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堂练习3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训练(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óng diédiàn pùzhùzhái fàng qìjūn yún dòng xuésuíyùér ā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hào ②háo 号.(①)码号.(②)叫呼号.(①②)挂号.(①)①mó②mú模.(②)具模.(①)范劳模.(①)模.(②)样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休:①停止,罢休;②休息;③表示禁止或劝阻(1)休.养(②)(2)休.想(③)(3)争论不休.(①)2. 巴:①紧贴;②盼望;③挨着;④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1)爬山虎巴.在墙上(①)(2)巴.望(②)(3)锅巴.(④)(4)前不巴.村,后不着店(③)四、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下面的几个动词,次序可调乱。
走挎摘说五、快乐阅读,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想一想,所填写的4个词都是用来描写动作的词语。
2. 从上面这4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观察得很细致,用词很准确。
六、写作文技巧指导。
怎样选材。
写作文首先要审题,然后确定中心,接着就是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达。
因此,选材要做到:1. 要选择真实,熟悉的材料。
2. 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选材3. 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
4. 要选择题材新颖的材料。
练习:按照所给的题目,请你选择新颖的材料后并在()里打“√”。
我的秘密1. 那天下大雨,我为一个不认识的同学打伞,并送他(她)回家。
()2. 我报名参加小记者学习班。
()3. 在学习上自己选定一个竞争对手,可是不让人知道,暗暗开展学习竞争。
第三课商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重难点:1.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例题:一只蝙蝠2.8小时飞行88.2千米,一只大雁每小时飞行95.5千米。
大雁每小时飞行的速度是蝙蝠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答案】3.0倍【解析】试题分析:一只蝙蝠2.8小时飞行88.2千米,则蝙蝠每小时飞行88.2÷2.8千米,又一只大雁每小时飞行95.5千米,则用大雁的速度除以蝙蝠的速度即得大雁每小时飞行的速度是蝙蝠的多少倍。
解:95.5÷(88.2÷2.8)=95.5÷31.5≈3.0倍答:大雁每小时飞行的速度是蝙蝠的3.0倍。
1.列竖式求下列各题商的近似值。
32.1÷8≈(保留一位小数) 6.94÷0.11≈(保留两位小数)2.31÷4.8≈(保留一位小数) 17.7÷3.9≈(保留两位小数)3.蓝鲸的体重大约是大象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4.小玲的房间地板面积是14平方米,如果选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得数保留整数)5.世界最粗的树是“百骑大栗树”,它生长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树干一周的长度达55.45米。
人的双臂加胸部的长约等于人的身高。
大约多少个身高1.7米的成年人伸开双臂才能围住这棵大树?(得数保留整数)6.打电话时,国内长途每分0.7元,国际长途每分7.2元.看下图,算算他们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7.奶奶去信誉楼买花生油,比一比,怎样买合算?第三课商的近似数1. 【答案】4.0;63.09;0.5;4.5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注意题目的答题要求。
解:32.1÷8≈4.06.94÷0.11≈63.092.31÷4.8≈0.517.7÷3.9≈4.542.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式的结果,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即可。
《说话要算数》当堂检测:一、填空。
1.( ) 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2.我们不仅要对别人(),也要对自己()。
3.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了。
二、我会判断。
1.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们可以只说不做。
()2.对自己说话算不算数又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不用对自己说话算数。
()3.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4.一个人只要对他人作出保证,就一定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三、简答:你有哪些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
1.( 说到做到 ) 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2.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3.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自觉)了。
二、我会判断。
1.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们可以只说不做。
(×)2.对自己说话算不算数又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不用对自己说话算数。
(×)3.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4.一个人只要对他人作出保证,就一定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三、简答:你有哪些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答: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有:1.不轻易许下承诺。
在许下承诺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
2.一旦许下承诺,就把它记在心上,争取做到。
3.对于自己承诺的事,但自己又没做到,可以适当地进行惩罚。
4.如果是由于记忆力较差,可以使用小便签,时刻提醒自己。
5.对于经常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制定时间表。
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第一课时当堂检测一、填空。
1.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方式,方式不同,( )也就不同。
2.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冲突。
3.处理冲突五步法、、、、.二、判断。
1.校园里经常会发生冲突,我在校园里一点也不快乐。
()2.与同学发生冲突时,谁的声音大谁就赢了。
()3.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
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课堂练习题
及答案
精品文档-可编辑
3现代诗二首
归巢芦苇霸占压扁冬眠
XXX二、选字填空.
XXX】()XXX()()汉()罗
甩用】()法()头利()()开
青清】()草()醒()闲()菜
三、选择填空.
A.XXX占了半个天
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C.小尾巴甩得的溜溜
D.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XXX在草地里坐。
XXX在草地里眠。
XXX在草地里走。
XXX在草地里做梦。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2.“霸占”的“占”读音是“zhān”.()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4.《花牛歌》的作者是XXX,《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XXX.()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填写精确的联系关系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是倦了,驮着斜阳归去.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是.
