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光的传播练习题

4.1光的传播练习题

4.1光的传播练习题
4.1光的传播练习题

4.1光的传播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2.(2012?

宜宾)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同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

C

D

4.(2012?

山西)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 B . D .

7.(2012?南宁)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树荫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山峦

河水看上去“较

9.(2012?柳州)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11.(2012?黄冈)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水面“折”枝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14.(2012?哈尔滨)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

18.(20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2?肇庆)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如图表示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_________球,B处是_________球,日全食现象可用光的_________来解释.

22.(2012?莱芜)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市市民领略了一次日偏食天象如图所示.日食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我们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镜,能会聚光线.

23.(2011?黔南州)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声纳是利用_________来工作的(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的眼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24.(2010?重庆)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如图所示,每一个观察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速所吸引和震撼,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光沿

_________传播形成的.我们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_镜,能会聚光线.

25.(2010?芜湖)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

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10?南通)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

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7.(2010?长沙)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

_________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

_________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2?武汉)今年5月21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如图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_________传播,当月球运行至_________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29.(2009?咸宁)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图)

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

1.5×lO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m.

30.(2008?温州)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象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 见图1-2-1。 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 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 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 相同的传播速度,数值是c=300,000km/s。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6)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明白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明白得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看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咨询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能够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看、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对象差不多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要紧解决三个咨询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咨询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研究的三个咨询题专门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明白得。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往常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依照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假如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因此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然而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专门惊奇,一定会咨询:什么缘故是黑色的呢?缘故专门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往常,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那个道理和在乌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差不多上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那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差不多上黑色的,或者讲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讲明光对人来讲是专门重要的,没有光,那个世界就可不能如此五彩斑澜,如此漂亮,甚至我们全然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能够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如此是不是完整呢?专门多物体都〝能〞发光,然而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差不多上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讲,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可不能发光的,因此都不是光源。能够提咨询学生,〝我们如何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明白得,能够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能够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竞赛的形式,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专门多。夸奖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显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讲,学生可能会讲〝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差不多上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明白得的基础上讲明,光源是能够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如此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差不多上直线传播的,那么能够让他们大胆地推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

《光现象》基础知识复习.doc

姓名:_________ 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和0 2、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它会分解成___ 、_____ 、____ 、____ 、 ____ 、 ____ 、 ___ 依次排列的 彩色光带。这个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第一个研究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3、光的三原色:(如电视机的荧光屏),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____________ 色;颜料的三原 色:,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色。 4、红外线最显著特征:—效应,应用:取暧、摇控、探测、夜视等,太阳热主要以形式传到地球。 5、紫外线最显著特征:能使o应用: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 工人焊接时要戴面罩,防1上紫外线。大气中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氟利昂或氟氯破化物形成臭氧空洞)。 6、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传播。如:、、 等。光在真空中(或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o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8、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我们的眼睛。 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在法线两侧,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 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4) 平面镜成的是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平面镜成像,像是、、O 11、平面镜的应用:(1)可以(2)。应用:照镜了、潜望镜、扩大视野等。 12、红光照在上身白衣服、下身蓝裤子时,上身呈、下身;白色物体能反射,黑色物体 吸收;有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有色透明物体透过 色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1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所成的像、、(放大、缩小、等大)。 (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倒立的实像,一定是圆的,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基本练习 1、下列四句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光源的事()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波光粼粼 D.火光冲天 2、透过蓝色玻璃看周围的物体,正确的事() A.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B.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C.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3、能够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是 A.只有发红光的物体才能辐射 B. C.只要是发光体都向外辐射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 C.所有的光人眼都能看到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光现象》基础知识复

