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编号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

的发展趋势

分院名称园林科技学院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 09食检(2)班

学生姓名李洒洒

指导教师杜鹃老师

2012年3月8 日

目录

1.中国茶文化 (3)

2. 速溶茶饮料的演变 (6)

3.速溶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7)

4. 速溶茶饮料的营养价值 (8)

5.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 (9)

6.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摘要: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中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发展我国茶叶深加工是保持和提高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是解决中低档茶出路也是提高茶业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从而让我对中国茶饮料的发展有了近一步的认识,本文对中国茶文化,速溶茶饮料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茶文化;速溶茶饮料;加工工艺;发展

由中国茶文化发展而来的速溶茶饮料,具有方便、快捷、卫生的优点,在食品、日化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对其进行生产和研发。速溶茶饮料是提取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再经过虑、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它能快速溶解于热水、冰及其在存放过程中的高稳定,使得速溶茶作为固体饮料又可由消费者自行配置,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用速溶茶调配茶饮料具有品控容易、品质一致性好等优点,加上饮料企业进行茶叶处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速溶茶来生产茶饮料。固体冰茶、固体奶茶等饮料经过多年的徘徊,销售量已明显上升,而速溶茶饮料也显示出增长的趋势。

1.中国茶文化

茶,从发现到今日,经历了很多变迁。从最早咀嚼鲜叶到添加调料烹煮为羹,再到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之后的沏茶法,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茶叶的制作方法有关。唐宋期间的茶是蒸压制作的紧压茶(龙团凤饼),从明代开始,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品茶改制为炒制的条形散茶。这样,饮茶无须烹煮,而是直接用沸水冲泡即可。沏茶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的清香,更便于对茶的直观欣赏,可以说,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饮茶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较为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所以一直为人们沿用至今。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1.1中国茶叶的分类

1.1.1按茶的颜色分类:

(1)绿茶炒青绿茶:眉茶有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珠茶有珠茶、雨茶、秀眉;细嫩炒青有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烘青绿茶:普通烘青有闽烘青、淅烘青、苏烘青;细嫩烘青有黄山毛峰、太平猴、华顶云雾。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蒸青绿茶:煎茶、玉露。

(2)白茶:白叶茶有白牡丹、贡眉。

(3)黄茶:黄芽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黄大茶有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4)青茶:闽北乌龙有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闽南乌龙有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广东乌龙有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台湾乌龙有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5)黑茶:湖南黑茶有安化黑茶;滇桂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

(6)红茶:小种红茶有丘山小种、烟小种;工夫红茶有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红碎茶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1.1.2按基本茶类的茶叶再加工分类:

(1)花茶:茉莉花茶、珠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

(2)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

(3)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

(4)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狝猴桃茶

(5)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甜菊茶

(6)含茶饮料

1.1.3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1)发酵茶(即绿茶类):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

(2)半发酵茶(部份发酵茶)(即青茶类):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茶类”)有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重发酵茶有乌龙茶

注意:俗称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真正的“乌龙茶”则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或又称椪风茶,然而俗称之乌龙茶其实皆已混淆

(3)全发酵茶(即红茶类):按品种分有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有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黑茶类):普洱茶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

茶叶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 95%发酵,黄茶 85%发酵,黑茶 80%发酵,乌龙茶 60~70%发酵,包种茶 30~40%发酵,青茶 15~20%发酵,白茶约 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1.1.4按焙火程度来分类

(1)轻火:生茶

(2)中火:半熟茶

(3)重火:熟茶

其依菁焙火的「次数及时间」的长短来说明半发酵茶的俗称。所谓的青茶类系泛指半发酵茶,所以青茶可依发酵与焙火程度的不同,而制成俗称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说同样是冻顶茶,如果发酵、焙火重些就可类似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种茶皆有其习惯制成的特殊风味罢了。

1.1.5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

(1)春茶:俗称春仔茶或头水茶,依时日又可分早春、晚春、(清)明前、明后、(谷)雨前、雨后等茶(孕育与采摘期:冬茶采摘结束后至5月中旬,所占总产量比例:35%)

(2)第一次夏茶:头水夏仔或二水茶(5月下旬至6月下旬,17%)

(3)第二次夏茶:俗称六月白、大小暑茶、二水夏仔(7月上旬至8月中旬,18%)

(4)第一次秋茶: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中旬,15%)

(5)第二次秋茶:白露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

(6)冬茶:冬片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5%)

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春季温

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蹭鼻,富保健作用。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摘采,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冬茶、秋茶采完气候逐渐转凉,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堆积,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1.1.6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

(1)不萎凋茶:绿茶、黑茶、黄茶

(2)萎凋茶:白茶、青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

萎凋,是茶叶在杀青之前消散水份的过程,分为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萎凋不一定会产生发酵,制茶过程中,静置而不去搅拌或促使叶缘细胞膜破裂产生化学变化则将不会引发发酵现象。1.2中国茶道

