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对原子质量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习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

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3.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4.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28x10-26kg,求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题

1、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O(NH2)2 B.(NH4)2SO4 C.NH4NO3 D.KNO3 2、在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 C.D. 3、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 XY B. XY3 C. X2Y3 D. X3Y 4、下列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 是 ( ) A. CaO+H2O=Ca(OH)2 B. H2O+CO2=H2CO3 C. CaCO3CaO+CO2 D. 2CO+O22CO2 5、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3B4 B. A2B3 C. A3B2 D. AB 6、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 B、ClO2 C、SO2 D、NO2 7、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②⑤ D.①④⑤ 8、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NH4)2SO4 B.CO(NH2)2C.NH4HCO3D.NaCl 9、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其式量为M,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B.C.D. 10、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中只含有一种杂质,经测定该不纯的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5.8%,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Al2O3 B.MgO C.SiO2 D.CuO 11、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 ⑴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⑵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3分) 1、A 2、B 3、B 4、D 5、A 6、B 7、D 8、B 9、C 10、解析: 二氧化锰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基础达标检测

原子结构课时练 第2课时——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 基础达标 一、离子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B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D .离子是由原子中质子数发生得失而形成的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铜 B .氯化钠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3.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4.如右图所示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的数值可能是( ) A .9 B .10 C .12 D .17 5.下列关于Na 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电子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微粒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A .①⑤ B .②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⑧ 7.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 ) A .H B .He C .H + D .Li + 8.(1)在初中化学中,离子的结构可以用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在下图中: 属于阳离子的是(填代号,下同) ,属于阳离子的是 . (2)分子的结构 下图中(Ⅰ)和(Ⅱ)分别是两个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你认为它们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相同? 2 8 +115 2 8 +105 2 8 +9 2 8 +125

,二者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 9.如图所示是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和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钠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一般在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D 、元素的核电荷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实心球体 B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D .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 .12 g B .12 C .1/12 D .1.66×10-27 kg 3.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g B .是与其他原子质量比较的数值 C .是一个原子的真实的质量 D .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4.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N M 12 B. M N 12 C. N M 12 D. M N 12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无答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在50克石灰石样品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碳酸钙(CaCO3)90%,则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A 40% B 3.6% C 36% D 0.4% 针对训练:(1)100克28%的NaOH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如果这些氮都以尿素[CO(NH2)2]的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某同学发现她家花盆中的花草 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右图是该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试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⑴这种氮肥共含有多少种元素? ⑵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⑶这种氮肥的纯度(即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毫克每升)Ca:20,K:39,Mg: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 A、单质 B、元素 C、金属离子 D、分子 2、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3、下列关于Fe、Fe2+、Fe3+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4、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32 B 16 C 23 D 46 5、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水的分解与合原子构成离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知识梳理

水的分解与合成、原子构成、离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知识梳理 一、 知识回顾 (一) 知识点:水的分解与合成 1.电解水试验通电后正极产生 气,负极产生 气,体积比为 ,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表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可以分,而 不可分,整个化学变化本质上就是 的重新组合。 3.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一分多、多合一 (二) 知识点:原子 1. 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 大部分带正电的?粒子穿过金箔并且不改变方向,是因为原子核本身体积小,核外有广大的空间。 (2) 少数带正电?粒子改变方向发生偏转,是因为途径金原子核周边时遇到正电的斥力,从而发生偏转。 (3) 极少数带正电?粒子反弹回来是因为撞击到带正电的原子核正中,同极相斥发生反弹。 2. 原子的结构: (1) 原子核是由带 的质子和 的中子构成的。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上。 (2)其中,在原子中: = = (3)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 、 、 。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其中某种氢原子原子核内就不存在中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各部分意义:在中,圆圈表示: ,+9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2、8表示 ,最外层电子数是 。 (2)在任何结构示意图中,只要是 相同,则表示属于同种元素,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 关系密切。 (三)知识点:离子 1.离子就是 的原子(或者是原子团)。 2.离子根据带电性质分为带 电的 离子和带 电的 离子,判断原子与离子可以根据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是否相同,相同是 ,不相同则为 。判断阴阳离子可以根据得失电子来判断,得到形成 离子,失去形成 离子。 3.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其中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结构属于 结构,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因为最外层电子数通常 4个而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相反,非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因为最外层电子数通常 4个而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阴离子。 4.离子符号:氢离子 氧离子 镁离子 钾离子 钠离子 氯离子 原子核(带 ) 原子( 电性) (1个 带 ) (1个 带 ) 中子( )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 【练习1】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计算公式: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例3】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例4】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练习2】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5】计算水中H 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1%100*16 2*12 *1%100*22=+=O H H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例6】计算NH 4NO 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NH 4NO 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 4N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 %35%100*3 *16144*11414 *2%100*2%34=+++== NO NH N N 答:NH 4NO 3中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 【练习3】计算HNO 3、NH 4CO 3、(NH 4)2SO 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7】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3 g 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 g 二氧化碳和2.7g 水,此可燃物 100%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开始,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教材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引出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在学生探究空气成分的活动中,接触一些化学现象。通过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介绍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使学生及时地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确认自然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并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使学生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材还编入了“空气组成的发现史”、“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有多大”、“原子-分子论是怎样提出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大气污染的危害”等内容,供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化学发展史,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节主要学习相对原子质量,采用复习提问、例题演练、学生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点内容、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的基本性质。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4、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2、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物质性,初步形成微观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建立。 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的质量计算

