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实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果实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果实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果实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岭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社会》

课程论文

浅谈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二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作者姓名:

完成日期:2015年7月11日

浅谈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水果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目前的水果产业还在发展中,较重视育种、采前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而在果实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每年都因果实保鲜不利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与开发先进的保鲜技术成为我国水果产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将就我国果实采摘后贮藏保鲜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果实;保鲜;贮藏

TALK ABOUT THERESEARCHES AND PROGRESSES OF

HOARDING KEEPING FRESH AFTER PICKING FRUITS

Chen Jieyong

Busines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n a gricultural country,it’s plant area and output of fruits are leading the world and they are increasing.But our fruit industry is under development,which attach importance to breeding,cultivating before planting and extermination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while pay alittle attention to the keeping fresh after picking fruits.In fruit industry,because of suffering defeat in keeping fresh cause losing a great deal of profit every year.Therefore, research and developadvanced technologies of keeping fresh fruits become the first imperative task.This article will base on our country’s technologies and it’s progress in keeping fresh after pickingstart to statement.

KER WORDS:FRUITES;KEEPING FRESH;HOARDING

新鲜水果是人民膳食生活中维生素A和C的主要来源。水果中所含的果胶具

有膳食纤维的作用,同时水果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对果实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但是水果在采收前后由于生理衰老、病菌、微生物侵害及机械损伤等多种原

因,容易腐烂变质,造成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损失。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

表明,由于缺乏保鲜能力,全国各地大量水果没有经过任何保鲜措施就直接进入

市场,每年因运输贮存不当直接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很大,我国每年的生产水

果从田间到消费者,至少有25%~30%因腐坏而白白浪费[1,2]。有数据表明,水果若

能保鲜60天,一般可增值40~100%[3],某些品种甚至能增值几倍以至几十倍。因

此,人们采用和开发各种保鲜技术方法来减少果蔬的损失和提高果蔬的品质。

收获后的果实,虽然脱离了母体和栽培的环境条件,同化作用已基本停止,但仍然是活的有机体,还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如呼吸代谢、蒸腾作用、成熟衰老变化等。果实产品营养价值和水分含量高,采收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发生腐烂变质,降低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带来很大的损失综上所述,果实的衰老和腐败主要是因为果实采后的生理活动以及微生物的活动引起的,因此想要延缓果实采后的衰老进程以及防止水果腐败就必须先了解果实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果实采后保鲜。

1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

1.1呼吸生理

水果和蔬菜采收以后,失去了水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同化作用基本停止,但仍然是活体,其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是呼吸作用。由于呼吸作用与果蔬的各种生理生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并对其生理生化进行制约。因此,呼吸强弱对采后果蔬的品质、成熟、耐贮性、抗病性、抗逆性以及整个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呼吸越旺盛,各种生理代谢过程越快,采后的贮藏寿命就会缩短。果实采后消耗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其他合成过程提供原材料。果实采后一般有2种不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正常进行,但如果其他原因引起无氧呼吸的加强,则会干扰和破坏果实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果实采后贮藏的关键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但又不能引起无氧呼吸的发生。影响果实采后呼吸的外在因素有很多,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机械伤害和病虫害等,都会影响到果实采后的呼吸生理变化。

1.2激素生理

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作用,但是植物激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微量高效。乙烯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衰老激素,虽然体内生成量非常微小,但在植物生长发育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诱导与植物组织衰老和果实后熟相关的一系列不可逆的生理生化进程。乙烯对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有关成熟代谢活动的影响基本一致,如促进呼吸等。因此有学者认为乙烯通过影响膜磷脂而改变了膜透性,使酶与底物的分区定位被打破,导

致呼吸反应加强加快了果实采后的衰老过程。不过关于乙烯调控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机理,目前仍是研究的热点。除乙烯外脱落酸也有促进促进果实成熟以及促进果实产生乙烯的作用。但是赤霉素则有抑制果实成熟的作用。

1.3活性氧生理

许多研究表明,膜脂过氧化是引起果实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活性氧伤害植物的机理之一是它能够启动膜脂过氧化或膜脂脱酯作用,从而破坏膜结构。膜脂过氧化就是自由基对类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攻击引发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果实在成熟衰老过程中,不断产生活性氧,破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引发膜脂过氧化。有学者认为,果实后熟的根本原因在于活性氧代谢加强,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促进果实软化和腐烂。总之,凡是能够协调与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作用和减少果实活性氧产生的处理,都可以延缓果实衰老,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

所谓“保鲜”,是指食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在营养、色泽、口感和风味等方面都能得到保证。从上文可知,影响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因素主要是果实自身的呼吸运动、植物激素以及活性氧,除此之外微生物的活动也是导致果实腐烂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要抑制这几个不良因素就可以对果实进行长时间的贮藏保鲜。目前的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有许多种,主要有:冷藏贮藏保鲜法、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法、低压贮藏保鲜法、化学保鲜剂处理法等。各种保鲜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通过对保鲜品质起关键作用的三大要素进行调控:首先是控制其衰老进程,一般通过呼吸作用的控制来实现;其次控制微生物,主要通过对腐败菌的控制来实现;第三为控制内部水分蒸发,主要通过对环境相对湿度的控制和细胞间水分的结构化来实现[4]。下面本文将对目前的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2目前主要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及其进展

2.1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保鲜是用0℃或高于冰点的较低温度对果实进行贮藏保鲜。此法是果蔬贮藏保鲜的主要方法。低温能减慢果蔬的呼吸代谢。抑制蒸腾,延缓后熟和衰老,低温还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因此,低温贮藏保鲜方法较好,目前我国