1.2.1中国茶道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1.2.2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宋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3)工夫茶:清代茶道,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1.3茶道用具:

1.3.1置茶器也就是俗称的“茶道六君子”

(1)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2)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3)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4)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5)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6)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1.3.2理茶器

(1)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2)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3)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4)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1.3.3分茶器

(1)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

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1.3.4品茗器

(1)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2)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3)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1.3.5涤洁器茶道

(1)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2)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3)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4)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5)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6)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7)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1.4茶类的特色

1.4.1绿茶:茶干色绿,清汤绿叶,具清香或熟栗香、甜花香,滋味鲜醇

1.4.2红茶:红汤红叶,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具有甜花香或蜜糖香。

1.4.3青茶:乌龙茶:外型条索粗壮,色泽青灰有光,茶汤金黄,香气馥郁芬芳,花香明显,叶底绿叶红镶边。

1.4.4铁观音:外型条索圆结,呈螺旋状,颗粒重实,色泽砂绿,茶汤金黄,花香明显,滋味入口微苦后转甘,耐冲泡。

1.4.5白茶:毫色银白,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1.4.6黄茶:黄汤黄叶,多数芽叶细嫩,显毫。

1.4.7黑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至暗褐色,有松烟香。

2.速溶茶饮料的演变

2.1茶叶深加工技术使得茶产业得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的茶叶深加工产业拓展了茶叶的用途,使茶叶深加工产品成为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饮料是茶叶的新型加工品种之一,以成品茶为原料,用热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茶汤、提取液、速溶茶,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调制加工而成的液体饮料。速溶茶饮料(绿茶、红茶)是以传统茶叶为原料,经提取、净化、浓缩、干燥而成的一种固态的,溶于水的,稀释后仍保持原茶风味的一类茶制品的总称。无浑浊冰溶性茶粉由于采用特殊的净化工艺,不仅满足了一般茶粉的质量要求,而且达到了冰水溶解和不产生浑浊沉淀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困扰茶饮料质量波动的技术难题,可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珍珠奶茶,茶饮品,茶食品等企业。

2.2茶饮料(品)类

2.2.1茶汤饮料:茶汤(或浓缩液)直接灌装到容器中的制品。

2.2.2果汁茶饮料: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成品中原果汁含量不低于5.0%(m/V)。

2.2.3果味茶饮料:茶汤中加入水、食用香精、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2.2.4其他茶饮料:茶汤中加入植(谷)物抽提液、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2.3我国市场上的茶饮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2.3.1以茶的萃取物(茶粉)为基本原料,加入调味料,如柠檬酸、食用香料等,口感较为现代,如柠檬茶、冰红茶。

2.3.2以茶为原料,配以水,其茶味较浓,香味醇厚,从加工工艺来看,此类更具传统茶的特点,绿茶、乌龙茶正是这类茶饮料的典型。

2.3.3含汽茶饮料,如冰茶、暖茶等。

2.4速溶茶饮料的发展:其要经历传统冲泡、速溶茶、果汁茶、纯茶、保健茶这五个阶段。美国和日本的茶饮料已发展到第四、五阶段,台湾省以第三、四阶段为主,中国内地、印度等国仍以第二、三阶段为主。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第四、五阶段为将来茶饮料的发展方向。目前速溶茶饮料在中国就这样走进市场。

3.速溶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水处理→选料→浸提→过滤→净化→浓缩→配料拌和→干燥→包装→检验→成品→出厂

速溶茶饮料的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行,它必须应用高科技手段克服难溶、易潮解、无茶香的弊病。因为速溶茶茶汁的浸提、浓缩与干燥是关键,一般热浓缩,易更新换代茶香,茶汤易褐变。因此,近年来已着手研究应用常温膜浓缩技术,效果非常好,所谓膜浓缩,就是选择一事实上孔隙度的半透透性膜,只准许水分子透过,而茶叶干物质成分不能透过,这样把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达到浓缩的目的。

3.1速溶茶饮料的浸提:采用水为溶剂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其方法有沸水冲泡提取、渗漉提取、连续提取等,前两种方法提取的浓度只有1-5%,后一种可达15-20%,这样呆以提高浓缩

和干燥的效率。

3.2速溶茶饮料的浓缩:含有大量水分的提取液,须经浓缩过程才能达到干燥时的工艺要求。目前浓缩方法有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和膜浓缩等种,这些方法在食品工业上广泛应用。主要原理是利用液、固两相在分配上的某些差异,而获得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方法,可以取得不同浓度的浓缩液。由于茶叶中的可深物质在高温下长期受热时,要考虑温度和时间,从茶叶的安全性看,要求“低温短时”,从加工工艺性考滤还必须造成低压。目前在速溶茶的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是真空浓缩、膜浓缩方法,其特点是不加热,不蒸发水分,不存在相变过程,是一种对茶叶品质有利的浓缩方法。

