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庄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庄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庄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单选题

(17/17 分数)

题目包含多个选项,但学生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 闻一多

B 鲁迅 C. 孔子 D. 庄子 D. 庄子- 正确

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

A.彭泽令

B. 太史

C. 漆园吏 C. 漆园吏- 正确

D. 寺人

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A. 穷、困、衰 B . 富、骄、博 C. 困、傲、博 D. 穷、傲、博 D.

穷、傲、博- 正确

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生死 A.齐生死- 正确

B. 齐万物

C. 齐是非

D. 逍遥游

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

A.涸辙之鲋 A.涸辙之鲋- 正确 B. 相濡以沫 C. 枯木逢春 D.

缘木求鱼

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

A.《逍遥游》

B. 《大宗师》

C. 《秋水篇》 C. 《秋水篇》- 正确

D. 《齐物论》

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

A.《逍遥游》 B. 《养生主》 B. 《养生主》- 正确 C. 《齐物论》

D. 《秋水篇》

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 道法自然 A 道法自然- 正确

B 厚德载物

C 自强不息

D 亲和

自然

9.“庄周梦蝶”出自于()

A. 《齐物论》 A. 《齐物论》- 正确

B. 《德充符》

C. 《人世间》

D. 《应帝王》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

A . 惠子 B. 孔子 C. 庄子 C. 庄子- 正确 D. 老子

1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成语是出自庄子的文章的。()

A.朝三暮四 A.朝三暮四- 正确

B. 倾国倾城

C. 半途而废

D. 得

意忘形

1 2、下列选项中没有反映庄子生平特点的是()

A、严 A、严- 正确

B、穷

C、傲

D、博

13、《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C、齐万物- 正确

D、齐生死

14、《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A、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正确

B、

反对战争,以战止战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D、以宽容待人

15、《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见素抱朴

B、骄兵必败

C、无欲则刚

D、技近乎道 D、技近乎

道- 正确

16、《庄子》中对于残疾人的评价是()

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道不远人”

C、“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C、“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 正确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7、《庄子》对于死亡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B、死亡就是进入天堂 B、死亡就是进入天堂- 正确

C、劳我以生,息我以死

D、死亡就是回家

显示答案揭示答案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梦的解析》一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曾这样描述“梦”在古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他说:“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时必定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兵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弗洛伊德,第59页)“梦”对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曾发生重大影响,也是构成庄子精神世界的一大要素。弗洛伊德认为,“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是梦的主要特性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同上,第95页)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注篇名)“梦”本身是虚幻的,以“梦” 的方式开示真理,意味着对现实世界虚幻性的颠倒。所以,《庄子》文本中一再通过“梦”的方式颠覆现实世界的有限性,诉求开放心灵的自由理想。在庄子的梦幻世界中,“梦”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大树和人之间(《人间世》

篇“栎社树”见梦于匠石)、动物与人之间(《外物》篇“神龟”见梦于宋元君),甚至发生在人与髑髅之间(《至乐》篇“髑髅”见梦于庄子),这些谲怪吊诡的“梦”以虚幻经验的形式宣泄着庄子的情绪,无不表达着庄子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及在现实中难以诉求和满足的“愿望”。所以,套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成为庄子“潜意识”中展现开放心灵的一个通道。下面论述《庄子》文本中几个有关“梦”的叙事,以见庄子假借梦境所呈现的思想世界。 一 先看《齐物论》篇末所载发生在庄子本人与蝴蝶之间的那个最美丽的“物化”之梦: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物化”之境,意在展现一种审美意境中的生命感悟,在心随“物化”、物我玄冥的开放心境中感悟“道通为一”的生命本相。郭象注:“夫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也。今所以自喻适志,由其分定,非由无分也。夫时不暂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梦,于今化矣。死生之变,岂异于此,而

第一节 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第一节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一、背景分析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许倬云作品) 背景分析胡适先生说:“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P42)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生产关系的变化 《春秋》鲁僖公四年(前656)“蔡溃。”《公羊传》云:“溃者何?下叛上也。” 《春秋》鲁文公六年(前624)“沈溃。”《左传》说:“凡民逃其上曰溃。” 《春秋》鲁僖公十九年(前641)“梁亡。”《公羊传》说:“鱼烂而亡”。 3、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礼法之争,由此产生了哲学上的天人之辩。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先驱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是在“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和“人之发现”中阐述的。所谓“开明”是在“开明之士,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人之发现”在“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Hum a ni st ic)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而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则是在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的第五节“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 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中作了阐述。 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是专用一章的内容阐发春秋思想的先驱,不过,他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而文中所体现出来以及作者着意去阐述的也是春秋初期思想上 的“新旧交替”的特点。(见p p118-119) 早在西周末期,就出现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思想和情绪。所有这些都成了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得以前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1、批判的天命神权观 (1)普遍的对“天”的怀疑。《诗经》中有“昊天不惠”、“昊天不平”等对“天”的公平性的怀疑和关心人间疾苦的怀疑。 (2)在神民关系上,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国大夫史嚚对祭神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在天人关系上,出现了天人相分的思想萌芽。 鲁僖公时,出现五陨、六鷁;宋、卫、陈、郑大火等现象。有人对此很是恐惧,以为是天对人的惩罚。

