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资料

《四大经典》期末复习资料

背诵

第一单元《内经》

1、《素问·上古天真论》

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②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②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③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④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①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②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

③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4、《素问·生气通天论》

①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5、《灵枢·本神》(广义与狭义之神)

①任物者——心

②心有所忆——意

③意之所存——志

④因志而存变——思

⑤因思而远慕——虑

⑥因虑而处物——智

①生之来——精

②两精相搏——神

③随神往来者——魂

④并精而出入者——魄

6、《灵枢·决气》(六气)

①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

②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③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④液——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⑤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⑥脉——壅遏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①精脱者——耳聋

②气脱者——目不明

④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耳数鸣

⑤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

7、《灵枢·百病始生》

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8、《素问·至真要大论》

①病机十九条:①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②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③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④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

⑤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⑥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⑦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②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9、《素问·举痛论》

①百病生于气也:①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②寒则气收,炅则气泄

③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10、《素问·经脉别论》

①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①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②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③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④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②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①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②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③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④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⑤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①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②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1、《素问·评热病论》

①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以救俛仰,巨阳引

——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12、《素问·咳论》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13、《素问·痹论》

①痹之客五藏者——①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②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③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④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⑤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⑥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⑦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14、《素问·痿论》

①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15、《素问·太阴阳明论》

①脾病而四支不用——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②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

16、《素问·热论》

①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17、《素问·标本病传论》

①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18、《素问·汤液醪醴论》

①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神不使也——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②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

19、《素问·异法方宜论》

①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①北方:脏寒生满病——灸焫

②东方:其病皆为痈疡——砭石

③中央:其病多痿厥寒热——导引按蹻

④西方:其病生于内——毒药

⑤南方:其病挛痹——微针

第二单元《伤寒论》

①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

③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

④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

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

⑥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

①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

①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

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

①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

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

①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

①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

2、《少阳病篇》

①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3、《阳明病篇》

①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

③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

④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4、《少阴病篇》

①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

③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

④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

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

①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

5、《厥阴病篇》

①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

③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

①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第三单元《金匮要略》

1、《脏腑经络》

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②千般疢难,不越三条:①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②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四肢纔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③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

——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③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2、《痉湿暍》

①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

3、《中风历节》

①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

4、《血痹虚劳》

①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

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五脏风寒积聚》

①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

6、《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①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

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

7、《痰饮咳嗽》

①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①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②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③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④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②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③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

8、《胸痹心痛短气》

①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9、《百合狐惑阴阳毒》

①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②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

10、《腹满寒疝宿食》

①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

11、《呕吐哕下利》

①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

12、《黄疸》

①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13、《消渴小便不利淋》

①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

14、《水气》

①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①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②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③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④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⑤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②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③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

15、《妇人妊娠》

①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

②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

16、《妇人产后》

①新产妇人有三病,①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

②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

③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17、《妇人杂病》

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

②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

第四单元《温病学》

一、《温热论》

①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②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两阳相劫;湿与温合…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

③伤寒之邪——初用辛凉轻剂,挟风(薄荷、牛蒡)、挟湿(芦根、滑石)。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④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风热(犀角、竹叶);湿热(犀角、花露);烦躁、大便不通(金汁);老年或平素有寒(人中

⑤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肾水素亏,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先安未受邪之地)

⑥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⑦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此则分消上下(近时杏、朴、苓;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彼则和解表里。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⑧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犀角、玄参、羚羊角),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生地、丹皮、阿胶、赤芍)

⑨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⑩伤寒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慎不可再攻也

二、《湿热病篇》

①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②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③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④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⑤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⑥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三、《温病条辨》

①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①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

②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

③太阴温病:①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

②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③吐粉红血水者;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可用清络育阴法

④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

⑤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三仁汤

⑦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①(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

②(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

⑧阳明温病,下之不通——①(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

②(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

③(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

④(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

⑨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

⑩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

①(脉沉实者)仍可下之

②(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

11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

12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

13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附录

第一单元《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原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按语】本段大致意思是描述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岭,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通过对比的方法,强调养生的重要性,阐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原文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警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按语】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本段强调“治未病”养生防病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止复发。

【原文2】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按语】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本段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及其意义。

