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讲义(第四章)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讲义(第四章)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讲义(第四章)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讲义(第四章)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讲义(第四章)

第四章工程项目范围管理

考试要点:

1.熟悉范围定义的概念、依据和成果,范围确认的依据、方法和结果,范围变更控制的依据,项目工作范围变更控制系统。

2.掌握范围定义的方法。

第一节工程项目范围定义

一、工程项目范围管理概念

工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确保项目完成全部规定要做的工作,而且仅仅完成规定要做的工作,从而成功地达到项目目标的管理过程。

二、工程项目范围定义

(一)范围定义的概念(熟悉)

工程项目范围定义就是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一个主要的子项目)划分为较小的、更易管理的多个单元。范围定义的目的如下:

①提高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

②确定在履行合同义务期间对工程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基准,即:划分的独立单元要便于进度测量,目的是及时计算已发生的工程费用;

③明确划分各部分的权力和责任,便于清楚地分派任务。

(二)范围定义的依据(熟悉)

1.工程项目概况。

2.项目的约束条件。

3.项目其他阶段的成果。

4.历史资料。

5.各种假设。

(三)范围定义的方法(掌握)

1.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和目的

(1)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

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层次化的树状结构,是将项目按一定的方法划分为可以管理的项目单元,通过控制这些单元的费用、进度和质量目标,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从而控制整个项目目标。

从上述定义和WBS的名称上不难看出,它是将合同中要做的全部工作分解成合适大小的部分来编制项目目标计划的一种结构或框架,这种结构或框架具有层次性。对简单的项目,只需分成三层,即项目、子项目、工作。对复杂的或大型的项目,为清晰起见,则分成五至六层。工作分解结构中,每下降一级表示项目单元的描述逐渐变得详细。

(2)工作分解结构的目的

①将整个项目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易于管理的较小的项目单元,这些较小的项目单元

有时也称作工作或活动。

②将这些工作或活动与组织机构相联系,将完成每一工作或活动的责任赋予具体的组织或个人,这就是组织或个人的目标;

③对每一工作或活动做出较为详细的时间、费用估计,并进行资源分配,形成进度目标和费用目标;

④可以将项目的每一工作或活动与公司的财务账目相联系,及时进行财务分析;

⑤确定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项目各项工作或活动的顺序;

⑥估计项目全过程的费用;

⑦可与网络计划技术共同使用,以规划网络图的形态。

2.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的步骤

(1)确定项目总目标

根据项目技术规范和项目合同的具体要求,确定最终完成项目需要达到的项目总目标。

(2)确定项目目标层次

确定项目目标层次就是确定工作分解结构的详细程度(即WBS的分层数)。

(3)划分项目建设阶段

将项目建设单位的全过程划分成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阶段。如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

(4)建立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组织结构中应包括参与项目的所有组织或人员,以及项目环境中的各个关键人物。

(5)确定项目的组成结构

根据项目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将项目的最终成果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分解,列出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硬件(如设备、各种设施或结构)和软件(如信息资料或服务),它实际上是对子项目或项目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分解形成的结构图表,其主要技术是按工程内容进行项目分解。这一过程简述如下。

1)识别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可作为独立的交付成果,一是便于实际管理(即考虑如何管理每个组成部分)。独立的可交付成果是指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旦建成,即可马上移交给业主使用或投产运营。因此,在确定各个可交付成果(或子项目)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时,应注意在可行的情况下,先完成的可交付成果(或子项目)应能相对独立地投产运营。

2)确定该级别的每一单元是否可以“恰当”地估算费用和工期。不同的单元可以有不同的分解级别,这就是“恰当”的含义。

3)识别每一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单元:这些单元在完成后可产生切实的、有形的成果,以便实施进度测量。

4)证实分解的正确性。可通过回答下列问题,进一步证明项目分解的正确性:①目前所分解的层次,对完成所分解的单元是否很必要而且也足够详细?如果不是,则必须修改组成单元(增加单元、删除单元、或重新定义);②是否清晰和完整地定义了每一个事项?如果不是,则必须修改有关工作描述并增加描述内容;③是否能恰当地确定每个事项的起止时间和作出费用估算?这个事项是否已分派给某一部门(小组或个人)?他们是否愿意承担满意完成该事项的全部责任?如果不是,则应做出修改以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

(6)建立编码体系

以公司现有财务图表为基础,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编码体系。

(7)建立工作分解结构

将上述(3)~(6)项结合在一起,即形成了工作分解结构。

(8)编制总网络计划

根据工作分解结构的第二或第三层,编制项目总体网络计划。总体网络计划可以再利用网络计划的一般技术(如关键线路法,或称CPM法,CriticalPathMethod)进行细化。总网络计划确

定了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和关键子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总体网络计划用于向项目的高级管理层报告项目的进展状况,即完成进度目标的情况。

(9)建立职能矩阵

分析工作分解结构中各个子系统或单元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用以明确组织机构内各部门应负责完成的项目子系统或项目单元,并建立项目系统的责任矩阵。

