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歇尔的_图像转向_理论解析_郑二利

米歇尔的_图像转向_理论解析_郑二利

米歇尔的_图像转向_理论解析_郑二利
米歇尔的_图像转向_理论解析_郑二利

1992年,托马斯·米歇尔在《艺术论坛》中首次提出“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 )。1994年,他出版了《图像理论———视觉再现与语言再现文集》,其中“图像转向”作为开篇第一章,既为后文开展元图像、图像与文本、图像与公共领域等研究做了铺垫,又使文集形成一个图像理论的研究体系。“图像转向”是米歇尔图像理论的核心范畴,他本人在后来的出版物中对其反复阐述。90年代末以来,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在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引起了反响,经常被提及①。我国的研究者在对“读图时代”的文学、哲学、艺术、视觉文化的讨论中常常会用“图像转向”这个提法②,但对米歇尔的图像理论缺乏解析,难免出现“图像的晕头转向”③,误解米歇尔的思想。鉴于此,本文以“图像转向”为基础,解析米歇尔图像理论的几个重要维度。一、何谓“图像转向”米歇尔的“图像转向”是对“读图时代”图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及理论研究的热点的描述和反思。米歇尔认为它是20世纪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继“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的新转向。它一方面指人文科学学术视野发生了变化,图像成为人文科学的中心话题,当然,这不是说图像完全取代语言,而是强调人文科学开始重视图像表征(非语言表征);另一方面指在文化公共领域中,新的图像生产技术制造了“图像景观”,并引发了人类对图像的恐惧与抵制。

郑二利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解析托马斯·米歇尔继罗蒂的“语言学转向”之后,提出了著名的“图像转向”。他在20世纪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的图像恐惧以及其他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对图像的下意识抵制中把握到“图像转向”的症候,并在潘诺夫斯基的基础上重构图像学。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有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新发现,他阐释了元图像,认为图像如语言一样可以自我呈现,并主张回到图像与语言本身重新思考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以此瓦解语言对图像的控制。

纵观20世纪,确实有许多研究者把目光聚焦于视觉性的生产、接受研究,创造了丰硕的理论成

果,这些成果就是人文科学发生“图像转向”的可靠标志。如果对研究者做统计,会产生一份很

长的名单,起码会有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本雅明、居伊·德波、福柯、罗兰·巴特、利

奥塔、马丁·杰伊、鲍德里亚等。这些研究者推动了图像理论的发展,例如福柯对词、物关系的

阐释,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都影响了米歇尔对图像与语言关系的思考。此外,20世纪

文化公共领域中出现的对图像的抵制,也被米歇尔看做是“图像转向”的症候。例如那些由新

制像技术生产的克隆生物图像(如恐龙、克隆羊),它们看起来有生命、有情感,因而人类在它

们面前会迷失,以至于无法区分现实与幻觉、真实与虚假,这就引发了人类的恐慌,并试图对

其抵制,米歇尔把这种现象也描述为“图像转向”的情形之一。

与米歇尔几乎同时,德国的戈特弗里德·伯姆也探讨了人文科学出现的“图像转向”

(ikonische Wende/iconic turn)。他们于2006年还就“图像转向”进行了隔空对话。看来,欧陆与

英美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同时喊出“图像转向”不是偶然的,这表明了一种新的学术视域

已经发生。这种新视域内隐含对图像的新发现,即转向一种新的图像观念。

米歇尔对图像有怎样的新发现?这要从米歇尔在多部作品中对“picture/image/icon”的语

用情况说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语用是米歇尔式的,也仅在他的文本中有意义。在米歇尔那

里“image”(本文译为“形象”)出现频率很高,意思非常含混,涵盖极广,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中出现的视觉性内容。在1986年出版的《图像学》中,米歇尔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形

象家族,这个家族包含绘画形象、光学形象、感知形象、精神形象、语言形象。形象既指物理性

的客体,又指精神性的、想象性的形象、无意识意象,梦中、记忆中、感知中的视觉性内容。米歇

“形象在视觉艺术中都扮演着角色,它可以作为图像所表现的内容的名称或它全部形式尔说:

的整体,也可指语言形象,一种隐喻,一种图形,一种命名的事物或本质,甚至一个文本总体化

的常规语言图示。”④米歇尔的庞大形象家族,超越了视觉艺术、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围,容纳了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视觉性内容。看得出来,米歇尔有很大的雄心,他想把图像从

艺术研究、文化研究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因而他把自己的学术理路扎根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实

践中探求对图像自身的理解。

另一个米歇尔常用的词“picture”(本文译为“图像”),指一幅画、一尊雕塑、一张照片等。图

像与形象的区别就在于图像有可感的材料性、物质性,因此图像可以挂到墙上也可以摘取。相

反,形象是意识的产物,没有物质性,同一个形象可由不同媒介呈现。“图像就是形象加上它的

支撑物。”⑤因而,形象是图像的本源性的东西,要研究图像的本体性,那要深入到形象中;同

理,要研究形象在文化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就要关注可感的图像世界。

米歇尔使用频率最少的是“icon”(常译为“圣像”、“偶像”,也泛指“图像”)。米歇尔赋予这

个词非常宽泛的含义,几乎囊括所有图像。他在《图像学》中对文题解释时把“iconology”拆解

为研究图像(icon)的学问(logos),把图像解释为符号学家皮尔斯的三种符号类型(icon/index/

symbol)之一。米歇尔用“图像学”命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为了把他的理论置于一种图像观念研究的传统中⑥,为重构图像学寻求合法性。米歇尔最终要超越图像学领域,因而他的落脚点是庞大的形象家族,而非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

米歇尔谈到的图像跨越了人类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践领域,关系到人的认知、精神、想象、

无意识、语言、艺术等等。米歇尔突破了模仿论、反映论视域下的图像观念(图像被看做是世界

的摹本、意向性的观念),也突破了语言论视域下的图像观念(图像是语言符号之一种,用文本

模式完全可以理解图像)。从米歇尔对“picture/image/icon”的语用情况来看,他没有把图像划

定在任何已有的学科界限内,没有采用语言学模式分析图像,也没有继承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与沃尔夫林的形式主义研究思路,因为它们都没有回到图像自身。如果用语言学模式解释图像,图像就成为语言符号的一种,这就遮蔽了图像表征的特殊性;图像学把图像看做文化的象征形式,归根结底是在做文化研究;而形式主义趋向于一种形式风格研究。

至此,米歇尔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他是要摆脱已有知识体系对图像观念的禁锢,回到图像本身谈问题,因而选择在跨学科视域中探究图像在人类广阔的社会文化实践中的自我呈现,分析图像在不同的学科、知识系统中扮演的不同文化实践者的角色,即“对图像的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再发现”⑦。既然图像如语言一样可以自我呈现,它们共同参与对世界的表征,那么“图像转向”的提出就显得意义非凡了。在米歇尔看来,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中出现的“图像转向”,其重要性堪比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确实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在20世纪几乎渗透到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它发现了语言自我呈现的特性,并通过语言的语用研究,在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中开拓了呈现意义的新局面。“图像转向”是否也可以带来这样的影响,现在还无法判定,但是这种转向已经发生了。

