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社会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同一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是性格的核心部分是群体心理,指一个国家、民族或阶级的心理。

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中介。

二、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分歧

, 后来则直接使用心理能量来取代力比多。1、人格理论:早期: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前意识和潜意识合称无意识。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整个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晚期:伊底、自我、超我

以性欲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说,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意识 :唯一能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

自我是意识的核心,由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包括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指根本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个体只有在精神分析的帮助下才能发现自己的潜意识。荣格认为潜意识中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

3、人格动力理论:荣格认为人格所需要的能量被称为心理能量。

早期沿用“ 力比多” 来代指心理能量,但他的力比多是指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并非弗洛伊德的把力比多视为推动心理活动的唯一的性能量。心理能量——人格发展的动力

后来则直接使用心理能量来取代力比多。

三、为什么说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在推翻行为主义之后向早期实验心理学的

回归

1、冯特、铁钦纳的科学主义理念或精神、信念、立场与态度等为认知心理学所继承,

成为其核心气质。

2、继承和发展早期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感知觉、反应时、注意等在批判和改造内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口语报告法,即要求被试通过原始性的口头陈述来报告思考时内部信息加工,特别是短时记忆中的内容

四、获诺贝尔奖的三位心理学家及各自理论

1、西蒙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世界上第一位获奖的心理学家),问题解决的研究

《人类问题解决》是纽威尔和西蒙等1972年发表的,这本专著可以被称为是现代

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研究的经典之作。

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不断进行启发式搜索的过程。

问题空间由始发状态、操作状态和目的状态组成。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启发式

关于问题解决的另一项主要研究是专家与新手的研究。

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方面主要表现为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方法类型上的差异

2、卡尼曼的诺贝尔奖研究:认知资源限制理论

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人得认知资源在总量上是有限的。

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智源,那么就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当人面临不止一个的

任务时,人就要把心理智源进行分配。每个任务所占用的心理智源就会相对减少,活

动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

3、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两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需要特定的条件;后者是先天固有的,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巴甫洛夫发现,某些无关动因或中性刺激(如

铃声、灯光)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的强化,经过若干次训练以后,单独的条件刺激也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件反射的巩固。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五、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知觉理论模型识别理论

(1) 知觉的模式识别研究(考研大纲普心内容)

(1)模板匹配模型

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刺激物的模板,当输入的刺激信息与某一储存

的模板相匹配,该刺激信息就得到破译和识别。

(2)原型匹配模型

人在记忆系统储存的不是与外部刺激严格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的概括表征即

原型。外部刺激信息输入后,信息加工系统会根据输入信息与原型的匹配程度来识

别信息,寻找与其最佳匹配的原型,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从而使之获得理解。

(3)特征分析模型

主体接受输入的信息后,首先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与长时记忆中

的各种事物的特征表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就获得识别。

人的模型识别是一种特征分析的过程,特征分析在模型识别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每个知觉对象或模式都是由若干元素或基本特征按照一定关系结合而成的。

六、罗洛梅发现存在感的原则

(1)自由”是人的存在的基础,一个人能在其限度之内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存在。 (2)自由的个体是充分个性化的

(3)自由的个体必须是社会整合的,真正自由的个体既表现为强烈的个体性,又表现为对世界、社会的一种成熟责任感,这样的人才是社会整合的。

(4)宗教道德感是保证个体存在,促使人格不断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 (5)创造性生活的特点是“健康的自我表现”。如自主性、真诚、富有创造性、选择、责任心等。

七、罗洛梅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

1、自我核心(自我中心):指个体在本质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存在。保持自我核心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2、自我肯定:指保持人自我核心的勇气。

3、参与:指一个人在社会中必须不断与别人交往,加入到其他个体中,同他人建立和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

