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整合策略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整合策略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整合策略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整合策略

第八单元幽默和智慧

一、教材和图书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幽默和智慧”为人文主题,教材安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单元导语中“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的含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和“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杨氏之子》通过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学习这篇课文,要借助注释了解内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手指》一文,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塑造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学习这篇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思考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我们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童年的发现》一文,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本单元的习作是“漫画的启示”。首先观察漫画;接着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撰写的时候,要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

2. 图书分析

与本组教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图书是五下7《语妙天下》,有“经典诵读”“智慧与幽默”“有趣的语言”“发现的乐趣”“漫画欣赏”“走近丰子恺”“整本书推荐”等板块。其中“经典诵读”板块,安排了五首(篇)古诗词(文言文),可利用晨读,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诵读,感受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与幽默”中的六篇文章对应《杨氏之子》。阅读这组文章,进一步感受文章中人物幽默的语言,体会这些语言是怎样体现人物智慧的;“有趣的语言”中的六篇文章对应《手指》。阅读这组文章,继续感受文章风趣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特点,思考在幽默的语言背后,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发现的乐趣”中的四篇文章对应《童年的发现》。阅读这组文章,寻找孩童的发现,体会文章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这些发现背后的快乐心情;“漫画欣赏”中的四幅漫画对应习作板块“漫画的启示”。欣赏本组漫画,首先看每幅漫画中出现了哪些人,这些人正在做什么,将他们的做法与题目对照,想想每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阅读“走近丰子恺”单元,体会丰子恺先生随笔语言的风趣幽默,体会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最后是“整本书推荐”,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整本书《缘缘堂随笔》。

具体见下表:

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并写出漫画的含义。

5.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语妙天下》,进一步感受和积累幽默风趣的语言。

三、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