《大学》导读

一、《大学》解读 当代儒学大家熊十力(1885-1968)在《读经示要》卷一讲《大学》中说:“吾少时不解《大学》明德,阅康成(郑玄)注,只训释文句而已,觉其空泛无着落。阅朱注,以虚灵不昧言,始知反诸自心。及读阳明咏良知诗,则有大诧异,怀疑万端,苦思累年不得解。偶阅《列子》忽尔触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须向天地万物同体处即万化大源处认识本心。现前虚灵不昧者只是本心之发用,而未即是本心。虚灵者动相也。动则可以违本也。唯动恒寂,乃是本心通体呈现。阳明诗指出无声无臭之独体是乾坤万有基,此乃于虚灵而识寂然无扰之真,方是证见本心。”5此与朱子虚灵不同。熊氏此说可以作为解读《大学》的一个入口。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上文字是被朱子称为“经”的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全书的总纲维,即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宗旨。所谓“明明德”,明,彰显;明德,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即指彰显光明的德性。“亲民”,二程释“亲”为“新”,这样,“亲民”就是“新民”,与后文“苟日新,日日新”相衔接。但事实上,“亲民”,可以看成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缩写。这样看的话,所谓“亲民”即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像“爱亲”一样去“爱民”。这样理解也并不违背儒家伦理的基本思想。“知止”即知止于至善之义。所谓“至善”,是指绝对的善,纯粹的善。后文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即是心灵在认识到“至善”的意义之后就有定力;静,指心灵能不受外来刺激的干扰而安静;能不受刺激的干扰,当然就自安于其所处的任何环境和条件;安而后能虑,能够安定,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虑而后能得,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去思考,才可能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朱子认为是讲三纲领的关系的。所谓“明德是本,新民是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6其实,可以将其意思扩展到八条目乃至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说法。 格物:格,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郑玄释“格”为来,朱子解为“至”,王阳明训为“正”,越来越具有主观性。格物就是要能通过对事物的隐显,阴阳全方位的观察推究,而观察其基本规律与道理。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 八条目则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式上看前者都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有些人可能会慨叹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近道”的思想,以及道德成长的历程,也就理解了为何《大学》会有如此的概括。 “近道”即接近道,近于道。虽不即是道,但于道为近。要求一切人都自觉地在道上是不现实的。然而,不论人们自觉与否,他们都不离道。所有努力即是能够使不自觉变成自觉。就自觉的方面言,只能是近道。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 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畴?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 3.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5.《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6.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 8.《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 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 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 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 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 3.“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4.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 5.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