4、觉知:对自身愿望、感觉、身体需要和欲望的体验。

5、自我意识:是人能够跳出来自己观察自己的能力。人类独有的本质特征。

6、焦虑:指人对有可能丧失其存在或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担心或痛苦的情绪体验。八、自我效能理论含义和影响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 指个体对成功地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或信念,而不是行为本身或能力本身。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 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时的生理情绪状态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我国《公司法》以股东对公司的责任形式为标准,将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 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一定人数的股东所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我国法学界通说认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 股东人数有最高数额限制。《公司法》第2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50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 (2) 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第 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东不对公司的债权人负责。 (3) 公司设立程序简便,组织机构简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手续比较简便,由全体股东制定公司章程并签名盖章,履行一定手续之后即可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而且股东的出资可以分期缴纳。此外,有限责任公司的机关比较简单,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 (4) 具有非公众性和非公开性。具体表现为股东人数有限、股东对外转让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发行股票,不能公开募集股份。 2. 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是指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 发起人须符合法定的人数。《公司法》第78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 全部资本为等额股份。这是股份有限公司最重要的特征。《公司法》第 125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3) 股东对公司负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4) 资本证券化,公司具有公众性和公开性。根据《公司法》第五章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形式的,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这使得公司资本证券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股东,从而使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公众性。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实行公开制度将其经营及财务状况 等向社会公开,以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并维护社会交易安全。

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概论是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学科,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这就是我们社会工作概论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前提。那们从今天起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社会工作概论。 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我们带着这种疑惑,开始我们今天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的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大问题: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有三个基本的前提 社会工作的三个前提: 1、人是重要的;强调人是一个核心问题 2、人遇到了源于人际互动的个人、家庭、社区的问题; 3、有办法缓解问题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满。 那么从这三个前提来看,社会工作他是源于人在社会生活当中遇到了相关的困难或者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来缓解人们的这些困境或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满幸福,所以从这三个前提当中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社会工作可能包含着对人们遇到困难时的一种帮助,换句话讲社会工作就是帮助人的一种工作,但是这个定义应该说是非常简单的,那么社会工作所指的这种帮助人和一般的那种帮助人有没有区别,应该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说明社会工作这种帮助人有其自身的一种特征,与普通的帮助人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讲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科学的帮助人的工作,那么这样就与一般的帮助人的工作区分开了。 我们现在了解了社会工作的含义,实质上就是一种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人解决问题和摆脱困境的工作,那么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是如何界定的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社会工作的界定。(二)社会工作界定 社会工作源于西方,特别是欧洲,他在每个国家称呼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称作社会工作、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公共福利、公共救助、社会安全等这样一些称法。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学者他们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来界定社会工作。

企业集团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

企业集团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 摘要:企业的集团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然而,世界各国的法律对企业集团的界定各不相同,我国的理论界对企业集团的本质也有不同的认识。企业集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以资本和合同为主要连接纽带而形成的具有控制关系的一种稳定的企业联合。其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企业集团;联合;法人 企业集团在社会各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影响着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各方面,这一影响力是传统单一公司所望尘莫及的,但企业集团的广泛勃兴也给以调整传统单一公司为主的公司法及其理论带来了挑战。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起步较晚,企业集团作为新的企业形态,我国学者在理论上对其法律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无论是从宏观上对企业集团这一新型市场经济主体的研究和管理,或者是在微观上协调和处理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都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学者们对企业集团概念的表述主要有: 1、企业集团是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在统一管理的基础

上组成的经济联合组织。两个以上企业的联合、成员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和集团的统一管理是企业集团的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2、企业集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组成的联合组织,集团的所有企业在经济上都接受集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3、企业集团是主要以资本为连接纽带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由母子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其他成员组成的,并以共同的章程为经营基础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4、企业集团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接受支配企业统一管理的企业联合。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民事法律主体,而是对企业联合关系的形象描述。 而笔者认为,要领会企业集团的法律内涵,应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集团是一种稳定的联合,而不是一种紧密的组织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规定企业集团为商业组织体,在实践中,企业集团常被视为企业之间的一种联合。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且在我国理论界随着“企业集团不具备法人资格”这一通说的形成,基本上结束了“集团法人资格”或者“集团双重法律人格”的争论。在经济上,集团内部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统一的管理,甚至可以看作为一个经济体,但这不能作为企业集团的法律特征。若把企业集团定义为“经济联合组织”、“联合组织”、“联合体”等,再加上我国1998年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条例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具备(共同的)集团章程,就更容易使人误认为企业集团是一独立的民事主体了。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7小题.每题1.0分,共2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 )。 A.公益活动 B.实践活动 C.行政活动 D.慈善活动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 第2题 某地区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上述案例中,受灾群众不习惯新的居住生活,因而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以促进其尽快融入正常生活之中。