(10)建立项目财务图表

将工作分解结构中的每一个项目单元进行编码,形成项目结构的编码系统。此编码系统与项目的财务编码系统相结合,即可对项目实施财务管理,制作各种财务图表,建立费用目标。

(11)编制关键线路网络计划

前述的十项步骤完成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分解结构,它是制定详细网络计划的基础,因为工作分解结构本身不涉及项目的具体工作、工作的时间估计、资源使用以及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因此,项目的进度控制还须使用详细网络计划。详细网络计划一般采用关键线路法(CPM)编制,它是对工作分解结构中的项目单元作进一步细分后产生的,可用于直接控制生产或施工活动。详细网络计划定义了各项工作的进度目标。

(12)建立工作顺序系统

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和职能矩阵,建立项目的工作顺序系统,以明确各职能部门所负责的项目子系统或项目单元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同时,也明确了项目子系统或项目单元间的前后衔接关系。

(13)建立报告和控制系统

根据项目的整体要求、工作分解结构以及总体和详细网络计划,即可以建立项目的报告体系和控制系统,以核实项目的执行情况。

3.参照以前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以前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经常可用于一个新项目。尽管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但是WBS模板却可以重复使用,因为大部分项目具有某些共性,这些共性使一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另一个项目,对同一类项目,则更是如此。

(四)范围定义的成果(熟悉) 1.工作分解结构 2.更新描述工作范围的文件

在项目周期各阶段,因项目业主对咨询任务的要求不同,故会有不同的范围定义的结果。主要结果如下:

(1)工作大纲

工作大纲(TermsofReference,TOR)是项目业主详细说明其要求被聘请的咨询工程师完成的咨询服务内容的说明文件,是咨询服务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业主将咨询服务的工作范围列入工作大纲,要求应聘的咨询公司根据此工作大纲编写咨询服务建议书。

工作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项目概述、工程项目目标、咨询服务的范围、人员培训、工作进度与报告以及业主为咨询专家提供的资料、当地服务、辅助人员和设施。

(2)咨询服务技术建议书

咨询服务技术建议书是咨询公司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对实施和完成TOR中所规定的咨询服务内容所采用的技术、组织等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的技术建议书。

世界银行技术建议书――标准格式(1997年7月,2002年3月修订)的内容:①技术建议递交格式;②公司参考信息;③对TOR和要求业主提供的资料、服务和设施的解释和建议;④实施咨询服务的方法和工作计划描述;⑤咨询服务的团队组成和任务分配;⑥拟派专业人员的简历;

⑦专业人员时间安排表;⑧工作进度计划。

(3)咨询服务合同附件――服务描述

在双方签订咨询服务合同前,项目业主和咨询公司双方就具体的服务内容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节工程项目范围确认

范围确认是项目业主正式接收项目工作成果的过程。此过程要求对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保证正确地、满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作。

一、范围确认的依据(熟悉)

(一)完成的工作成果

在项目建设周期的不同阶段,工作成果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⑴在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咨询工程师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成果。

⑵项目准备阶段产生的工作成果包括初步设计图纸、项目实施的整体规划、项目采购计划、项目的招标文件、详细的设计图纸等。

⑶在项目实施阶段,承包商建造完成的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已安装的生产设备等是阶段性的工作成果;整个项目的交付使用,则是承包商最终的工作成果。

⑷项目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阶段的工作成果主要是项目自评报告和后评价报告

(二)有关的项目文件

这些文件主要是指双方签订的项目合同,包括项目计划、规范、技术文件、图纸等。如,对咨询服务成果的确认主要是依据双方签订的咨询服务合同,特别是合同中关于咨询服务内容的描述,以及完成各项咨询任务的时间表、验收方式等。

(三)第三方的评价报告

第三方评价报告是指按照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资质的实体,或相应的政府机构,对项目产生的工作成果进行独立评价后出具的评价报告。

(四)工作分解结构

二。、范围确认的方法(熟悉)

范围确认的主要方法是对所完成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通常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①测试;

②比较和分析(即评估);

③处理。

三、范围确认的结果(熟悉)

范围确认产生的结果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正式接收。

在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作成果。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描述如下。

(1)在项目的策划与决策阶段:范围确认的结果是接收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准备阶段:根据被委托咨询公司的具体任务,范围确认的结果是接收设计图纸、招标文件、项目总体计划等。

(3)实施阶段:范围确认的结果是接收施工单位完成项目的实体成果(如土建工程、生产设备和设施等)。

(4)竣工验收和总结阶段:范围确认的结果是接收和项目后评价报告及各种实测的统计资料。

第三节工程项目范围变更控制

项目范围变更是项目变更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实施合同期间项目工作范围发生的改变,如增加或删除某些工作等。范围变更控制就是:

①对造成范围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确保这些变化给项目带来益处;

②确定范围变更已经发生;

③当变更发生时对实际变更进行管理。范围变更控制必须完全与其他的控制过程(如时间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等)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一、范围变更控制的依据(熟悉)

(一)工作范围描述;

(二)技术规范和图纸;

(三)变更令;

(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五)进度报告

二、项目工作范围变更控制系统(熟悉)

