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表现特征.

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表现特征.

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表现特征.
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表现特征.

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表现特征

内容摘要:“衬词”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民间歌曲中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民族音乐特点,总结民族音乐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歌曲衬词特征我们的祖国具有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绚丽。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反映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不但体现在创作、表演和理论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表情达意的“衬词”语言上。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衬词”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但有助于民族风格的体现,也有助于地方色彩的突出,更有利于歌曲情感的积极表达。它在音乐性格的刻画上,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民族音乐特点,总结民族音乐规律,对民族音乐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衬词”,就是在歌曲中,除格式规定的字数以外,为了行文和歌曲的演唱需要而增加的字。如歌剧《刘胡兰》“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天气(那个)虽冷心里热”中的“那个”就是衬词。衬词作为一种音乐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其表现力也是十分丰富的。“衬词”在歌曲创作中,运用是否准确,是否恰当,其形象性、生动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体现着民族风格、地域特色,而且也影响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这种准确与恰当、形象与生动、模仿与模拟,就是“衬词”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几个重要的表现特征。 1.“衬词”语言在民族、地域风格上的准确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语言上、表情达意的方式上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衬词”也是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其“衬词”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它的准确性。“衬词”作为歌词中一种表情达意的语言元素,在其运用上应该准确鲜明,并体现其民族特点,地域特色。它作为一种音乐情感语言,一种音乐情感表达元素,在民族、民间歌曲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但体现在民歌中,也体现在当代很多优秀作品之中。如歌曲《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四川民歌,产生并流行于四川康定,所以又叫《康定情歌》。这首歌旋律优美、抒情,描写了康定城里年轻人的爱情。歌中的“溜溜”就是衬词,它活跃了节奏,舒展了歌腔,使歌曲的表现更加生动、风趣,不但体现了四川特有的地方色彩和特征,而且也增添了歌曲的表现力。又如民族风格创作歌曲《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歌曲融入了藏族民间旋律,具有浓郁的藏族色彩。歌曲高亢、朗洁,不但唱出了蓝天的圣洁,也倾注了人们对高原的赞美之情。曲中的衬词“呀朗索”就具有浓郁的藏族韵味,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都用到了“呀朗索”这种衬词语言,特别是尾声,运用变奏手法,唱出了高亢、明朗的天外之音,令人耳目一新,雅韵脱俗。所以说,“衬词”语言在民族、地域风格上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衬词”语言的重要表现特征,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体现了民族风格,也体现了地域的特点。 2.“衬词”语言在情绪渲染、情感抒发上的恰当性恰当,即适当、妥当、合适之意。民族歌曲创作中,除准确把握“衬词”的民族风格与地域色彩外,恰当地运用“衬词”渲染气氛,表现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情感的表达主

