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对比论证

一、对比论证的定义

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对比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二、对比论证的效果

1、突显特征,显露本质。

2、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3、精炼文笔的绝妙手法。

4、事理鲜明,印象深刻。

三、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1、要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2、要明确“对比点”

(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3)紧扣论点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即有明确的“对比点”。

3、要重视分析——(1)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2)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

四、对比论证常用的分解角度

对比式分解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

①围绕中心论点,全文进行两个大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人要有涵养

A.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无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②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内部分别进行对比。

文题: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A.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C.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③围绕中心论点,在大的层面的对比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我们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A.正确估价自己,

A1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不断进步;

A2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补救,不断完善;

B.不正确的估价自己

B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进取;

B2过低地估价自己,会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

④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行对比剖析。

文题:《要学会推销自己》此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对比分析法来得出两个内容相反的分论点。

(1)从推销自己的作用方面运用对比:

A.学会推销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B.不会推销自己只能使自己与机遇女神失之交臂,从而留下满腹经纶百无一用的遗憾。

(2)从推销自己的态度方面运用对比:

A.敢于推销自己可以锻炼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B.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

(3)从推销自己的方式方面运用对比:

A.以实力为后盾,正确的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B.没有真才实学而自高自傲,炫耀自己,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留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笑柄。

对比分析的角度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组分论点来组织行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对比分析法形成的分论点必须是同一个角度,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若干分论点混杂一块。

五、课堂练笔:

1.对比的片段练习。

一年前512地震后的汶川,一片废墟。一年后灾区人民在大量善良人们的帮助下开始了新的生活。而2009年5月9日《南方都市报》却公布四川查处了涉抗震救灾违法的246人。于是一年后的今天,在灾区还需要大量救援的时候,在捐款箱前,有的人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善行,有的人犹豫了,还有的人退缩了。是啊,现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欺骗花样,有时对我们的良心的确是一种煎熬和考验,我们的善良有时会被人以最大的恶意利用,我们的善良在一点点地萎缩,不知最终会不会几近于无?善与不善,给与不给,这真是一个问题。

请以“善良”为论题,运用对比论证写一个议论文段。

要求:观点鲜明,字数在250字左右。

可用材料:

?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晋·陈寿

? 2.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 3.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贞观政要》唐·吴兢

? 4.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拟进士对御试策》宋·苏轼

? 5.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幼学琼林》清·程允升

? 6.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明·朱柏庐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满分作文片段示范:

为情所障,则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挣脱“人情”的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相反,过多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若不是陷入“爱情”的泥淖(nào),又怎么会落得遗臭万年的汉奸骂名呢?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2.对比的材料分析。

材料一: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论题:论“从谏如流”

论点:“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对比项:甲:

乙:

分析:

材料二:

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对比项:甲:

乙:

分析:

六、设“比”小妙招

巧设对比:

讹传与真相

真相躲在洋葱芯里,一片一片剥开,露出辛辣而刺激的事实——往往与表面大相径庭。

奥运会时,有个帖子说:西班牙队很不爱国。证据是,奏国歌时,西班牙队的混小子,没一个开口的,连装模作样假唱都懒得干。以此推论,乔丹领军的梦一,应该是最爱国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梦一登上冠军领奖台时,大部分队员都身披美国国旗。

然而真相是,西班牙国歌压根没歌词。现在的西班牙国歌,叫《皇家进行曲》。弗朗哥统治时期,曾经填入歌词。1975年,独裁者去世,歌词随即废止。从此,30多年里,西班牙人再没有唱响国歌。

而乔丹们身披国旗,也不是爱国,而是爱耐克。在自传里,乔丹写到:美国国家队赞助商是锐步,而乔丹巴克利们的私人赞助商,是耐克。因为发誓效忠耐克,乔丹们决定,用国旗遮住锐步的LOGO领奖。

……(摘自《读者》)

设喻对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书》

假设对比: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向命运屈服,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那么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所以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附:病例文章及教师下水作文:

作文题目:

根据下面材料,选择最佳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我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时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有那么勇敢。我如果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困难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见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东啄西啄,就这样,这颗瑟缩在土里的种子进了母鸡的肚子。

原文:

不畏地追求

第一颗种子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追求无畏地向上生长,我相信它一定会得到阳光的沐浴。

种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是如此地无畏,坚定自己的信念。

大家都应听说过张溥,他并没有很好的天赋,别人读几遍能记下来的东西,他却记不下,但是他很勤奋刻苦,每当他拿到一篇文章时,定要手抄好几遍,直至自己背出,就这样他坚持着,努力着,26岁的他便已才思敏捷,不再是以前的他了。又是否听过仲永呢?他在5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人们认为是神童,但是后来,天天被人赞扬追捧,他没有了追求,自己以傲,最终成了那种一事无成的人。

一个无天赋,一个天赋极好,为什么最终却是相反的结果呢?不就是因为他们追求吗?一个无畏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个却无所追求,沉迷于自己的成绩与安稳的现状。张溥是那颗得到阳光,得到雨露的种子,虽然过程是艰辛的,可因他的不畏追求,他成功了。

这样的精神,我们又何不随处可见呢?众所周知的贝多芬,他对音乐的执着,对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一开始他的音乐就并不是所有人肯定的,但是当他双耳都失聪时,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日日夜夜,他只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一个个无声的动作,虽然他听不到,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直奋斗着,拼搏着,艰难的生活他置之不理,一心专注于自己的音乐,终于,他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脍炙人口的乐章。

我们可以从贝多芬的眼里看到坚持,我们可以从张溥的眼里看到执着,我们可以从无以从无数不畏追求的人的眼中看到不放弃。

我们为何不学习他们,学习他们的那种追求,那种精神,也许我们会像他们那样成功,也许我们会比他们得到的更多,也说不定。

为自己努力,为我们的目标与追求奋斗吧!就像那颗无畏的种子般,慢慢生长慢慢“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

简评:

这个题目是不是写成“无畏地追求”更符合我们的说话习惯(语法)?开头点到材料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开门见山,不错。1、2自然段可合为一段。

选用张溥和仲永的例子进行对比,准确、恰当,但在概述材料时(特别是张溥的这则材料),还应该对语言再进行锤炼。

“自己以傲”什么意思?

点明对比项,明确对比点,做得不错!分析部分也注意到了要“挖根源”,但是“深阐释”做得还不够,我们课上注意强调了,要联系观点,进行分析,不是先分析,再加上观点。

一味地正面阐述倒不如设个对比,比如“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向命运屈服,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那么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是对理想无畏地追求。所以说,只有敢于追求,才有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可惜,对主题的升华,不够,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可以对“无畏地追求”的精神实质再一次阐述,并作进一步挖掘,那么文章的主旨又会上升到一个层面。

整篇文章观点明确,中心论点集中,结构也比较完整。选材恰当,并注意运用到了刚刚学过的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度。

中间的过渡句的设置,后半部分在收尾时注意到了总结全篇,前后呼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结尾一段,即巧点材料,又再次申明了论点主旨,不错。

文章也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概述材料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语言应稍加锤炼,过于口语化和稍显啰嗦,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二概述材料时请抓住材料“入文”的关键点,即对为中心论点所用的内容做重点引述,并加以阐释。

文章在结构方面,还应巧加安排,最好能让读者读出,你对文章的结构给予了一定的思考,或是“匠心”。

教师下水作文

勇者无敌

两颗种子面对春天的到来,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若我是种子,我会做第一颗种子,不为结局,而是为了迎接盎然的春意。

不是吗?人类的进步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敢于“埋头苦干、拼命应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脊梁们”的推动吗?勇者无畏,勇者无敌!