普遍应用。在三千多年前就懂得懂得把采后的果蔬放进地窖中贮藏保鲜。我国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我国18世纪时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带时期在运河两岸修建的水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代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贮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现代低温贮藏保鲜,可追溯到1877年人类首次液化氧气。现代低温保鲜的冷源可分为自然冷源和人工冷源两类,自然冷源是利用自然界形成的低温,如冬季室外的低温环境,天然冰块和冰窖、窑洞、地窖和地下室等,人工冷源是机器制冷,如冷藏库、冷藏车、冷藏船等,机械冷库是永久性的建筑,库房用良好的隔热材料修建,库房内装置机械制冷设备,能根据果蔬的种类,严格地控制贮藏温。现代低温贮藏保鲜所用冷源多为人工冷源。

2.2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是指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及一些特殊气体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以达到更好地贮藏果蔬的目的。利用适

当的低O

2和高CO

来抑制果实的后熟衰老是果实气调贮藏的主要理论依据。

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

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而对某些冷害敏感的果蔬来说,仍然很高。采用气调贮藏法才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近年来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已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在我国,应用较广的是利用塑料薄膜包装进行自发气调的方法。较复杂的贮藏技术是可控气调,即将果实直接装入聚乙烯薄膜袋中,用排气法充入6%的O

2

和4%CO

2

的混合气体,然后密封保藏。投资较高的气调库可实现对温度、湿度、

CO

2、O

2

及乙烯浓度的控制,能更好地提高气调的保鲜性能[5]。但若贮藏环境中

缺氧,则会导致果实的无氧酵解积累,产生乙醇、乙醛等异味物质,对果实产生毒害并影响风味,还会促进一些厌氧致病菌在果实上生长繁殖,影响果实的食用安全性。

2.3 减压贮藏保鲜法

它是将果品放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用真空泵抽气降低压力的一种保鲜方法,是蔬菜水果以及其他许多食品保藏的又一个技术创新,是气调冷藏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果实特性和贮藏温度,压力可降至10-80mmHg不等。减压贮藏通过把贮藏场所的气压降至1/10大气压甚至更低,达到低氧或超低氧的效果,从而起到气调贮藏类似的作用。由于减压贮藏除具有低温和类似气调贮藏的效果外,还有利于组织细胞中有害物质如乙烯、乙醇等挥发性气体的排出。所以减压贮藏可比普通冷藏大大延长果蔬的贮藏期限减压条件可使水果的贮藏期比常规冷藏延长几倍。

减压贮藏保鲜具有快速减压降温、快速降氧、快速脱除有害气体成分的特点,在减压条件下,果实的田间热、呼吸热等随真空泵的运行而被排出,造成降温迅速;由于真空条件下,空气的各种气体组分分压都相应的迅速下降,故氧分压也迅速降低,克服了气调贮藏中降氧缓慢的不足;同时,由于减压造成果蔬组织内外产生压力差,以此压力差为动力,果蔬组织内的气体成分向外扩散,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果蔬的毒害作用,延缓了果实的衰老。

但是减压贮藏保鲜也有其局限性,表现为不易形成超低氧(0%-2%O2)和低CO2贮藏环境,不能加速果蔬组织内乙烯和其它挥发性气体向外扩散。要想进一步改善果蔬保鲜质量并延长其贮藏期限,必须采用更新的技术措施。

2.5 化学贮藏保鲜技术

化学保鲜是利用化学保鲜药剂涂抹或喷施在水果表面,或置于果蔬贮藏室中,以达到杀死或抑制果蔬表面、内部和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调节环境中气体成分的目的,从而实现果蔬的保鲜。涂膜保鲜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保鲜技术,涂膜保鲜通过包裹、浸渍、涂布等途径把可食性膜覆盖在食品表面或食品内部异质界面上,提供选择性的阻气、阻湿、阻内容物散失及隔阻外界环境的有害影响,抑制呼吸,延缓后熟衰老,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提高贮藏质量等多种功能,从而达到食品保鲜,延长其[6]货架期的目的。目前,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的涂膜材料

有糖类、蛋白质、多糖类蔗糖酯、聚乙烯醇、单甘酯以及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组成的复合膜[7]。

相对于冷藏、气调、辐射等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方法具有投资少,使用简便,对环境的要求不严格,适合采收现场作业,节能等优点。但是由于化学保鲜剂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和残留问题,对贮藏中长期采用的化学合成保鲜剂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潜在污染一直受到人们质疑,从而限制了化学保鲜剂的推广和使用。

2.4外源NO贮藏保鲜法

除了以上这几种常规的被保鲜方法外,科学工作者们还研究出了许多其他的保鲜方法,例如用外源NO对果实进行采后保鲜。NO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调节物质,参与体内果蔬多种采后生理代谢过程。研究表明:NO处理可推迟果实呼吸和乙

烯高峰的出现,抑制O

2-和H

2

O

2

的累积,保持了贮藏后期SOD、CAT、POD、APX较

高的活性以及GSH和AsA含量的较高水平,延缓了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果实的自溶,延缓了果实衰老[9]。果蔬采后的病菌感染过程类似于植物的逆境胁迫,而NO可能起这种抗胁迫作用。综上所述,在果蔬采后生理代谢中,内源NO参与了果蔬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它作了内源调节物质,通过抑制乙烯的生成,抑制呼吸作用,参与各种代谢进程调控,来有效缓解果蔬菜采后水分的丧失,保持较好的产品的外观品质,延长果蔬的货架期。

