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州市历史沿革

德州市历史沿革

德州市历史沿革
德州市历史沿革

德州

1.历史沿革

据《长河志籍考》载:汉代黄河故道流经德州及陵县称之谓“德水”,故称此一带为“安德”,以取“德水安澜”之意。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德”为“德州”。德州地区始建于1950年5月,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

1994年,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原德州地区行署驻地。德州市设立德城区,以原县级德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德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德州市人民政府驻地。

1996年,德州市面积10356平方千米,人口484.4万人,市政府驻德城区。辖德城区和陵县、宁津、齐河、武城、庆云、平原、夏津、临邑8县,代管乐陵、禹城2个县级市。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德州市总人口5293674人。其中:德城区552445人,陵县529537人,宁津县432880人,庆云县286427人,临邑县508213人,齐河县593341人,平原县439701人,夏津县479817人,武城县361179人,乐陵市615833人,禹城市494301人。

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总人口561.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9.80万人。有少数民族39个,7.6万人。辖11个县(市、区),132个乡(镇、办事处),8468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0年,德城区撤销宋官屯镇,设立宋官屯街道,撤销抬头寺乡、袁桥乡,设立抬头寺镇、袁桥镇。陵县撤销陵城镇,设立临齐街道;撤销义渡口乡、丁庄乡,设立义渡口镇、丁庄镇。宁津县撤销宁津镇,设立宁城街道、津城街道;撤销张大庄乡,设立张大庄镇。临邑县撤销翟家乡、理合务乡,设立翟家镇、理合务镇。齐河县撤销晏城镇,设立晏城街道、晏北街道;撤销马集乡,设立马集镇。平原县撤销王打卦乡,设立王打卦镇。武城县撤销杨庄乡、甲马营乡,设立杨庄镇、甲马营镇。乐陵市撤销铁营乡,设立铁营镇。禹城市撤销十里望回族乡,设立十里望镇。

2.地理位置

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德州到济南国际空港仅需一小时,到天津海港也只用两个小时。

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和齐河、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宁津、庆云一区二市八县,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50万。

德州市行政区划

2010年,德城区撤销宋官屯镇,设立宋官屯街道,撤销抬头寺乡、袁桥乡,设立抬头

寺镇、袁桥镇。陵县撤销陵城镇,设立临齐街道;撤销义渡口乡、丁庄乡,设立义渡口镇、丁庄镇。宁津县撤销宁津镇,设立宁城街道、津城街道;撤销张大庄乡,设立张大庄镇。临邑县撤销翟家乡、理合务乡,设立翟家镇、理合务镇。齐河县撤销晏城镇,设立晏城街道、晏北街道;撤销马集乡,设立马集镇。平原县撤销王打卦乡,设立王打卦镇。武城县撤销杨庄乡、甲马营乡,设立杨庄镇、甲马营镇。乐陵市撤销铁营乡,设立铁营镇。禹城市撤销十里望回族乡,设立十里望镇。

德州市乡镇、街道名录一览:

德城区辖6个街道、4个镇、2个乡:新湖街道、新华街道、天衢街道、运河街道、广川街道、长河街道、宋官屯街道、二屯镇、黄河涯镇、赵虎镇、抬头寺镇、袁桥镇。其中,长河街道、宋官屯街道、赵虎镇、抬头寺镇、袁桥镇由德州经济开发区管理;运河街道由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新湖街道。

陵县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安德街道、临齐街道、郑家寨镇、麋镇、宋家镇、徽王庄镇、神头镇、滋镇、前孙镇、边临镇、义渡口镇、丁庄镇、于集乡。县政府驻安德街道。

宁津县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宁城街道、津城街道、柴胡店镇、长官镇、杜集镇、保店镇、大柳镇、大曹镇、相衙镇、时集镇、张大庄镇、刘营伍乡。县政府驻宁城街道。

