13)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3)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14)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4) 17.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5) 18.生产过程控制 (15) 19.产品留样观察 (15) 20.附页 (15)

1.药品名称及剂型 1.1 通用品名:生脉饮 汉语拼音:Shengmaiyin 1.2 剂型:口服液 2.产品概述 2.1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2025387。 2.2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浑浊;气香,味酸甜、微苦。 2.3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2.4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2.5规格:每支装10ml。 2.6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2.7有效期:24 个月。 3.处方和依据 3.1 处方红参 100g 麦冬 200g 五味子 100g 苯甲酸钠 3g 单糖浆 300ml 纯化水适量 制成1000ml 3.2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O),用6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4500ml,减压浓缩至约250ml,放冷,加水400ml,稀释,滤过,另加60%糖浆300ml及适量防腐剂,并调pH值,调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3.3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424 3.4 生产处方红参 60kg 麦冬 120kg 五味子 60kg 苯甲酸钠 1.8g 单糖浆 180L 纯化水适量 制成600L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制药厂质量管理手册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1目的:制定质量手册,使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质量意识明确。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3责任人: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4内容: 《质量手册》是指南性的文件,明确了达到稳定质量要求的手段,为公司药品生产实施和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政策方针和规程。《质量手册》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公司承诺在任何时候均满足该要求。《质量手册》的发布,将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层次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促进GMP实施工作的全面升级。 《质量手册》作为公司第一级文件,描述了整个质量体系及实施指南。第二级文件是程序,第三级文件是标准,转化成可实施的要求。第四级文件是SOP,为执行具体工作提供了说明。根据SOP实施的操作应有相应的记录,批记录也在第四级文档中。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在组织公司全员分批次学习新版GMP内容的同时,安排专业人员编写制定了既遵循新版GMP要求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质量手册》。 本公司依据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 年月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医疗机 构制剂注册管理办 法》(试行)(局令 第20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第20号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2005年3月22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局长:郑筱萸 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的申报与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调剂使用,以及进行相关的审批、检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机构制剂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制剂的申请人,应当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相应制剂剂型的“医院”类别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但是必须同时提出委托配制制剂的申请。接受委托配制的单位应当

是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者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委托配制的制剂剂型应当与受托方持有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所载明的范围一致。 第六条医疗机构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使用,并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载明的诊疗范围一致。 第二章申报与审批 第七条申请医疗机构制剂,应当进行相应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处方筛选、配制工艺、质量指标、药理、毒理学研究等。 第八条申请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所报送的资料应当真实、完整、规范。 第九条申请制剂所用的化学原料药及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并符合法定的药品标准。 第十条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注册的制剂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用途等,提供申请人或者他人在中国的专利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他人在中国存在专利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制剂的名称,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命名原则命名,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配制制剂使用的辅料和直接接触制剂的包装材料、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制剂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申报的资料,在批准制剂申请时一并予以核准。 医疗机构制剂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药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的管理规定印制,其文字、图案不得超出核准的内容,并需标注“本制剂仅限本医疗机构使用”字样。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

藿香正气口服液质量标准

藿香正气口服液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处方】苍术80g陈皮80g姜厚朴80g 白芷120g茯苓120g 大腹皮120g 生半夏80g甘草浸膏10g广藿香油0.8ml紫苏叶油0.4ml 【制法】以上10味,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取乙醇液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大腹皮加水煎煮2次,滤过;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2次,滤过;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6.8g,加水煎煮2次,滤过。合并上述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的清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加入2倍量的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与厚朴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及上述蒸馏液,混匀,加水使全量成1025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8-6.2,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精液体;味辛、微甜。 【鉴别】(1)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石油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再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编码:)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百秋李醇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在与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加乙醚2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层,挥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编码:)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苍术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编码:)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污绿色主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1。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 收藏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 一、药物制剂质量研究 由于制剂剂型很多,在研究新药制剂时,应遵循药典相应制剂通则规定及制剂的特性要求。本原则主要对口服固体制剂通则及注射剂进行讨论。 1.性状制剂的性状项下,应依次描述样品的外形和颜色,如片剂是什么颜色的压制片,或包衣片(包薄膜衣或糖衣),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片子的形状,如异形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如实记述。胶囊剂内容物的颜色、形状,是否有粘连,结块等均应记述。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水溶液),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特别描述清楚,对注射液的颜色应根据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色液为基础,浅于1号或稀释一倍的1号的为“无色”,浅于2号的为“几乎无色”,浅于4号的为“微黄色”,浅于6号的为淡黄色,浅于8号的为“黄色”。贮藏过程如性状有变化,应予以说明。 2.鉴别制剂的鉴别试验,其方法要求同原料药,所以除尽可能采和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外,还应注意: ①由于多数制剂中均加有辅料,不宜用原料药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作为鉴别,也不宜直接用红外吸收光谱作为鉴别,必要时应增订能与同类药或化学结构近似药物相区别的鉴别试验。 ②有些制剂的主药含量甚微,必须采用灵敏度较高,专属性较强,操作较简便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等。 ③由于制剂中辅料的干扰,应分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用溶剂将主药提取出来后,除去溶剂,残留物照原料项下鉴别。 ④由于制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含量测定的最大可吸收波长或特定波长下吸收度或吸收度比值作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也可以其保留时间作为鉴别。