NO 作为一种气体保鲜剂,可以通过抑制植物组织中乙烯生成及其效应、调控生理代谢来延长新鲜果蔬产品采后寿命,改善品质,且对果蔬产品无残留毒性。与其它保鲜方法相比,适宜浓度的 NO 处理具有效果明显,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等优点。由于 NO 具有双重效果,即高浓度的 NO 对果蔬会具有伤害作用,而较低浓度的 NO 处理可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延缓衰老,因此在使用 NO 处理果蔬进行贮藏保鲜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浓度,但在在大规模果蔬的实际生产上,NO 应用的适宜条件还不清楚,NO 贮藏保鲜技术体系也没有建立,这也极大限制了 NO 在实际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对 NO保鲜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针对果蔬品种探索其适宜熏蒸环境条件和保鲜作用机理,从而为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

3研究展望

当前,果蔬产品贮藏保鲜中常用低温贮藏保鲜技术和气调贮藏保鲜技术。低温贮藏保鲜是以控制温度为条件来抑制果蔬生理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其缺点是在贮藏中果蔬尚存在部分微生物继续活动,并发生萎缩现象。气调贮藏是较先进的果蔬保鲜法,发展较快,可以延缓果蔬衰老,减少乙烯对果蔬的刺激,降低腐烂率等,成为正在兴起的研究热潮。NO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不仅影响着物的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而且在信号转导过程中担任关键角色。适宜浓度NO处理具有效果明显、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等优点。因此,研究NO在果蔬产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技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开发潜力很大,值得深人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海生,赵希艳,李润丰.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2): 273~277

[2] 李里特,王颉,丹阳,等.我国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和新技术[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3, 22(2): 106~109

[3]权伍荣,韩东熙,李铉军.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2007,2: 8~11

[4]高龙,寅生,印崧,夏萍, 臭氧保鲜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09(14)

[5]杜正顺,巩惠芳,汪良驹,等.贮前热蒸汽处理对草莓果实保鲜效应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37-42.

[6] 张占禄,王海鸥.可食性膜在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1(3):156-159

[7]王曙文,代永刚,牛红红,南喜平.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12)

2012食品保藏原理复习

2012食品保藏原理复习 1. 食品贮藏的类型?抑制食品中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有哪些? 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有哪些? 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的方法有哪些? 答:食品贮藏的类型: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有哪些?)此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活体保藏。这类方法包括冷藏法、气调法等。 2/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抑制食品中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有哪些?) 属于这类保藏方法的有:冷冻保藏、干藏、腌制、熏制、化学品保藏及改性气体包装保藏等。 3/通过发酵保藏食品。 这是一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如食品发酵。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的方法有哪些? ) 即利用热处理、微波、辐射等方法,将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或全部杀灭,并长期维持这种状况,从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罐藏、辐射保藏及无菌包装技术等均属于此类方法。 2、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 答: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PH值,氧气,水分,营养物,温度 pH值: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较适宜,霉菌和酵母在弱酸的环境中适宜。一般以pH值4。6为界限。 氧气: 水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细菌要求A W>0。94,大多数酵母要求A W>0。88,大多数霉菌A W>0。75。 营养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 温度:根据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性、嗜温性和嗜热性三个类群。 5、常见部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极限aw值 答:只有食物的水分活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特定的微生物才能生长。一般说来,