速溶茶饮料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行,它必须应用高科技手段克服难溶、易潮解、无茶香的弊病。因为速溶茶茶汁的浓缩与干燥是关键,一般热浓缩,易更新换代茶香,茶汤易褐变。因此,近年来已着手研究应用常温膜浓缩技术,效果非常好,所谓膜浓缩,就是选

择一事实上孔隙度的半透透性膜,只准许水分子透过,而茶叶干物质成分不能透过,这样把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达到浓缩的目的。

3.3速溶茶饮料的干燥方法:

3.3.1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前在茶汤深交中通入二氧化碳,使茶汁中充满微小气泥鳅,喷协和干燥时,二氧化碳气化跑出,茶粉就形迈出一个个中间空的小颗粒,这样可增加速溶性。如果加糖加果汁的配料茶,也可能采用沸腾干燥的方法或冷冻干燥的方法,产品如同麦乳精。

3.3.2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将茶汁温度先降至零下几十度,然后爱步升温,同时减压帛气,排除万难出升华的水分,冷冻干燥的速溶茶,质地疏松,溶解性特别好,热溶冷溶都行。

我国速溶茶饮料的研制和生产,于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在上海、长沙、杭州进行了试验和生产,首先研制了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尔后研制了喷雾干燥的产品,这两种速溶茶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由于干燥过程在低温状态下进行,茶叶的香气损失少,并保持原茶的香味,但干燥时间长、能耗大、成本高;喷雾干燥的产品在高温条件下雾化迅速干燥,芳香物质损失,外形呈颗粒状,流动性能好,成本低。两种干燥方法的产品,其干燥成本前者是后者的6-7倍,因此,国内外生产速溶茶产品都广泛使用喷雾干燥方法。

在加工技术方面,低温超声波辅助浸提的茶固型物提取率较高,超声波浸提法所得的茶汤中主要儿茶素含量高于其它浸提方式;陶瓷膜具有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pH值适用范围宽、抗微生物能力强等优点而取代其它过滤方法;加热真空浓缩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被速溶茶生产广泛应用;真空冷冻干燥的速溶茶,质地疏松,溶解性特别好,热溶冷溶都好,但成本高,在生产中被喷雾干燥取代。

4.速溶茶饮料的营养价值

4.1速溶茶饮料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新型饮料,具有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其饮用方便、卫生,而且基本上保持了茶的风味;同时,由于速溶茶内含较高含量的茶多酚,它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健康食品和日用化工品等方面。

4.2速溶茶饮料的功效:

4.2.1提神醒脑: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4.2.2调节免疫: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抗氧化的作用,茶叶的水浸出物具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其所含的有效成份能促进肌体消耗多余热量,是减重的最佳搭配品,体重控制计划的补充饮品。餐后40分钟饮用,有助平衡胃口,可自然地减低卡路里的摄取。(对嗜食的人仕特别有帮助)

4.2.3消食除腻:《唐本草》记载茶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饮茶能解油腻、助消化,帮助消除食滞感觉及排去食物中过多的油份,是有效的消滞去油饮品。是理想的运动饮品,可以

增加能量、精力充沛,每份量仅含热量5个卡路里。调节体内能量水平,增加能量消耗。(把积存在体内的多余脂肪燃烧转化为能量)

4.2.4生津止渴:《本草纲目》记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最佳饮料。

4.2.5降脂:茶多酚、茶色素、维生素C和烟酸有降脂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2.6解毒作用:茶中所含的鞣酸能结合体内有害物质,可帮助延迟或减少该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蓄积。

5.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

5.1速溶茶饮料是近年来饮料行业增长快速的一匹黑马,在日本、台湾地区发展更加迅速,以至在全球,茶饮料产量正不断攀升,速溶茶饮料今后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速溶茶饮料的原料来源广泛,既可用鲜叶直接加工,又可用成品茶或茶叶付产品再加工而成。其加工方法不同于红、绿茶的炒制方法,又不是一般的食品加工方法,而是一种属于食品加工范畴的速溶饮料的加工方法,使得中国速溶茶饮料从此发展起来。

5.2中国速溶茶饮料的主要种类:

5.2.1速溶茶粉分为:速溶绿茶粉、速溶红茶粉、速溶乌龙,茶粉、速溶茉莉花茶粉及超微绿茶粉等

5.2.2速溶绿茶粉:选用黄山优质绿茶,经科学配方和物理萃取加工而成,外行呈淡绿色。口感鲜爽,具有绿茶独特的清香,广泛应用于饮料。

5.2.3速溶红茶粉:精选祁红、川红等优质红茶为原料,经科学的物理萃取而成,外型呈棕红色,口感纯和,具有天然纯粹的品质,广泛用于生产各类茶饮料和茶风味食品。

5.2.4速溶乌龙茶:精选福建安溪等地名优乌龙茶,经科学的物理萃取加工而成,其味醇厚、香气浓郁,保持了乌龙茶独特的品质,广泛应用于饮料

5.2.5速溶茉莉花茶粉:精选黄山、卢山等地优质茉莉花茶为原料,经科学的物理萃取加工而成,保持了浓厚的茉莉花香和鲜纯的茶滋味,广泛应用于饮料。

速溶茶饮料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我国速溶茶的主要品种有速溶红茶、速溶绿茶、速溶保健茶。优质的速溶茶除了没有茶叶的外形,几乎能完美地保存茶叶的色、香、味,同时还克服了普通茶叶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如含有杂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过高、不能溶于凉水等,速溶茶饮料在我国已经广泛发展开来。

5.3我国发展速溶茶饮料企业:

5.3.1湖州圣玛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速溶茶

5.3.2浙江天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供应无糖杭白菊速溶茶粉

5.3.3深宝华城

5.4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阶段:

从90年代至今,我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对茶原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目前在这个市场上生存的主要是一些大型饮料企业,速溶茶饮料产品的竞争逐渐进入品牌竞争,在企业都有品牌的情况下,预计速溶茶饮料的竞争将上升到产品品质的竞争。要想使速溶茶饮料真正走进市场必须使设备、技术和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高端的技术来更好的使中国速溶茶饮料迅速发展。

5.5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支新兴的速溶茶饮料品种,速溶茶饮料的兴起与繁荣带动了上游茶原料生产企业的成长壮大,随着茶饮料的增长,茶原料也保持着快速增长。目前,在国内速溶茶饮料行业里面规模较大的一线竞争企业不多,基本是2-3家企业占领了整个中国茶饮料里面需采用茶粉和浓缩茶汁的饮料厂大概80-90%的市场份额。此外速溶茶饮料的加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行业门槛比较高,所以真正想进入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难度。再加上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要求企业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在这个行业里,从茶叶的栽培、种植和采购到最终加工、品质控制,熟悉其中所有流程,也能控制的非常好。所以说,速溶茶饮料行业虽然也有竞争,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低于香精行业或者其他添加剂行业。

5.6中国速溶茶饮料的发展前景: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速溶茶饮料正逐渐提升。面对茶叶萃取,企业就面临着每一工厂都要上同样的浸提设备、过滤澄清设备,以国内大型饮料生产企业为例,他们在全国有十几个工厂,如果每一个工厂都要上浸提设备、过滤澄清生产线的话,将是很大的成本投入,但如果采用速溶茶饮料就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也符合目前饮料行业“主剂集中化生产,分散灌装”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产品品质控制和配方保护,并解决了产品一致化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也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逐渐转向采用速溶茶饮料。

国内也有很多人正在寻求速溶茶生产厂家,欲发展这块领域。速溶茶饮料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使他们既获得营养又提高了生活水平,使中国速溶茶饮料走出市场。茶叶深加工产品在国际上,以液态茶饮料销量最大,开发中心在东南亚;又以乌龙茶水为主流产品日本开发茶水,年销量300万吨。

9.总结

速溶茶饮料属于再加工茶,这种速溶茶饮料的优点在于冲泡方便快捷,不能说这种茶不好,因为它也是以茶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同样保存了茶叶的更重成分,但是它和茶

叶的区别在于它加工成颗粒状,冲泡次数是1次,不像茶叶可以多冲泡3-4泡,速溶茶饮料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茶文化根深蒂固,而速溶茶饮料由茶叶演变而来,在人们的不同需求下不断发展起来的,本人通过学习实践,总结了中国速溶茶饮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汪华江,对速溶茶饮料发展的思考,2009. 6

[2] 吴忠齐速溶茶饮料的加工技术[M]2010 7

[3] 石宏速溶茶饮料几种微生物的检测2009 12

[4] 周海艳;速溶茶饮料产业的现状及对策[J];闽南茶叶; 2009年08期; 68-69

[5] 唐江速溶茶饮料进出口主要项目的检测分析[k] 2010-01-19

[6] 唐艳辉;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分析,2009.12

[7] 丁仁香;速溶茶粉研究发现[J]2010.1

[8] 朱松辉;速溶茶饮料发展趋势,2008.5

致谢词

经过半学期的忙碌,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我要感谢每一位帮助我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杜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都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杜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启迪,可以说,没有杜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另外,老师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后,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我要感谢的是我亲爱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园林科技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谢谢!

此致

敬礼!