工作范围变更控制系统规定了项目工作范围变更应遵循的程序,它包括书面工作、跟踪系统、以及批准变更所必需的批准层次。

下述工作范围变更程序适用于土木工程施工合同,项目参与方包括三方:业主、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

(一)变更申请

咨询工程师、业主和承包商均可对合同工作范围提出变更申请。

咨询工程师提出变更,多数情况是发现设计中存在某些缺陷而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修改工作可由咨询工程师自己完成,也可以指令承包商完成。(注:FIDIC条款规定)

(二)审查和批准变更

对工作范围的任何变更,咨询工程师必须与项目业主进行充分协商,在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咨询工程师发出正式变更令。

咨询工程师批准工作范围变更的原则如下:

①变更后的项目不能降低使用标准;

②变更工作在技术上可行;

③业主同意支付变更费用;

④变更后的施工工艺不宜复杂,且对总工期的影响保持在最低限度。

(三)编制变更文件和发布变更令

变更文件一般由变更令和变更令附件构成。

1.变更令

在实施项目之前,咨询工程师应确定变更令的标准格式,以便在发生变更时使用。变更令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变更令编号和签发变更令的日期。

(2)项目名称和合同号。

(3)产生变更的原因和详细的变更内容说明:①依据合同的哪一条款发出变更令;②变更工作是在接到变更令后立即开始实施,还是在确定变更工作的费用后实施;③承包商应在多长期限内对变更工作提出增加费用和延长工期的请求;④变更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变更令附件。

(4)先前变更产生的累计费用额,此次变更增加或减少的费用额,累计总变更费用额。

(5)业主名称、业主授权代表签字;

(6)咨询工程师名称、咨询工程师授权代表签字;

(7)承包商名称、承包商授权代表签字。

2.变更令附件

变更令附件一般包括变更工作的工程量表、设计资料、设计图纸和其他与变更工作有关的文件。

(四)承包商向咨询工程师发出对变更工作要求额外支付的意向通知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变更估价的规定是:“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承包人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因此,承包商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是开始变更估价的前提条件。

(五)变更工作的估价

1.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确定变更工作费率(单价)或价格程序

(1)如咨询工程师认为适当,应以合同中规定的费率和价格进行变更工作的估价。

(2)如合同中未包括适用于该变更工作的费率和价格,则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合同中的费率和价格作为估价的基础。

(3)如咨询工程师认为合同中没有适用于该变更工作的费率和价格,则在与业主和承包商进行适当的协商后,由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议定合适的费率和价格。

(4)如双方在协商后未达成一致意见,则咨询工程师应确定他认为适当的费率和价格,并相应地通知承包商,同时将一份副本呈交业主。

2.确定变更工作价格时应注意的问题

(1)当合同中规定以多于一种的货币进行支付时,应说明以不同货币进行支付的比例。

(2)变更工作的价格调整。

(六)变更工作的实施和支付

(教材P59注:现在是纳入按月结算的。)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完整版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 2.1财务会计基础(1Z1020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范围 外部集团 内部管理 不同 类型 报告型会计 经营型会计 时态 过去时态 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时态 目标 两者最终目标相同,工作环境相同; 管理会计及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 相同 本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财务会计。 2.1.1财务会计的职能(1Z102011)

2.1.1.1财务会计的内涵财务会计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进行加工处理, 并借助于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这种信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反映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历史。 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债务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1.1.2财务会计的职能财务会计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 等职能。 职 能 核算职能 提供经济信息,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特点 监督职能 经济管理活动,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其他职能 预测、决策、评价 【考点分析】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财务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财务会计监督职能的特征。 【真题示例】