番茄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

番茄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徐梦霏 摘要: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它能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元素,并有防癌、美容、防衰老等功效,因此番茄的采后保鲜非常重要。通过研究番茄在采后的生理变化和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番茄的采后保藏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延长保存期。 关键词:番茄;采后生理;保鲜技术 Postharvest physiology and preservation technique of tomato Student majoring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umengfei Abstract:The tomato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daily life. It add a lot of elements for the human body. Tomato can prevents cancer and aging. So tomato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chemical changes of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ripening and senescence process can help us choose the proper method to prolong the preservation period. Key words:Tomato; Postharvest physiology; Preservation technique 0引言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等。但番茄属于浆果,果皮比较薄,含水量高达95%,常温下容易变质,极不耐贮藏,况且上市季节性强,货架期短,易给种植者及销售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番茄采后保鲜问题,对于提高经济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番茄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浆果,采后果实对乙烯极为敏感,为了延长保鲜期我们会采取一些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来减缓番茄的成熟与衰老,和减轻其对乙烯等催熟剂的敏感度。 1番茄的采后生理 1.1 番茄采后的呼吸作用 果蔬在采后会进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了果蔬的保藏我们应该防止果蔬在储藏时发生无氧呼吸。 番茄是跃变型果蔬,所以番茄的呼吸作用发生呼吸跃变,在其幼嫩阶段呼吸旺盛,随果实细胞的膨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开始成熟时,呼吸上升,达到高峰后,呼吸下降,番茄衰老死亡,伴随呼吸高峰的出现,体内的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1]。 番茄在成熟期间会产生较多的内源乙烯,而且只有在呼吸跃变前施用外源乙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气调贮藏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方法。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20.9%,二氧化碳含量为0.03%,而气调贮藏则是在低温贮藏(温度一般控制在1~10℃范围内,湿度一般控制在80~95%范围内)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降低氧的含量至l/~10%,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到1~10%,这样的贮藏环境能保持果蔬在采摘时的新鲜度,减少损失,且保鲜期长,无污染;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更趋完善。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乙烯是一种果蔬催熟剂,控制或减少乙烯浓度对推迟果蔬后熟是十分有利的。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采用气调贮藏法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己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近年来己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气调保鲜有哪些特点? (1)在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储藏时间较长,一般比普通冷藏库长0.5~1.0倍,用户可灵活掌握出库时间,捕获销售良机,创造最佳经济效果。 (2)出库后的果蔬保持原有的鲜度及脆性,果蔬的水分、VC含量、糖份、酸度、 硬度、色泽、重量等与新采摘状态相差无几,果蔬质量高,具有市场竞争力。有研究说明,经过气调库贮藏的果蔬的失水率可比普通冷藏的果蔬的失水率减少1/5。 (3)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在出库后有一个从“休眠”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的过程,使水果蔬菜出库后的摆架期可延长21~28天,是普通冷藏库的3--4倍。 (4)气调保鲜库创造的是一种低氧环境,这种低氧环境可抑制水果蔬菜霉菌的生长及病虫害的发生,使水果蔬菜的重量损失减少至最小。 (5)对于一般高温冷库难以储藏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枣等均能达到极佳的储藏效果。 蒜苔贮存中期如何使用液体保鲜剂? 为更好保证蒜苔的贮存质量和苔梢鲜度,除了把握好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外,八月底九月初二次使用液体保鲜剂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次使用液体保鲜剂的方法和第一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二次使用时蒜苔已装袋,且蒜苔已进入正常气体管理状态,所以A:普通袋必须随放风周期分批进行,不要打乱放风周期,尽量做到苔梢不结冰、受冻;B:硅窗袋不可整库一次喷完,应分4~5批进行。注意:喷药时将库温回升到温度上限,喷后保持此温度吹风7~8小时再扎口,即使库温回升到0.2~0.3℃,对蒜苔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期用药,要求药液浓度高,一般兑水减半。结合放风将袋口挽到苔苞以上,使苔梢祼露出来。用手提式微型喷雾器对苔梢进行喷药,喷洒时翻动幅度不宜过大,防止弄乱袋包,逐袋喷匀喷透。 冷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哪些项要求? 1)保冷,不得跑冷和漏冷。 2)严防库内、外空气因热、湿交换而产生各种破坏作用. 3)严防地下土壤冻结引起地基与地坪冻膨现象。 什么是园艺产品的冰温保藏? 冰温保藏(ControlledIce-temperatureStorage)萌生于人类采掘自然冰贮存食物。在冰温技术界定的0℃~组织冰点这一狭窄区域,食品因其水分不结冰而保持鲜活特征,因此不存在解冻问题。由于这一技术要求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实验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实验实验一、烫漂标准的确定(2个学时) 一、目的要求 烫漂是果蔬加工中一项重要的工序,通过本实验,达到两个目的: 1、基本掌握烫漂的生化指标和感官指标; 2、了解不同的原料,杀死过氧化物酶时需要不同的烫漂条件。 二、材料和用具 菜豆、山楂、苹果、马铃薯等新鲜果蔬。 0.1%联苯胺、0.3%过氧化氢。 电炉、烧杯(50ml)、不锈钢刀、温度计、滴管。 三、烫漂标准确定原理 原料烫漂后,在颜色、比重、酶活性等方面均有变化,其中酶活性较易测定,易于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原料组织酶系中,因过氧化物酶即 比较耐热,又易引起产品的破坏。因此,通常以使物料的过氧化物酶失 活作为烫漂处理的生化标准,其反映过程如下: 过氧化物酶,H2O2 联苯胺(还原态)----------------------→联苯胺(蓝色) -H2O(氧化态) 烫漂后的组织在联苯胺和过氧化氢试剂作用下,数分钟后,若变为蓝色,则证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原料烫漂不够,需要提高烫漂处理 强度;若不变色,则证明烫漂处理达到了要求。 四、操作方法 将果蔬原料洗涤干净,切分成适当的大小,放入沸水中处理若干分钟,取出,冷水冲洗冷透。用不锈钢刀横切,在切面上依次滴1-2滴0.1% 联苯胺和0.3%的过氧化氢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将观察结果记入下表:

五、试剂配制 1、0.1%联苯胺:称取1g联苯胺,溶于1升95%乙醇中。 2、0.3%过氧化氢:取1ml30%的过氧化氢,加100ml蒸馏水,摇匀。 六、思考题 1、不同原料的烫漂条件为何不同? 2、据你所观察的现象,叙述原料烫漂后的比重,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二、糖水桔子罐头的制作(2个学时) 一、目的要求 1、理解掌握食品罐藏原理和罐头食品概念; 2、熟悉掌握全去瓤衣糖水橘子罐头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了解认识酸性罐头的国家标准;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 1.材料:新鲜橘子,蔗糖,柠檬酸 2.药品:浓盐酸,氢氧化钠 3.设备:罐头,温度计 三、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烫煮→剥皮、去络、分瓣→酸碱处理→漂洗→称量→装罐、注糖水→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四、实验操作 1.选料:选择完全成熟,容易剥皮,果实硬度较硬,未受机械损伤,无虫害,无霉烂,直径在4cm的中型果作糖水制品。 2.清洗:原料选择后,用清水洗净果实表面的泥沙、污物。 3.烫煮:将选好的橘子放入90℃水中烫煮30秒钟,以使外皮及橘络易于剥离而不影响橘肉为佳。注意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也不能长,否则易造成果食烫熟,严重影响质量。 4.剥皮、去络、分瓣:剥去果皮,不伤拮囊,逐瓣分开、撕净桔瓣上的拮络,不伤囊包,不出汁水,然后分瓣处理。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张府城 学号:2201301020703 导师及职称:樊爱萍(讲师)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已经对蔬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缓蔬菜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但是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有毒副残留等缺陷。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采后热处理、纳米技术、机械损伤、预冷、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一:果蔬采后采后处理研究进展: 蔬菜采摘后由于其旺盛的呼吸、微生物的活动及水分的蒸发作用,很容易出现变质和腐烂等现象。若在采摘、运输和贮藏过程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贮藏保鲜措施,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的损耗率在25%~30%。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蔬菜是在采摘期上市,应季时供过于求,而在淡季由于气候、贮藏等缘故,往往供应短缺。因此,有效延长蔬菜采摘后的贮藏保鲜期,避免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减小蔬菜供应和需求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后热处理: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能控制多种果蔬的侵染性病害、虫害,提高抗冷性降低冷害,延缓衰老,保持贮藏品质。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热处理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进入21 世纪,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防虫抗病处理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7]。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后热处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迅猛发展,出现了热水喷淋(Hot water brushing,HWB)处理、射频(Radio frequencies,RF)加热等新型热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1 热水喷淋技术(HWB):热水喷淋处理,采用高温水作为介质,对果蔬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基本概念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基本概念 1、食物 是指一切天然存在可以直接食用或经初级加工可供食用的物质。 2、食品 是指经过加工和处理,作为商品可供流通的食物的总称。 3、食品工业 是指有一定生产规模,相当的动力和设备,采用科学生产和管理方法,生产商品化食品及其它工业产物的体系。 4、食品工程 运用食品科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和技术手段在社会、时间、经济等限制范围内去建立食品工业体系与满足社会某种需求的过程 5、食品加工 现代食品加工是指对可食资源的技术处理,以保持和提高可食性和利用价值,开发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类食品和工业产物的全过程。 6、食品保藏 广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切措施。 狭义:防止微生物的作用而不会使食品腐败变质的直接措施。 7、食品保鲜 保持食品原有鲜度的措施。 第一章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特性及其保鲜 1、基础原料:是指食品加工、制造中基本的、大宗使用的农业产品,通常构成某一食品主体特征的主要材料。按习惯常划分为果蔬类,畜禽肉类,水产类,乳、蛋类,粮食类等。 2、初加工产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它既是加工产品,具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又是原料,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指糖类、面粉、淀粉、蛋白粉、油脂等。 3、辅助原料:是指以赋予食品风味为主,且使用量较少的一类食品原料,包括调味料、香辛料等。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5、果蔬细胞:一般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等构成:① 原生质体:是构成生活细胞的基础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质体等几部分。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原生质体来实现的。② 液泡:是指成熟的细胞内形成的充满汁液的泡状物。细胞液除含有90%以上水分外,还含有许多水溶性的糖、有机酸、单宁、植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使果蔬