学生:李洒洒

2012年3月6日

中国茶饮料市场分

中国茶饮料市场分析 历史背景中国是茶的故乡,从炎帝神农氏发现茶开始,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的最初功用是其药用价值;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发展为茶食,即"生煮羹饭";茶过后也成为祭品,之后才发展成为饮料。唐朝开始,饮茶之风盛行。自此,茶发展成为几千来最为普遍、最为中国人自豪的一种饮料。 与茶叶几千年的历史相比,袋包茶的历史很短,1904年,托马斯.苏里南发明了袋包茶,但我国袋泡茶的生产在1978年前后,且发展非常缓慢。 1980年,日本研制成功茶叶罐装饮料,至1994年,市场占有率为21.8%。美国自1990年以来兴起即饮茶,已开始深入家庭,发展很快。而中国大陆,我们最早接触茶饮料,始于品牌旭日升。 有专家预测,21世纪的茶叶,是一个多品种、多极化的市场,过去那种散装茶,小包装茶会逐步萎缩,而方便、营养、保健的茶饮品迅速崛起,这既是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CMMS背景 CMMS(China Marketing and Media Study),即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是由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自1998年以来,进行的一项自主性的连续调查。 在这里,我们通过CMMS历年数据的比较,以及CMMS2003春季数据的详解,来描摹中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轨迹及现状。 CMMS2003,共调查了30城市15-64岁71849个样本。 散装茶:家庭消费为主,市场较为稳定CMMS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对散装茶叶的消费情况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70%左右的被访者家庭在过去的一年里饮用过散装茶,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的饮用量为4-5两;选择的茶的种类主要是绿茶和花茶。45岁以上人群更倾向于饮用散装茶。 如下表所示。 图表1 袋包茶:从属地位,亦在动摇散装茶的携带和冲泡受条件的限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处 理上常用的手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自然;意境 A Discussion On The Gardening 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Layout Of Garden In T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ZHANG Lei Abstract: Through analytizing the spacious layout of the gardens in t 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gardening methods of layouting spac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additio n, many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ment above.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Space; layout; Nature;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 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主 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 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 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 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 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 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 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 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 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如苏州网师 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一空间,就是由“小 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 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 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 朗了。 1.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 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 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 观赏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 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 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 上,从池北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 1.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 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 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 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简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

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3 现代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发展 3.1. 设计要素的沿用与发展创新 3.1.1 自然设计要素 自然的地理、山水要素基本上沿用了古典园林的手法,特别是对“边缘区域”的钟爱。但在现代城市里,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设计师不能够根据理想的模式来设计,而只能运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改造。 3.1.2 构筑物设计要素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里构筑物的设计越来越显得抽象和艺术化,而不是想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那么精细。特别是“景观盒”概念的提出,这些盒子由墙、网或柱构成,以最简单的方式,给

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发展趋势及主要技术需求分析

茶 叶 科 学 2010,30(增刊1):588~592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收稿日期:2010-10-21 修订日期:2010-12-1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35-15) 作者简介:尹军峰(1968— ),男,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与茶饮料工程研究,yinjf@https://www.doczj.com/doc/f014571781.html, 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发展趋势及主要技术需求分析 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8) 摘要:通过探讨国际茶饮料发展模式,分析中国大陆茶饮料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未来中国大陆茶饮料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关键词:液态茶饮料;发展趋势;技术需求 中图分类号:TS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10)增刊1-588-05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ea Beverage in China Mainland YIN Jun-feng, XU Yong-quan, YUAN Hai-bo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Tea Industry, Key Laboratory of Proces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ea & Beverage Plants Produ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angzhou 310008, China) Abstract: Through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beverage in the world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ea beverage industry in China mainland, the mai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tea beverage in China mainland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ea beverage, development trend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天然、方便、健康、快捷等特点的茶饮料产品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成为国际软饮料市场上增长速度最快、最重要的饮料产品之一。虽然中国大陆茶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近10年来产销量和市场份额得到快速增长,2009年产销量已超过800万t ,产值超过400亿元,已成为拓展茶叶消费和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目前也出现了产品花色品种少,同质化程度较高,高端产品不多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探索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发展趋势,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对推动茶饮料发展乃至整个茶 产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茶饮料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全球茶饮料以年均17%的速度递增,成为继碳酸饮料和纯净水之后的第三代饮料。日本、欧美等是茶饮料发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中美国是最早尝试茶饮料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采用速溶茶或浓缩汁以及香料和甜味剂等原料开发生产瓶装或罐装充气冰茶饮料;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开发成功的罐装乌龙茶饮料成为了现代液态茶饮料的里程碑,产销

哇哈哈“茶饮料”市场定位策划书

娃哈哈茶饮料市场定位策划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团队 鄂西襄职分队

娃哈哈茶饮料市场定位策划书 一、前言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50亿元,纳税45亿元,利润60多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二、娃哈哈茶饮料市场现状 由于娃哈哈产品系列十分的多,我们只挑选其中两个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接触比较多的产品进行分析,娃哈哈冰红茶和绿茶系列。 娃哈哈冰红茶,以滇红红茶和祁门红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萃取、调配而成,口味醇厚、唇齿留香。 娃哈哈低糖绿茶,以优质龙井茶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技,最大限度保持了绿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在口味调配上兼顾国人的饮茶习惯,让人们在解渴的同时喝出品味、喝出健康。 娃哈哈龙井绿茶,充分发挥了身在“茶叶之都”——杭州这一地源优势,结合传统制茶技

