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THE ADJOINT

6.THE ADJOINT

6.THE ADJOINT
6.THE ADJOINT

(完整word版)重力数据处理过程

数据处理与异常推断解释 一、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实测的重力异常是地下由浅至深各类地质体的物性差异在地面综合叠加效 应,其中包括界面起伏,岩性不均匀等诸多地质因素在内。为了从实测异常中提取和强化有用信息,压抑干扰噪声,提高重力勘探综合地质解释的能力,故需对 实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 1、数据处理目的 通过不同的数据处理手段,达到突出区域重力场信息、突出与强化断裂带异常信息、突出局部重力异常信息,有效地克服或压制不同干扰异常。顺利达到完成区域重力场特征分析、提取剩余异常、断裂构造划分与分析,圈定钾矿成矿有利部位等地质任务。 2、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推广的多元信息处理系统软件—GeoExpl及中国地质大学MAG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在消除各类误差的基础上从叠加场中分离或突出某些目标物的场,并使其信息形式(或信息结构)更易于识别和定量解释。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各种滤波、趋势分析、解析延拓(上延和下延)、导数转换(水平和垂直导数)、圆滑(圆环法和窗口法)、多次切割、差值场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等方法。 (1)、数据网格化 为空间分析模块及其它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源。本次采用克里格法,200米×200米,搜索半径1500米。 (2)、异常分离 采用不同滤波因子的正则化滤波、差值场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向上延拓等,可分别求取“区域场”和“局部场”,达到异常分离目的。 (3)、延拓处理 向上延拓:压制了浅部小的地质体场的干扰,了解重力异常衰减规律,随着上延高度增加,突出了深部大的地质体的场。区域场反映了测区深部地质环境和

地质构造特征的差异性,为测区地质构造分区划分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次向上延拓自100 m、200 m、500 m、1000 m、2000 m,共5个高度。 向下延拓:利用向下延拓可以分离水平叠加异常。密度体埋深大,异常显得宽缓。越接近密度体,异常的范围越接近其边界。本次向下延拓自100 m、200 m、300m、500 m四个高度。 (4)、水平方向导数及水平总梯度 为了准确划分断裂构造,可求取不同方向的水平方向导数、水平总梯度,以及必要时进行“线性增强”处理。 △gu=(Vxz2+Vyz2)1/2。其中Vxz是重力异常沿X方向的一阶导数,Vyz是重力异常沿Y方向的一阶导数。水平总梯度与水平方向导数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划分和解释断裂构造。 (5)、垂向导数 垂向导数不仅在局部异常分析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突出浅源异常,而且垂向二阶导数的0值区(线)与岩体边界关系密切。 (6)、小波多尺度分析法 把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应用于重磁测资料处理,野外观测值ΔG经一阶小 波分解,得到局部场ΔG 局1和区域场ΔG 区1 ,把ΔG 区1 作二阶小波分解得ΔG 局2 到和ΔG 区2,再把ΔG 区2 作三阶小波分解可得ΔG 局3 和ΔG 区3 ,…,还可以继续分 解下。分解阶数视异常的特征和地质情况来决定,解释时赋于小波逼近部分和各阶的细节明确的地质意义。 根据小波多辩分析的原理,及小波细节的微分特征,实现对位场的多尺度分解及断裂分析。 根据本次1:2.5万重力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重点在于提取可靠的局部重力低值异常,因此,在异常分离上采用多方法进行处理,对比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方法提取弱局部重力异常。 二、重力异常定性解释 重力异常的解释必需以地层岩石物性资料为基础,注重平面与剖面相结合,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相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同样,对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亦是如

