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分类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分类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分类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分类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分类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使用数据挖掘工具Weka进行分类分析实验,掌握使用Weka进行决策树分类、基于规则分类、最近邻分类、贝叶斯分类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环境

硬件:PC机一台,计算机局域网络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Java虚拟机,Weka软件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一)鸢尾花数据

1、对鸢尾花数据(iris.aff)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

第一步:打开Weka,出现如下界面

第二步:点击Explorer按钮,出现如下界面

第三步:点击Open File按钮,选择iris.arff文件

第四步:点击Visualize按钮,进行可视化分析,写出分析结果

2、对鸢尾花数据使用决策树(J48)进行分类分析

第一步:点击Classifiy选项卡,选择J48,进行决策树分类分析

第二步:选择不同的参数,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分类结果,找出决策树、分类错误、分错的记录。

3、对鸢尾花数据使用朴素贝叶斯(Na?ve Bayes)方法进行

分类分析,观察分类结果、分类错误、分错的记录。

4、对鸢尾花数据使用最近邻分类(IBk)方法进行分类分

析,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分错的记录。

5、对鸢尾花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分析。第一步:将libsvm.jar文件拷贝到C盘根目录中,配置以下环境变量:CLASSPATH

C:/libsvm.jar;.

第二步:点击Choose按钮,选择LibSVM进行分类,对结果进行分析。

6、用自己的话写出以上几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之处和使用

感受。

(二)对银行信贷数据credit-g.arff进行同样的分析,写出分析结果。

(三)【选作】将以下数据做成arff文件并使用weka进行分

类分析。

checking_status duration credit_history purpose credit_amount class

(0 6 critical/other

existing

credit

radio/tv 1169 good

0(=X(200 48 existing paid radio/tv 5951 bad

no checking 12 critical/other

existing

credit

education 2096 good

(0 42 existing paid furniture/eq

uipment

7882 good

(0 24 delayed

previously

new car 4870 bad

no checking 36 existing paid education 9055 good

no checking 24 existing paid furniture/eq

uipment

2835 good

0(=X(200 36 existing paid used car 6948 good no checking 12 existing paid radio/tv 3059 good

0(=X(200 30 critical/other

existing

credit

new car 5234 bad

0(=X(200 12 existing paid new car 1295 bad (0 48 existing paid business 4308 bad 0(=X(200 12 existing paid radio/tv 1567 good

(0 24 critical/other

existing

credit

new car 1199 bad

(0 15 existing paid new car 1403 good

四、实验小结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实验一热重分析与综合热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热重分析的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 2.熟悉综合热分析的特点,掌握综合热曲线的分析方法。 3.测绘矿物的热重曲线和综合热曲线,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 二、热重分析的仪器结构和分析方法 热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实验技术。 热重分析通常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类型。 静态法又称等温热重法,是在恒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通常把试样在各给定温度加热至恒重。该法比较准确,常用来研究固相物质热分解的反应速率和测定反应速度常数。 动态法又称非等温热重法,是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连续升温连续称重的方式。该法简便,易于与其他热分析法组合在一起,实际中采用较多。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由精密天平、加热炉及温控单元组成。图8 -14 示出了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 PRT -1 型普通热天平结构原理图;加热炉由温控加热单元按给定速度升温,并由温度读数表记录温度,炉中试样质量变化可由人工开启天平并记录。自动化程度高的热天平由磁心和差动变压器组成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和输出试样质量变化引起天平失衡的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 图1 PRT-1型热天平结构原理图