果蔬储藏保鲜技术

果蔬储藏保鲜技术 物流管理专业王奇奇 摘要:果蔬是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蔬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果蔬的储藏保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我国果蔬储存保鲜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几种农产品储存保鲜的技术,为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提供一些参考。关键字:果蔬现状、储存技术、保鲜技术。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wangqiqi Abstrac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indispensable to human health fo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the quality of fruit and vegetable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introduce several kinds of storage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chnolog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preserv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Fruit and vegetable status quo、Storage technology、Preservation technology 引言:果蔬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和某些碱性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果蔬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贮藏过程中,都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果蔬的品质、贮藏寿命密切相关。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后增值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保鲜贮藏,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免果蔬的机械损伤和重量损失,也可以显著地延缓果蔬在贮运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劣变,同时可以增强果蔬的商品性,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对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我果蔬储藏保鲜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蔬的投入市场经营以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的农耕面积较大,所以蔬菜水果种植生产能力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因为果蔬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腐烂败坏,不能用于食用,只能浪费掉,而我国的浪费情况较严重,每年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直接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实际出产总量的3/10,给我过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② 现在,我国一般应用的储存保鲜方式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前者将储存的客观环境转化为低温和辐射等状况下,后者是添加一些材料或者涂抹隔离层,将其成分变化来达到防腐效果,这些方法还比较传统,也不是很安全,效果比较差,不

葡萄的采后保鲜与贮藏现状及展望

葡萄的采后保鲜与贮藏现状及展望 食品科学与工程092班谢巧奇200916020210 摘要: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采后葡萄的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几年来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葡萄无害贮藏的发展方向。关键词:葡萄;生理生化特征;贮藏保鲜;臭氧 1前言 葡萄是世界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果树之一。葡萄浆果多汁味美,且含有大量的糖、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但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腐烂、脱粒、干梗等现象,这给鲜食葡萄的贮藏、运输、延长销售时间等带来困难,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葡萄贮藏保鲜,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葡萄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葡萄采后的生理生化特性 2.1葡萄采后呼吸作用的变化 葡萄浆果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是葡萄贮藏期间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葡萄为非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不出现呼吸跃变现象[1]。但穗轴和果梗的呼吸强度比果较的呼吸强度高10倍以上,并形成呼吸高峰,为跃变型呼吸[2]。25℃以下,采后整穗葡萄在贮藏期前60 天内,呼吸作用呈逐渐降低的趋势,60天后虽略有升高,但基本保持平稳状态,没有出现呼吸高峰,表现为非跃变型[3];无梗果粒在常温和低温下均为非跃变型呼吸;但穗轴和果梗的呼吸强度高出相应温度下果粒的呼吸强度10倍以上,并形成呼吸高峰,表现为跃变型呼吸。因此整穗葡萄的呼吸强度主要取决于穗轴和果梗。 2.2 葡萄采后水分代谢的变化 葡萄果实表面无气孔,其呼吸和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果梗进行的。日本青木等人研究,虽然果梗的重量仅占葡萄果穗的26%,但损失的水分却占葡萄整个果穗的49% ~66%[4]。葡萄贮藏中萎蔫、褐变和腐烂首先从果梗开始,果梗失去的营养和水分再从果粒得到补充。由此可见,葡萄果梗和穗轴是葡萄果穗的生理活性部位,也是物质消耗的主要部位。葡萄贮运保鲜的关键在于抑制果梗和穗轴的呼吸速率,延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推迟果梗和穗轴的衰老。 2.3 贮藏中葡萄脱粒生理研究 葡萄采后果粒脱落是贮藏过程中常见现象,这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童昌华对葡萄采后

