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光的反射

第2节光的反射

课程标准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材内容全解

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典型例题剖析

1.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答案:(1)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甲。

(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如乙所示)。

(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

解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2. 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你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镜面与水平面的所成的角度等于_____________。

答案:镜面位置如上图所示。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等于75°。

解析:解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法线是发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由题意可知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如图。由此可以获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AOB=60°+90°=15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OB的角平分线ON就是法线,过入射点O做法线的垂线QP即是平面镜的位置。而入射角=(1/2)∠AOB=75°,所以∠AOQ=90°-75°=15°,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为60°+15°=75°。

3. 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位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相向而行。迎着月光走的甲同

学看到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应当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你对乙同学所见的现象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

答案:乙同学看到的是路面比较亮,水面比较暗。

因为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月亮在乙同学的身后,镜面反射光不能进入到乙的眼中。所以乙同学看到的是路面比较亮,水面比较暗。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能否分辩出镜面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两个同学相向而行,甲同学迎着月光走,乙同学是背着月光走的。对于甲同学而言,月光照射到路面的漫反射光和水面的镜面反射光都能够看到。但是镜面反射的光强,漫反射光弱,所以看到水面比路面亮。对于乙同学来说,水面的镜面反射光不能进入到眼中,所以乙同学看不到水面的镜面反射光,只能看到路面的漫反射光。

中考考点对接

(2012?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解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答案:B

(2012?上海)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

A.0°

B.30°

C.45°

D.90°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5°。

答案:C

(2012?三明)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D.凿壁借光

解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立竿见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不选项符合题意。

C.杯弓蛇影是由于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凿壁借光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知识能力提升

1.目前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及贴满白色瓷砖的大厦都可能形成光污染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污染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D.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核能的利用一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解析:本题考查了光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及对核能利用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本题对我们日常生活注意防治污染有一定的意义。

2.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

D.发生镜面发射

2.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

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

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答案:C

3.一束光线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下图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A. B. C.

D.

3.解析: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大于反射角;故A错误;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

C.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小于反射角;故C错误;

D.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小于反射角;故D错误;

答案:B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

B.

水中山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4.解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于水面下的铅笔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D.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解析: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故A错误;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垂直进入传播方向不变,故B错误;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在水面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答案:D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节光的反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趋利避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和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 【教具媒体】多媒体、激光灯、平面镜、光屏、竹针、泡沫等 【教学过程】 教授新课: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视频——回光战术视频中张飞的士兵运用了回光战术打 败了曹兵。张飞的士兵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同时把盾牌翻过来 呢?盾牌的制作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带着二个问题学习 本节知识。 观察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 反射 定律 (士 兵如 何摆 放盾 牌) 描绘出阳光经士兵盾牌表面射到马的传播路径。 根据学生的画图, 引出光的反射(板书) 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向物体 表面时, 一部分光会被物 体表面反射,这种现象 我们称为光的反射。 介绍光的反射的光路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面、入射 点、法线(定义)、反射角、入射角(三线、两角、一点、一 面)(让学生对照着桌上的实验器材) 巩固:学案(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士兵的盾牌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拿出泡沫 板,师生演示、猜想) 展示:有的在同一平面内,有的不在同一平面内 与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一: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 一平面内? 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介绍器材、强调注意事项, 做好演示。探究(各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明确用折屏法探究 三线是否共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光线沿光屏投射到 平面镜入射点O 上,入射点与光屏刻度半圆中心重合,观 察反射光的位置。将有反射光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 思考、画图、回答 观察认识光路图中各 部分的名称,并在学 案上写出。 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猜想 1. 设计实验方案 2. 小组实验探究。规范 ,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图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光的反射作图 一.作图题(共30小题) 1.(2016?乌鲁木齐)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2016?黔南州)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2中画出平面镜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3.(2016?厦门)如图-3为上午8:00太阳光经过水平镜面反射的光路图,请大致画出一小时后太阳光照射同一点的入射光线及对应的反射光线. 图- 1 图- 2 图- 3 4.(2016?烟台)如图-4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5.(2016?内江)如图-5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锐角,小聪想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请在图中帮小聪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6.(2016?邵阳)如图-6,OB是反射光线,ON是法线,请作出它的入射光线AO. 图- 4 图- 5 图- 6 7.(2016?广元)如图-7所示为一辆轿车的俯视图,E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后视镜AB(看做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后部S点,请画出其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8.(2016?自贡)如图-8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9.(2016?河南)如图-9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图- 7 图- 8 图- 9 10.(2016?威海)如图-10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11.(2016?黄石)如图-11所示,点光源S置于平面镜前,请画出点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 12.(2016?宜宾)如图-12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初中物理 光的反射实验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实验教学设计: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辩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象的特点。 3、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4、能在实际中能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象的特点。 5、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6、了解光的反射也有不利之处,知道光污染。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这些问题。受生活中视觉的影响,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程理念 1、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四、课时课型 二课时新授课 五、教法 实验、交流与讨论 六、教具