第二讲《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

第二讲:《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 【重点阅读文本】: 1,《太一生水》(《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大一生水[1],水反辅大一[2],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3]。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4]。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5]。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6],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 是故大一藏于水[7],行于时,周而又【始】,囗囗囗万物母[8]。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9]。君子知此之谓 (10)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尚[11],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囗囗囗,囗囗囗囗[12],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弱。是故不足于上】者[13],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注释】 [1]大一,即太一,指天地形成之前的原初而幽玄状态,和通常所说的“道”相似。《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不可为名,强为之谓太一”。之所以说“太一生水”,李二民《读“太一生水”札记》(《简帛研究2001》上册,129-136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引《三命通会》引《灵枢经》佚文“太一者,水之尊号也。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说明古代可能有把“水”当作万物天地原初,命名为“太一”的思想。又,如果从五行与五方相配的数术观点来看,太一象征北极,而北方为幽暗与寒冷,属水。[2]辅,相辅相成。[3]神明,幽明。[4]四时,四季。[5]岁,年,指阴阳季节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这一段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述,可以和《列子.天瑞》里面的“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比较,古代中国常常有这种关于宇宙起源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好像都沿着一种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路子而来。[6]寒热者,下面竹书原文或许脱数字,一般疑当补“四时之所生也”六字,与其他句子相配。[7]大一藏于水,大一是不可感知的,所以这一逆推推至水就无可再推,在感觉上像是大一藏在水里。[8]此处李零疑当为“以己为”三字。以己为万物母,是说大一生成万物。[9]这是说大一的地位高于一切,超越一切存在者。[10]“谓”字下原简残缺。[11]思,令,使。尚,超过,高出,一说即“当”,相当。[12]此句有脱字处,李零以为应当是“其上□以□。不足于上”。[13]此句是后来以意补,故研究者中有多种补法,或作“(责于)□,□于弱,□于□”。 【参考论著】 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伦〈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要观点: 1.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每一次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3.不同历史时代的阶级关系状况有不同的特点。(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表现在各种各种不同的等级制,等级是罩着宗教神秘性、家族轮理性、政治特权性外衣的一种层级划分(2)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了等级制,但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明朗化,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革命作用: (1)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代之以露骨剥削的雇佣关系和纯粹的金钱关系。 (2)资产阶级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能量,它使生产工具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3)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4)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以先进的工业改造了落后的农业,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对东方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农业民族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5)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在政治上打破了各自独立的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6)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阶级特性:(1)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2)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没有私利需要维护,它的革命最坚决、最彻底(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形式来说,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而就内容来说,则是国际性的斗争 历史使命:(1)无产阶级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已经不能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统治下去了。(3)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 (1) 现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也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愈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爆发。 (2)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也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必须有维持它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而随着工业的进步,工人的地位和生存条件却在下降,以至降到无产阶级生存条件以下。资产阶级不能保持自己的奴隶(工人)维持奴隶般的生活,工人不能养活自己只能依靠资产阶级养活。 (4)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阶级自相竞争之上。而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语句分析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 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对象发生形式变化,而且使劳动者的目的和力量体现、凝结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变成劳动本身的对象体现,所以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国民经济却假定资本是一个当然的前提,那就使得劳动失去了本质意义,而只是为资本服务。这就表现在:当劳动产生出物化的劳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劳动实现的形式,但是工人在此时失去了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劳动的现实化就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此时,劳动本身的产品化就代表了工人劳动价值的丧失,资本家获得了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他们对劳动的占有就是劳动产品脱离工人的异化的表现。 2.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 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界在渊源上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而在人类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过程中,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作为人类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实践对象去挖掘,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不但是实践的对象,还是人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与人密切相关。这样,自然界的利益就和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指一个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与他物相区别的‘形式’,就是一个物种的本质。而一个物种的本质总是体现为其生命活动的意义,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它自身本质的实质内容。因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异化的本质。在这句话中,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这就是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分离,人不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他人的关系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才能认识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二、论述题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的? 理论部分: 基本思想: 第一部分: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先秦诸子哲学

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f014752379.html, 先秦诸子哲学:论析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一般来说,人们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为先秦哲学。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人们对精神和自然界关系问题的两种自发的对立倾向,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它们之间互相辩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之不稳,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学派峰起,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飞跃,一批哲人迸发出的原创性精神智慧,在中国文化史、东亚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有载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龄大道之要,去健羡,细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

孙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1、孙子是什么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A、春秋末期 A、春秋末期- 正确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 战国后期 2、孙子思想属于哪个思想流派() A、吴兵学 B、鲁兵学 C、齐兵学 C、齐兵学- 正确 D、楚兵学 3、《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 A、六篇 B、七篇 C、十三篇C、十三篇- 正确 D、三十三篇 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句名言出自下列哪部兵书() A、《六韬》 B、《孙子兵法》B、《孙子兵法》- 正确 C、《吴子 兵法》D、《鬼谷子》 5、“孙吴之书,家皆有之”一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史记》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D、《韩 非子》- 正确 6、《用间篇》在《孙子兵法》中属于第几篇() A、第一篇 B、第六篇 C、第七篇 D、第十三篇 D、第十三篇- 正 确 7、下面哪一条不属于孙子提到的用间之法() A、内间 B、外间B、外间- 正确 C、生间 D、死间 8、下面哪一条用间之法的含义是指今天的侦察兵() A、乡间 B、生间 C、活间C、活间- 正确 D、外间 9、“故明君贤将,能以()为间者,成大业也” A、重金 B、上智B、上智- 正确 C、仁 D、圣

10、下面哪一篇所谈之事是一切战争行动的自然起点( ) A、《用间篇》A、《用间篇》- 正确 B、《始计篇》 C、《作战篇》 D、《谋攻篇》 11、《谋攻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一书第几篇() A、第三A、第三- 正确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12、下列哪一篇篇后不属于《孙子兵法》的宏观战略部分() A、始计篇 B、作战篇 C、地形篇C、地形篇- 正确 D、谋攻篇 13、“夫兵者,国之大事”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A、始计篇- 正确 B、作战篇 C、用间篇 D、虚实篇 14、“兵胜而益强”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 B、作战篇B、作战篇- 正确 C、谋攻篇 D、虚实篇 15、下列哪一种手段为“不得已”而使用() A、伐谋 B、伐交 C、伐兵 D、攻城 D、攻城- 正确 16、《兵势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第几篇() A、第二 B、第四 C、第六C、第六- 正确 D、第八 17、下列哪一篇不属于《孙子兵法》战术部分() A、军形篇 B、兵势篇 C、虚实篇 D、火攻篇 D、火攻篇- 正确 18、“神头岭”战役中我方旅长的名字是() A、陈再道 B、陈望道 C、陈赓C、陈赓- 正确 D、刘伯承 19、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对手是()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姓名:000 专业:00000 学号:00000 班级:000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美学,而美学就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而且庄子的美学思想是与其人生哲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生命本源的一种指向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通过对“道”的体悟,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了自然本真的自由心灵状态的描绘中,从而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