由热重分析记录的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称热重曲线(TG曲线)。曲线的纵坐标为 质量,横坐标为温度。例如固体热分解反应 A (固)一 B (固) + C (气)的典型热重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 T i为起始温度,即累积质量变化达到热天平可以检测时的温度。T f为终止温度,即累积质量变化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热重曲线上质量基本不变的部分称为基线或平台,如图2中 ab 、cd部分。若试样初始质量为W0,失重后试样质量为 W1,则失重百分数为(W0一 W1 ) /W0 x 10 %。 图2 固体热分解反应的热重曲线图3 CaC2O4·H2O的热重曲线 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在某温度发生分解、脱水、氧化、还原和升华等物理化学变化而出现质量变化,发生质量变化的温度及质量变化百分数随着物质的结构及组成而异,因而可以用物质的热重曲线来研究物质的热变化过程,如试样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热分解产物和热分解动力学等。例如含有一个结晶水的草酸钙的热重曲线如图3 , CaC2O4·H2O 在100 ℃ 以前没有失重现象,其热重曲线呈水平状,为TG曲线的第一个平台。在100 ℃ 和200 ℃ 之间失重并开始出现第二个平台。这一步的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12 . 3 % ,正好相当于每 mol CaC2O4·H2O 失掉 1mol H2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下式进行。CaC2O4·H2O—— CaC2O4+H2O (100~200℃)。 在400 ℃ 和500 ℃ 之间失重并开始呈现第三个平台,其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 % ,相当于mol CaC2O4分解出 1mol C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实验指导书(UML)

《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指导书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 李林林 2009年3月

目次 实验一rose的使用 (3) 实验二用例图 (4) 实验三类图、对象图 (7) 实验四序列图与协作图 (8) 实验五状态图 (12) 实验六活动图 (14) 实验七包图、构件图和部署图 (15) 实验八运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6)

实验一rose的使用 【实验题目】:rose的使用 【实验目的】:熟悉rose的环境,掌握rose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熟悉rose界面的5大部分:浏览器、文档窗口、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 界面的五大部分是浏览器、文档窗口、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它们的作用如下: 浏览器:用于在模型中迅速浏览,屏幕左边的树型视图 利用浏览器,可以: a)增加模型元素 b)浏览现有模型元素 c)浏览现有模型元素之间的关系 d)移动模型元素 e)更名模型元素 f)将模型元素加进框图 g)将文件或URL链接到元素 h)将元素组成包 i)访问元素的详细规范 j)打开框图 (2)使用rose创建模型,保存模型,导出与导入模型,向Web发表模型; 保存模型的方法: file->save 导出与导入模型 导出模型的方法: file->export model 导出类包的方法: file->export 导出类的方法: file->export 导入模型、包或类的方法: file->import model 选择要导入的文件名,可选文件类型:模型(.mdl)、petal(.ptl)。类别(.cat)、子系统(.sub) 将模型发表到web的方法: tools->web publisher

材料成型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焊接接头性能评价及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与分析焊缝的各种典型结晶形态。 2、掌握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3、了解焊接接头三个区域即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硬度差别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1、金相砂纸,从180目一1200目一套 2、平板玻璃一块 3、低碳钢焊接接头试片 4、金相显微镜一台 5、抛光机一台 6、电吹风机一个 7、4%硝酸酒精溶液,无水乙醇、脱脂棉等若干 8、洛氏显微镜若干 三、实验原理 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历了不同热循环,因而所得组织各异。组织的不同,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分析,是对接头机械性能鉴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组成,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不仅与焊接热循环有关,也和所用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材料有密切关系。

图1-1 焊缝金属的交互结晶示意图图1-2 C o、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 响 (一)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 1、焊缝的交互结晶 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被焊金属的联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焊缝金属凝固后实现金属的焊接。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1为母材和焊缝金属交互结晶的示意图。由图可见,焊缝金属与联接处母材具有共同的晶粒,即熔池金属的结晶是从熔合区母材的半熔化晶粒上开始向焊缝中心成长的。这种结晶形式称为交互结晶或联生结晶。当晶体最易长大方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时,晶体便优先得到成长,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晶粒的成长会被遏止。这就是所谓选择长大,并形成焊缝中的柱状晶。 2、焊缝的结晶形态 根据浓度过冷的结晶理论,合金的结晶形态与溶质的浓度C o、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温度梯度G有关。图1-2为C o、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由图1-2可见,当结晶速度R和温度梯度G不变时,随着金属中溶质浓度的提高,浓度过冷增加,从而使金属的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及等轴晶。 当合金成分一定时,结晶速度越快,浓度过冷越大,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发展

