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精品

推荐-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精品

推荐-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精品
推荐-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精品

《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嵘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下面我代表本课程教学团队对《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进行说课。我的介绍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特色与创新、不足与改进”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的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货代报关、营销服务等相关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各环节作业流程操控、作业现场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市场开拓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技能人才。

仓储与配送活动是现代物流领域的重要经济活动。本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走访了大量企业,分析相关岗位(群)所获得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设置的,并且与湖北省物流协会和湖北宇鑫物流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了《现代物流概论》、《管理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并为后续学习《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课程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课程目标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仓储与配送的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培养

仓储与配送作业一线从事操作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环节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仓储配送市场开拓、现场组织管理、库存控制、商品养护、方案策划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目标:掌握仓储经营、仓储作业、库存控制、商品养护与安全管理、配送作业管理、配送运输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能力目标:具备草拟仓储合同的能力、仓储作业管理能力、商品养护及仓库安全管理能力、库存管理能力、成本分析控制能力、配送运输管理组织能力和方案策划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认真刻苦、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优秀的策划素养。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3.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企业工作流程设计课程教学。形成了工学结合,协会合作、学做合一,突出能力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仓储与配送环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重点对仓储配送相关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归纳。

其次对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仓储与配送作业流程,将仓储配送岗位工作任务分解,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再次按照职业能力和企业工作流程的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开发和设计学习情境,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

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时,我们遵循以下4个原则原则

(1)符合《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的课程目标

(2)满足仓储与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3)遵循企业仓储与配送的作业流程要求

(4)参照职业、行业标准的原则进行选取。

我们归纳了3个学习情境,9个学习子情境,18个学习项目,总计70个学时。

本课程总课时为70学时,理论教学占40学时,实践教学占30学时。教学重难点体现在:库存控制技术、仓储配送成本控制、商品的养护方法、配送线路的确定、仓储配送方案设计。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胜任采购员、商品养护员、仓库管理员、调度员、分拣员、配送员、客户服务员等岗位。

2.内容序化

对于教学内容顺序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企业工作流程,在学习了各个环节以后,要求学生具备全方位的咨询和策划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迁移能力,能够适应从操作层——一线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发展规律。

3.表现形式

首先是教材的选取,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物流仓储与配送》,并选择了中国物资出版社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物流管理》作为参考资料。

其次设计了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资料。面向学生的教学资料主要有评价方案、案例库、习题库、课程资源库。面向教师的教学资料主要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计划、教案案例库、课程资源库等。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了1-2-3-4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1即1个情境,每次上课用案例、企业背景资料、方案设计要求并将学生带进物流实训室进行情境的模拟。

2即双向学习,根据1个情境的要求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部分知识。还要求学生在课后针对情境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也就是课后的学习。

3即对背景资料或者方案的设计——实施——反馈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是同学们分析方案设计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即四位一体的评价模式。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2.方法手段

常用的教学方法手段有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介绍案例,对案例分析进行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陈述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的整理和评价总结。在课堂上教师会收集大量的企业案例,尽量做到三个一,即一堂课,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

角色扮演法:主要指教师设定工作角色,将角色明确给学生,学生对角色进行扮演,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例如,我会要求学生扮演学校教材科的教材预订—发放教材—结算等各个流程,有的学生扮演教材科工作人员,有的学生扮演图书供应商。

现场教学:通过物流企业搭建的平台,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由企业的操作一线人员讲解作业流程。

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案例等,使得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网络教学:通过教务平台发布教学计划,利用QQ、空间、群等网

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交流,有时候企业的背景资料和方案设计资料就通过QQ群发给每位同学,要求他们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3.保障条件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一支年轻有战斗力和活力的团队,教师共有5人,一人来自企业,平均年龄28岁,研究生学历占40%,双师型教师占40%。

为了保障实训教学的进行,学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实训室以仓储配送的工作流程为标准,购置了货架、自动分拣线、传输机、叉车、打包机、软件等设备,能够模拟商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分拣——理货——出库流程,同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本课程实训教学提供了条件。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下面以《物品的堆码和苫垫》为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

《物品的堆码与苫垫》共计4个学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

生掌握堆垛的方法和堆垛的计算,能够进行堆垛方案的设计。教学的重难点是物品的堆垛方法和堆垛的设计。

①情境:教师以某物流配送中心为背景,给出仓库条件、管保要求、以及物品特性、包装方式和形状,要求学生模拟食品、日用百货、家电产品的堆垛设计。

②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垛基、垛型。根据图片介绍堆码存放的基本方法和常见堆码方式。

借助与物流协会合作的平台,将同学们带到相关物流企业实际观摩物品的堆码,并要求同学们在课外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进行知识的补充,了解物资堆垛方式方法,作用以及优缺点。

③三步:

计划:讨论设计物资的垛基、垛型及存放方法,给出设计的方案。

实施:在物流实训室,针对学生设计的堆码方案进行实施。

反馈:学生对堆垛相互评价,讨论设计的优缺点,提出异议,教师对学生的堆码情况进行点评。

④四位一体评价模式

对于这门课程的成核,遵循学生自评占10%,互评占10%,学生填写自评表,教师评价占60%,教师要填写考核卡,企业人员评价占20%的比例进行设置,对学生的考核是全方位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分别通过教务平台给对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促进教学。

2.教学效果

(1)教学评价

专家评价:武汉纺织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星博士对本课程评价: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科学、先进,师资队伍配置合理,结构优化。课程教学体现“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教学思想,注重了学生学习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企业专家评价:我们走访了深圳市泰嘉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吴臻对本课程评价:《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课程从课程的组织、内容、教师的配置、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到实践环节的安排,十分适合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学生能力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

校内督导评价:校内督导组一致评价,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科学、先进,师资队伍配置合理,结构优化,注重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本课程教学手段创新,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需要的能力,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整个课程建设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技能竞赛:20XX年,物流管理专业的安磊、刘俊、李尚刚三名同学参加湖北省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得储配方案设计三等奖。

学生评价:学生除了通过教务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以外,我们还对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回访,一致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很重要,教学方法先进,下面通过一段视频进行展示。

(2)社会评价

物流行业内评价:由于专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XX年被中国交通协会授予“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称号。20XX年被湖北省物流协会授予“物流湖北创新单位”,吴文海院长被授予“物流湖北领军个人”的称号。

职业证书:学校与湖北省物流协会密切合作,设立了物流师培训基地,自20XX年第一期物流师开班一来,70%的同学获取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评价:很多学生都在企业担任重要职位,成为企业的骨干,通过就业回访和调查,企业对学生的表现都是非常满意的。五、创新与特色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1-2-3-4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为学生从事相关岗位就业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六、不足与改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本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偏少、课程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引入“物联网”的概念,让课程的教学紧贴行业的脉搏。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