402脑心舒生产工艺规程

脑心舒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脑心舒口服液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 围 适用于脑心舒口服液的生产。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车间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容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3) 2.产品概述 (3) 3.处方和依据 (3)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4) 5.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2)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2)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2)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及质量标准 (12)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3) 11.工艺卫生要求 (13) 12.设备一览表 (15)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15)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6)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16)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7) 17.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7) 18.生产过程控制 (17) 19.产品留样观察 (18) 20.附页 (18)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 通用品名:脑心舒口服液 汉语拼音:Naoxinshu Koufuye 1.2 剂型:口服液 2.产品概述 2.1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2023410。 2.2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澄明液体;味甜。 2.3 功能与主治: 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用于身体虚弱,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属上述症候者。 2.4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2.5规格:每支装10ml。 2.6贮藏:密封,遮光。 2.7有效期:30个月。 3.处方和依据 3.1 处方 蜜环菌浓缩液600g 蜂蜜450g 蜂王浆25g 苯甲酸钠3g 香精适量纯化水适量 制成1000ml 3.2 制法:取蜂蜜450g,加热炼制(90—100℃)滤过,放冷,与研磨好的蜂王浆混匀,再加入蜜环菌浓缩液、苯甲酸钠3g及香精的乙醇液,混匀,调至1000ml,搅匀,滤过,即得。 3.3 处方依据:部颁标准:WS3—B—3975—98—2002 3.4 生产处方:蜜环菌浓缩液360kg 蜂蜜270kg 蜂王浆15kg 苯甲酸钠 1.8kg 香精适量纯化水适量 制成600000ml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4.1工艺流程图

板青败毒口服液质量标准

板青败毒口服液 Banqingbaidu Koufuye 【处方】:金银花500g 大青叶500g 板蓝根400g 蒲公英240g 白英240g 连翘240g 甘草240g 无花粉150g 白芷150g 防风100g 赤芍60g 浙贝母140g 【制法】以上12味,金银花、甘草、防风、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连翘与白英,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其他4味,用75%乙醇渗漉,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混合,加适量蔗糖、苯甲酸与尼泊金乙酯,加水至1200ml,搅拌,静置,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黏稠的液体;气香、味甜。 【鉴别】(1)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至近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7.0: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至近干,残渣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水与乙醚各20ml,振摇,弃去乙醚液,药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5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本品10ml,水浴蒸至近干,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水浴蒸至近干,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100个 B.400个 C.500个 D.800个 E.1000个 3.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 A.μg B.mg C.g D.kg E.均可 4. 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容量应以()为单位 A.μL B.mL C.L D.kL E.均可 5.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 B.后者 C.同样 D.中间色 E.其它 6.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 A.颜色 B.形态 C.形状 D.气 E.味 7.单味制剂命名时一般采用 A.原料名 B.药材名 C.剂型名 D.原料(药材)名与剂型名结合 E.均可 8.浸出物的建立是以测试多少个批次样品的多少个数据为准 A.5、10 B.5、20 C.10、20 D.10、10 E.20、20 9.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以上 A.0.9 B.0.99 C.0.995 D.0.999 E.0.9999 10.质量标准的方法学考察,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低于 A.1% B.2% C.3% D.4% E.5% 11.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气雾剂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2.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丸剂室温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3.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温度宜在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7℃~40℃ 14.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相对湿度要求为 A.60% B.65% C.70% D.75% E.80% 15.中药新药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注射剂的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6.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中初步稳定性试验共考察几次 A.2 B.3 C.4 D.5 E.6 17.药品必须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省颁药品标准 D. 国家药品标准 E.均可 1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质量第一 E.全部 1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性状描述要求至少观察几批样品 A.1~3 B.2~4 C.3~5 D.4~6 E.10批以上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8号)2005年04月14日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第18号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于2005年3月22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医疗机构制剂配制条件和配制过程等进行审查、许可、检查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当遵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第二章医疗机构设立制剂室的许可 第六条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具有能够保证制剂质量的人员、设施、检验仪器、卫生条件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设立制剂室,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申请表》(见附件1); (二)实施《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自查报告; (三)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四)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同意意见; (五)拟办制剂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制剂室的投资规模、占地面积、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说明,并提供医疗机构总平面布局图、制剂室总平面布局图(标明空气洁净度等级); 制剂室负责人、药检室负责人、制剂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人简历(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学历、所学专业、职务、职称、原从事药学工作年限等)及专业技术人员占制剂室工作人员的比例; 制剂室负责人、药检室负责人、制剂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专业人员,