VPI上机实验指导书-学生.pdf

VPI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指导书

2014‐ 4‐ 20

目录 实验一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2) 实验二LD的光谱与噪声特性 (10) 实验三LD调制特性 (12) 实验四MZM工作原理 (14) 实验五ASK信号调制 (16) 实验六PSK信号 (18) 实验七光纤的损耗与色散 (20) 实验八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23) 实验九光纤中的受激散射 (25) 实验十光接收机 (28) 实验十一误码率与接收机灵敏度 (31) 实验十二相干光接收机 (33) 实验十三信号的损伤与补偿算法 (38) 实验十四无源光网络的组成 (41) 实验十五掺铒光纤放大器 (43) 实验十六前向纠错码 (45) 1

实验一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1.实验目的 ●熟悉VPI TransmissionMaker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基本特性。 2.仿真模块与系统 仿真模块包括Tx_OOK(内部包含LaserCW、ModulatorDiffMz_DSM、PRBS、CoderDriver_OOK)、Signal Analyzer、FiberNLS和Rx_OOK等模块,仿真系 统如图所示: 图一、光发射机的组成(包含光信号分析仪) 图二、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包含了信号分析仪)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3.1 搭建上述系统 搭建光发射机的具体步骤如下: ● 从 Resources 资源列表库中选择 TC Modules >Optical

2

Source>LaserCW.vtms,将 LaserCW.vtms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选择TC Modules >Optical Modulators >ModulatorDiffMz_DSM.vtms,将 ModulatorDiffMz_DSM.vtms拖到工作区主界面下。注意:一般情况下,VPI 软件默认设置下,器件的端口之间的连接不会自动连接,需要手动对应的连接起来。当然可以设置为自动连接:选择工具栏中的Macros下拉列表下的 Link Components。 ●选择TC Modules >Information & Coding,将PRBS.vtms和 CoderDriver_OOK.vtms 依次拖到工作区主界面下。 ●连接各器件,并保存文件。搭建 光传输系统的具体步骤如下: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Transmitters>Tx_OOK.vtmg, 将Tx_OOK.vtmg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点击右键菜单>look inside可以看到其内部组成与图1相同。(注:有若干后缀名为vtms的元器件组成的子系 统可以保存为后缀名为vtmg的子系统模块,以供直接使用。)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Fibers>FiberNLS.vtms,将 FiberNLS.vtms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Receivers>Rx_OOK.vtmg,将Rx_OOK.vtmg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连接各器件,并保存文件 3.2 查看和编辑全局变量的参数 全局变量的参数设置是对所有的VPI仿真都相同,当你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工程时,你必须定义全局仿真参数,这些全局参数对仿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在仿真中对与之相关的每个器件都有影响,而且它们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能决定系统的工作速率、精度、内存需要量。双击工作区的空白区域,将出现全局参数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设置参数如下: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统计量 全国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N 有效 22 22 22 缺失 均值 1116.82 747.86 2336.41 中值 727.50 530.50 1499.50 方差 1031026.918 399673.838 4536136.444 百分位数 25 304.25 239.75 596.25 50 727.50 530.50 1499.50 75 1893.50 1197.00 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 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5.00 0 . 56788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2 )W 检验 结果:在Shapiro-Wilk 检验结果972.00 w ,p=0.174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习题1.5 5 多维正态数据的统计量 数据: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显微镜的操作与金相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掌握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基本原理。 2. 掌握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基本操作。 3. 分辨已制备好的标准试祥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 台式金相显微镜; 2. 已制备好的标准试祥。 三、实验内容: 1.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标准试样的组织,调整粗调及微调手轮,掌握显微镜的聚焦方法 3. 分别调整视场光栏和孔径光栏,观察其对显微镜分辨率的影响规律。 4. 调整物镜与目镜的匹配,理解有效放大倍数。 5. 分别用100X及400X观察标准试祥组织,并描绘示意图。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内容 4. 讨论 (1)简述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2)简述影响显微镜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4)画出观察组织的示意图。示意图按统一规格画,并用箭头标明各组织