要靠的是旋律,“衬词”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在起着积极的作用。“衬词”运用是否恰当,用在什么位置,这对歌曲的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恰到好处地应用“衬词”,不但能深刻表现歌曲内涵,而且能增添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更强。如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曲改编于1972年,它的原型是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歌曲表达了人民对陕北红军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歌曲的B段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快板。曲作者刘峰在这里为了渲染气氛,使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在每句歌词的句读之间,加入了陕北地区特有的衬词语言:“哎咳哎咳哟”和“衣儿呀儿来吧哟”。这种恰到好处的“衬词”应用,不但增长了句子,扩大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使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欢快了,情感的抒发也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充分地体现了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语言特征和音乐特点。又如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张名河词,程恺、吕远曲),该歌旋律一波三折,婉转起伏,采用了我国冀东地区乐亭影戏的音调加以发展而成,很有特色。曲作者在这里独特地采用衬词“哎啦哎嗨嗨……”结束的表现手法,用十一小节的大段衬腔(衬词),把歌曲的情绪推到高潮。这种恰到好处的“衬词”运用,改变了歌曲结构的方整性,使结束句得到了扩充,旋律得到了延伸,更为重要的是使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意境深远,形象感人。 3.“衬词”语言在意境描述上的鲜明形象性音乐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人们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好像直接接触到实际生活一样,甚至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因为音乐艺术反映社会生活有它的特殊性,它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其实,在民歌中,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衬词”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也有其鲜明的形象性,这种鲜明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歌曲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或对事物情趣的描述上。如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是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山歌,歌曲表达了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思想情感。旋律清新质朴,乐观爽朗。句间夹用衬词“啰喂”“郎郎采匡采”“郎啰”等,形象地模仿了呼牛吆喝声和锣鼓声,充分表达了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歌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通过拟声衬词的模仿,也表现得非常生动活泼。又如东北民歌《小拜年》,歌曲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回家过年的情景,曲调欢快流畅,活泼风趣。句间运用的衬词语言“哎哟哟哟哟哟”“哎嗨哎嗨哎嗨哎哟”富有生活情趣。特别是东北小调特有的韵味加上衬词的巧妙配合与辅助,非常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歌中青年男女回家过年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4.“衬词”语言在人物性格刻画上的生动性任何艺术作品,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情感。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非常注重性格的生动,形象的鲜活。要做到这点,除旋律、节奏等因素外,性格生动、情感准确的“衬词”语言,在歌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音乐性格的生动虽然不取决于“衬词”的表现,然而形象生动的“衬词”语言,确实能给歌曲注入新的生命,使歌中人物的性格变得生动鲜活,它有时能起到实义歌词所不及的作用。如电视剧《水浒传》的插曲《好汉歌》(易茗词,赵季平曲)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歌曲在音调上,在“衬词”的运用上,采用了山东筝曲《呀儿哟》和豫东小曲《锯大缸》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无论曲调还是“衬词”的运用,都体现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特别是颇具特色的衬词“嗨呀依儿呀,嗨嗨依儿呀”“嘿嘿嗨呀乎嘿嘿嘿”与旋律的巧妙结合,节奏上的精心安排,加上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使歌中人物的性格

非常生动、形象非常鲜活。刘欢高亢而又淋漓的演唱,一群活灵活现的梁山好

汉英雄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充分地表现了梁山好汉的豪情气魄,使人百

听不厌。 5.“衬词”语言在生产、劳动歌曲中的模拟性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的。它是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

会现实生活,通过表情达意引起人们对一定生活情景产生联想,用“以声表

情”的方法来创造“声情并茂”的听觉艺术的。它有时采用模拟自然界声音的

手法,使欣赏者产生比较具体、确定的联想。如有些乐曲中模拟鸟鸣、流水、

铜号、牧笛、晚钟、惊雷等声响,作为对春天、早晨、日暮、风暴的描绘。其

实,在民歌中,在民族歌曲创作中,运用拟声“衬词”来模拟鸟鸣声、纺车

声、锣鼓声用以表达情感、表现情绪、刻画意境、增添情趣是非常多见的,也

是非常形象的。如江西民歌《斑鸠调》,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错落有致,

歌中多处运用拟声衬词模仿斑鸠叫:“叽哩古噜、古噜叽哩”;杜鹃叫:“咕

咕古古、古古咕咕”;哈蟆叫:“哥咯国国、国国哥咯”等,这种“衬词”的

应用,非常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不但形象地表现了田间劳动的场面和劳动时

的愉快心情,同时也为歌曲增添不少的生活情趣,使人听后心旷神怡。又

如河北民歌《献花》,歌中运用拟声衬词“七不咙咚锵咚锵”“八不咙咚锵咚锵”来模拟热闹场面的锣鼓声,用以营造和表现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歌曲中

这种拟声衬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群众向八路军献花的热闹场景。综上

所述,“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上五个方面。它在歌曲中

的表现力,虽然离不开曲调、节奏等诸多因素的配合,但它在表情达意、情感

抒发、意境描述、形象刻画等方面,确实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表现力。它是劳

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一束璀璨夺目的奇葩。

参考文献:[1]孟欣,何悦等.影视歌曲集[W].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年. [2]方智诺.歌曲写作与分析[W].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荟萃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