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8701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14571781.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f014571781.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870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f014571781.html,/R_ShiPinYinLiao/01/ChaYinLiaoShiChangJingZhengYuFaZ 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近年来,软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在国外,茶饮料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发展最快的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生代饮料”,被认为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绿色的消费追求。 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茶饮料市场销量达998亿箱,其中绿茶饮料占据42%的市场,红茶饮料的份额高达47%。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到200 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 中国茶饮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饮茶是中国人的固有文化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中国人将茶作为“国饮”;另一方面,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够解渴、提神、有助于健康;再者,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价值观也在无形中推动着茶饮料市场的不断扩大。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认为,目前国内茶饮料市场品牌集中化较为明显,茶饮料是典型的双寡头垄断。康师傅一家的份额就已经接近50%,加上统一,两者合计占领份额在一二线城市接近80%。 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茶饮料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96%。其中,康师傅、统一、加多宝、王老吉、雀巢等都是市场上比较强势的品牌。

园林论文:浅谈中国园林建筑

浅谈中国园林建筑 【摘要】中国园林往往被视为抽象艺术,一个很神秘,很多人无法理解。而中国园林建筑宛若一串精致的钥匙,凡是有中国园林的疑难,几乎都能从中得到问题的答案。中国园林建筑讲究规则,灵活多变;既风格悬殊,又彼此融通,既历史悠久,又时模时新,由此可观,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新文化与包括性。下面,就中国园林浅谈园林建筑的类型,特色没学思想以及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思想。 【关键词】建筑;园林;装饰 1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一)厅堂 厅堂是私家园林里的主体建筑。万是用来处理事务的,堂原指阳的敞亮大房子,因为二者的功能往往重叠,所以后来“厅”“堂”合称。园林的布局规划,首先就要确定厅堂的位置,一旦厅堂位置定了,也就确定了园林的主要观点。厅堂作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会客、聚会、宴会都在其中举行。因此厅堂的位置往往是居中的,

所对应的也是最主要的,空间最大的景区,反映“以和为贵”的思想。厅堂建筑有丰富的形式,如果室内通过天花板处理的前后两卷空间,经常叫鸳鸯厅,这在有方园林中式常见的形式,而且敞开的就叫四面厅。 (二)轩 从字面意义看“轩”原指车上的蓬盖。江南将建筑前面的天井叫“轩”,而作为建筑总称,多指三面平敞的建筑,如院中无厅堂也可以“轩”代“堂”。从其开敞性可知,轩这类建筑多位于景观开阔处,开敞处总是有景可观处。一般而言,轩体量可大可小,但大不会超过厅堂,小也不至于如,“室”“斋”之类 (三)榭 榭一般是在水的边缘或花畔搭建平台,多借四周景色构成。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赏、眺望,水榭则要三面顺水。私家园林中,榭的体积不会很大,其大小须同水体的面积相协调,而皇家园林中不乏辽阔的水面,其体量有不可限定了。 (四)亭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茶饮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喜好茶饮料的人群类型,年龄分布,饮用频率。从而使各个品牌的茶饮料能增强自己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点,多生产消费者需要的类型,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更大的成功,进而取得更多的利益。 一、背景资料 中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从2001~2005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产量达到2260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3700万吨。2002年中国饮料产量达到2025万吨,行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825家,资产总额604亿元,销售收入551.5亿元,利润总额39.7亿元。据统计,2002年我国软饮料市场中以饮用水的产量为最高,但销售额仍是碳酸饮料占领先地位。 二、市场饮料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1998年以来,软饮料行业稳定快速发展。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从1998年的36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551亿元。 软饮料行业利润总额大幅提高,2000年之后的增长尤其显著,主要是源于果汁饮料与茶饮料产品的迅速跟进,为行业带来大的盈利方向,2002年碳酸饮料利润占整个饮料行业利润的40%。茶饮料占19%,两者成为利润主体,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而饮用水的利润不足2%。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饮料已从昔日的生

