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切削液过滤技术剖析

切削液过滤技术剖析

切削液过滤技术剖析
切削液过滤技术剖析

1300 m3/h切削液集中处理供液系统

技术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公司简介 (3)

第二章设备配置概述 (4)

第三章执行标准 (5)

第四章技术要求 (6)

4.1、技术要求概况 (6)

4.2、供液管路要求 (6)

4.3、回液管路要求 (6)

第五章方案设备主要技术说明 (7)

5.1、过滤系统工艺流程 (7)

5.2、工作现场状况 (7)

5.3、系统供货名称 (7)

5.4、设计方案描述 (8)

5.5、系统设计数据 (9)

5.6、系统主要参数 (9)

5.7、设备主要构成 (10)

第六章系统工作原理 (14)

6.1、沉淀刮板过滤机 (14)

6.2、负压纸带过滤机 (15)

第七章设备验收 (17)

第八章施工培训与服务 (18)

第九章技术执行事项 (19)

第十章系统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20)

1 设备配置概述:

系统供货型号:JCFF650+JCGB1500

整套系统组成:

1台沉淀刮板式粗过滤机;

2台真空负压过滤机;

1套供液泵(4用1备);

1套供液管路

1套配液补液系统

2套浮油浮渣处理系统;

2套增氧杀菌系统

1套扶梯平台

1套电气控制系统;

1套供液恒压传感执行系统

2 执行标准

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数据清洗 1.基本概念 数据清洗从名字上也看的出就是把"脏"的"洗掉",指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可识别的错误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等。因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面向某一主题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从多个业务系统中抽取而来而且包含历史数据,这样就避免不了有的数据是错误数据、有的数据相互之间有冲突,这些错误的或有冲突的数据显然是我们不想要的,称为"脏数据"。我们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脏数据""洗掉",这就是数据清洗。而数据清洗的任务是过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将过滤的结果交给业务主管部门,确认是否过滤掉还是由业务单位修正之后再进行抽取。不符合要求的数据主要是有不完整的数据、错误的数据、重复的数据三大类。数据清洗是与问卷审核不同,录入后的数据清理一般是由计算机而不是人工完成。 主要类型 残缺数据 这一类数据主要是一些应该有的信息缺失,如供应商的名称、分公司的名称、客户的区域信息缺失、业务系统中主表与明细表不能匹配等。对于这一类数据过滤出来,按缺失的内容分别写入不同Excel文件向客户提交,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全。补全后才写入数据仓库。 折叠错误数据

这一类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业务系统不够健全,在接收输入后没有进行判断直接写入后台数据库造成的,比如数值数据输成全角数字字符、字符串数据后面有一个回车操作、日期格式不正确、日期越界等。这一类数据也要分类,对于类似于全角字符、数据前后有不可见字符的问题,只能通过写SQL语句的方式找出来,然后要求客户在业务系统修正之后抽取。日期格式不正确的或者是日期越界的这一类错误会导致ETL运行失败,这一类错误需要去业务系统数据库用SQL 的方式挑出来,交给业务主管部门要求限期修正,修正之后再抽取。 折叠重复数据 对于这一类数据--特别是维表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将重复数据记录的所有字段导出来,让客户确认并整理。 数据清洗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可能在几天内完成,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是否过滤,是否修正一般要求客户确认,对于过滤掉的数据,写入Excel文件或者将过滤数据写入数据表,在ETL开发的初期可以每天向业务单位发送过滤数据的邮件,促使他们尽快地修正错误,同时也可以做为将来验证数据的依据。数据清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有用的数据过滤掉,对于每个过滤规则认真进行验证,并要用户确认。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金属切削液废水的处理

机械金属切削液的净化及废液处理来源:中国环保联盟更新时间:10-1-29 16:031.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灰尘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刀具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快。此外,由于机床漏油,使润滑油落入水基切削液中,使乳化液产生乳油,合成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润滑油作用而转变为乳化液,改变了水基切削液的质量,导致冷却性能下降和缩短使用周期。所以在使用切削液时,必须随时清除杂质和浮油,才能保证冷却液循环使用的质量。(1)沉淀、分离装置:1)沉淀箱,2)旋风式分离器,3)磁性分离器,4)漂浮分离器,5)离心式分离器,6)静电分离器;(2)介质过滤装置:介质过滤就是以多孔性物质作过滤介质,将切(磨)削液中磨屑、切屑、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过滤介质有两种:1)经久耐用的,有钢丝、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这些过滤介质,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其过滤精度会更高。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2)一次性的,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有过滤纸、毛毡或纱布等,其过滤精度可达20um-5um左右。其他还有硅藻土、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其过滤精度可达2um-1um,不过有时会把极压添加剂和其他一些添加剂过滤掉。过滤装置分为重力、真空和加压三种。2.切削液的废液处理(1)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

