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运动概论练习题

篮球运动概论练习题

篮球运动概论练习题
篮球运动概论练习题

第一部分篮球运动概论

一、填空题

(一)试题

1.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州()学院体育教师()博士发明的。

2. 初试时期的篮球活动,是取材于民间儿童将()投掷到()中去的游戏,而逐渐完善形成篮球运动。

3.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的体育游戏,也是一项国际性的()运动,又是一门科学()课程,还是新兴的一种体育(),总体上说它是一种()现象。

4. 篮球运动最早从美国传播至国外是()年,最早传入国是()和()。继而在()年传入到()洲的()国和()洲的()国。

5. 篮球运动在()年举行的()运动会上男子队进行了表演赛。至()年在第()届()运动会上男子篮球正式列为竞赛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志着()诞生。

6. 1930年在()洲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性男子篮球锦标赛。继而()年在()举行了()次()赛。

7. 国际篮球联合会于()年在()成立。参加的有瑞士、()、()、()、()、()、()、()八个国家。

8. 1898年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名称叫(),英文简称为(),并开始了()联赛。

9. 在1946年美国又成立了一个新的篮球组织,称为(),英文简称为(),至1949年继而又成立了美国(),英文简称为(),由此可见,()是()的前身。

10. 美国NBA职业篮球组织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第二()、第三()。

11. 美国NBA职业篮球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它拥有决定权,而NBA的行政权力执行机关是()室,是由()、()和某些业务部门联手组成,它对()负责,执行()的决议。

12. 首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是于()年在()洲的()举行的,冠军是()队。

13. 首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是于()年在()洲的()举行的,冠军是()队。

14. 在()年于()举行的第()届()运动会上女子篮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队获冠军。

15. 自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1936年和1976年分别开始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女篮球赛以来,总计获得前3名最多的男子队为()、()、()三队,女子队为()、()、()三队。

16. 新中国篮球队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赛以来,男队的最好成绩是()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届奥运会上获第()名,女队的最好成绩是()年在()举行的()届奥运会上获第()名。

17. 中国男、女篮球队自()年和()年分别参加了世界篮球锦标赛以来,男队的最好成绩是()年在()举行的第()届锦标赛上获第()名,女队的最好成绩是()年在()举行的第()届锦标赛上获第()名,是中国竞技篮球的辉煌战绩。

18. 篮球运动创始人奈史密斯于()年最初编制了比赛五项原则和十三条规则,其主要的综合要求是:();();()。

19. 篮球运动的演进可以分成()、()、()、()、()、()、()、()、()九个历程。

20. 篮球运动在演进历程中可以划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21. 篮球运动是由()国人()传入中国的,传入的城市是(),传入的具体系统是()。

22.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其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大体可分为()个阶段、七个时期。第一个阶段可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时期、()时期、()时期。

2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普及发展阶段,此阶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时期、()时期、()时期、()时期。

24. 篮球运动自()年传入中国后,于()年1月旧中国举行的()会上才被列为比赛项目。男队于()年在()举行的第()届()运动会上首次参加了大型洲际比赛。又于()年在()国的()市举行的第()届()会上获得旧中国的惟一一次冠军。

25. 1949年前,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赛是()年,在()举行的第()届奥运会。第二次派队参加比赛的是()年举行的第()届奥运会。

26.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陕甘宁解放区有两支闻名的篮球队,一支叫()队,另一支叫()队,其中不少成员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

2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派队参加了在()的首都()市举行的()体育比赛的篮球赛,获第()名。

28.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来华访问的外国篮球队是()队。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篮球赛是()年的()大会,获得男子冠军的是()队。

2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准备派队参加()年在()的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届奥运会篮球赛,后因美国等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队退出了比赛。

30. 我国篮球界于()年至()年展开了有关篮球战术问题的讨论,确认快攻战术和()是贯彻()指导思想和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新中国成立后,于()年通过全国篮球比赛,选出了第一批“篮球国手”,1952年初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篮球队。第一任国家男子篮球队教练员是(),第一任国家女子篮球队教练员是()。

32. 新中国成立后,于()年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篮球联队,参加全国篮、排

球比赛大会后改名简称为(),第一任男子篮球队教练员为()。

33. 1955年(《》)杂志第53期发表了《谈谈篮球战术中的快攻方法》的文章,当时引起我国篮球界对中国现代篮球运动开展了()的大讨论,最后确立积极、主动、快速六个字作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战术指导思想。

34. 1955年之后我国篮球界通过几年的讨论、探索与实践,立足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篮球要树立()的技、战术风格,并于1961年召开的全国篮球教练员会议上进而提出了()和()的战术指导思想。

35. ()年,在北京举办了()后,我国篮球界继续总结经验,并在原有篮球战术训练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的十六字技、战术发展方针。

36. ()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在()召开会议,恢复中国篮球协会在()中的合法席位。

37. ()年,在()国召开的第()届亚洲篮球联合会,确认了中国篮球协会在()席位。

38. ()年,国际()在加拿大的()举行第()届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代表大会,正式批准恢复中国篮球协会在()的惟一合法席位。

39. 20世纪60年代,中国篮球运动飞速发展,战胜了许多世界强队,当时中国队的基本打法是()、()和(),被称为制胜世界强队的三大法宝。

4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从篮球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训篮球专门人才,先后从苏联聘请了两名篮球专家,他们是()和(),分别在()和()培训教练员、运动员和()。

41. 为了适应篮球事业的发展和加强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篮球学科建设,从()年起在()等校首先招收攻读篮球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进而从()年开始招收攻读篮球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现任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师的()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由我国篮球博士导师自己培养的篮球博士。

4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全国体育专业院校篮球课程教育,由()组织篮球专家、教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册篮球教学用书(《》)。

43. 20世纪末,由原国家体委和教委立项,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五”国家级重点篮球教材叫(《》),全书共()万字,共分()章,是培养篮球硕士生、博士生、高级教练员和篮球专修学生用书。

44. ()年,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第一部篮球史书,名叫(《》)。

45. 我国第一本篮球专项杂志名为(《》),()年()月正式出版。

46. ()年,国际篮联批准的新中国第一批国际级篮球裁判员有王长安和()、()、()、()等9人。

47.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被国际篮球组织批准的第一位国际级篮球裁判员是()。

4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被国际篮球组织批准的第一位女子国际级篮球裁判员是()。

49. “文化大革命”后,在我国全国性篮球大赛中荣获冠军次数最多的是()队,被中央领导授予()称号。

50. ()年,我国开始试行篮球运动()联赛制度。

(二)参考答案

1. 马萨诸塞;斯普林菲尔德;詹姆斯·奈史密斯

2. 类似的足球;桃筐

3. 娱乐、健身;竞技体育;学科;产业;人类进步的社会文化

4. 1892;加拿大;墨西哥;1895;亚;中;欧;英

5. 1904;第3届奥林匹克;1936;11;奥林匹克;现代篮球竞技运动的

6. 南美;洲际;1938;意大利;第一;女子篮球锦标

7. 1932;瑞士;希腊;意大利;葡萄牙;阿根廷;罗马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

8. 美国;国家篮球联盟;NBL;职业性

9. 美国篮球协会;BAA;全国篮球协会;NBA;BAA;NBA

10. 20世纪40~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完善成长阶段;80年代至新世纪不断巩固发展成熟阶段

11. 董事会;总裁办公;总裁;副总裁;董事会;董事会

12. 1950;美;阿根廷;阿根廷

13. 1953;美;智利;智利

14. 1976;加拿大;21;奥林匹克;苏联

15. 美国;苏联;南斯拉夫;美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

16. 1996;26;8;1992;西班牙;25;2

17. 1950;1953;1994;加拿大;12;8;1994;澳大利亚;13;2

18. 1892;比赛中只允许用手接触球;接到球后可以用单手运球,不准拿球或抱球跑;在双方攻守对抗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粗野动作和身体冲撞等

19. 构思设计;无序戏试;建章完善;传播推广;立项入赛;全面普及;提高成学;创新发展;攀登飞跃

20.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的初创试行阶段;20世纪30~40年代的完善推广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普及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的提高飞跃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的改革创新攀登阶段

21. 美;来会理;天津市;基督教青年会

22. 两;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1937~1948年的局部发展

23. 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跃进;1966~1976年的停滞困惑;1977~1994年的复苏发展提高;1995~21世纪的改革创新攀登

24. 1895;1914;第2届全国运动;1915;上海;第2;远东;1921;中;上海;5;远东运动

25. 1936;德国;11;1948;第14

26. 战斗篮球;东干篮球

27.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世界大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4

28. 苏联国家篮球;1951;全国篮、排球比赛;解放军

29. 1952;芬兰;15

30. 1954;1955;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积极、主动、快速

31. 1951;牟作云;吴宣昭

32. 1951年;“八一队”;唐宝堃

33. 新体育;我国战术训练指导思想

34. 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以小打大;以快制胜

35. 1972;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积极主动、勇敢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

36. 1974;波多黎哥;国际篮球联合会

37. 1975;泰;8;亚洲篮球联合会中的合法

38. 1976;篮球联合会;蒙特利尔;10;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39. 快攻;中距离投篮;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40. 波·莫·切特林;尤·克·拉古那维邱斯;国家队;上海体育学院;篮球研究生

41. 1981;北京体育学院;1997;谭朕斌

42.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球类运动——篮球

43.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77.2;26

44. 1991;中国篮球运动史

45. 篮球;1981;7;