材料: 放大倍数: 实验二:金相试样制备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试样的制备原理,熟悉制备过程。 2. 初步掌握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砂轮机、抛光机、加工好的碳钢试样、砂纸、抛光膏、无水乙醇、浓硝酸。 三、实验内容 1. 每人制备一块碳钢的金相显微试样,按照下面步骤:砂轮机粗磨 T 砂纸从粗到细磨 制f 机械抛光f 化学腐蚀。 2. 观察金相制备试样,分析所制备试样存在的缺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内容 4. 讨论 (1) 简述金相试样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分析试样制备过程中出现缺陷的原因, 结合自己试样中的缺陷讨论如何制备出高质 量的显微试样 编号: 组织:

工作分析实验指导书

《工作分析》实验指导书 一、本课程实验目的 工作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只能直观地感受到它的操作理论和方法,但缺乏采用工作分析的具体方法亲自设计工作分析各个环节的能力,为此,借助于实验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动手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下技能: 1、设计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并对案例表格利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2、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及工作分析面谈提纲样本; 3、用企业MIS标准语言符号,设计案例企业的工作分析实施流程及进度; 4、对案例企业设计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设计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 监和销售总监的标准职位说明书.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由四部分组成,共需16 学时,具体要求与内容如下: 1.实验一设计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并对案例表格利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通过该实验强化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基本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利用Excel进行表格分析处理的技能.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设计,单独完成对案例表格资料的分析. ⑴2-3人的小组,共同完成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的设计,所设计的表格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如下信息:员工姓名、性别、岗位名称及所在部门;员工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及毕业时间;员工参加工作时间、加入本公司时间、职称及政治面貌;考核、薪酬等信息。 ⑵信息表达是格式有利于Excel进行分析处理。 ⑶从表格上能够对企业的人类资源总体状况以清晰、有效的把握。 ⑷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对案例表格资料的分析。对老师提供的某企业的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进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X射线衍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熟悉X射线衍射仪的操作。 3.掌握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卡片和软件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X射线的产生和X射线的光谱 实验中通常使用X光管来产生X射线。在抽成真空的X光管内,当由热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后,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由金属做成的阳极靶时,靶就发射X射线。发射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轫致辐射和特征辐射。 (2)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过程。就其能量转换而言,一束X射线通过物质分为三部分:散射、吸收、透过物质沿原来的方向传播,其中相干散射是产生衍射花样原因。如图1 图1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3)晶体结构与晶体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可以用三维点阵来表示。每个点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如离子、原子或分子等。空间点阵可以从各个方向予以划分,而成为许多组平行的平面点阵。因此,晶体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同晶面指数的平面按一定的距离分布而形成的。各种晶体具有不同的基本单元,晶胞大小,对称性,因此每种晶体都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特定的d值,可以用于表征不同的晶体。 X射线

波长与晶面间距相近,可以产生衍射。晶面间距d和X射线的波长的关系可以用布拉格方程来表示2dsinθ=nλ根据布拉格方程,不同的晶面,其对X射线的衍射角也不同。因此,通过测定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就可以得到它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与数据库中的已知X射线粉末衍射图对照就可以确定它的物相。 (4)物相鉴定原理 任何结晶物质均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结构类型,晶胞大小及质点种类,数目,分布)和组成元素。一种物质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谱与之对应,多相物质的衍射谱为各个互不相干,独立存在物相衍射谱的简单叠加。 衍射方向是晶胞参数的函数—取决于晶体结构;衍射强度是结构因子函数—取决于晶胞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方式。任何一个物相都有一套d-I特征值及衍射谱图。因此,可以对多相共存的体系进行全分析。也就是说实验测得的图谱与数据库中的已知X射线粉末衍射图对照,通过两者的匹配性就可以确定它的物相。 三.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为D8 FOCUS X射线衍射仪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 将待测粉末样品在试样架均匀分布并用玻璃板压平实,使试样面与玻璃表面齐平 2. 测试 第一步:开机 (1) 打开墙体及主机电源,并按下主机启动按钮。 (2) 打开冷却循环水系统开关,使冷水电导率在3以内,水温在20-24度范围内。 (3)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开真空按钮,使真空度降至150mV以下。 (4) 打开控制柜开关 (5) 打开电脑,在软件控制程序中开启X射线后执行预热至需要功率,预热时间为1-1.5小时。 第二步:装样