重磁电勘探读书报告

《重磁电勘探》结业作业 学生姓名:周昆 专业班级:资工(基)11202 班级序号:35号 指导教师:刘启民 时间:2014.12.5

中国重力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 本篇文章是对新世纪里的重力勘探的仪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理论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开展卫星重力测量,综合卫星、航空、地面重力测量资料研究地球结构与构造;发展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发展复杂条件下三维重力场多参数综合反演可视化技术以及快速自动反演技术。 [关键词]中国重力勘探技术;发展;前景与展望 1引言 在中国,以地质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重力勘探方法已经历了一个长期和成功的历史。从50年代初期,重力勘探开始应用于我国的地质找矿试验工作,此后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现代数学物理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促使重力勘探在仪器、方法技术、解释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重力勘探已成为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在解决以下地质问题中取得了肯定的效果:(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2)基底起伏和内部结构;(3)追索大的构造破碎带和断层;(4)圈定沉积盆地范围和内部构造;(5)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和深部形态;(6)岩石圈均衡状态和上地慢密度横向不均匀性,详细重力测量在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重力勘探已在区域地质调查、能源和固体矿产普查、工程地质调查,以及深部构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与方法技术上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重力勘探方法如何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文章在分析当前重力方法进展的基础上,从现代数理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新的需求角度,对重力方法从仪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理论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与展望。 2重力勘探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2.1高精度重力勘探技术的应用 高精度重力勘探技术是建立在位场理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的野外工作方法是在小面积范围内采用大比例、密测网和小点距工作。该技术的发展及其特征如下: ①较早的外国重力仪有诺加、握尔登重力仪,后来发展到精度较高的索丁和拉科斯特(:Lacoste)重力仪。1991年我国引进了使用亚菲尼特(Affinity)仪的美国艾菲系统;1993年西北地质研究所从俄罗斯引进了使用THY一B型重力仪的GONG 技术。拉科斯特D型、G型重力仪由美国70年代研制成功,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的一类重力仪。它以零点漂移小,精度高、重量轻和操作方便而著称。②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913勘查地球物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913 勘查地球物理 的更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913勘查地球物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勘查地球物理》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试卷内容包括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测井等4个方面的地球物理方法原理、处理、解释等问题,试题设置为选做,考生可根据题目要求任意选择其中的2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回答。 重磁勘探部分最多60% 电法勘探部分最多60% 地震勘探部分最多60% 测井部分最多60%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题或简答题等约20% 问答题(包括论述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题等) 约80% 二、其他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要求考生至少掌握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测井等4个方面的地球物理方法中的任意2个方面的方法原理、处理和解释知识。 一、重磁勘探 考试内容 1、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地磁要素其分布规律;地磁图;地球磁场的球谐表示;IGRF;地球磁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心偶极子场、非偶极子场、长周期变化、短期变化、磁异常等)及其特点。 2、物质的磁性;表征磁性的物理量(磁化率、磁导率、磁化强度、感应磁化强度、天然剩余磁化强度,等);各类岩(矿)石的一般磁性特征;岩(矿)石的磁性及影响因素,岩(矿)石天然剩余磁化强度类型、成因及其特点;地质体磁化的消磁作用。 3、磁力仪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质子磁力仪、光泵磁力仪、磁通门磁力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质子磁力仪探头的工作盲区与梯度容限。 4、磁法勘探野外工作方法:测区、测网、比例尺的确定;磁测精度;日变观测及日变校正;磁测基点;磁测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图示;岩(矿)石磁性标本的采集与磁性参数测量。 5、计算磁性体磁异常的基本公式:泊松公式及其应用;有效磁化强度和有效磁化倾角;总磁场强度异常ΔT及其物理意义;球体、水平圆柱体、板状体等规则几何形状地质体磁场的计算,及其ΔT、Ha、