46. 1978;罗景荣、韩茂富、吴惠良、田国庭

47. 舒鸿

48. 陈美虹

49. 八一;“团结拼搏的体育劲旅”

50. 1956年;等级。

二、鉴别题

(一)试题

51. 篮球运动是由儿童游戏演进而成,是由加拿大出生的奈史密斯1891年在美国发明的。()

52.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文化形态表现得丰富多彩,篮球运动在足球运动产生之前、随排球运动产生之后演进产生。()

53. 现代篮球运动已成为一项周期性的竞技运动和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非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门类和课程。()

54. 篮球运动的本质属一项活动性游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本体特征是以悬空的篮筐为目标,以将球准确投入篮筐中为目的,而展开立体型攻守集体对抗。()

55. 现代篮球优秀队伍的竞技比赛,诱人的魅力在于它的高空性和节奏性、准确性、整体性、凶悍性、智谋性和技艺性。()

56. 现代篮球运动是1893年之后由美国传入法国的。()

57. 现代篮球运动由美国首先传入的亚洲国家是菲律宾。()

58. 现代篮球运动于1895年由美国人蔡尔乐介绍到中国。()

59. 1932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在美国成立,中国在同年加入国际篮球联合会。()

60. 1965年亚洲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中国成为主要成员国。()

61. 1960年在菲律宾举行了第1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未派队参加。()

()

62. 1965年在韩国举行了第1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中国派队参加,获第二名。

63. 1956年10月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成立。第一任主席是董守义,此后第二任主席是张青季,第三任主席是牟作云,第四任主席是张发强。()

64.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国家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是陈文彬。()

65.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国家女子篮球队教练员的是杨福鹿。()

66. 1956年和1958年,我国先后分别试行《篮球裁判员等级制度条例》和《教练员等级制度条例》,王长安、罗景荣等18人为首批国家级篮球裁判员。()

67. 1957年起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决定将当时推行的全国篮球联赛制改为甲、乙、丙三级升降级联赛制。()

68. 1956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等级制度》,1958年改

为《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分为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 69. 1957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篮球运动健将,男子有杨伯镛、钱澄海等16人,女子有杨洁、周懿娴等12人。()

70. 1979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教练员有牟作云、唐宝堃、张子沛、张长禄、程世春等12人。()

71. 1982年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9届亚运会篮球赛中第一次获冠军。()

72. 1961年由国家体委组织,由曾参加过第14届奥运会比赛的篮球宿将李震中和北京体育学院教师石善根等人参加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篮球》通用教材,作为全国各体育院系的教学用书。()

73. 1997年我国在北京体育大学首次招收篮球博士生,时任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现改为首都体育学院)院长、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的孙民治教授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刘玉林教授为第一批篮球博士生导师。()

74. 1990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同年取消对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限制。()

75. 1992年美国职业篮球选手乔丹等组成的“梦之队”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并获冠军,这成为现代世界篮球运动向当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

76. 1994年我国女篮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12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获亚军,同年我国男篮在加拿大举行的第12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获第8名。()

77. 1993年为了贯彻普及篮球运动“从娃娃抓起”的精神,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现改为首都体育学院)设立了“中国篮球学校”,成为新中国第一所业余篮球学校和青少年优秀选手的培训基地。()

78. 1974年国际篮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增加了全队10次犯规的罚则,1981年又把10次犯规改为9次,1985年又减为7次。()

79. 为了在青少年中推广篮球活动,1968年国际篮联成立了“小篮球委员会”。()

80. 当前中国篮球运动推进职业化进程的关键是:尽快摆脱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管理,成立各职业俱乐部的独立组织“职业联盟”。()

81. 自1996年我国篮球运动进行了竞赛体制改革,并同时进行了领导体制改革,从而导致了全国篮球整体水平的不稳定。()

82. 我国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1997年完成的。()

83. 自1996年我国篮球运动深化改革、走职业化道路以后,全国各甲A职业俱乐部基本成为独立的实体,而且都已产权明晰,真正实行了职业化管理。()

84. 2001年在我国12支甲A篮球队中,职业化进程发展最快、职业化水平最高的球队是解放军队。()

85. 我国篮球运动实行竞赛制度改革后,立即实行了主客场赛制。()

86. 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首先入选WNBA的选手是郑海霞。()

87. 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首先入选NBA的选手是姚明。()

88. 现代篮球运动实质上是一项制高与反制高的立体型攻守对抗项目,因此说拥有若干名攻守能力兼备的高水平高大中锋才能成为强队。()

89. 现时篮球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进攻能赢球,防守能获冠军”,因此必须攻守平衡发展。()

90. 聪颖的智慧、高大强壮的体魄、全面的技术、特殊的绝技、善于临场应变的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91. 当今世界篮球强国都朝着“智博谋高、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的同一个方向和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及多种多样打法方向发展。()

92. 现代篮球竞技比赛既是斗志,又要比谋,还要赛技。()

93. 现代篮球运动普遍强调高度,因此,组建队伍主要应重视运动员的自然身体高度。()

94. 现代篮球比赛的高比分现象,惟一的根本因素是因为投篮准确性提高。()

95. 要提高现代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首要的是运动员提高快的意识,掌握快的技能与技巧,重视快的节奏,把握快的时机与时间。()

96.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向当代化发展的趋势,世界强队的战术阵形将更加综合、机动,队员的位置界限越来越分工清晰。()

97. 现代篮球竞技比赛攻守对抗的凶悍性,表现在防守上是个体与整体防守积极、主动地转换,拼抢篮板球具有杀伤力,能破坏进攻的任何行动。()

98. 俗话说的“千军易得,一帅难求”,这对具有高水平球星的球队来说并不准确。()

99. 我国CBA球队要想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关键要培养对篮球有敬业精神,有个性气质风度和素质修养,有现代科技知识、智慧和谋略,形成自己独特篮球理念,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实战指挥才干及优秀人格魅力的教练员。()

100. 现代篮球竞技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队伍中处于核心地位球星发挥的水平。()

(二)参考答案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三、选择题

(一)试题

101. 篮球运动创始人奈史密斯出生于()。

(A)美国;(B)加拿大;(C)英国

102. 篮球运动创始于()年。

(A)1681;(B)1891;(C)1781

103.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1894年;(B)1895年;(C)1897年

104. 篮球运动最早传入的亚洲国家是()。

(A)中国;(B)菲律宾;(C)韩国;(D)日本

105. 篮球运动从美国最早传入的国家()。

(A)巴西;(B)法国;(C)中国;(D)捷克斯洛伐克

106. 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是()。

(A)一种增智、娱乐、健身、强心的游戏;

(B)特殊形式下围绕全局的目标,在空间与地面展开竞技的运动;

(C)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

(D)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社会现象

107. 现代篮球运动是由一位叫()的美国人介绍到中国的。

(A)来会里;(B)蔡尔乐;(C)马约翰

108.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球类项目的最大特征是()。

(A)对抗的高空性;(B)快速性;(C)对抗性;(D)智慧性

109. 自1950~1999年间举行的13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苏联;(C)南斯拉夫;(D)巴西

110. 自1953~1998年间举行的13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苏联;(C)巴西;(D)南斯拉夫

111. 自1936~2000年间举行的15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中,获得冠军最多的国家是()。

(A)苏联;(B)美国;(C)南斯拉夫

112. 自1976~2000年间举行的7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赛中,获得冠军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苏联;(C)澳大利亚

113. 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最好成绩是()。

(A)第7名;(B)第8名;(C)第9名;(D)第10名

114. 中国女子篮球队参加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最好成绩是()。

(A)第2名;(B)第3名;(C)第4名

115. 篮球运动列为现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是在()。

(A)1904年;(B)1908年;(C)1910年;(D)1912年

116. 篮球运动列为现代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是在()。

(A)1924年;(B)1928年;(C)1932年;(D)1936年

117.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在大型全国性比赛中列为表演项目是在()。

(A)1910年;(B)1912年;(C)1914年;(D)1915年

118.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在大型全国性比赛中列为正式项目是在()。

(A)1914年;(B)1916年;(C)1920年;(D)1924年

119.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举行的第一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是()。

(A)1972年在上海;

(B)1978年在北京;

(C)1982年在郑州;

(D)1984年在北京

120.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全国体育院系篮球统编教材是()。

(A)196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B)1963年由商务印馆出版;

(C)196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21. 中国篮球协会试行全国性的职业篮球联赛是在()。

(A)1995年CNBA联赛;

(B)1996年CBA职业联赛;

(C)1995年全国甲A联赛

122. 北京体育大学最早招收篮球博士研究生是在()年。

(A)1987;(B)1992;(C)1995;(D)1997

123. 我国开始篮球竞赛制度改革,实行职业篮球联赛是在()年。

(A)1994;(B)1995;(C)1996;(D)1997

124.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由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竞赛二司实行职能转变,将中国篮球协会与篮球处合一改为国家体委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是在()。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

125. 1999年中国篮球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篮球工作会议,研讨了十多个篮球职业化文件,并表彰了新中国建国以来为中国篮球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总共()。

(A)100名;(B)80名;(C)50名;(D)30名

126. 江泽民同志授予“八一”男子篮球队“团结拼搏的体坛劲旅”荣誉称号是在()。

(A)1998年;(B)1999年;(C)2000年

127.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成立于()。

(A)1985年;(B)1990年;(C)1995年

128. 1993年国家体委批准成立“中国篮球学校”挂牌在()。

(A)北京体育大学;