(2004-4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 A.分析 B.管理 C.监督 D.控制 【答案】C 2018年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和预测 B.预算和决算 C.监督和决策 D.核算和监督 【答案】D 2.1.2会计核算的原则(1Z102012) 会计核算的原则包括会计核算的5个计量属性以及8个质量要求。 2.1.1.1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 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历史成本 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 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 量 可变现净值 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 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软件概念: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特点:逻辑实体、智力产品,制造即拷贝2无磨损和老化,不遵循“浴盆曲 线”,但存在退化问题3尚未摆脱手工方式,软件移植的需要,复杂(问题复杂性/ 程序结构复杂性),软件开发的性质如成本、进度、质量等难以估计控制,维护困难,可复用性软件分类:按功能: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2按工作方式:实时处理/分时/交互/批处理3按服务对象:项目 / 产品(定制 / 通用)4按失效影响:关键/ 非关键5规模: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 软件危机的表现: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失控,维护代价高2用户不满意3软件 质量不可靠4软件不可维护 5无文档资料6 计算机系统中软件成本比重加大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不能满足要求软件危机的原因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2人类智力的局限性3协同工作的困难性4缺乏方法学和工具5用户描述不精确、二义、遗漏,双方理解有偏差缓解软件危机的途径组织管理、协同配合的工程2软件工程的理论模型、技术方法3软件工具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1过程:管理部分2方法:技术手段3工具:自动或半自 动地支持软件的开发和管理三要素的关系:相互关联与支持 软件生命周期: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集成测试-确认 测试-使用与维护-退役 软件开发和测试活动之间的关系软件 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开发产物 质量的重要手段。测试是贯穿于整个开发流程了,而不是在编码完成才开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 作,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最终得到软件产品优点是使用时间最长、应用面比较广泛的开发模型2是其他一些开发模型的基础3当前一阶段完成后,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缺点不能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2到最后阶段才能得到可运行的软件版本适用场合:对于规模较小,软件需求较为稳定的项目,采用模型能够显著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演化模型(原型模型)演化模型是一种全局的软件(或产品) 生存周期模型。属于 迭代开发方法。该模型可以表示为:第一次迭代(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集成)->反馈->第二次迭代(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集成)->反馈->……优点:1支持需求的动态变化2有助于获取用户需求,便于用户对需求的理解3尽早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缺点1需要为系统的每个新版本交付文档,不划算2新需求的不断增加,使系统结构退化,变更成本上升3不支持风险分析 螺旋模型1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进行有机结合2增加风险分析步骤优点1支持 需求的动态变化2有助于获取用户需求,便于用户对需求的理解3尽早发现软件中的错误4支持风险分析,可降低或者尽早消除软件开发风险5适合于需求动态变化、开发风险较大的系统缺点建设周期长适用场合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适合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便于风险控制和需求变更。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喷泉模型:软件复用与生命周期中多项开发活动集成,主要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 方法优点1软件系统可维护性较好2各阶段相互重叠,表明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各阶段间的交叉和无缝过渡3整个模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包括一个阶段内部的迭代和跨阶段的迭代4模型具有增量开发特性,即能做到“分析一点、设计一点、实现一点,测试一点”,使相关功能随之加入到演化的系统中5模型由对象驱动,对象是各阶段活动的主体,也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6该模型很自然地支持软部件的重用缺点由于喷泉模型在各个开发阶段是重叠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因此不利于项目的管理。此外这种模型要求严格管理文档,使得审核的难度加大,尤其是面对可能随时加入各种信息、需求与资料的情况。 OO 为什么好oo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从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入手,运用人类的 自然思维方式来构造软件系统,而传统的结构化方法从功能入手和信息工程化方法从信息入手。在面向对象方法中,把一切都看成是对象。OO 方法用类和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对象对应问题域中的事物,其属性与操作刻画了事物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聚合关系、消息和关联如实地表达了问题域中事物之间实际存在的各种关系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1)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建立软件系统,强调直接以问题域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把它们抽象地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这可以使系统直接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貌(对象) (2)用对象的属性表示事物的状态特征;用对象的操作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属性与操作)(3)对象的属性与操作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可分的实体,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封装)(4)对事物进行分类。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归为一类,类是这些对象的抽象描述,每个对象是它的类的一个实例(分类)(5)复杂的对象可以用简单的对象作为其构成部分(聚集:一个(较复杂的)对象由其他若干(较简单的)对象作为其构成部分,称较复杂的对象为聚集,称较简单的对象为成分,称这种关系为聚集)(6)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可以得到较一般的类和较特殊的类。特殊类继承一般类的属性与操作,从而简化系统的构造过程及其文档,有利于复用(继承:特殊类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与操作,称作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7) 类具有封闭性,把内部的属性和服务隐藏起来,只有公共的服务对外是可见的(类的封闭性)(8)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讯,以实现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消息)(9) 通过关联表达类之间的静态关系(关联)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分解,直至系统的所有模块都小 到易于掌握为止 抽象从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而抽取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做法叫抽象。 过程抽象:将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的动作序列抽象为一个函数名和参数表(模块)例: 比较字符串: int Compare (CString, CString)。数据抽象:将诸多数据对象的定义(描述)抽象为一个数据类型名,以后可通过该数据类型名来定义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对象例:Eg: 1, 2, 3,—>Integer ;软件工程书;人工智能书—>书类 封装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单位,并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 细节。只是向外部提供接口,降低了对象间的耦合度使对象能够集中完整地描述并对应一个具体事物。意义:体现了独立性,使对象外部不能随意存取对象的内部数据,使其所含的信息对那些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不可访问。对象的内部的修改对外部的影响很小,减少了修改引起的“波动效应”。公开静态的、不变的操作,而把动态的、易变的信息隐藏起来。 模块化将一个软件划分为一组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部件,每个部件称为一个模 块;当把所有的模块组装在一起时,便可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系统。为什么要进行模块化:模块化体现了“分而治之”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模块化的目的①进行功能分解,把复杂的大的功能划分成简单的小的子功能,尽量降低每个模块的成本。②尽量使每个模块间的接口不能太多,太多会使接口成本增加。兼顾二者可取得最佳的划分状态,确保软件总成本最低模块设计原则1信息隐藏2高内聚度(强)3低耦合度(松)什么是信息隐藏(1)模块应该设计得使其所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对那些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不可访问(2)模块之间仅仅交换那些为完成系统功能所必须交换的信息信息隐藏的优点(1)支持模块的并行开发(设计和编码)(2)模块的独立性更好(3)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充(4)便于测试和维护,减少修改影响向外传播的范围模块化、信息隐藏,局部化是什么关系局部化与信息隐藏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局部化就是指将一些使用上密切相关的元素尽可能放在一起。对一个模块来说,局部化是期望模块所使用的数据尽可能是在模块内部定义的。因此,局部化意味着减少模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实现模块之间的信息隐藏。在软件测试和维护期间经常需要修改一些模块的内容。信息隐藏和局部化降低了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得在修改一个模块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降到最低。“隐藏”的意思是,有效的模块化通过定义一组相互独立的模块来