首先,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大美不言、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这里的“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与“道”、“自然”同义的概念。它也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无饰无伪,不拘于俗,是人的自然本性;任何矫饰和伪装,都是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就是损害生命之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只有“法天贵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不是矫饰的,而是真的,也是美的。总之,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人们要保有这种美,一方面应该尊重物性,使万物顺其自然天性,不以人害物。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本真,率性自然。 其次,《庄子》“大美不言”,亦是“返璞归真”之美,《庄子》庖丁解牛这一则寓言,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技术臻于圆熟,使得“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的一把解剖刀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论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 庄子的哲学主题是“生命哲学”,现实人生、个体生命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闻一多先生曾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的许多哲学命题也可视为美学命题。 庄子的生命哲学以“道“为基础,以“逍遥游“为核心,为我们呈现一个心灵绝对自由的大美至乐的境界,在美学视域下,逍遥游的境界又是审美的最高理想。虽然庄子无意于美学,但是其具有审美艺术的哲学却对中国的古典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格,具有其他任何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特性,只一点不可不说与庄子息息相关。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因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但庄子毕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谐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的生、超逸地死。 其次,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反庄子哲学的本质的,因为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我们还看 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不论这种关怀是否完善,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怀的,因而庄子哲学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在庄子看来,我们能感知有限,是因为我们离现实太近,为了增大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能达到逍遥于物外,任天而游于无穷,首先要坚持无为,要达到无名、无功、无用、无己,超越一切名誉和功利之上,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禄,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丧失其真性,这样,不但不能达于逍遥,而且最终会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损害。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便是无才之德,是无为之德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必须无待,鹏之九万里虽 为大,但必待大风而后行,此为有待,不能达于逍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起码可以说,等待就是因为希望的存在。庄子在无为之后接着无待,就是要人们放弃对于一切现实希望的追求,放弃对于外在的 一切感受,泯情弃知,最后达到“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味”,这不是愚者形象吗?而这却是 庄子极力塑造的所谓智者,“无知之知,是为真知”,在庄子的眼中,这是放浪形骸者的风度。 在美学观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 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 相对主义美丑观。 从形式上看,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着的世界与一个自由地流露着的真性完全“化合”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然的生命突破了一切固有的限制和束缚,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从山水之中、林气之末,我们找到了久已遗忘的真性,本然的生命复归到圆满状态。 从本质上看,审美是一种手段,他走进了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天地之中,那奇幻的景象足于使人产生迷狂,使人忘却一切曾经遭遇过的不安和焦虑,排除一切非生命的东西的拘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以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哲学导读课件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三《庄子》的思想及影响 四如何学《庄子》 五《庄子》寓言选读 一庄子其人诸子百家中有两个子我有点躲避第一个是庄子我是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他的当时我正遭受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大灾难不知如何生活下去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他父亲九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遭灾时要全家读庄子这个暗示让我进入了一个惊人的阅读过程我渐渐懂了面对灾难不能用灾难语法另有一种语法直通精神自由的诗化境界由此开始我的生命状态不再一样每次读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等篇章就像在看一张张与我有关的心电图对于这样一个过于亲近的先哲我难于进行冷静公正的评述因此只能有所躲避第二个是韩非子或者说是法家躲避它的理由不是过于亲近而是过于熟识权术势从过去到现在都紧紧地包裹着中国社会其实这正是我们心中的两大色块一块是飘逸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金铜色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之以纹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欲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二《庄子》其书1概况《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等人整理补续而成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但今仅存三十三篇《庄子》篇目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 2价值要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要研究中国文学不能不读《庄子》其实每个人都应读一读《庄子》不读《庄子》无以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不读《庄子》无以知中国人文精神的魂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别的圣贤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庄子那样倾倒醉心发狂中国文化如一颗大树儒家为干道家为根释家为枝叶就道家言《老子》是道家的元典《庄子》是发挥道家思想和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文献没有《庄子》道家就没有如此大的魅力《庄子》有哲学的睿智文学的风采美学的情趣更有洒脱的人生《庄子》的思想及影响哲学上《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三方面人生哲学为其重点也最精彩 1自然哲学主张万物一体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主张天与人不相胜是中国哲学中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之一 2社会哲学主张无为而治回到原始的至德社会不赞同提倡仁义礼智的做法反对机心 3人生哲学崇尚精神自由追求超越人生主张用心斋坐忘游方之外以道观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