精品文档-可编纂
再写一句拟人句:
六、想一想,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3现代诗二首答案
一、归巢---cháo芦苇---wěi霸占---bà压扁---XXX
眠---XXX
二、XXX用甩用甩青清清青三、XXX
4、1.×2.×3.√4.×。
3 现代诗二首一、读一读,连一连。
归巢.芦苇.霸.占压扁.冬眠.wěi cháo bà mián biǎn二、选字填空。
【罗萝】()卜绿()()汉()罗【甩用】()法()头利()()开【青清】()草()醒()闲()菜三、选择填空。
A.白云霸占了半个天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C.小尾巴甩得的溜溜D.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坐,。
花牛在草地里眠,。
花牛在草地里走,。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2.“霸占”的“占”读音是“zhān”。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4.《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是倦了,驮着斜阳回去。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句话运用的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写一句拟人句:六、想一想,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3 现代诗二首答案一、归巢.---cháo 芦苇.--- wěi 霸.占--- bà压扁.--- biǎn 冬眠.---mián二、萝萝罗罗用甩用甩青清清青三、D C A B四、1.× 2.× 3.√ 4.×五、1.尽管还尽管今天下着大雨,同学们还是坚持着上学。
2.拟人给全诗增添了情趣和生气烛光欢快地舞蹈着。
六、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阳露出红红的笑脸。
2 走月亮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shǒu tián kònɡé luǎn shí()()()zhuānɡ jia fēnɡ sú tiào yuè pú tao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四年级数学课堂练习试题【四则运算】一、小明有12颗糖果,他给了小华3颗,又给了小丽4颗,小明现在还剩下多少颗糖果?A. 1颗(答案:B)B. 5颗C. 9颗D. 12颗解析:小明原本有12颗糖果,给出去3+4=7颗后,剩余12-7=5颗糖果。
二、小华买了一支笔和一本书,笔的价格是2元,书的价格是笔的3倍,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A. 5元(答案:C)B. 6元C. 8元D. 10元解析:笔的价格是2元,书的价格是笔的3倍即6元,小华一共花费2+6=8元。
三、小红买了两盒饼干,每盒饼干有8块,她吃了3块,还剩下多少块饼干?A. 10块(答案:D)B. 11块C. 13块D. 16块-3块=13块,但实际应为两盒共16块减去吃掉的3块,等于13块解析:小红买了两盒饼干,每盒8块,总共16块。
她吃了3块后,剩下16-3=13块饼干。
四、小刚的体重是30千克,小华的体重是小刚的2倍少5千克,小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A. 50千克(答案:B)B. 55千克C. 60千克D. 65千克解析:小刚的体重是30千克,小华的体重是小刚的2倍少5千克,即30×2-5=55千克。
五、小明家养了6只鸡,每只鸡每天下1个蛋,3天后小明家一共有多少个鸡蛋?A. 6个(答案:C)B. 12个C. 18个D. 24个解析:6只鸡每天下6个蛋,3天后就是6×3=18个蛋。
六、小华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书的价格是15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第一本书的2倍多3元,小华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A. 33元(答案:D)B. 45元C. 48元D. 51元解析:第一本书15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第一本书的2倍多3元,即15×2+3=33元,两本书一共15+33=48元,但考虑到第二本书价格计算错误,应为15×2+3=33元再加第一本书的15元,等于48元,再加上3元,总共51元。
七、小明有20元钱,他买了一支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个本子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A. 10元(答案:B)B. 12元C. 15元D. 20元解析:小明原本有20元,买笔花了5元,买本子花了3元,总共花费5+3=8元,剩余20-8=12元。
《说话要算数》当堂检测:一、填空。
1.( ) 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2.我们不仅要对别人(),也要对自己()。
3.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了。
二、我会判断。
1.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们可以只说不做。
()2.对自己说话算不算数又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不用对自己说话算数。
()3.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4.一个人只要对他人作出保证,就一定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三、简答:你有哪些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
1.( 说到做到 ) 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2.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3.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自觉)了。
二、我会判断。
1.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们可以只说不做。
(×)2.对自己说话算不算数又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不用对自己说话算数。
(×)3.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4.一个人只要对他人作出保证,就一定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三、简答:你有哪些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答: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有:1.不轻易许下承诺。
在许下承诺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
2.一旦许下承诺,就把它记在心上,争取做到。
3.对于自己承诺的事,但自己又没做到,可以适当地进行惩罚。
4.如果是由于记忆力较差,可以使用小便签,时刻提醒自己。
5.对于经常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制定时间表。
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第一课时当堂检测一、填空。
1.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方式,方式不同,( )也就不同。
2.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冲突。
3.处理冲突五步法、、、、.二、判断。
1.校园里经常会发生冲突,我在校园里一点也不快乐。
()2.与同学发生冲突时,谁的声音大谁就赢了。
()3.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
四年级下学期1-3课课堂要点及小练习1《古诗词二首》<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因此他是一名爱国诗人。
整首诗写了诗人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南方农村暮春的景象。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中儿童追春图。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宿:过夜篱落:篱笆径:小路深:深远、幽深阴:树叶茂盛急走:奔跑<清平乐>这首词出自宋辛弃疾。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的劳作图景。
(想象这个家庭在美丽的山村,为它拟写一句广告语:山清水秀是我家,天理稻米河里虾)。
感受到了江南农家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得。
表达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清平乐是词牌名。
醉:酒醉。
实为陶醉、沉醉之意。
吴音:南方口音的话语。
媚:柔媚好:问好、闲谈。
翁:老翁。
媪:老婆婆。
无赖:调皮、可爱。
1、主题解析:(1)《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2)《清平乐》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生活画,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流露出诗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2、说说这两首诗词中写了怎样的生活情景,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一幅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
读着这些诗句,我仿佛看到:篱笆稀疏,小径幽深,篱笆一旁的树木,枝头上正吐露着新芽。
不远的油菜地里,油菜花金黄一片,蝴蝶翩飞,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
此时,一个小孩正追逐着飞舞的黄蝴蝶。
忽然,黄蝴蝶飞进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中,一下子不见了,只留下孩子在一边发出阵阵叹息。