《化学式计算》专题 1、一定质量的物质与一定质量的元素之间的相互换算 (1)160吨硝酸铵[NH 4NO 3]中含有多少克氮元素? (2)100克含碳酸钙(CaCO 3)90%的石灰石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3)200吨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中含有多少吨铁元素? (4)90千克含硝酸铵(NH 4NO 3)90%的硝酸铵样品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千克? (5)多少克Fe 2O 3中含有72克铁元素? (6)硫酸亚铁[FeSO 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40克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应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克。 (7)多少吨含CaCO 390%的石灰石中含有72吨钙元素? (8)多少克含杂质15%的尿素[CO(NH 2)2]样品中含40克氮元素? (9)多少克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与98克硫酸(H 2SO 4)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10)尿素[CO(NH 2)2]和碳酸氢铵(NH 4HCO 3)是常见的氮肥。根据资料:某地尿素的市场价格为2500元/t ,碳酸氢铵的市场价格为800元/t 。若分别用10000元采购尿素和碳酸氢铵,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化肥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多?(要求写计算过程和结果) (11)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C 4H 5O 5Na )。每日食用5g 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的A. 18.7% B. 26.7% C. 37.5% D. 43.1% (12)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g 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 泥沙和1000g 溶液。取出500g 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 ,钙元素2g ,氯元素42.6g 。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6.83 B. %3.86 C. %1.88 D. %6.91 (13)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2、关于求物质质量比、元素质量比、分子个数比、原子个数比的问题 (1)等质量的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子个数比为 。 (2)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氧化铁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 ,分子个数比为 。 (3)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比为1:2时,其物质的质量比为 。 (4)当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3:2时,其物质的质量比为 。 (5)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目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 (6)当水与过氧化氢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8:17时,其分子个数比为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元素的化合价 (1)某种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某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某种化合物由A 、B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 、B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A 、B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某+3价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它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则这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这种金属元素的名称为 。 (5)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X 、Y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3,且其中Y 显-n 价,则此化合物中X 元素的化合价为 (6)某+2价的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则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氮与氧两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硫的氧化物中,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9)某+2价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那么它与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相对原子质量