果蔬储藏与保鲜原理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 水果蔬菜从种子发芽直至开花结果是从两个方面获得养分:一是地下部分,即靠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成分;二是通过绿色部分,即主要是叶片利用光能与吸收的无机成分等一起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果蔬采收以后,来自根部的养分供给完全中断了,地上残留部分也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果蔬采收以后,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继续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果蔬特有的风味进一步充分地显现出来,在色香味上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称作为后熟或呼吸作用。这个过程再继续进行,果蔬软化、解体,这就是衰老阶段。我们了解和认识果蔬的这些变化规律和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以便有效地控制地调节、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保鲜保质,延长供应期的目的,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果蔬采收以后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呢? 1.呼吸作用 采收后的果蔬具有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是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最主要的代谢过程,它制约与影响其他生理生化过程。果蔬进行呼吸作用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没有呼吸作用,就没有果蔬的生命,没有果蔬生命,也就谈不到贮藏保鲜了。

我们了解果蔬呼吸作用的目的,就是想办法,采取措施,控制果蔬呼吸作用的进程,减缓贮藏的营养物质的消耗,达到保鲜保质,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影响果蔬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环境气体、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 (1)温度呼吸作用和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地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0℃呼吸强度就增加1倍,如果降低温度,呼吸强度就大大减弱。果蔬呼吸强度越小,物质消耗也就越慢,贮藏寿命便延长。因此,贮藏果蔬的普遍措施,就是尽可能维持较低的温度,将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到最低限度。 降低果蔬贮藏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但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都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说,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果蔬或原产这些地区的果蔬其最低温度要求高一些,在北方生长的果蔬其最低温度就低一些。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果蔬的正常生命活动,甚至会阻碍正常的后熟过程,造成生理损伤,以致死亡。因此,在贮藏中一定要选择最适宜的贮藏温度。 贮藏温度要恒定,因为温度的起伏变化会促使呼吸作用进行,增加物质消耗。如果使用薄膜包装,则会增加袋内结露水,不利于果蔬的贮藏保鲜。 (2)湿度一般来说,轻微的干燥较湿润更可抑制呼吸作用。果蔬种类不同,反应也不一样。例如,柑桔果实在相对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呼吸作用加强,从而使果皮组织的生命活动旺盛,造成水肿病(浮皮果)。所以对这类果实在贮藏前必须稍微进行风干。香蕉则不同,在相对湿度80 %以下时,便不能进行正常的后熟作用。 (3)环境气体成分大气一般含氧气21%、氮气78%、二氧化碳0. 03%,以及其他一些微量气体。在环境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和由果实释放出来的乙烯对果蔬的呼吸作用有重大的影响。 适当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氧浓度和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衰老过程。另外,较低温度和低氧、高二氧化碳也会抑制果蔬乙烯的合成并抑制已有乙烯对果蔬的影响。 (4)机械损伤果蔬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会遇到挤压、碰撞、刺扎等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果蔬的呼吸强度增强,因而会大大缩短贮藏寿命,加速果蔬的后熟和衰老。受机械损伤的果蔬,还容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模拟试题四及答案分析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模拟试题四及答案分析试卷四 一、填空,25分, 1. 在食品变质过程中,与变色有关的酶是______、_______。与质地变化有关的 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罐内壁腐蚀的现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 3. 根据罐头食品pH的不同,罐头食品可分成___、_____、______等。罐头食品变质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等。 64. 热力杀菌时的D值是指_____。假设某食品初始菌数为10,对象菌的D为1200.5min,那么,在120?加热6min(12D)后,食品中所剩细菌数为____。 120 5. 食品在干制时,对流干燥的方法包括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___。 6. 食品在干制过程中(脱水食品)的主要变化有__, ____, _____,____。 7. 应用于食品中的辐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8.影响高压杀菌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9.影响脉冲杀灭微生物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名词解释,10分, 淀粉老化;冷藏;冻结烧;平酸腐败;水分活度 三、问答题,40分, 1. 怎样判断鱼类的新鲜度,有哪些主要指标或方法, 2. 食品的冷却和冻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 什么是冻结食品的T.T.T.,,T.T.T.计算有哪些例外情况, 4. 什么是UHT 杀菌,有什么特点, 5. 简述食品冷冻干燥的特点。

6. 简述食品辐射保藏的基本原理。 7. 简述欧姆杀菌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题,25分, 1.某地有500吨苹果需要长期贮藏,请设计合理的贮藏方式及管理措施。(15分) 2.什么是栅栏技术,栅栏技术在冷却肉保鲜中该如何应用,(10分) 试卷四答案分析 一、填空,25分, 1. 多酚氧化酶、叶绿素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 2. 酸性均匀腐蚀、集中腐蚀、氧化圈、异常脱锡腐蚀、硫化腐蚀等。 3. 低酸性、中酸性、高酸性;胀罐、平酸腐败、黑变、发霉。 4. 在一定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 6要的时间。10, 5. 自然对流、厢式干燥、隧道式干燥、带式干燥、硫化床干燥、气流干燥、喷雾干燥 6. 干缩干裂、表明硬化、形成多孔性组织、褐变等。 7. 辐射阿氏灭菌、辐射巴氏灭菌、辐射耐储杀菌 8.pH值、温度、微生物的生长阶段、食品成分、水分活度 9.电场强度、作用时间、脉冲的形状、脉冲的极性、微生物的生长期、介 质的温度 二、名词解释,10分, 淀粉老化: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淀粉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 就是淀粉的老化