本两段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一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倡未病先防,是中医养生学说的理论基础。二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四时而适寒暑”之论。三是突出精神、心理健康。四是贯穿“节阴阳而调守中思想,强调阴阳协调。这些养生原则指导着具体的养生活动,对中医养生学说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原文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按语】阴的性质为静,阳则为动;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主万物的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寒极会生热,热极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下陷,如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的道理。“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中医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和基本原则。

【原文2】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

【按语】本段大致意思为,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以五味言,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肠胃通利。作为阳气,气薄能参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亢阳促使元气衰弱,而微阳能使元气旺盛。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増强。

【原文3】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按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内经》提出的中医诊断学的纲领,《内经》创造性的提取望闻问切四诊法,是全面完善诊断采集信息的重要手段。大致意思为,审察浮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并听其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因而知道疾病生于哪一脏腑;诊察尺肤的滑涩和寸口脉的浮沉,从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但追本求源,还是由于在诊断上没有错误。

【原文4】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按语】病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病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在它将愈的时候,则要巩固之,防其复发;形体羸弱的,应设法温暖其气;精气不足的,应补以其有形的味。如病在膈上,可用吐法;病在下焦,可用疏导之法;病胸腹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如冒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病情发展太重的,可用抑收法;病实证,可用散法或泻法。观察病的阴阳,来决定用针药的柔刚,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辨气分和血分,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因势利导。

本段作为《内经》治则之一,本意是顺应事情发展的自然趋势,加以疏利引导,一则根据邪正斗争之盛衰趋势择时治疗:“其盛,可待衰而已”;二则根据邪气性质及所在部位治疗,使邪气从最简捷的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三则根据正气作用的生理趋势:“气虚宜掣引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原文】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按语】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阴者,藏精而起丞也”的含义是阴精藏于内不断地起而供应阳气的需要;“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的含义是阳气保卫于外使机体固密。体现阴阳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灵枢·本神第八

【原文1】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按语】本段阐述由心“任物”到智“处物”的思维过程。“任”即“认”也,所谓“任物”,即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也就是感性认识的产生。感性认识是意识和思维的基础,即心理活动的基础,故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其余的“意志思虑智”都是在“心有所忆”(即感性认识的印象加深)的基础上产生的,故所有的意识和思维都属于心理活动,在古人,那就是都在精神魂魄的基础之上和掌控之中。

所谓“意、志、思、虑、智”,是把心理活动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档次,分别属于五行(五脏)的意思。如果从最初

的【原文2】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叫做魂;从乎精的先天本能,叫做魄。整体而言,精对神而言,则神为阳而精为阴;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故魂则随神而往来,魄则并精而出入。意思是,神、魂都是无形之物,精、魄都是有形之物。

灵枢·决气第三十

【原文1】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按语】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精、气、津、液、血、脉的说法,我认为这些不过是一种气罢了,现在却把它分为六种,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岐伯说男女交合之后,可以产生新的生命体,在形体出现以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就叫做精。黄帝问什么是气?岐伯说上焦把饮食精微物质宣发布散到全身,可以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各种生物一样,这就叫做气。黄帝问什么是津?岐伯说腠理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就叫做津。黄帝问什么是液?岐伯说饮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满于周身,外溢部分输注于骨髓中,使关节曲伸灵活;渗出的部分可以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保持皮肤泽的物质,就叫做液。黄帝问什么是血?岐伯说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黄帝问什么是脉?岐伯说约束营血,使之不能向外流溢,就叫做脉。

六气的化生,皆源于水谷精微。精虽禀受于先天,亦须后天之补充滋养;宗气则由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而成津与液虽有阴阳清浊之分,但又皆赖"谷入气满"而化生;血则是”中焦受气,取汁",经心神变化而成的赤色液体:脉的壅遏营气之力亦依赖于脾胃之气的供养和维持。故六气之名虽不同,但皆由一气所化,这充分反映了《内经》以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特点。

【原文2】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

脑髓消,胫,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按语】精的大量耗损,会使人耳聋;气虚的,可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津虚的,腠理开泄,使人大量汗出;液虚的,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脑不充满,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虚的,面色苍白而不润泽;脉虚的,脉管空虚下陷,从这些就可以了解六气异常的表现。