(B)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C)国家体委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D)中国篮球学校

129.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推行CUBA联赛是在()。

(A)1992年;(B)1995年;(C)1996年;(D)1998年

130.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篮球教材中,内容较全、反映现代篮球前沿知识较广、体系较新、参加编写工作的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是()。

(A)1961年版《篮球》;

(B)1990年版《篮球》;

(C)2000年版《篮球运动高级教程》;

(D)2001年版《篮球运动教程》

131. 当前我国篮球竞技整体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费不足;

(B)篮球普及面不广;

(C)缺乏敬业的、科学化训练水平高的教练员;

(D)高水平球队和球星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132. 国际篮联规定供国际比赛用的标准场地为()。

(A)长26米,宽14米;(B)长28米,宽15米;(C)长30米,宽16米

133. 我国篮球试行CBA职业化主客场联赛是在()。

(A)1995年;(B)1996年上半年;(C)1996年下半年;(D)1997年

134. 国家体育总局所属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属于()性质的机构。

(A)政府职能部门;

(B)社会团体;

(C)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事业性管理机关;

(D)专项运动经营实体

135. 中国篮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是()。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两个平行的独立部分;

(C)两套人马一块牌子统一整体管理;

(D)一个综合的专项运动管理部门,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统一管理

136. 国际篮球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运动协会,至2001年成员国已达()。

(A)150个左右;(B)210个以上;(C)已超过240个

137. 篮球运动是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总计世界篮球球民()。

(A)已有5亿;(B)已达10亿;(C)已近15亿;(D)已超过20亿

138. 至2001年,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是()。

(A)程万琪;(B)信兰成;(C)杨伯镛;(D)牟作云

139. 至2001年,现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是()。

(A)信兰成;(B)牟作云;(C)张发强;(D)张长禄

140. 中国篮球协会第一任名誉主席是()。

(A)王光英;(B)贺龙;(C)余秋里;(D)李梦华

(二)参考答案

101. B。102. B。 103. B。104. A。

105. B。106. A。 107. A。108. A。

109. C。110. B。 111. B。112. A。

113. B。114. A。 115. A。116. D。

117. A。118. A。 119. C。120. A。

121. A。122. D。 123. B。124. B。

125. C。126. C。 127. C。128. B。

129. C。130. C。 131. C。132. B。

133. C。134. C。 135. D。136. B。

137. C。138. A。 139. C。140. C。

四、概念题

(一)试题

141. 篮球游戏。

142. 竞技篮球运动。

143. 职业篮球运动。

144. 现代篮球运动。

145. 现代篮球运动当代化。

146. 国际篮联。

147. 职业篮球俱乐部。

148. 职业篮球运动员。

149. 篮球意识。

150. 篮球运动风格。

151. 篮球流派。

152. 攻守平衡。

153. 比赛节奏。

154. 战术结构。

155. 技术特长。

156. 个人绝招。

157. 篮球基本功。

158. 投篮时间差。

159. “战斗”篮球队。

160. “东干”篮球队。

(二)参考答案

141. 篮球游戏是一种以篮球为基本活动器材,不受正式国际篮球比赛规则的全面限制,从参与活动者的实际爱好和条件出发,编制特定的非固定的比赛规则和活动方式,在立有篮筐的球场上展开个人或集体间运用投篮、传球、运球等专门技术动作,进行对抗性或非对抗性游戏活动的简称,如以投篮得分或传球、运球计时、计量进行比赛等。它不仅是健身修心、娱乐休闲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篮球技、战术教学训练的一种练习手段。

142. 竞技篮球运动是一项国际性大型竞技项目,是在国际篮联制定的统一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的限制要求下,攻守两队围绕固定在空中高3.05米、直径0.45米的特制篮筐和周长75~78厘米、重600~650克的特殊皮制球,在长28米、宽15米的场地上,以将球投中篮筐为目的,展开空间与时间、投篮与制约投篮不断交替攻守转换、最终以投中篮累计得分高低分胜负的一项现代竞技运动。

143. 职业篮球运动,是参与篮球活动者把从事篮球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职业,以此谋生的一项产业性体育竞技运动。它是依据国际上职业篮球组织竞赛管理形式,以篮球竞技水平为基础,以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为主体,从不同国家、地区的组队单位实际出发,组织赢利性比赛经营,最终以运动竞赛名次、成绩鉴别水平高低与分配经济利益的一种商业性竞技篮球运动。职业篮球最大的特征是浓厚的商品化色彩。

144. 现代篮球运动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种解释是以目前出版的各种篮球书刊的常规传统,把奈史密斯于1891年发明篮球游戏作为现代篮球运动的开始。另一种解释是以20世纪30年代起,特别是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由瑞士等八个欧美国家参加、酝酿成立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的组织,以及此后统一了国际间比赛规则和比赛场地、限定上场参赛人数后,至1936年在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宣告成立国际业余篮球协会时,认可为现代篮球运动正式诞生。而在此之前则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大众篮球游戏。

145. 自1932年以后,随着国际篮球组织的成立,国际上统一比赛规则的规定,特别是1936年男子篮球运动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后,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技、战术水平,运动员身体与体能体质水平都得到全面提高,显示出现代篮球运动的本体特殊魅力。至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现代科技对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交叉渗透,推动现代篮球运动向高科技化迈进,促使现代篮球的发展带上新时期的特征,即智、悍、高、壮、全、快、准、变的新魅力。尤其1992年国际奥委会同意职业队员参与业余比赛,更加速了世界篮球运动向科技化、智谋化、技艺化、职业化、商业化、文娱化和观赏化的方向发展,显示出现代篮球运动当代化特征。

146. 国际篮联是国际篮球联合会的简称,英文缩写为“FIBA”。它的前身是国际基督

教青年会体育教育学会(后改为国际业余体育协会技术委员会)。该会于1932年6月18日成立于瑞士日内瓦,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1940年迁至瑞士泊尔尼,1956年又迁至德国慕尼黑。首任主席是瑞士人勒恩·鲍法德,秘书长是英国的威廉·琼斯。

最早提出建立“国际篮联”创意的是阿根廷的波里索,当初只有8个国家参加成立大会,它们是阿根廷、意大利、葡萄牙、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希腊、瑞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也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

“国际篮联”目前已拥有210以上个会员国(含地区),是世界上拥有成员最多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

国际篮联下设的组织机构有中央局和执委会、技术、细则与规程、财务、国际组织、资格审查、医务、新闻、技术援助、国际小篮球、男子篮球青年、女子篮球青年、女子篮球等委员会和世界篮球教练员协会。

国际篮联的基本任务是:积极组织和监督世界性篮球竞赛活动,促进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提高;制定与修改篮球规则;审批国际级裁判员;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吸收会员国。

国际篮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一般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时同地举行。开会时各会员国或地区派两名代表参加,但只有一票表决权。中央局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司库一人。现任主席为1998年选出的非洲塞内加尔阿杜拉耶·塞耶·莫罗。秘书长仍是南斯拉夫人博里斯拉夫·斯坦科维奇。中国篮协的张长禄、刘玉民和信兰成先后分别当选国际篮联中央局委员和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篮联举办的主要比赛有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世界男子篮球青年锦标赛和世界女子篮球青年锦标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是在每届奥运会后的第三年举行。

147. 职业篮球俱乐部是取得独立法人资格的特殊企业,是以组织职业球队、从事篮球职业竞赛活动为基本经营手段,以谋利为根本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自我约束维持生存的商业性经营实体。

148. 职业篮球运动员是以自己高超的篮球技艺为资产,注册加入职业篮球俱乐部组织的球队,参与其组织举行的各种职业联赛,并以自己的篮球竞技作为商品,衡量价值,借以获取利益谋求生存的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群体的总称。

149.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不断磨炼、不断积累提炼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本体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及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综合反射性行为的总称,也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的客观规律现实的正确主观反映。它是优秀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在激烈对抗而多变的比赛情况下,指导、支配自己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行动正确与否,就取决于感觉、知觉、思维加工正确与否。

150. 篮球运动风格是一个球队或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在球场上反映出的作风、修养等行为和运用技术、战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的综合表现。我国篮球运动,根据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积累的经验,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一度逐渐形成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提炼、上升发展,形成了中国篮球运动的独特风格。

151. 篮球流派是在一定历史阶段或时期,一些具有相同建队与训练指导思想的队,逐步形成类同的技术特点、战术打法、作风素养等,篮球界通常把它们归列为同一类篮球风格和流派。流派与风格密切联系,流派寓于风格之中。例如亚洲队的中、日、韩、中国台北等球队反映出的矮、快、灵、准、巧的特点,通常归列成同类风格流派;欧洲队反映出高、壮、悍,强调整体配合和内线进攻,总体上形成欧洲型风格流派;美洲队反映高、全、

细、变、内外结合、身体体能好、个体和协同作战能力强,总体上归为美洲型同一类风格和流派。我国国内甲级队中的八一、辽宁、上海、北京、江苏等队也各自反映着南、北方地区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52. 进攻与防守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也是篮球比赛的基本形式和这种形式外在表现的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篮球运动与篮球比赛正由于这一对矛盾的存在和深化而不断发展。可见攻守矛盾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原动力,攻守相互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对抗、相互转化才能使比赛有声有色。因此,无论是一支球队还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必须确立有攻有守的观念、攻守均衡的意识,立求每一个个人行动、每一个攻守回合的过程都能体现出进攻时攻中寓守、强攻助守,守中寓攻、强守助攻,始终力求攻守平衡,以强守巩固进攻成果,以强守和强攻扩大胜利成果。那种忽视其一,特别是轻视防守的观念、意识和球场行动,其结果即是失败,重攻又重守才是胜利的保障。

