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 词汇概说)读书笔记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 词汇概说)读书笔记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说)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

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

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

1、什么是语素

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特点:

(1)有声音:好/ 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 个语素)巧克力(1 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 好吃;人:人民/ 人情

2 .语素的分类

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 走观/ 红绿/ 男女/ 一千/ 条个/ 吗的

(2)多音语素:乌鲁木齐新加坡香港(源自莞香装运地/ 源自海盗香姑的名字)

按语言功能划分

(1)成词语素

指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也叫自由语素。该类语素独立成词后可在句中单独使用。例如:“人”可在句中单独出现:人来了;也可构词:客人。

(2)非词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包含半自由语素与不自由语素两种类型。

①半自由语素:皆为实词性语素,与成词语素相比,不能在句中独立使用。例如:视伟威艰荐民

②不自由语素:绝大多数是虚词性语素,即词缀语素。

例如:老子头

按意义性质划分

(1)词根语素

特点:意义实在;位置不固定:比如视:视力/ 重视;伟:伟大/ 雄伟

判断:教师与老师

(2)词缀语素

特点:意义虚化;位置固定。

①前缀

老:老爸老妈老外老记老公/ 老人

阿:阿妹

第:第三

初:初一

小:小张

前缀的特点:意义虚化;语音读本调

前缀的作用:

a 改变词汇意义:把基数词该为序数词,比如“一”与“第一”;

b 增加色彩意义:爸与阿爸(方言色彩);

c 适应汉语词汇双音化的需要:虎与老虎

②后缀(17 单音后缀;2 个双音后缀)

子:

名词:桌子椅子瓶子鼻子凳子稻子刀子

动词:推子疯子盖子

形容词:胖子瘦子

儿:

名词:刀儿皮儿花儿鸟儿

动词:画儿盖儿扣儿托儿(医托/ 布托)

形容词:亮儿短儿尖儿明儿

头:

名词:舌头石头

动词:看头想头听头吃头搞头玩头

形容词:甜头苦头

家:姑娘家小孩家

巴:有分歧

名词:泥巴盐巴尾巴嘴巴;

形容词:干巴瘦巴;

动词:砸巴哑巴眨巴洗巴扫巴

者:马列主义者科学工作者作者读者学者患者记者长者// 第三者强者

乎:合乎热乎似乎

于:敢于勇于在于

搭:甩搭扭搭

化:美化绿化现代化

然:竟然忽然(副词后缀)/ 突然(形容词后缀)

其:尤其极其

地:忽地霍地特地

价:成天价震天价

着:本着沿着

得:免得值得舍得乐得

乎乎:脏乎乎黑乎乎

兮兮:神经兮兮

“们”表示语法意义复数,但不是后缀。有人认为“们”是词尾语素。以下语素是否是词缀尚有一定分歧:

家:作家文学家

后缀的特点:

a .意义虚化:比较“莲子”与“帘子”;

b .多数读轻声:椅子石头姑娘家等。

后缀的作用:

a .改变词性和意义:甜头

b .适应汉语双音化的需要:舌头

c .增加感情色彩:老头儿/ 老头子

关于类称语素:

家:作家画家科学家文学家

员:党员团员少先队员

士:学士硕士博士

手:多面手能手

生:学生医生研究生

性: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性原则性// 物质所具有的性能:弹性

3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对应情况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朱德熙《语法讲义》),大部分语素与汉字是对应的。如:天水早跑呢等。

不对应情况

(1)一个汉字代表几个语素

①同形语素:

长: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和:心平气和(he 阳平);唱和(he 去声);和面(huo 阳平);和了(hu 阳平)

还:huan 偿还;hai 副词(歧义词语引起欠条官司,一个“还”字竟然价值万金:张某借高某14000 元,今还欠款4000 圆)