秦始皇的暴政让百姓们生活在终日惶恐之中,他们承受着繁重的苛捐杂役,却只能用“道路以目”的方式彼此交流;在严惩酷刑中只求“苟免”。有这样一些人,历史记下了他们,出身于行伍之中,在“失期当斩,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抉择中选取了奋力一搏。“戍卒叫,函谷举”,他们成就了历史上为数不多农民起义胜利的记载。没有这拼尽一切,无所畏惧的一搏,等待他们的将是“落入肚中”,失去了生命,更失去了可以拯救国人的机会。“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于担当起书写历史的任务。

历史不会忘记这样一个人,他因惩恶扬善得罪权贵,莫须有的“乌台诗案”更是将他送到了偏远的黄州。几经周折,险在狱中丧命的他来到黄州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写差点让他送命的“劳什子”诗词。可偏偏是他这股前不怕狼,后不怕虎的劲头成就了他的“黄州三杰作”,难怪有人说,那是“一到神秘的天光”,而我要说,那神秘的天光中注入了勇气,注入了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能放弃理想的韧劲,哪怕是掉脑袋!正是这样的无畏成就了他的千古万丈光辉!

历史还会写下这样一个人的名字——高耀洁(揭露河南艾滋村的第一人)。在讳之莫及的事实面前,有人选择了三缄其口,有人选择掩盖躲避,而他却选择了还事实本来面目。是他道破了真相,是他让本来还算“太平”的村庄变得不再太平,他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可他也给这村庄带来了“春”的希望。

谁说勇者无谋,谁说勇就一定是“匹夫之勇”?在生死面前的奋力一搏,在理想实现中的勇于坚持,在真理挑战下的敢于言说,都将勇者赋予了神圣而荣耀的称号——勇者无敌。

大浪淘沙,淘尽了天下的虚伪、浮华与懦弱,沉淀下的是为理想为天下而勇于一搏的勇者,为了迎接春天,他们不惧万难选择了成为第一颗种子。

教师自评:

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态度,不错。

由材料到论证观点中间不可少过渡,这个过渡是由材料引出观点进而衔接下文的论证部分。

选择陈胜吴广的例子,可以,但材料的叙述方面对秦始皇的暴政叙述过多,有点喧宾夺主。

选择苏轼的例子,有典型性,前后又有一个历史先后的顺序,安排得好。

历史的车轮走到了现代,作者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例子选取的也比较恰当,体现了时效性。“春”字又扣住了材料,真是不露痕迹啊!

文章结尾本来没有,发现字数不够,又凑出来的,不想歪打正着,又回扣了一下材料,这在材料作文中是一定要有的。

综合评价:整篇文章,中心突出,立意明确,结构完整,语句流畅。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确实有些可借鉴之处。

2010年高考议论文选粹

好汉要吃眼前亏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会有眼前亏突如其来。它就像是虫子咬过的苹果,就像是后母盛来的馊饭,就像是高手盛气凌人的白眼,甚至,就像是仇家强加的侮辱。实在叫人难以下咽。

但,且慢!

长期以来,我们倡导大家见义勇为,要敢于与坏人作斗争。但拿鸡蛋去碰石头的结果,往往就是无谓的牺牲。有鉴于此,上海新版《学生守则》悄悄删去了“见义勇为”的内容。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警,喜欢温馨地提醒市民:如果遇上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反抗。好汉吃点眼前亏不算什么,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禁想起汉朝开国名将韩信的故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胯下,不爬就要揍他。为了保住血肉之躯,他二话不说,感受胯下之辱。如果不爬呢?毫无疑问,他将饱受一顿拳打脚踢,即时不思也得脱皮断骨。正因为忍过了当初的胯下之辱,韩信才有机会日后统领雄兵、叱咤风云。好汉要吃眼前亏,就是为了留下生命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就是为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将自身所受的伤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但还是有不少朋友情绪冲动,一碰到眼前亏,就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及尊严,盲目鲁莽地与对方抗争,全然不讲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全然不懂自我保护为何物。