最新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课件

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佳

2016年5月

实验一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的荧光法测定 1. 目的意义 喹啉结构是“苯并吡啶”。即一个苯环与一个吡啶环稠合而成。奎宁是喹啉的衍生物,其结构如下: N 喹啉 CH2 CH N CH 3 O C H OH C H 2 N CH2 CH2 CH2 奎宁 奎宁是金鸡纳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晶状粉末,抗疟疾药。疟疾曾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猖獗流行的疾病,曾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7世纪末,奎宁由欧洲传入我国,曾称为“金鸡纳霜”,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药。后来,瑞典纳尤斯对这种植物的树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取了其中的有效成分金鸡纳碱,起名为“奎宁”。“奎宁”这个词在秘鲁文字中是树皮的意思。直到1945年,奎宁才实现了人工合成。奎宁是碱性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盐,俗名硫酸奎宁。 在饮料中硫酸奎宁是调味料,主要用在滋补品和苦柠檬水中,有调味及预防疟疾之功效,例如汤力水是Tonic Water的音译,又叫奎宁水、通宁汽水。是苏打水与糖、水果提取物和奎宁调配而成的。可作为苦味饮料或用于配制鸡尾酒或其它饮料。奎宁饮料以其微苦的口味成为畅销的解渴饮料,特别是在夏季人们大量饮用,但大量消费含奎宁成分的饮料对一些个体有害,如新陈代谢紊乱或对这种物质有超敏性的人要避免摄取奎宁,特别是孕妇。对怀孕期间每天饮用一升以上奎宁饮料的孕妇进行的调查显示,出生后24小时,新生儿就出现神经战栗症状,在他们的尿液中发现了奎宁成分,但2个月以后这些症状就不存在了。为此,对奎宁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原理: 本实验包括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测定,以及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含量测定。硫酸奎宁是强荧光性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射蓝色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与硫酸奎宁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荧光强度求出硫酸奎宁浓度。 荧光(发射)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和强度,在不同的波长下测定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曲线为荧光发射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是选择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的依据。 荧光激发光谱: 固定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在最大发射波长处),改变激发光波长,得出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强度,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得曲线称为激发光谱。

《应用回归分析》实验指导书

《应用回归分析》实验指导书 倪伟才编 二00四年十一月

《应用回归分析》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教学简介 《应用回归分析》是统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是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为预备知识,同时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本课程在系统介绍回归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医学等领域的实际例子,把回归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紧密结合。实验教学是该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程的案例中的数据处理主要运用我国已较流行的SPSS统计软件来实现,再结合SAS与Excel。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回归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介绍SPSS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回归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检验、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回归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检验、预测;异方差的检验(多种检验方法);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自相关性的诊断及差分法;逐步回归法;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岭回归;多项式回归;曲线回归等。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回归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掌握SPSS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 三、实验教学数据的存放 本实验指导书涉及到的数据均以SPSS格式或Excel格式给出,并放在班级的服务器上,学生完全可以共享。为了保持实验指导书的完整性,所有的数据也附在每一个实验的题目后面。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07信计0班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0-3-11 实验地点:实验楼505 实验名称: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使用软件名称:MATLAB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均值、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偏度与峰度,中位数、分位数、三均值、四分位极差与极差; 2.熟练掌握jbtest与lillietest关于一元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3.掌握统计作图方法; 4.掌握多元数据的数字特征与相关矩阵的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安徽省1990-2004年万元工业GDP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用于污染治理的投入经费比重见表6.1.1,解决以下问题:表6.1.1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及污染治理的投入经费占GDP比重 年份 万元工业GDP 废气排放量 万元工业GDP 固体物排放量 万元工业GDP废 水排放量 环境污染治理投 资占GDP比重 (立方米)(千克)(吨)(%)1990 104254.40 519.48 441.65 0.18 1991 94415.00 476.97 398.19 0.26 1992 89317.41 119.45 332.14 0.23 1993 63012.42 67.93 203.91 0.20 1994 45435.04 7.86 128.20 0.17 1995 46383.42 12.45 113.39 0.22 1996 39874.19 13.24 87.12 0.15 1997 38412.85 37.97 76.98 0.21 1998 35270.79 45.36 59.68 0.11 1999 35200.76 34.93 60.82 0.15 2000 35848.97 1.82 57.35 0.19 2001 40348.43 1.17 53.06 0.11 2002 40392.96 0.16 50.96 0.12 2003 37237.13 0.05 43.94 0.15 2004 34176.27 0.06 36.90 0.13 1.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各指标的偏度、峰度、三均值以及极差; 3.做出各指标数据直方图并检验该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利用boxcox变换以后给出该数据的密度函数; 4.上网查找1990-2004江苏省万元工业GDP废气排放量,安徽省与江苏省是 否服从同样的分布?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试用)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连理工大学 年月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学时)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2学时)实验三 Sn-Pb二元平衡相图测试(2学时)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2学时)实验五 Fe-C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学时)实验六材料弹性及塑性变形测定(2学时)实验七碳钢试样的制备及测试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设计性实验(6学时)实验九金属凝固组织及缺陷的观察(2学时)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熟悉其零件的作用。 2)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金相显微镜。 3)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x-1型台式光学显微镜,磨样机、抛光机、砂轮机 实验材料:碳钢标准样品 三、实验内容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并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会实际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样品并测定其放大倍数。 3.演示并初步认识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包括: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零部件的作用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样品的收获 3. 概述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个人体会与建议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2.初步掌握各种硬度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 1.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 2.铁碳合金试样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通过老师讲解,熟悉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演示测定维氏硬度值,演示测定布氏和洛氏硬度值, 注:每个样品测量压痕数,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保证每位学生可以操作硬度计1-2次。因为实验条件限制,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和步骤。 2.简要叙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写出测量步骤,附上实验结果。 4.总结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体会。