②同音语素:米(稻米/ 长度单位);角:牛角/ 一角钱

(2)汉字本身没有意义

垃圾葡萄玻璃恍惚

(3 )有些汉字在某个场合代表语素,在某个场合不代表语素。

巧沙蝶

(4)同一个语素可以同时由不同的汉字来书写:好来坞—荷里活

4 .语素的确定方法:替换法(组合法)

判断:蜡烛蝴蝶马虎扎啤

(二)词

1、什么是词

定义:词是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句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特点

(1)共性

①有声音

A .每个词都有固定的声韵调。如好

B .词的语音系统的变化:变调、轻声、儿化等。

C .词的前后可以停顿。

②有意义

A .实词的意义(理性义/ 语法义/ 色彩义:停泊)

B .虚词的意义(组合中体现的意义:我的书/ 今天的花)

(2)个性

①独立运用—与非词语素的区别。

独立运用的含义:

A .单说(独立成句):

B .作句子成分:很

C .帮助实词组成词组或句子:的

②最小—与词组的区别。

与词组的鉴别:

A .语法方面:词总是以定型的形式复现。扩展法:感动与吃饱,红灯与红布骨肉与桌椅,动员与吃饭,胃疼与心疼等。前者为词,后者为词组。

B .语义方面:词的意义是融合的,是语素的联合、引申、比喻等。

C .语音停顿:熟语的内部可以停顿。

2 、特殊词

(1)准词:语感上像词,语义上像词组。如:牛肉牛奶饭碗热带鱼茶杯(2)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体:眼下拉手抓紧

(3)离合词:既可以合的形式出现,又可拆开使用的词。有两种情形:

①补充式:完成说服起来看见

②动宾式:理发洗澡鞠躬签名刹车移民

(三)词汇

1、什么是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词汇包含两级单位:词的总汇与固定结构的总汇。

(1)词的总汇:可进行多种角度的划分,比如按地位可分为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按语体可分为书面词汇与口语词汇;按来源可分为本族语词汇与外来词汇;按时间可分为固有词、新词与古语词;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共全民词汇与方言词汇等。

(2)固定结构的总汇:

①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

②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机构团体的名称以及报刊杂志的名称等。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等。

2、词与词汇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既可指一个时代的词汇,也可指一个人,一本书中的词汇;既可指一种语言的词汇,也可指语言中某类词的总汇。

3、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词汇与语法、语音相比,系统性较弱,个性较强,尤其是虚词。因此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是初级、中高级阶段都应重视的问题。必须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从词汇教学角度分析,词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词语解释,词语辨析,词语搭配,词汇量的扩充等。例如留学生对“打”意义的理解(林杏光举例:打酱油/ 打豆腐)。

黄伯荣《现代汉语》语法-词类笔记

D10.27 第一节语法概说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组合法则) 语法:1)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 2)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语法研究三个方面:句法、语义、语用。 语法体系:1)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2)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语法性质:1)抽象性、概括性 2)稳固性,但又具有时代特征 3)民族性 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意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由词组成、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句法成分:句法构成的组成成分。 1)主语: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 3)宾语:位居动语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4)修饰语:

a)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名词前头、修饰名词 的成分。 b)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动 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 5)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抹布的补充成分。位居谓词后头起补充说明作用。 ※层次分析法 ※成分符号减半法——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第二节实词(上) 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目的: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依据:1)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分布功能,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 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实词都能当句法成分。还指词与词 的组合能力。 2)参考依据:词的形态和意义 形态:构型形态。重叠(研究——研究研究) 构词形态。凿(单独为动词,加“子”构成名词)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印欧语系里,划分词类主要凭词的形态标记,虚词无词类形态标记和功能可言,只凭语法意义。 ※虚词有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但不能充分句法成分。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1)专用名词鲁迅中国澳门 2)普通名词朋友(个体);群众(集合);道德(抽象);阳光(物质) 3)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

《现代汉语》黄、廖本(精简版笔记)