一、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碳 C 12 氮 N 14 氧 O 16 钠 Na 23 镁 Mg 24 铝 Al 27 硅 Si 28 磷 P 31 硫 S 32 氯 Cl 35.5 钾 K 39 钙 Ca 40 锰 Mn 55 铁 Fe 56 铜 Cu 64 锌 Zn 65 银 Ag 108 碘 I 127 钡 Ba 137 二、常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氢气 H2 2 氨气 NH3 17 氮气 N2 28 氧气 O2 32 水 H2O 18 过氧化氢 H2O2 34 一氧化碳 CO 28 二氧化碳 CO2 44 一氧化硫 SO 48 二氧化硫 SO2 64 三氧化硫 SO3 80 二氧化锰 MnO2 87 二氧化硅 SiO2 60 一氧化氮 NO 30 二氧化氮 NO2 46 五氧化二磷 P2O5 142 氧化铁 Fe2O3 160 氧化亚铁FeO 72 四氧化三铁 Fe3O4 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 Na2O 62 氧化镁 MgO 40 氧化钙 CaO 56 氧化铝 Al2O3 102 氧化锌 ZnO 81 氧化汞 HgO 217 氧化银 Ag2O 232 氧化铅 PbO 223 氯气 Cl2 71 氯化氢 HCl 36.5 氯化钾 KCl 74.5 氯化钠 NaCl 58.5 氯化镁 MgCl2 95 氯化钙 CaCl2 111 氯化铜 CuCl2 135 氯化锌 ZnCl2 136 氯化钡 BaCl2 208 氯化铝 AlCl3 133.5 氯化铁 FeCl3 162.5 氯化银 AgCl 143.5 氯酸钾 KClO3 122.5 氯化铵 NH4Cl 53.5 氯化亚铁 FeCl2 127 硫酸 H2SO4 98 硫酸锌 ZnSO4 161 硫酸铵 (NH4)2SO4 132 硫酸铜 CuSO4 160 硫酸钡 BaSO4 233 硫酸钙 CaSO4 136 硫酸钾 K2SO4 174 硫酸钠 Na2SO4 142 硫酸镁 MgSO4 120 硫酸铁 Fe2(SO4)3 400 硫酸亚铁 FeSO4 152 硫酸铝 Al2(SO4)3 342 硫酸氢钠 NaHSO4 120 硫酸氢钾KHSO4 136 亚硫酸 H2SO3 82 亚硫酸钠 Na2SO3 126 硝酸 HNO3 63 亚硝酸 HNO2 47 硝酸钠 NaNO3 85 硝酸钾KNO3 101 硝酸银 AgNO3 170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至10题每小题2分,11至20题每小题3分;合计共50分。)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4.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台上的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 B.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小苏打溶液 C.眼睛里溅进了浓的碱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并送医院诊治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6.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试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B.②⑥⑦C.①④⑧D.④⑥⑧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mol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专题练习题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288×10-26 kg B.9.288×10-26C.56 D.56 kg 3.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 4.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15 B.16 C.31 D.46 5.由如图所示的卡通图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化学性质②粒子的电性③原子核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④⑤B.③④⑥C.③D.①③⑤⑥ 7.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 B.O2— C. D. 8.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原子变为离子后,性质趋于稳定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9. 某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11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1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1 D.该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72 12倍 10. 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2;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第 1 页 共 1 页 H 2 H 2O HCl HNO 3 H 2SO 4 HClO 4 NH 3 NH 4+ NH 4Cl H 2CO 3 H 3PO 4 OH — NaOH KOH Ca(OH)2 Cu(OH)2 Al(OH)3 Mg(OH)2 HClO CH 3COOH CH 4 LiOH Li 2O CO 2 CO 32— CaCO 3 BaCO 3 Na 2CO 3 NaHCO 3 Ca(HCO 3)2 NH 4HCO 3 (NH 4)2CO 3 N 2 HNO 2 NaNO 3 NaNO 2 NO 2 NO 3 N 2O 3 N 2O 5 N 2O 4 AgNO 3 NO 3— Ba(NO 3)2 O 2 O 3 O 22— O 2— HF F 2 NaF CaF 2 SiF4 Na 2O Na 2O 2 NaH Na 2SO 4 NaHSO 4 Na 2S NaHS Na 2SO 3 NaHSO 3 NaCl NaBr NaI MgO MgCl 2 Mg(OH)2 Mg(NO 3)2 MgSO 4 Mg 3N 2 Al 2O 3 AlCl 3 Al 2(SO 4)3 NaAlO 2 AlO 2— SiO 2 Na 2SiO 3 H 2SiO 3 H 4SiO 4 SiCl 4 SiO 32— P 2O 3 P 2O 5 PCl 3 PCl 5 H 3PO 4 CaHPO 4 SO 2 SO 3 H 2S SO 42—

第 2 页 共 2 页 SO 32— Cl 2 ClO — ClO 2 Cl 2O 7 KCl K 2O K 2O 2 KOH KClO 3 CaO Ca(ClO)2 HBr HI Br 2 I 2 FeCl 2 FeCl 3 FeO Fe 2O 3 Fe 3O 4 Fe(OH)2 Fe(OH)3 ZnCl 2 ZnO Zn(OH)2 CuCl 2 CuSO 4 CuO Cu 2O Cu(OH)2 CuSO 4 CuSO 4?5H 2O MnO 2 KMnO 4 K 2MnO 4 MnCl 2 BaCl 2 Ba(OH)2 BaCO 3 BaSO 4 AgCl AgNO 3 AgOH Ag 2O Hg 2O PbO 2 PbCl 2 PbSO 4 【备注】 H 2O OH — CO CO 2 CO 32— O 2 O 3 4O SO 2 SO 42— H 2SO 4 CaCO 3 NO 3— 【求解所有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0 16 Na 23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C03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B.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方法冶炼铝 C.明矾净水,硫酸铜溶液作农药,都与金属离子的水解有关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而后用盐酸除去 9.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10.乙二酸(HOOC - COOH)与丁醇(C4H10O)存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酯有 A.4种B.6种C 8种D.10种