实验研究案例分析

一、前实验:对无关变量的影响小 例子1-1:一作文实验的实验设计 一位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了“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 自变量:学习“情景作文”的方法 因变量:作文质量 前实验,单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 例子1-2:范文在习作训练中的作用 某学校4个班149名学生,先让学生写作文并评分,然后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写。对仿写后的作文进行评阅,比较两次作文成绩的差异。 自变量:学习“情景作文”的方法 因变量:作文质量 准实验,多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训练前作文能力。 特点:增加了一个前侧;单组、无对照组;不是随机试验 例子1-3: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 某校2个班,在第一班由教师每周上1节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第二班不开展任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一学期结束时,比较两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 自变量:是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因变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 准实验,单因子实验,自然实验 条件控制:作业练习时间统一,一学期。 没有进行同一教师教学,没有统一测试入学前能力和情况。 特点:有对照组;不随机和随意分配 二、准实验:对无关变量的影响有所加强 例子2-1:记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 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各41人,实验班按照实验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对比班按照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 自变量: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 因变量:分段数学成绩; 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入学前数学能力和智力情况。 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比班因变量增值比较,即O2-O4和 (O2-O1)-(O4-O3),对两组增值分数平均差进行t 检验以考核其差异的显著性。 特点:不等控制组设计:实验组有前后测、控制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前后测 O1XO2;O3-O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实验指导书-TEM