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乳化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的切屑;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淀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2)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um 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末、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其方式有下述三种:利用悬浊物与水的密度差的降解分离及浮游分离,利用滤材的过滤分离,利用离心装置的离心分离。2)化学处理,其目的是对在物理中未被分离的微细悬浊粒子或胶体状粒子(粒子直径为0.001-10um的物质)进行处理或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用化学处理使之变无害物质,有下述四种方法:使用无机系凝聚剂(聚氯化铝、硫酸铝土等)或有机系凝聚剂(聚丙烯酰胺)等促进微细粒子、胶体粒子之类的物质凝聚的凝聚法;利用氧、臭氧之类的氧化剂或电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处理废液中含有害成分的氧化还原法;利用活性碳之类的活性固体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吸附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使废液中的离子系有害成分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离子交换法。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对物理、

浅谈发动机生产线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

浅谈发动机生产线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液肩负着润滑冷却刀具、延长刀具寿命、带走切屑、冲刷机床、确保加工质量的多重“使命”,大批量生产情况下,发动机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与切削液相关的生产成本约占10%左右,大大高于刀具成本。由此可见,对切削液的长期有效利用就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则正是因为满足了上述要求,因此得以在加工制造行业内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真空负压、过滤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开始大踏步地快速发展,各类车型的产销量均逐年攀升,即便是遇到了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汽车工业也未显现出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样的颓势。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国内相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这其中就包括汽车的核心——发动机。年产20~40万台的全新发动机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高质量的发动机零件加工离不开高精度的加工设备,而切削液又是加工设备工作过程的重要保障之一,可以说没有切削液的润滑冷却作用,高速切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等目前加工系统的几大因素都无从谈起。切削液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需控制其浓度、杂质含量、压力、流量、温度,浓度控制通过专用仪器定时监控,采取补水或补原液的方式就可解决,后四项要素则要依赖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去保证,尤其是杂质含量和温度。一旦控制不当,不但加工质量大受影响,上百立方的切削液也会很快腐化变质,经常性换液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长期还可能

导致昂贵的加工设备发生锈蚀。 集中处理系统的用途和目标可归纳为:为发动机零件加工生产线各金属切削设备提供符合特定要求(过滤精度、压力、流量、温度)的切削液,从而保证稳定的加工质量。便于生产车间对切削液的集中统一管理。过滤净化切削液,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下面以国际发动机生产行业普遍采用的真空负压式过滤机组为主,展开对系统的介绍。 系统针对的被过滤介质一般为7%~10%原液浓度的水基乳化型切削液。一套完整的系统可包括 a.真空负压过滤机组(Vacuum Filter ):含粗过滤箱、精过滤箱(真空负压,负压度可调节。)、净液箱、除油及细小颗粒分离装置、刮屑排渣装置、过滤/供液泵组、切削液温控装置、备用箱等。 b.回液泵/回液箱(罐) 。 图1 集中处理系统的核心—过滤机组(模型)

数据分析与挖掘习题

数据分析与挖掘习题 第一章作业 1.1什么是数据挖掘?在你的回答中,强调以下问题: (a) 它是又一个骗局吗? 数据挖掘,在人工智能领域,习惯上又称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也有人把数据挖掘视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数据挖掘可以与用户或知识库交互。并非所有的信息发现任务都被视为数据挖掘。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个别的记录,或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的Web页面,则是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领域的任务。虽然这些任务是重要的,可能涉及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但是它们主要依赖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据的明显特征来创建索引结构,从而有效地组织和检索信息。尽管如此,数据挖掘技术也已用来增强信息检索系统的能力。 (b) 它是一种从数据库,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发展的技术的简单转换吗? 硬要去区分Data Mining和Statistics的差异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般将之定义为Data Mining技术的CART、CHAID或模糊计算等等理论方法,也都是由统计学者根据统计理论所发展衍生,换另一个角度看,Data Mining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高等统计学中的多变量分析所支撑。但是为什么Data Mining的出现会引发各领域的广泛注意呢?主要原因在相较于传统统计分析而言,Data Mining有下列几项特性: 1.处理大量实际数据更强势,且无须太专业的统计背景去使用Data Mining的工具 2.数据分析趋势为从大型数据库抓取所需数据并使用专属计算机分析软 件,Data Mining 的工具更符合企业需求;