其实,真正的好汉,并非是面对危险不顾性命的一介莽夫,他们会以眼前之亏赢取克敌制胜的良机;真正的好汉,并非是面对金钱诱惑不动声色的清高之人,他们会以眼前之亏寻求纯洁心灵的独特秘方;真正的好汉,并非正邪不分善恶不辨的傻子,他们会以眼前之亏成就与邪恶斗争的彻底胜利。真正的好汉,宽宏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真正的好汉,忍字为先,善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真正的好汉,目光敏锐,懂得轻重缓急,总能着眼于长远利益;真正的好汉,懂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再说,生活中,真正属于敌我矛盾的眼前亏并不太多。更多的眼前亏往往出现在团队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例如提干时,明明是你能力强你却靠边站;晋级时,明明是你条件优秀你却无法如愿。或者,明明是你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成果,评奖时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的功劳。甚至,你清清白白却遭遇了小人算计等。

这种时候,如果撕破脸皮大闹一场,也不见得就能有公平公正的结果。但如果硬着头皮,吃下这些眼前亏,也许会使堵塞得以疏通,使矛盾得以缓解。这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会使团队更加和谐。从这个角度看,自己是吃了点亏,可这也正反映了一个人良好的素质和

社会适应能力。

纵观古今,放眼中外,靠吃苦成功的好汉不少,靠吃亏受委屈成功的人更多。一次怀才不遇,并不意味着永远怀才不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吃下眼前亏,厚积薄发。眼前亏是苦涩的,但它结出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切记:好汉要吃眼前亏!

【点评】都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但这“眼前亏”经作者这么一说,竟显得不那么可怕了,反而让人觉得非吃不可。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文章且叙且议,举例得当,对比鲜明,将肯吃眼前亏和不肯吃眼前亏对比,说服力强,特别是语言平实贴近生活,为全文的议论说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非常值得借鉴。

灵活

灵活是一种姿态,灵活更是一种智慧。我们欣赏柳条在微风轻拂下的婀娜之美,那是灵活;我们惊叹舞台上少女翩跹的舞姿,那是灵活;我们钦佩生活中有人能巧舌如簧,轻松化解一场又一场矛盾,那更是灵活。人生需要灵活的智慧。

灵活与人沟通,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人际交往,灵活应对,能让友谊之花永葆芳香。曾有一老相识请苏轼帮忙谋求一个差事。高风亮节、清廉守正的苏轼怎能答应?若直言相向,恐又落个怒目相对;不予理睬,又怕伤人心。于是,苏轼向朋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曾有一盗墓者,挖出四皇族之墓,却见死者未着丝缕,墓中空无一物。”朋友明白了苏轼的意思,大笑着走了。苏轼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既向朋友表明了自己不开“后门”的立场,又维护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我们再来看看嵇康,好友山涛举荐嵇康当官,也是好心一片,嵇康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己,直言拒绝,断绝了友谊。不愿意做官,完全可以婉言相拒,何须闹到绝交的份上。嵇康为人处世缺少灵活,这才导致了最后命运的悲剧。

灵活与敌周旋,是一种政治的智慧。身处危机,灵活变通,便可化险为夷。当得知项羽设下了鸿门宴,自己凶多吉少,刘邦便施展他的聪明才智,灵活化解。他礼遇项伯,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上,他灵活应对项羽的质问、试探,将自己独吞功劳巧妙说成是开路先锋,攻下函谷关是为了迎接项羽;宴未过半,便托醉逃命。鸿门宴上的刘邦,如若逞一时之快,针芒相对,那肯定是身首异处了。

相反,项羽缺少的就是灵活。在乌江畔,乌江亭长的话,始终拉不回项羽一意孤行的心。他本可以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可是他宁愿将长剑抹向颈脖,令后人为之叹息。少了灵活,血肉终落鱼腹,骨骼长沉泥沙。

灵活审时度势,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因为破吴立功,范蠡本来可以居高位坐享荣华富贵。但是范蠡知道,君王“患难易共,富贵难同”,于是选择了离开。他带着西施驾起一叶扁舟,扯起孤帆,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他隐居民间做起了生意,从此时间少了一个政客,但是多了一个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反观文种,就显得比较迂、傻,他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而继续留下为臣,企图与“豺狼”共富贵,最后为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悲哉,文种!因为处世灵活,范蠡审时度势,携美归隐;因为痴傻,文种参悟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最后一命呜呼。

灵活,乃人生大智慧也!凡事讲究灵活,就可以把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处理好,也能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做到身心愉快,快乐一生!