第3题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曾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球调查,请各国提供社会工作的定义,各国的表述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社会工作的( )。 A.多样性 B.多变性 C.复杂性 D.社会性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IFSW)曾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球调查,请各国提供社会工作的定义,各国的表述还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复杂性,说明它与各国、各地的经济社会状况及文化有密切联系。 第4题 ( )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A.系统 B.正功能 C.功能 D.负功能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功能是一个与系统相联系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形成的体系。功能则是指在某个系统中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概要地说,功能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第5题 小军由于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家人对其十分担心,劝其戒毒。小军自己也希望戒掉毒瘾,过正常人的生活,可每次都半途而废。家人担心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危及小军的生命,故向有关机构寻求帮助。最后,当地的戒毒所帮他戒掉了毒瘾。这说明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 )。

社会工作真题大合集(社会工作原理311和社会工作实务427综合覆盖最全)讲课讲稿

2013武汉大学社会工作真题 社会工作原理 一、概念辨析(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2、社会工作的正价值和反价值 3、社会工作的“増权”理论 4、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 5、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和治疗模式 二、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合理的社会流动为什么能够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2、社会学有哪些考察社会的角度? 3、简述社会越轨的内涵及其类型。 4、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一、论述题(30分) 1、试分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直接介入 2、儿童社区工作 3、人生回顾疗法 4、医务社会工作 5、社会康复 6、社会弱势群体 二、简答(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通用过程模式如何分析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2、简述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技巧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观念和原则是什么? 4、简述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张女士今年52岁,10年前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比较特殊,双方都是再婚家庭,13年前,张女士因为前夫有外遇而离婚,单身了3年后,与现任丈夫认识。当时,丈夫带着一个12岁的女儿小丽,因为张女士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就把小丽当做亲生女儿来看,但10年时间过去了,小丽从来没有叫过她一声妈妈,小丽小时候还经常给张女士找麻烦。即便如此,张女士现在还给小丽张罗了一个男朋友,但小丽似乎并不领情,这个矛盾一直僵持到前一段时间,在男朋友的问题上,张女士让小丽考虑考虑,可小丽却与张女士吵起来,并说这不是张女士的家,让她不要瞎当家,并且连张女士的丈夫也不替张女士说话。为此,张女士非常伤心,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了,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她。问题: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简要分析张女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介入策略。 2012武汉大学社会工作真题 社会工作实务 一、简要概述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2、阿瑟邓汉姆社区工作的原则 3、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 5、社会救助的特征 二、简答(共5题,每题9分,共45分) 1、简述随机抽样方法的类型。 2、简述社会指标的功能。 3、简述设计调查指标的基本要求。 4、简述评价调查报告的原则。 5、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 三、论述(共15分) 1、试论述社会研究中为甚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四、分析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人类从地球上一出现就开始了群体生活的历程,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会组织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和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单位。就“组织”一词而言,古已有之。在中国,组织的原意与纺织有关,是指用麻绳编织成布帛。在西方则渊源于“器官”,指的是自成系统的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对组织的理解开始从传统的物的意义,逐步引申到人类社会层面。社会组织的概念由此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把工厂、机关、医院、学校、商店等看作社会组织的具体形式,把规模较小的人群如家庭、邻里、同乡、朋友群体等视为初级群体的具体形式。然而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解却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被西方社会学誉为社会学创始人的韦伯认为,社会组织是法人团体,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封闭团体。美国社会学家凯普劳认为,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体系,有明显的群体认证,正确的成员名录、活动的计划以及成员的更替程序。综合学术界的多种看法,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是指追求特定社会目标、实现特定社会功能、有意识地组建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 社会组织可以由初级群体或正式群体演化而来,但是当它被称为社会组织之时,已和家庭、氏族、邻里等初级群体高度分离。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体形式最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群、血缘家庭和家族,以及稍后出现的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社等。他们都是人类发展的初级群体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的出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日趋复杂,社会组织适应社会及社会成员的需要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但这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的形式还是以初级社会群体为主。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法适应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动力来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正式化的趋势。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体自然演化成了正规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群体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组织的形式。有学者认为,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功能的专门化、社会动员和社会暴力三种原因而形成。现代社会的组织同样具有上述的特点,各有不同。象各种跨国公司是功能群体演化成的组织,而军队则一直是战斗群体正式化的产物。那种认为社会组织只能通过社会分工来产生的观点是片面的。[1]1.蔡建飞.生产与运作管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2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主要特征有:①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灵魂,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目标体系。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经过组织的考核与审查。③制度化的组织结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提高活动效益,一般都具有根据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职位分层与部门分工结构。只有通过不同职位的权力结构体系,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或个人的活动,才能顺利开展组织活动并达到组织目标。④普遍化的行动规范。 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现,并作为组织成员进行活动的依据。组织的行动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它通过辅助的奖惩制度制约组织成员的活动,以维护组织活动的统一性。⑤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每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它不仅自身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人