光的传播典型例题

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4.6s 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某同学的距离. 典型例题2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 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电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典型例题3 某同学身高1.60m ,在路灯下向前步行4m ,发现此时影子长为2m ,则此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典型例题4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到达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 ,则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 A .51084.3?km B .81084.3?km C .51068.7?km D .8 1068.7?km 典型例题5 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 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km .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典型例题6 在图中画出眼睛通过小孔所能看到的外界景物的范围,并画出最边缘光线的传播方向.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同,实际上两人谁跑得快? 典型例题8 如何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 典型例题9 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B.“▽”形C.“□”形D.“○”形 典型例题10 打雷时,看到闪电后经5秒钟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鸣处离你多远? 典型例题11 运动会上100m跑比赛时,记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记时,比看到冒烟记时早些还是迟些?早或迟多长时间?哪个更准确? 典型例题12 如图所示,AB是窗口,CD为窗外一景物,用作图法画出室内可看到CD整个景物的位置和范围. 典型例题示例 例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

光的传播颜色

光的传播颜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 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2——1《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 6、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进行 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光源: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 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一张纸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二:光直线传播应用 学生读课本63页的图后回答: 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 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学习任务三光的传播速度 学习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影的形成:手影游戏 太阳下的人影早晚长,中午短。 人走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2.日食、月食的成因(用三球仪演示)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打靶喵准,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将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 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 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 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 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 更远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课后延伸学案 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2.牛郎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3.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计算下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牛郎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一年按365天算)

《光的传播》第一节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 6、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进行反对迷信、崇 尚科学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光源: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 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二:光直线传播应用 学生读课本63页的图后回答: 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 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学习任务三光的传播速度 学习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影的形成:手影游戏 太阳下的人影早晚长,中午短。

人走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2.日食、月食的成因(用三球仪演示)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打靶喵准,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将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 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 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 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课后延伸学案 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2.牛郎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3.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计算下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牛郎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一年按365天算)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光学开篇的第一节,涉及光的产生和传播,其中光的传播包括传播规律、直线传播的应用、传播速度等方面内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础,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必备的基础知识。光线是一种理想模型,通过光线教学,可以初步培养、训练学生利用物理模型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光这个名词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光现象,但由于缺乏切身感受和直接经验,他们对光的传播规律的印象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性和片面的认识,认为光要么沿直线传播,要么发生反射,而对于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不容易理解。为此,教学中应设计好相关实验,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考虑到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简单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在体验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具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为学生挑战难关,获得成功喜悦创造了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2)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一些现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果冻等介质中的传播,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演示“影子”“小孔成像”等实验,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光现象。 (2)有将光的传播规律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如何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自主构建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小组反馈、动态评价相结合。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单亲家庭或有专门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光有声的烈火气氛,引导学生观看〝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有声音,有光现象。 教师给出主题〝声现象前面已研究过了,今天开始研究光现象〞。 同时板书: 第二章光现象 提出咨询题 一、你看到哪些发光物体? 学生举例:太阳、电灯、萤灭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和烟火、月亮、星星…… 引导学生分类: 1.把不是光源的月亮去掉。 2.星星发光更正为恒星 3.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把上述光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恒星,以上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能发光,教师引导认识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引导学生分类: 〔A〕人造光源,天然光源 〔B〕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C〕冷光源,热光源……