11. 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九年级化学2.3.3 相对原子质量 离子

2.3.3 相对原子质量离子 内容和学情分析: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 说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 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 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学习建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的计算及应用 实验准备:多媒体;电教资源 学习过程: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体会数据的复杂 让学生阅读教材P41的相关 内容。 (板书) 1.定义(略)。 。 。 到原子质量书 写、使用时的不 便,从而更能理 解原子质量的表 示方法——相对 原子质量。 学生独立思考完 成知识巩固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K :39 Ca :40 Br :80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8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江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写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3.所有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2.我市是第六个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二氧化硅(SiO 2)与焦炭制粗硅(Si ) B .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制纯硅(Si ) C .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D .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3.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 .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 .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 .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4.凯氏定氮法中用硼酸(H 3BO 3)等试剂进行蛋白质含氮量测定,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6 5.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月饼盒中放入装有铁粉的小包装,可以防止月饼变质 B .液化气泄漏时,应首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换气 C .车船表面喷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D .石油、天然气、焦炉煤气是三大重要的化石燃料 6.科学家探索用CO 除去SO 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 2 + 2CO ===== 2X + S ,则X 为 A .CO 2 B . C C .CS 2 D .COS 7.现有三种物质:①洁厕灵(含无机酸等)②生理盐水③烧碱溶液,pH 大小关系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8.人民币防伪技术之一是光学变色油墨。某变色油墨中含有汞的碘化物,汞的元素符号是 催化剂

化学式与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课时化学式 一、中考复习要求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会准确地描述某个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1、记住常见21种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含变价)。知道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应用化合价规则会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由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4、知道原子团的含义,记住并会读写常见原子团和根。 二、基础知识回顾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规则:化合价有价和价之分。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 化合价记忆规律:(可采用口诀记忆) ①化合物中,氧通常是价,氢通常是价。 ②金属元素通常显价;非金属元素与氢或金属结合时显价;跟氧结合时显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原子团也显一定的化合价(根价),其数值与根离子所带电荷一致。 2、化学式 概念:用表示物质的式子 ①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用表示。 单质如:Fe、C、He等 书写②气体单质(双原子分子)用A2表示(A表示某种元素)。 如:O2、Cl2 化合物:正价前,负价后,交叉约简,再标数 品种(宏观)①②

意义①② 微粒(微观)③④ ⑤⑥ 读法(详见各类物质的命名) 3参加,好象一个原子一样,反应前后一般保持不变。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团有:硫酸根、硝酸根、碳酸根、铵根、氢氧根。(写出原子团,并标出化合价)。 原子团不是化学式,是化学式的组成部分。 根:一般指未标明所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如:铵根、硫酸根等。根并不都是原子团。如盐酸(HCl)的酸根Cl并不是原子团。 三、重点疑点讨论 1、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上有何联系? 2、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吗?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吗? 3、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A2表示吗?举例说明。 4、书写化合物化学式时,元素的排列顺序都是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吗?举例说明。 5、硫的化合价有-2、+4、+6价,所以在SO2中硫有时显-2价,有时显+4、+6价,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如何确定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怎样理解元素的可变价态?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含R元素的钙盐的化学式为Ca3(RO4)3,则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R2O3 B、 R2O5 C、 RO2 D、 RO3 思考:要写出R氧化物的化学式,必须先根据Ca3(RO4)3推断R元素的化合价。 例题2 X、Y、Z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X为+5价,Z为-2价。X、Z两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只有5个原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思考:先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出原子团的组成,问题就迎忍而解了。哪么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组成原子团的各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呢? 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3个氢分子,1个氯离子,2个钙离子,2个碳酸根离子。 2、指出下列各式中“2”的意义 ① 2N ② 2N2 ③ Ca+2O-2④ S2- 3、标出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3 N2 N2O N2O3 NO2 N2O4 N2O5 HNO3 NH4NO3 4、在下列含硫的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是( ) A、H2S B、SO2 C、Na2SO3 D、H2SO4 5、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MnO2 B、KMnO4 C、K2MnO4 D、Mn 6、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A、H2 B、Fe C、CO D、3H2O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氯化铝) B、FeO(氧化铁) C、Na2CO3(碳酸钠) D、OMg(氧化镁) 8、下列各物质的组成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A、AlCl3 B、HNO3 C、MgCO3 D、(NH4)2SO4 9、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原子团,并标出根价。 (NH4)2SO4 KClO3 Na2SO4 Na2SO3 CaCO3