软件工程讲义

课程概述 一、软件工程学科介绍 二、学习目标 三、部分参考资料 四、课程特点和学习的注意事项 五、教材简介 六、课程考核方式 一、软件工程学科介绍 软件程学科发展历史 三个阶段:概念提出、学科雏形、学科确立 第一阶段:概念提出 1968 年NATO 会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的国际会议)提出“软件工程”概念。 当时对“软件工程”代表性定义:为了经济地获得在真实机器上可靠工作的软件而制定和使用的合理工程原则和方法。 1972 年IEEE 学会的计算机分会IEEE 一CS 第一次出版了“软件工程学报” 第二阶段:学科雏形 上世纪70 年代末,美国将软件工程教程列入研究生教育计划。 1980 年代末和1990 年代初,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 / SEI )的支持。 1991 年,“软件工程”被ACM (美国计算机协会)和IEEE / CS 列为计算学科的九个知识领域之一。 1993 年,IEEE 一CS 和ACM 为了把软件工程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建立了IEEE 一CS / ACM 联合指导委员会。 第三阶段:学科确立 2004 年8 月,IEEE 一CS 和ACM 给出: 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 ,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 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SEEK ) 最终版,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正式确立。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并列成为计算学科下的独立学科。 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 ) :全面描述了软件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 SWEBOK (软件工程知识体》10 个领域 ●软件需求 ●软件设计 ●软件构造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工程过程

徐蓉工程经济讲义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建设工程经济 同济大学 徐蓉 二OO 九年7月 1Z101000 工程经济 1Z101010 资金的时间价值 1Z101011 掌握利息的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及 影响因素P2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利息I=还本付息总额F-本金P 利率: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 %100?= P I i t

利率高低有以下因素决定:1、社会平均利润率2、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3、风险越大,利率越高4、通货膨胀5、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 ★利息的计算 1、单利 单i P I t ?= P4 2、复利 1-t F i I t ?= 复利本利和 (1)n t F P i =?+ 本金越大,利率越高、即席周期越多时,两者差距就越大。 1Z101012 掌握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一、 现金流量的概念 (CO )t 表示现金流量 (CI )t 表示现金流出 (CI-CO )t 表示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P6

★需注意的几点: 1.0、1、2……n表示时间点,0表示第一年的期初,其它时间点表示该年末(或下一年初),如2表示第二年末或第三年初。 2.箭头的方向表示现金流入或流出,向上为流入,向下为流出。 3.箭头的长短表示现金流量的多少。 例:某企业投资一项目,第1年初投入100万元,第2年末投入50万元,第3年初投入20万元,第3年末收入40万元,第4~10年每年收入50万元,第11年初收入10万元。请画出现金流量图。 1Z101013掌握等值的计算 ★注意点: 1.现值P是0点,即第1期初 2.P比A早一期,A与F重合于n点 3.等额A从1—n点,表示每期的期末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讲义全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工程基本资料 (5) 1.1 工程概述 (5) 1.2工程基本资料 (5) 1.2.1灌溉规模和投产过程 (5) 1.2.2投资估算及国民经济投资调整资料 (6) 1.2.3 计算期、折现率、税率等 (8) 1.2.4 其他资料 (8) 第二章国民经济评价费用调整计算 (11) 2.1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1) 2.1.1 材料投资调整计算 (11) 1.1.3 国民经济评价征地机会成本费用投资调整计算 (12) 2.1.3 征地费用(水库淹没补偿)投资调整计算 (13) 2.1.4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4) 2.2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6) 2.2.1 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投资计算 (16) 2.2.2 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7) 2.3国民经济评价流动资金投资调整计算表 (18) 2.4国民经济评价年效益费用计算 (18) 2.4.1 运行期初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19) 2.4.2 正常运行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20)

第三章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21) 3.1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计算 (21) 3.2经济净现值ENPV计算 (23) 3.3经济内部收益率计算EIR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敏感性分析 (25) 第四章财务评价分析 (32) 4.1财务评价基本资料 (32) 4.2财务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投资计算 (32) 4.3财务效益计算表 (32) 4.4 财务评价现金流量计算 (33) 4.5 财务净现值计算 (37) 结语 (37) 参考文献 (38) 附表1 (39) 附表2 (40) 附表3 (42) 附表4 (44) 附表5 (46) 附表6 (47) 附表7 (49) 附表8 (51)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一、选择题 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7 D 10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6 D 10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0B13 C 7 D 10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80B50 C 40 D 30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A 20 B 10 C 8 D 3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A L<λ B L≥0.5λ C L≥1.5λ D L>>λ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A 侧墙 B 银幕 C 乐池 D 后墙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 I a B M C α D L p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A 缩短T60 B 强吸声 C 墙面油漆 D 调整比例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分贝。 A 3 B 6 C 5 D 10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A 2 B 5 C 3 D 6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 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A 吸声处理 B 装消声器 C 隔声处理 D 吊吸声体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A 生活 B 交通 C 工业 D 施工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分贝。 A 2 B 5 C 3 D 10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A 高频吸收增加 B 中低频吸收增加 C 共振吸收增加 D 中低频吸收减少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分贝。 A 50 B 110 C 80 D 100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2.薄板吸声构造的吸声特性主要吸收。 A 高频 B 中频 C 中低频 D 低频 2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最先考虑的环节是控制。 A 传播途径 B 接受处 C 规划 D 声源 24.A声级采用的是方倒置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所测得的声压级。 A 40 B 50 C 80 D 100 25.为避免声影,挑台高度h与深度b的关系是。