二、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 三、你最想明白有关光的哪些知识? 由学生充分发言: 1.光的传播速度。 2.光的传播路径。 3.光有几种颜色? 4.光有危害吗? 5.人类如何利用光? 6.声有声波,光有光波吗? 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先探究光是如何样传播的,同时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猜想假设 由学生讨论猜想: 1.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折线 2.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曲线 3.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一、设计能看到光线传播路径的实验 由学生分组讨论:在黑夜里或在烟雾中能够观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由学生示范:喷雾器喷出一片白雾,能够观看到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 二、设计实验观看: 1.光在空气中如何样传播 2.光在水中如何样传播 3.光在玻璃中如何传播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20201109223847)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案例 河北省蠡县实验中学庞建梅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二、教材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是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知识的前提。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自然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探究欲望。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设计思想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设线性探究模块,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 (1)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及协作精神为主线的设计观念。 由于学生接触物理时间不长,所以无论从观察能力还是语言的描述能力来看都需要训练和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质疑、讨论,同时,教师在课堂语言中尽量给与表扬、肯定,营造师生和谐共处、共同探究的和平氛围,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2)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为目的,以探究式教学为授课模式。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内容,教材知识的难度要求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思考,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利用自己智慧去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五、教学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 六、教学难点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自然现象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或视频,幻灯机、幻灯片。学生准备:激光笔、透明饮料瓶、蚊香、火柴、水、粉笔灰、少量牛奶、果冻、蜡烛、上端开口底部有孔的易拉罐、半透明的塑料纸、橡皮筋。 八、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多媒体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视频:影随人动、树荫下 的光 斑、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让学生欣赏绚丽的光,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同时针对播放的视频,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式的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 学生讨论30 秒后,以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从而引出光源的概念的教学。此环节要针对学生的回答需重点指出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星星不是光源,确切的说应该是恒星是光源。 引导学生对光源进行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概括能力。最后由教师明确哪些是天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2 、经历实验探究 (1) 提出问题:通过幻灯片展示南京十运会开幕式的探照灯光柱,教师提问:“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2) 猜想与假设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两种猜想:直线、曲线。 (3) 设计、进行实验以两人为一小组,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备选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饮料瓶、蚊香、火柴、水、粉笔灰、少量牛奶、果冻。学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光的传播规律 》

《光的传播规律》教学设计 案例八密度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所拓展。 二、教学设计思想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不同性质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密度是本章教材中学生进行探究的中心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因此密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因此本教学设计是采用实验探究方法,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这个新的物理量。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探究,凸显教育理念的转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物引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自主制订实验探究的实验方案,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人,同时还更好地掌握实验探究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题引入 课题探究(一) 。 教学内容 1.老师带着两个等大的气球(红的为氢气球,绿的为空气球) 进教室, 上课后老师一松手,红气球向天花板飞去,而绿气 球掉向地板。这是怎么回事?学生马上提出了这样 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提出意见并保留,等学生学习了新课 后看谁的说法正确 2.取出等体积的木块、铜块、铝块、三瓶装满水、 酒精、汽油的同样瓶子,让学生进行辨别,说出分 别是什么,是如何辨别的。 同学们可能会从颜色、气味去辨别。 3.紧接着提出问题,汽油、酒精易蒸发,而且气味 不是很好,能否不开盖就能辨别出来呢?还有铁块 和铝块的颜色相同,又应该如何辨别呢 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人,继续讨论,这时可能 会有同学想到用天平来称,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提出问题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二、猜想、假设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较充分的思考后,对该问题的结 论进行大胆猜想,美工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形成 假说: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成反比。 真实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同学们通 过实验来验证,而要进行实验,还要先对实 验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就请学生先设计实验 方案 三、设计实验 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 中的测量样品选取两块以上的同种物质。让学生按 照探究的一般程序自己设计 方案、表格,并提出课本第13页的表格和图10.3 -1所示的方格纸供学生参考 样品m/g v/cm3 教学说明 出乎意料 把学生的好奇 心带进课堂。 展示实验 引导启发利 用学生的回 答,引出课 题。 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进行猜 想、假设的能 力;使学生初 步认识到猜想 与假设在科学 探究中的重要 性。 培养学生围绕 问题进行实验 设计及选材的 能力;使学生 体会到实验设 计在科学探究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可见光谱只是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人眼可感受到可见光的波长为400nm(紫色)~700nm(红色)。 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RGB)。红色、绿色、蓝色比例的变化可以产生出多种颜色,三者等量的混合可以再现白色。 补色的概念: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 白色-红色red=青色cyan 白色-绿色green=洋红magenta 白色-蓝色blue=黄色yellow 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 补色的特点:当使用某个补色滤镜时,该补色对应的原色会被过滤掉。 原色以及所对应补色的名称: 颜色再现有两种方式: 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 原色减法:三补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黑色,任意其中两种补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原色。