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弘的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特殊音乐题材,在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及演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主要是通过其语言本身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和押韵来实现的。本文挑选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作为分析对象。以古诗词的吟诵特征为立足点,结合字词的平仄韵律与声乐演唱技巧,探索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吟诵特征对其演唱方式和意境表达的影响。 一、诗词背景 《国风?周南?关雎》又名《诗经?周南?关雎》、《周南?关雎》,创作于周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国风”的第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论语》多次提及《诗经》,但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见其特殊地位。 《关雎》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抒情歌,久传民间;显示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兴”。诗词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叠韵(窈窕)、双声(参差)、既叠韵又双声(辗转)等形容词的运用和不入韵的“之”――虚字脚,而以虚字脚前一字为韵,韵脚参差变化;配合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

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全诗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诗词形象十分生动活泼,颇有画面感。 二、《关雎》的音乐风格 《关雎》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谱曲所作。赵季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以弘扬民族风格创作最为突出。他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创作才华,被称为“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赵季平在《关雎》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很好地展现了他的音乐理念和风格取向――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 体现得淋漓尽致。歌曲既古典也现代、既热烈又婉约,是现代歌曲创作技法和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关雎》曲调婉转、清丽优美、情意绵绵、似诉似吟;运用的是典型的羽调式风格,以再现的三部曲式与诗词章句相契合。诗词各章之间流畅衔接,情感表达恰到好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歌曲《关雎》中诗词吟诵特征的体现 艺术歌曲《关雎》在音乐创作上多离不开诗词本体,离不开诗词吟诵的习惯。全曲的旋律,几乎是一字一音,旋律古朴自然、感情真挚;从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旋律与语音声调就结合得十分密切。

艺术基础知识(简答题)

艺术基础知识(简单题) 五、问答题(答案要点 1、简述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常考)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各种社会功能始终就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主要就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其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2)审美教育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与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具体来说,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三个特点,即“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主要就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与审美愉悦,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愉悦得到休息。 2、简要介绍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就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与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表现形态。两者的关系如下: (1)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是统一与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换,可以直接影响与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3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易错题) (1)第一层就是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就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与方法,就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艺术语言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就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就是审美的功能。 (2)第二层就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它就是艺术家依据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

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

诗歌语言常见的风格

诗歌语言常见的风格 关于古代诗人语言风格的情况,简单的归纳如下:§ ◎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屈原作品)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来

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诗歌语言常见的风格 1、 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2、 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风格与演唱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8130391.html,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风格与演唱特点 作者:周婧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47期 摘要: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受到重视,如何传承与创新古典诗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能够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能够让诗词以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走进人们的心扉。 关键词:古典诗词审美风格《月满西楼》 引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艺术歌曲中比较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主要是基于诗词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将歌曲与词句结合起来,缘起于西方,逐渐打造成中国独具特色的古典诗词产品,能够进一步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诗词作品。下面就主要以《月满西楼》为切入点,从背景、歌词、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更多人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进行美学修养的提升。 [1] 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界定 艺术最早是诞生于欧美浪漫主义时期,主要是不同于其他声乐类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的歌词大部分是源于诗歌,在其他各个方面也有体现,艺术歌曲成为与歌剧、音乐宗教等并列的艺术体裁。 而中国艺术歌曲主要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我国产生了大批杰出的创作者,大部分是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的,将西方与中国诗词相结合,具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古典艺术歌曲有利于将诗词与歌曲有機结合其起来,充分体现歌曲艺术的魅力,促进后世人更加有效理解相关诗词的含义,促进古典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送,这样就有利于古典艺术的进一步发展。[2] 二、《月满西楼》相关背景 《月满西楼》主要出自于《一剪梅》,这首词与音乐完美融合,节奏律动都十分吸引观者,节奏错落有致,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李清照是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基于《月满西楼》的背景来进行创作有利于提高歌曲的深度和广度。 这首歌主要是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不舍离别的词作,抒发了自己的别样愁情以及思念之情,首先在开始的两句总领全篇,下半句写户外之景,对季节起了比较点染的作用,全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重庆市黔江区马喇中学黄成德 37岁中一职称学科论文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关键词]:文学语言审美特性 [内容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谓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文学语言的含蓄性、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也是一种审美的语言,所谓审美,指的是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科学语言注重理性、抽象和逻辑,文学语言注重感性、形象和情感。前者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如实地反映语言对象,理性地阐述事物的本质或事物间的联系,从中体现思维的规律性。而文学语言则表现“作家的情感方式”,所以它的价值“决不单纯是写得流畅,文理通达,文法无误”之类。作者要能够在其语言上“按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创性的印记”,以一种情感(作家情感)接受另一种情感(读者情感)的推敲。 除了两种语言各自的目的不同外,还与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特征与功能相关。即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单侧化(不对称性)。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称的,实际上两个半球的功能趋于单侧化,即某些功能偏重于左半球或右半球。研究发现,人脑左半球主要是对言语、文字、计算、时间等信息的理性加工;右半球主要对图形、音乐、方位等的感性加工。这种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单侧化