软件工程讲义名词解释

1.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正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深入趋势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1)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2)显著特点:规模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将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4.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实施(方法与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5.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它 6.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7.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式结构化范型 8.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 1)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为3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2)开发时期由4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前两个称为系统设计,后两个阶段称为系统实现); 3)维护时期不用划分时期,花费时间最多。 第2章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回答能不能做,可不可以做。【最短时间内找出方法】 3.至少从下述3个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 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 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 4.数据字典: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6.数据字典由下列4类元素的定义组成:数据流、数据流分量、数据存储处。 第3章1需求分析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即注明系统功能) 第5章: 1、总体设计(又叫概要设计)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设 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 2、模块化: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 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局部化:指把一些关系密切的软件元素、物理地放得彼此靠近。 4、模块的独立程度可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链接的紧密程度) 5、模块包含的语句数不可超过30 6、模块接口复杂是软件发生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 7、结构化设计方法(5D方法)是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完整版

、选择题: 、用例图中,用来表示用例的符号为() 、协作图中包含的元素包括() 、在类图中,哪种关系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泛化 ?实现 ?依赖 ?聚合 F 列各种图形符号中,用来表示组成关系的符号为 ()。 、()工具在软件的详细设计中不能使用。 、从严格意义上讲,下列个选项中属于顺序图的元素是() 。 ?对象 ?参与者 ?消息 ?激活 、下列图形中,()属于的动态视图。 ?协作图 ?状态图 ?活动图 ?顺序图 、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数据库设计 ?数据通信 ?数据关系描述 ?数据定义 、详细设计与概要设计衔接的图形工具是 ()。 ?图 ?程序图 ?图 ?图 、中,大多数建模者把节点分为() A ?设备 ?构件 ?处理器 ?显示器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状态机,用于对计算流程和工作流程建模。 ?时间图 ?流程图 ?活动图 ?状态图 、()描述从状态到状态的控制流程,常用来对系统的动态特征进行建模。 ?状态图 ?序列图 ?协作图 ?活动图 下列特点属于描述用例的特点的是() 。 相对独立:不需要与其他用例交互,即功能是完备的 用例的执行结果是可观测有意义的 ?用例由参与者发起(不能自启动,或者由其他用例启动) ? 一个用例是一个单元(需求单元、分析单元、设计单元、开发单元、测试单元、部署单元 )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读者与书籍之间的“借阅”关系的多重性是() 、我希望能够支持跨行业务; 我插入卡片输入密码后可以让我选择是取钱还是存钱; 为了方 便,可以设置一些默认的存取金额按钮; 我可以修改密码,可以挂失; 我希望可以缴纳电话 费、水费、电费等;为安全起见,应该有警示小心骗子的提示条,有摄像头;如果输入三次 密码错误,卡片应当可以自动吞没;下列那些是有效的用例() {Constrain} 对象 ?链 激活 ?消息 “软件危机”是指()。 计算机病毒的出现 ? ?流程图 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活动 软件开发和维护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人们过分迷恋计算机系统 、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思想, 它是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中产生的。 需求阶段 设计阶段 测试阶段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Use Case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高分策略讲义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经典高分策略讲义 概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分为四科:《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建造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实行滚动管理,二年内通过。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1Z101010 资金的时间价值 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2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与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3重点掌握等值的计算 4熟悉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计算。 1Z101011掌握利息的计算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实质是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及其资金流通过程中,资金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1. 资金的使用时间。 2. 资金数量的大小 3. 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 4. 资金周转的速度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二、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利息就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常用利息额的多少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 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 一) 利息 在借贷过程中, 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金额的部分就是利息。 从本质上看利息是由贷款发生利润的一种再分配。 在工程经济研究中,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 二) 利率 利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用于表示计算利息的时间单位称为计息周期 利率的高低由以下因素决定。 1.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通常情况下,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2.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3.借出资本的风险。 4.通货膨胀。 5. 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 ( 三) 利息的计算 1. 单利

建筑声学复习总结!