本段论述了六气耗夺的临床表现,由于六气同源而异名,所以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单独出现的六气脱证在临床上很少见。例如"津脱”的病人,大汗伤津耗液,必兼血亏:同理血虚者兼液少:气脱者也常伴大失血等。治疗六气耗夺之病,也应分清主次,把握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按语】正气不虚,故单方面的邪气也不能致病的。凡疾病的发生,必然要身体虚弱,又受到了贼风邪气的侵袭,两虚相合,才能发生疾病;如果身体壮实,又遇到四时正常气候,大多数人肌肉坚实而不发生疾病。所以说凡是疾病的发生,决定于四时之气是否正常,以及身体是否虚弱若正虚邪实,就会发生疾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原文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

【按语】大致翻译为:凡是风病而发生的颤动眩晕,都属于肝;凡是寒病而发生的筋脉拘急,都属于肾;凡是气病而发生的烦满郁闷,都属于肺;凡是湿病而发生的浮肿胀满,都属于脾;凡是热病而发生的视物昏花,肢体抽搐,都属于火;凡是疼痛、搔痒、疮疡,都属于心;凡是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都属于下焦;凡是患喘逆呕吐,都属于上焦;凡是口噤不开,寒战、口齿叩击,都属于火;凡是痉病颈项强急,都属于湿;凡是气逆上沖,都属于火;凡是胀满腹大,都属于热;凡是躁动不安,发狂而举动失常的,都属于火;凡是突然发生强直的症状,都是属于风邪;凡是病而有声如肠鸣,在触诊时,发现如鼓音的,都属于热;凡是浮肿、疼痛、酸楚,惊骇不安,都属于火;凡是转筋挛急,排出的水液浑浊,都属于热;凡是排出的水液感觉清亮、寒冷,都属于寒;凡是呕吐酸水,或者突然急泄而有窘迫的感觉,都属于热。

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五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证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二条;风、寒、湿病机三条;火病机五条;热病机四条。则便于记忆。其口诀是: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清。

【原文2】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

【按语】正治法、反治法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从脉与证关系、疾病表象与性质关系相顺相逆而言,顺者为微,逆者为甚;从疾病表象与所选药物的属性关系而言“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治法称为正治法,从治法称为反治法。具体正、反治的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中有详细说明。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原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按语】我听说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本段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论断,情绪导致疾病,认为气机逆乱是产生各种疾病的基本病机,并论述了情志、劳倦、寒热导致气机失常的病变机理。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原文1】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按语】本段主要阐述“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和“生病起于过用”的理论观点。其中勇怯指体质的强弱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勇者体质就强壮,心理承受能力大;怯者体质弱,心理承受能力小。已,是止的意思。“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这句经文说明,人的勇怯与疾病发生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疾病发生理论中,勇与怯是重要的内在依据。凡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病症充满恐惧、忧虑心理,常常能加速病情的恶化;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常常能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因而,人如果患有了疾病,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思想,要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有利于治疗。

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指五脏过劳而致病,张介宾所言“五脏受气,强弱各有常度,若勉强过用,必损其真,则病之所由起也。”所谓生病起于过用,是指凡超过人体适应限度,包括四时天气、七情变化、饮食、劳倦等,使脏腑气血损伤者,皆为之。同时过度治疗、盲目使用保健品等亦属于“过用”范畴。“生病起于过用”不但是中医发病学的重要理论,对中医的养生学、治疗学等也有重要意义。

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按语】本段大概意思是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水谷在体内的生化过程可分为谷食和水液两部分:一则谷食化生精气,先供奉其生化之主肝,其浓稠部分经过心的作用“奉心化赤”,再经肺的作用,合入清气,至此谷食精微经过心肺作用,则生成能为全身利用的精气,即所谓“毛脉合精”,而后经由“百脉”输布全身,由于“肺朝百脉”,因而切按寸口脉可以诊断全身病变。二则水液入胃,其中的精华经胃输于脾,而后由脾向上输注至肺,肺以其宣发作用将水液布散全身,再因其肃降作用而将水液敛降至膀胱。此过程虽未言明肾的作用,但水液代谢必有肾参与,另有经文论之。因此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成为论治水肿病的理论基础。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原文】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俛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按语】本段大致翻译是,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下,其发病的症状为头项强直、头目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黏痰似涕、恶风而寒栗。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首先应通利气道,使呼吸通畅,俯仰自如。肾精充盛的青年人,可3日而愈;中年人精气稍衰,须5日可愈;老年人精气已衰,水不济火,须7日而愈。劳风患者,咳出青黄色黏痰,其状似脓,大小如弹丸,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则必伤其肺,肺伤则死。