重力勘探—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

第四章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 布格重力异常反映了地壳内部物质密度的不均匀性,即从地表到地下几十公里的地壳深部,只要物质密度横向发生变化,在地下不同的空间和范田内形成剩余质量,就可以引起地表的重力异常。定性解释侧重于判断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并粗略估计产生异常的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及埋深等。 定量解释则是通过理论计算.对地质体的规模、形状、产状及埋深等作出具体解答。 重力异常的推断解释的步骤: ①阐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具体地说,就是确定异常是浅部因素还是深部因 素引起,是矿体还是构造或其它密度不均匀体(岩性变化、侵入体等)的反映。——定性解释 ②划分和处理实测异常重力异常图往往是地表到地球深处所有密度不均匀体 产生的异常的叠加图象。为了获取探测对象产生的异常,需要将它们进行划分。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取的异常信息不同,例如,矿产调查要提取队是矿体或没部构造产生的局部异常;而深部重力研究的目标正好相反,需要划分出的是反映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的区域异常。 ③确定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赋存形态一是根据已知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 形状、产状及埋深等.研究它们引起的异常的特征,包括异常的形状、幅度、梯度及变化规律等。二是根据异常的形态及变化规律等,确定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形状、产状、埋深及规模等。前者足由源求场,称为止(演)问题;后者是由场求源,称为反(演)问题。正问题是反问题的基础,而求解反问题则是定量解择的最终目的。 §4.1 重力异常的主要地质原因 一.地壳深部因素

莫霍洛维奇面:地壳与上地馒之间存在着一个界西 地壳厚度各地不同,大陆平原地区大约20~30km,高山区为40~60km,西藏高原达60km以上,海洋区为10~20km,最薄处仅数公里。这一界面上下物质密度差达0.3g/cm3以上,界面以上的硅镁层密度为 2.8~3.0g/cm3,硅侣层为2.5~2.7g/cm3,界面以下物质密度为3.3~3.4g/cm3。 该界面的起伏引起地表重力变化的特点是导常分布植围广,幅度变化大。地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布格重力异常就越低,而海洋地区一般显示重力异常高。 地壳厚度变化与布格力异常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内比可见,地壳深部对重力异常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莫氏界面的起伏。重力异常形态与地形起伏呈镜像关系。

重力勘探期末重点知识重点整理

第二章 1.重力值测定方法分类: [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分为: 1)动力法: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如运动的时间和路径;自由落体的速度;自由摆振动周期。以测定重力的绝对值。 2)静力法:测量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相对平衡状态。以测定两点间的相对重力值。 [2]根据测量结果的不同,可分为: 1)绝对重力测定:测量地球上某点的绝对重力值,绝对重力测量的是重力的全值——绝对重力仪 2)相对重力测定:测量地球上某两点间的重力差值(即各点相对某一基准点的重力差)——相对重力仪 2.绝对重力仪 依据自由落体定律,分为自由下落法和上抛法。 3.相对重力仪 [1]分类 1)从构造上:平移式和旋转式; 2)从制作材料及工作原理上:石英弹簧重力仪、金属弹簧重力仪、振弦重力仪以及超导重力仪; 3)应用领域:地面重力仪,海洋重力仪以及井中重力仪 [2]弹簧类型:S0是弹簧的原始长度。S0>0(正长弹簧),S0<0(负长弹簧),S0=0(零长弹簧) [3]零点漂移:弹性重力仪中的弹性元件,在一个力的长期作用下将会产生蠕变和弹性滞后效应(弹性疲劳)等现象 零点漂移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 改正方法:仪器制造时,选用适当材料,使零点漂移量小,且尽量随时间线性变化。 4.厄缶效应:因载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使作用在重力仪上的离心力变化而改变了重力的大小,这种影响称厄缶效应 5.重力仪性能指标:观测精度,读数精度,测程范围,格值(全球范围)、零点漂移,分辨率、 第三章重力测量 1.重力勘探工作的主要阶段(简答): (1)设计:根据地质任务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 (2)施工:根据设计进行外业测量,采集各种有关数据 (3)处理解释: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处理、解释、成图和编写报告 2.按照测量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重力测量可以分为:地面重力测量、地下(坑道、井中)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