口服液铝塑复合盖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 口服液瓶铝塑组合盖质量标准 执行日期XXXX 2014.XX.XX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版本号00 原文件有效期 分发部门科研中心、质量保证部、生产部 目的:建立口服液瓶铝塑组合盖的规格标准,使产品包装材料的规格编制标准化、规范 化。 适用范围:适用于口服液瓶铝塑组合盖的购进、入库验收、检验及对口服液瓶铝塑组合 盖的质量检查。 责任人:科研中心主任、质量保证部部长、生产部部长 内容: 1 标准来源:企业内定。 2 质量标准要求 2.1 材质:铝塑组合 2.2 规格:XXXX 2.3 外观要求 瓶盖应清洁、无残留润滑剂毛刺、损伤和注塑飞边,塑料件应与铝件完整结合。 2.4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下表要求(是否可以与口服液瓶合并检验此项?) 要求标准 微生物限度细菌数不得过1000cfu/瓶, 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过100cfu/瓶,大肠杆菌每瓶不得检出 2.5 一般技术要求 凸边瓶盖铝件的凸边应大于3%。 配合性经封盖后,两者应配合适宜。 强度经封盖和蒸汽灭菌之后,应不出现断裂和异常变形。 耐蒸汽灭菌瓶盖经蒸汽灭菌后,塑料件应无变形变色,铝件表面不应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塑料件还应能短时间(最大5min)经受130℃的蒸汽灭菌温度无变形 变色。(注:普通铝合金在蒸汽灭菌器内灭菌时有产生斑痕的趋向。) 开口质量瓶盖经开启力试验时,去除塑料件(打开瓶盖)后,铝件上的开口处不应受到损坏。 涂层牢固度外表面有涂层的铝件,经试验后不应有任何涂层磨损的迹象。 工艺要求铝件与塑料件的组装应在清洁状态下进行,并保证组装后的瓶盖不受到污

染。 2.6包装质量及贮藏要求 内包装用符合药用要求的聚乙烯塑料袋密封 外包装纸箱 贮藏保存于干燥、清洁处 3 变更历史及记载 版本号文件号变更执行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00 STP-ZL(B)-XX 2014.XX.XX 新文件

复方沙塔干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86·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Nov.2015 Vol.22 No.11 复方沙塔干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余双英1,2,刘绣华1,3,张凤2,朴淑娟2,陆文铨2 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3.河南大学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沙塔干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君药川芎进行专属 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芎中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0~5 min,35%甲醇;5~8 min,35%→23%甲醇;8~22 min,23%甲醇);检测波长:322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5 μL。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39 4~0.630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2.62%(n=6)。结论本 研究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复方沙塔干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复方沙塔干口服液;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质量标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1.024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1-0086-03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s for Compound Shatagan Oral Liquid YU Shuang-ying1,2, LIU Xiu-hua1,3, ZHANG Feng2, PIAO Shu-juan2, LU Wen-quan2(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angzheng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3, China;3.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Drug and Immune Engineering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s for compound Shatagan Oral Liquid. Methods Chuanxiong Rhizoma was identified by TLC.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Diamonsil C18 column (4.6 mm × 250 mm, 5 μm) 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methanol-1% acetic acid solution in gradient elution (0-5 min, 35% methanol;5-8 min, 35%→23% methanol;8-22 min, 23% methanol) at 30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5 μL;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22 nm. Results Ferulic acid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0.039 4-0.630 0 μg (r=0.999 7, n=7).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22% and RSD was 2.62% (n=6).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reliable, sensitive and with repeat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compound Shatagan Oral Liquid. Key words:compound Shatagan Oral Liquid;ferulic acid;HPLC;TLC;quality standard 复方沙塔干口服液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主研制,由川芎和水蛭2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散结行气、祛风止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病症。方中川芎属活血化瘀药,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阿魏酸[1-2]。该制剂现行质量标准比较简单,为保证各批次 基金项目:军队中药口服液类特色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14ZJZ02-4) 通讯作者:陆文铨,E-mail:lwqp@https://www.doczj.com/doc/f112979414.html, 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实现临床用药的疗效稳定、安全、可靠,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君药川芎进行专属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美国),包括G1311A输液泵、G1329A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1314B-VWD紫外检测器、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十万分之一天平(Sartorius CPA225D,德国);超声仪(SK7200H型,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复方沙塔干口服液(批号分别为131015、131102、