劳风的含义为因劳受风所致的病证。病位为表证未除,肺有郁热。病机为太阳受风,肺失清肃,痰热壅积。症状分析为太阳感受风邪,卫阳失于温煦,故见恶风而振寒;太阳经气不畅,则强上冥视;风热阳邪犯肺,煎熬津液,则咳吐黄黏稠痰。治疗利肺散邪,排除痰液以通气道,同时解除太阳表邪。

有关劳风的预后与精气的盛衰直接相关,即精者3日可愈,中年者5日可愈,不精者7日可愈。其护理应及时排除呼吸道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说明劳风之病,是肺有郁热,如果青黄涕不能排出,则热不能清除,导致伤肺而引起死亡。从这一疾病关系与发展趋势判断,劳风之病治疗不当,进一步可以发展为肺痈,后世张仲景创设桔梗散排脓以疗肺痈,就是以这一观点作为理论依据的。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原文】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按语】大纲要求掌握本段及理解“五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本段翻译为,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么道理?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黄帝说:请告诉我各种咳嗽的症状。岐伯说:皮毛与肺是想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于吃了寒冷的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況。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咳嗽固然是肺脏病变的反映,但“肺朝百脉”,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气机升降失常为五脏咳之病机关键,五脏六腑为咳之病位,外感六淫以及痰、食、水、血等内外之邪、情志失调、脏器功能虚弱是咳

过对主症、兼症的分析,抓住气机升降之病机,找出致咳的病因、病位,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原文】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按语】凡痹病侵入到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烦躁则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啜气,厥逆气上则引起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作胀,骨菱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部着地,脊柱曲屈畸形,高耸过头。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阻塞不通。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膀胱痹的症状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原文】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按语】阳明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能濡养宗筋,宗筋主管约束骨节,使关节运动灵活。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会聚之处,输送气血以渗透灌溉分肉肌腠,与足阳明经会合于宗筋,阴经阳经都总会于宗筋再会合于足阳明经的气街穴,故阳明经是它们的统领,诸经又都连属于带脉,系络于督脉。所以阳明经气血不足则宗筋失养而弛缓,带脉也不能收引诸脉,就使两足痿弱不用了。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原文1】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按语】本段阐述“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及临床意义。因脾病不能运化胃之所生化的水谷精气达于四肢,使四肢失养,筋骨肌肉萎缩,而产生四肢不能随意运动之病变。这一理论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四肢枯萎,不能随意运动的病证,运用调治脾胃的方药治疗,常有良效。《素问·痿论》提出的“治痿者独取阳明”治则成为临床治疗痿证的指南,至今指导临床实践。

【原文2】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按语】脾在五行中属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于四时以长养四脏,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单独主旺于一个时季。由于脾脏经常为胃土传输水谷精气,譬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无时或缺的。所以它能从上到下,从头到足,输送水谷之精于全身各部分,而不专主旺于一时季。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原文】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按语】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和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意;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泻下而意。“汗”、“泄”治法,在《内经》原本是指是指针刺法,但用于临床,亦可作为处方用药的法度。本文提出的外感热病“通”的治则和“汗”、“泄”的治法,

消、补诸法,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热病的治法内容。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原文】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按语】凡是出现了大小便不利的,先通利大小便以治其标;大小便通利则治其本病。本段简述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原文1】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按语】为什么人的形体衰败、气血耗竭时治而无功?歧伯答:因为神不能发挥作用。黄帝问:什么称做神不能发挥作用?歧伯答:针石只是作用于人的工具而已,通过神才能调和各类生命活动。精气与心神已经浮越,肾志与脾意已经散乱,所以其病不能治愈了。

本段为“神不使”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神不使:使,运用,使役。此指神不能发挥作用。医生的神治不能与其相合。所以下文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此与《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治之极于一”相应。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原文2】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

【按语】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之郁邪,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阳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阳,而阴凝易散。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阴精归于平复,五脏阳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原文】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按语】医生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意,这是什么道理?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本段讲述:因地制宜。