现象使人类的左半脑长于概念推理、右半脑长于感觉体念。因此可以说,任何作家都必须借用右半脑进行写作(就语言的生理机制而言)。 由于语言目的的不同,科学语言追求抽象性、明晰性和确凿性,而文学语言则追求形象性、含蓄性、多义性和音乐性。早在先秦时期,有关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片言只语己散见于各种文化典籍及文学作品本身之中,诸如部分历史著作(如《尚书》、《左传》)、诸子哲学(如《论语》、《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和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如孟子的“以意逆志”说。着是孟子针对他的学生咸丘蒙拘泥于《小雅。北山》一诗的各别词句,不懂诗歌语言的艺术特性,以至不能正确把握诗意的情况提出来的理论。孟子认为,文学语言有其特殊性,如暗示、委婉、夸张等,说诗的人不应拘泥于语言文字而妨碍对诗人之志的正确理解,孟子批评咸丘蒙对《小雅。北山》的误解,指出正确的读诗方法应该“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其实,咸丘蒙的错误本质不在于孟子所谓的“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而在于对文学语言艺术表现特殊性的忽视。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萌芽或滥觞,但在当时情况下,还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文学理论专著。对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 下面简要谈谈我对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粗浅认识。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人们常说“即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指的就是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即具体可感性。如梅晓臣所云:“状难写之景,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精品文档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 1 / 25 精品文档

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 2 / 25 精品文档 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弘的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精工,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光彩照

民族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成果公报

《民族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成果公报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 学科分类:体育卫生美育 课题批准号: XJK06CTM030 课题主持人:姜仁炳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保靖县迁陵学校校长 课题单位:湘西自治州保靖县迁陵学校 主要研究人员:李其南饶强彭秀勤米郁立向仙珍彭勇刚向芙蓉常敏田芳宋开斌彭明军张红向明通黄福耀刘耀明贾宝莉罗媛贾满珍向亚琼孙亚娟曾黎彭延保曾靖 《民族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成果公报 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证明,艺术教育成了“贵族教育”。发达地区及专门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实践开展得热火朝天。而民族贫困地区学校艺术教育还相当滞后,他们一方面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学习发达地区及国外的艺术教育先进经验发展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受社会成人价值取向功利化的负面影响,未能从应试教育,“高考”教育的桎梏中摆脱出来,淡化甚至放弃艺术教育;第三,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未能有机整合,使民族民间艺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缺失。湘西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是国务院批准进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实验区”的唯一市州级单位。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艺术形式的变异,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民族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对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和继承民族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着力挖掘和开发本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前提下,将其有效资源与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有机整合,使学校艺术教育在执行新课标的同时,贴近民族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环境,使学校艺

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探析

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探析 本文笔者选择《花非花》作为例子,首先是音乐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很值得声乐专业的学生对其作品进行推敲研究。其次是音乐笔者本人本科专业为音乐表演,而《花非花》这首作品,笔者已经学习了不下5年了。在进入本科学习之前,笔者本人一度认为《花非花》是一首初级作品,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因为其结构简单,词曲较为简单,便遭到了笔者的轻视。现如今,笔者为大三学生,而《花非花》这首作品笔者则学习了三年,至今都有所欠缺。可见,艺术作品,面对这些古诗词艺术作品,不单单只是会唱,还需要演唱者们在演唱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体现艺术歌曲词与曲合二为一的美好意蕴。 一、艺术歌曲语言的规范化 《花非花》的词作者为白居易,此诗运用三字句和七子句轮换的形式,借用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兼有节奏的错综之美,极似之后的小令。古诗词艺术歌曲,其语言的表达也是体现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演唱者吐字行腔要规范,情感输出要到位,让诗与歌声律紧密结合。 首先我们要掌握好读词的节奏。语言也具有节奏美,特别是古典诗词,如果缺乏节奏,便会使作品变得散漫乏味。 其次,也要注意古典诗词字音声调的区别,需要借助平仄有规律的抑扬顿挫,是的音调和谐优美。 再次是声情并茂,在朗诵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读懂诗意。“花非花,雾非雾”似花非花,似雾不是雾,给人捉摸不透的感觉。“夜半来,天明去”在夜里就会出现,天亮就会不见,这里些许指的是梦。“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笔者认为这里指引向美梦一样美好的事物,但十分短暂,朝霞虽美却稍纵即逝。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