活奢侈品转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资料,2000年中国饮料工业的饮料总产量1491万吨,比上年增长25.7%,饮料业连续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2000年,瓶装饮料产量达554万吨,居第一位,碳酸饮料达420万吨,居第二位,茶饮料185万吨,居第三位,茶饮料是所有饮料类别中增长最快的。今年,饮料市场上最亮丽 的景致莫过于享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在人们品尝清爽可口的茶饮料背后,茶饮料市场却是波涛汹涌,鏖战正急。 三、茶饮料的功效 茶饮料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饮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饮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疗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 四、几大茶饮料品牌分析 在现代的市场上,茶饮料不断涌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主要出现几大品牌,如:康师傅,统一,旭日升,王老吉,立顿等品牌。 康师傅:致力于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和丰富品牌经营的内涵,是康师傅制胜的法宝。在品牌形象上,不仅大幅度地进行广告投入,而且在广告诉求的主题上每每有突破:2000年抓住“绿色旅游年”在全国推出了大型主题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的绿茶;2001年,力邀天王巨星任贤齐出任冰红茶形象代言人--展现康师傅冰红茶“冰酷”形象。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2009年我国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我国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我国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受金融问题的影响,美国实体经济在2009年可能显现走弱态势,就业与收入增长的问题将进一步发展,美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疲弱。受美国金融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影响,预计欧盟和日本经济也会呈现走弱态势,而且可能先于美国。受此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减弱。就国内来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放缓已成定局。我国政府已经将“保8%争9%”作为2009年经济增长目标,2009年经济形势会很严峻。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随着总需求增幅放缓,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移成本上升压力的空间有限。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加大,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的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饮料工业造成的困难是短 暂的,2009年,在国家拉动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政策下,国内消费市场值得期待,估计2009年下半年将会有好转。在一个具有13亿人口、

GDP过十万亿元的世界经济第六大经济体的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应该是比较乐观的。从饮料消费水平看,中国城乡居民人均饮料消费量还很低,饮料市场消费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除白酒以外,大多数饮料行业在我国仍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我国人均年消费软饮料仅8kg,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欧发达国家的1/24,其中果汁及果汁饮料人均年消费量仅1kg,是西欧的1/40。差距从另一方面看也意味着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和潜力。从长期趋向看,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饮料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群体将不断发展壮大,人均饮料消费量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饮料产品社会需求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2009年中国饮料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2009年我国饮料产品将向多样化发展,其中,传统碳酸饮料保持平稳,茶饮料继续走红,咖啡饮料有所发展,它们将共同构成2009

2020年中国茶饮料产业全景图谱

导读: 从1993年旭日升创造了第一个全新的“冰茶”概念开始,中国茶饮料市场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其已成为软饮料三大品类之一。2014-2019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从653亿元增长至787亿元,其中无糖茶饮料增长迅猛。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消费者对茶饮料诉求不断向“健康”、“天然”、“无糖”等方向转移。 茶饮料,又称即饮茶,主要分为纯茶(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以及差浓缩液4中类型。1990年代初,旭日升冰红茶的问世正式拉开了中国内地茶饮料市场的序幕,康师傅、统一等冰红茶的相继推出进一步推动了红茶饮料品类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奠定了整个茶饮料市场的基础。

产业链解析 茶饮料行业上游主要是茶叶的种植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氧化剂、甜味剂、酸度调节剂、护色剂等),茶叶种植参与者主要是茶农以及一些茶叶种植园。茶叶种植生产后流通到中游深加工,经过萃取、调配、充填以及包装,生产出茶叶制品如立顿绿茶包以及茶饮料产品。纯茶加工饮料以乌龙茶为主,是低酸性饮料,一般采用高压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结合热灌装形式,以热灌装PET瓶三片罐为主。调味茶加工饮料则以红茶居多。此类饮料以添加糖、酸并调以不同香型口味为主要目的,故甜酸比极为重要。调味茶是酸性饮料,采用巴氏灭菌法,包装类型多种多样,如二片罐、三片罐、利乐包等均有使用。下游则通过商店、超市零售、批发或电商流通至消费者手上。

上游茶叶种植——我国是全球茶叶大国市场总 体供过于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种植源远流长。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种植国,同时也是茶园面积增速最快的国家。但随着茶叶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逐渐饱和,目前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态。

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中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历史渊源及受到的文化影响,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过程。宗教、哲学、美学和一些有识之士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园林宗教哲学 美学文学艺术文人 中国园林是从实用的园、圃、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园林式,同时兼收各种建筑风格,创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它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园林的天人关系 中国园林注重山、水、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关系处理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如人的狩猎种植,居住生活和吟诗作对等。因此越到后来,人工味越浓,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廊榭宫馆过分夸大,以致于江南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有拥挤的感觉。在置石上,多用立石,表明顶天立地的思想。建筑上则精雕细刻、珠帘画栋,极尽人工之能事。强调“境造桃源,巧夺天工”,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意境。例如我国在2003年的德国罗斯托克国际园艺展中中国园林就是一组仿宋园林。这组园林得到了德国朋友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中国园林”中山水亭园的艺术特色。 二、佛学思想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由天竺传入我国。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理论形式上自我调整,自四世纪(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扎根和光大。(它的主要代表建筑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时它宣扬的世事无常和因果轮回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吻合,对园林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当一批文人弃世从佛,遁入空门,隐逸于自然山水之间,于是园林形式由秦汉建筑宫苑转变到自然山水园。其中山水园的形式从此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遗产和学习的素材。如今天的布达拉宫、敦煌壁画、四川乐山大佛、金山寺、雷锋塔、西安大雁塔等历史遗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对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上有其深刻的影响,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颐和园、天坛、无不体现佛教文化思想。 三、儒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是儒学,二千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山之后,一直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儒学正式走上历史顶峰时期是从西汉武帝时懂伸舒霸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的核心在人,即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宇宙观上提出气理两说,在伦理道德上提倡三纲五常,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和保民,在教育上倡导开办学校。主要代表的建筑长沙的岳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