原色加法比较简单,由原色叠加而形成其他颜色,但是应用较少;而原色减法是从白色中减掉相应原色而形成其他颜色,就是用补色来叠加形成其他颜色,应用的场合比较多。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费马定律:当一束光线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由介质1投射到与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在一般情况下将分解成两束光线:反射(reflection)光线和折射(refraction)光线。 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 i' 镜面表面亮度取决于视点,观察角度不同,表面亮度也不同。 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将入射光线在各个方向做均匀反射,其亮度与视点无关,是个常量。 折射定律:n1 sin i = n2 sin r 任何介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Index of refraction)。公式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第二章第1节《光的传播》预习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总第课时) 第一节光的传播 预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预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三、预习任务: 任务一:光源 1. 叫光源.分为和 .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 任务二:光是如何传播的及其应用 1.自主做课本35页演示实验“光是怎样传播的”(可按如图所示做)。 2.归纳实验结论: . 3.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 4.小孔成像实验说明____________,并解释其原理是 . 5.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任务三:光的传播速度 1.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2.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是。 3.光年是单位,它等于。 四、预习诊断: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3、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对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传播也须用时间D.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 6、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五、预习质疑: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达标题A 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5.当观察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A.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的多 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 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先后不同 6.光线指的是用一条带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和______。 7.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A.月亮B.未通电的电灯 C.熄灭的蜡烛D.蜡烛的火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1节《光源 光的传播》学案 教科版

《光源光的传播》 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 与评价 教学(学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 3.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来保证隧道不会发生偏折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光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页“光源”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和 两种。常见的光源有:、、等 [及时练习]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太阳 B.月亮 C.钻石 D.点亮的蜡烛 E.萤火虫 F.正在工作的电灯 知识点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思考: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墙上,能看到一个亮点,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 径。怎样才能将光的传播路径显现出来呢? (1)可以用白纸板衬托来显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2)可以用蚊香放在杯子里燃烧产生的烟雾来显现; (3)可以将少量的奶粉颗粒放入水中来显现光在水中传播路线; (4)可以让光穿过果冻来显现光在果冻中(固体)中的传播路线。 1.实验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吗? 实验一:如图,点燃卫生香,将烧杯倒扣在上方,当杯内烟较浓时,立即用 激光笔从左向右照射烧杯,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看到了,说明 实验二:如图,向水槽的水中滴入两滴牛奶,搅拌均匀,立即用激光笔从左 向右照射烧杯,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看到了,说明 实验三: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要求: 1、先独立 思考 2、组内交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三分钟 后小组展 示。 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 示,其他 小组质 疑,老师 完善,评 价激励

光学原理及应用

光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远在2400多年前,我国的墨翟(公元前468—前376)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一书,就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现在,光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光学既是物理学中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又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光学知识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光线的概念研究光的传播规律,但不研究光的本质属性,这类光学称为几何光学;另一类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通常称为物理光学。 一、光学现象原理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地球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眼睛所用的时间很短,根本无法觉察,所以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光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的。 光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常量,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更精确地测定光速.目前认为真空中光速的最可靠的值为

c=299 792 458 m/s 在通常的计算中可取 c=3.00×108m/s 玻璃、水、空气等各种物质中的光速都比真空中的光速小. (一)直线传播 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透明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介质.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中我们已经学过,光在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沿光的传播方向作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物理学中常常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有的光源,例如白炽灯泡,它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但是有的光源,例如激光器,它产生的光束可以射得很远,宽度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在每束激光中都可以作出许多条光线,这些光线互相平行,所以叫做平行光线.做简单实验的时候,太阳光线也可以看做平行光线.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参赛)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陈水云 广东云浮市罗定廷锴纪念中学 一、教学背景: 光的传播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但他们对光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虽然他们整体实力不强,但是他们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的应用,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光学的基础,是在小学科学课学过的有关基础知识上的延续与补充,是学习光现象以及相关知识所必须的首先要知道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五、教学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的能力 六、教具仪器: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 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牛奶)、果冻。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实验和演示实验、板书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光速。学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实现了教学目标介绍或启发学生如何让光在水中、空气中现形,水中加入少许牛奶或粉笔灰,空气中喷洒烟雾,观察光在水或空气中的传播路线。并且在课堂中除了丰富的探究实验以外,还增加了很多唯美的图片和视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光的传播的理解和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去解决相关的物理现象。 不足之处是,学生演示的实验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实验器材较为简陋,由于课堂容量较多,加上图片、视频有点过多,所以巩固练习练得较少。