可以说,“图像转向”一方面在于发生了图像观念的转向,另一方面在于图像观念的转向带来的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研究途径的转向。问题是,为什么在20世纪后期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会出现“图像转向”?本文认为,这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出现了全面革新。这种革新与图像密切相关。米尔佐夫谈到:“创造了后现代性的,正是文化的视觉危机,而不是其文本性。”⑧“视觉对于纯粹从语言学方面来界定文化的任何企图都是一种破坏和挑战。”⑨虽然在人类文化史上,远古的图腾崇拜就是一种推崇视觉的文化形式,但是后现代的视觉经验更为独特。凭借着数字化技术、电子技术,人类可以毫不费力地大量生产图像,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图像景观”。身处“景观社会”,人类的心情颇为矛盾,理论家的情感同样复杂。米歇尔这样描述:“如果我们自问为何图像转向刚好出现在当下,即20世纪后半叶,这个常被称作后现代的时代,我们会面临一个悖论。显然,一方面,视频、赛博技术、电子复制时代以不可预期的能力发展了视觉模拟和幻觉的种种新形式。另一方面,形象恐惧、担心‘形象的力量’最终甚至可能会摧毁它们的创造者和操纵者的焦虑,与形象制造本身一样历史悠久。”⑩历来,人们在制造图像的同时,也在制造恐惧。人类的图像史中一直潜藏着惧怕图像的观念,并因此产生了抵制图像的话语。因为抵制图像者已经发现了图像独具的破坏性力量。如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拒绝视觉艺术,因为他认为表象世界、人类的视觉都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先天的“理式世界”。而后现代主义的图像惧怕更为强烈,渗透着对科技发展的忧虑,认为其催生了图像拜物教,导致人类沉浸在图像景观中丧失理性,甚至“娱乐至死”。既然图像景观、图像恐惧部分参与创造了后现代性,那么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必须面对图像。已有的图像研究方式在后现代语境中已经失去有效性,由此,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研究途径出现“图像转向”就是必然的了。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在二元对立视域下产生的有关图像的模仿、反映等本质观失去了合法性;笛卡尔式视觉中心主义也被解构;另外,即便是借用语言哲学的观点把图像理解为一种语言符号,按照文本模式对图像进行分析,又会出现忽略图像与语言的差异性、遮蔽视觉表征的独特性、把图像都当作语言事实的弊端。鉴于此,理论界需要一种关注图像自身的学科来应对人文科学与文化公共领域的新局面。米歇尔认为,潘诺夫斯基是这个领域最早动作并值得关注的研究者。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奠定了图像理论学科化的基础。他在解释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的主题时,发展起来一种跨学科式的解释图像的规范或方法论,即图像学。他认为图像(icon)主

题值得研究,因为图像并非模仿之物,而是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的象征形式。因此,要胜任图像学的工作,解释者必须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神学、宗教、哲学、科学等。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主题及其包含的历史文化意义需要通过三个层次才能解读出来。第一层次,前图像志分析,解释者要依据实际经验、风格史的知识解释作品描绘的题材,即解释作品描绘了什么事实、自然;第二层次,图像志层次,解释者要依据原典知识解释作品表现了什么约定俗成的故事或寓言等;第三层次,图像学层次,解释者要依据对人类心灵基本倾向的把握,结合文化史知识,解释作品的文化象征意义。潘氏首次架构了图像科学。他用一套周密的逻辑体系从学理上对图像解释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并为不同阶段提供了解释的依据。他用自己的方法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圣像画,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他确实在艺术史研究中开辟了专门研究图像意义的学科,因此被尊为“图像学之父”。尽管潘氏开辟了新的图像解释范式,但他毕竟只是在视觉艺术领域内讨论图像,忽略了庞大的形象家族的其他子系。因此,米歇尔主张要在潘氏基础上复兴图像学(也可理解为重构图像学)。

米歇尔声称要复兴图像学,并不是要推广由潘诺夫斯基架构的图像解释方法,而是要发展潘氏在艺术史领域中开拓的跨学科研究视野。谈到图像学学科时,米歇尔说:“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艺术史的基本原理相关联,近来又涉及到传媒研究。在艺术史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艺术史(art history)的涵盖面比艺术的历史(history of art)要宽,它应该是图像史,还应该具备关于图像的一般理论。大约在‘二战’前后,欧洲艺术史的根基移植到了美国,上述观点开始丧失了。那时,艺术史成了一门相当保守封闭的学科,它所关注的是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主要从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现代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也有少量的建筑。这就是它的基本档案。然而,像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阿洛伊斯·里格尔(Alois R iegl)和其他艺术史先辈都具有开阔的视野,这样的视野在我们的时代得以重生。”輥輯訛米歇尔把艺术的历史与图像史做了区分,推崇复兴视野更为广阔的图像史。

其实,米歇尔与潘氏谈论问题的视域完全不同,潘氏所论是艺术研究,而米歇尔的图像“涉及言语图像、语言图像、画面图像,而且牵涉到镜像、映像、影像、自然界的整个视觉现象,以及记忆、幻象和认知行为本身这种在别处产生图像的中间领域。认知图像导致想象、幻象、并导致记忆等”輥輰訛。因此在他看来,“符号学、修辞艺术、诗学、美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伦理学、意识形态批评和艺术史都交织在图像理论、文本、观者、文学描写和叙事等理论中”輥輱訛。此外,米歇尔还特别关注更为“正宗”的科学,如生命科学、生物学。在他看来,图像有时被看做有生命的生物体或一种生命的形式(如克隆形象),图像学学科还必须考虑由科技发展所拓展的图像研究的新领域。由此来看,在后现代语境中,不管从艺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谈图像都是不够的。米歇尔的图像理论较之潘氏,目标更宏大,它是为人类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提出的。这也许就是米歇尔跨越潘氏,不只在艺术史的领域中谈“图像转向”,而在人文学科与文化公共领域中谈“图像转向”的原因了。我想只应把重构图像科学看做米歇尔探讨问题的起点。尽管米歇尔提到复兴图像学,提倡新的图像学学科,但他无意建构一门系统的图像学学科,至少目前他没有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图像学学科”用来形容潘氏的图像学是合适的,用来形容有后现代视野的、要摆脱已有知识体系禁锢的米歇尔图像理论,本身就是个悖论。

二、“图像转向”提出的背景

米歇尔是跨学科研究者。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芝加哥大学跨学科学术氛围的影响下,他

开始在文学、哲学、视觉艺术领域中思考形象、文本与艺术史学等问题。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以诗人兼画家布莱克为研究对象,在文学、艺术史、印刷、雕刻、蚀刻、传统图像志、解释手稿等跨学科视域中对布莱克的混合艺术展开研究。他既受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贡布里希、诺曼·布莱逊等的影响,还受致力于媒介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学者如麦克卢汉、阿恩海姆等的影响,另外,德里达、福柯、古德曼、皮尔斯等都影响了米歇尔。本文着重谈影响他进入“图像转向”的两条主要途径:语言哲学与图像学。

(一)“图像转向”步哲学史中“语言学转向”后尘而来,这一点米歇尔与戈特弗里德·伯姆看法相同。二人都把罗蒂的“语言学转向”作为论说“图像转向”的起点。2006年米歇尔在与弗

“对我们来说,罗蒂的‘语言学转向’是共同的关键的参考,我倾向于里德·伯姆的对话中谈到:

同意你那种说法,即图像转向是‘语言学转向’直接发展的结果。”輥輲訛

在米歇尔看来,盛行于20世纪的语言哲学,已经暗示了“图像转向”,只是没有对其明确陈述。“理查德·罗蒂把哲学史描述成一系列‘转向’:‘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图景是关注事物,17世纪到19世纪的哲学图景是关注观念,而开化的当代哲学图景关注词语,这相当合理。’”輥輳訛可见,米歇尔认同罗蒂把西方哲学发展史概括为三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但他认为罗蒂忽略了另一种正在发生的转向,即“图像转向”,或者说他在抵制“图像转向”。原因在于语言哲学潜藏着对图像的恐惧。图像恐惧屡屡出现于人类文明史,如古希腊柏拉图拒绝视觉艺术,因为担心视觉艺术破坏人类对“理式”的崇尚;中世纪的“偶像破坏运动”对图像进行大清洗,源于担心用视觉形式塑造上帝会减弱人类对上帝的信仰;18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又掀起了“反图像”热潮,如爱德蒙·伯克批判图像诗学,否定诗歌的形象性,认为诗歌只应表现模糊的、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及崇高的东西;20世纪的文化公共领域中同样弥漫着对图像的恐惧。上述现象都值得关注。米歇尔在多篇文章中论说过人类对图像的破坏、抵制等图像恐惧现象,并认为“图像转向”很早就随着图像恐惧一同出现:“在我看来,‘图像转向’常常率先被捣毁图像者注意到,他们会表达对一种具有威胁性的‘世界图像’的恐惧和警觉,正如海德格尔,他把‘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发端与现代科技理性的统治等量齐观。”輥輴訛