建筑声学复习总结! 建筑声学概论 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中声学环境问题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室内音质和建筑环境的噪声控制。 有关建筑声学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写的《建筑十书》。书中记述了古希腊剧场中的音响调节方法,如利用共鸣缸和反射面以增加演出的音量等。在中世纪,欧洲教堂采用大的内部空间和吸声系数低的墙面,以产生长混响声,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当时也曾使用吸收低频声的共振器,用以改善剧场的声音效果。 15~17世纪,欧洲修建的一些剧院,大多有环形包厢和排列至接近顶棚的台阶式座位,同时由于听众和衣着对声能的吸收,以及建筑物内部繁复的凹凸装饰对声音的散射作用,使混响时间适中,声场分布也比较均匀。剧场或其他建筑物的这种设计,当初可能只求解决视线问题,但无意中却取得了较好的听闻效果。 16世纪,中国建成著名的北京天坛皇穹宇,建有直径65米的回音壁,可使微弱的声音沿壁传播一二百米。在皇穹宇的台阶前,还有可以听到几次回声的三音石。 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理论声学的发展。到19世纪末,古典理论声学发展到最高峰。20世纪初,美国赛宾提出了著名的混响理论,使建筑声学进入利学范畴。从20年代开始,由于电子管的出现和放大器的应用,使非常微小的声学量的测量得以实现,这就为现代建筑声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听闻条件;研究控制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 室内声学的研究方法有几何声学方法、统计声学方法和波动声学方法。 当室内几何尺寸比声波波长大得多时,可用几何声学方法研究早期反射声分布以加强直达声,提高声场的均匀性,避免音质缺陷;统计声学方法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在连续声源激发下声能密度的增长、稳定和衰减过程(即混响过程),并给混响时间以确切的定义,使主观评价标准和声学客观量结合起来,为室内声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当室内几何尺寸与声波波长可比时,易出现共振现象,可用波动声学方法研究室内声的简正振动方式和产生条件,以提高小空间内声场的均匀性和频谱特性。 室内声学设计内容包括体型和容积的选择,最佳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选择和确定,吸声材料的组合布置和设计适当的反射面,以合理地组织近次反射声等。 声学设计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声音传播途径中有效的声反射,使声能在建筑空间内均匀分布和扩散,如在厅堂音质设计中应保证各处观众席都有适当的响度。另一方面要采用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以控制混响时间和规定的频率特性,防止回声和声能集中等现象。设计阶段要进行声学模型试验,预测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98860

1.什么是软件工程?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2)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2. 是什么导致了软件工程? 主要是软件危机的出现导致了软件工程 3. 通常我们所见的软件工程模型有哪些?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渐增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21.软件危机的现象: 1)经费超出预算,项目一再拖延。 2)不重视需求,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成功率低。 3)没有规范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质量差,可靠性差。 3)开发工具落后,手工方式,开发效率低。 22.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1)“过程”是软件产品加工所经历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保证能够合理、高质量开发出软件。 2)“方法”为软件开发提供“如何做”的技术。它涵盖了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程序()实现、测试与维护灯一系列活动的做法。 3)“工具”可为过程和方法提供自动的或半自动的支持。这些工具既包括软件,也包括硬件,软件工具包括编程、建模、管理等开发工具。通过网络环境把这些软件工具集成起来搭建一个能够支持团队开发的平台,称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即CASE。 CASE集成了软件、硬件和()存放开发过程信息的软件工程数据库,形成了一个软件工程环境。 23.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1)目标、过程和原则是一切工程的三维框架,,这里是以工程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的目标:降低成本,及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实现目标的过程即完成产品加工的过程:包括: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 进行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原则就是过程中的轨道约束,包括:选取适宜的开发范型、适合的设计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重视开发过程的管理。 24.对比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 1)瀑布模型:主要体现了分阶段、有控制的思想。活动间强调按顺序、文档化;存在的问题是过于理想化,每一步的工作必须完整准确,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2)原型模型:需求分析入手快速、表达直观、容易交流。重点解决瀑布模型的需求分析入手难的问题。 3)增量模型:对于需求复杂的系统,采用分块开发、逐步集成的开发策略。增量体现了演进、迭代思想,每一块就是一个增量。每个增量试一次迭代。增量模型的 新版本叫做“极限编程(XP)”。 4)螺旋模型:融合了上述3种模型,融进了循环往复、强化了演进迭代的思想,增加了风险控制环节。但是,风险分析的正确性是左右软件演进的关键因素。25. 当需求不能一次搞清楚,且系统需求较复杂时应选用什么模型? 开发模型不是孤立或排斥的,他们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和参考。螺旋模型是一种综合性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Chapter 4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services that the customer requires from a system and the constraints under which it operates and is developed. The requirements themselves are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system services and constraints that are generated during th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What is a requirement? It may range from a high-level abstract statement of a service or of a system constraint to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This is inevitable as requirements may serve a dual function May be the basis for a bid for a contract - therefore must be open to interpretation; May be the basis for the contract itself - therefore must be defined in detail; Both these statements may be called requirements. Types of requirement User requirements Statements in natural language plus diagrams of the services the system provides and its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Written for customers. System requirements A structured document setting out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system’s functions, services and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Defines what should be implemented so may be part of a contract between client and contracto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tatements of services the system should provide, how the system should react to particular inputs and how the system should behave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May state what the system should not do. Describe functionality or system services. Depend on the type of software, expected users and the type of system where the software is used. Functional user requirements may be high-level statements of what the system should do. Functional system requirements should describe the system services in detail. Problem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1、Stakeholders don’t know what they really want. 2、Stakeholders express requirements in their own terms. 3、Different stakeholders may hav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4、Organizational and political(政策的)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5、The requirements change during the analysis process. New stakeholders may emerge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may change. Use cases 1、Use-cases are a scenario based technique in the UML which identify the actors in an interaction and which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itself. 2、A set of use cases should describe all possible interactions with the system. 3、High-level graphical model supplemented by more detailed tabular description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完整版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完整版