【点评】文章开篇从自然落笔,引出中心论点:人生需要灵活的智慧。本论部分拟写了三个分论点,论述灵活是处世、政治、生存等方面的智慧,思路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在论述每个分论点时,作者都采取了正反对比论证,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将苏轼与嵇康、刘邦与项羽、范蠡与文种分别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议论。这样既做到了材料丰富,增强了说

服力,又做到了行文的新颖活泼,值得借鉴。结论部分升华主旨,水到渠成。全文结构整饬,论证严谨。

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与作用

议论文常见的几种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里所说的“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就是指议论文三要素之中的“论证”。“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技法指导】 一、学会辨识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就是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指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如《敬业与乐业》一文,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中的语言,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对比论证,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如《多一些宽容》一文中提到:“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这里将尊重别人与不尊重别人做正反对比。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如培根的《论美》一文中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里就是用比喻来论证“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中心。 二、了解常见论证方法的论证作用 举例论证可以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对比论证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比喻论证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使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掌握关于论证方法的答题技巧 在分析具体论证方法作用的时候,要联系作者在文中观点表述的侧重点来回答问题。比如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这段文字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

反证法_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反证法_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而是从反而讲。“如果”是分析文章的好形式。袁隆平的事迹也许经常会写入你的作文中。一般的同学都只是正面来写,往往写他是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获得了什么奖。这样写不形象,不深入,不细致。学一学“如果”吧: 如果袁隆平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农民着,科学着;如果他仅仅是

为了钱而生存,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技大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而又纯净;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杂交水稻也不会靠近他。 反证法,论证更有力量。例如: 如果梭罗没有挣脱嘈杂城市的束缚,瓦尔登湖的涟漪也不会在他的心中荡漾;如果梭罗没有漫步湖畔清爽的阳光里,那么恬静的清明也不会属于他;如果梭罗倾向于那些为金钱而束缚的人们,他也不会拥有属于他的那些冷雨。 如果梭罗没有走进大自然他就不会有清新自然的文字;如果梭罗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就不会感受到置身田园的欣慰;如果梭罗没有在烈日当空晒下辛勤地劳作,猛烈的暴风雨将不会是最好的伴侣,使他充实,他的耳朵就听不到美好的音乐。 如果贝利没有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他不会成为备受世人注目的球王;如果没有在球场上时刻保持着清醒,他也不会多次捧起“大力神”杯;如果在人们的赞美声中贝利不是每分钟都时刻保持着清醒,那么他的后代就会真的忘记了如何在困难中奋起,在贫困中胜利。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议论文常用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用四种论证方法_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排比叙例——一种行之有效的议论文论证方法

议论文之设置分论点、叙例、排例 (一)、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 2、分得开 3、排得顺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符合不符合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 例一:(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 (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 例二:(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活动,二乐; (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下而上等等) 例三:(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二)、分解分论点的步骤与方法: 常见的方法(或思考角度): 1、概念分析法 2、因果分析法 3、条件分析法 4、辩证分析法——对比 5、层层推进法——递进 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 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全国高考题:) A.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B.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C.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 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湖南高考题): 中心:人要有意气。(湖南省高考题)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上课用)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之对比论证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思考:上面文段论述的论点是什么?论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明确: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运用了对比论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论证效果。 二、正反对比论证的效果 1、突显特征,显露本质。 2、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3、精炼文笔的绝妙手法。 4、事理鲜明,印象深刻。 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1、要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2、要明确“对比点”:(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3) 进口论点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即有明确的“对比点”。 3、要重视分析:(1)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2)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 四、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 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3、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 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4、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 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5、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 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6、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 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摸棱两可。 【格式一】 【举例】 【提出观点】:勤能补拙 【正面举例】: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 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 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 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反面举例】: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论证分析】: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 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 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 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方法演练】 请按【格式一】进行以下论证。