第二单元《伤寒》

太阳病篇

【原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按语】本条是太阳病的总纲,主要脉证皆包括在内。其所以不叫“"太阳病”,而叫“太阳之为病”,是指“"太阳”是人身第道防线,最外一层,如果要发病的,则其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轻按有余,如木漂水,重按不足。是部位关系浮者病在表,太阳是人身最外一层,其脉与病证相应,故"太阳之为病”要"脉浮”,脉不浮者为变证。非伤寒脉浮亦主表?但不能片面从脉取之。非太阳病亦可脉浮。其所以于此只提脉浮,不提快慢有力与否,因后者不是主证故不提。“头项强痛":“强”古文同僵',不柔和。“项”为后项,两旁叫颈。正常人应柔软,此不软而“头项强痛”。所以有此证,本阳经自内开始上额交巅,入络于脑,还出别项下,下连风门,故邪客其经必会头项强痛。“而恶寒”:一是正常人本不冷而其恶寒,二是无风亦恶寒。“而”者,因恶寒不是太阳病特有之症,太阳病为热或未热反而恶寒【原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又言病机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明失守。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营卫之气受邪,卫气奋起抗邪,趋向于外,与邪相争则见发热、脉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气受

加之汗出肌疏,故见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为表证,其热不似阳明里热发自于内,其热势不高,故曰“翕翕发热”。太阳中风证表气不和,每每影响里气,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等。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温经通阳,疏风散寒。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睥和胃。生姜辛散止呕,助桂枝以调卫。大枣味甘,补中和胃,助芍药以和营。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炙甘草补中气且调和诸药,与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与芍药等酸味相配,酸甘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

【原文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

之。

【按语】本条论里热夹表下利的证治。太阳病,桂枝证,当用汗解,若用攻下,是属误治。“利遂不止”,

乃误下后损伤胃肠,邪气内陷所致。“脉促”,即脉数而急促,反映人体阳气盛,有抗邪达表之势,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曰“表未解”。既有表邪未解又有里热下利,故可称之为里热夹表邪的下利,即“协热下利”。肠热上攻,表热内迫,肺气不利,故喘;里热迫津外泄,故汗出。下利既然是由热邪下迫所致,则具备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等热证特征。治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阳,止泻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原文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太阳伤寒的证治。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恶风。寒为阴邪,寒性收引,营阴闭郁故无汗。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腰痛,身疼,骨节疼痛。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气喘。由于其喘与毛窍闭塞相关,故言“无汗而喘”。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方中麻黄为主药,微苦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辛

甘温,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炙甘草甘微温,一者调和诸药,二者可缓麻桂之性,防过汗伤正。全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原文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太阳伤寒兼水饮的证治。“伤寒表不解”,除条中所载发热外,应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心下有水气”,是水饮停蓄于心下胃脘部。此处内近肺胃,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气失宣则咳。自“或渴”以下,皆为或然症。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故其症状也多有变化。

水停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但多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则喘。诸或然症,并非必然出现,但病机关键为水饮内停。本证为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故以小青龙汤发汗蠲饮,表里同治。

小青龙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原文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按语】71条论蓄水证的病因、证治及其胃精不足证的鉴别。如果汗不得法或者发汗太过可导致:一是胃中津液的一

随经入腑,致使水蓄膀胱,气化不利,证属表里同病,而以里之膀胱气化不利为主要病机。治宜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

五苓散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原文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少阳病的主症与论治方药。“往来寒热”的病变证机是少阳正气不足,蓄积力量,而邪气乘势充斥则恶寒,少阳蓄积力量而奋起抗邪则发热。“胸胁苦满”的病变证机是少阳经脉既不得胆气疏达,又被邪热侵扰肆虐。“嘿嘿”的病变证机是胆气郁滞,心气被抑,神明被遏;病证表现以表情沉默,不欲言语,急躁易怒为主。“不欲饮食”的病变证机是少阳胆影响阳明胃气而不降。“心烦”的病变证机是少阳胆热扰心。“喜呕”的病证表现特点是呕后胃中舒服,病变证机是胆热逆胃,胃气上逆而呕,呕则胃热得泄,则胃脘得舒。

或胸中烦而不呕为郁热扰心;或渴为郁热伤津;或腹中为脾络失和;或胁下痞硬为少阳经气郁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为饮邪内停;或不渴身有微热为表邪未尽;或咳为饮邪犯肺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原文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述了伤寒里虚,心中悸而烦的证治。伤寒二三日,尚为新病,当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未经误治即见心悸而烦,说明其人里气先虚,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邪扰神志不宁则烦。治此证者不可攻邪,但建中补虚,益气血生化之源,正气充盛,则邪气自退,烦悸自止。故治宜小建中汤建中补虚,调补气血,安内攘外。