第1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讲课稿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l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资本家阶级是财富和权力的占有者,工人阶级则是贫穷的和无权的阶级,而且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 1、改良主义者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 2、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出路必定是它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不同意用宗教、道德和改良的方法去拯救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 (2)社会工作的产生 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社会工作的形成 a.不论基于善良的人性还是同类意识的发现抑或宗教教义的宣示,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是早就存在的。在其中,宗教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l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涵义、作用与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比较稳定。例如,戈登于己于人965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再比如,比斯台克于1967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含九个方面的内容: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表现抉择权利。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服务: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2)社会工正: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者对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人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5)诚信: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开展实际工作。(6)能力:社会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在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开始起步的,加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转变为三者并重,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并存。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内容:一是强调社会和谐。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二是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三是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他一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乃是每一个别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建构方式的文化体系。它是企业在其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成若干文化质点,这些文化质点在不断的文化整合过程中成为丛结,进而成为模式、体系。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模式是由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即企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结构决定的;而企业的目标、制度、作风、风尚等则是由企业文化模式决定的企业文化形态。实际的情形是:企业文化模式的实体只能是指价值观、思维模式、企业精神等,而企业制度、企业民主等,企业实体和企业家及职工(大脑),这是它(文化模式实体)的载体,即三种基本形态;企业文化的三种基本形态亦即企业文化模式的三种基本形态。 表:氏族文化与市场文化的特征比较(略)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教授J?斯洛坎和J?凯尔在对美国若干家公司进行了调研之后,提出两类不同文化类型(即不同文化模式)的公司特征。据此,再加上其它一些企业文化模式的情形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企业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载体的经营普适性。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模式,其组织载体一定是经营性的企业组织,不是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学校、家庭、连队等都不能成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模式的载体,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和条件。不论是氏族型公司还是市场型公司,不管他们在个人与组织间关系上如何不同(一个是亲情关系,一个是合同关系;一个相互有长期承诺,一个只有短期承诺等),或其它方面又有多少区别,也都是一个有独立财产,进行独立生产经营的法人。 反过来说,只要是企业,不论其大、中、小,不论它属于哪个行业,不论它在哪个区域……, 都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模式。IBM 有IBM 的企业文化模式,松下有松下的企业文化模式;我国的企业又有我国企业的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二,生成的长期积淀性。企业文化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人为“建立”的。如在个体与组织关系上,不论是氏族型的(对待本公司历史、传统、风格、意识),还是市场型的(对个人利益的依赖,讲究功利主义),都是在企业长期生产实践及其特定文化氛围陶冶下形成并不断复加、累积起来的。氏族型企业,公司和成员之间相互长期承诺,前者对后者提供安全保障;后者对前者忠心耿耿。 这类文化在长期而彻底的社会化过程中促成了公司内部团结。成员遵循传统方式逐步得到晋升,年长的雇员为后来者充当良师益友和榜样,从而使公司文化规范(通过制度、文字、榜样三种载体)得以代代相传,延绵不断,形成日益巩固的文化模式惯性。市场文化型公司的企业文化模式大