民族民间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民族民间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民族民间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论文题目:别样“饰”界——传统玉文化意蕴在翡翠首饰设计中的再营造 一、选题背景 玉文化是指我国历代玉器在制造、使用、收藏过程中,精神文化经历史积淀形成的典章制度、行为礼仪,是社会道德,信仰习俗,观念意识以玉石器物为主要载体,具有独特艺术审美品格的民族意识表现。文章中的“翡翠首饰”是指主体材料由翡翠制作而成的首饰,翡翠首饰是首饰中重要的一个分类。国内对于玉文化的研究可谓广博精微,包罗万象,也 越来越趋于完善,以往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侧重对玉器实物体的研究。传统玉文化研究专著首先以杨伯达编写的《中国玉文化学》(2002年、2004年、2005年、2007年)为代表。 该书综合了众多学者多年来对玉文化和“玉学”的主要研究成果。衍生于玉文化背景下的翡 翠玉石的发生发展轨迹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多以勐拱、保山、腾越地区为主。随着当代审美的多元化,对于传统玉文化意蕴的现代表达可谓是与时俱进的,目前对于玉文化的研究已有向玉制品创作转变的趋势,开始从艺术设计角度对玉文化进行“形而上”层面的研究。 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未形成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所以本论文的撰写也是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由于对传统玉文化的研究存在地域性限制等特殊条件,国外相关 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著作有:日本学者林已奈夫撰写的《中国古玉研究》(1997年);英 国学者罗森著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中国玉器》(1995年)、美国学者坎曼著《中国 的坠饰材料与象征》(1962年)。国外对于首饰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文献资料较 为丰富广泛。英国珠宝首饰设计师伊丽莎白.奥尔弗编著的《首饰设计》书中,作者结合 自己的创作实践,较为系统地论述现代首饰设计从构思到成品这个设计思想的物化过程。诠释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首饰设计理念。书中详述了多种现代首饰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方法、材料选择以及工艺制作等内容,进一步强调了首饰设计理念的重要性。由英美合作系列丛书MASTERS,LARKBOOK以优秀案例的形式详细收录了每一个优秀首饰设计的 材质,大小规格与创作灵感。《英国珠宝首饰制作基础教程》是一本讲述珠宝首饰设计和制作的系统教程,详细地指导学习如何使用首饰设计工具和设备,如何进行科学的操作,如何搜集自己的灵感,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国外涉及到翡翠首饰设计案例的理论性研究目前还没有发现,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力求能够在这方面做一定的补充。国内专门研究首饰设计的书籍有郭新编著的《珠宝首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5)。该书主要研究了首饰设计发展简史、首饰设计工艺流程、首饰材料、首饰设计工作室创立五个方面。该书又与《珠宝首饰绘画表现技法》、《贵金属材料与首饰制作》整理为珠宝首饰专业系列教材,为珠宝首饰设计人才培养提供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1