现代汉语教案 绪论 第一节语言概说 一、语言的内涵 1.语言的自然属性 符号(符号是事物的标记)系统。符号=能指+所指。 2.语言的社会属性 思维(认知)工具、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内涵:萨丕尔:“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语言论》P7)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P475) 3.语言工具的优点 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细性。 4.语言的全民性 使用语言是一种基本人权 二、语言的特点 1.人类语言的四个特点 ①分离性;②组织性;③理智性(制约与开放);④传授性。 2.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三、语言的构成要素 1.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义:语言的信息内容 3.语法:语言的组织规律 四、语言和言语 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语言运用的产物。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第二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汉语的归属 1.谱系归属:世界上目前共有5620余种语言(仅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800多种),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为亲属语言。 2.类型归属:分析性语言 二、汉语的历史分期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三、现代汉语的内涵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母语,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词汇概说

第一节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的定义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2.语素的分类成语词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语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 按语素的位置分有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3.语素的确定 4.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二)词 1.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 2.词和语素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词。 不论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都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3.词和短语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音单位,又叫词组 4.离合词合起来叫一个词,分开后算两个词 (三)固定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缩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与之相对的叫临时短语临时短语是词跟词的临时组合 固定短语分为专名(专有名词)和熟语两类 专名绝大多数是企事业单位的名称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熟语在结构上比较固定。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四)缩略语缩略语是语言功能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1、简称简称是比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华形式,与全称相对而言 2、数词略词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叫数词略语 第二节词的构造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单音节 单纯词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 参差仿佛忐忑伶俐崎岖 (2)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如 逍遥蟑螂哆嗦蹁跹叮咛 (3)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 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 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如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皑瑟瑟 多音节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的士沙发尼龙巧克力 拟声词也是单纯词,多音节的拟声词例如呼呼,哗啦啦 (一)词根和词缀 1.什么是词根、词缀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分前缀和后缀 词根是不定位语素

现代汉语词汇

第四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或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一种语言指各种不同语言,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特定范围指某个人或某部作品所以用的词和固定短语,如毛泽东的词汇、《狂人日记》的词汇。 2、内容包括词和固定结构 因为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3、词汇与词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词汇的主要构词部分。“词汇”与“词”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①“词汇”概括了所有的词,不仅在数量上区别于“词”,而且在性质上还概括了词以外的单位“语”。 ②词汇,是表示集合体的概念。词汇和词的关系,是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③词汇与语音、语法相对而言,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而词与语素、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相对而言,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之一。 4、词汇的作用 5、词汇的积累 (1)深入生活。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 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社会的” (2)认真阅读各类作品:古代、现代、文艺、政论、科技 (3)加强写作实践 二、现代汉语词汇 1、现代汉语词汇的地位和性质 现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的三要素,共同构成现代汉语整个语言系统。 现代汉语词汇,通过其全部词语的意义,全面反映着使用现代汉语的这个社会的生活内容,反映着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各种事物及其关系。 2、现代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 词有明显的双音化倾向,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固定结构中四字格占优势。 3、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汉语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代汉语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它一方面继承了古代汉语词汇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一方面吸收了其他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还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语。来源广,极为丰富。词汇的丰富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程度,汉语是世界上高度发展的语言之一。《汉语大词典》收的词语达35万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是一部以记

考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本、元朝的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五四”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同时也意味着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普通话词汇来源于北方话,但并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那些不具普遍意义、地方性很强的土俗的词语就不宜吸收到普通话中。另一方面,为了使用的需要,普通话也可适当吸收非基础方言中的有用成分,如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来丰富普通话词汇。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于经过作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作品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用例等均要排除在外。因而这一条理解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更为准确。 三、现代汉语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笔记整理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笔记整理来啦来啦,现代汉语的后续笔记来了~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 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3.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 子的备用单位 4.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 用单位 5.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 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二)句法成分(主谓动宾定状中补) 1.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句法结构是有若干 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句法关系是句法成分在结构和逻 辑上的关系 2.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3.动词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 成分,宾语位居动词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 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 性短语(动词、形容词)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中心 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定中(名)=名 词性短语状中(动|形)=谓词性短语