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法(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法 作文辅导 0119 09:32 :: 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法 一、正面推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正面剖析,以小见大,从而推论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如: 春秋时晋国大夫祈黄羊先后把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推荐为南阳县县令和法官,他对晋平公解释说:我只是向您推荐最能胜任的人,不管他到底是谁。事实也如他所料,解狐很有才干,成为百姓拥护的好县令,祈午办案精细果断,政绩显著。孔子闻此道赞叹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啊,祁黄羊两次推荐人,虽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认知、判断却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可见,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 这段文字通过对祁黄羊推荐人才事例的剖析,从正面推论出了“感情左右理性并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的道理。 二、反向假设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如: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 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 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

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会……”“假若……会……”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假设性论证的基本要求:正例反说,反例正说。 标志性词语:“试想”“倘若”“如果……那么……”“假如……怎能……”“假设……情况会怎样呢”…… (一)正反假设式 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病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开武侯的麾下?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唐太宗不听取魏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言,与民生息,怎能开拓出“贞观之治”的大好初唐局面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注:正反对比假设,对中心突出更为有利。) (二)并列假设式 仅凭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他人的好坏,对亲密者大加赞扬甚至过分依赖,而对疏远者则嗤之以鼻指责有加,是已非人,是亲非疏。这样的现象恐怕举不胜举吧?战国时的楚王,如不因上官大夫的谄言而对他百般宠信,言听计从,又怎么会罢黜屈原,国灭身死而为天下笑呢?隋炀帝若不偏信裴矩,忠奸不分,又怎会落得个千古昏君的骂名,将江山拱手与人?人性的弱点在于感情的脆弱,一旦有了亲疏之分,远近之别,就会被感情蒙蔽了双眼,甚至作出如宋人一样的不理智的判断。结果则往往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狄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而被尊称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名珠享誉世界呢!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

一、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完整word版)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 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争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6、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7、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8、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9、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议论文的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作用: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用什么道理论证什么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让人信服。 3.比喻论证:能直接证明观点的比喻句。 作用: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从什么和什么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练习题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练习题 一、论证方法辨析: 1.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意志力是成功的保证。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为之赞叹: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可是要知道,若没有遵义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就不能巩固起来,王明的左倾投降主义不知要把红军推向哪里,正是有了毛泽东坚定有力的指导,红军才能完成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略大转移。后来,在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乃至建国后的风风雨雨,毛泽东都镇定自若,克服种种困难,化解了各种危机,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4. 《谈骨气》(节选)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 5.基础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取的动力,是事业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的一鸣惊人的演奏家,那么现在你就得不厌其烦地反复弹练那一个个单调乏味的音符,先练就娴熟的指法。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的书法名家,就请你先

议论文论证方法——假设分析法学案

假设分析法 含义:就是假设与事例相反的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最基本的要求: 对语段进行分析时,如果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进行假设分析; 如果所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从正面进行假设分析。 标志性的词语:如果(假使) .....那么(就会),因此(由此可见).....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 例1:观点: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论据: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家破国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收复中原,未能得志,却成一代伟大的爱国词人。 分析:如果李白官至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做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之词,不会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如果辛弃疾没有经历国土沦丧,家园消亡的苦难,那么他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普通词人而已。生活的苦难与磨炼,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二、请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面事例请

1.论点:“立志”重要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右军书法妙如何?” 参考答案: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就立下高远的志向,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苦练书法,才会成就一代书法家。 . 2、论点:勤能补拙勤能补拙。 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焚膏继晷,最终完成了享誉世界的学者。 参考答案: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可见,勤奋是能补拙的。