(完整word)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一——相对原子质量及分子式的确定

化学计算专题一——相对原子质量及分子式的确定 [考点扫描]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知识指津] 1.气体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应用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等基本概念,依据气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气态方程式求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确定物质化学式的方法 (1)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化学式 方法一: 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元素的质量,然后直接求出各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的个数,即求得化学式。 方法二: 同样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由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即得到最简式,再求出分子式。 (2)根据物质的通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各类有机物的通式求出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确定分子式。 (3)根据物质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质量守恒等,计算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包括根据燃烧产物确定化学式)。 3.确定复杂化学式的计算。 该类题目的特点是:常给出一种成分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及其发生某些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确定其化学式。此类题目将计算、推断融为一体,计算类型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在能力层次上要求较高。其解题的方法思路:一是依据题目所给化学事实,分析判断化合物的成分;二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通过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关键在于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的种类、个数,书写化学式还要符合化合价原则,防止出现不切合实际的化学式。 [范例点击] 例1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B、C、D三种气体: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A.30g·mol-1 B.60g·mol-1 C.90g·mol-1 D.20g·mol-1 解析

化学中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中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作者: ————————————————————————————————日期: ?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1 氢?H? 碳C?12 氮N14 氧O?16 钠?Na ?23 镁??Mg?24 铝Al27硅Si28 磷??P 31 32 硫?S? 氯?Cl?35.5 钾?K 39 钙?Ca 40 锰?Mn55 铁??Fe?56 铜?Cu?64 锌?Zn?65 银??Ag 108 碘I 127 钡?Ba?137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氢气H22 氨气NH317 氮气N2?28 氧气O232 水?H2O 18 过氧化氢?H2O2?34 一氧化碳?CO 28 二氧化碳?CO244 一氧化硫SO?48 二氧化硫SO264 三氧化硫?SO3?80 二氧化锰?MnO287 二氧化硅?SiO2?60 一氧化氮NO?30 二氧化氮?NO246 五氧化二磷P2O5142 氧化铁Fe2O3?160 氧化亚铁FeO 72 四氧化三铁Fe3O4232 氧化铜?CuO?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氧化镁MgO?40 氧化钙?CaO?56 氧化铝Al2O3 102 氧化锌ZnO?81 氧化汞HgO?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223

氯气Cl271 氯化氢HCl 36.5 氯化钾KCl?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95 氯化钙CaCl2111 氯化铜?CuCl2?135 氯化锌ZnCl2?136 氯化钡BaCl2208 氯化铝AlCl3?133.5 氯化铁FeCl3162.5 氯化银?AgCl?143.5 氯酸钾KClO3122.5 氯化铵NH4Cl?53.5 氯化亚铁FeCl2127 ?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硫酸?H2SO4?98 硫酸锌ZnSO4?161硫酸铵?(NH4)2SO4?132 硫酸铜CuSO41?60 硫酸钡BaSO4?233 硫酸钙?CaSO4136 硫酸钾K2SO4174 硫酸钠?Na2SO41?42 硫酸镁MgSO4120 硫酸铁Fe2(SO4)3400 硫酸亚铁FeSO4?152 硫酸铝?Al2(SO4)3342 硫酸氢钠NaHSO4?120 硫酸氢钾?KHSO4136 亚硫酸?H2SO382 亚硫酸钠Na2SO3126

第2课时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导学案)

第2课时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 系。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 重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 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 难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 预习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阴离 子。 2.离子符号的意义: 3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3表示3个钙离子 3.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 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备课笔记

新课导入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离子的形成 [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55“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问题。 (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和阴离子? (2)如何来表示离子的符号呢? (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叫做阴离子。 [补充]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 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 电荷。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 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回答]问题(2):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 n+或X 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 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 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2 4 so-表 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 -”在数字后面,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①阳离子:Na+,Mg2+,Al3+,NH4+等;②阴离子:Cl-,2 4 so-等。③3个硫 酸根离子:32 4 so-;两个镁离子:2Mg2+。 [回答]问题(3):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 备课笔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