诗歌的语言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 清新自然明白晓畅(简练生动)平淡质朴华美绚丽委婉含蓄 沉郁顿挫(深沉凝重)雄奇豪放婉约细腻慷慨悲壮多用口语 下列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及特点 1.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如王维,孟浩然的诗就比较清新。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语言风格:平淡质朴 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3.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语言风格:华美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如“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语言风格:委婉含蓄 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初探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初探 自古以来,诗与歌就是紧密联系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诗作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远古巫术,而巫术的表现特点就是“歌”与“舞”的结合。 在我国,诗歌最早源自民间歌谣,后来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有一整套创作范式的文学体裁。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诗、歌、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汉朝,汉朝时乐府的成立,是我国古诗词与音乐艺术“联袂”的里程碑。汉乐府中收录的许多广为传唱的民歌,亦是诗作中不朽的传世精品。汉朝以后,吟诗作对、填词作赋成为一种经久不绝的文坛风气,而秦淮河畔的青楼名妓们借助文人骚客的生花妙笔,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将诗词、音乐、歌舞推向新的境界。 艺术歌曲发轫于西洋乐坛,源头可追溯到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交响乐和歌剧,经十九世纪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音乐家的创作而广为人知。艺术歌曲简单来说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注重词与曲的结合,对歌词的艺术质量要求很高,所以西方的艺术歌曲多以著名文学家的经典诗作为歌词;第二,在演唱中音乐伴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表达主题上重抒情,侧重表现人的心理世界。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文化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中国。五四运动前后,艺术歌曲开始传入我国,当时一大批社会知名学者、文人、音乐家都陶醉于艺术歌曲的感染力,不遗余力地介绍、传播、推广,甚至直接参与创作,诞生了一大批大受欢迎的经典作品,如《教我如何不想她》《玫瑰三愿》《梅娘曲》等等。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艺术歌曲在中国乐坛更是大放异彩,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家,如郑秋枫、施光南、尚德义、谷建芬、士心等,在优秀的音乐人的引领下,这个时期的佳作《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笛》《母亲河》等脍炙人口,传唱不衰。 随着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其创作素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逐渐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文化》作者:周晓玲岱山县地处东海,正处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的交汇点。历史悠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文化发达。有文化遗址为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岱山自古被称为东海中的“蓬莱仙岛”。几千年来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和传承了诸如渔歌、渔鼓、号子、小调、民间跳蚤舞、渔民画、民间故事等一批极为丰富、独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抢救、发掘 在岱山历史上,人们对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化有着良好的继承习惯。直至今日,岱山岛内还广泛地流传着徐福求仙、八仙过海等许多动听的故事。1998年,我县作者陶和平根据流传故事改编了电视剧本《徐福东渡传奇》并由浙江电视制作中心拍成了二十集电视剧。正因为岱山有着十分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长期来所形成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为此,岱山县文化馆对民间艺术的抢救发掘工作自建国初期即已开始,并陆续编印了不少民间文化资料。1987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性的普查和采录,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渔歌、小调、号子,这些后来都成为了民间三大集成的丰富内容。 岱山人祖祖辈辈以大海为生,博大的海洋铸就了岱山人宽广的胸怀,豪爽的性格,由此也产生了渔歌、渔鼓、号子、小调。我县群文工作者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调查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性普查。为了加大抢救、发掘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力度,今年浙江省文化厅拨专款正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渔歌的收集工作。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有计划的开展之中。 渔民画是我县的一个新美术品种,起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浩瀚的大海是渔民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母,它让渔民在惊涛骇浪中学会击楫弄桨,浩瀚的大海也是渔民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它为渔民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渔民画不同于专业画家所作的画,它既有民间的色彩,又有独特的构思,在艺术上讲究色彩、线条。正到的地方十分精细、大气的地方雄伟夸张。它描绘的是渔民所熟悉而又为之兴奋的人物和生活体验,渔民粗旷豪放的脾性和与天奋斗的乐观情绪都寓于画中。 二、整理研究 对于民间艺术,在抢救和发掘的同时,必须对大量资料进行艰苦细致的整理和深入研究,才能使民间艺术捐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我县在整理和研究民间艺术方而也作了较大努力。