153.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的运动,而现代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是在高速度和快节奏中展开激烈对抗,任何一名运动员的个人战术行动和整体配合,都是要体现这一特点。正由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集体性、瞬时性、多变性,所以球场上的每一名队员和集体的行动,都必须善于快、慢、张、弛地进行变化、交替,见机行事,掌握攻守行动的节奏,即使是在攻守转换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善于捕抓战机果断地行事,以及主动地掌握时间、速度、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比赛的主动和能够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154. 战术结构是一个整体战术配合中所包含的多个局部的战术阶段,以及各个阶段过程中的战术配合的具体组合的细致环节。它是一个整体战术配合结构的基础,其中包括运用配合的攻击时间、区域、位置、时机、形式、变化及最终结束配合的技术手段等。上述环节有机地紧密衔接,按特定顺序和节奏合理协调地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战术整体。所以说掌握战术结构的各个具体环节是提高战术质量的重要保障。例如:快攻战术可分为发动、接应、推进、结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由各具特色的具体战术环节所构成。

155. 技术特长是一名运动员或运动队从自己的条件特点出发,经过长期刻苦训练而形成的、超于他人的、特别擅长的技术和整体打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提炼形成的个体特点。

156. 个人绝招是指运动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特点,在全面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在某一技术领域,经过千锤百炼所形成的一种超群的自如应用与变化技巧,通常也称为出类拔萃的个人绝招。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优秀运动员黄柏龄的跳投;20世纪60年代杨伯镛的在右边底线突破左手上篮、钱澄海的声东击西的助攻传球,以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NBA 公牛队乔丹的跨步跳起仰身滞空飞人似的投篮等,都是具有超人的技术绝招。

157. 篮球基本功是指从事篮球运动必须首先扎实而规范地掌握的各类篮球技术动作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动作与技能能力。其功底的高低往往在比赛中通过运动员运用技术、战术的实践过程表现出来。所以说掌握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前提条件,是会打篮球、打好篮球直至成为明星球员的基础。篮球基本功通常可分为手功、脚功、腰功和眼功四大类。

158. 投篮时间差是指运动员投篮瞬间利用假动作等各种方法闪躲或摆脱对手的封盖,自己争得投篮的机会,达到最佳投篮攻击目的的瞬间时机。

159. “战斗”篮球队是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在时任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关怀支持下于1938年成立的。该队精诚团结、思想进步、作风顽强、技术扎实、打法简练,随军转战,扬名解放区,获朱德总司令题词“球场健儿,沙场勇士”的锦旗,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60. “东干”篮球队,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由解放区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的东北干部工作队成员于1939年9月组建而成的,他们活跃在延安等解放区,

打法新颖、战术灵活、作风顽强,与“战斗”篮球队并驾齐驱,被誉为解放区两支最优秀的篮球队。

五、论述题

(一)试题

161.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62.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和价值。

163.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历程的演进。

164.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165.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哲学基础。

166.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运动规律。

167. 详述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68. 详述现代竞技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的内涵。

169. 详述现代国际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概况和格局。

170. 美、欧国家篮球运动竞技水平居前的原因是什么?

171. 详述世界强队必备的综合条件。

172. 简述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发展阶段。

173.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提高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174. 简述我国篮球运动在新世纪之初面临的任务。

175. 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历程,请画出不同时期篮球场地演变的形式,并注明发展时期。

176.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其普及、发展、提高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和七个时期?为什么这样划分?请简要说明。

177. 请列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入选我国国家男、女篮球队各5~8名当时较著名核心后卫的名字。

178. 请列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入选我国国家男、女篮球队各5~8名当时较著名中锋队员的名字。

179. 中国女子篮球队两次获世界亚军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性质的比赛?何人任主教练?基本阵容的主要队员是哪些人?中国男子篮球队获得的两次最佳成绩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性质的比赛?获第几名?何人任主教练?基本阵容的主要队员是哪些人?

180. 我国篮球运动推进职业联赛率先引进外员的是哪个队?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首先成立职业性篮球队的是哪所学校,叫什么队?高校中率先引进外员参加国内职业联赛的是哪所学校?什么队?参加了何年、何地举行的什么冠名的比赛?

(二)参考答案

161. 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劳动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随之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也逐步转变,渴望和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文明、进步、健康、富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引起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充实、创新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内容的重视,探索健康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对社会教育所能起到积极强身功能作用。于是,许多属于现代体育活动范畴的各种活动性游戏应时而出,流行于世界各国,成为社会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其中有些活动性游戏则经过实践,从理论到具体活动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成为现代的各种体育竞技运动项目,篮球

运动便是在这种社会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在人类追求文明、进步、健康、富裕的总要求背景下产生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此说18世纪中叶以后是篮球运动及许多球类运动相继产生、交织影响、共同发展的时代。

162.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而今已演进成为一项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作为游戏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手段,具有活跃身心、强身健体的功能;作为竞技比赛项目,其意义在于它是一项重要的“奥运争光”项目,通过强者间的对抗与拼斗,能显示生命的活力,激励人们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去夺取胜利的信念。

然而现代篮球竞技运动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称之为体育文化或篮球文化)、一门现代体育科学、学科课程门类和一种综合艺术。作为文化,它的价值在于它有特殊的文学性,不断地产生种种发展过程中的有趣故事,能给人以启示、鼓舞、增智与教育,使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作为体育科学的学科课程门类,它以独特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解析篮球运动的本质,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融入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心,提高素质,开拓人的思路,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下去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自身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作为特殊艺术,它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和谐地反映人类对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创新、完善与追求。而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篮球竞技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现代体育产业和为国际交流服务的工具,把世界各国人民广泛联系起来。

所以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竞赛过程已成为进行全民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

163. 现代篮球运动源于儿童游戏的启示,经构思设计、无序戏试、建章完善、传播推广、立项入赛、全面普及、提高成学、创新发展、攀登飞跃9个演进历程。按演进活动形式的时间,可划分为试行阶段(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完善推广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普及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全面飞跃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创新攀登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五个发展时期。若以篮球运动演进发展的水平层次划分,可分为浅层次知识性的娱乐游戏阶段、高层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技性运动项目阶段、深层次相关学科交叉融为一体的科学学科门类阶段(即篮球运动学的形成)。由此可见,篮球运动百年来的演进是从游戏型活动到竞技型运动,再演进到科学门类型学科。特别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1932年由葡萄牙、瑞士、希腊、罗马尼亚、阿根廷、意大利、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八国在日内瓦开会宣告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的成立,国际间篮球比赛规则初步统一,以及男子篮球列入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竞赛项目,篮球运动进入现代新起点。至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赛制先后建立,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开始,以及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女子篮球运动列入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竞赛项目,篮球运动形成世界性的大普及、大发展,竞技水平通过自身的演进实践(规则完善)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影响促进技、战术得到了大提高。至80年代随着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高度与速度的增加,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个人攻防能力的增强,拼抗性加剧,促使比赛场地扩大(长28米、宽15米)和远投3分球的确立,现代篮球运动迅速向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社会化、技艺化、产业化道路迈进,显示出现代篮球竞技运动向高大和高空拼争发展的新特征。尤其90年代初美国NBA职业篮球运动员组成的“梦之队”进入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进一步增强了现代篮球运动文化科技含量的氛围和职业化带来的商业化、产业化气息,从某种意义上将促进21世纪新时代篮球运动发展当代化新潮流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术的诞生,由此形成现代篮球运动当代化的新特点。

164. 篮球运动最大的本体运动特征,在于它的运动方式是围绕高空的球篮和篮球而展开集体攻守对抗,其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高

空篮筐和破坏对手投进高空篮筐中去而展开。所以说“高”是篮球竞技的运动目标,“准”是篮球运动的目的,由此说在高速度、高强度的对抗条件下争高求准是篮球运动的最大本体特征。具体可反映出以下特点:

(1)空间对抗特点。从运动竞技的特殊性而言,篮球运动有其自身的特殊高空性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运动过程中显示出本体运动的制空特点。篮圈固定在离地3.05米的篮板上,篮球向篮圈内投射,因此瞬时主动拼争控制球与控制空间,促使参与篮球竞赛的双方展开多元素构成的不同战术阵形与技术手段的立体型进攻、防守,并不断转换,从而体现出现代篮球运动的独特高空运动规律与特点。

(2)内容多元特点。现代篮球运动内容结构的多元性综合化,使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战术系统,已成为一门交叉着的边缘性学科课程。其具体内容有相关的现代科学和学科;特殊的运动意识、气质,身体形态条件,生理机能、心理修养、意志品质、道德作风;专门的基本功、专项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方法体系及其实战能力等等,从而使篮球运动内容结构更趋科学化、独特化、多元化。