庆云县辖1个街道、4个镇、4个乡:渤海街道、庆云镇、常家镇、尚堂镇、崔口镇、严务乡、东辛店乡、中丁乡、徐园子乡。县政府驻渤海街道。

临邑县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邢侗街道、恒源街道、临盘街道、临邑镇、临南镇、德平镇、林子镇、兴隆镇、孟寺镇、翟家镇、理合务镇、宿安乡。县政府驻邢侗街道。

齐河县辖2个街道、9个镇、4个乡:晏城街道、晏北街道、表白寺镇、焦庙镇、赵官镇、祝阿镇、仁里集镇、潘店镇、胡官屯镇、宣章屯镇、马集镇、华店乡、安头乡、刘桥乡、大黄乡。县政府驻晏城街道。

平原县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龙门街道、桃园街道、王风楼镇、前曹镇、恩城镇、王庙镇、王杲铺镇、张华镇、腰站镇、王打卦镇、坊子乡、三唐乡。县政府驻龙门街道。

夏津县辖2个街道、10个镇、2个乡:银城街道、北城街道、南城镇、苏留庄镇、新盛店镇、雷集镇、郑保屯镇、白马湖镇、东李官屯镇、宋楼镇、香赵庄镇、双庙镇、渡口驿乡、田庄乡。县政府驻银城街道。

武城县辖1个街道、6个镇、1个乡:广运街道、武城镇、老城镇、鲁权屯镇、郝王庄镇、杨庄镇、甲马营镇、李家户乡。县政府驻广运街道。

乐陵市辖4个街道、9个镇、3个乡:市中街道、胡家街道、云红街道、郭家街道、杨安镇、朱集镇、黄夹镇、丁坞镇、花园镇、郑店镇、化楼镇、孔镇、铁营镇、西段乡、大孙乡、寨头堡乡。市政府驻市中街道。

禹城市辖1个街道、8个镇、2个乡:市中街道、伦镇、房寺镇、张庄镇、辛店镇、安仁镇、辛寨镇、粱家镇、十里望镇、李屯乡、莒镇乡。市政府驻市中街道。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书教材分析(必修)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浙教版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课时分配计划表 标题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 技术 第二章 信息的来 源与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编 程加工和 智能化加 工 第四章 信息的 管理 第五章 信息的 表达和 交流 第六章 网页的 设计与 制作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 社会 课时数 1 1 20 5 3 1 1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编码”以及信息技术三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网上资源检索”,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主题目录在因特网上检索相关信息资源的方法;第四节“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西周蓟 东周燕京 隋涿郡 唐幽州 辽南京,又叫燕京 金中都 元大都(中都以北) 明北京 清北京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当时它的名称叫做蓟 (读音:jì),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辽朝以蓟都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继辽之后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 “蓟”的成长 “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蓟”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国都所在。这就是说,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经有一座被称为“蓟”的城市了。 “燕”与“蓟” 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蓟国的时候,还在北方分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这样一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那么,周武王分封时的初封地在哪里呢?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琉璃河附近发现了一座西周时代的古城址和大规模的墓葬区,并从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之后,历史上关于燕国初封地的这

桩悬案,才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到了东周时,北京周围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位于蓟国以南的燕国势力增加,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蓟丘和蓟城对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蓟城城址的确切位置,它究竟在今天北京城的什么地方?现今的北京城是否还保留了一些古老蓟城的遗迹?北魏(386-534年)时代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对蓟城的由来作了比较可信的注释,并且还对蓟城与蓟丘的关系,作了说明。郦道元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按这一说法,蓟城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始于城内西北角的蓟丘,如同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都是由于当地有一个显著的地理特点,即靠近一个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 琉璃河燕国墓地车马坑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时,蓟丘仍然历历可见,如此才可能有陈子昂蓟丘怀古的诗句。既然郦道元所说的蓟丘的相对位置是可信的,那么,根据这个重要线索,并参照有关的文献记载,我们便乐意按图索骥,来确定蓟城所在的位置。从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势分析,郦道元所记载的蓟