番石榴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3-08-07;修稿日期:2013-08-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2007BAD07B06);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闽教科 〔2007〕20号)作者简介:陈洪彬(1989-),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保鲜技术 。通信作者: 林河通(1967-),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保鲜技术,通信地址:350002福建福州市金山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E-mail :hetonglin@163.com 。技术综述 番石榴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洪彬 1,3 ,林毅雄2,陈南泉2,林福兴2,林河通 2,3(1.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州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州350002)摘要:就番石榴果实采后不耐贮运,制约中国番石榴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对国内外番石榴果实采收 以及采后热处理、涂膜、1-甲基环丙烯(1-MCP )、CaCl 2、杀菌剂、辐照、臭氧等果实采后处理技术及包装、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番石榴;果实;采收;采后处理;保鲜 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95(2013)05-0039-05doi :10.3969/j.issn.1005-1295.2013.05.011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n Postharvest Handling and Fresh-keeping Methods of Guava Fruits CHEN Hong-bin 1,3,LIN Yi-xiong 2,CHEN Nan-quan 2,LIN Fu-xing 2,LIN He-tong 2, 3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2,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3.Institute of 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uava (Psidium guajava L.)production in China is restrict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fresh-keeping of the guava fruits dur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This paper gives review and prospect on guava fruit harvesting ,postharvest handling methods including heat treatment ,coating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CaCl 2,bactericide ,irradiation ,ozone treatment ,and postharvest packaging ,storage and fresh-keeping methods. Key words :guava (Psidium guajava L.);fruit ;harvesting ;postharvest handling ;fresh-keeping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又称芭乐、那 拔、秋果、鸡矢果等,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 )番石榴属(Psidium ),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的重要经济果树[1-2] ,也是近年来中国南方重点发展的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果实为浆果, 多呈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或梨形,果径4 12cm ,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果实营养极高,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A ,蔗糖、果糖、葡萄糖、蛋白质和磷、铁、钙等的含量也极为丰富,还具有生津止 渴、降血糖、收敛止泻等药用功效;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脯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3]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番石榴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的生产发展快速,栽培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但番石榴是典型的热带果实,而且其果皮薄嫩,采后番石榴果实极易碰伤、软化、黄化和腐烂,严重影响番石榴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给番石榴果实的贮运远销带来极大困难,严重制约中国番石

常见蔬菜和果品及保鲜技术

常见蔬菜和果品的保鲜技术 一、如何做好蔬菜的保鲜储藏 (一)怎样调节好保鲜库的温度和湿度夏、秋季节正是蔬菜入储期间,库房温度偏高,一般要提前5到7天开启果蔬冷藏机降温。如果是新建库房,要在库房彻底干透后再开始降温。如湿度过大可用撒生石灰的办法来降低湿度。 (二)怎样正确地采收和运输蔬菜蔬菜应在下霜前采收,采收时避开清晨的露水和午间的高温,最好在八九点钟露水干后或下午五六点钟温度较低时采收。如遇下雨要等雨过后3~4天再采收。采收时应深入田间地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齐杈处掰下果实,或用剪刀在果柄处剪下,去掉调萎的花瓣,用已消毒并衬有干净塑料薄膜的菜筐盛装。采收和运输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挤压造成的机械损伤。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放在荫凉处,通风降温,预冷散热。 (三)做好入储前的蔬菜处理(1)药剂处理。果菜类蔬菜如茄子、尖椒、青椒要用剪刀将果柄剪齐,番茄去柄和萼片,然后将剪切处蘸果柄剂,并充分晾干。(2)装袋处理。将经过药剂处理的蔬菜用保鲜袋盛装,并做到“三个一致”,即采收批次一致、品种一致、成熟度一致。装袋后将浸有防霉灵药剂的棉球分散放入保鲜袋内(按每千克蔬菜0.1~0.2毫升的用量,用注射器将防霉灵药液注入棉球),用塑料绳扎紧袋口,摆放在架子上。(3)熏蒸处理。对于不宜装袋储藏的蔬菜,要用防霉烟雾剂熏蒸。方法是,在密闭空间点燃防霉烟雾剂熏蒸24小时。 (一)怎样调节好保鲜库的温度和湿度夏、秋季节正是蔬菜入储期间,库房温度偏高,一般要提前5到7天开启果蔬冷藏机降温。如果是新建库房,要在库房彻底干透后再开始降温。如湿度过大可用撒生石灰的办法来降低湿度。 (二)怎样正确地采收和运输蔬菜蔬菜应在下霜前采收,采收时避开清晨的露水和午间的高温,最好在八九点钟露水干后或下午五六点钟温度较低时采收。如遇下雨要等雨过后3~4天再采收。采收时应深入田间地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齐杈处掰下果实,或用剪刀在果柄处剪下,去掉调萎的花瓣,用已消毒并衬有干净塑料薄膜的菜筐盛装。采收和运输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挤压造成的机械损伤。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放在荫凉处,通风降温,预冷散热。 (三)做好入储前的蔬菜处理(1)药剂处理。果菜类蔬菜如茄子、尖椒、青椒要用剪刀将果柄剪齐,番茄去柄和萼片,然后将剪切处蘸果柄剂,并充分晾干。(2)装袋处理。将经过药剂处理的蔬菜用保鲜袋盛装,并做到“三个一致”,即采收批次一致、品种一致、成熟度一致。装袋后将浸有防霉灵药剂的棉球分散放入保鲜袋内(按每千克蔬菜0.1~0.2毫升的用量,用注射器将防霉灵药液注入棉球),用塑料绳扎紧袋口,摆放在架子上。(3)熏蒸处理。对于不宜装袋储藏的蔬菜,要用防霉烟雾剂熏蒸。方法是,在密闭空间点燃防霉烟雾剂熏蒸24小时。 二、几种特色果蔬的保鲜技术 冬枣:冬枣皮薄光滑,肉质细嫩,味清甜多汁,冬枣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目前的保鲜方法主要有:⑴冷藏。采用0.03毫米—