(3)多变综合特点。篮球运动是在动态中发展进化,由低级至高级,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综合竞技艺术,从而使篮球比赛过程较其他球类复杂,技术动作繁多,战术阵形多样,明星队员掌握与创造性地运用篮球技术巧妙配合已达到技艺化、艺术化的程度,促使篮球比赛的过程充满生气和活力,而围绕空间瞬时变化开展的争夺,反映出个体单兵作战与协同集体配合相结合;空间攻守与地面攻守相结合;空间与时间相结合;拼抗性与计谋性、技艺性相结合,由此综合显示出世界各强队主体型的、各种类别的多变性攻守风格形式和打法特点。为此,在比赛中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自主变化的主动权去扰乱对手,就能从变中赢得主动,从而也使比赛更为精彩,扣人心弦,体现出竞争过程的悬念贯穿始终,更具独特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4)健身、增智特点。篮球运动属综合性的非周期性的集体运动,这是由其运动内容结构多元性和竞赛过程多变性、综合性特征而决定的,从事篮球竞赛和各种篮球活动,有助于培养活动者的综合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活跃身心,增长知识,对锻炼综合才干与开发人的智慧、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意志作风都起到积极影响。例如,篮球运动技、战术系统的实践操作与实战运用过程,是通过在对抗变化着的特定时间、距离、场地、设施条件要求下,运用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智力、生理、心理都要承受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适量参加篮球活动,对促进人的生理机能,特别是内脏器官与感受器官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增进健康,以及综合发展身体素质、心理修养等有积极作用。

(5)启示、教育特点。篮球运动普及于世界众多的国家与地区,不仅是一项开展最广泛、最具群众性和特殊社会影响的体育项目,而且已经是全球性的社会文化、体育学科门类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篮球竞赛和各种篮球活动过程中给人以各种心理、生理和日常生活修养的启示,从而充满着教育因素的丰富内容。因此,它对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精神、人格素质、集体主义精神和活跃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交往,以及增进国家与民族的自尊、自强都有自身的社会综合素质教育价值,为此,世界各大洲每年都以不同形式组织各种重大的篮球竞赛活动,吸引数亿万人们参与,充分显示着它特殊的社会教育活动价值。

(6)职业、商业化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允许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篮球赛后,篮球运动和篮球竞赛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进入职业性和商品化,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职业篮球运动有了新的发展,除美、欧各国继续发展职业篮球运动外,在澳洲以及亚洲的中国、菲律宾、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都相继成立或筹划成立职业篮球队或职业篮球俱乐部组织,这对亚洲和世界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起到催化剂作

用。以美国NBA职业联赛为典型代表,其商业化的程度,已成为美国几大产业中的最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21世纪世界范围篮球运动职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必将使职业篮球比赛、职业篮球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成绩商品化。

165. 篮球运动的形成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上的,攻守对抗的对立统一是篮球运动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篮球运动内部与外部矛盾相互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源泉。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哲学观点思考并抓住篮球运动本身充满的矛盾,正确认识、处理好这些内在的矛盾,求得相对统一,就有助于深化对篮球运动理论基础的认识,确立正确的篮球观念、观点和指导思想,就能增强对篮球运动演变规律的理解和深层的重新认识,推动篮球运动向新时期、新层次不断创新发展。篮球运动内在矛盾主要反映为:

(1)进攻与防守的矛盾。篮球比赛一攻一守,周而复始。由于每一次进攻都必须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篮攻击,因此形成了参赛两队在比赛的比赛时间里轮换有序地进攻和防守的特点。所以每个队都力求攻守兼备、攻守平衡,这是由篮球运动本身规律所决定的。在进攻过程中进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防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防守是潜在的;在防守过程中防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进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进攻是潜在的。如此构成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对立统一关系。而篮球规则修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持攻守之间的平衡。可见,进攻与防守是篮球比赛的两个对立面,攻守技、战术及与比赛规则交替制约发展是篮球运动自身的规律,为此要确立攻守平衡的篮球观点。

(2)速度与节奏的矛盾。篮球比赛中快与慢通常是指篮球比赛的速度与节奏。攻守双方的移动中行动转移速度变化是比赛节奏的集中体现,能否在比赛中合理地掌握这种节奏,不仅能反映出一个球队的综合实力,而且也能反映出一名教练员在临场比赛中的指挥艺术。比赛中战术变化的关键在于节奏,而节奏的关键则是掌握时间与速度,及时决策、行动和应变。为了争取比赛中的主动,要求队员不仅要全面熟练掌握各种移动中完成的不同行动技术,而且要善于掌握动作节奏和应用变化,利用动作的快与慢、动与静、连续与停顿的节奏变化,主动创造与防守队员的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因此说对速度的认识应是相对的,能快则快,该快则快,能稳则稳,该慢则慢,使对方按自己队的速度来打。所以比赛中实力相当的队谁能控制节奏,谁就能掌握主动为获取胜利创造条件。

(3)高与矮、内与外的矛盾。篮球运动被称为“巨人游戏”,至20世纪80年代比赛场地扩大和远投3分球的确立,无疑对身材处于劣势的队是一种鼓舞,使高个在篮下投篮和篮板球的优势受某些限制,使身材矮的队可以发挥快、灵、准的优势,利用扩大的外围场地区域在运动中作战,或远投或快速突破、切入,使自身内线的弱点得到弥补。所以,正确理解和处理好高与矮(内与外)的辩证关系,扬长避短,树立符合自身的篮球观念和建队、训练指导思想并形成特点、发挥优势就格外重要。

(4)观形与造势的矛盾。在篮球比赛中,掌握战机用以造势是从观形开始的,俗话称为“由形造势”。在比赛中不仅要观己形、观敌形和观胜负形,还要能观微形,即于无形中见有形。尤其是通过观察双方的比赛状态,进而思考对方教练员的想法和可能采取的对策,这是掌握比赛主动权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本方在比赛过程中所进行的个人或整体战术打法与调度使用队员以及采取其他应变措施的依据。无数强队输给弱队或是先胜后负的战例屡见不鲜,其重要原因是强方被弱方暂时失势所迷惑,降低了警觉性和预见能力,因此,作为教练员特别应能在无形中见到有形的内容,依形审势、因时造势、审时度势,并善于制定处理“乱”的办法,以转危为安。

(5)强、胜与弱、败的矛盾。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强与弱是相对的,因为篮球比赛不仅比技术与战术,还要比身体、心理、作风,更要比智慧。所以一场比赛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强与弱是可转变的。强并非一切都强,强若傲、懈则无备,斗志松散,盲目

自负、自狂就会失去忧患意识,往往导致由强转弱;弱也并非一切都弱,弱者若不馁,面对现实兢兢业业,思想作风过硬,无畏不惧,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善于自我造势,扬我之强而攻彼之弱,就可能转弱为强,转败为胜。因此,正确认识强与弱、胜与败的矛盾关系,客观地分析彼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不论任何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昂气势,应时镇静采取抑制对手的有力手段,就能取得出奇制胜或以长制胜的好效果。

(6)质量与数量的矛盾。篮球比赛的“质”是指进攻和防守的成功率,“量”是指攻防的次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次数和成功率都高(质与量都高),二是次数和成功率都低(质与量都低),三是次数高但成功率低(量高质低),四是成功率高但次数低(质高量低)。这四种情况在比赛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追求次数而忽视对成功率的要求,结果是急于进攻或盲目进行失调的防守而忽视对质量和时机的掌握,从而导致失误;二是对于强调成功率而忽视对次数的要求,结果是捆住自己的手脚,错过战机同样导致失败。一般情况下应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而质量要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上,但没有一定数量的进攻,也就很难维持进攻的优势,低数量的高质量同样会导致失败。可是这也不能绝对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时强调成功率,有时又需要强调次数。总之,质与量是一对矛盾,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

(7)高空与地面的矛盾。篮球运动的特征就某种意义上说是高度与速度的争夺,争夺的最终要求是以“准确性”决定胜负。高度与速度的争夺是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世界篮球运动高度发展的趋势反映为运动员身高普遍增长,以此获得第一制空优势。另一方面是高空技术创新和高空战术配合的发展,反映在高空优势的争夺,对投篮、传接球以及封盖、打球、抢篮板球等技术运用更趋激烈和具有技艺性,这是促使队伍实现现代篮球科学化进程的关键,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篮球运动就是基于以上各点及其他如政治与业务、智能与技能、体能与能力、素质与素养等等对立统一的哲学基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规则及其技、战术特点。

166. 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就是篮球运动本身的若干本质关系。

(1)集体性规律。篮球运动是集体性运动,它充分体现团体精神和协同作风,体现在球场一切个人行动都要基于全队整体的目的与任务之中,要求每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只有把个人的技能融会于集体,集体才能为个人作最佳保障,给个人技术发挥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篮球运动的集体规律还体现在不仅要求比赛场上的5名队员协同合作,而且要求充分发挥教练员的督战才华和场下替补队员的作用,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战术,制定战略。因此,教练员要充分利用篮球运动的集体规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动集体的积极性,善于调配、组合所有队员,以始终保持高度体能,发挥技能,掌握比赛主动,争取比赛胜利。

(2)对抗性规律。篮球运动对抗性规律,体现在无论球队整体或运动员个体,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采用合乎规则要求施展近身直接攻守对抗的手段(身体与技术、战术)在地面与空间制约对方。能否始终凶悍、智谋地占有地面与空间优势和是否善于将地面与空间对抗优势转化为实际效果是其关键。例如近年来发展的空间与地面全场近距贴身主动加力的个人攻击性防守技术,就带有明显个人拼抗性战术行动特征,类似战争近身格斗一样,形成了现代篮球“以人为中心”的追击性紧逼型防守,具有强大的杀伤性和破坏力。为适应这种攻击性的防守技、战术特征,现代篮球进攻技术也相应采取具有更强的拼斗性的贴身强行进攻、强行突破、强行投篮、强行攻打篮下来抗衡防守技、战术发展,从而促使进攻队强调准确的外线3分球投篮和内线高大队员的强攻,使比赛的对抗拼斗更趋凶悍。