{信息技术}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浙教版

(信息技术)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操作题是信息技术的壹大特色,也是今后这门课程的精要所于,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学科对考生的壹种基本能力要求。信息技术学科于很大篇幅上讲述如何操作计算机和怎样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因此能否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决定了这壹门学科的学习效果。下面就操作题的题型、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说明。 操作题的题型主要有: 文字和图表处理、网页制作、Photoshop操作、Flash操作等 注意: 1、考生文件夹不能搞错F:\TKU\准考证号 2、操作题的文件名不能错 3、每个操作题中的每个小题必须认真仔细见壹遍后,做完后,再回顾壹下题目 4、有些题目中,能够用计算机本身功能的,就要用。 5、准考证号不能错,所选类型不能错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壹、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且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能够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能够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能够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和“1”俩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壹”,每个数码于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可是不便于书写,于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壹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壹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 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用壹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0000000~1111111能够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1T=1024G1G=1024M1M=1024K1K=1024字节1字节=8位 已知大写AASC是65请问aASC是多少?97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于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壹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公司历史沿革 股改 培训材料

公司历史沿革股改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公司历史沿革专题 一、公司设立 (一)股东资格的要求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可以设立公司,成为公司股东。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作为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和履行。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股东(如公务员、现役军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等)。 2、各级党政机关(含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及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分公司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能成为公司股东。 3、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得成为股东。 (二)出资问题 1、出资方式:(1)货币(2)非货币财产: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3)股权 2、注意事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采用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发起认购的股本总额,出资时间、期限都可由公司章程约定。 (2)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发 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起人认购的 (3)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对该出资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用以出资的股权应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权且该股权权属清楚、权 1 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未设立质权、所在公司章程、法律法规未限制转让)。 (5)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6)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出资。 (三)公司章程 1、有限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 2、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3、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备条款) (1)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 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1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我校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1、课程初步建设。早在20世纪前半期,李大钊、李达等皆先后在北京高师讲授马克思主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联共布党史课程,其中包括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最初模式。1953年学校建立政治教育系,建成哲学教研室,承担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同时也承担全校公共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1956年、1960—1962年两次举办了由苏联专家莫洛佐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深学者石盘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2、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79年哲学系成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著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1981年、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得以展开,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方案,编写了大量的课程讲义和课程资料,翻译了苏联的一些相关教材,形成了由齐振海、彭万春、曲家齐、王卫国、杨镜江、刘继岳、陈仲华、马润青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的队伍。特别是认识论的专题与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齐振海教授主编的《认识论新论》(1988年)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创新,该书的出版,引起哲学界强烈反响,被当时国家教委选定为高校哲学教材。

3、课程体系逐步完善。1990年底,本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相关教研室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加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价值哲学、管理哲学等一批新兴的相关课程;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师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主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的哲学》、《价值学引论》等一批教材;袁贵仁、唐伟教授等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教学队伍的年轻化;围绕课程体系,到1999年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等9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培养了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1 篇博士论文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4、迈向精品课程行列。 自21世纪初开始,杨耕、张 曙光教授的引进,一批年轻教 师的选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队伍有了新的结构性变 化。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前 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有计划、 分步骤地将该课程作为一门 精品课加以建设。在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 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 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学科人员作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主持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1/ 10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综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

