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汽车现代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6
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
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设计、外观设计、内饰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
以下是现代汽车的一般设计流程:
1.市场调查:该阶段会通过市场调查,收集消费者对于车型、样式、动力、价格、功能和安全等方面的反馈,以帮助设计者确定新车型的方向和目标市场。
2.概念设计:该阶段由设计师通过手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创建能够代表新车型的外观设计草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要求。
3.三维建模:该阶段设计团队会将概念设计转换为三维立体模型,针对测量、材料和生产的限制进行调整和优化。
4.原型制作:该阶段会制作一些实物样机,与汽车厂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一起对设计进行调整和验证,进行相应的技术测试。
5.生产制造:生产部门会根据原型图,生产零部件和生产线进行排布,生产出汽车。
6.销售和市场营销:该阶段是新车型上市前的最后一步,汽车厂商会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进行宣传、销售和推广,使市场更好地了解新车型。
总之,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是非常综合的,需要整个设计团队的专业技能,以确定车型,并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汽车体验。
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外观设计、车身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内饰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等等。
现代汽车的设计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市场调研:在设计一款新车型之前,汽车设计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这样可以使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确保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概念设计:在进行市场调研后,设计师会进行概念设计,包括外观造型、车身结构、车辆比例等。
概念设计是一个创意过程,设计师需要将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创意相结合,形成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设计方案。
3. 造型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设计师会进行具体的造型设计。
这一过程涉及到外观线条的塑造、曲线的修饰、细节的雕琢等。
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设计软件和工具,如CAD、CAM等,来实现设计图纸的绘制和模型的制作。
4. 工程设计:在完成造型设计后,设计师需要进行工程设计,包括车身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底盘设计等。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乘坐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与工程师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5. 内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内饰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内饰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乘坐舒适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和工程师、人机工程学专家等密切合作,确保内饰设计与整车设计相协调。
6. 原型制作:在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师会制作原型车或3D打印模型。
通过原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原型制作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7. 试制和测试:在原型制作完成后,设计师会进行试制和测试。
这一步骤涉及到车辆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8. 生产准备:在设计方案得到验证和完善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生产准备。
这一步骤涉及到工艺设计、生产工艺准备、供应链管理等。
设计师需要和工程师、生产经理等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投入生产。
(汽车行业)第六章汽车涂装设计与涂装控制系统第六章汽车涂装工艺设计与涂装控制系统第一节汽车涂装工艺设计概论一、概述1、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工艺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涂装工艺设计是确定工艺设计方案的全过程。
它是根据产品的涂层标准、生产纲领和生产物流,通过采用的工艺流程以及选用的涂装材料、涂装设备、涂装厂房、公用动力设施和生产辅助设施等优化组合实现。
工艺设计要重视工艺流程和工艺布置,如果工艺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及设计不合适,还可以更换。
但是,工艺流程和工艺布置选择不合适、布置不合理将后患无穷。
其后果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无法解决、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低、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各种法规要求等。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工艺设计,并做到精心设计;设计出既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又经济实用、整齐美观的合理布局。
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投产后的操作、检修和安全,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若厂房布置过于宽敞,会增加建设投资;若过于紧凑,会影响日后安装、操作、检修等工作,甚至还会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统一考虑,全面衡量,合理安排,切实做好车间布置工作。
2、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物流合理涂装工艺设计中的物流包括产品的生产工件物流和各种材料、物料及废物的物流。
生产工件物流应选择运行路线短且尽量避免运行路线交叉。
对于多层分区布置应尽量减少产品升降和往返次数。
各工序应布置合理、衔接良好,且各工位布置要紧凑。
各种材料、物料及废物的物流应选择运输路线短、尽量不通过生产操作区、存放场地尽量靠近使用位置。
选用的物流运输设备或工具应经济可靠。
2)立体化、区域化布置汽车涂装的装饰性要求越来越高。
涂装环境的洁净度是提高涂装装饰性的重要条件。
因此,工艺设计应按立体化、区域化分层分区布置各种设备及辅助设施。
即按不同工序和不同工艺要求,达到不同洁净度以保证汽车涂装装饰性要求。
应该设置喷漆洁净区、一般洁净区、烘干区和送排风设备区。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概论计算机学院张洋100610892012年4月23日一、汽车概述1、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发展于欧洲、挑战于日本。
1886年德国人奔茨和戴姆勒发明了汽车后,在欧洲出现了一些生产汽车的公司。
最早成立的汽车公司有德国的奔驰公司、戴母勒公司、法国的标致公司、雷诺公司、英国的奥斯汀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欧洲是汽车工业的摇篮。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促进汽车发展的是法国人。
1891年法国人阿尔芒•标致对汽车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脱离了马车式的设计思路,奠定了传动系的基本构造,汽车制造也从德国移向了法国。
但手工生产,追求豪华,成本高,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变革(成熟于美国)1903年,亨利•福特汽车公司成立。
1908年推出了大众化的T型车,使家庭轿车的梦想成为现实,在长达20年的T型车生产期间,T型车被称为“运载整个世界”的工具。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 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占美国各公司总产量的70%,而德、英、法等欧洲各国的汽车总产量也不过是美国汽车产量的5%。
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
由于亨利•福特不注重T型车的改进,使其显得单调、简陋。
1927年带有豪华饰件的通用公司的雪佛兰型汽车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击败了独霸世界汽车市场20年的福特T型汽车,使其最终退出了汽车舞台。
●第二次变革(发展于欧洲)欧洲人不甘心美国汽车一统天下,但又无法在规模和价格上与美国竞争,因此,采用了:1、品种多样化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产品,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尽量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个人爱好等要求,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
2、取消欧盟各国关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盟取消各国关税,各国汽车可在欧洲自由销售,多样化的设计一下子变成了最大优势,世界工业重心一下子由美国移向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