2.1财务会计基础(1Z1020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范围 外部集团 内部管理 不同 类型 报告型会计 经营型会计 时态 过去时态 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时态 目标 两者最终目标相同,工作环境相同; 管理会计及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 相同 本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财务会计。 2.1.1财务会计的职能(1Z102011) 2.1.1.1财务会计的内涵财务会计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 点击【一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s://www.doczj.com/doc/f01919407.html,/category/jz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点击【一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s://www.doczj.com/doc/f01919407.html,/category/jz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2004-4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 A.分析 B.管理 C.监督 D.控制 【答案】C 2018年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和预测 B.预算和决算 C.监督和决策 D.核算和监督 【答案】D 2.1.2会计核算的原则(1Z102012) 会计核算的原则包括会计核算的5个计量属性以及8个质量要求。 2.1.1.1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 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历史成本 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 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 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 量 可变现净值 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 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点击【一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s://www.doczj.com/doc/f01919407.html,/category/jz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建筑声学及装修建议

报告厅建筑声学及装修建议一个好的听音环境的建立,包括建筑声学和电声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音响工程的建声主要是厅堂的建声,相同的设备发挥的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一般都是建声条件的不同,无论多么优良的设备,一旦放在建声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肯定不会达到好的结果,而建声要求还会因为工程的使用要求不同而不同,也会受建筑装饰质量的影响,建声效果好的厅堂应该是混响合理,声音扩散性好,没有声聚焦,没有可闻的振动噪声,没有声阴影,没有声柱波等等,建声的要求不能单方面由音响设计人员进行,它需要建筑装饰技术人员的有力配合,但由于双方的设计思路和要求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音响工程的总体规划工作尽早开始,经常保持双方的联系,以取得相互的理解和密切配合,其中混响时间的选取可以根据工程性质和用途来确定,必要时应借鉴一些优良工程的经验。 一、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的作用: 缩短和调整混响时间、控制反射声、消除回声、改善音质、改变声场分布、噪声控制 二、吸声材料的选用原则: 吸声系数高;---吸声系数(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指标) 吸声频带宽;---吸声系数(吸声系数是一个与频率有关的物理量)---吸声量(吸声系数乘以吸声面积) 材料的耐久性好,装饰性、防火防腐、防虫蛀、质轻、防潮等。 吸声原理: 当外界入射声波频率f和系统固有频率f0相等时,孔径中的空气柱就由于共振而产生剧烈共振,在振动中,空气柱和孔径侧壁摩擦而消耗声能。 吸声频率: f0 = c (S/(V(t+δ)))1/2/2π S_--- 颈口的断面积 V---空腔容积 t----为细颈深度 δ—开口末端修正量。 三、吸声材料的分类 按吸声机理分: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软件工程介绍 软件工程的概念 IEEE对软件工程的定义: (1)将系统化的、严格约束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 (2)在(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过程、方法和工具 过程:为了获取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方法: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工具: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自动或半自动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 软件工程层次图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关系、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软件工程的提出: 软件工程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而提出的 软件危机定义: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客观原因: 软件缺乏“可见性”,管理和控制其开发过程相对困难 软件大多规模庞大,而复杂性随规模以指数速度上升 主观原因: 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急于求成,仓促上阵 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编程只占全部工作量的10%--20%,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 轻视软件维护—维护费用占总费用的55%--70%

软件神话一些错误认识 管理神话: 我们已经有了一本写满软件开发标准和规程的宝典。它无所不包,囊括了我们可能问到的所有问题 如果我们未能按时完成计划,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程序员人数而赶上进度 如果将一个软件外包给另一家公司,则我们可以完全放手不管。 用户神话: 有了对项目目标的大概了解,便足以开始编写程序,我们可以在之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逐步了解细节。 虽然项目需求不断变更,但是因为软件是弹性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适应变化从业者神话: 当我们完成程序并将其交付使用之后,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直到程序开始运行,才能评估其质量 对于一个成功的软件项目,可执行程序是惟一可交付的成果。 软件工程将导致我们产生大量无用文档,并因此降低工作效率。 第二章过程模型 掌握五个最基本的框架活动: 将整个软件过程再进一步细分为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块,即过程框架。(以工作开展的时间为线索)。 五个最基本的框架活动: 沟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与写作 策划:为后续的软件工程工作制定计划 建模:包括分析和设计 构建:编码和测试 部署:软件交付用户,用户对其进行评估并反馈意见。 了解典型的普适性活动 适用于任何一个框架活动: 软件项目跟踪和控制;风险管理;软件质量保证;正式技术评审;测量;软件配置管理;可复用管理;工作产品的准备和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