第二篇材料电子显微分析 实验一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塑料—碳二级复型样品的制备方法。 2.掌握材料薄膜样品的制备方法—双喷电解减薄法和离子薄化法。 二、塑料—碳二级复型的制备原理与方法 (一) AC纸的制作 所谓AC纸就是醋酸纤维素薄膜。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按重量比配制6%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为了使AC纸质地柔软、渗透性强并具有蓝色,在配制溶液中再加入2%磷酸三苯脂和几粒甲基紫。 待上述物质全部溶入丙酮中且形成蓝色半透明的液体,再将它调制均匀并等气泡逸尽后,适量地倒在干净、平滑的玻璃板上,倾斜转动玻璃板,使液体大面积展平。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上,让钟罩下边与玻璃板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保护AC纸的清洁和控制干燥速度。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蒸发过慢,AC纸易吸水变白,干燥过快AC纸会产生龟裂。所以,要根据室温、湿度确定钟罩下边和玻璃间的间隙大小。经过24小时后,把贴在玻璃板上已干透的AC纸边沿用薄刀片划开,小心地揭下AC纸,将它夹在书本中即可备用。 (二) 塑料—碳二级复型的制备方法 (1) 在腐蚀好的金相样品表面上滴上一滴丙酮,贴上一张稍大于金相样品表面的AC纸(厚30~80μm),如图1-2(a)所示。注意不要留有气泡和皱折。若金相样品表面浮雕大,可在丙酮完全蒸发前适当加压。静置片刻后,最好在灯泡下烘烤一刻钟左右使之干燥。 (2) 小心地揭下已经干透的AC纸复型(即第一级复型),将复型复制面朝上平整地贴在衬有纸片的胶纸上,如图1-2(b)所示。 (3) 把滴上一滴扩散泵油的白瓷片和贴有复型的载玻片置于镀膜机真空室中。按镀膜机的操作规程,先以倾斜方向“投影”铬,再以垂直方向喷碳,如图1-2(c)所示。其膜厚度以无油处白色瓷片变成浅褐色为宜。 (4) 打开真空室,从载玻片上取下复合复型,将要分析的部位小心地剪成2mm×2mm的小方片,置于盛有丙酮的磨口培养皿中,如图1-2(d)所示。 (5) AC纸从碳复型上全部被溶解掉后,第二级复型(即碳复型)将漂浮在丙酮液面上,用铜网布制成的小勺把碳复型捞到清洁的丙酮中洗涤,再移到蒸馏水中,依靠水的表面张力使卷曲的碳复型展平并漂浮在水面上。最后用摄子夹持支撑铜网把它捞起,如图1-2 (e)所示,放到过滤纸上,干燥后即可置于电镜中观察。AC纸在溶解过程中,常常由于它的膨胀使碳膜畸变或破坏。为了得到较完整的碳复型,可采用下述方法: (1) 使用薄的或加入磷酸三苯脂及甲基紫的AC纸。 (2) 用50%酒精冲淡的丙酮溶液或加热(≤55℃)的纯丙酮溶解AC纸。 (3) 保证在优于2.66×10-3Pa高真空条件下喷碳。 (4) 在溶解AC纸前用低温石腊加固碳膜。即把剪成小方片的复合复型碳面与熔化在烘热的小玻璃片上的低温石腊液贴在一起,待石腊液凝固后,放在丙酮中溶解掉AC纸,然后加热(≤55℃)丙酮并保温20分钟,使石腊全部熔掉,碳复型将漂浮在丙酮液面上,再经干净的丙酮和蒸馏水的清洗,捞到样品支撑铜网上,这样就获得了不碎的碳复型。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拟制: 审核: 批准: 万年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保持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

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期间核查。 3、依据文件 JJG 69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职责 4.1 核查人员记录期间核查数据。 4.2 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情况。 4.3 实验室主任审核期间核查记录。 5、期间核查周期 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进行至少一次的期间核查。 6、环境条件 6.1 环境温度:10~30℃。 6.2 相对湿度:≤80%RH。 7、计量性能要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仪器计量性能要求

8、通用技术要求 8.1 仪器应有下列标识: 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8.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的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8.3 气路连接正确,不得有漏气现象,起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8.4 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仪表的所有刻度线应清晰、粗细均匀。指针的宽度不应大于刻度的宽度,并应与刻线平行。 9、期间核查步骤 9.1 标志、标记、外观结构检查 按照第8章的要求,用目视及手动方法逐一进行检查。 9.2 基线稳定性 在0.2nm 光谱带宽条件下,按测铜的最佳火焰条件(波长为324.8nm ),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min 后,用“瞬时”测量方式,设置时间常不大于0.5s ,通过观察,记录15min 内零点漂移(以起始点为基准计算)和瞬时噪声(峰-峰值)。 9.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 9.3.1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用空白溶液调零,根据仪器灵敏度条件,选择系列1:0.0,0.5,1.0,3.0μg/ml 或系列2:0.0,1.0,3.0,5.0μg/ml 铜标准溶液,对每一浓度点分别进行三次吸光度重复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后,按线性回归法由仪器换算出工作曲线(i i bc a I +=)及其线性相关系数(r)。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方差1031026.918399673.8384536136.444百分位数25304.25239.75596.25 50727.50530.501499.50 751893.501197.00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 检验 身高N60正态参数a,,b均值139.00