第六章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第六章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1什么是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 特点:1组织形象的客观性(体现在:1组织形象的原型是原型是客观的2组织形象形成的过程是客观的3组织形象形成后的状况是客观的);2组织形象的主观性(组织形象的主观性是指客观的组织形象中所包含的公众认知方面的人为因素);3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只是相对的);4组织形象的阶段性;5组织形象的整体性(组织形象的整体性,首先是指组织形象本身具有整体性;其次是指组织形象在表现上具有整体性)。 2构成组织形象的要素有哪些?其中软、硬要素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软要素与硬要素,软要素主要是指组织中与人有关的要素,硬要素组织中与物有关的要素。 其中,软要素包括:1组织成员的数量与质量;2组织的群体心理

氛围;3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4组织的道德形象。硬要素包括:1组织的地理位置;2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3组织拥有的生产、技术设备;4组织的生活娱乐设施(影响力逐渐减弱);5组织的资金状况(资金状况是组织最有说服力的实力形象)。6组织的产品(1质量是销量的基础;2质量是组织的生命);7组织的无形资产。 3什么是公众印象?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主要成分(或要素)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所谓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公众印象是指组织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公众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组织的形象。 公众印象形成过程包含着三个主要成分(或要素),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被印象者;认知的主体,即印象者,以及交往的情景。 1被印象者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被印象着就是被形成印象的人。在组织与公众的交往关系中,被印象者指的则是在公众的头脑中形成印象的组织。虽然一般的人际交往和组织与公众交往中的被印象者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相同的。被印象者的外部表现,即谈吐、举止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态度等等,都为印象者提供了形成印象的信息。 2印象者也叫知觉者,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印象这也就是公众。

社会工作概念

名解 1.社会工作:一种以助人为宗旨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职业, 就是确保现代社会与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个人、群体、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2.社会个案工作: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 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与家庭)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服务,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与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去福利。 它与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并列,就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服务方法之一。 3.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就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与专业伦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 事社会服务的人员。 4.社会团体工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感到有整体意识,且将会维持一段时间;互相影响; 有明确规范或规则;有一套角色。 小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小组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标组织的、通过小组过程与动力去影响小组组员的态度与行为,使其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问题的解决的实务过程。 5.社区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以社区与社区居民为对象;以预防与解决 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与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与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社区社会工作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与信心,协助其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6.社会行政:广义的社会行政就是指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与运行,狭义的就是指对社会工作 机构的领导与管理。 7.社区: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选择 1.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利她主义、尊重受助者权利与选择等)、助人活 动 2.社会工作的对象? ?基本对象:由于生理、心理或个人无法抵御社会、自然原因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从个人都社区 ?扩大的对象:社会全体成员 3.社会工作的内涵? ?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个人、群体、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 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4.社会工作的价值? 5.社会工作的功能? ?治疗;预防;发展 6.个案工作的技巧? ?支持性技巧

1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1.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是投资者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其特征: (1)企业是社会组织,具有社会性和组织性; (2)企业是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商品性和经济管理性; (3)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 (4)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具有法定性。 2.国有企业的概念和性质 国有企业是政府投资或者参股设立的企业。国有企业是依法设立的,其财产为全民所有,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经营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经营单位。 其性质: (1)国有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 (2)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3)国有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4)国有企业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责任制形式。 3.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经营责任 国有企业经营权,是指国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表现为:(1)生产经营决策权;(2)产品、劳务定价权;(3)产品销售权;(4)物质采购权;(5)进出口权(6)投资决策权;(7)留用资金支配权;(8)资产处置权;(9)联营、兼并权;(10)劳动用工权;(11)人事管理权;(12)工资、奖金分配权;(13)内部机构设置权;(14)拒绝摊派权。 国有企业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和侵犯。对于非法干预和侵犯企业经营权的行为,企业有权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申诉、举报,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也称自负盈亏责任,包括企业对外承担的民事责任、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营责任以及厂长、其他工作人员和职工承担的责任三个方面。