用于发动机生产的切削液冷却过滤研究

用于发动机生产的切削液冷却过滤研究 动力总成的生产往往由大量金属切削机床组成,如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壳体等,此类零件的加工大多选用湿式加工,即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切削液和切屑是机加工车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减少切削液用量并妥善处理,不仅是目前流行的清洁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 汽车生产是大批量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动力总成车间加工中心密集、节拍快,要求使用高效的冷却过滤处理系统,同时毛坯材料较单一(多为铸铝、铸铁材质),为切削液统一集中处理提供了可能性。集中冷却过滤系统高效节能环保,正在被国内外车企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如何正确使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以加工中心中使用的切削液为例,重点研究切削液的处理方式。 切削液与处理方式 1.切削液的作用 切削液分为切削油和水溶性切削液两大类,水溶性切削液又分为全合成、半合成和乳化型三小类,加工中心一般使用乳化型的水溶性切削液。金属加工中切削液主要起冷却、润滑排屑、防锈和清洗的作用,金属切削时由于金属变形和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将热量带走将导致热量积聚在刀具上,影响刀具切削性能。切削时同时产生大量切屑,如不及时将切屑从切削区移开,将划伤加工表面,甚至导致刀具粘结,因此需要带屑清洗。铁件周围存在大量水汽,在局部高温的作用下,工件极易生锈,此时切削液还起到防锈的作用。 2.切削液过滤物化指标 由于切削液关乎加工质量和稳定性、刀具寿命,因此经净化后的切削液需要实时监测,满足要求后才能继续使用。对过滤后的净液监测项很多,主要有浓度、pH值、过滤精度等,具体参数见表1。 3.处理方式 切削液过滤形式分为四大类:沉淀过滤、缝隙过滤、离心过滤和磁性过滤,加工中心一般使用缝隙过滤和离心过滤两种方式,其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缝隙过滤的使用介质种类有许多种,常见过滤介质有滤网、滤纸、过滤芯、过滤筒、过滤袋和纤维粉等。

数据处理中的几种常用数字滤波算法

数据处理中的几种常用数字滤波算法 王庆河王庆山 (济钢集团计量管理处,济南250101) (济钢集团中厚板厂,济南250101)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滤波技术成为数字化仪表和计算机在数据采集中的关键性技术,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数字滤波算法的原理进行描述,并给出必要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数据采样噪声滤波移动滤波 一、引言 在仪表自动化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时间序列或空间序列,这时常会用到数字滤波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字滤波是指利用数学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去掉原始数据中掺杂的噪声数据,获得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合。 数据采样是一种通过间接方法取得事物状态的技术如将事物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属性通过一定的转换技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在多次转换中由于转换技术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造成采样数据中掺杂少量的噪声数据,影响了最终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防止噪声对数据结果的影响,除了采用更加科学的采样技术外,我们还要采用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数字滤波技术是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它可以剔除数据中的噪声,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二、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所用的数据滤波方法很多,在计算机应用高度普及的今天更有许多新的方法出现,如逻辑判断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加权平均 2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对采样序列按大小排滤波、众数滤波、一阶滞后滤波、移动滤波、复合滤波 等。 假设我们采用前端仪表采集了一组采样周期为1s的温度数据的时间序列 T0为第0s 采集的温度值,Ti为第is采集的温度值。下面介绍如何应用几种不同滤波算法来计算结果温度T。 1.程序判断滤波 当采样信号由于随机干扰、误检测或变送器不稳定引起严重失真时,可采用程序判断滤波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生产经验,确定出相邻采样输入信号可能的最大偏差△T,若超过此偏差值,则表明该输入信号是干扰信号,应该去掉,若小于偏差值则作为此次采样值。 (1)限幅滤波 限幅滤波是把两次相邻的采集值进行相减,取其差值的绝对值△T作为比较依据,如果小于或等于△T,则取此次采样值,如果大于△T,则取前次采样值,如式(1)所示:

切削液变质发臭原因和控制

切削液变质发臭原因和控制 有关专家认为,切削液变质发臭的主要原因是: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切削液中的细菌主要有耗氧菌和厌氧菌。耗氧菌生活在有矿物质的环境中,如水、切削液的浓缩液和机床漏出的油中,在有氧条件下,每 20~30min分裂为二。而厌氧菌生存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每小时分裂为二,代谢释放出二氧化硫,有臭鸡蛋味,切削液变黑。当切削液中的细菌大于106时,切削液就会变臭。 他们认为,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到切削液中: 1.配制过程中有细菌侵入,如配制切削液的水中有细菌。 2.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切削液。 3.工件工序间的运转造成切削液的感染。 4.操作者的不良习惯,如乱丢脏东西。 5.机床及车间的清洁度差。 而控制细菌生长的方法主要有: 1.使用高质量、稳定性好的切削液。 2.用纯水配制浓缩液,不但配制容易,而且可改善切削液的润滑性,且减少被切屑带走的量,并能防止细菌侵蚀。 3.使用时,要控制切削液中浓缩液的比率:浓度过高会使操作者皮肤过敏;浓度过低,会引起细菌侵蚀。准确掌握切削液浓度应尽量使用浓度计(折光仪)来控制,不要凭个人经验。 4.由于机床所用油中含有细菌,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机床漏出的油混入切削液。切削液的pH值在8.3~9.2时,细菌难以生存。所以当切削液的pH值过低时应及时加入新的切削液,提高pH值。 5.保持切削液的清洁,不要使切削液与污油、食物、烟草等污物接触。 6.经常使用杀菌剂。 7.保持车间和机床的清洁。 8.定期彻底更换机床冷却系统(如建议一年一次),减少切削液中细菌生长机会。 设备如果没有过滤装置,应定期撇除浮油,清除污物。 国外的水基切削液中大都加有杀菌剂。在我国,杀菌剂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切削液的商品杀菌剂出售。杀菌剂都是毒性较强的物质,选用不当还会给以后废液处理带来困难,所以杀菌剂的应用最好由切削液的供应者负责或由其提供技术服务,协助用户共同解决有关问题。

干切削

前言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用量越来越大,其流量有时高达80~100L/min。但大量切削液的使用造成了非常突出的负面影响:(1)零件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在零件加工的总成本中,切削液费用约占16% ,而刀具的费用只占总成本的4%。(2)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如把未经处理的切削液排入江河湖海,就会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3)直接危害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水基切削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在切削(磨削)过程中,切削液受热挥发形成烟雾,在车间常常弥漫着难闻的异味,会引起操作工人肺部和呼吸道的诸多疾病,人手和切削液直接接触,还会诱发多种皮肤病,直接影响工人健康。 上述负面影响,已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这就使人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机械加工中能不能不用或少用切削液呢?干切削(Dry Cutting)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历 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从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干切削技术起源于欧洲,目前在西欧各国也最为盛行。据统计现在已有8%左右的德国企业采用了干切削技术。到2003年,德国制造业将有20%以上采用干切削技术。在干切削研究和应用方面,目前德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日本已开发成功不使用切削液的干式加工中心。装有液氮冷却的干切削系统,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氮气,常温下以5~6个大气压的压力将液氮送往切削区,可顺利实现干切削。 我国成都工具研究所、山东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对超硬刀具材料及刀具涂层技术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陶瓷刀具在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这些都为干切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北京机床研究所最近开发成功了能实现高速干切削的KT系列加工中心。 2 切削液的功能和实现干切削的主要难点 干切削并不是简单地停止使用切削液就能实现的。必须分析在停用切削液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为此,首先应对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足使用要求,就必须更换新液。切削液的劣化程度统一由现场油料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油料专职管理人员确认切削液劣化严重时,放可进行更换新液工作。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 切削液的净化设备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因为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尘埃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外表粗糙度,下降刀具和砂轮的运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速。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灰尘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刀具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快。此外,由于机床漏油,使润滑油落入水基切削液中,使乳化液产生乳油,合成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润滑油作用而转变为乳化液,改变了水基切削液的质量,导致冷却性能下降和缩短使用周期。所以在使用切削液时,必须随时清除杂质和浮油,才能保证冷却液循环使用的质量。 (1)沉淀、分离装置:1)沉淀箱,2)旋风式分离器,3)磁性分离器,4)漂浮分离器,5)离心式分离器,6)静电分离器; (2)介质过滤装置:介质过滤就是以多孔性物质作过滤介质,将切(磨)削液中磨屑、切屑、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过滤介质有两种:1)经久耐用的,有钢丝、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这些过滤介质,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其过滤精度会更

高。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2)一次性的,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有过滤纸、毛毡或纱布等,其过滤精度可达20um-5um 左右。其他还有硅藻土、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其过滤精度可达2um-1um,不过有时会把极压添加剂和其他一些添加剂过滤掉。 过滤装置分为重力、真空和加压三种。 2.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1)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乳化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的切屑;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淀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 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 (2)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um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末、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