5.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6.划线分析法(参照课本表格) 第二节词类(上) 一.划分词类的依据 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此类的目的在于说 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一句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 2.语法的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这 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合称为词性。 3.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 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4.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的语法功能还指词与词 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 合,组合之后发生什么关系;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功能,即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构形形态(语法意义上发生一点变化);构 词形态(意义没有发生改变) 6.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7.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 同 二.实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分为主体词(名动形)和功能词(数量副代区拟叹) (一)名词

第一章 汉语词汇学概说

第一章词汇学概论 第一节词汇学定义及其它 什么是词汇学(lexicology)? ●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词汇和语法构造。词汇学就是其中以词和词汇作为研究对象 的一门学科。所谓词汇就是语言里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词组)的总和。词汇中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学的研究重点是实词,虚词主要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 ●词汇研究是对语言词汇的全方位研究:词和词义;词的相互关系;词的相互结合以及词与语 言其它领域(语音学、形态学、句法)相互关系的描述。 汉语词汇研究的范围 词汇研究的内容应包含四个方面:词形、词义、词变、词用。 ●『词形』就是词的形态,也就是构词学。 ●『词义』谈词的共时意义系统、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分析技术、义素分析法和词义场理论。●『词变』论词的历时演化,叙述演化规律。 ●『词用』阐明具体使用特性、它和别的词的搭配关系,词典的编纂也是词用学的范围。 词汇研究科目「词汇的历时研究形成历史比较词汇学和历史词汇学,共时研究则形成描写词汇学。 ●普通词汇学:属普通语言学,研究词和词汇的一般理论,是词汇学的一般理论部分。 ●个别词汇学:以语种为特定研究对象,例:汉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 ●历史词汇学:研究某一词汇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历时性synchronic) ●描写词汇学:研究某一特定时段内词汇系统的状况与特色(共时性diachronic) 历史比较词汇学 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方言的词汇,侧重于考察不同的词汇的词语间的共源关系及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历史词汇学则主要运用较多依靠文字记录材料的一般历史方法,研究个别语言的词汇,以揭示其发展规律为主要任务。 描写词汇学 研究的是一种语言词汇在一定时期──一般是现代──相对稳定的状态,要考察、分析它的构成和组织情况,揭示其中组织成员间互相制约、对立、对比、因应等各种关系。 词汇研究的一些分支 ●在词汇历时研究中,可以分出一个特殊的部门──词源学。…… ●描写词汇学之下,也能分出较小的部门。其一是成语研究,有的学者定之为熟语学。……另 一部门是专名学;其下又分出……地名学, ●语义学在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究内容上已大大越出了词汇学的范围,……是从词汇学中发展 出来的独立部门,同词汇学处于平行的地位。 词汇研究的意义 ●词汇与语言 ●词汇与文学 ●词汇研究与语法研究 ●词汇研究与修辞 ●词汇研究与文化研究 ●词汇研究与词汇教学 词汇与语言 ●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材料,要了解语言,必须对词汇有深刻的认识。 ●语言学众多课题之中,与语言应用有关的几个,例如:语言规范、语言教学、翻译等,词汇 都是重要的部分。 词汇与文学 文学艺术以语言为表达媒介,词汇也可以说是文学艺术的基本材料。准确掌握词汇的运用,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 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 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 3: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先秦就存在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春秋时代-称为雅言 汉代-称为通语明代-称为官话 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称为普通话 1、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闽方言五个次方言:1、闽东 2、闽南 3、闽北 4、闽中 5、莆仙 7、粤方言 第一页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音节整齐简洁 2、词汇方面