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原文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小结胸病的证治。本病多为伤寒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相结而成。小结胸病变范围比较局限,正在心下,提示痞硬胀满仅在心下胃脘部。按之则痛,不按不痛,临证虽也有不按也痛者,但疼痛程度较轻,绝不会出现石硬拒按,手不可近的状况,说明邪热较轻,结聚不深。

脉浮主热,也示病位较浅;脉滑主痰,也主热。脉浮滑既是小结胸病的主脉,也提示了小结胸病的主要病机是痰热相结。由于痰热互结于心下,本证临床除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证候特征外,还可伴有胸膈满闷,咳吐黄痰,恶心呕吐等痰热在上气逆不降的症状,治疗宜清热涤痰开结。方用小陷胸汤。方中全瓜蒌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用时先煮,意在“以缓治上”;而通胸膈之痹。臣以黄连苦寒泄热除痞,半夏辛温化痰散结。

【原文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

泻心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述了生姜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治法。伤寒汗出解后,说明表证已解,但胃中不和,其原因,可为汗后致虚,亦或是脾胃禀赋不足所致。胃乃水谷之海,因虚易致寒热邪气滞于中,损伤脾胃,则运化失健,

升降失司,胃中不和,胃气上逆,则干噫食臭水气横逆下趋,流走肠间,气水相击,激荡有声,故助下有水气,肠鸣下利。当用生姜泻心汤和冐散水而消痞。痞证可因误下邪陷所致,而本条不言误下,而言伤寒汗出解后,可见痞证不特误下可致,汗出表解后亦可形成,关键是辨认有邪气内陷,胃中不和,升降失司之机及心下痞满,呕而下利之证,即可判断,绝不可为误下所印定。大体而言,痞证以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为其特征,本证之心下痞硬,乃邪气阻结较重,心下痞硬是相对之词,即按之心下紧张稍硬,并非结胸证之石硬,且按之不痛,仍与结胸证有别。

【原文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述肝气犯胃,胃虚痰阻证的证治。伤寒发汗,乃正治之法,或吐或下,则为误治。所谓解后,是指表邪已解,但脾胃气伤,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失常,痰饮内生,阻于心下,胃气不和,气机痞塞,故心下痞硬。胃气已虚,兼之土虚木乘,肝胃气逆,则噫气不除。治宜旋覆代赭汤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方中旋覆花性温而能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

生姜于本方用量独重,寓意有三: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

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辛温,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己伤

之中气,为佐使之用。

【原文168】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语】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证治。本证为邪入阳明化热,热耗气伤阴所致。因汗出过多,大伤津液,是以大顺大渴、脉洪大异常,以白虎汤解其热,加人参以复其津液而病可愈矣。误吐则伤其津液,误下则伤其气分,津液伤损可令人作渴,气分伤损,不能助津液上潮更可作渴,是以欲饮水数升也。白虎汤中加人参,不但能生津液,且能补助气分以助津液上潮,是以能立建奇功也。

【原文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述了心阴阳两虚的证治。本条冠以“伤寒”,当知本病成因为外感病,若病在太阳,当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今不见发热恶寒,脉不浮而结代,并见心动悸,说明病始为太阳而渐内累于心,今外邪已罢,仅存里虚之证。心主血脉,赖阳气以温煦、阴血以滋养,心阴阳气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心阴虚脉道不充,心之阴阳俱不足故脉结代。治宜炙甘草汤补阴阳,调气血以复脉。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少阳病篇

【原文236】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按语】少阳指的是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府、以及手少阳三焦。胆经从足走头,循行于人体的侧面,于肝、属于胆。胆经的经别入季胁、布胸腔、过心。口苦、咽干、目眩都和胆经有关系。内经日:“有病口苦者,名日胆痹"”;甲乙经日:"胆者,中精之府。五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外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因此,如果少阳经脉受邪则口苦、咽干、目眩。

阳明病篇

【原文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按语】胃家实,病症名。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候。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原文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按语】236条所言阳明病发热汗出,是邪热得以向外发散,湿不得与热邪相结,故不能发黄。若发热仅伴有