《光的传播》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什么是光线,会画光线。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4、列举光沿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会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5、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多彩多姿的光的世界里,天天沐浴着太阳的光辉长大。这一节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光。 二、预习新课 1、请同学们自主看书34页到35页,完成预习导学案上的学点一和学点二。时间10分钟。 2、学生讨论:光源和光的传播两个学点。 3、教师点拨:光源https://www.doczj.com/doc/f014605812.html,/view/56137.htm的关键点是自身能够发光。有些物体不发光我们也能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学生举例说明。 下雨的时候看到打开的车灯,雾天看到开着的车灯 https://www.doczj.com/doc/f014605812.html,/view/48013.htm,有灰尘的时候看到的灯光,夜晚看到的手电筒的光。 光线https://www.doczj.com/doc/f014605812.html,/view/48013.htm:理想模型法。 三、学生探究: 1、学点一:光源 。由于光源较为简单,所以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点拨一下就可以过去了,不再做详细讲解。 2、学点二:光的传播。 通过学生的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到的这些光线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情况下看到的,为什么在白天或是晴天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这些光线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何才能在透明的空气和透明的水中能更清晰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呢?从而让学生想到用牛奶和香来观察光的路径。 3、学生合作探究实验: 结论: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砖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

光的传播

第五讲光的传播 光学和几何学、天文学、力学一样,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重点研究光的发生、光的本性、光的传播规律、光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在讨论光的传播路径时使用了很多的几何知识和方法,所以常将这部分光学称为几何光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1.光源 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物体自己不发光,但能反射从别处射来的光.有些物体,像太阳、恒星、蜡烛、白炽灯、荧光灯、霓虹灯和激光器等,能够发光。这种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其中,太阳和恒星是天然光源,其他是人造光源。无论哪种光源,发光时都要消耗其他能量.光源是把其他能量转化为光能的物体或装置。只要这种转化过程不停止,光源就不断地把光辐射出去。 【例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面的8种物体中, 一定是光源的有 ;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有。 A.太阳;B.月亮;C.星星;D.流星;E.钻石;F.蜡烛的火焰;G.发光的电灯;H.打开的电视机。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能够在真空中或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称为介质)中传播。大量事实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学中,常用一条线说明光的传播情况,这条线叫做光线,在光线上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光线为带箭头的直线。小孔成像和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有趣现象。 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线照射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图5-1为点光源所形成的影;图5-2则为较大光源所形成的影,1区为本影区、2区为半影区、3区为伪本影区。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介质是均匀的”。折射率是表示物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两种介质是否均匀的标志,是它们的折射率是否相同。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就会沿弯曲的路径传播。 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与声音不同,光除了在介质中传播外,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也沿直线传播。 【例2】有关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小孔所成的像可以是彩色的B.像的清晰程度跟小孔的大小无关 C.将照相底片放在光屏处可以拍摄到像D.成像用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 【例3】将一根蜡烛点燃,放在具有针孔的纸板前面,在纸板后面屏幕上,可以看见一个倒立的蜡烛像。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这个现象。 【例4】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说明日食、月食的形成。 【例5】一根50cm长的木棍,竖直地立在水平地面上,影子的长度是40cm。与此同时,一根旗杆的影长为16m。由此可知这个旗杆的高度为。 3.光的速度 图5-1 图5-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