第一讲 词汇学概说

第一讲词汇学概说 一、词汇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构成的。分 别以这四大要素为研究的对象,相应地就形成 了语言学的四个学科:语音学、语义学、词汇 学和语法学。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学习语言学和进行语言教学,都必须要学 习词汇学。 二、词汇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词汇研究起源很早。 (一)我国对语言的研究就是从研究词汇开始的。战国的时候,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籍一般人看不懂,于是就有人对古籍中难以理解的字或词作注释,这就开始了词汇的研究。到了战国后期,有人把零散的注释条目汇集起来,逐渐形成了一部专注,名叫《尔雅》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词汇研究的成果。 (二)19世纪,欧洲对印欧语系的诸语言进行比较,探讨研究它们的同源关系,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这种研究中,一些学者研究到词的历史来源。由此兴起了词源学。词源学是词汇学的一个最早的分支。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开展了对现代语言词汇的研究。其中,前苏联取得的成就最高,陆续出版了俄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德语词汇学等一系列的著作,其影响波及国外。新中国建立后对汉语词汇研究,主要借鉴于前苏联的经验。80年代开始,我国不仅在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古代汉语词汇研究以及英语、俄语等外国语词汇研究的水平,也非昔日可比。词汇学在我国的建立,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我国语言教学的总体水平。 三、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 (一)词汇学的分科 1.普通词汇学 2.具体语言词汇学 (1)历史词汇学 (2)历史比较词汇学 (3)描写词汇学 (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四、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语文学对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影响 1.成果表现形式 1.1专书解释 1.2词典编纂 《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释名》 2.主要影响 2.1同义词研究方面 (1)互训: 《说文》:“吹,嘘也。”“嘘,吹也。” (2)同训:《说文》:“迅,疾也。”“速,疾也。” (3)递训:《尔雅》:“绩,功也。” “功,成也。” 2.2偏义词研究方面 2.3词义系统方面 (二)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1.1919—1949萌芽草创阶段 1.1主要特点 1.2研究内容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第一节词汇概说 目的要求 1、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分类 2、掌握语素与汉字、语素与词的关系 3、掌握词与词组、词与词汇的区别 一、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 (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 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morepheme) 1.什么是语素 1.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特点: (1)有声音:好/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个语素)巧克力(1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好吃;人:人民/人情 2.语素的分类 2.1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走观/红绿/男女/一千/条个/吗的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 词汇概说)读书笔记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说)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 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 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 1、什么是语素 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特点: (1)有声音:好/ 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 个语素)巧克力(1 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 好吃;人:人民/ 人情 2 .语素的分类 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 走观/ 红绿/ 男女/ 一千/ 条个/ 吗的 (2)多音语素:乌鲁木齐新加坡香港(源自莞香装运地/ 源自海盗香姑的名字) 按语言功能划分 (1)成词语素 指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也叫自由语素。该类语素独立成词后可在句中单独使用。例如:“人”可在句中单独出现:人来了;也可构词:客人。

现代汉语笔记(词汇)