北京城的来历

北京城的来历-学问真是不少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最早称之为蓟,是燕国的都城。后来,辽金元明清均定此为国都,因此北京以千年古都闻名于世。在地理上,北京北依燕山,西靠太行,地势西高东低,有永定河围绕,历来被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北京的民间传说可谓众说纷纭,精彩纷呈,至今流传的以明清时期居多。 提及北京,往往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据说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把早年间京津地区一条作恶多端的恶龙*镇*压在北新桥下,并且用一支箭作大梁修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咽喉。自此,人们才安心在此繁衍生息,渐成气候。后来修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避讳这支箭。现在潭柘寺与北京的关系依旧重要如昔,无所能撼。在北京旅游,也会听到导游介绍“八臂哪吒城”的传说,这也与镇*压恶龙有关,当年刘伯温授命修建北京城时,在利用地形阻止孽龙捣乱时,八臂哪吒托梦授意建城图纸,所以北京城 也被叫“八臂哪吒城”。 长城故宫作为北京的符号,承载了北京太多悠久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关于故宫“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故事也很有趣。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为了显示天子尊严,计划把宫殿修多修大点儿,但是凡间宫殿不能超过天宫,天宫宝殿是一千间,所以刘伯温盖故宫只修了九百九十九间半,

那半间作了个开放式的茅厕。这样说来,刘伯温是北京城最早的设计师兼总指挥。其实,故宫现存宫殿建筑共8707间,如果一天住一间,也要24年才能住过一遍。在故宫的建筑中,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这四座角楼是明成祖朱棣的旨意,但是这个课题在当时属于建筑领域的一项空白,后来一个木匠发现蝈蝈笼子符合这个构造,受此启发,紫禁城角楼才得以建成。 老北京人常说“九门出九车”,是说朝阳门为粮门,东直门为建筑门,德胜门为出兵门,安定门为进兵门,正阳门独供天子出入,宣武门为执法门,崇文门为税务门,阜成门为煤门,西直门为水门,九门九用,职能分明。城门上都有牌匾,写着门的名称,但牌匾上的“门”字都没钩儿。因为皇上是天之骄子,真龙转世,所以皇上的喜怒哀乐有龙颜震怒、龙心大悦、龙体贵恙等专用术语搭配。但龙是水中之物,水中之物哪有不怕钩儿的,作为真龙天子的皇上住的地方有钩犯忌。所以,内九门的“门”字最后一笔都是直下来不弯勾的。 北京还有五大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聚土而成的景山。这是按道家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设置于京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五大镇物现在 还可以找到。 此外,北京每一处名胜都与动人的传说相连,很多名人大家的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学期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 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②GB18030对收录的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③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①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②黑白位图的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就可以表示,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的个数×垂直像素点的个数/8。以一幅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为例,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为:800×600位,即800×600/8=60000字节。 ③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与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3.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3)保护知识产权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 (4)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同名12501)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 的改革发展 马瑞海 (南开大学商学院MPACC2013 天津) 摘要:作者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一名公务员。自中央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工商系统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现状 三、改革主要内容 四、改革内容的解读 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冲突 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历史沿革现状改革风险未来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市场监管,三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四是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打击传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工商人打击走私,监管集贸市场,发展边区经济,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建国初期,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动乱中并入商业部。1978年9月重新恢复,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二、当前工商系统基本现状: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停征“两费”前,在以收费为主要目标的机制作用下,基层大部分人员工作在收费岗位,长期从事收费工作,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如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就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知、应会的不多,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停征“两费”后,面对履职重心必须转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多元结构的市场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秩序,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练兵,迅速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为快速实现职能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2、行政执法难度加大。当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干部队伍(主观因素)。目前,还有少数工商干部思想不解放,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以管理者自居,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愿意、也不善于做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有的甚至还以权谋私,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给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对立情绪。对于这

课程介绍历史沿革建设规划

课程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或机械为主的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表面成形和金属切削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装备(含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齿形加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含机械加工精度的实现、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加工误差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和夹具设计)。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等,同时开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技术基础课,后续课程有《模具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程。 2004年学校升格为大专,生源是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对口单招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改革,在原《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将原机械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按照重基础、多图表、知识新、重实用的原则将《机床夹具》、《金属切削刀具》整合而成目前的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其它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专业课(数控加工与编程、模具制造工艺)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机械制造理论与知识的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