《议论文阅读分析》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论证思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中考议论文阅读分析常见考点。 2.能力目标 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教学要点 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议论文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 明确考点《课程标准》议论文考点: 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或论证角度。 5.议论文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识记,把握考点内容充分把握本考点。 环节二: 直击中考资料包\2015届河北中考卷.doc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案】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无端的理解和把握,三段都是围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来写的,每段的最后一句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故拟一标题应该是: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14 .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案】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论证方法方面考虑。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故不能删除。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案】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答案很容易锁定在第三段。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识记,形成能力。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要点。 环节三: 考点分析方法解读考点之六:文句、文段结构上的作用(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b、总结上(全)文; c、承上启下(过渡)。

最新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内容及特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内容及特点 一、议论文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出文章的论证方式,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论点,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了解文章的论据,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反驳的方法。 5、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熟悉议论文特点和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理性文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类型。事实论据包括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确凿的统计数字等等。道理论据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公式、规律、法则,引用社会科学的经典论述、格言、警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引证的内容能够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才称得道理论据,并不是文章中所引的话都是"引证法",阅读时要认真辨析清楚。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依据论题,找出论点。 初读全文,弄清了作者究竟要议论什么问题之后,就可以精读各段,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中心论点有的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有的是贯串于全文内容的始终,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概括。但它都与论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阅读时便可依据论题尽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谈骨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依据它,从文章的第一段就可以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分析论据,理解论点。 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准确的最好验证。 如《谈骨气》,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用的三个事实论据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官吏到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类型的典型。他们都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4、了解论证方法。 例证法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引证法是根据正确公认的科学原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或名人名言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带有权威性,很有

2017中考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附参考答案解析

议论文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问法: ①某句(某段,全文)运用了……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②某句(某段)写……内容,有何用意? 技巧点拨: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完成此考点必须先掌握以下四种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是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分析作用时,可以用“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句式回答。 ②道理论证:是指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如果使用得当,会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可以用“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人”的句式回答。 ③比喻论证:是指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人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可以用“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句式回答。 ④对比论证:是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可以用“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加以比较,突出强调……的观点”的句式回答。 【11】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2017湖南邵阳,20-23,8分)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

初中部编版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初中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 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1.议论文考查的知识点: ①找中心论点 ②分析论证方法其作用 ③分析论证思路(论证过程) ④补充事实论据 ⑤议论文开头、结尾的作用 ⑥开放性问题。 2、正确把握论点:论点的表述:论点一般是一个肯定的判断。而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它不能用疑问句式,不能用短语,不能用比喻等形式出现。方法:回答中心论点时,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 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找中心论点的技巧: ①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如果题目为一句话,并且是肯定的判断, 则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果题目由偏正短语、并列短语构成,则 要到文中寻找中心论点。

方式:偏正短语,如“成功的秘诀”,..并列短语,如“敬业与 乐业”,论点则是二者的关系:“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③在文尾,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寻找时可从语言标志入手,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标志性词语。 ④在文中,在初步展开议论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⑤此外,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 纳出中心论点。留意题目、开头,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 点和结论。 三、理解开头的作用 ( 一 ) 常见题型文章开头(列举了…的事例,或引用了…,有何作用? ( 二 ) 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 1.开头讲故事 ( 传说 ) : ①以…故事 ( 或,,的奇闻趣事 ) 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 ; ②引出(证明) 论点或论题;③增强文章趣味性 ,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开头引用格言警句 ( 诗词名句 ) : ①…这句格言 ( 警句 ) 引出了论证的话题 ; ②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 或论题 ) ; ③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 ;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共3篇)

篇一: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珍惜你的脸面》片段) 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 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后来,主人想出一个办法,他牵驴下桥,直奔一块庄稼地而去。毛驴看见绿油油的庄稼,早已馋涎欲滴,顺从地往前走。这时,主人脱下褂子蒙住了驴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径直奔桥头而来。毛驴就这样被一步步牵上了危险的境地却茫然不知。它还幻想着正一步步走近那片庄稼,好大嚼一通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