(3)转换性规律。篮球比赛是由两个队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断的转换攻守回合完成的,每次进攻后的防守和防守后的进攻之间相互转换构成了篮球比赛的重要内容。篮

球比赛中攻守转换即包括由攻转守时瞬间的行动意识、战术组织和配合方法,一旦进攻失掉控制球权后即快速就地展开防守。现代篮球运动中已经把进攻——攻守转换——防守以及防守——守攻转换——进攻这三个不同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攻时与守时的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进行训练,在比赛中强化转换意识并加以运用,从而使现代篮球运动从理论到实际训练与比赛中形成进攻、防守、攻守转换这一现代篮球运动新的攻、守战术结构体系。

(4)动态性规律。篮球运动是一项动态性运动,动的表现之一为比赛中不停地移动,攻守双方布阵互动,动中攻,动中守,动中及时转换,不间断地有谋略、有变化、有针对性地动,有目的、有攻击性地动,以主动地动调对手被动地动,以动攻守,以动守攻,反复转换动的方式与方法,调整动的意图,变化动的节奏、方向,力求主动。动的表现之二是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好篮球科学理论、技术与战术在动态中发展的关系。篮球理论、技术与战术的关系属辩证法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都在动中发展,在动中相互制约,又在动中相互依赖、促进、提高。科学的、创新的篮球理论是创新篮球技、战术的基础。从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发展规律来看,理论是实践的结晶,它来自于篮球实践,又指导篮球实践的创新、发展。可见科学理论推进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又促进战术的发展。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战术能积极影响技术的发展,并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充实、丰富了篮球理论内容。

(5)统一性规律。篮球运动独特的竞赛动态特征决定了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技术、战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不断变化的比赛规则给予保障和促进,因此,篮球比赛规则与身体、体能、心理、技术、战术的统一,是篮球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国际篮球规则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其目的是肯定合理、正确技术、战术和相应因素的存在,并促进其向前发展,淘汰不合理、不正确技术、战术,使之科学地促进人体机能的提高。没有科学的规则,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篮球运动。规则的增订与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现代篮球已趋向于在对抗中利用规则去比身体,比技术、战术,比体能、作风,比意识、智慧,比心理素养,如果缺一或不能有机统一,就意味着教练员对篮球运动本质认识的局限,也意味着队伍训练水平、实力的差距。

167. 进入21世纪后,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大众社会文化,将进一步被世界范围认可,并将迅速不断地普及、提高、创新、攀登与发展。

(1)大众性篮球活动将进一步在全球普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文化和全民性健身强体、修德养心、娱乐观赏的工具、手段和艺术。而这种运动性文化色彩的氛围将不断深化为社会生活的特殊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各地区的社区和工矿企业的篮球活动开展会更广泛,热爱篮球运动的各界人士将进一步观赏和支持篮球运动。

(2)学校篮球活动的增智健身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切实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修养人格和培养团队意识的手段,随之业余篮球俱乐部将成为学校社团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许多优秀运动幼苗将由此启蒙、成才。

(3)职业篮球进步拓展,竞赛的商业性气氛更加活跃。职业性篮球俱乐部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立,职业性竞赛的商业化行为将日益在规范中完善法制经营,逐步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随之现存的国际性篮球组织形式迟早将会有新的组合,竞赛规则、竞赛制度与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以适应人民观赏与健身养心和发展科技化篮球竞技运动的需要。

(4)传统篮球观念、篮球理论、技术、战术和身体体能水平将有新的发展和要求,训练手段将更科学化,多元素科技将与训练比赛实践交融结合,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更具个性化、集体化、技艺化、智谋化、高科技化,明显地反映出竞技篮球的当代化氛围。

(5)世界性的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实力将形成新格局,欧美地区国家在一个时期内虽仍

将处于先进水平,但各国实力将接近,排名将反复出现更迭,亚洲、澳洲和非洲地区某些国家将向前冲击,篮球运动总体发展都将朝着“智博谋高”“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这一总趋势和不同流派风格以及多种多样打法的方向发展。即无论是男子或女子的发展趋势都将继续向着“智”“高”“壮”“快”“准”“悍”“全”“巧”“变”和技术、战术运用智谋化、精练化、技艺化的方向发展。比赛规则将不断修订,促进攻守平衡发展、高度与速度相互依赖与制约,技术和战术将进一步创新发展,空间与时间的争夺使运动员身体体能对抗更为激烈,教练员的智谋与综合才干越来越需要提高。

168. 新世纪竞技篮球运动将形成以下特征:

(1)“智”——才华充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体能与智能要求有了更突出而明显的质的变化,即无论运动训练、比赛与管理都体现出智慧性、科学化特征,从而反映着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用智去练,用智去赛,用正确意识去斗,而智的基础则是综合的文化科技知识储存的数量与质量。因此,重视教练员、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使他们深刻懂得用文化科学知识去掌握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才能聪慧地在篮球场上驾驭篮球,成为现代高水平运动队和世界优秀篮球运动明星。

(2)“高”——内涵新意。21世纪的篮球运动对“高”将寓以新意,“高”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强队普遍树立无高不成队、无高难取胜的意识,他们都首先重视队伍的整体平均身高的增长。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激烈。因此,各国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将积极创新提高高空技术与战术配合以占有高空优势,这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空技术包括高空投篮的变化、高空扣篮、高空盖帽、高空传球与截球,高空配合包括两三人的空间“接力”进攻、高空与地面结合的立体型进攻配合等,将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许多新内容。

(3)“悍”——拼斗凶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篮球高水平比赛都向智、高、壮、悍的方向发展,攻防贴身的对抗手段、凶悍拼争的顽强作风是现代篮球比赛当代化的又一明显特点。为此,世界强队强化凶悍作风、精神意志培养和体能体质的基础力量训练,以提高凶悍拼争的实力。而在世界大赛的比赛过程中,衡量是否已是一个优秀运动队和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其要素之一即是否具有凶悍拼斗的整体和个体的精神气质,这也是能否在均势或劣势下取胜的最主要标志。现代篮球当代化的又一体现,就在于短时间、短距离的贴身凶悍对抗。无畏的胆识与胆量,既是觉悟,又是气质和精神,更是实际运动水平的真实反映。有责任感,就有使命感;有献身理想,就能临危不惧。

(4)“快”——重在节奏。篮球规则对进攻时间限制一步步缩短,目前一次进攻必须在24秒钟内结束。为此,世界篮球运动进一步强化“快”的意识,掀起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可能对进攻时间限得更严。这充分表明,比赛的高速度仍在继续发展,高质量的快速技术、快速转换攻守配合,仍是各国优秀篮球队伍追求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简捷的得分取胜手段。不断提高全面“快”的意识与强化全面“快”的训练,已成为世界各篮球队伍争夺篮球强国地位所必须努力奋斗的目标。

(5)“准”——不断提高。现代篮球比赛的高比分,除了进攻速度加快、进攻次数增加以外,最大的特点是不同位置、不同方式、不同距离、不同对抗条件、超负荷强度下投篮准确性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投篮技术已达到艺术化程度,他们规范而准确、熟练地掌握各种中、远距离快速及高空投篮方法,善于在投篮时准确处理突发性的防守变化,在激烈的对抗中准确完成各种投篮动作并保持较高的准确性,在外围能多点、多角度地投篮,而且3分球命中率高。在快速地面防守和高空防守中善于准确判断和运用防守技术,并准确地捕捉破坏性防守的时间,从而对对手的杀伤力、破坏力大而强。

(6)“全”——多元综合。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第一,运动员思想、文化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论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论 第一节篮球运动发展简况 1.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是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 2.篮球运动演进发展中的五个时期和三次浪潮:初创传播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普及成熟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创新飞跃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加下划线的为三次浪潮】 3.1932年6月18日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在瑞士日内瓦宣布成立 4.1936年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男子篮球运动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女篮获得的最好名次是第25届奥运会的亚军 5.世界重大赛事简介: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理念与当代化特点 1.篮球运动的规律:集体协同规律、凶悍对抗规律、攻守依存规律、动态变换规律、多元统一规律、内外结合规律 2.篮球运动的功能:游戏、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文化、体育学科课程门类、特殊艺术、新兴产业 3.篮球文化: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的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 第三节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于1895年由美国来会理传入我国天津市 2.国内重大赛事简介:CBA男子篮球甲A联赛及CBA职业篮球联赛、WCBA女子篮球甲级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大学生超级篮球联赛 第二章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 第一节移动 1.移动既是进攻技术也是防守技术 第二节传接球 1.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方法:双手持球的方法是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腹之间的部位,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传球时,在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的同前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拇指用力拨球,手腕前屈,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球出手后身体迅速调整成基本姿势站立 2双手接球动作方法:双手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手指向前上方,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后,迅速抓握球,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握球于胸腹之间。保持身体的平衡,做好传球、投篮或突破的准备 第三节投篮 1.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行进间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双手接球,并用身体保护球,接着左脚迈出一小步同时用力蹬地起跳,随之充分伸展身体,右臂外旋伸直向篮圈方向举球(手心向上),当举球手接近篮圈时,做以中间三指为主的向上拨球动作