激光电筒、半杯淡茶叶水上方充有淡香烟雾、一面毛边的玻璃砖、平面镜、 玻璃、蜡烛、白纸板、量角器等。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举出应用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将室外的太阳光搬到室内吗?你见过图4—14的情景吗?(这些实际上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了? (三)、进行新课: 1、定义: 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几个物理名称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电筒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 点。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 3、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练习题集锦

光的反射练习题集锦 判断题(1)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本质上没有区别、()(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3)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时,看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答案:(1)(2)√ (3)填空题(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2)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答案: (1)60,20(2) 67、5 (3)镜面反射,漫反射,漫,镜面反射(4)无数,一(5)0(6)75,130 选择题(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A、60 B、30 C、120 D、150 (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A、θ/2 B、θ C、2θ D、0 (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光的反射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试题专题训练——光的反射实验 1.(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 (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2.(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 (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2019广东,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

光。 4.(2019徐州,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5.(2019怀化,3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6.(2019潍坊,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用直尺和笔描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1)上述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 7.(2019常德,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沪科2011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初中科学中关于光学的主要内容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掌握光反射的得出过程和规律是本节内容的核心。从内容上看,本节以探究为主线,层层深入来探索光反射的规律。另外,本节内容也为后续学校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前基础】在知识方面,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颜色等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这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在技能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心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往往需要直接感性经验的支持。但八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对任何事情总想“一探究竟”,这对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误区】对于光路可逆这一知识点,学生比较难理解。另外,对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表述上,极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现象。 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5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2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这个结论的得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 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三线共面”是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激光电筒,蚊烟,装有水(染色)的水槽、毛玻璃砖,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仪(自制),镜子,白纸,光具盒(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完整版)光的反射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 A.会减小 B.不变 C.会增大 D.都有可能 3、打雷时,总是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 A.闪电比雷声先发出一步 B.闪电和雷声同时发出, 但是光速要比声速大的多 C.闪电和雷声分别同时传到人眼跟人耳中, 但人耳反应慢 D.以上所述均不正确 4、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5、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 D.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2013湘西4题3分)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 光的漫反射 B. 光的镜面反射 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 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8、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是() A.21:10 B.10:51 C.10:21 D.12:01 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2m B.1.4m C.0.6m D.2.6m 11、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 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12、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 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30cmB.60cmC.90cmD.120cm 二、填空题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中传播的最快。 14、下列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蜡烛的火焰、④恒星、⑤镜子、⑥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⑦碎玻璃、⑧发光的水母、⑨萤火虫、⑩钻石,其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 号).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入射角是________;改变入射光的方 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________;以O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教案光的反射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 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案 (一) 参赛选手:严小玲 参赛课题:光的反射 参赛单位: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设计者:广东惠阳高级中学物理科组严小玲

课题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学生分析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且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会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 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 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分析和处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法 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 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教具激光手电,平面镜、自制光源、实验报告一份、自制反射仪 教学环节活动 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初二物理__光的反射__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光的反射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某同学的叙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B.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入射角为θ,反射角也为θ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B.发生漫反射时就不遵守反射定律了 C.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反射光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的速度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是90° C.通过平面镜,甲同学能看到乙同学,那么乙也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 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4.若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一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是() A.0° B.90° C.45° D.180° 5.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80°,则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 A.40° B.50° C.80° D.130° 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保持入射光线不动,绕入射点转动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50° B.70° C.90° D.130° 7.如左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A.增大20° B.增大10° C.减小20° D.减小10° 8.如中上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相交成角a,若入射光线跟B镜面平行,经镜面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与A平行,则角a为() A.30° B.60° C.45° D.90° 9.如右上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AO重合,但方向与AO相反,那么光线AO与平面镜M的夹角应是() A.15° B.30° C.45° D.60° 二、作图题(每1题6分,第2题5分,共11分) 10.在下图中,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平面镜的位置.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五、光的反射 知识点1 反射现象 1.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2.下列“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捕风捉“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知识点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MM',则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法线是,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 ①;②.实验过程 中,纸板必须与平面镜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 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 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比较. (2)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填“靠近”或“远离”)ON. (3)如图(b)所示,以接缝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为 了.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知识点3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6.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 A.15° B.20° C.30° D.60° 7.一束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时( ) 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C.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逐渐减小,且反射角始终等于人射角 8.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 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入 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知识点4反射光路可逆 10.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 猫光路的入射角是,它的大小是,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知识点5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1.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4、2光的反射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背景学生对于反射现象司空见惯,但对光的反射是否有规律可寻、遵循的规律如何、反射角和入射角有何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教材分析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是可逆性原理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识与 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和自然 界中的一些现象。 2、能利用反射定律作反射光路图;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来解释生 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 与方 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重点难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画图法 课前准备课前 预习 根据预习学案预习课本 教学 媒体 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平面镜、激光器、量角器,白纸板等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课内探究1、什么是光源?光源分哪两类?试着列举一些实例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有多大? 3、光沿直线传播有条件吗?有何条件? 学点一:光的反射 想一想: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其它介质(如水、玻璃)的 界面上时,光还沿直线传播吗? 做一做:器材: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平面镜、激光器。 物理概念: 1、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入射点: 反射面: 学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探究: 2、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活动 学生分 组探究 教师巡 回指导 教师引导 介绍各物 理概念 学生分 组探究 教师巡 回指导