(完整版)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社会工作的含义:已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Work翻译过来的,指的是非营利的、服务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 化、职业化的活动 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以社会上极度困 难、比较困难、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 动。 2、注重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 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目标。 3、强调工作方法: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 才能掌握的方法。 4、注重实践:实践也称实务,是人们有目的的、参与或介入社会生活的 活动。 5、互动合作: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和协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群体 克服困难的过程。 6、多方协同: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机 2、缓解困难 3、激发潜能 4、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 三、文化层面的目标1、弘扬人道主义 2、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 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 二、功能的基本类型:1、正功能 2、负功能 三、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恢复弱化的功能 3、促进人的发展 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四、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 2、建构社会资本 3、促进社会和谐 4、推动社会进步

第十章 社会组织

第十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2) 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3) 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 规范 2. 地位 3. 角色 4. 权威 ?组织的研究变项 ?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 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代表人物是T 帕森斯) 2. 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P 布劳) 3. 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代表人物是艾提佐尼) 4.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1)第一产业组织:

是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2)第二产业组织:是指在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3)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 ?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一)组织目标的含义 社会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工具,它有其特定的目标系统。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二)组织目标的分类 ?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一)制定原则 (1) 互惠原则(2) 评估原则(3) 选择原则 (二)组织目标的实施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一)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二)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其评估 (1) 有效性(2) 效率(3) 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 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含义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组织结构的内容

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章节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章节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章节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普通社会工作 2、行政性社会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5、互动合作 6、多方协同 章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联系了街道辖区内的某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协调辖区内某单位食堂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上述做法最能体现社会工作( )的特点。(2015) A.注重专业实践 B.注重专业价值

C.促进发展 D.多方协同 答案:D 2.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是区分与其他专业的关键要素,也是社会工作专业获得社会认可的要点。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 A.社会工作强调自上而下开展工作 B.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合作 C.社会工作管理理人们的社会福利 D.是一种志愿服务 答案:B 3.在解决李某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邀请了律师、心理学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一同会商,从而解决了李某面临的多种问题。在这一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的( )特点。 A.多方协同 B.强调专业方法 C.互动合作 D.注重实践 答案:A 4.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在发展着的社会中进行的。从社会工作的起源来看,社会工作最初提供的服务是( )。 A.促进社会进步,完善社会整合 B.提供心理支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C.服务于有困难的人和家庭 D.制定社会福利政策 答案:C 5.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是复杂的,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协调不同专业和不同部门的人员协同开展服务。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方协同的主体是( )。 A.服务对象 B.机构内的同事 C.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 D.社区工作者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6.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个别化的专业服务来实现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工作专业也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你认为下列选项中,( )是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A.为受到丈夫虐待的妇女开展个案服务 B.为失业居民提供再就业训练 C.为刑满释放的社区居民提供回归社会训练 D.参与社区巡防队的巡逻值班 E.制止社会闲散人员骚扰居民正常生活 答案:ABC

企业概念的基本理解

管理术语汇总 企业概念的基本理解: 1 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存在的,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 2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 3 虽然企业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但究其本质而言,它属于追求盈利的 营利性组织。 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划分,企业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 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成员分工协作所组成的组织架构与相应的职责权关系体系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的人数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组织等级两者之间存在反比关系直线职能制优点是既保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缺点是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以协调 事业部制含义是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设置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在总公司领导下,统一政策,分散经营它是一种分权化体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事业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适应市场。公司高从集中思考战略问题有利于培养综合管理人才缺点是存在分权带来的不足,即指挥不灵,机构重叠,对管理者要求高 企业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计划职能是管理者的首位职能。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 1 社会与文化素质 2基本业务素质

3 身心素质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1 技术技能 2 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4 行政技能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1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所有管理行为与措施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好的企业基础工作再好的创意与决策,再好的管理措施与手段,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取得经营管理的成效的,只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做的扎扎实实,管理的手段才能奏效,才能取得更大的的管理绩效。 2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建立科学可行的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等标准与制度体系,是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的水平。 3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机构主要包括 1 精神文化层 2 制度文化层 3物质文化层 这三层的关系是: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又决定行为文化。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 以全员学习为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