在《图像理论》中,米歇尔把“图像转向”的症候上溯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他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生涯明显是自相矛盾的,他开始于一种关于意义的‘图像理论’,却以一种圣像破坏的出现而终结,这种对形象的批判导致他摈弃了早期的图像主义,并说出这样的话,‘图像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离它,因为它置于我们的语言之中,而且语言似乎不可阻挡地向我们重复它’。罗蒂决定‘把视觉的、尤其是镜像、隐喻一起排除在我们的言辞之外’,这与维特根斯坦的形象恐惧和语言哲学对视觉再现的普遍焦虑相呼应。我想要说的是,这种焦虑,这种出于保护‘我们的言辞’而抵制‘视觉’的需要就是图像转向正在发生的一个确切的信号。”輥輵訛由此看来,维特根斯坦、罗蒂等人出于保护语言免受形象的他性干扰而抵制视觉,企图

“语把图像从语言中完全划出,或认定为语言事实,这就遮蔽了对图像生成意义的关注。因此,

言学转向”破坏了对图像的进一步探索,而这恰恰启发了米歇尔提出“图像转向”。

那么米歇尔如何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看到“图像转向”呢?深入到维氏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就可了解这一点。他先后写过两本著名的语言哲学著作,即《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维氏前期核心思想是逻辑图像论,解释了语言的逻辑图像本质。“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所有表达和传达我们思想的介质(音乐、绘画、语言等),和思想本身一样,与它们所表现的世界或者逻辑空间中的事实或事态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表现关系或描绘关系,它们都是后者的逻辑图像。”輥輶訛他把语言表述中的命题看作事实的图像,认为语言的命题具有图像的性质。图像处于连接语

言和世界之间的那种内在的图示关系之中。当然,这里的“语言”是非常宽泛的,包括乐谱、拼

—似乎音文字等。他说:“命题是实在的图像。乍看起来,命题——

—例如印在纸上的某个命题——

不像是它所讨论的实在的一个图像。但是乍看起来,乐谱也不像是一首乐曲的图像;声音符号(字母文字)看起来也不像是我们口语的图像。但是,这些符号证明,甚至在通常意义下,它们所表现的东西也仍是图像。”輥輷訛在他看来,语言与世界、图像与事实具有同构关系,正是源于这种同构关系,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个事实或思想的时候,必然会借助图像描绘事实,表现意义。

后来,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又颠覆了语言的逻辑图像本质,否认把语言的基础置于经验事实,或者说否认了语言与世界具有同构关系。也就是说,维氏在其哲学生涯后期因主张“语言游戏说”而弃置了逻辑图像论,转而主张从灵活多变的日常语言实践出发,在语言使用“游戏”(概念通过各种语言规范产生意义,事实的意义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取决于出现的背景、语言系统)中体会事实的意义。难怪米歇尔评价他始于一种意义的“图像理论”,终于“圣像破坏”。米歇尔对维氏略带调侃的评价语气,隐晦地传达了他对维氏的批判,因为维氏在寻求让语言突破确定性经验事实限制的同时,一并抛弃了对视觉表征意义的肯定,甚至抵制视觉表征,这种传统延续到罗蒂。米歇尔认为维特根斯坦、罗蒂发现了“图像转向”,出于保护语言的需要才对其进行抵制,而这就是“语言学转向”传达出“图像转向”的一个症候。

(二)“图像转向”复兴了图像学。潘诺夫斯基在艺术史研究中独辟蹊径,发展了图像学。图像学把图像(指视觉艺术)看做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形式,目的是解释图像的主题、观念意义。图像学与20世纪初盛行的形式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图像学采用跨学科方式解释图像的意义,而形式主义着重探索视觉艺术的形式发展。图像学主张依据经验、原典文献和神话、宗教、文艺等历史文化知识把图像分三阶段(前图像志、图像志、图像学)进行解释。艺术史中的“图像转向”因开拓了图像的意义研究与跨学科思路而盛极一时。“二战”后,随着抽象艺术的兴盛,图像学逐渐衰落,潘诺夫斯基被冷落了。艺术史研究回到关注经典艺术作品的路径中。理论界对潘氏的兴趣回升,得益于20世纪后期视觉文化的兴起。这个时期,研究者常常把其与卡西尔、穆卡洛夫斯基、索绪尔、福柯等人的学说与声望联系在一起,“潘诺夫斯基无疑已经被各式各样徒劳的学科惯例占有”輦輮訛。也可以说,当20世纪后期人文学科与文化公共领域发生“图像转向”时,图像学被重新提起。米歇尔正是感受到了重提图像学的重要性,所以提倡复兴图像学。在米歇尔看来,复兴图像学不是对潘诺夫斯基的回归,而是超越。如果说潘诺夫斯基奠定了艺术史中的“图像学研究”,那米歇尔呈现的是人文学科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图像转向”。

米歇尔之所以认为复兴图像学必须超越潘诺夫斯基,是因为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试图通过逻各斯把握图像,最终图像学发展成了总体化的抽象视觉史。图像学认为,生成于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包含着特定的主题或思想。这种主题和思想是能用言辞表达并获得广泛认同的抽象时代精神。每一个图像蕴含的丰富文化思想都控制图像的生成,或者可以说,每个时代的图像作品都是时代政治、伦理、宗教、哲学等因素的载体。时代的意识形态观念会赋予一个时代的图像一种同质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从一个时代的观念史中抽象出来,又印证到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它们最终会在图像的构图、主题、材料、形象中呈现出来。例如,潘氏在《图像学研究》中把街上熟人相遇脱帽致敬的场景概括为关乎“一个民族的、社会的以及教育背景的症候,构成个性的一切东西”輦輯訛。可见,潘氏图像学受黑格尔式宏大历史观念的禁锢。贡布里希就曾批判他有黑格尔主义倾向。米歇尔则批评潘氏陷入了“科学的诱惑”,称“图像学就是把他者吸收进一个同质的、‘统一的’透视之中的科学”輦輰訛。潘氏过分概括化的宏大叙事,正是米歇尔复兴图像学所要抵制和超越的。米歇尔从长计议,提出了复兴图像学的基本主张。首

先,把人类主体理解为由语言和图像共同建构的存在者;其次,让图像学与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对话。米歇尔隐喻性地描绘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彼此相遇的认知场景,用意在于让图像学具有意识形态批判的意识,同时对意识形态场景做图像学分析。在米歇尔看来,用意识形态分析图像学,潘氏把街上熟人脱帽致敬的场景,解释为关乎“一个民族的、社会的以及教育背景的症候”,是值得反思的輦輱訛。在米歇尔看来,潘氏的图像学类似于掌控他者的“全景监狱”,因为他企图用普遍、一致的概念解释视觉现象,这样就把视觉现象统一乔装成普遍、自然的历史文化形象。这应该是潘氏为了图像学研究而“截图”分析的结果。这样看来,潘氏的图像学并不是客观解释图像的科学,而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