过滤实验数据处理

1. 真空过滤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 根据恒压过滤方程:(q +q e )2=K(θ+θe ) (1) 式中: q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 m 3/m 2; q e ─单位过滤面积的虚拟滤液体积 m 3/m 2; θ─实际过滤时间 S; θe ─虚拟过滤时间 S; K ─过滤常数 m 2/S 。 将(1)式微分得: e q k q k dq d 22+=θ (2) 此为直线方程,于普通坐标系上标绘 dq d θ对 q 的关系,所得直线斜率为: k 2,截距为e q k 2,从而求出,K ,q e 。 θe 由下式得: q 2 e =K θe (3) 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dq d θ可以用增量之比来代替。 即:q ?θ? 与 q 作图 在实验中,当计量瓶中的滤液达到100 ml 刻度时开始按表计时,做为恒压过滤时间的零点。但是,在此之前吸滤早以开始,即计时之前系统内已有滤液存在,这部分滤液量可视为常量以q '表示,?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以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在整理数据时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应改写为: ()q q k k q e '++=22?θ? (4) A V q '= ' 2. 计算举例(以0.02 MPa 为例) 过滤漏斗的过滤面积: A =0.0692×(π/4)=0.003737 m 2 滤浆浓度: 8% 管内存液量: V1=0.0692×(π/4)×0.01+0.0152×(π/4)×0.55 =0.000135 m 3=135ml 当计量瓶中的滤液达到100 ml 刻度时开始按表计时V2=100ml 所以 V '=235ml 过滤常数: K ,q e ,θe 的计算举例 从q ?θ?~q 关系图上0.02MPa 直线得

切削液特性分析及其绿色优化措施

在金属切削中,合理选择切削液,可以改善切屑、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状况,抑制积屑和鳞刺的生长,从而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工件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在选择切削液时,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友好性,因此节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成为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 一、切削液的作用机理 1、冷却作用 切削液能够降低切削温度,从而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质量。在刀具材料的耐热度较差、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以及两者的导热性较差的情况下,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切削液冷却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汽化速度、流量等。一般说,水溶液的冷却性能最好,油类最差,乳化液介于两者之间而接近于水。 2、润滑作用 金属切削时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可分为干摩擦、流体润滑摩擦和边界摩擦三类。真正的干摩擦只发生在绝对清洁的摩擦表面间,摩擦系数很大。采用切削液以后,其润滑作用有所提高,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使切削过程进行得更顺利,达到提高切削效果的目的。 切削液的润滑作用,只是在切屑、工件和刀具界面存在油膜形成流体润滑摩擦时,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属于边界摩擦。一般的切削油在200℃左右失去其润滑能力,因 切削液特性分析及其绿色优化措施 刘海渔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此只适用于低温低压边界润滑摩擦。 3、清洗作用 当金属切削中产生碎屑(如切铸铁)或磨粉(如磨削)时,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清洗作用。清洗性能的好坏,与切削液的渗透性、流动性和使用的压力有关。为了增强切削液的渗透性、流动性,往往加入剂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和少量矿物油,用大量的稀释比制成乳化液或水溶液,可以大大提高其清洗效果。为提高冲刷能力,及时冲走碎屑及磨粉,在使用中给予一定压力,保持足够的流量。 4、防锈作用 为了减少工件、机床、刀具受空气和水分等腐蚀,要求切削液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防锈作用的好坏,取决于切削液本身的性能和加入的防锈添加剂的作用。在气候潮湿地区,对防锈作用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二、传统切削液供给系统存在的问题 1、制造成本增加 包括供给系统的清洗、维修及保护环境防止油雾污染所增加的设备等费用占总制造成本的7%~17%,其中供给系统的成本又占了很大比例。据统计,切削液的消耗率是刀具费用的3~4倍,而且切削液的处理较为困难,处理费用昂贵。据德国专家预测,若考虑环保的要求,加工中采用传统切削液发生的相关费用约占生产加工总费用的15%~30%。 2、造成环境污染 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工过程中切削液挥发、飞溅及渗漏会造成工作现场环境恶化,影响安全生产;其二是对水资源的污染,相应的治理费用较高。 3、损害工人健康 切削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首先在于其毒性。油基切削液在高速或重载切削条件下,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形成烟雾,释放有害气体和油雾,燃点和粘度越低,烟雾越重,而水基切削液汽化形成的微液滴等,均会刺激呼吸系统粘膜而引起炎症。切削液与人体直接接触,会诱发多种皮肤 病,损害工人健康。 4、切削液用量控制难 传统的切削液供液方法有浇注法、压力喷射法、喷雾法等,使用较大压力和流量的切削液覆盖到切削区,起到润滑、冷却、冲洗等作用。在加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在更换工件、更换刀具等情况下,很难调整切削液用量。 5、清洗难度大 传统供给系统中的管线为不锈钢、铜、橡胶等材质,地沟由水泥抹成,不适合化学清洗。切削液流经的管内时间长了会形成黑色垢层,垢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不太坚硬,这些给清洗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三、绿色切削液系统的基本要求 研究开发绿色切削液系统的目的在于使切削液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其废液经处理所含油成分回收后可安全排放,残留废油和添加剂在自然界可安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供液装置成本低,易于安装,供液方式灵活;改进供液方法、优化供液参数,使供液量适当,冷却、润滑、防锈和清洗功能强。 研究开发绿色切削液的基本要求是:在切削液的配方组成(包括基础油与添加剂的选用)、配制方法及工艺、使用方法及设备、废液的循环利用及处理排放等各个环节中,应充分考虑健康及环境要求。为此,应当将整个切削液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评判切削液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使切削液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小。 四、绿色切削液系统的优化措施 为了更好地改进切削液系统的使用性能,实现洁净化、高效化生产,可从供液系统和切削液两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对切削液系统进行优化。 1、切削液供给系统的优化1)最小润滑技术运用 最小润滑技术是一种介于湿式切削和纯粹干式切削之间的切削方式,又称为准干式切削。最小润滑技术采用喷雾冷却方式,它用极少的切削液而起到较好的冷却和润滑作用,是在切削刀具的切削刃上喷上一层润滑油,切削加工的时候,润滑油在