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历史沿革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原名湄洲湾工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机械类专业随着学校成立而诞生。主要开设专业有数控、模具、机电、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覆盖面较广。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内容重复,而且总学时偏多,新技术新工艺知识偏少。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机械系除数控、机电等专业,又增设了、模具、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多个相关专业。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知识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组以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机械制造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整合了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专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删了部分课程内容。并将其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我校从原来的中专、五年制大专教育向三年制大专教育及三年制高职教育转变过程中,在课时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机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上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在课程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符合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该门课程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进一步的整合,陆续选用了高职高专多个版本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材。 几年的实践表明,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改革体现 增强了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消除了重复的内容,压缩了学时; ②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先金工实习,后讲授课程,再进行生产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 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操作题是信息技术的一大特色,也是今后这门课程的精要所在,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学科对考生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求。信息技术学科在很大篇幅上讲述如何操作计算机和怎样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因此能否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决定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效果。下面就操作题的题型、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说明。 操作题的题型主要有: 文字与图表处理、网页制作、Photoshop操作、Flash操作等 注意: 1、考生文件夹不能搞错 F:\TKU\XX号 2、操作题的文件名不能错 3、每个操作题中的每个小题必须认真仔细看一遍后,做完后,再回顾一下题目 4、有些题目中,可以用计算机本身功能的,就要用。 5、XX号不能错,所选类型不能错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

一、企业历史沿革

一、公司历史沿革 1. 公司的设立及历史演变情况的说明。 2. 公司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追溯至自然人)情况简介。 二、产品、市场 1. 公司主要产品目录、用途、功效 2. 公司主要产品(按品种分类)最近2年生产能力、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金额,各产品成本构成及比例。 3. 主要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占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名称、年销售额及比例。公司主营产品最近2年各季度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4. 公司产品的销售组织方式及网络组织。 5. 公司产品市场的描述,包括销售对象、潜在市场能力、未来增长预期、行业进入壁垒、公司或产品的竞争能力。 6. 最近2年公司前5名原料供应商名称、采购原料的品名、年采购额及占当年全部原料采购的比例。 7. 公司产品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3家)、竞争对手的产销能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比较、公司的竞争策略。 三、人事 1. 公司高级经管层人员及员工情况。 四、设备与技术 1. 公司核心技术描述。 2. 公司技术来源(比如:自主研发、外购、合作开发等)及比例。 3. 公司研发体系及研发部门简介。 4. 公司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研发成果简介。 5.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研发工程简介。 6. 公司利用外部研发力量的情况。 五、知识产权及无形资产 专利和专有技术简要描述。 六、主要财务资料 1. 最近2年主要财务数据。 2. 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简要说明预测的依据。 七、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发展目标拟采取的措施。 八、融资计划 本轮融资具体设想。包括融资时间、融资量、融资价格、融资目的、对合作对象的要

求等。

中国城市管理历史沿革

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了以“政府—单位”制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尽管有利于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但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社区”制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单位”制的弊端,但由于行政化倾向严重,因此难以改变公民原子化状态,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了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这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新发展,必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单位制;政府—社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重申和强调了要建立这一社会管理格局。这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完善,为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本文试图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梳理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发展演进过程,从而深化对我党提出的这一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 一、“政府—单位”制为主、“政府—街居”制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效法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高度集权、计划管理的方式,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企业只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政府对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统购统销、统收统支,一切经济活动以政府的计划为中心。社会组织则基本上没有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管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一些相同的设想。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1]。毛泽东也提出:“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2] 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一套以“政府—单位”制为主、“政府—街居”制为辅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在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下,国家通过单位这一组织形式管理职工,通过街道居委会体系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等。当然,政府通过单位实施社会管理的体制无疑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因为当时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隶属于某一单位,没有单位隶属关系的只是少数人,街居体系只是起到拾遗补漏的作用。 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各种单位尽管因专业性质不同而区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但都必须隶属于一定的上级部门或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等各类组织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个个下属“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既是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政府过程的“末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