如果要对一个意识形态场景做图像学分析,理应克服话语对图像的干涉(因为意识形态是由话语建构的)。通过潘诺夫斯基与阿尔都塞的比较,米歇尔要表明的是,传统图像学是一门运用图像解释的模式抹杀冲突与差异、把他者同质化为统一话语之中的学科。由此来看,复兴图像学,理应关注由语言和图像共同建构的存在者,即那个既说又看的主体。因此,理论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视觉经验领域,或仅仅采用文本分析的模式,而应把研究从已有的“认识论的‘认知’背景转换成道德的、政治的和诠释的背景”輦輲訛,在跨学科的视域中展开对图像意识形态性的批判认识,即“把图像当作视觉性、机器、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要认识到,观看行为(观看、凝视、浏览以及观察实践、监视与视觉快感)可能与阅读的诸种形式(解密、解码、解释等)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模式可能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輦輳訛。既然已有的文本模式或理论话语禁锢了人们对图像的理解,那么

—元图像。复兴图像学必须放弃这种观念。米歇尔提出一种新主张,即探索图像的自我呈现——

三、元图像

元图像即关于图像的图像,是一种能自我指涉的图像。米歇尔之所以提出元图像问题,是因为他认为人类不仅是语言的生物,还是形象的生物。就是说,人类呈现世界的方式是由语言和图像共同承担的。但是,在过去,图像总是附属于语言的,图像的意义是按照语言模式呈现的,可以说图像总是被呈现为语言性的事实。米歇尔提出元图像,是要把图像还原为一种图像事实。因此,元图像就成为理论的切入点,当然这也是他在后现代理论视域中突破传统认识论视域中的图像理论的全新表述形式。米歇尔说:“本文的目的不是从艺术或语言派生一个图像自我指涉的模式,而是看图像是否提供了自己的元语言。我想要验证的观念是:图像也

—有关图像的东西。”輦輴訛许能够反映自身,能够提供二级话语,告诉我们——

—至少向我们展示——

米歇尔没有套用语言学的模式分析图像,而是开辟了图像研究的新路径,探究图像的二级话语,即图像背后的图像,也可喻为发现图像的元语言。他的意指是关于图像的图像,所以他放弃了传统艺术体制对艺术作品内涵意义或形式的探究,也放弃了用语言模式探究艺术作品。他的理论聚焦点是:图像能否呈现自身?它是怎样把观者的注意力转向形象的制作过程?正如“我不认为图像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或深刻的哲学意义,它们仅仅呈现了图像反他自己所言,

映自身的解释的方式”輦輵訛。

《图像理论》列举了斯坦伯格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螺旋》来表明元图像。作品描述一位绅士正在拿着画笔作画,他画出来的图形是螺旋式的,画面中,他已经画到了螺旋的最内侧,绅士自己置身于螺旋的内侧,他周围的空间已经被涂满了。画作的外围是屋子、树木、山头等景观。米歇尔评述道:“这位绅士控制着这里的风景;他高高在上,就像在旋风中矗立于造物

之上的天神。他看起来目空一切,他的注意力(如果有的话)凝聚在他描绘的那条线画笔触及的那一点上,或者是退回内心,被下垂的眼睑和无表情的嘴巴遮蔽着。……他所处世界的全部,包括他自己,都是他本人创造的。甚至签名、标题和底部的出处(ST1964New World New Yorker)都出自他的画笔。”輦輶訛米歇尔对这幅画的解读有三种:(一)《螺旋》是现代绘画史的一个寓言,即绘画史开始于再现外部世界,终结于表征内部抽象世界;(二)它是现代艺术家的写照,现代艺术家的生命就如同封闭的螺旋一样,越来越窄,排斥了螺旋外的广袤世界,只能靠自己的本质过活;(三)它是观者“图像转向”后的世界写照:画中绅士是一个观者的形象,也许是一个“纽约客”,“新世界”不过是美国人的“1964年”,这是一个通过图像生产而建构生成的世界。画中描绘了后现代文化中的“图像转向”,即我们生活在一个形象的世界里,套用德里达的话说,这个世界除图像之外一无所有輦輷訛。《螺旋》是作品的表层形象,即一级表征。画中绅士作画,是嵌入的内在形象,即二级表征。这部作品描绘一次绘画的全过程,具有把绘画过程理论化的意义,而这种理论化没有借助语言,完全是由图像自身来实现的。螺旋形状的封闭结构消解了再现论中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在这里,作品不再是模仿之物,或外部世界的影子,而是呈现了绘画本身。当然,观者无法清楚知道绅士画出的全部内容,作品的表层形象与内在形象界限模糊,也就是说观者通常会把二者融合在一起。米歇尔就是这样看图的,他没有用再现论把它看做是客体的摹本,而是把它与艺术史、艺术家、观者等有关图像自身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作品就成为上述不同知识体系的表征。

因此,元图像表明了图像不仅仅是可见世界的视觉表征,还可以是图像自身的表征。图像呈现的意义是通过观者来实现的。观者会将其与特定的话语、学科、文化观念等相联系,它就成为不同学科知识领域中的理论性图像。当然,无论观者在阐释过程中试图运用的参照物是哲学、艺术、历史还是宗教等,都是图像在不同学科话语系统中的“游戏”,正如语言游戏一样。元图像在不同学科话语中的种种“游戏”,使其成为一种“超图像”(hypericon),即架构理论意义的图像。因此,观者对图像的把握,也就成为进入某种学科话语系统的途径。这也是米歇尔在人文学科与文化公共领域中谈图像转向时提出元图像的原因。他谈到:“元图像是一架能够移动的文化机器,它既可以发挥边缘作用,做插图;也可以发挥核心作用,做概括的形象,我称它囊括了整体知识的‘超图像’,一种知识理论。”輧輮訛

元图像之所以是“超图像”,就在于它跨越了学科边界,如语言一样游弋于各学科,正如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游戏说”阐明语言表达的意义产生于特定语境中的语言实践,元图像的意义同样深嵌于不同学科话语中。图像符号的意义并不是确定的,一幅元图像的意义也是含混的。米歇尔对《螺旋》的三种解读无法穷尽作品的意义,只是不同知识话语对这幅元图像的介入产生的结果。可见,探讨元图像也颠覆了过去寻求图像意义客观性、确定性的图像解释理论,例如,图像学致力于阐释图像的历史文化意义。透过元图像来看,图像学仅仅是对图像的一种阐释。元图像可以理解为“图像游戏”的隐喻,它表明了图像自身的言说方式,观者只是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对其介入。因此,元图像同时打开了图像与语言之间关系的重要维度。

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话题。过去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集中在诗与画比较研究。古希腊以来,诗与画的本质就被认定为模仿,二者相似的观念颇为流行,在此基础上,二者也被划定了界限。一般而言,诗被理解为语言艺术,它具有听觉性、动态性、时间性、连续性的特点;画是凭借线条和色彩等自然符号建构起来的艺术,具有视觉性、静态性、空间性、整体性等特点。这样的观点在达·芬奇《论绘画》、莱辛《拉奥孔》中都有体现。看来,诗画比较研究的基础是把二者使用的媒介本质化。可以说,这预设了诗画模仿的是同一个世

界,只是观看之道不同。米歇尔强烈批判这种传统观念。他认为,诗画比较研究是一种宏大叙事的理论表述,经过上千年之后,二者比较的框架已经被历史化了。诗画比较被限定在同质的概念前提下(符号、艺术品、再现等),探讨一个时期流行的主导的历史和概念范式,并把其高度概括化后再与诗画匹配。这种比较研究是由知识的行政结构决定其比较的结果的(如乔托与但丁的比较,主题是文艺复兴,并不是形象与文本的关系),往往会忽略诗画可能表现出的与宏大叙事的不相容性、异质性、对抗的他性因素。