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总结与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需求分类 1 事务型处理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事务型数据处理需求非常常见,例如:淘宝网站交易系统、12306网站火车票交易系统、超市POS系统等都属于事务型数据处理系统。 这类系统数据处理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事务处理型操作都是细粒度操作,每次事务处理涉及数据量都很小。 二是计算相对简单,一般只有少数几步操作组成,比如修改某行的某列; 三是事务型处理操作涉及数据的增、删、改、查,对事务完整性和数据一致性要求非常高。 四是事务性操作都是实时交互式操作,至少能在几秒内执行完成; 五是基于以上特点,索引是支撑事务型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在数据量和并发交易量不大情况下,一般依托单机版关系型数据库,例如ORACLE、MYSQL、SQLSERVER,再加数据复制(DataGurad、RMAN、MySQL 数据复制等)等高可用措施即可满足业务需求。 在数据量和并发交易量增加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ORALCE RAC集群方式或者是通过硬件升级(采用小型机、大型机等,如银行系统、运营商计费系统、证卷系统)来支撑。 事务型操作在淘宝、12306等互联网企业中,由于数据量大、访问并发量高,必然采用分布式技术来应对,这样就带来了分布式事务处理问题,而分布式事务处理很难做到高效,因此一般采用根据业务应用特点来开发专用的系统来解决本问题。

2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主要是被各类企业通过分析自己的销售记录等企业日常的运营数据,以辅助企业管理层来进行运营决策。典型的使用场景有:周报表、月报表等固定时间提供给领导的各类统计报表;市场营销部门,通过各种维度组合进行统计分析,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等。 数据统计分析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数据统计一般涉及大量数据的聚合运算,每次统计涉及数据量会比较大。二是数据统计分析计算相对复杂,例如会涉及大量goupby、子查询、嵌套查询、窗口函数、聚合函数、排序等;有些复杂统计可能需要编写SQL脚本才能实现。三是数据统计分析实时性相对没有事务型操作要求高。但除固定报表外,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做做到交互式实时统计; 传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基于MPP并行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技术。主要采用维度模型,通过预计算等方法,把数据整理成适合统计分析的结构来实现高性能的数据统计分析,以支持可以通过下钻和上卷操作,实现各种维度组合以及各种粒度的统计分析。 另外目前在数据统计分析领域,为了满足交互式统计分析需求,基于内存计算的数据库仓库系统也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例如SAP的HANA平台。 3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主要是根据商业目标,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自动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规律和知识。