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及其演唱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及其演唱 发表时间:2018-07-23T17:54:54.2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奉波[导读] 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因为其自身所带有的文学性自诞生起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声乐作品体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历史久远,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瑰宝。(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因为其自身所带有的文学性自诞生起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声乐作品体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历史久远,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瑰宝。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古诗词艺术歌曲”得到空前的重视,文章立足于对其音乐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尽可能利于表演和演唱,推动更多的人了解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键词:声乐;艺术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发展 我国声乐发展历史久远,在先秦时期就有韩娥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和秦青歌声“声振林木”的说法。“古诗词艺术歌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其中,《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收集当时列国民间歌曲在《风》中进行演唱,文人阶层的诗歌作品收集在《雅》《颂》中。通过诵读《诗经》中的诗歌歌词和演唱现在的“古诗新作”我们能体会并神往其中的美也能使我们联想到当时的箪食瓢饮的歌咏场景。至宋朝时期以姜夔为代表的词人所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已经具备艺术歌曲的形式了。另外,“琴歌”文化也体现了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在古代会弹古琴被看作是当时文雅“名士”的一种身份可与古代“佩剑”“佩玉”传统相媲美。早期的古琴演奏演唱以自弹自唱为主,如孔子、战国时期的百里奚、西汉的司马相如都是当时的代表,从明朝才开始出现古琴独奏与奏唱相分离的局面。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美学特点 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我们首先应对古诗词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点进行认识与分析。 1、音韵美 我国文字有声调的区别,这可以从现在各有风格的地方方言中了解到音调不同带来的不同美感,即使是现在国家通行的普通话也有四声的区别,高低不同的音调的区别本身就使我国的古诗词艺术具有可歌唱性。我国古诗词还讲究“押韵”,诗词押韵使作品具有了一种节奏感与声调协和的美感。另外,“对仗”也是古诗词律诗的要求,“对仗工整”尤其在中古时代的唐诗中体现最明显,通过“对仗”使得当时的诗歌有了现在音乐的“节拍”的感觉从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2、意境美 “意境”一词正式形成唐宋时期,但是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与“意境”相关的探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充分讨论了艺术创作中的主观情感与情境统一的问题,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我国古诗词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强调“意境”,在诗词艺术中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呈现出诗人的“心境”,如李白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不舍而是通过“黄鹤楼、孤帆、长江”等意象表达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3、文辞美 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国文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言文的起源是由于上古时期的文字书写物料的缺乏,为节省物料得以使得文字非常考究,其优美而简练的语言在后来的发展中得以保留并成为官方用语和“文人”饱读诗书的体现。它作为一种古代历史上的书面官方语言沿用了几千年,学者们根据其特点将文言文分为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涵盖了先秦诸子、两汉词赋、唐宋诗词、元明清戏曲.......,悠久的历史及历代大家的发展创新使其文辞非常优美也使得古诗词艺术歌曲更为深邃、练达。 4、情怀美 我国古人所代表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怀”是重要的一点,“家国”情怀、“忠孝”情怀......都是其重要的体现,这些文人情怀无不体现在历代优美的诗歌中,如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词人本身对于家国受到毁灭的叹息之情以及对于国家不思进取的嗟叹和谴责,又如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表现出这位伟大的爱国将领的“爱国情”和誓驱胡虏“报国情”。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和外国艺术歌曲虽同为“艺术歌曲”类别但在演唱方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而更应注意文化不同所体现出的不同演唱风格。 1、道“情”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对于音乐中“情”的重视,如《乐记》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每一个诗作都是诗词人“情感”的重要体现,只有唱出诗人诗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才是对歌曲最好的表现。道出“情”是发“声”的前提,只有表现出了情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2、“声” 演唱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除了运用科学的演唱技巧以外还应特别注重的是要学习运用传统发声演唱方法,如“润腔”“依字行腔”,这些重要的声乐技巧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特色。另外,要重视体会古人吟唱的感觉,演唱者也可以在演唱中学习借鉴古琴等民族乐器表演者们弹奏的感觉。 2、“背景” 每首诗作背后有着不同的背景也是演唱者应该注意的地方,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如果不了解其诗作背后的历史“背景”是不知道其为何“怒”,为“靖康耻”而怒体现的不是小“情”而是“家国未还”的怒,只有了解其歌曲“背景”才能更好的抒发诗人当时的“情感”。 4、“诵” 朗诵诗歌歌词是学习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重要步骤,通过诵读能更快更清晰的体会其中的韵味以便更好的演唱出作品的风格,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另外,“诵”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重要手段,古诗词艺术歌曲其本身的特点应该是诵的感觉去带着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