蓝莓采后处理及其贮运保鲜技术

蓝莓采后处理及其贮运保鲜技术 蓝莓是温带地区生长的灌木小浆果,也是水果中易腐烂产品之一,因此其保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采收时机和方法,采后处理如预冷、杀菌、抗衰老处理,贮藏,运输和销售的管理控制。 蓝莓的采收:蓝莓要适时采收,一般在果实全部转为蓝黑色后3-7天进行采收,适宜采收成熟度为八成熟,具体时间则需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确定,有条件的话可对果实的糖度、酸度进行测定,综合判断采收时间。过早采收则果实小,风味差,影响果实的品质,但也不能过晚,尤其是鲜果远销,过晚采收会降低其贮藏性能。由于蓝莓果实成熟正值盛夏时节,注意不要在雨中或雨后马上进行采收,因为这样采摘的果实含水量特别高,会增加果实霉烂的概率。另外,蓝莓的采摘可用人工,也可用机械采收器。

蓝莓的分级挑选:蓝莓本身容易破损,采收后应及时且快速地进行分级挑选。分级指标一般为成熟度一致、软硬程度一致,剔除烂果和病虫害果,即使是轻微损伤也不能要,因为“一个老鼠屎往往会坏了一锅粥”。 蓝莓的预冷:将分级挑选好的蓝莓利用冷风进行预冷处理(除去田间热,降低呼吸强度,避免造成积热和烂果),直至果实实际温度降至7℃以下,转入冷库贮藏,温度为0-5℃,湿度为90-95%。前面分级挑选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就要进行预冷处理。由于冷风预冷容易使果实表面失水,所以应该在冷库中增加加湿设备,或地面充水加湿。 蓝莓的运输:蓝莓的适宜保鲜温度为-0.5-0.5℃,相对湿度为90-95%。最好用冷链运输,要 避免温度波动。 蓝莓“失水萎蔫”蓝莓“窝烂” 蓝莓的采后生理病害:蓝莓的采后生理病害包括:失水萎蔫、果实软化、气体伤害、冻害等。 (1)失水萎蔫:由于蓝莓很容易蒸腾失水,贮运和处理的环境湿度太低会导致果实失水萎 蔫。所以保持90-95%的高湿环境十分必要。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课程论文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 题目: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姓名: 朱彦林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班级: 农机93 学号: 30109313 任课教师: 龚红菊 2012年5 月1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30109313 朱彦林 摘要:面对我国果蔬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加大,但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相对落后的国情,寻找安全有效的果实采后防腐杀菌保鲜技术技术已成为果蔬保鲜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阐述国内外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的几种最新方法。为我国的果蔬保鲜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减少采后损失,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bstract:The face of China's fruit and vegetable cultivates an area to increase further, but the Postharvest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situation, looking for safe and effective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areas must face the problem, this artical elaborat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postharvest storage of several novel methods. China's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field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reduce postharvest losses, increase agricultural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Fruits and vegetables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New technology 前言: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及无机盐, 因而成为人类重要的营养源。但果蔬生产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区域性以及水果本身的易腐性, 这与消费者对水果需求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迫切性相矛盾, 因而果品贮藏保鲜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技术对果实进行采后贮藏保鲜将有重大的意义。 1、保鲜剂保鲜 保鲜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世界各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等毒性.美国爱米尔农业食品公司研制出一种可食用的水果保鲜剂它是用砂糖、淀粉、脂肪酸和聚脂物调配制成的半透明液状物,可用喷雾、浸渍、涂刷的方法成膜后覆盖在苹果梨、柑桔、香蕉或西红柿等水果的表面,由于这种保鲜剂可在水果的表面形成近似密封的薄膜,故能阻断大部分氧气进入水果内部从而抑制水果的熟化过程起到延长贮存和保鲜期的作用使保鲜贮存期多达160~220d由于这种保鲜剂可与水果一同食用。因此可用于已经切削水果的保鲜。我国的专利产品蔗糖基聚合物是以蔗糖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可食性物质无毒无味其保鲜机理也是液膜在果皮表面形成一层隔绝膜,减少空气中氧气进入果实内部,减缓果实呼吸产生的CO2 向外扩散,从而对果实起到自发气调保鲜的作用这类保鲜剂可抑制病菌的侵入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模拟试题五及答案分析

试卷五 一、填空(40分) 1. 依据其原理的不同,食品保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罐藏法属于_______,冷藏法属于_______,干藏法属于_______。 2. 在食品变质过程中,与变色有关的酶是______、_______。与质地变化有关的 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果实的呼吸跃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呼吸跃变型果实有___、 _____、______,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有 ______、_______。 4. 干耗是由于_____而引起的,影响食品干耗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5. 最大冰晶生成带是指__________。 6. 食品冻藏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_____, ___, ___, ___等几个方面。 7. 罐内壁腐蚀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 8. 热力杀菌时的D值是指_____。假设某食品初始菌数为106,对象菌的D120为0.5min,那么,在120℃加热6min(12D120)后,食品中所剩细菌数为____。 9. 食品在干制时,对流干燥的方法包括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___。 10.食品在干制过程中(脱水食品)的主要变化有__, ____, _____,____。 11.食品干制过程中导湿性是指_________,导湿温性则是指__________。 12.食品进行恒率干燥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 13.食品中常用的辐射剂量一般不高于_______。 14.应用于食品中的辐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5影响脉冲杀灭微生物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果实的呼吸强度,影响果实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2. 什么是栅栏技术?栅栏技术在冷却肉保鲜中该如何应用? 3. 什么是冻结食品的T.T.T.?T.T.T.计算有哪些例外情况? 4. 食品在冷藏时应如何管理? 5. 罐头在热力杀菌时,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6. 简述食品水分活度和食品保藏的关系。 7. 什么是湿热转移?影响湿热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20分) 1.某地有大批水产原料,请设计出科学的利用方式和工艺。(15分) 2.试论述高压技术在食品保藏与加工中的应用前景。(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