要把图像与语言从诗画比较的宏大叙事传统中解放出来,米歇尔采取超越比较研究的方法,询问词语与形象之间的差异(或共同点)究竟产生了那些差异。其实,结合米歇尔对图像的意识形态分析,这个问题就清晰了。图像地位在历史中浮浮沉沉,人类对其顶礼膜拜或心存恐惧,多与社会的政治、宗教或制度有关,以至于哪些可看、哪些可说、怎么看、怎么说都是如此。可见,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不只是媒介、艺术的问题,还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斗争的问题。正如福柯认为词与物的关系是无限的,米歇尔也认为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也是无限的,要呈现这种无限关系,就要突破语言一贯以来对图像的掌控,讨论图像的本体性。米歇尔后来在《图像想要什么?》中通过对图像生命意义的解读,展开了对图像本体的解析。

总体来说,米歇尔并没有建构完整的图像理论体系,如他所言,他在“图绘理论”(不是阐发一种图像的系统理论,而是关注文化实践活动中的图像表征,并试图通过图像研究来囊括整体的知识体系)。可以说,米歇尔的意义是启发式的,“图像转向”是开端,重要的是在“图像转向”之后,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需要思考哪些新课题。

①尼尔·柯蒂斯(Neal Cutis)主编的文集《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Oxon:Routledge,2010)收集了米歇尔与

戈特弗里德·伯姆就“图像转向”展开的对话以及近几年研究米歇尔图像理论的论文。此外,“图像转向”还是

诸多视觉文化研究者谈论的范畴,米尔佐夫、豪厄尔斯、艾尔金斯等都对此有过讨论。

②尹德辉的文章《新世纪以来国内“图像”研究述评》(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总结了“图像转向”在我国

出现以来,哲学、文学、艺术、视觉文化四个基本研究范畴构成了图像研究的几个维度,即,文学和艺术两个

领域体现了文字和图像的横向共时性比照关系,哲学突出了对图像的本体性研究,视觉文化则侧重于图像

的当代社会实践性。

—对W.J.T.米切尔的理解与误解》,邹跃进、顾丞峰主编《批评家》第四辑,

③参见刘晋晋《图像的晕头转向——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④⑤輥輱訛W.J.T.Mitchell,What Do Pictures Want?:The Lives and Loves of Image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p.2,p.85,p.6.

⑥指图像学传统,主要研究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多指圣像画)的涵义。米歇尔认为这个传统开始于

1592年里帕的《图像学》,终结于1939年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

⑦⑩輥輳訛輥輵訛輦輮訛輦輰訛輦輱訛輦輲訛輦輳訛輦輴訛輦輵訛輦輶訛輦輷訛輧輮訛W.J.T.Mitchell,Picture Theory: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16,p.15,p.11,p.13,p.17,p.34,p.26,p.33,p.16,p.

38,p.38,p.40,p.41,p.49.

⑧⑨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第7页。

—W.J.T.米切尔教授访谈录》,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輥輯訛輥輰訛刘禾:《知识分子和批评思考的视域——

輥輲訛輥輴訛Neal Curtis(ed.),The Pictorial Turn,p.22,p.20.

輥輶訛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1页。

輥輷訛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王平复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輦輯訛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年版,第2页。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颖

原型理论与基本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认为: ①?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一个事物要么符合充要条件属于这今范畴‘要么不符合充要条件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②?特征是二元的?,对于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者不具备;因此范畴可采用二元划分法、即。某一个体要么属于该范畴,要么不属于该范畴。 ③?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实体就是范畴成员,不符合的实体肯定就不是范畴成员,即?范畴并无内部结构?。 ①?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问没有典型性差异,不存在某一成员比另一成员更为典型。 家族相似性—— 例如,我们称之.为?游戏?的事情吧。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等。对所有这一切,什么是共同的呢?……如果你观察它们,你将看不到什么全体共同的东西,而只看到相似之处.看到亲缘关系。甚至一整套相似之处和亲缘关系……例如。看一看棋类游戏以及它们的五花八门的亲缘关系。再看一看纸牌游戏,你会发现,这里与第一组游浅有许多对应之处。但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丢失了,也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却出现了。当我们接着看球类游戏时,许多共同的东西保留下来了,但也有许多消失了。——它们都是?娱乐性的?吗?——看一看技巧和运气所起的作用.再看看下棋的技巧和打网球的技巧的差别。现在再想一想转圈圈游戏那类游戏;这里有娱乐性这一要素。但是有多少别的特征却消失了。 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它项拥有至少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 ①范畴成员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例如+[游戏]中的牌类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并不享有一组足以区别[游戏]和[非游戏]的共同特征。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看《美丽心灵》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 解读《美丽心灵》中纳什的心理历程 1. 影片简介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Nash)。此片2001 年上映,2002 年几乎包揽了电影类全球最高奖项。影片的前半部分展现的是一位天才在竞争、自身重荷下的逃避与崩溃。而对亚当?斯密的经典理论的重新阐释,使他一鸣惊人。工作期间,纳什两次进出五角大楼成功破译了苏联密码。然而,渴望巨大成就的迫切感与性格的薄弱交织,彻底分裂了纳什的性格,令他沉溺在幻境中不可自拔,直到最后被送入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几经反复,在医生的治疗和妻子爱的鼓励下,他摆脱了幻象世界的纠缠,回到现实世界中。1994 年诺贝尔奖之夜,纳什向全世界表达了对妻子的敬意。 2.荣格原型理论 荣格是著名的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把整体人格称为“心灵”,认为心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的人格结构,其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意识以自我为核心,是能被个体感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是被压抑的、被遗忘的知觉、思想和情感;在心灵的最底层是集体潜意识,它是荣格理论体系的核心。集体潜意识是通过遗传存在于心理机能和人脑结构中,是由所有的本能及其相关的所有原型构成,本能是一种行为模式,原型是本能行为的无意识意象。原型是“产生同样想象和观念的倾向”。它可以把个人经验引向某个方向,使个体以期祖先面临类似情境中所表现的方式行动。原型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反复发生的心理结构内容。作为“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生活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但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原型与相应个体的结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某一特定文化的意象。荣格一生中识别了不计其数的原型,有人格面具原型、阴影原型、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自性原型、上帝原型、英雄原型、魔鬼原型、智慧老人原型、水原型、火原型、死亡原型、再生原型等。其中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是荣格学说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型,它们