大学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 C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C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C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B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A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B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A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 C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A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B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A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C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C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31937

1. 雅典奥运会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A )年。 A .1896 B .1897 C .1898 D.1899 2. 以自我(B)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是体育的特有属性。 A. 体育锻炼 B.身体活动 C.强体健身 3. 体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会人们去(A)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 它是一种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A. 合理有效地 B.循序渐进地 C.持续不断地 D.周而复始地 4. 体育是(B)的结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A. 物质文明 B.人类文化 C.历史发展 5. 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是(D)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中华文化 B. 民族文化 C. 各国文化 D. 大众文化 6. 全面提高大学生(B)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A.身体健康 B.身心健康C体质健康 7. 大学体育对大学生(C)教育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陶冶塑造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A.文化、专业的 B.思想、道德的 C.身体、心理的 8. 大学体育的(A)与育人功能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A.健心功能 B.锻炼功能C教育功能 9. 身体活动不仅能够(C)、提高素质,还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 A.体育锻炼 B.活动筋骨C增强体质 10. 大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理解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B),培养合 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A. 意义 B. 关系 C. 涵意 11. 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社会 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C体质健康 12. 健康的水平可分为:最佳健康、一般健康、(C )。 A.不健康 B.次健康 C.亚健康 13. 目前危害人类的三大杀手:(A )。 A.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B.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病 C.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流行病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目1(附答案)

1.拦近网扣球时,手臂不能伸过球网,否则判过网击球犯规。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2.在做推铅球练习时,可用前脚掌停球或用手直接接滚动的铅球。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3.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4.器械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组成的器械套路对练形式.(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5.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在硬地网球场进行比赛的。(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6.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7.古代足球游戏起源于中国汉朝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8.在发展体能时,综合练习方法,是指在教学中各种练习方法往往是相互结合起来运用,就形成了综合练习法。( )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9.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 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0.一名运动员站在发球线外被发出的球在落地前击到,他将得到这一分。(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1.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当时为16人制,直到1950年中国才推广6人制排球。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2.马拉松被称为距离最长的田径项目。()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3.武术具有攻防技击和外虚内实,貌似神非等特性.(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4.为了保持适宜的体重,人体要保持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5.拥有良好的体重和围度,需要一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6.早期的网球的裹球的布是产自英国的坦尼斯镇,所以英国人称网球为TENNIS.(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7.一般负荷强度大时,负荷量则应减小;反之负荷强度小时,负荷量则应加大。()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8.运动中运用脉搏控制运动强度,脉搏保持在140 ~ 165之间效果最佳。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9.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20.单局数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要交换场地。(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二、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21.下列何种运动,在位置安排会有一个守门员?( ) 错误;正确答案:B A) 手球B) 以上都是C) 曲棍球D) 足球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C ____________ 活动。 A、生产 B 、劳动C 、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 _____ 口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 、大学体育C 、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C—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 的—B―活动。 A、经济 B 、体育C 、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 A 、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 、健美功能C 、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 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 、身体练习C 、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_A___________ 培 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 、提高运动水平 C 、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_C ______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 、体育竞赛 C 、体育课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禾口竞赛。 A、运动训练B 、理论教学C 、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_B_____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 、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_____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 、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 、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_C ______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 、兴趣C 、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_C ______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 、意识健康 C 、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_B ______ 。 A、身心健康 B 、心理健康 C 、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丄A _____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_B _____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 、生物因素 C 、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_B _____ 、

现代篮球运动概论

第一章现代篮球运动概论 1. 试述篮球运动的起源? 2.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地点? 3. 篮球运动的特点? 4. 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时期? 5. 新世纪竞技篮球运动将形成哪些特征? 6. 现代篮球运动演进发展,大体经过哪5个时期? 第二章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基础 1. 篮球运动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 篮球运动的常用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 3. 篮球运动训练基本方法有那几种? 4. 篮球运动训练调控理论依据那些原理? 5. 篮球运动训练技、战术能力特征及训练特点? 6. 篮球运动训练体能特征及训练特点? 7. 篮球运动训练心理、智能特征及训练特点? 8. 人文社会科学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9. 生物科学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篮球技术 1. 基本步法的技术范型主要有哪些? 2. 跨步动作的要求? 3. 基本手法的主要技术范型有哪些? 4. 比赛中常见的三种投篮技术形式? 5. 投篮的主要技术范型有哪些? 6. 原地投篮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7. 获得球技术范型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8. 摆脱接球有哪几种? 9. 抢篮板球技术动作有哪些动作组成?

10. 支配球的技术范型主要有哪些? 11. 隐蔽性传球的方式有哪些? 12. 突破性运球有哪几种形式? 13. 后场防守有球队员的任务是什么? 14. 前场防守有球队员的主要防守任务是什么? 15. 后场无球进攻行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6. 基本站立姿势的方法是什么? 17. 单手高手投篮的出球手法是什么? 18. 单手低手投篮的出球手法是什么? 19. 运球的手法是什么? 20. 右手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是什么? 21.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方法是什么? 22. 接球急停跳起单手投篮(右手为例)的动作方法是什么? 23. 原地接球的技术方法? 24. 抢断球的方法? 25. 体侧传球的动作方法? 26. 前场有球进攻行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7. 当对方采用人丁人防守时,后场有球进攻主要有哪三种形式?? 28. 进攻队无球队员个人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9. 后场防守无球队员的要求是什么? 30. 半场一对一个人攻防练习的要求? 第四章篮球战术 1. 什么是篮球战术? 2. 战术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战略? 4. 什么是阵势? 5. 什么是篮球战术的方法? 6. 篮球战术体系是什么? 7. 什么是快攻?

大学体育考试答案

【判断】 柔韧素质是指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能力,即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T 人体总能量消耗等于基础代谢能量加上活动消耗的能量。F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身体素质处于一生中发育中的高峰期,因此,大学体育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锻4.炼方法,而增强体质不是大学体育的主要目的F 心里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T 体育锻炼是通过科学的身体活动形式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一种良性刺激,促进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技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和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T 最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7年开始实施。T 身体素质通常是指在人大脑的指令下,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机能能力。 F 中国人民的食盐摄入量普遍偏低,食盐的摄入量要提高到每人每日6g以上。F 如果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过多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F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相同,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 大豆含有35%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故大豆在五谷中营养最丰富。T 合理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F 身高标准体重查表得分占健康测试标准达标成绩的百分之20。F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相同,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F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设体育课应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特点。T 为保证《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测试仪器要符合国家标准。T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各种血管及其中的血液构成。T 健康必须包括以下要素:无病、心情好、吃的好和喝睡眠好。F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T 狭义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品质与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F 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F

(完整版)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 (A) A 短距离疾跑 B慢跑 C 游泳 D健身操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A) A 心血管系统 B 身体形态 C 身体素质 D耐力素质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B) A 6%--7% B 7%--8% C 8%--9% D 9%--10% 4、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B) A 2 B 3 C 4 D 5 5、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B) A 心理咨询 B 健身运动 C音乐治疗 D社会交往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B)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D学习 7、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 (A) A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 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 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 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8、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A) A 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 宗教与祭奠需要中 C 娱乐与游戏需要中 D 战争与掠夺需要中 9、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C) A 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 B 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 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 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A ) A 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 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 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 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11、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C ) A 生存和发展需要 B 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 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 增强体质的需要 12、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B) A 娱乐与游戏 B 战争和训练士兵 C 保健和养生 D 竞技和运动 13、体育的经济功能,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B) A 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B 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C 国民经济对体育的合理投资 D 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14、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最终转化为()(C) A 精神意志力 B 社会感染力 C 劳动生产力 D 政治鼓动力 15、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B)

篮球运动概论作业

篮球运动概论类 一、填空题 1.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2. 篮球运动最早从美国传播至国外是(1892)年,最早传入国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继而在(1895)年传入到(亚)洲的(中)国和(欧)洲的(英)国。 3. 篮球运动在(1904)年举行的(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男子队进行了表演赛。至(1936)年在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男子篮球正式列为竞赛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志着(现代篮球竞技运动的)诞生。 4. 1930年在(南美)洲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洲际)性男子篮球锦标赛。继而(1938)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女子篮球锦标)赛。 5. 国际篮球联合会于(1932)年在(瑞士)成立。参加的有瑞士、(希腊)、(意大利)、(葡萄牙)、(阿根廷)、(罗马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 6. 首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是于(1950)年在(美)洲的(阿根廷)举行的,冠军是(阿根廷)队。 7. 首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是于(1953)年在(美)洲的(智利)举行的,冠军是(智利)队。 8. 在(1976)年于(加拿大)举行的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女子篮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苏联)队获冠军。 9.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人(来会理)传入中国的,传入的城市是(天津市),传入的具体系统是(基督教青年会)。 1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普及发展阶段,此阶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时期、()时期、()时期、()时期。 11. 篮球运动自()年传入中国后,于(1915)年1月旧中国举行的()会上