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众多词语的汇集,即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的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运用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几种词汇单位 (一)语素 1、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表示是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有词汇意义的词,叫实语素;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语素。 2、确定语素的方法 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 采用替代法首先要注意两种替代缺一不可。还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 3、语素的分类 语素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又叫自由语素。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叫词根,是词的基本意义的负荷者。定位不成词的语素叫词缀,一定要附在词根的前后或中间,能表示附加的意义和起语法作用。位于词根前的叫前缀或词头,位于词根后部的叫后缀,位于词根中间的叫中缀。 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不成词语素。 (二)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 ※区分词和语素的方法——剩余法 ※区分词和短语的方法——扩展法,或插入法 在词的定义中,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那么仅指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 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构造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构造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 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 3: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部分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先秦就存在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春秋时代-称为雅言 汉代-称为通语 明代-称为官话 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称为普通话 1、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根底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根底的方言就叫做根底方言。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根底上形成的。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北京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3%〕 2、吴方言〔苏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2%〕 3、湘方言〔长沙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2%〕 4、赣方言〔南昌话, 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3%〕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6%〕 6、闽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5.7%〕 五个次方言:1、闽东〔福州话为代表〕 2、闽南〔厦门话为代表〕 3、闽北 4、闽中 5、莆仙 7、粤方言〔广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 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 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 3:人与文化的关系:言语是文化的载体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配合语是一个民族部分成员通用的言语。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言语先秦就存在古代汉民族配合语。 春秋时代-称为雅言 汉代-称为通语 明代-称为官话 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称为普通话 1、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2、现代汉民族配合语是在北方方言的根蒂根基上构成的。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北京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3%) 2、XXX(苏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2%) 3、湘方言(长沙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2%)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三章词汇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1.词和语素重点见教材第113-114页 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 字形同,读音异 字形、读音同,词形异 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 (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 连绵词 口语词 音译词 (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 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 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 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见教材第115-116页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 (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 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 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 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 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1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2 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 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 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二)稳固性 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 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 3 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法单位的分类 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4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句型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有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有动词性非主谓句(禁止吸烟)、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真冷)、名词性非主谓句(飞机!)、叹词性非主谓句(啊!)、拟声词性非主谓句(轰隆!) 复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偏正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 5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6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1)我们理解(主谓关系)——理解我们(述宾关系) (2)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专业课笔记-词汇学-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专业课笔记-词汇学-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第一章绪论 ●词汇学与词汇 ●词汇学:以语言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 ●词汇:语言中词语的总和,包括词和固定语 ●固定语:语言中可以把词作为构成部分的、同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语言单位。包 括熟语和专门用语 ●词汇学分类 ●普通词汇学(一般词汇学):研究词汇的普遍规律 ●具体词汇学(个别词汇学):如汉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等 ●汉语词汇学 ●汉语历史词汇学:历时发展演变 ●汉语描写词汇学:共时某时现象 ●上古汉语词汇学 ●中古汉语词汇学 ●近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本课内容 ●词汇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前身: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三“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古代语言学名著 ●《尔雅》训诂学第一本义类词典 ●《方言》用通言解释方言 ●《释名》语言考理据 ●《说文解字》第一本文字学书籍字形考理据 ●“五四”—40年代以来词汇研究 ●汉语词汇学建立与发展 ●20c50y:汉语词汇学真正建立:涌现了一批专家与著作,确定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60y:研究方法更新,词语意义的结构 ●70y:引进义素分析法 ●80y:由定性研究逐渐转为定量研究 ●21c初:计量分析主导

