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建筑的特点

园林建筑的特点

园林建筑的特点
任何一种建筑设计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和精神的功能需要,采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组织特定的空间。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与工程技术和艺术技巧相结合的产物,都需要符合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原则。同时,在艺术构图技法上也都要考虑诸如统一、变化、尺度、比例、均衡、对比等原则。但是,由于园林建筑在物质和精神功能方面的特点,其用以围合空间的手段与要求,和其他建筑类型在处理上又表现出许多的不同之处。
那么,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将分为三个方面来重点论述。
一:所抒发的情趣不同
其他类型的建筑如宫殿、寺院、陵墓、民居等,出于不同的要求或宏伟博大,或亲切宁静,但一般都不追求如诗似画般的意境。园林建筑则不然。园林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艺术性要求高。园林建筑从诞生开始,就与诗画接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诗人、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所谓寓情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诗情画意等对园林意境的描绘,都说明了园林建筑确实不同于一般建筑,如同凝聚的诗和画,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构图的原则不同
其他类型的建筑,一般多以轴线为引导而取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从而形成了一进又一进的空间院落。这样的构图形式虽然具有明确的统一性,但毕竟流于程式化,其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缺乏生气和活力。园林建筑由于受到休憩游乐活动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在设计上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既不为任何清规戒律所羁绊,最忌坠入窠臼与故辙,可以说是构园无格,无规可循。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般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晰性和条理性在园林建筑中去很少体现。而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可赋与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
再者,为了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自然不免要有一些飘然于物外的东西。因此,似有还无,似无而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等等难以名状的处理手法总是在所难免的。在这里,如果套用一般建筑的构图原则或手法,则是断无成效的。园林建筑的这些特点如果借用现代的术语,就是所谓的“含混性、不定性、矛盾性”。
例如,一座供人观赏景色、短暂休息停留的园林建筑,很难确定在设计上其必然的约束要求,因而在面积大小和建筑形式的选择上,或亭、或廊、或方或园,或高或低,似乎均无不可。设计者可能有这个体会,既设计条件愈空泛和抽象,设计愈困难。因此对待园林建筑设计灵活性的特点,

既要看到它为空间组合的多样化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又要看到所带来的设计难度。
三: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
除了部分寺院建筑或民居建筑,由于地处山林,不顾形制的约束而采取自由布局外,一般的建筑由于受程式化的影响,多采用内向的布局形式。这种布局虽可形成很多的院落空间,但由于建筑物均被向外而面朝内,加之又以高墙相围,因而对外围的环境基本上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这样的内院虽然有时也种有花草树木,但仅起调剂和点缀作用,不能改变以建筑围成的人工空间的本来面貌。园林建筑则不然,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园冶》一书以极大的篇幅论述“相地”便是很好的证明。
即使是处于市井之中的宅园,建筑虽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并经常用作围隔空间的主要手段,但毕竟只是形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除建筑外,山石、水池、花木等自然物对于形成景观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大大的超过建筑。再者,对于一般的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角色,而其它要素仅起烘托陪衬作用。但对于园林建筑来讲,则必须是建筑与山石、水池、花木等巧妙的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建筑美和自然美浑然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而且,为了创造富于艺术意境的空间环境,还特别重视因借大自然中各种动态组景的因素。园林建筑空间在花木水石的点缀下,再结合诸如各种水声、风啸、鸟语、花香等动态组景因素,常可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因此,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园林建筑是一门占有时间空间,有形有色,以至有声有味的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点景
即点缀风景。建筑与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有宜于就近观赏的,又适合于远眺的。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主题。重要的建筑物往往常作为园林的一定范围内甚至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园林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风格。
二:观景
即观赏风景。以一栋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得景之佳否,即是否能够使得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看到最佳的画面。这种情况下,大至建筑群的组合布局,小至门窗洞口都可以成为剪裁风景画面的重要手段。
三:范围园林空间
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花木将园林化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四:组织游览路线
以道路结合建筑

物的穿插、对景、障景等,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
例如,河南黄河小浪底大坝公园里的这座建筑,既是连接小山上下两个景区的一个大楼梯,又是一个供人休息的茶室。游人走过十一个依次升高的茶座平台时,可以随处坐下来欣赏从坝脚小湖上升到大坝全景的各个画面。在大楼梯的中间和顶端有两个天桥,将游人最终带到建筑背后的小山上。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这座园林建筑让游览路线穿过它自己。使游人能从“景中”到“景外”,再回到“景中”来看风景,在同样长的路线中得到更丰富的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