基于OpenCV识别库的面部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

基于OpenCV识别库的面部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J2EE技术并以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技术为基础,实现一套具有身份验证功能的面部图像识别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依托于J2EE的稳定性和Java平台的可移植性使得本系统可以在各个操作系统平台中运行,同时提供在互联网中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一套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标签:OpenCV;人脸识别;生物学特征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由于人们隐私信息的保护意识薄弱,出现了许多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人们对于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许多技术被应用到信息安全领域中来。较为先进的技术有虹膜识别技术、遗传基因识别技术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等。而论文采用的是当前热点的面部图像识别技术。 1 系统实现算法及功能分析 1.1 面部图像的生物学特征模型的建立 本系统是利用面部图形的生物学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由于每个人的面部图像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又具有一定的通性,需要应用生物学中相关知识加以解决。可以利用已有的生物学测量手段以及现有的算法构建人的面部图像生物学特征模型(简称:面部模型),并应用于系统中,面部模型的建立为面部图像识别的功能提供实现依据。 1.2 知识特征库及面部识别引擎的建立 在前述面部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库以及面部识别引擎方可进行身份的识别。可经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后建立知识库,并根据知识库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识别引擎。此识别引擎对外开放,在本系统中提供其它外来程序的调用接口,其它系统能够通过本接口实现识别引擎的调用实现对于面部图形的识别,从而达到识别引擎的可复用性。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知识库的智能训练以及半自动构建支持。 1.3 面部图像的采集与预处理 本系统中采用了预留API接口,利用USB图形捕获设备采集数据图像。经过USB设备的捕获,使用JMF(Java Media Framework)来处理已捕获的图像数据,对捕获的图像进行面部图行检测和实时定位跟踪。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看先秦文学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看先秦文学 一、荣格与他的原型理论 荣格(Carl.G.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受弗洛伊德影响走上精神分析的道路,还曾和这位精神分析的鼻祖一道创立了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但随后二人在学术上产生分歧并最终导致彼此的分道扬镳,这以后荣格将自己的精神分析称为分析心理学,成为这一学说的创立者。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主要是建立在“集体无意识”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荣格学说的核心。荣格认为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指人们的活动并不仅仅像弗洛伊德所说的一样全部源于“个人无意识”,事实上在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着一种印记,这种印记是一个种族在长期活动中积淀下来的,类似于遗传基因的“记忆”。它烙印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并且是不会为个人获得的。“集体无意识”的触发需要特定的情境,只有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之下,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才会被触发——才会表现出来。而“集体无意识”一旦被表现出来就成为荣格所称的原型(在神话研究中被称为“母题”,在本文中作者将它与“人的一般本性”等同起来讨论)。 在这儿,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荣格原型理论的构成,因为这将成为我们讨论的依据。荣格在探讨了原型的来源后,提出了原型的四种表现形式(当然原型并不止这四种),它们分别是人格面具(personality)、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animus)和阴影(shadow)。 人格面具,类似于社会学上的“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目的在于迎合别人活着社会对他的期望。荣格认为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它掩饰着真正的自我。 荣格将人格面具成为心灵的“外貌”,而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成为心灵的“内貌”。阿尼玛是指男性心灵中倾向于女性的心理,而阿尼姆斯则是指女性心灵中潜藏的男性心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平衡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二者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被当事人察觉的——“它们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它们才会被激发出来”,当然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这种情境可能就是他所创作的作品。事实上,阿尼玛理论在文学上得到印证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比如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花间词派,花间词派的创作以闺阁词占绝大多数,而这些词作的作者多数是男性,他们从女性的角度去写闺情,其中的佳作惟妙惟肖的描画出了女性的细微心理,当然产生这类词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男权社会,男性把持着言语权力,所以较少女性作家的创作,所以需要男性站在女性角度去进行创作,但就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来说,不得不说也有阿尼玛的显现。在先秦文学中也有这么一位作家的阿尼玛影响了他的创作,我们将在后面再做讨论。 荣格提出的最后一种原型的表现形式——阴影,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概念,阴影指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是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 以上就是荣格提出的原型的四种表现形式,同时荣格也提出只有当一种与特定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这种原型才会被激发,像本能的冲动一样表现出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从四种表现形式中的人格面具和阿尼玛两个方面来简要分析一下先秦文学中的一些现象。

基于OpenCv的图像识别

基于2DPCA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人脸识别技术是对图像和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定位的一门模式识别技术,包含位置、大小、个数和形态等人脸图像的所有信息。由于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所以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了各种领域。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如今已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专注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开发。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该技术的应用、背景、研究方向以及 目前研究该技术的困难,并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运行平台作了简单的介绍。 2)预处理工作是在原始0RL人脸库上进行的。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经过了图 象的颜色处理,图像的几何归一化,图像的均衡化和图象的灰度归一化四个过程。所有人脸图像通过上述处理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光照、背景等一些外在因素的不利影响。 3)介绍了目前主流的一些人脸检测算法,本文采用并详细叙述了Adaboost人脸 检测算法。Adaboost算法首先需要创建人脸图像的训练样本,再通过对样本的训练,得到的级联分类器就可以对人脸进行检测。 4)本文介绍了基于PCA算法的人脸特征点提取,并在PCA算法的基础上应用了 改进型的2DPCA算法,对两者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后者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均大于前者,最后将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和2DPCA算法结合,不仅能大幅度降低识别时间,而且还相互补充,有效的提高了识别率。 关键词:人脸识别 2DPCA 特征提取人脸检测

2DPCA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stract:Face recognition is a technology to detect and locate human face in an image or video streams,Including location, size, shape, number and other information of human face in an image or video streams.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operation speed makes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s work h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1)Explained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 of face recognition,and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face recognition field in general. 2)The pretreatments work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ORL face database. In the image preprocessing stage, there are the color of the image processing, image geometric normalization, image equalization and image gray scale normalization four parts. After united processing, the face image is standard,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some external factors. 3)All kinds of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and detailed describing the Adaboost algorithm for face detection. Through the Adaboost algorithm to create a training sample,then Training the samples of face image,and obtaining the cascade classifier to detect human face. 4)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acial feature points extraction based on PCA ,and 2DPCA is u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CA as a improved algorithm.Performance i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it is concluds that the real time and accuracy of the latter is greater than the former.Finally the Adaboost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2DPCA are combined, which not onl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ecognition time, but also complement each other,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Key words:Face recognition 2DPCA Feature extraction Face detection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实际上,荣格曾把阿尼玛描述为一种灵魂形象,往往在男人的心情、反应、冲动以及任何自发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某种既定的作用,男人总是倾向于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1、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女性内在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女人的阿尼姆斯出现在梦中的时候,最初往往表现以某种大力士或运动员的形象,然后会出现计划、行动以及独立自主的形象,接着会有类似“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罗希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很快便被广泛移用至语言学研究之中,尤其是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领域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型理论试图说明人们形成、掌握和理解概念的心理过程。结构语义学中的成分分析方法认为,词语的意义由最基本的语义原素组合而成。各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一套语义原素,如“椅子”可以分解为“坐具”和“带靠背”两个语义原素。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 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 为了弥补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和“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原型理论就被提了出来。对于原型理论的提出,贡献最大的要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认知心家罗斯(E. Rosch)。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的质疑,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他认为是一种叫做“家族相似性”的相似关系将一些词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颜色等等。到了70年代,罗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的大量研究及其意义理论为原型理论的提 出奠定了基础。 2原型理论