标准差7.064 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89 正.045 负-.089 Kolmogorov-Smirnov Z.686 渐近显着性(双侧).735 a. 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 b.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2)W检验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实验指导书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指导书 仲洪海编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2009年8月

实验一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概括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使用。 2、练习用PDF(ASTM)卡片及索引对多相物质进行相分析。 二、X射线衍射仪的简介(D/MAX-RB) 它是由X射线发生器、测角仪、信号检测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等构成。 应用软件可进行衍射线条的指标化、物相定性分析、计算非晶体材料径向分布函 双线分离等。总之衍射仪目前已数、X射线衍射线条的分析、残余奥氏体的测定。K a 具有采集衍射资料、处理图形数据、查找管理文件以及自动进行物相定性分析等功能。 图2-15是X射线衍射仪的中心部分——测角仪的示意图。D为平板试样,它安装在试样台H上,试样台可围绕垂直于图面的轴O旋转。S为X射线源,也就是X射线管靶面上的线状焦斑,它与图面相垂直,与衍射仪轴平行。由射线源射出的发散X 射线,照射试样后即形成一根收敛的衍射光束,它在焦点F处聚集后射进计数管C中。F处有一接收狭缝,它与计数管同安装在可围绕O旋转的支架E上,其角位置2θ可从刻度尺K上读出。衍射仪的设计使H和E的转动保持 固定的关系,当H转过θ度时,E即转过2θ度。这种关系保证了X射线相对于试样

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使得从试样生的衍射线都正好艰聚焦并进入计数管中。计数管能将X射线的强弱情况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计数率仪、电位差计将信号记录下来。试样连续转动时,衍射仪就能自动描绘出衍身强度随2θ角的变化情况。 测角仪的光学布置也在图2-15中展示。S为靶面的线焦点,其长轴方向为竖直。入射线和衍射线要通过一系列狭缝光阑。K为发散狭缝,F为接收狭缝,分别限制入射线及衍射线束在水平方向的发散度。防散射狭缝还可排拆试样的辐射,使峰底比得 制到改善。S 1,S 2 为梭拉狭缝,是由一组相互平行的金属薄片所组成,相邻两片间的 空隙在0.5mm以下,薄片厚度大约为0.05mm,长为60nn。梭拉狭缝可以限制入射线 及衍射线束在垂直方向的发散度至大约2o。衍射线在通过狭缝L、S 2 及F后便进入计数管C中。 在衍射仪中,X射线的探测元件为计数管。计数管及其附属电路称为计数器。常用的计数器有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器及闪烁计数器。 G-测角仪圆;S-X射线源;D-试样;H-试样台;F-接收狭缝;C-计算机;E-支架;K-刻度尺 三、物相分析方法 物相定性分析是X射线衍射分析中最常见的一项测试。首先,仪器按所给的衍射条件进行衍射数据的自动采集,接着进行寻峰处理并自动启动检索程序。当检索开始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量 1、1项目工程概况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得光谱分析工作。 1、2工程量 委托单位委托得各类金属构件(含焊接接头、焊接材料)得合金成分复验及甄别得光谱分析工作。 1、3编制依据 1、3、1《中国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1、3、2《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 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1、3、4 DL/T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1、3、5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3、6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7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 2 项目作业进度得安排 满足现场光谱分析得需要,保证下道工序得正常进行。 3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1作业人员得质量 3.1.1 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按理化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得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得理化检验资格。取得不同级别得检验资格得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得检验工作,并负相应得技术责任。 3.1.2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无色盲、色弱,校正视力在4、8以上。 3.1.3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熟悉所用仪器得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相关得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1.4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5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明确被检试件得有关技术条件与要求,了解现场得作业环境,对于不符合作业条件得应事先采取措施。 3.1.6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做好仪器得保养、维护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得要求 3.2.1现场光谱分析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3.2.2所用得光谱仪必须定期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得光谱仪方可使用。 3.2.3所用得光谱仪得安全性能要良好,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