切削液集中处理系统方案与布置

切削液集中处理系统方案与布置 管理提醒: 本帖被yc771125 执行锁定操作(2007-05-14) 切削液集中处理系统方案与布置 根据磨削加工线平面布置,系统供液和回液建议采用全封闭架空走管: 过滤机放在冷却间地面上,每台机床配一个回液箱,管道向两边分布,管道安装在机床中间的立柱上,使管路简洁并有利于系统清理。这样可以避免地沟地坑系统切削液蒸发造成的油雾污染、清理困难、以及地沟地坑难以避免的杂物落入切削液造成的切削液污染损失。按要求,总供液泵取800L/min @5bar。 1.2 过滤装置 采用负压式纸带过滤装置,过滤精度可达25微米。 负压式纸带过滤装置由脏液箱(过滤箱)、筛孔板、储液箱、净液箱(真空(负压)室)、过滤泵(液压泵)、传动机构、废纸收集机构和PLC控制系统组成。来自机床的污液经入口注入过滤箱,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滤纸漏入栅板底下的负压室内,而悬浮的污物则截留在纸带上。启动液压泵,将净化切削液的大部分抽送至工作区,小部分输入储液箱。当净液抽出后,负压室内的液面下降,并产生真空,从而可提高过滤能力与效率。待纸带上的屑渣聚积到一定厚度时,形成渣饼,此时过滤速度下降,即使在负压下过滤下来的液体仍渐渐少于抽出的液体,使室内的液面不断下降,负压增大,待负压大至一定数值时压力传送器便发出信号,打开储液箱下面的阀,由储液箱放液进入负压室。当注满负压室时,装有刮板的传动装置开始启动,带动过滤纸移动一段距离(200~400mm),使新的过滤纸开始过滤,于是过滤速度加快,储液箱下面的阀关闭,进入正常过滤状态,继续下一个负压过滤工作循环。这种装置毋需用专门的真空泵就能自然形成负压。 过滤泵采用2台并联,1台过滤,1台备用。 过滤装置装有收纸机构,收集脏滤纸及渣饼,如果需要分离赃滤纸和滤渣,可以加设相关装置,如滤纸刮渣机构。 过滤装置有液位监控装置,监视液位变化,并通过PLC发出控制信号或报警信号。 上述过程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自动进行,整个处理过程包括液位控制、走纸控制、过滤泵和供液泵开停控制、补水控制、手/自动控制、指示灯的工况指示以及故障报警控制。 1.3 供液系统 供液泵采用2台并联,1台供液,1台备用。供液管由总管、支管和输出管组成,总管和支管架空固定在立柱上,输出管向下通过手阀和软管将切削液送入机床。机床电磁阀控制供液或切断供液。 1.4 回液系统 每台机床配一个回液箱,从机床流出的脏切削液通过出液槽流入回液箱,由回液泵将切削液连同切屑一起抽送并向上打入架空回液管,送回过滤机。 回液泵可抽吸杂质颗粒在10mm以下的污液,并有20m以上的扬程,是专为脏切削液回送设计的回液箱配套泵。 回液管架在立柱上。 1.5 切削液温控 冷却控温装置选用SM100,制冷量60000大卡,风冷凝式制冷机组,由泵将净液箱中的切削液抽送到制冷机的板式换热器中冷却后再送回净液箱。 制冷机组包括制冷压缩机、风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内置过热保护、三相过载保护、高低压平衡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和温度控制仪。数字温控仪可以调节温

涡流过滤器、涡旋分离器过滤系统、旋流分离器、加工中心切削液过滤系统方案

加工中心切削液过滤系统方案

烟台科诺机床辅助设备有限公司 2016-07-20 目录 1.概述 (3) 2.总体要求 (3) 2.1.................................................................................................................. 改造项目 3 2.2................................................................................................ 其他技术及功能要求 3 2.3........................................................................................................... 主要技术参数 4 3.过滤系统方案说明 (4) 3.1.................................................................................................... 过滤系统原理介绍 4 3.2........................................................................................................... 整体结构方案 5 3.3.................................................................................................................. 运行步骤 6 3.4....................................................................................................... 主要元器件清单 7