广西百色盆地重磁力结合遥感资料

广西百色盆地重磁力结合遥感资料 在盆地早期评价中的综合研究 王 京 谢青云 方 杰 丁树柏 (石油勘探院遥感所,北京 100083) 摘 要 本文以百色盆地为例,着重阐述了重磁资料在盆地早期评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并 总结了重磁资料在盆地早期评价系统中与遥感等资料综合研究的方法系列,指出重磁处理系统是 盆地早期评价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遥感图像处理、石油重磁处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GI S)是进行多元信息综合的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盆地早期评价,G IS,多元信息综合。 0 引言 盆地早期评价的目的就是以盆地、坳陷、凹陷为对象,以地面地质、重力、磁力、电法、化探、遥感所获得的各项参数为依据,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利用各种参数描述盆地的地层、构造、沉积、生储盖组合等各种地质特征,选出油气勘探最优区带和局部构造。目前,全国大多数中新生代中小型盆地重磁资料较为齐备,为地震前期勘探、盆地分析和油气资源早期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众多的中小型盆地具有很大的油气潜力,因此对这些盆地进行早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达到为地震勘探或钻井井位的布置提供科学依据,降低风险,节约资金,加快发现油气田的目的。我们对百色盆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动态评价模式及结论对其它类似的含油气盆地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以百色盆地为例谈一谈重磁法在盆地早期评价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重磁资料如何与遥感资料结合达到盆地早期评价目的。 1 盆地早期评价重磁资料解释流程 盆地早期评价重磁资料解释流程与一般石油重磁解释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重磁原始数据建库(与化探、遥感等资料一起配准)、异常的转换和分离、区域地质重磁资料解释、局部构造和油气藏标志解释、有利含油气区块评价等内容。重点放在物化探遥感综合解释和含油气有利区块评价上。整个过程可用下列流程框图表示(图1)。 百色盆地属第三系断陷盆地,是我国南方富含油气的一个小型盆地,非地震物探工作始于1959年,曾做过1 5万全盆地重力、1 5万地面磁法和部分的高精度重力详查。我们依据的原始资料主要有布格重力异常图,全盆地磁异常图数字化仪输入石油重磁微机处理解释系统(PGM )(石油物探局编)。从方法上分为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平面处理和剖面处理两方面。常规处理提供早期评价中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包括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垂直二次导数图、水平总梯度图、适当高度的延拓图和主要密度界面深度图、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 1995年11月13日收稿。 第21卷第1期 物 探 与 化 探V ol.21,No.11997年2月GEOPHYSICA L &GEOCHEM ICA L EXPL ORAT I ON F eb.,1997

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_1含量

表4 凌霄花喷雾剂对热板法疼痛阈值的影响 组别数量/只用药量痛阈值 x s P值 对照组101ml/20g 2.72 1.6 实验组101ml/20g76.9 7.3 <0.01 2.3.1 灌胃法 取雄性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20 ~22g,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对照组给常水0.8m l20g-1,给药组给凌霄花喷雾剂0.8ml20 g-1,45min后放入小鼠活动仪内,记录10m in内各组小鼠活动次数,结果见表5。 表5 凌霄花喷雾剂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实验方法组别n自发活动数抑制率/%P值 灌胃法对照组15133.1 5.9 实验组1568.5 3.2外涂法对照组15130.0 8.8 实验组15110.1 4.848.52<0.01 15.33>0.05 2.3.2 外涂法 取昆明种雄性小鼠30只,体重20 ~22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各组动物于给药前24h,将背部脊柱两侧去毛,每侧2cm!2cm。对照组给予常水0.6ml/只,给药组给予凌霄花喷雾剂0.6ml/只,均匀涂于脱毛区,45m in后放入小鼠活动仪内,记录各组小鼠10min内活动次数,结果见表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证明,凌霄花喷雾剂对组织胺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能使慢性疼痛模型(热板法)痛阈值有显著的提高。外涂给药能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炎性肿胀和琼脂所致小鼠足跋庶肿胀程度,口服表现轻度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的作用。提示凌霄花喷雾剂可能对炎症反应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从而缓解炎症反应症状,达到镇痛的目的。结果表明,凌霄花喷雾剂对于临床蚊虫叮咬所致局部痛、痒、肿、胀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1.3 [2] 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9 收稿日期:1999 10 25 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1含量 李性天,周密妹,耿立坚,曲春华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 目的:以HPLC梯度洗脱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1含量。方法:采用Spherico rb NH2柱,流动相为CH3CN CH3OH H2O,梯度洗脱浓度55?30?15#70?20?10,波长210nm,外标一点法测定。结果:以峰面积计算,三七皂苷R1在5~40 g ml-1呈线性相关, =0.994,最低检测限为0.6 g ml-1(S/N=3)。平均回收率102.6%,RSD为1.43%.日内误差RSD= 1.7%(n=5),日间误差RSD=3.0%(n=4)。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操作简捷。 [关键词] 三七;三七皂苷R1;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213(2000)12 0728 0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toginsenoside R1in Radix Notoginsen g by HPLC gradient elution mode LI Xing T ian,ZHOU M i Mei,GENG Li Jian,et al(Clinical Pharmacy Institute,Wuhan Central R ailway Hospital,Hubei Wuhan430064) [ABSTRAC T] OBJECTIVE:T o quant itate analyze no to ginsenoside R1in Radix N otoginseng by H PLC gradient elutio n mode. METHODS:T 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included column Sphericorb NH2,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methanol w ater(g radient concentr at ion55?30?15#70?20?10),and detector U V210nm.RESULTS:T he linear range and the limit o f detection for notogin senoside R1w ere w ithin5~40 g ml-1(r=0.9994)and above0.6 g ml-1of by measuring the peak ar ea,r espectiv ely.T he method was accurate(mean recov er y=102.6%,RSD=1.43%).CONCLUSIONS:T he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simple and r apid. [KEY WORDS] Radix N otoginseng;notoginsenoside R1;H PLC;determination content 三七中已知单体皂苷成分为达玛烷型的20 (S) 原人参二醇型(如人参皂苷R b1)和20(S)原人参三醇型(如三七皂苷R1)四环三萜皂苷,其中以人参皂苷R b1,R g1和三七皂苷R1为主,含量也最高。三七皂苷R1为其独有成分,以HPLC测定其含量方法可靠、结果准确,但其样品预处理需多次液 液