多尺度耦合理论

多尺度耦合理论

何国威、白以龙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尺度力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前沿。在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科学和流体力学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本质都表现为多尺度,它们涉及从分子尺度到连续介质尺度上不同物理机制的耦合和关联。例如,在生物和化学科学里,在分子尺度上的不同性态产生了生物体尺度上的复杂现象;在固体破坏中,不同尺度的微损伤相互作用产生更大尺度上的裂纹导致材料破坏;在流体力学中,不同时空尺度的涡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流动图案。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不同尺度上物理机制的耦合和关联。只考虑单个尺度上某个物理机制,不可能描述整个系统的复杂现象。因此,多尺度力学的核心问题是多过程耦合和跨尺度关联。 多尺度力学是传统的针对多尺度问题研究的发展,但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都研究不 能通过解耦进行求解的多尺度耦合问题。但是,传统的多尺度问题具有相似性或弱耦合,即:不同尺度上的物理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求相似解;或者,不同尺度上的物理过程具有弱耦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平均法求解。然而,多尺度力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强耦合,即:不同尺度上的物理过程既不具有相似性,耦合也不再是弱的了。因此,传统的相 似解和平均法对多尺度力学的问题都不适用。 动力系统理论和统计力学为多尺度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方法。在一个给定尺度上的物理过程可以用动力学方程描述,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主要依赖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尺度上物理过程的相互耦合。如果可以忽略耦合,单个尺度上的物理过程完全可以由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描述,剩下的就是类似于解方程那样的认识过程,原则上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平衡态统计物理里,不同尺度之间物理过程耦合的基本假设是基于等概率原理的统计平均。但是,大多数多尺度问题涉及统计力学中非平衡态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不同的尺度之间存在强耦合或敏感耦合,不能简单地采用绝热近似、统计平均以及微扰等方法处理,而必须将不同尺度耦合求解。特别是存在敏感耦合的情形,小尺度上的某些无序性细节在非线性演化过程中可能被强烈地放大,变成大尺度上的显著效应。统计力学为处理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出发点。一个直接的方法是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分子尺度上的所有细节,然后求得连续介质尺度上的物理性质。但是,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限制,从第一原理出发的直接法并不现实。一个比较现实的方法是寻找中间尺度进行过渡,它包括基于区域分解的准连续方法和基于粗粒化的粒子动力学法。这些构造模型的方法在不同的问题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它们都不具有普适性。最新的发展是建立在齐次化方法上的非均匀齐次法,它试图给出解决跨尺度关联问题的一般框架。 现代力学中两个典型的多尺度问题是流体湍流和固体破坏,它们既有共同点,但又有 所区别:流体湍流表现为不同尺度上多个物理过程的耦合,它没有尺度分离;固体破坏表现为不同尺度上物理机制的跨尺度关联,它具有尺度分离。现详细讨论如下: (1)流体湍流: 在流体湍流里,不同尺度上的涡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流动图案,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机制而又相互耦合。在上个世纪,针对不同尺度上物理过程相似的问题,流体力学家发展了求相似解的方法;针对不同尺度上物理过程耦合较弱的问题,流体力学家发展了小参数摄动法。正是相似解和摄动法解决了航空航天中诸如湍流边界层这样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力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现在对湍流问题的研究与过去有了根本的不同,它表现为要认识不同尺度上不同的物理过程的强耦合。对于这类问题,经典的相似解和摄动法并不适用。 因此,必须发展能解决多尺度现象里多样性和强耦合问题的理论和数值方法。 湍流具有从耗散尺度到积分尺度的连续谱,它没有尺度分离,因此平均法并不适用。 统计物理为湍流的多尺度模型提供了工具。一般而言,湍流的统计特性可以用矩和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但是,矩方程含有非线性引起的高阶矩耦合,概率密度函数方程含有耗散引起的

基于opencv对图像的预处理

基于opencv 对图像的预处理 1.问题描述 本次设计是基于opencv 结合c++语言实现的对图像的预处理,opencv 是用于开发实时的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程序;其中图像的预处理也就是利用opencv 对图像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例如对图像的对比度、亮度、饱和度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对图像进行缩放和旋转,这些都是图像预处理简单的处理方法;首先通过opencv 加载一幅原型图像,显示出来;设置五个滑动控制按钮,当拖动按钮时,对比度、亮度、饱和度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调节缩放的比例和旋转的角度,来控制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出符合调节要求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他们的之间的变化。 2.模块划分 此次设计的模块分为五个模块,滑动控制模块、对比度和亮度调节模块、饱和度调节模块、缩放调节模块、旋转调节模块,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图一、各个模块关系图 调用 调用 调用 调用 滑动控制模块 对比度和亮度调节模块 饱和度调节模块 缩放调节模块 旋转调节模块

滑动控制模块处于主函数之中,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通过createTrackbar创建五个滑动控制按钮并且调用每个模块实现对图像相应的调节。 3.算法设计 (1)滑动控制: 滑动控制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通过创建滑动控制按钮调节大小来改变相应的数据,进行调用函数实现对图像的编辑,滑动控制是利用createTrackbar(),函数中包括了滑动控制的名称,滑动控制显示在什么窗口上,滑动变量的地址和它调节的最大围,以及每个控制按钮应该调用什么函数实现什么功能; (2)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 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的原理是依照线性理论,它的公式如下所示:g(x)=a* f(x) +b,其中f(x)表示源图像的像素,g(x)表示输出图像的像素,参数a(需要满足a>0)被称为增益(gain),常常被用来控制图像的对比度,参数b通常被称为偏置(bias),常常被用来控制图像的亮度; (3)饱和度的调节: 饱和度调节利用cvCvtColor( src_image, dst_image, CV_BGR2HSV )将RGB 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其中“H=Hue”表示色调,“S=Saturation”表示饱和度,“V=Value ”表示纯度;所以饱和度的调节只需要调节S的大小,H 和V的值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变; (4)旋转的调节: 旋转是以某参考点为圆心,将图像的个点(x,y)围绕圆心转动一个逆时针角度θ,变为新的坐标(x1,y1),x1=rcos(α+θ),y1=rsin(α+θ),其中r是图像的极径,α是图像与水平的坐标的角度的大小; (5)缩放的调节: 首先得到源图像的宽度x和高度y,变换后新的图像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x1和y1,x1=x*f,y1=y*f,其中f是缩放因子; 4.函数功能描述 (1)主函数main()用来设置滑动控制按钮,当鼠标拖动按钮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大小,实现手动控制的功能,当鼠标拖动对比度和亮度调节是,主函数调用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其基本单位词汇,如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就是词汇的储备量不足。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指出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词的原型意义的讲解,指引学生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词的不同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条理清晰,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储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词词汇教学 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词汇的学习。在我国众多英语学习者中,大多数人认为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目前市场上词汇类的书籍可谓铺天盖地,五花八门。这一方面体现出学习英语的热情,另一方面暴露出常规课堂词汇教学的不足。人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方式来了解认识世界。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分类和定位。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范畴化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脑通过某种符号系统把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信息的过程,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也是构建范畴的基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了它对英语词汇教学及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一、原型范畴理论简介 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是经典范畴理论,经历了从批判到发展、丰富的过程。客观主义的经典范畴观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对范畴的划分。第一个发现经典范畴理论缺陷的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发现游戏范畴不符合经典范畴模式。美国心理学家Rosch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说明许多范畴的构成都有一个原型。某一事物是否隶属于某范畴,要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在维特根斯坦和Rosch的基础上,莱考夫、拉波夫等人也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综上所述,原型范畴理论是指:一个范畴由一些足够相似的成员组成,本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即最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是原型,其他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以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为中心建构,其边界可以逐渐向外扩展,形成不确定的更大范畴,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词汇习得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及词汇习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掌握基本范畴词。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具有原型特征的基本范畴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利工具。Rosch认为人们对于基本词汇的学习和使用较

复合材料板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多尺度方法

复合材料板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多尺度方法 王自强 摘要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和日常工业用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们经常被制备成板或者壳的形式。因此,针对复合材料板的宏‐细观模型、性能预测、优化设计,以及复合材料板在各种物理和力学荷载作用下的弯曲行为分析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复合材料板静、动力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多尺度方法,其结果将为复合材料板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第一部分研究周期性复合材料板在静力作用下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双尺度方法。首先,从三维的线弹性方程出发,在细观上定义三维的局部单胞函数,并利用它求出均匀化系数和定义出均匀化方程。其次,利用Reissner-Mindlin位移模式求解均匀化方程后,把得到的局部单胞函数和均匀化解组装成复合材料板弯曲问题位移场的二阶双尺度逼近解。然后,分析了该近似解在点点意义下的对原始方程的近似性和在能量模意义下的整体近似性。最后,给出了典型算例,其数值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第二部分研究周期性复合材料板在稳态热‐力耦合作用下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双尺度方法。首先,从三维的稳态热‐力耦合方程出发,在细观上定义能够反映温度增量对位移场影响的三维的局部单胞函数,并利用它求出均匀化系数和定义均匀化方程。其次,对于均匀化的温度场采用积分投影近似,均匀化位移场采用Reissner-Mindlin位移模式求解。然后,由它们组装出温度和位移场的高阶双尺度渐近展开式并给出计算温度场和位移场的二阶双尺度算法,进一步得到温度梯度、位移、应变和应力的二阶双尺度算法。分析了二阶双尺度近似解在点点意义下对原始方程的近似性和在能量模意义下的整体的近似性。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其数值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研究周期性复合材料板在瞬态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弯曲行为分析的高阶双尺度方法。首先,从三维的瞬态热‐力耦合方程出发,在细观上定义能够反映应变率对温度场影响以及温度增量对位移场影响的三维局部单胞函数,并利用它们求出均匀化系数和定义均匀化方程。其次,对于均匀化温度场采用积分投影近似和均匀化的位移场采用Reissner-Mindlin位移模式求解。最后,由高阶的双尺度渐近展开式给出计算温度场和位移场的二阶双尺度算法,进一步可以得到温度梯度、应变和应力的二阶双尺度算法。并分析了二阶双尺度近似解在点点意义下的对原始方程近似性和在能量模意义下的整体的近似性。 高阶多尺度方法可以作为解决类似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可以应用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设计及其工程实践。 关键词:复合材料板,弯曲问题,热‐力耦合问题,高阶多尺度方法,近似性分析