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见发黄,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湿热交阻,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更因热伤津液,故见渴引水浆。湿热蕴结中焦,气机阻滞,可见腹满,湿热邪气上扰心神,故心中懊憹,本证病机为湿热蕴结,并兼有腑气壅滞,故治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通腑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原文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按语】此为阳明热炽,邪热内盛,胃气不能畅通,气机不利,故腹满,阳明热盛,伤阴耗气,故身重难以转侧。胃之窍开于口故胃热而口不仁,足阳明之脉循于面部,邪热熏蒸胃肠浊气上泛,故面部油垢。此时谵语是因为太阳失治,传变阳明,胃经炽热,循经上扰,神明不安而致。此时谵语当伴见高热面赤,口渴汗出,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红脉洪等。治疗用白虎汤清热泻火,若见津伤明显,口渴欲饮水数升不解,可加人参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原文22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按语】脉迟绝不是阳明和脉,如果是阳明病出现脉迟,那一定是阳明病兼有其他病症。阳明病可有汗出,可以不恶寒,虽然不恶寒,但恰恰是有寒,有寒才能脉迟,寒凝下沉才其身必重,寒收引气道挛缩而阻气机才能短气,寒滞气塞才能腹满而喘。张氏言不恶寒,是埋下伏笔,有寒恶寒是太阳病,有寒不恶寒是阳明的特征,如果出现潮热,则是寒邪化为热邪,阳明最能使寒化热,那就要转成纯阳明,一些兼症外症将被化掉,是可以攻里的迹象。再加上手足汗出,更证明津伤便干,是大承气汤的主证,当然是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则病必不除,微发热恶寒,太阳证未尽,是外未解也,其热不潮,不是申酉之时发热,更不能认定阳明实证,所以也就不能用承气汤,不能用承气汤,但又腹大满,不用又不行,怎么办呢?可用小承气汤,用微和胃气之法,和则通,通则顺,顺则腹满可解,但不能大泄大下,使正气虚弱,无力推动,则更加滞塞。

少阴病篇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按语】少阴肾经,阴盛之脏也。少阴受邪,则阳气微,故脉微细也。卫气行阳则寤,行明则寐。少阴受邪,则阴盛而行明者多故但欲寐也。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原文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少阴寒化兼表的证治。少阴寒化不应发热,今始得之即出现发热,故谓之“反发热”,乃少阴阳虚复感外邪所致。因证兼太阳之表,除发热外,当有无汗恶寒,头痛等症。然太阳病发热,其脉当浮,今脉不浮而沉,知非纯为太阳表证。脉沉主里为少阴里虚寒之征象。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可证。总之本证为少阴寒化兼太阳表证,法当表里双解,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

方用麻黄解太阳之表寒,为主药。附子温少阴之阳气,为辅药。细辛可助麻黄解存表之邪,又可助附子温存里之寒,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表邪得解,里阳得温,若仅用麻黄、细辛,则有大汗亡阳之虚,今有附子同护里阳,则发中有补,使表邪解而又无损于阳,温阳而又无恋邪之弊,相得益彰,取效甚捷。

【原文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按语】论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证治。由于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则见心中烦,不得卧。还应当伴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方中重用味苦之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气下交于肾,正所谓“阳有余,以苦除之";配伍味甘之芍药、阿胶、鸡子黄滋肾阴,使肾水上济于心,正所谓“阴不足,以甘补之”。诸药合用,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共奏滋阴泻火,交通心肾之

【原文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按语】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本证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按语】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面赤色者,格阳于外也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倍,为阴内阳外,脉绝不通,故增辛热以逐寒邪,寒去则阳复反而脉复出,故曰其脉即出者愈。

【原文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按语】本条论阳郁厥逆的证治。少阴寒化证,阳虚不温四肢,易见四逆,证属虚寒。而本证的“四逆”是肝郁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肢而致,证属实属郁。证同而病机不同,故特提"“四逆”以示虚、实之别。因阳气郁遏,气机不畅,故可见诸多或然证。若兼肺寒气逆,则为咳;心阳不足则为悸;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阳虚中寒,则腹中痛;兼中寒气滞,则泄利下重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本证病机为阳郁。

厥阴病篇

【原文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按语】消渴:是指渴而能饮,饮而又渴的一种症状,为求水欲自救的表现,与太阳病蓄水证小便不利消渴有别,也不是多饮多尿的消渴病。气上沖心: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位冲逆。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心中痛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本条为厥阴病提纲,揭示了厥阴病的实质,反映了厥阴病阴中有阳,寒热错杂的特点,多出现于外感热病的末期,是继严重营养不良(少明病)之后的衰竭状态。“食则吐蛔"”说明我国古代肠道寄生虫病之多,放在厥阴病中说明蛔虫病已经发展到营养不良非常严重的程度。