论_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_中的问题

第23卷第1期物 探 与 化 探Vol.23,No.1 1999年2月GEOPHYSICAL&GEOCHEMICAL EXPLORA TION Feb.,1999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问题  蔡越虹 蔡宗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计算中心,北京 100083) 摘 要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G H(z)的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归一化总梯度方法本身无完整的数学 理论作为基础,二维和三维情况都只能探索其实验性的规律。弄清楚G H(z)有无物理、数学的理 论依据很有益处,这使人们在使用G H(z)方法时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探索态度。 关键词 重力场;归一化总梯度;理论依据与应用效果 1981年,中国3单位引入前苏联别廖兹金(也有人译为别列兹金或别列斯基)提出的“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当时的地质部北京计算中心在内部刊物《地质计算技术》第6期上全文刊登了别寥兹金所著《应用重力勘探普查油气藏》一书中关于“归一化总梯度法”的原理及应用(译文长达7万字)。1982年在《地质计算技术》上刊登了一系列该方法在前苏联取得应用效果的文章。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计算中心施志群等同志曾立题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做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和应用研究。计算中心重力组用归一化总梯度法处理过十多个地区的实际重力资料,处理后的效果都不好。计算中心位场组的同志也处理过吉林省和西安市的重力资料,特别是后者,曾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寄予很大的希望,可处理后的结果是满纸圈圈,根本无法解释。南京第六物探大队研究中心丁少飞同志来信说:“归一化总梯度,我单位进行过计算,也委托兄弟单位计算过下扬子的资料,效果都不好,基本无法使用”。鉴于此,1992年4月我们正式提出“三维归一化总梯度方法研究”的立题申请。经过1a之久的研究,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又重新对二度体的归一化总梯度法进行了探讨,全面回忆了1987年用剖面上的归一化总梯度法处理吉林省和西安市重力资料中所出现的问题。 1994年我们精读了В?М?别廖兹金1973年写的书〔1〕,进一步确认别廖兹金提出的归一化总梯度法没有坚实的数学理论作基础。1994年下半年,我国又翻译出版了В?М?别廖兹金1988年写的“物探数据的总梯度解释法”〔2〕。我们研读了有关章节,带着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归一化总梯度法算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物理意义?我们通读了我国学者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近10篇文章,发现没有1篇研究该方法的数学基础和归一化总梯度的物理意义。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94年下半年到1995年10月,经探讨与研究,改变了三维归一化总梯度应用上虽不成熟但很有研究价值的看法,认为该方法既没有数学基础,又没有物理依据。下面简要阐述我们的理由及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其它问题。 1 没有数学基础 60年代,别廖兹金提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其数学表达式为〔1~3〕 1998年6月1日收稿。