荣格理论

沙盘游戏的理论背景:荣格的基本理论 尽管在普通的心理学历史教科书中,荣格学派仍然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或发展,但是荣格学派也早已自成体系。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样,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独具匠心的创造。1950年,波林在其《实验心理学史》中评价弗洛伊德的时候曾做了这样的表达:如果弗洛伊德不幸窒死于摇篮之中,时代是否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呢?对此波林十分犹豫地说:“这很难回答,因为历史的动力说还缺乏控制的实验。”但是时间能够对所有的理论做最好的解说。若是波林能够再晚12年修订他的《实验心理学史》的话,那么或许他会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做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在那十几年中,荣格的理论及其贡献,已经足以让心理学史家们充满信心。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或者说,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个人无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2] 荣格在其自传中说,他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得自于1909年与弗洛伊德一起访美归来的途中所做的一个梦。荣格曾这样陈述他的梦: (在梦中)我的身处在一所我不认识的两层楼的屋子里。但它是“我的房子”。我发现自己是在楼上,有点像是客厅的感觉,做工精致的老式家具,以及墙上悬挂着一些古老的珍贵名画。我奇怪这陌生的房屋怎么会是我的家。不过我想,“还不错。”于是我更想知道一楼是怎样的,便沿着楼梯走到了楼下。在这里,一切东西都显得更加古老,我意识到房子的这一部分大概可以追溯到15或16世纪。家具陈设似乎是中世纪式的,地面铺的是红砖。这里的光线不足,显得阴暗一些。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房间,心里想道,“唔,我实在得探究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原型意象 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荣格也

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象征的物质成分使意识处于激活状态,意识受到象征的激活,而把兴趣指向象征,并力求去理解它。这就是说,象征除了“能量转换者”的动力学作用之外,也是“意识塑造者”。它迫使心理去同化象征中所包含着的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内容。同时,由于原型及原型意象总是具有其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因而一旦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际的临床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以及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治愈功能与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意象、象征与想象,也就成为荣格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特色。 荣格曾根据自己的分析与体验,以及自己的临床观察与验证提出了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儿童,阴影和自性等诸多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行为。 1、阿尼玛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是男人内在的一种原型女性的形象,也是田人对于女人的个人情结。当我们关注她的时候,她就会有成长与发展,当我们忽视她的时候,她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测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测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余新刚 摘要 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测是对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的基础,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包括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的预测。到目前为止,对于复合材料刚度参数的预测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然而对于强度参数的预测仍然是一个难题。在众多成熟的刚度预报方法中,基于均匀化理论的多尺度方法是一种适应于周期性构造复合材料的,通用、高效、精确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报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首先,本文针对具有周期性构造的复合材料,将其强度参数分解为局部拉伸、弯曲和扭转三种单因素的强度行为,采用直杆拉伸、弯曲和扭转三种承载模型,给出了周期性复合材料的线弹性强度预测方法,主要结果是:推导了用于强度参数预测的多尺度公式,给出了周期性复合材料直杆在拉伸、弯曲和扭转状态下的应变场表达式。通过大量的数值算例,以及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作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对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以验证多尺度分析方法在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方面的有效性。随后对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的强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细观特征参数:纤维体积含量和编织角,对强度的影响,其结果对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随机构造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测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在介绍了一种含大量随机颗粒分布复合材料数值模拟算法的基础上,发展并实现了针对这种三维区域的四面体网格剖分算法,为进一步的强度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数值模型。进而,本文针对随机颗粒分布复合材料的特点,将其表征为具有周期性随机分布颗粒的复合材料,推导了基于统计概念的多尺度分析的强度预测公式,给出了直杆均匀拉伸、悬臂梁纯弯曲和圆形常截面柱体扭转的应变场表达式,以及统计意义下的随机分布复合材料的线弹性强度预测算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试验。通过与物理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周期复合材料,随机复合材料,四步法,多尺度分析,强度预测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 继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在我国正在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注意,文艺界对于荣格思想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惹人注目,它的种族心理积淀学说已经开始渗透到文艺界的众多领域。而继荣格之后,原型批评已经初见端倪并日益完善,批评家们一改昔日近距离直视作品的习惯,开始“向后站”,从远距离处审视,力图把握文学作品的宏观体貌,寻找具体作品与时代及人类文化母体相联接的纽带。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 “我的人生历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实现的历程。” ——C.G 荣格 C.G荣格(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勒雷指导下在苏黎士大学的精神病研究所任职,后来退职,自己开业。1933—1941年任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 荣格在早期临床实践中,创立了“词语联想”测试法。他用这种方法去寻找和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隐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结”概念。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荣格曾追随弗洛伊德五年,1913年终因和弗氏见解不合而与之中断关系,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荣格热衷于宗教和神话,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较强的神秘主义色彩和超验主义。总体上说,荣格的理论仍然是以弗氏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但也在许多基本概念和观点上对弗氏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发展。如:他对无意识、力比多、自我等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他的关于“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而且早已成为一般的常识。 数年以来,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一位观点与精神分析学的弗洛伊德学派相当一致的精神分析学家。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荣格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一开始,荣格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情综心理学,而后又把它叫做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心理学体系不仅仅只包括种种概念和理论公式的主体,而且还容含着治疗有精神问题的人们的种种方法。 二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的自在之黑暗中点燃光明之焰。” ——C.G 荣格 荣格的普遍影响,体现了他的主要理论主张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等方面的研究,而这方面是他文艺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核心。

最新基于OpenCV与深度学习框架的物体图像识别

基于OpenCV与深度学习框架Caffe的物体图像识别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卷积神经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采用OpenCV深度学习模块DNN与深度学习框架Caffe进行物体识别。采用OpenCV 中的DNN模块加载深度学习框架Caffe模型文件,对物体图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在物体的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一.概述 1.1 OpenCV简介 OpenCV于1999年由Intel建立,如今由Willow Garage提供支持。OpenCV 是一个基于BSD许可(开源)发行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可以运行在Linux、Windows和Mac OS操作系统上。它轻量级而且高效——由一系列C 函数和少量C++ 类构成,同时提供了Python、Ruby、MATLAB等语言的接口,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很多通用算法。其最新版本是3.2,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OpenCV致力于真实世界的实时应用,通过优化的C代码的编写对其执行速度带来了可观的提升,并且可以通过购买Intel的IPP高性能多媒体函数库(Integrated Performance Primitives)得到更快的处理速度。在其最新版3.2版本中,已经添加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块,并支持深度学习框架Caffe模型(Caffe framework models)。 1.2 深度学习框架Caffe简介 Caffe(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是一个清晰而高效的深度学习框架,其作者是博士毕业于UC Berkeley的贾扬清,曾在Google 工作,现任Facebook研究科学家。Caffe是纯粹的C++/CUDA架构,支持命令行、Python和MATLAB接口;可以在CPU和GPU直接无缝切换。Caffe的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