光的反射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太阳的虚像 B .太阳的实像 C .树叶的影子 D .树叶的实像 2、 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 ) A. 会减小 B ?不变 C ?会增大 D ?都有可能 3、 打雷时,总是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这是因为 ( ) A. 闪电比雷声先发岀一步 B. 闪电和雷声同时发岀,但是光速要比声速大的多 C. 闪电和雷声分别同时传到人眼跟人耳中 ,但人耳反应慢 D. 以上所述均不正确 4、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 ) A. 逐渐变短B ?逐渐变长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5、 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 .改变光线 0B 与法线ON 的夹角 B ?改变光线 AO 与法线ON 的夹角 C .沿法线ON 前后转动F 板 D ?让另一束光从 BO 入射 6、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 °时,反射角也是 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0°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 2013湘西4题3分)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 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A. 光的漫反射 B. 光的镜面反射 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 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8、 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是( A. 21 : 10 B . 10: 51 C . 10: 21 D . 12: 01 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距水面( ) A . 2m B . 1.4m C . 0.6m D . 2.6m 11、 小明身高为1.5m .站立在平面镜前 2m 处,他以0.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2秒后,他 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1.5m ,像变大 B . 2m,像变小 C . 3.6m ,像不变 D . 4.4m ,像不变 12、 小明同学身高 1.80m ,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 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 A . 30cmB. 60cmC. 90cmD 120cm 二、填空题 13、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________________ 传播。光在 _________________ 中传播的最快。 记;口|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 0.6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 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 )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步达纲练习一 班级学号 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 播的,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 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 ① ; ② ;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 ① ; ② ;③ ;④; ⑤ 。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 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 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 面,所成像的是。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 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 A、太阳 B、月亮 C、明火 D、工作中的电灯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教程教案光学

课程引入: 提问: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任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们的眼睛。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灯泡,萤火虫等) 2、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把一支削得尖且细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圆圈。小孔的直径约三毫米,设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后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点上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张白纸,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这样,你就会在白纸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 (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传播需要时间 8m,即光速(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1s内传播3X10 8m/s=3X105km/s V=3X10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 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将光具盘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小门和光具盘保持在同一平面,观察到光具盘上显示放射光线,当把小门向后转过一定角度后,小门上将不能显示放

射光线,这个现象表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 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 “反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 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 (3)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 2、平面镜 (1)平面镜成像 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方向相反,平面镜成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利用 二、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光线直接射到我们眼睛里而让我们看到的,一般来讲实像都是倒立的。比如:光的直线传播中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课 题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光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难点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 学 内 容 一、知识点梳理复习 (一)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点”、“三线”、“二角” “一点” 入射点O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入射光线AO 法线:NO (法线为通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 。)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 [问题]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发现光射到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他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2).反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大小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装置] 如图所示 [探究过程] (1).将鞋盒的几个面剪去,只保留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并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其中的一个面上,并作出法线0N ,如图所示。 (2).用激光手电筒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入射角,重做两次,分别用另外颜色记录光的路径。 (4).用量角器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5).以ON 为轴,使纸板的右半部向后转动一定角度,看反射光线是否还会在纸板上出现。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三线” “二角” α β A B N O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五、光的反射 知识点 1 反射现象 1.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2.下列“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捕风捉“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知识点 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MM',则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法线是,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 ①;②.实验过程 中,纸板必须与平面镜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 为. 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 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 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比较. ON. (2)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填“靠近”或“远离”) (3)如图(b)所示,以接缝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为 了.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知识点 3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6.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 A.15° B.20° C.30° D.60° 7.一束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时( ) 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C.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逐渐减小,且反射角始终等于人射角 8.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 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入 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知识点4反射光路可逆 10.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 猫光路的入射角是,它的大小是,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知识点 5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1.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

光的反射知识点例题习题

光的反射知识点例题习 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 题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光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难点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 学 内 容 一、知识点梳理复习 (一)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点”、“三线”、“二角” “一点” 入射点O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入射光线AO 法线:NO (法线为通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 [问题]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发现光射到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他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2).反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大小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装置] 如图所示 [探究过程] (1).将鞋盒的几个面剪去,只保留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并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其中的一个面上,并作出法线0N ,如图所示。 (2).用激光手电筒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入射角,重做两次,分别用另外颜色记录光的路径。 (4).用量角器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5).以ON 为轴,使纸板的右半部向后转动一定角度,看反射光线是否还会在纸板上出 现。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两侧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此规律即光的反射定律。 可概括为:“三线 共面 ;两线 两侧 ;两角 相等 。” 〖思考〗在光的反射定律中,能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讲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三线” “二角” ? ? A B N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