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建议

摘要:为提高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和帮助。分析我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问题;建议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1],我省制剂品种经过2005 年的全面清理整顿,410个品种换发了新的批准文号,全省83%的原有制剂不再配制;2008年再注册后的品种数为204个。2012年迎来了新一轮的再注册,目前该项工作已顺利完成。我们对2011年10月以来申请医疗机构再注册和申报的制剂新品种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收纳汇总,从中总结出我省医疗机构制剂标准制定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制剂标准提高的意见和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年底收到12家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品种132个,2家医疗机构制剂新品种9个;2012年收到2011年发补资料11家145个品种,新报制剂发补资料4家14个品种,再注册补充申请2家3个品种,新再注册的3家4个品种以及新报制剂8家24个品种;2013年收到补充资料的7家10个品种,再注册的4家13个品种及新报的2家9个品种;2014年截至目前再注册的4家16个和新报的2家6个品种。 1.2执行标准1995年颁布的《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2]、《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99年版[3]和医疗机构自拟定标准。 2执行情况 本次注册制剂品种的标准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见表1。 由表1可见,执行《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均为化学制剂,占品种数的18%。执行《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85年版的1个化学制剂,1999年版的只有7个中药制剂(补骨脂酊、制痂酊两个品种),其他均为化学制剂,占品种数的28%。执行自拟标准的只有两个化学制剂,其他均为中药制剂,占品种数的53%。尿素乳膏(15%)有上市同品种,但不同规格,故本次修订时要求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尿素乳膏标准执行 3存在问题及分析 3.1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规范不严一些品种同时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和《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99年版,医疗机构标准执行混淆,比如注册证上批准的是《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实际执行的却是《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药品管理法》的颁布使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有了法律依据[4]。但是近10年来几乎没有开展新的制剂规范的修订工作,因此现在所执行的标准颁布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品种在多个制剂规范标准中均有收载,各标准对制剂的质量控制项目内容不统一,给制剂配制及检验监督带来困难。制剂自拟质量标准更是由于各医疗机构制剂技术水平、科研仪器设备等原因,在标准的格式及内容上与国家规范存在一定差距,控制指标参差不齐,不能达到质量可控的要求。 3.2未按批件要求提高质量标准大部分医疗机构在提交的再注册申报资料中,对原注册批件中要求继续完成的工作未进行实质性的研究:有的复方化学制剂只做部分药味的化学鉴别,中药制剂常见1~2项化学鉴别或薄层色谱鉴别,鉴别项目过少,且鉴别药味不能针对主要成分,如君药、臣药。有些中药进行显微鉴别的时候没能指明具有显微特征的药材名称;有的对研究工作仅简单文章说明,无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精)

附件6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一部分评定原则和方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条款号前加“**”);重点条款17条(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10分;一般条款71条,每条满分为5分。 3、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所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规定如下: ① 达到要求的系数为1; ② 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 ③ 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 4、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 第二部分检查评定项目 一、人员与机构: 1、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 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 ** 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负责。 * 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 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 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 二、厂房与设施: 10、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得有公厕、锅炉房、太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 11、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受清洗和消毒。 12、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 13、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开,办公室、休息室与配制室分开。 14、各种制剂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操作间,每个剂型按工序划分操作岗位,进入洁净区应设有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和洗手、消毒等设施。 15、根据制剂工艺要求,洁净室内应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别,其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测和记录。(见附表1、2) ** 16、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关键岗位应符合洁净级别要求,灌封岗位的洁净级别应为100级,稀配、滤过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岗位为10000级,浓配、称量、配料等岗位应为10万级。 17、配制前,制剂室主要的操作工作台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不得使用普通的窗式空调器、电风扇送排风。 18、各制剂配制岗位应有防潮、排尘的措施,地面应无积水。 * 19、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必须与其后续工序严格分开,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