《清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农家依山傍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
读罢这首词,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温馨的画面:一所以茅草为顶的矮小房子,坐落在小溪边,溪上绿草青青,草色波光相映成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课时是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巩固和灵活运用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减法运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本次练习课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减法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学会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练习法: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2.采用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
2.练习纸:为学生提供练习用的纸张。
3.红色笔:用于批改学生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减法运算,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难度较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练习(三)
班级 姓名
11、揭开雷电之谜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
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
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
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
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
到天空中。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
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
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被弹倒。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
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
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1、 第2小节中描写天气的词语是: 、 ;第3小节中写天
气的句子是 这些词句写出了当时天
气的 ,情况 。
2、富兰克林制作实验用的风筝所用到的材料为: 。
制作的步骤:① ②
③
3、用直线画出富兰克林用于为科学献身的句子。
4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
空中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他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小队长。
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我们城市的卫士..。
5、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风筝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需要割去腐烂的肉。华佗给他动手术,
那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死死地把
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强把手术做完。
看着痛得死去活来的孩子,华佗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
疼痛呢?
事也凑巧,有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折了腿的汉子来找华佗医治。华佗给他
动手术,那汉子不仅没有挣扎、呻吟,反而软绵绵的,任人摆布。手术顺利地做
完,他还在发出昏睡的鼾声,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痛苦。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汉子是喝醉了酒才跌折了腿的,到这时还没有醒过
来呢。
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
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
——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这样,华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
多年。
1、 “鼾”字的音序 ,部首 ,共有 画,可组词 、 。
2、 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凑巧( ) 顺利( ) 沉思( ) 结束( )
反义词:软绵绵( ) 痛苦( ) 顺利( ) 昏睡( )
3、 照样子写词语
软绵绵
4、“沉思”的意思是 ,在文中用“------”画出华佗沉思内容的句子,从华佗
的沉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5、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只得”的意思是 ;“他”指的是 ;“几
个大汉死死地把他按住”等词说明 。
6、用“~~~~”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13、晏子使楚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
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
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
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
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
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
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很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
从堂下走过去。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
“是个强盗,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
改色,他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
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
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
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自讨没趣了。”
1、把文中划线的3个句子,概括成3个成语
、 、 。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是 。你还能写几个表示这个意
思的词吗? 、 、 。
3、下面的词语中都有一个“色”字,同“面不改色”的“色”相同解释的是 。
A、五颜六色 B、各色各样 C、喜形于色 D、美丽景色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得意洋洋: 。
(2)安居乐业: 。
5、晏子是个( )的人。
14、哥伦布竖立鸡蛋
一次,要西班牙的一个宴会上,一些达官贵人攻击哥伦布,他们以挑衅的口
气说:“哥伦布先生,你发现新大陆似乎觉得很了不起,不过在我们看来,这是
很平常的事,任何一个人绕着地球转,都会发现这个事实的,即使是傻子也不会
视而不见这么一大块土地的。”说罢,这些人不怀好意地哄笑起来。
哥伦布反问一句:“诸位以为那是件平常的事吗?”
“不错,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了。”
那好吧 哥伦布接过话头 他指着餐桌上盘子里的一只鸡蛋说 现在
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 先生们 们当中谁能把这个鸡蛋竖立起来
达官贵人们都去试了试,但谁也没能够把鸡蛋竖立起来,都说这是不可能的
事。
哥伦布当即拿起鸡蛋,轻轻地在桌上一磕,磕破了一点鸡蛋的尖头,鸡蛋便
牢牢地竖立在桌上了。“诸位办不到的事,我不是办到了吗?”
达官贵人哪肯服输,齐声大嚷:“用你这种方法,谁都能把鸡蛋竖立起来,
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
“是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刚才你们却谁也没想到。”哥伦布离席
而去时还留下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
实。站在后面指手划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1、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
的口气 的话
(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实验( ) 简洁( ) 创新( )
3、达官贵人们认为 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 。
4、
“用你这种方法,谁都能把鸡蛋竖立起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中
“这种方法”具体指 。
5、细读课文最后一节,联系生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哥伦布离席时说的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