切削液的过滤

1. 切削液的作用 在轴承加工过程中采用湿式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刀具切削能力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精度,降低废品率。湿式加工采用切削液的主要优点是 1)润滑作用:切削液可以润滑刀具,提高刀具的切削能力; 2)冷却作用:一定流量的切削液,可以将切削热带走,从而降低了刀具的温度; 3)冲屑作用:切屑液可以将切屑冲刷掉,掉入排屑沟排走,同时沟槽内排屑也可以用切削液来实现水力排屑; 4)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切削液将加工面的铁屑冲走,铁屑不致划伤加工面,从而提高了粗糙度; 5)减少锈蚀:选用合适的切削液,可以防止工件、机床导轨的锈蚀; 2. 切削液的合理使用 切削液按成份大致可以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油基切削液如轴承厂的超精加工使用的以煤油为主添加少量机械油的切削液。油基切削液通过加工部位后一般只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实用中只需要分离掉固体杂质就能获得清洁的切削液,因此其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水基切削液,以乳化液为代表,在乳化液中细微的油滴高度分散地分布在水中,乳化液中还含有各种表面活性剂及防锈剂等添加剂。乳化液通过加工部位后除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外,还容易滋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真菌等,这些都是影响乳化液品质的主要因素,正常的乳化液含菌量不超过1000个/mg,当含菌量达到10000~100000个/mg时,乳化液就会变黑发臭,冷却润滑效果迅速下降,发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腐蚀设备,甚至菌体会将过滤器堵塞,这时必须更换全部乳化液并彻底清洗循环系统。 3. 细菌在切削液中滋生的机理 乳化液中的细菌可以分为亲氧菌和厌氧菌两类。其中厌氧菌是造成乳化液黑臭的罪魁祸首。乳化液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不溶氧,因此总有亲氧菌在这种环境下繁殖生长,同时消耗掉乳化液中的不溶氧,造成水体缺氧,这时厌氧菌就会趁机繁衍增生,厌氧菌以乳化液中的有机成分和盐类为营养,同时分解出氨、硫化氢等难闻刺鼻的气体,厌氧菌分解出的有机酸使乳化液的PH值下降并与铁反应,使乳化液呈现出灰黑色,这一过程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杂质量的“死水”环境中进行的相当快,乳化液处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设法延缓这一过程。 4. 切削液的使用和维护 4.1配置(稀释)切削液的配置就是按一定比例加水稀释。水基切削液特别是乳化液在稀释时注意以下几点: 1)水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超过推荐硬度的水,因为高硬度的水中所含有的钙、镁离子会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效,乳液分解,出现不溶于水的金属皂。即使乳化液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大量的金属离子也可以使胶束聚集,从而影响乳化液的稳定。太软的水也不宜使用,用太软的水配置的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

磨削加工切削液过滤净化处理

磨削加工切削液过滤净化处理 磨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最后工序,对成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而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对于防止工件烧伤、改善工件表面精度和粗糙度、提高工件及机床的防锈能力、延长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使用和维护磨削液在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1. 切削液的作用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湿式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刀具切削能力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精度,降低废品率。湿式加工采用切削液的主要优点是 1)润滑作用:切削液可以润滑刀具,提高刀具的切削能力; 2)冷却作用:一定流量的切削液,可以将切削热带走,从而降低了刀具的温度; 3)冲屑作用:切屑液可以将切屑冲刷掉,掉入排屑沟排走,同时沟槽内排屑也可以用切削液来实现水力排屑; 4)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切削液将加工面的铁屑冲走,铁屑不致划伤加工面,从而提高了粗糙度; 5)减少锈蚀:选用合适的切削液,可以防止工件、机床导轨的锈蚀; 2. 切削液的合理使用 切削液按成份大致可以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油基切削液如轴承厂的超精加工使用的以煤油为主添加少量机械油的切削液。 油基切削液通过加工部位后一般只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实用中只需要分离掉固体杂质就能获得清洁的切削液,因此其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水基切削液,以乳化液为代表,在乳化液中细微的油滴高度分散地分布在水中,乳化液中还含有各种表面活性剂及防锈剂等添加剂。 乳化液通过加工部位后除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外,还容易滋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真菌等,这些都是影响乳化液品质的主要因素,正常的乳化液含菌量不超过1000个/mg,当含菌量达到 10000~100000个/mg时,乳化液就会变黑发臭,冷却润滑效果迅速下降,发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腐蚀设备,甚至菌体会将过滤器堵塞,这时必须更换全部乳化液并彻底清洗循环系统。 3. 细菌在切削液中滋生的机理 乳化液中的细菌可以分为亲氧菌和厌氧菌两类。其中厌氧菌是造成乳化液黑臭的罪魁祸首。乳化液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不溶氧,因此总有亲氧菌在这种环境下繁殖生长,同时消耗掉乳化液中的不溶氧,造成水体缺氧,这时厌氧菌就会趁机繁衍增生,厌氧菌以乳化液中的有机成分和盐类为营养,同时分解出氨、硫化氢等难闻刺鼻的气体,厌氧菌分解出的有机酸使乳化液的PH值下降并与铁反应,使乳化液呈现出灰黑色,这一过程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杂质量的“死水”;环境中进行的相当快,乳化液处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设法延缓这一过程。 4. 切削液的使用和维护 4.1配置(稀释)切削液的配置就是按一定比例加水稀释。水基切削液特别是乳化液在稀释时注意以下几点: 1)水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超过推荐硬度的水,因为高硬度的水中所含有的钙、镁离子会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效,乳液分解,出现不溶于水的金属皂。即使乳化液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大量的金属离子也可以使胶束聚集,从而影响乳化液的稳定。太软的水也不宜使用,用太软的水配置的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 2)稀释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使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在稀释时,要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原液,配置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注意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维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