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中国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促进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贸易顺差从1994年起开始连年增长,。 3、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就业。中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工带,吸收了近两亿农村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一批新型的技术工人和具备先进理念的服务人才充实到就业队伍,为国内经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水准的劳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同构成机遇方面相比,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一些挑战。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2、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升级。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它们凭借其经济与技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植物分析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内涵。把植物和山水得以精致的搭配,形成优雅的环境,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美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苏州园林、园林意境、植物

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lant Analysis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s and flowers and trees, the natural and human unity, with modal aesthetic poetry to painting, creating a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realm, known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em, 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The smooth natural aesthetic sense of God outside the injection of" poetic "and" beauty "connotations. To the plants and landscapes with exquisite form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ealm of aesthetics to create a beautiful mood.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Artistic Landscape、Plant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茶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一.饮料市场发展及现状,茶饮料独领风骚 近几年,中国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2004年,全国饮料总产量提高了22.66%,达到了2912.43万吨,自2000年以来再一次达到了新的高峰。2005年,饮料行业产销两旺,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国共生产软饮料3086.96万吨,较2004年同期增长22.4%﹔软饮料产量逐年稳步增加,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745.95亿元,利润额达到201.13亿元。2006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1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7%。 AC尼尔森在一项针对全球零售信息的调查中发现饮料产品是全球成长最快速的品类,该调查涵盖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区及拉丁美洲等47个国家及市场,显示饮料产业仍是现今当红的产业之一,而饮料品项中,又以酒精饮料、茶饮料及咖啡饮料三项嗜好性饮料为龙头,其中最普及的品项就非茶饮料莫属。我国茶饮料产值已占当前我国茶叶总产值的1/3,但即使按10公斤的人均消费量计,国内茶饮料市场容纳量约为1200万吨,产值在400亿元左右,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各大饮料厂商不断加入茶饮料生产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现今国内茶饮料的主要品种为两大类,一是低糖绿茶型;另一种是柠檬味冰红茶调味茶饮料。上近两年来,各厂商曾先后开发了一些

新的品种试图跳出低糖绿茶和冰红茶的范围,其中包括娃哈哈的无糖纯绿茶、可口可乐的茶研工坊系列、康师傅的优健美纯绿茶、统一公司的无糖纯茶,但从销售情况看,均未能成为新的主流品项。 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茶饮料市场销量达998亿箱,其中绿茶饮料占据42%的市场;红茶饮料的份额高达47%。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超过了果汁饮料,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目前国内茶饮料市场品牌集中化的趋势较为明显,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茶饮料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96%。其中,统一、康师傅、麒麟、王老吉、三得利、雀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九成左右。正是看好茶饮料的未来发展前景,以碳酸饮料发家的“两乐”也随着市场的需求转身茶饮料市场。 随着茶饮料的出现及市场的繁荣,中国茶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21世纪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纪,茶饮料将成为“饮料之王”。二.茶饮料品牌分析 在现代的市场上,茶饮料不断涌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主要出现几大品牌,如:康师傅,统一,旭日升,王老吉等品牌。 康师傅:致力于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和丰富品牌经营的内涵,是康师傅制胜的法宝。在品牌形象上,不仅大幅度地进行广告投入,而且在广告诉求的主题上每每有突破:2000年抓住“绿色旅游年”在全国推出了大型主题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的绿

浅谈中国皇家园林

浅谈中国皇家园林 摘要:经典的中国园林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的特别表达方式,园林的意义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居住环境的需求,中国园林的设计并非局限于对自然界的简单模仿,而更多的考虑设计感用以将人们理想中的完美风景体现在那些微缩的山石、水面、桥梁、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绘画、书法以及工艺中,将人们的“理想园”以三维水墨画的形式呈现。 关键词:皇家园林;北方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abstract: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special expression way, landscape is meaningful to meet people for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of demand, chinese garden design is not confined to simple imitation of nature, and more consideration design sense to our ideal of perfect scenery embodied in the miniature rocks, water, flowers, trees, bridges, pavilions, terraces and open halls,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process, people will be “dream park”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form. key words: royal garden; north landscape 图1 《阿房宫图》袁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