●词汇学研究总体情况 ●词汇学研究内容:以现代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性质、创造和结构、词义内容、词义发展、词的各种关系、词汇划分与关系等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 ●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但单音节词使用频率更高 ●多音节词主要来源 ●古代汉语:仿佛徘徊犹豫 ●其他语言:咖啡巧克力沙发 ●词语呈现双音化趋势 ●为什么? ●内在驱动力:词义表达复杂化的需求与有限词形之间的矛盾 ●社会发展:旧词新义、音变构词、两个词复合构词 ●语音系统简化(避免同音) ●明确表意:新产生的双音词意义明确;原有单音节词部分义项被取代而减少 ●审美追求(双音节的韵律形式) ●句法词汇化 ●受外来词影响 ●结果:长度增加,表义明确 ●途径 ●单音节语素前或后加上辅助性相关成分:眼泪头发毛笔松鼠月亮眉毛 ●单音节语素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不表示具体意义的附加成分:老虎阿姨桌子石头 ●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国家意义寻找牙齿皮肤忘记停 止 ●单音节语素重叠:哥哥妈妈爸爸仅仅静静紧紧星星 ●单音节词替换成与原语素无关的双音节词:眼睛(目)筷子(箸)匣子(椟)大腿 (股) ●三音节词省略其中一个因素照相机—相机外国语—外语电视机—电视 ●四音节及其以上的词语缩略:对外贸易—外贸国有企业—国企 ●复合词为主,内部构造与短语大体一致: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同义词数量多,同音语素多:适应不同需要,之间互补,具有多样性和可伸缩性 ●词汇与非词汇界限模糊,切词困难 ●语素构词理据性强,即语素义对词义有明显提示作用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练习题 第一节词汇概说 一、说明下列各字代表的是成词语素、非词语素,还是单纯代表音节? 1、猫() 2、萄() 3、睹() 4、红() 5、槐() 6、林() 7、吗() 8、览() 9、蝶()10、火()11、蛛()12、动()13、水()14、三()15、的() 二、指出下列汉字各代表几个语素。 1、行 2、难 3、率 4、种 4、浅 5、红 6、火 8、念 三、“鱼子”的“子”与“叶子”的“子”有何不同? 四、指出下列句子各包含几个词,几个语素。(6分) 1、大学学习期间要尽量争取“满脑袋”而不要急于“满口袋”。“满脑袋”的人最 终也一定能“满口袋”。 (词,语素) 2、圣诞节到了,男孩为老师带来一份礼物——一颗闪闪发亮的贝壳。 (词,语素)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词,语素) 第二节词的结构 一、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1、猴急() 2、性急() 3、勇敢() 4、揭穿() 5、叔叔() 6、婴儿() 7、鸟儿() 8、打印机() 9、注目()10、凌晨()11、自动()12、海啸()13、就范()14、音译()15、嫣然()16、绿化() 二、下列哪些词是单纯词? 1、灯() 2、噢() 3、聪慧() 4、彷徨() 5、委蛇() 6、窗子() 7、手足() 8、法语() 9、蟑螂()11、克隆()12、常常()10、阿司匹林() 第三节词义的类型与特征 一、分析下列词语的意义构成。 白茫茫停泊峻峭 二、举例说明词义的特征。 第四节义项与义素分析 一、根据例句归并义项。 1、高 (1)那架飞机飞得很高。 (2)我学的是高级汉语。 (3)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4)这孩子的体温有点儿高。 (5)他很喜欢高等数学。

现代汉语笔记 词汇章节

第一节词汇与词的构造 一、词汇 二、词汇单位 三、词的构造 第二节词义 一、词义的性质 二、词义的分类 三、语素义 四、义项 五、义素 六、语义场 第三节现汉词汇构成、词汇发展、词典 一、现汉词汇构成 二、现汉词汇发展变化和规范 三、词典

第一节词汇与词的构造 一、词汇 定义:又称语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文言词汇、老舍的词汇)。语言建筑材料,反映社会:语言发展;标志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广;越多越表思想; 生活阅读写作 二、几种词汇单位 1.语素: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1)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书:语音形式为shu;词汇意义为成本的 著作;语法意义为名词及其语法作用—实 语素 吗:语音形式为ma;词汇意义无;语法意 义为表示疑问语气—虚语素 (2)语素可以使单音节也可是多音节 确定语素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之(替代过程中保持意义一致,马虎—马车) (3)根据构词能力可分为: A.成词语素:能独立成词,亦“自由语素” (词根)

B.不成词语素: a.不定位语素(词根) b.定位语素(词缀) 其中,不定位语素和成词语素构成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 位 (1)独立运用:能单说(单独成句)或能单用(单做句法成分或者起语法作用:了,又) 区别词与语素:剩余法(先看成词语素, 再看剩下的) (2)最小的:区别词与短语:拓展法或插入法 (3)字-语素-词:我喜欢巧克力糖 7-5-3 3.固定短语:词与词固定组合,不可增减改换中 间的词(自由组合是临时组合) (1)专有名词(企业单位、书名、杂志名、电影名等) (2)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4.略语:经压缩或着省略的短语(部分固定成词, 不可还原) (1)简称: A.均取前(家用电器:家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