重力复习题

复习内容 一、基本概念 1、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地球上单位质量的质点将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地球作用在该点单位质量上的引力,一个是该单位质点由于地球自转所承受的惯性离心力;它们的矢量和称为地球在该点的重力矢量、重力矢量的模简称地球在该点的重力。 2、如果一个曲面上各点的引力位相等,则这个曲面称为等位面或引力位水准面,引力方向与曲面法线方向重合。 3、在质体内部,引力位满足泊松方程,在质体外部,引力位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4、重力位的三阶导数表示重力垂向梯度沿垂直方向的变化率。 5、内部格林公式讨论内部体积分与面积分之间的关系。 6、用质量等于地球总质量、以地球自转角速度饶其极半径旋转的旋转椭球来模拟真实地球,用这种地球模型(正常场地球模型)在其表面上和外部空间产生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 7、纬度愈高,正常重力值愈大。

8、在重力勘探中所讲的重力异常,就是地质体的剩余质量所产生的引力在重力方向的分量。 9、重力仪的结构(两个基本部分),静力平衡系统,是感觉重力变化的部分;称为感觉机构或灵敏系统。测读机构,用来观测平衡体位移和测量重力变化的部分 10、动力法:观测物体的运动状态以测定重力;静力法:它是观测物体受力平衡、量测物体平衡位置受重力变化而产生的位移以测定两点间的重力差。 11、世界公认的一个重力起始点称为世界重力基准点。 12、弹性系统对重力变化的敏感程度称为重力仪的灵敏度。 13、读数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飘移。 14、布格校正包括:中间层校正与高度校正;布格校正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中间层校正时密度取值不准,另一个是高程测量不准 15、根据异常的分布特征和工区的地球物理条件来确定异常质量的形

试探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试探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试探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摘要:重力勘探利用的是地下物质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野外采集的重力数据需要经过整理、校正、分离等,从而得到需要的重力异常,然后根据重力异常特征分析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或者地下矿产分布情况。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重力勘探原理石油勘探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 A 1 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 重力勘探是一种利用重力场研究地球构造、寻找矿产及油气资源的地球物理方法。重力勘探的物性前提是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依据的物理基础是万有引力定律。 在重力勘探中,将野外使用重力仪测量的值经过换算、校正、分离等,可以得到重力异常,特别是由单一密度分布不均匀因素如起伏密度界面、断裂、矿体等引起的重力变化。然后利用不同的反演方法,计算出重力异常体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最后,综合地质知识,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矿体、油藏资源等的分布,从而达到重力勘探的目的。 某个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就是地质体相对于围岩的剩余质量产生的引力在铅垂线方向上的投影[1]。当地下存在多个异常体时,一个测点处的重力异常就是所有异常体产生的引力异常在重力方向 的投影的叠加。 2 重力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根据重力测量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可以将重力测量分为地面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井中重力测量。 在野外重力测量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根据地质工作任务设计工作方案,确定工作比例尺、测线的布置、点线距、误差的分配等。测