【原文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按语】手足厥寒是证候,如果脉微欲绝属于阳虚,用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加葱白都可以,是四逆汤证。因为微为阳微,微脉主于阳气微。脉细欲绝者,“细脉萦萦血气衰”,就像摸着一个细线,甚至就像蜘蛛丝。细主血虚、阴虚,和脉微主于阳虚就不一样,所以这种手足厥寒属于血虚。血虚脉细,同时受风寒之邪,经脉血虚受寒,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出现寒厥,叫血虚寒厥

【原文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按语】“热利”是指热性下利而言。“下重”即里急后重,表现为腹痛急迫欲下,而肛门重坠难出。由于肝热下迫大肠,湿热内蕴,气滞壅塞,秽浊郁滞,欲出不得所至。治宜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止利。本方中白头翁味苦寒,善清肠热而治毒痢,又能疏肝凉血,是治疗热毒赤痢之要药。秦皮味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湿热,与白头翁配伍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佐以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四药相合,共奏清热燥湿、凉肝解毒、坚阴止利之功。

太阴病篇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虚寒,胃虚寒停饮,消化功能下降,腹胀而食不下,强行吃东西,胃虚停饮加重,胃不受物必呕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冐虚寒不想吃东西,胃虚胃肠里的营养不能吸收;食糜走肠道不能收敛,当会自下利清谷;“时腹自痛”胃肠寒饮时时刺激肠,导致时时痉挛疼痛,一刺激就腹痛,不刺激就不痛,就会出现时不时的腹痛;太阴虚寒,因腹腹胀满,当做阳明病腹满来攻下治疗,那就糟糕了,攻下伤胃使国更虚,邪因国更引入,必定形成約下结更的明寒结的难治之证。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按语】太阴病的总纲里有一个鉴别要点:“食不下",准确说是胃虚寒的食不下。很多重症的病人,临死前几日的反应就是吃不下,胃气绝了,救不了。这里又加了一个不渴。胃中虚寒自然不想喝水。腹泻会脱水,一般来讲病人会想喝水的,如果还是不想喝水,说明里面已经很虚寒了,这时候应该用温里之法,可以用“四逆辈”,也就是用以姜附为主药的方子。

临证上,想不想喝水也是鉴别证的一个要点,它直接反应胃里面是热还是寒。脾胃为中土,是能量生化的中心,是全局的关键一般来讲,不管整体是寒是热,只要胃里面是虚寒的,都可以加一点生姜温里。生石膏,黄芩,黄连这样的寒凉药和生姜同用的方子《仿寒论》里很多,比如大青龙,越婢汤,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反过来讲,如果胃里有热,能食索饮,这些方子里的生姜也可去掉《仿寒论》所授的是加减变化之道。

第三单元《金匮》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01】

【按语】本条从人体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出发,论述杂病的治疗法则。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脏腑在生理情況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首先本条含有“既病防传,先治未病之脏”思想。其次,指出治病当分虚实,并举肝病为例来说明。本条最后引用经文,强调杂病虚实异治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实者泻之,损其有余。不能违背经旨,虚证用泻法,实证用补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诸脏以此类推。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02】

【按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这里仲景强调平时注意养慎的重要性。其次仲景将病因分为三条:一是经络受邪之后,脏腑正气虚弱之人,很快传入脏腑,而为内因;二是肌表受邪之后,因脏腑正气强,邪气仅在血脉传注,使四肢九窍壅塞不通,而为外因;三是以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而另为一因。本条对后世的三因学说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本条的三因说与宋陈无择的三因说不同,陈氏以六淫邪气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而以饮食、房室、金刃为不内外因注意加以区别。

此外,本篇还含有预防为主,已病早治的思想。邪气传变的途径一般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脏及腑。未病之前,要注意摄生预防,既病之后,要及早治疗,防止病邪深入蔓延。一旦经络中病,在其未传脏腑之前,就要及早治疗。平素未病之前,四肢オ觉重滞,经络气血运行稍有滞碍,元真欠于通畅,即用导引、吐纳等法积极治疗。还要在房室、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加以注意调节,并防备意外灾伤,则病从何而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