体育考试答案(何菊)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答案(虐心呀) [日期:2012-05-18] 来源:作者:何菊[字体: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2.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3.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4.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与体操动作中的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技术有关。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 5.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1. 根据生理学中氧的代谢程度来看,运动项目可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混合运动。 2.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 3.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层面的健康。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A )年。 1. 雅典奥运会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是 A . 1896 B . 1897 C . 1898 D. 189 9 2.以自我( B)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是体育的特 有属性。 A.体育锻炼B.身体活动C.强体健身 3. 体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会人们去(A)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 它是一种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A.合理有效地B.循序渐进地C.持续不断地D.周而复始地 4.体育是( B)的结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A.物质文明B.人类文化C.历史发展 5. 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是(D)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中华文化 B. 民族文化 C. 各国文化 D. 大众文化 6.全面提高大学生( B)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A. 身体健康 B. 身心健康 C.体质健康 7.大学体育对大学生( C)教育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陶冶塑造的积 极、独特的作用。 A.文化、专业的 B. 思想、道德的 C. 身体、心理的 8.大学体育的( A)与育人功能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A. 健心功能 B. 锻炼功能 C.教育功能 9.身体活动不仅能够( C)、提高素质,还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 理状态。 A.体育锻炼 B. 活动筋骨 C 增强体质 10. 大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理解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B),培养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A. 意义 B. 关系 C. 涵意 11. 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A. 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 体质健康 12.健康的水平可分为:最佳健康、一般健康、(C )。 A. 不健康 B. 次健康 C.亚健康 13.目前危害人类的三大杀手:(A)。 A.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B.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病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各出5 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㈣具有促进国际交往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训练学校,是由该校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发明的。 在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里,户外体育运动已开展的比较普及,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又较为寒冷,为了弥补冬季缺乏适当的室内集体运动项目之不足,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受到当地民间儿童摘桃投入桃筐的启发,几经尝试,于1891年12月发明了在室内进行的篮球游戏。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历经百年,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最初的篮球运动,以足球为工具,队员将球投入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10英尺高的墙壁上的篮筐,参赛人数不限,只要求场上双方队员人数相等。新的运动项目一诞生就深受学生和大众喜爱,称之为“奈史密斯球”,奈史密斯根据“篮子”这一投掷目标,取名为“篮球”。最初,由于桃筐底 1895 列。 1992年我国女篮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篮冠军,1994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取第二名。中国女篮已经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1995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篮球职业篮赛,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积极与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与国际通用的方式接轨之路。我国球员走出国门,请进国外优秀球员和教练员到我国CBA职业联赛参赛和执教,使我国优秀球员有机会进入国际最优秀的职业培养环境,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打法。一进一出,内外结合,共同提高,促进了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使中国篮球充满了竞争与活力,蓬勃发展,健康向上。 二、我国篮球运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

大学体育专业概论习题集及答案

大学体育专业概论习题集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体育概论是一门属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 2.原始社会的体育和教育、军事、医疗卫生、娱乐及宗教祭祀等活动,互相联系、互 相促进、互相推动、共同进化和发展。(√)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体育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脱胎而出并形成独立的学科。(√) 5.体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政治上统一、安定,经济上繁荣,体育就兴 盛,就发展。(√) 6.体育的目的直接指向是:“人类”自身(身心)的发展问题。(√) 7.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局部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8.被定义项=种差+属是逻辑学最常见的内涵定义形式。(√) 9.体育科学是对体育发展现象的总结、研究和概括。( x ) 10.各类身体运动(项目)共同构成了体育的内容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11.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12.体育运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13.体育科学呈现出既高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14.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适应的奥林匹克

的传统。(×) 15.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和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深 刻的变化。(√)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育科学体系的应用学科。(×) 17.体育的盛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演进的。首先表现在体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 经济的制约。(√) 18.未来社会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19.身体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体质。(×) 20.体育现象与非体育现象相区别的特征不仅是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身体运动的目的。 (√) 21.体育运动技术细节是指构成各技术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22.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泛指奥林匹克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23.在生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强度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 (√) 24.结合型体育体制优点是有利于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鼓励社会对体育的支持和参 与。(√) 25.现代体育科学的特点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 26.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word版本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A) A 短距离疾跑B慢跑C 游泳D健身操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A) A 心血管系统 B 身体形态 C 身体素质D耐力素质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B) A 6%--7% B 7%--8% C 8%--9% D 9%--10% 4、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B) A 2 B 3 C 4 D 5 5、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B) A 心理咨询 B 健身运动C音乐治疗D社会交往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B)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D学习 7、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A) A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 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 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 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8、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A 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 宗教与祭奠需要中C 娱乐与游戏需要中D 战争与掠夺需要中 9、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C) A 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 B 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 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 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A ) A 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 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 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 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11、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C ) A 生存和发展需要 B 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 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 增强体质的需要

篮球运动概论

体育教案-篮球运动概论 课次: 1 日期:章(讲)节、节: 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概论 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 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一、教学任务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 1、篮球运动的特征 2、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集体性特点 第二、对抗性特点 第三、转换性特点 第四、时空性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与分析

第五、增智性特点第六、综合性特点第七、智艺性特点第八、职业性特点第九、商业性特点

(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 第一、贵在“理念” 第二、智在“聪颖” 第三、高在“制空” 第四、快在“节奏” 第五、悍在“凶狠” 第六、准在“高分” 第七、全在“综合” 第八、变在“瞬时” 第九、星在“奇特” 第十、技在“升华” 第十一、阵在“机动” 第十二、帅在“智谋” 第十三、男、女“并趋” (四)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0573]《体育概论》2016西南大学体育概论试题答案-5套 免费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体育有哪些教育功能。4、简述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 5、简述体育体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区别。 7、简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8、简述"六化主义的体育”包括哪些方面。 1、答:这种说法对。具体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分析(2)从人的自身需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分析(3)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 2、答: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答:体育的教育功能有(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4、答: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 5、答:体育体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1)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2)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3)体育体制是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4)提高体育运行机制。 6、简述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区别。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活动。从词汇方面来看,竞技运动和体育是有区别的。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狭义):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一般认为,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①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成绩。②竞技运动虽然源出于娱乐,但是现代竞技运动却因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于一般的游戏和娱乐。这些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②明确而正式的规则;③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④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⑤功利性,不再像游戏和娱乐那样仅仅是为了个人消遣和娱乐。⑥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竞技运动在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简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自然质功能: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对人来说,自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作为系统先于人化自然而存在,因此,自然永远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基础,人化自然必须以自然存在为前提。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二、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四、促进少年儿童骨龄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8、简述“六化主义的体育”包括哪些方面。(1)教育化的体育(2)科学化的体育(3)普遍化的体育(4)生活化的体育(5)自然化的体育(6)游戏化的体育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7年B:1998年C:1996年D:1995年正确答案:D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竞技体育是竞技运动的上位概念B: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是同一个概念C:竞技

大学体育考试答案

【判断】柔韧素质是指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能力,即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T 人体总能量消耗等于基础代谢能量加上活动消耗的能量。 F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身体素质处于一生中发育中的高峰期,因此,大学体育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锻4.炼方法,而增强体质不是大学体育的主要目的 F 心里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T 体育锻炼是通过科学的身体活动形式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一种良性刺激,促进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技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和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T 最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7年开始实施。T 身体素质通常是指在人大脑的指令下,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机能能力。 F 中国人民的食盐摄入量普遍偏低,食盐的摄入量要提高到每人每日6g以上。 F 如果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过多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F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相同,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

大豆含有35%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故大豆在五谷中营养最丰富。T 合理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F 身高标准体重查表得分占健康测试标准达标成绩的百分之20。F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相同,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F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设体育课应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特点。 T 为保证《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测试仪器要符合国家标准。T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各种血管及其中的血液构成。T 健康必须包括以下要素:无病、心情好、吃的好和喝睡眠好。F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T 狭义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品质与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F 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F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之一。T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是健康的唯一标准。F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C 1、最适宜的锻炼频度是每周进行()次。 A、1—2 B、2—3 C、3—4 D、4—5 A2、身高胸围和体重指数标准:()为健壮。 A、0-10 B、10-20 C、21-25 D、26-35 A3、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D、排除烦恼 A4、短跑速度取决于()和保持()的能力。 A、步频步幅、步频步幅 B、平时练习、下肢力量 C、步频步幅、下肢力量 D、平时练习、步频步幅 C5、构成人体健美的外在表现是()。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韧带 D6、人体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程中,新陈代谢的()。

A、同化作用占优势 B、异化作用占优势 C、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趋于下降 D、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A7、人体运动的杠杆是()。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韧带 D8、获得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是()。 A、充足的睡眠 B、适当的营养 C、乐观的的情绪 D、体育锻炼 D9、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方面所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 A、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A10、重复训练的强度可达极限强度的()%,使其达到锻炼负荷的有效价值范围。 A、90-100 B、80-90 C、85-95 D、70-90 C11、人体发育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是()。 A、10—12 B、14—16 C、11—14

D、12--16 A12、有造血及储备钙磷等元素的机能的是()。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韧带 D13、面部擦伤后不宜使用的消毒药水是()。 A、红药水 B、酒精 C、碘酒 D、紫药水 B14、延迟性肌肉酸病的处理方法为()。 A、冷敷 B、热敷 C、加压包扎 D、脚抬高 A15、提高耐力素质的主要原则是使肌体的负担()原来能负担的耐力水平。 A、超过 B、低于 C、等于 D、都不是 A16、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体育可由()组成。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B、学校体育、健身运动和娱乐体育 C、学校体育、健身运动和娱乐体育 D、学校体育、娱乐体育和群众体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