量开始前要对仪器性能进行检查,需要做静态实验、动态实验、一致性实验。实际测量要起于基点、终止于基点;检查点观测均匀地分布于普通点观测中;对于周围地形起伏比较大的观测点要进行近地形测量,便于地形校正。 从野外测量获得的重力资料不能直接用于地质解释,需要经过整理、处理,得到需要的重力异常。具体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原始测量值进行零点漂移校正、基点网平差,初步整理得到各测点相对于基点的相对重力值; 对相对重力值进行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纬度校正等得到重力异常; 对重力异常进行处理从而消除偶然误差或者与勘探目标无关的某些近地表小型异常体的干扰;从叠加异常中分离出由研究对象引起的异常;将实测重力异常转换为其他位场要素。 对分离后的重力异常通过不同的反演方法,求得异常体的位置、埋深等几何参数和剩余密度、密度分界面的深度及起伏、或者地下密度的分布等。 2.1 重力资料的整理 野外测量时从仪器上得到的读数并不是重力值,需要按照仪器的换算公式转换为重力值。初步整理重力资料时需要进行基点网平差。对于普通点来说需要进行固体潮校正、零点漂移校正。 经过零漂校正后得到的是各测点相对于总基点的相对重力值,要想获得重力异常还需要进行地形、中间层、高度、纬度等校正。 地形校正是为了消除周围起伏地形对观测点重力值的影响。在陆地上,当地表起伏比较大时,无论是周围地形比观测点高还是低,都会使观测点的重力值减小,因而地形校正值为正;在海洋重力数据整理以及考虑大范围水准面弯曲时,地形校正值有正有负。 2.2 重力异常的分离 经过上述校正后得到的重力异常包含有深部、浅部多个地质异常体或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从叠加的重力异常中分离出由单个勘探目标引起的重力异常,是重力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异常分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多个异常体引起的重力异常分离开,从而研究不同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七叶神安胶囊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七叶神安胶囊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七叶神安胶囊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4 min,19→33;14~16 min,33→49,流速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结果人参皂苷Rb3进样量在1.769 6 ~10.617 6 μg(r=0.999 9)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2% ,RSD=1.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七叶神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七叶神安胶囊人参皂苷Rb3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Ginsenoside Rb3 in Qiye Shen’an capsule .Methods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included Hypersil C18 column(4.6 mm ×200 mm , 5μm )an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0.2% phosphoric acid:

0~14 min,19→33;14~16 min,33→49.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03 nm.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Column temperature was at 30℃. ResultsThere was a good linear within the range of 1.7696 ~10.6176μg for Ginsenoside Rb3 with r=0.999 9.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22%(RSD=1.26%,n=6).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reproducibl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Qiye Shen’an capsule. Key words:Rp-HPLC Gradient Elution Method; Qiye Shen’an capsule; Ginsenoside Rb3 七叶神安胶囊是由三七叶提取的总皂苷制备而成的,功能益气安神,活血止痛。临床用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所致的心悸、失眠、胸痛、胸闷。本品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甚微,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所含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3的含量,以控制成品的质量[1~5]。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SCL-10A VP控制器、LC-10AT VP泵、SPD-10A VP检测器、SIL-10AD VP自动进样器、DGU-14A脱气机、CTO-10AS VP柱温箱、CLASS-VP工作站);K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M3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TG328A 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集

第12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分子扩散 C 传质阻力 D 输液压力 2.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能的有效途径是( ) A 提高流动相流速 B 采用小颗粒固定相 C 提高柱温 D 采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比经典液相色谱法高,主要原因是( ) A 流动相种类多 B 操作仪器化 C 采用高效固定相 D 采用高灵敏检测器 4.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 电导检测器 5. 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黏度较小 D 柱温低 6.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A 外标标准曲线法 B 内标法 C 面积归一化法 D 外标法 7.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宜分离异构体的是是( ) A 吸附色谱 B 反离子对色谱 C 亲和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8.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在HPLC中,范氏方程中对柱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纵向扩散 C 固定相传质阻力 D 流动相传质阻力 10.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 ) A 在中性区域 B 5一8 C 1一14 D 2一8 1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正己烷,其极性大小顺序为( ) A 乙腈>水>甲醇>正己烷 B 乙腈>甲醇>水>正己烷 C 水> 乙腈>甲醇>正己烷 D 水>甲醇> 乙腈>正己烷 12.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使用高压泵主要是由于( )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 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13.液相色谱的H-u曲线()。 A 与气相色谱的一样,存在着H min B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下降 C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上升 D H受u影响很小 14. 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 15.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扩散项 D 柱压效应 16.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17.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 B 环糊精色谱 C 亲和色谱 D 凝胶色谱 18.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于极性成分,当增大流动相的极性,可使其保留值()。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一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